【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我本善良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禮記正義】

 關閉 [複製鏈接]
1661#
 樓主| 發表於 2013-4-21 21:08:49 | 只看該作者

禮記正義 卷第五十九之三


「儒有一畝之宮,環堵之室,篳門圭窬,蓬戶甕牖;

 

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上答之不敢以疑,上不答不敢以諂。

 

其仕有如此者。

 

言貧窮屈道,仕為小官也。

 

宮,為牆垣也。

 

環堵,面一堵也。

 

五版為堵,五堵為雉。

 

篳門,荊竹織門也。

 

圭窬,門旁窬也,穿牆為之如圭矣。

 

「并日而食」,二日用一日食也。

 

「上答之」,謂君應用其言。

 

○堵音睹,方丈為堵。

 

篳,徐音畢,杜預云:「柴門也。」

 

圭窬,徐音豆,《說文》云:「穿木戶也。」

 

郭璞《三蒼解詁》云:「門旁小窬也,音臾。」

 

《左傳》作「竇」,杜預云:「圭竇,小戶也。

 

上銳下方,狀如圭形也。」

 

蓬,步紅反。

 

蓬戶,以蓬為戶也。

 

甕,烏貢反。

 

牖音酉,以甕為牖。

 

並,必政反,注同。

 

日,而一反。

 

諂,本又作朓諂,敕檢反。

 

穿音川。

 

應,應對之應。

 

[疏]「儒有一畝之宮」至「此者」。

 

○此明儒者仕宦,能自執其操也。

 

「儒有一畝之宮」者,一畝,謂徑一步,長百步為畝。

 

若折而方之,則東西南北各十步為宅也。

 

牆方六丈,故云「一畝之宮」。

 

宮,謂牆垣也。

 

「環堵之室」者,環,謂周回也。

 

東西南北唯一堵。

 

○「篳門圭窬」,篳門謂以荊竹織門也。

 

杜氏云:「柴門也。」

 

圭窬,門旁窬也,穿牆為之如圭矣,故云「圭窬」。

 

《說文》云:「穿木為戶。」

 

《左傳》作「竇」,謂門旁小戶也。

 

上銳下方,狀如圭也。

 

○「蓬戶甕牖」者,蓬戶,謂編蓬為戶,又以蓬塞門,謂之「蓬戶」。

 

甕牖者,謂牖窗圓如甕口也。

 

又云「以敗甕口為牖」。

 

○「易衣而出」者,王云「更相衣而後可以出」。

 

如王之意,是閤家共一衣,故言出更著之也。

 

○「并日而食」者,謂不日日得食,或三日二日,並得一日之食,故注云「二日用一日食」也。

 

○「上答之不敢以疑」者,上,君也。

 

答之,謂已有言語,君應答而用之。

 

不敢以疑,謂己決竭心力,不敢疑貳於君也。

 

亦謂雖被信任用,不敢猜疑於君上也。

 

言儒者仕官盡忠。

 

○「上不答不敢以諂」者,己有言語而君不用,及不見使,則己宜靜默,不敢諂媚來進也。

 

○注「貧窮」至「為雉」。

 

○正義曰:「貧窮屈道,仕為小官也」者,以經云「其仕有如此者」,是仕官之人,今乃篳門圭窬,仕為小官。

 

儒有大德而仕小官,故知「貧窮屈道」也。

 

云「五版為堵,五堵為雉」者,定十二年《公羊傳》文。

 

引之者,證堵之大小,高一丈、長三丈為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62#
 樓主| 發表於 2013-4-21 21:09:48 | 只看該作者

禮記正義 卷第五十九之三


「儒有今人與居,古人與稽;

 

今世行之,後世以為楷;

 

適弗逢世,上弗援,下弗推。

 

讒諂之民,有比黨而危之者,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奪也。

 

雖危,起居竟信其志,猶將不忘百姓之病也。

 

其憂思有如此者。

 

稽,猶合也,古人與合,則不合於今人也。

 

援,猶引也,取也。

 

推猶進也,舉也。

 

危,欲毀害之也。

 

起居,猶舉事動作。

 

信,讀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猶,圖也。

 

信,或為「身」。

 

○稽,古奚反,注同。

 

楷,苦駭反,法式也。

 

援音袁,注下同。

 

推,昌誰反,注同。

 

讒,仕鹹反。

 

比,毗悲反,徐扶至反。

 

信,依注為伸,音申。

 

嗯,息嗣反。

 

[疏]「儒有今人」至「此者」。

 

○此明儒者雖身不居明代,猶能憂思愛及於人之事也。

 

○「今人與居,古人與稽」者,言儒與今世小人共居住,與古人之君子意合同也。

 

「今世行之,後世以為楷」者,楷,法式也。

 

言儒者行事以為後世楷模法式。

 

○「適弗逢世」者,適,之也。

 

謂己之生於澆薄之時,不逢明世也。

 

○「上弗援」者,援,引也,取也。

 

既不逢明時,又不為君上之所引取也。

 

○「下弗推」者,下,謂民人也。

 

推謂進,舉也。

 

言身在下,不遇之時,又不為民下所薦舉也。

 

○「讒諂之民,有比黨而危之」者,危,謂毀害也。

 

既不為君所引,又不為民所薦,唯有「讒諂之民」,其群黨連比共危亡巳者也。

 

「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奪也」者,言身乃可危,而心志不可變奪也。

 

故《論語》云「守死善道」是也。

 

○「雖危,起居竟信其志」者,起居,猶舉動也;

 

竟,終也;

 

信,讀為「伸」。

 

雖比黨之民共危己,而行事舉動猶能終伸我己之志操,不變易也。

 

○「猶將不忘百姓之病也」者,猶,圖也。

 

身雖不遇其世,所圖謀不忘百姓之所憂病也,言常念之也。

 

「其憂思有如此者」,謂儒者身雖不遇,猶能憂思於人,有如在上之事也。

 

○注「信讀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正義曰:此是「信」字,義當如「舒伸」之「伸」,但古之字皆假藉此信字以為屈伸之伸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63#
 樓主| 發表於 2013-4-21 21:10:51 | 只看該作者

禮記正義 卷第五十九之三


「儒有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

 

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

 

禮之以和為貴,忠信之美,優遊之法;

 

舉賢而容眾,毀方而瓦合。

 

其寬裕有如此者。

 

不窮,不止也。

 

幽居,謂獨處時也。

 

上通,謂仕道達於君也,既仕則不困於道德不足也。

 

「忠信之美」,美忠信者也。

 

「優遊之法」,法和柔者也。

 

「毀方而瓦合」,去己之大圭角,下與眾人小合也。

 

必「瓦合」者,亦君子為道不遠人。

 

○行,下孟反。

 

上,時掌反,又如字,注同。

 

裕,羊樹反。

 

去,起呂反。

 

遠,於萬反,又如字。

 

[疏]「儒有博學」至「此者」。

 

○正義曰:此明儒有寬裕之事。

 

○「博學而不窮」者,謂廣博學問而不窮止。

 

○「篤行而不倦」者,篤,猶純也。

 

又有純壹之行,而行之不疲倦也。

 

○「幽居而不淫」者,幽居,謂未仕獨處也;

 

淫,謂傾邪也。

 

君子雖復隱處,常自脩整,不傾邪也。

 

○「上通而不困」者,上通,謂身得通達於君,有道德被用也。

 

不睏,謂既在其位,必行其正,使德位相稱,不為困弊不足也。

 

以儒,德之備也。

 

○「禮之以和為貴」者,禮以體別為理,人用之嘗患於貴賤有隔,尊卑不親。

 

儒者用之,則貴賤有禮而無間隔,故云「以和為貴」也。

 

○「忠信之美」者,見人有忠信,則己美之。

 

○「優遊之法」者,優柔者,和柔也。

 

見人和軟,則己法之。

 

○「慕賢而容眾」者,以見賢思齊是「慕賢」也,泛愛一切是「容眾」也。

 

○「毀方而瓦合」者,方,謂物之方正有圭角鋒鋩也。

 

瓦合,謂瓦器破而相合也。

 

言儒者身雖方正,毀屈已之方正,下同凡眾,如破去圭角,與瓦器相合也。

 

○注「不窮」至「遠人」。

 

○正義曰:「不窮,不止也」者,恐為困窮,故云「不止」,謂不窮已。

 

云「幽居,謂獨處時也」者,既未仕,對已仕者為獨處也。

 

云「去已之大圭角,下與眾人小合也」者,圭角,謂圭之鋒鋩有楞角。

 

言儒者身恆方正,若物有圭角,不欲異眾過甚,去其大圭角,言猶有小圭角也。

 

「下與眾人小合」,儒者不與眾人合,合亦於細碎小事而相合也,則大義之事不皆合也。

 

云「必瓦合者,亦君子為道不遠人」者,言儒者必須瓦合,為屈己同凡,亦是君子為道不遠離於人,與常人小合。

 

若破圭角與瓦之相合,故云「不遠人」也。

 

皇氏云「毀己之圭角,與瓦礫而相合」,義亦通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64#
 樓主| 發表於 2013-4-21 21:11:53 | 只看該作者

禮記正義 卷第五十九之三


「儒有內稱不辟親,外舉不辟怨;

 

程功積事,推賢而進達之,不望其報;

 

君得其志,苟利國家,不求富貴。

 

其舉賢援能有如此者。

 

「君得其志」者,君所欲為,賢臣成之。

 

○辟音避,下同。

 

怨,於元反,又於原反。

 

「推賢而進達之」,舊至此絕句,皇以「達之」連下為句。

 

[疏]「儒有內稱」至「此者」。

 

○此明儒者舉賢能之事。

 

○「儒有內稱不避親」者,稱,舉也。

 

「不辟親」,舉人以理,若祁奚舉子祁午,是「不辟親」。

 

○「外舉不辟怨」者,若祁奚舉讎人解狐也。

 

按襄三年《左傳》云:「祁奚請老致仕,晉侯問嗣焉。

 

稱解狐,其讎也,將立之而卒。

 

又問焉,對曰:『午也可。』」

 

稱其讎,不為諂。

 

立其子,不為比。

 

但審知其賢,故「不辟」也。

 

○「程功積事,推賢而進達之」,舊至此絕句,皇氏以「達之」連下為句。

 

言儒者欲舉人之時,必程效其功,積累其事,知其事堪可,乃推而進達之,不妄舉人也。

 

○「不望其報」者,言雖進達賢人於君,不求望其報也。

 

○「君得其志,苟利國家,不求富貴」者,「君得其志」者,謂君任此儒者輔助其君,使君得其志意,所欲皆成,此儒者推賢達士無所求為,唯苟在利益國家,不於身上自求富貴也。

 

○「其舉賢援能有如此」者,言儒者進達引能,有如此在上諸事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65#
 樓主| 發表於 2013-4-21 21:12:54 | 只看該作者

禮記正義 卷第五十九之三


「儒有聞善以相告也,見善以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難相死也,久相待也,遠相致也。

 

其任舉有如此者。

 

相先,猶相讓也。

 

「久相待」,謂其友久在下位不升,己則待之乃進也。

 

「遠相致」者,謂己得明君而仕,友在小國不得志,則相致遠也。

 

○難,乃旦反。

 

舉如字,徐音據。

 

[疏]「儒有聞善」至「此者」。

 

○此明儒者舉任同類之屬。

 

前經「舉賢援能」,謂疏遠者;

 

此經「任舉」,謂親近者也。

 

○「爵位相先也」者,相先,謂相讓,言儒者見爵位之事,必先相推讓於朋友也。

 

○「患難相死也」,儒者有患難,相為致死也。

 

「久相待也」者,謂朋友久在下位不升,己則待之而乃進也。

 

○「遠相致也」者,謂己得明君而仕,朋友在小國,不同得志,則遠相招致其任明君也。

 

○「其仕舉有如此」者,謂朋友更相委任舉薦,有如此在上諸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66#
 樓主| 發表於 2013-4-21 21:13:57 | 只看該作者

禮記正義 卷第五十九之三


「儒有澡身而浴德,陳言而伏,靜而正之,上弗知也,粗而翹之,又不急為也;

 

不臨深而為高,不加少而為多;

 

世治不輕,世亂不沮,同弗與,異弗非也。

 

其特立獨行有如此者。

 

粗猶疏也,微也。

 

君不知巳有善言正行,則觀色緣事,而微翹發其意使知之。

 

又必舒而脫脫焉,己為之疾,則君納之速。

 

君納之速,怪妒所由生也。

 

「不臨深而為高」,臨眾不以己位尊自振貴也。

 

「不加少而為多」,謀事不以己小勝自矜大也。

 

「世治不輕」,不以賢者並眾,不自重愛也。

 

「世亂不沮」,不以道衰廢壞己志也。

 

○澡音早。

 

靜如字,徐本作諍,音爭。

 

粗,本又作{分鹿},七奴反。

 

翹,祁饒反。

 

治,直吏反,注同。

 

沮,徐在呂反,注同。

 

行,下孟反,注及下注同,又如字。

 

脫,並吐外反。

 

妒,丁路反。

 

壞,乎怪反,又音怪。

 

[疏]「儒有澡身」至「此者」。

 

○此明儒者殊異於人、特立獨行之事。

 

○「澡身而浴德」者,澡身,謂能澡絜其身,不染濁也。

 

浴德,謂沐浴於德,以德自清也。

 

○「陳言而伏」者,謂陳設其言,而伏聽君命也。

 

○「靜而正之」者,謂靜退自居,而尋常守正,不傾躁也。

 

「上弗知也」,謂己有善言正行,君上所不知。

 

○「粗而翹」者,粗,疏也;

 

翹,起髪也。

 

言儒者事君,己有善言正行,君上既不知,當伺候君上顏色,因緣有事,微疏而起髪之,令君上得知也。

 

○「又不急為也」者,謂起髪之時,不急速而為之也。

 

○「不臨深而為高」者,地既高矣,不臨此眾人深下之處更增高大,猶言不臨此眾人卑賤處而自尊顯也。

 

又臨眾人,不以己位高尊而自振貴,言儒者卑以自牧。

 

「不加少而為多」者,謂己有謀事少勝,不加增少勝,自以為多以矜大也。

 

「世治不輕」者,世治之時,雖與群賢並處,不自輕也。

 

言常自重愛也。

 

「世亂不沮」者,沮,猶廢壞也。

 

言世亂之時,道雖不行,亦不沮壞已之本志也。

 

○「同弗與」者,言儒之仕,彼位雖與齊同者,行不是善,則不與之相親合也。

 

○「異弗非也」,謂彼人與己之疏異,所為是善,則不非毀之也。

 

○「其特立獨行有如此」者,言獨能特立,獨有此行如此所云之事也。

 

前第五儒既明「特立」,此又云「特立獨行」者,前云「特立」,但明一身勇武,不論行之所為。

 

此經所云,非但身所特立,又獨有此行為「獨行」,故更言「特立」也。

 

○注「粗猶」至「志也」。

 

○正義曰:粗猶疏也,微也。

 

「君不知已有善言正行」者,釋經文「上不知」也。

 

云「則觀色緣事,而微翹髪其意使知之」者,釋經「粗而翹之」也。

 

云「又必舒而脫脫焉,己為之疾,則君納之速。

 

君納之速,怪妒所由生也」者,釋經「又不急為也」。

 

若納已言速疾,則被眾人所怪,妒所由生也。

 

云「世治不輕,不以賢者並眾,不自重愛也」者,言凡人之情,見眾人無知,己之獨賢,則盡心用力。

 

若眾人皆賢,或自替廢,儒者不以如此,恆自重愛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67#
 樓主| 發表於 2013-4-21 21:17:14 | 只看該作者

禮記正義 卷第五十九之三


「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諸侯;

 

慎靜而尚寬,強毅以與人;

 

博學以知服,近文章,砥厲廉隅;

 

雖分國如錙銖,不臣不仕。

 

其規為有如此者。

 

「強毅以與人」,彼來辨言行而不正,不苟屈以順之也。

 

「博學以知服」,不用己之知勝於先世賢知之所言也。

 

「雖分國如錙銖」,言君分國以祿之,視之輕如錙銖矣。

 

八兩曰錙, ○近,附近之近。

 

砥音脂,又音旨。

 

厲,力世反。

 

分如字。

 

錙,側其反,《說文》云「六銖」。

 

銖音殊,《說文》云「權分十黍之重」。

 

賢知音智。

 

[疏]「儒有上不臣天子」至「此者」。

 

○此明儒者志操規為之事。

 

○「上不臣天子」,伯夷、叔齊是也。

 

「下不事諸侯」,長沮、桀溺是也。

 

○「其靜而寬」者,既慎而靜,所尚寬緩也。

 

「強毅以與人」者,若有人與己辨言行,而彼人道不正,則己不苟屈從之,是用「剛毅以與人」也。

 

○「博學以知服」者,謂廣博學問,猶知服畏先代賢人。

 

言不以己之博學凌誇前賢也。

 

○「近文章,砥厲廉隅」者,言儒者習近文章,以自磨厲,使成己廉隅也。

 

○「雖分國如錙銖」者,言君雖分國以祿之,視之輕如錙銖,不貴重也。

 

「不臣不仕」者,謂不與人為臣,不求仕官,但自規度所為之事而行,故云「其規為有如此者」也。

 

○注「強毅」至「曰錙」。

 

○正義曰:「強毅以與人,彼來辨言行而不正,不苟屈以順之也」者,解經「強毅以與人」之事。

 

謂彼人來至與己辨爭言行,而彼人為道不正,己則不苟且屈撓以順從之。

 

云「不用己之知勝於先世賢知之所言也」者,解經「博學以知服」。

 

謂不用己之所知勝於先世賢知者之所言,服從之也。

 

云「八兩曰錙」者,案筭法:十黍為參,十參為銖,二十四銖為兩,八兩為錙。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68#
 樓主| 發表於 2013-4-21 21:18:17 | 只看該作者

禮記正義 卷第五十九之三


「儒有合志同方,營道同術,並立則樂,相下不厭,久不相見,聞流言不信。

 

其行本方立義,同而進,不同而退。

 

其交友有如此者。

 

同方、同術,等志行也。

 

「聞流言不信」,不信其友所行如譭謗也。

 

○並如字,又步頂反,本亦作競。

 

樂音洛,又音岳。

 

下,立嫁反。

 

厭,於艷反。

 

行,皇音衡,又下孟反。

 

「本方」,絕句。

 

「立義」,絕句。

 

志行,下孟反,下注「儒行」同。

 

謗,補浪反。

 

[疏]「儒有合志」至「此者」。

 

○此明儒者與人交友之事。

 

○「合志同方」者,方,猶法也。

 

言儒者與交友合齊志意,而同於法則也。

 

○「營道同術」者,謂經營道藝,同齊於術,同術則同方也。

 

但「合志同方」,據所懷志意也。

 

「營道同術」,據所習道藝也。

 

○「並立則樂」者,謂與知友並齊而立,俱同仕官,則歡樂也。

 

○「相下不厭」者,謂遞相卑下,不厭賤也。

 

「久不相見,聞流言不信」者,雖有朋友久不相見,聞流謗之言欲譖毀朋友,則己不信其言也。

 

○「其行本方立義」者,廋氏言:其行所本必方正,所立必存義也。

 

○「同而進,不同而退」者,謂朋友所為,與己同則進而從之,若不與己同則退而避之。

 

「其交友有如此」者,言其結交為朋友,有如此在上諸事也。

 

自此以上,凡有十五儒所陳之事,亦有前後乖異者。

 

此上經云「不臣不仕」,第一儒云「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強學以待問,懷忠信以待舉,力行以待取」,則有仕官之志也。

 

第十儒云「寬裕」,第六儒云「剛毅」,與寬裕亦別也。

 

第三儒云「愛其死」,「養其身」,「備豫」禍患,第五儒云「劫之以眾,沮之以兵,見死不更其守」,亦不同也。

 

如此儒之乖違,上下不一,略舉一二言也。

 

所以如此不同者,言儒包百行,事非一揆,量事制宜,隨機而發。

 

當其剛毅之節,則守死不移;

 

論其營養之道,則寬而容眾;

 

逢有道之世,則進而事君;

 

遇無道之時,則退而不仕。

 

且賢有優劣,儒有大小。

 

大儒則理包百行,小儒則或偏守一邊。

 

所以《尚書•皋陶》「九德」不一,德多則為天子、諸侯,德少則為大夫、卿、士。

 

苟達於此,儒行亦然。

 

雖或不同,無所怪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69#
 樓主| 發表於 2013-4-21 21:31:07 | 只看該作者

禮記正義 卷第五十九之三


「溫良者,仁之本也。

 

敬慎者,仁之地也。

 

寬裕者,仁之作也。

 

孫接者,仁之能也。

 

禮節者,仁之貌也。

 

言談者,仁之文也。

 

歌樂者,仁之和也。

 

分散者,仁之施也。

 

儒皆兼此而有之,猶且不敢言仁也。

 

其尊讓有如此者。

 

此兼上十有五儒,蓋聖人之儒行也。

 

孔子嫌若斥己,假仁以為說。

 

仁,聖之次也。

 

○孫音遜。

 

接,似輒反,又如字。

 

分,方云反,徐扶問反。

 

施,始致反。

 

斥音尺。

 

[疏]「溫良者,仁之本」至「此者」。

 

○此明聖人之儒,兼上十五儒之行,亦是孔子嫌其斤己,假言仁者之儒以說之。

 

○「溫良者,仁之本也」者,言溫良之性,是仁之儒行之本。

 

言仁者之儒,先從溫良而起,故云「仁之本也」。

 

○「敬慎者,仁之地也」者,亦言仁者之儒以敬慎為地。

 

地所以居止萬物,仁者之儒亦居止敬慎,故云「仁之地」。

 

○「寬裕者,仁之作也」者,言儒者之動作必以寬裕,故云「仁之作也」。

 

○「孫接者,仁之能也」,言孫辭接物是仁儒之技能。

 

○「禮節者,仁之貌也」,言禮儀撙節是仁儒之外貌。

 

○「言談者,仁之文也」,言語談說是仁儒之文章也。

 

「歌樂者,仁之和也」,言歌舞喜樂是仁儒之和悅也。

 

○「分散者,仁之施也」,言分散蓄積而振貧窮是仁儒之恩施也。

 

○「儒皆兼此而有之,猶且不敢言仁也」,言儒者既兼有此行,猶尚孫讓,不敢自謂己仁也。

 

○「其尊讓有如此」者,尊,謂恭敬。

 

讓,謂卑謙。

 

謂尊敬於物,卑讓於人,有此之行也。

 

此謂聖人之儒,但聖人理極,不可為名言,仁亞於聖,故假仁以論聖人之儒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0#
 樓主| 發表於 2013-4-21 21:50:34 | 只看該作者

禮記正義 卷第五十九之三


「儒有不隕穫於貧賤,不充詘於富貴,不慁君王,不累長上,不閔有司,故曰『儒』。

 

隕穫,困迫失志之貌也。

 

充詘,喜失節之貌。

 

慁,猶辱也。

 

累,猶繫也。

 

閔,病也。

 

言不為天子、諸侯、卿、大夫、群吏所困迫而違道,孔子自謂也。

 

充,或為「統」。

 

閔,或為「文」。

 

○隕,於敏反。

 

穫,本又作獲,同,戶郭反,注同。

 

詘,永勿反,注同,徐音丘勿反。

 

慁,胡困反,注同。

 

累,力偽反,注同,一音力追反。

 

長,丁丈反。

 

閔,本亦作愍,武謹反。

 

不為,於偽反。

 

今眾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詬病。」

 

妄之言無也。

 

言今世名儒,無有常人。

 

遭人名為儒,而以儒靳故相戲,此哀公輕儒之所由也。

 

詬病,猶恥辱也。

 

○命儒,命,名也。

 

妄,鄭音亡,亡,無也,王音忘尚反,虛妄也。

 

詬,徐音遘,又呼候反。

 

靳,居覲反,杜預云「戲而相媿為靳」也。

 

孔子至捨,哀公館之,聞此言也,言加信,行加義,「終沒吾世,不敢以儒為戲」。

 

《儒行》之作,蓋孔子自衛初反魯時也。

 

孔子歸至其捨,哀公就而禮館之,問儒服而遂問儒行,乃始覺焉。

 

言沒世不敢以儒為戲,當時服。

 

○行加,下孟反,注同。

 

[疏]「儒有」至「曰儒」。

 

○此明孔子自言己之儒所行如此,故繫於諸儒之末也。

 

○「不隕穫於貧賤」者,隕穫是「困迫失志之貌」。

 

言己雖遇貧賤,不隕穫失志也。

 

○「不充詘於富貴」者,充詘,是歡喜失節之貌。

 

言雖得富貴,不歡喜失節。

 

○「不慁君王」者,慁,辱也。

 

言不見慁辱於君王而違道也。

 

○「不累長上」者,累,猶繫也。

 

長上,謂卿大夫。

 

言不以累繫於長上而失志也。

 

○「不閔有司」者,閔,病也。

 

有司,謂群吏。

 

言儒者不以困病於有司而失常,謂不以群吏所困迫。

 

○注「閔病」至「自謂」。

 

○正義曰:「閔,病也」,《釋詁》文。

 

云「不為天子、諸侯、卿、大夫、群吏所困迫而違道」者,言天子、諸侯,解經「君王」也。

 

云「卿大夫」,解經「長上」也。

 

群吏,解經「有司」也。

 

案《史記•孔子世家》云:在魯,哀公不用;

 

在齊,犁鉏所毀;

 

入楚,子西所譖;

 

適晉,趙鞅欲害;

 

伐樹於宋,削跡於衛,畏匡厄陳,則身被辱累多矣。

 

鄭以其如此,故釋云不以慁累閔病而違道。

 

云「孔子自謂也」,鄭知者,以此一儒在眾儒之末、聖人儒後,特更說此一條,事與孔子相會,故知「孔子自謂」也。

 

○「今眾人之命儒也妄常」者,此一節明孔子說儒既畢,遂言今世賤儒,以譏哀公也。

 

命,名也。

 

妄,無也。

 

言今世眾人名之為儒者,無復常人,遭人則謂之為儒。

 

「以儒相詬病」者,詬病,猶恥辱也。

 

言今世以命之為儒,是相恥辱。

 

時世如此,故哀公輕儒也。

 

○注「以儒靳故相戲」。

 

○正義曰:左魯莊公十一年,宋人戰於乘丘,長萬為魯所獲。

 

「宋人請之」,魯人歸之,「宋公靳之」。

 

長萬,宋大夫也。

 

曰:「始吾敬子,今子魯囚也。

 

吾不敬子矣。」

 

長萬病之,後弒閔公。

 

杜云:「戲而相愧曰靳。」

 

○「孔子至捨,哀公館之,聞此言也」。

 

○此經明孔子自衛反魯歸至其家,哀公就而館之,聞孔子之言,遂敬於儒也。

 

○「言加信,行加義」者,是記所錄也。

 

○「終沒吾出,不敢以儒為戲」者,是哀公之言,記者述而錄之。

 

○注「儒行」至「時服」。

 

○正義曰:《儒行》之作,蓋孔子自衛初反魯時也。

 

案《左傳》哀十一年冬:衛「孔文之將攻大叔也,訪於仲尼,仲尼曰:『胡簋之事,則常學之矣。

 

甲兵之事,未之聞也。』

 

退命駕而行」。

 

「文子遽止之」,「將止,魯人以幣召之」,孔子乃歸。

 

以傳文無館事,故鄭稱「蓋」以疑之也。

 

云「不敢以儒為戲,當時服」者,以哀公終竟不能用孔子,故孔子卒,哀公誄之,傳云:「生不能用,死而誄之,非禮也。」

 

是終意輕儒。

 

此云「不敢以儒為戲」,是當時蹔服,非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1#
 樓主| 發表於 2013-4-21 21:53:18 | 只看該作者

禮記正義 卷第六十


大學第四十二

陸曰:「鄭云:『《大學》者,以其記博學,可以為政也。』」

 

[疏]正義曰:案鄭《目錄》云:「名曰《大學》者,以其記博學,可以為政也。

 

此於《別錄》屬《通論》。」

 

此《大學》之篇,論學成之事,能治其國,章明其德於天下,卻本明德所由,先從誠意為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2#
 樓主| 發表於 2013-4-21 21:54:21 | 只看該作者

禮記正義 卷第六十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明明德」,謂顯明其至德也。

 

止,猶自處也。

 

得,謂得事之宜也。

 

○大,舊音泰,劉直帶反。

 

近,附近之近。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

 

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知,謂知善惡吉凶之所終始也。

 

○其知如字,徐音智,下「致知」同。

 

致知在格物。

 

格,來也。

 

物,猶事也。

 

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

 

此「致」或為「至」。

 

○格,古百反。

 

好,呼報反。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脩,身脩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壹是,專行是也。

 

○治,國治,並直吏反,下同。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

 

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

 

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謙,讀為慊,慊之言厭也。

 

厭,讀為黶,黶,閉藏貌也。

 

○毋音無。

 

惡惡,上烏路反,下如字。

 

臭,昌救反。

 

好好,上呼報反,下如字。

 

謙,依注讀為慊,徐苦簟反。

 

閒音閒。

 

厭,讀為黶,烏斬反,又烏簟反。

 

揜,於檢反。

 

著,張慮反,注同。

 

肺,芳廢反。

 

肝音干。

 

言厭,於琰反,一音於步反。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嚴乎,言可畏敬也。

 

胖,猶大也。

 

三者,言有實於內,顯見於外。

 

○胖,步丹反,注及下同。

 

見,賢遍反。

 

《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喧兮。

 

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

 

「如切如磋」者,道學也。

 

「如琢如磨」者,自脩也。

 

「瑟兮僩兮」者,恂慄也。

 

「赫兮喧兮」者,威儀也。

 

「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此「心廣體胖」之詩也。

 

澳,隈崖也。

 

「菉竹猗猗」,喻美盛。

 

斐,有文章貌也。

 

諠,忘也。

 

道猶言也。

 

恂,字或作「峻」,讀如嚴峻之「峻」,言其容貌嚴栗也。

 

民不能忘,以其意誠而德著也。

 

○淇音其。

 

澳,本亦作奧,於六反,本又作「隩」,一音烏報反。

 

菉音綠。

 

猗,於宜反。

 

斐,芳尾反,一音匪,文章貌。

 

磋,七何反。

 

琢,丁角反。

 

摩,本亦作磨,末何反。

 

《爾雅》云:「骨曰切,像曰磋,玉曰琢,石曰磨。」

 

僩,下板反,又胡板反。

 

赫,許百反。

 

喧,本亦作咺,況晚反。

 

諠,許袁反,《詩》作諼,或作暄,音同。

 

恂,依注音峻,思俊反,一音思旬反。

 

栗,利悉反。

 

澳,於六反。

 

隈,烏回反。

 

《詩》云:「於戲前王不忘。」

 

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聖人既有親賢之德,其政又有樂利於民。

 

君子小人,各有以思之。

 

○於音烏,下「於緝熙」同。

 

戲,好胡反,徐范音義。

 

樂其樂,並音岳,又音洛,注同。

 

《康誥》曰「克明德」,《大甲》曰「顧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皆自明明德也。

 

克,能也。

 

顧,念也。

 

諟,猶正也。

 

《帝典》,《堯典》,亦《尚書》篇名也。

 

峻,大也。

 

諟,或為「題」。

 

○誥,古報反。

 

大音泰。

 

顧諟,上音故,本又作顧,同,下音是。

 

峻,徐音俊,又弘俊反。

 

題,徐徒兮反。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誥》曰:「作新民。」

 

《詩》曰:「周雖舊邦,其命惟新。」

 

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盤銘,刻戒於盤也。

 

極,猶盡也。

 

君子日新其德,常盡心力不有餘也。

 

○盤,步干反。

 

銘,徐音冥,亡丁反。

 

《詩》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於止,於鳥之所止也。

 

就而觀之,知其所止,知鳥擇岑蔚安閒而止處之耳。

 

言人亦當擇禮義樂土而自止處也。

 

《論語》曰:「里仁為美。

 

擇不處仁,焉得知?」

 

○畿音祈,又作幾,音同。

 

緡蠻,音綿,一音亡取反,《毛詩》作「綿,傳云:「綿蠻,小鳥貌。」

 

《詩》云:「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

 

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緝熙,光明也。

 

此美文王之德光明,敬其所以自止處。

 

○緝,七入反。

 

熙,許其反。

 

[疏]「大學」至「道矣」。

 

○正義曰:此經大學之道,在於明明德,在於親民,在止於至善。

 

積德而行,則近於道也。

 

○「在明明德」者,言「大學之道」,在於章明己之光明之德。

 

謂身有明德,而更章顯之,此其一也。

 

○「在親民」者,言大學之道,在於親愛於民,是其二也。

 

○「在止於至善」者,言大學之道,在止處於至善之行,此其三也。

 

言大學之道,在於此三事矣。

 

○「知止而後有定」者,更覆說「止於至善」之事。

 

既知「止於至善」,而後心能有定,不有差貳也。

 

○「定而後能靜」者,心定無慾改,能靜不躁求也。

 

「靜而後能安」者,以靜故情性安和也。

 

○「安而後能慮」者,情既安和,能思慮於事也。

 

○「慮而後能得」者,既能思慮,然後於事得安也。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者,若於事得宜,而天下萬物有本有末,經營百事有終有始也。

 

○「知所先後」者,既能如此,天下百事萬物,皆識知其先後也。

 

○「則近道矣」者,若能行此諸事,則附近於大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前章言大學之道在明德、親民、止善,覆說止善之事既畢,故此經明明德之理。

 

○「先治其國」者,此以積學能為明德盛極之事,以漸到。

 

今本其初,故言欲章明己之明德,使遍於天下者,先須能治其國。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也。

 

「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言若欲齊家,先須脩身也。

 

○「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言若欲脩身,必先正其心也。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者,總包萬慮謂之為心,情所意念謂之意。

 

若欲正其心使無傾邪,必須先至誠,在於憶念也。

 

若能誠實其意,則心不傾邪也。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者,言欲精誠其己意,先須招致其所知之事,言初始必須學習,然後乃能有所知曉其成敗,故云「先致其知」也。

 

○「致知在格物」,此經明初以致知,積漸而大至明德。

 

前經從盛以本初,此經從初以至盛,上下相結也。

 

「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學習招致所知。

 

格,來也。

 

己有所知,則能在於來物。

 

若知善深則來善物,知惡深則來惡物。

 

言善事隨人行善而來應之,惡事隨人行惡亦來應之。

 

言善惡之來緣人所好也。

 

○「物格而後知至」者,物既來,則知其善惡所至。

 

善事來,則知其至於善;

 

若惡事來,則知其至於惡。

 

既能知至,則行善不行惡也。

 

○「知至而後意誠」,既能知至,則意念精誠也。

 

○「意誠而後心正」者,意能精誠,故能心正也。

 

○「國治而後天下平」者,則上「明明德於天下」,是以自天子至庶人皆然也。

 

○「壹是皆以脩身為本」者,言上從天子,下至庶人,貴賤雖異,所行此者專一,以脩身為本。

 

上言誠意、正心、齊家、治國,今此獨云「脩身為本」者,細別雖異,其大略皆是脩身也。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本亂,謂身不脩也。

 

末治,謂國家治也。

 

言己身既不脩,而望家國治者否矣。

 

否,不也。

 

言不有此事也。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者,此覆說「本亂而末治否矣」之事也。

 

譬若與人交接,應須敦厚以加於人。

 

今所厚之處,乃以輕薄,謂以輕薄待彼人也。

 

「其所薄者厚」,謂己既與彼輕薄,慾望所薄之處以厚重報己,未有此事也。

 

言己以厚施人,人亦厚以報己也。

 

若己輕薄施人,人亦輕薄報己,言事厚之與薄皆以身為本也。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者,本,謂身也。

 

既以身為本,若能自知其身,是「知本」也,是知之至極也。

 

○「所謂誠其意」者,自此以下,至「此謂知本」,廣明誠意之事。

 

此一節明誠意之本,先須慎其獨也。

 

○「毋自欺也」,言欲精誠其意,無自欺誑於身,言於身必須誠實也。

 

○「如惡惡臭」者,謂臭穢之氣,謂見此惡事人嫌惡之,如人嫌臭穢之氣,心實嫌之,口不可道矣。

 

○「如好好色」者,謂見此善事而愛好之,如以人好色,心實好之,口不可道矣。

 

言誠其意者,見彼好事、惡事,當須實好、惡之,不言而自見,不可外貌詐作好、惡,而內心實不好、惡也。

 

皆須誠實矣。

 

○「此之謂自謙」者,謙,讀如慊,慊然安靜之貌。

 

心雖好、惡而口不言,應自然安靜也。

 

「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者,謂小人獨居,無所不為,見君子而後乃厭然閉藏其不善之事,宣著所行善事也。

 

○「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者,言小人為惡,外人視之,昭然明察矣,如見肺肝然。

 

「則何益矣」者,言小人為惡,外人視之,昭然明察矣,如見肺肝,雖鏨時揜藏,言何益矣。

 

○「此謂誠於中形於外」者,言此小人既懷誠實惡事於中心,必形見於外,不可揜藏。

 

○注「謙讀為慊」。

 

○正義曰:以經義之理,言作謙退之字。

 

既無謙退之事,故讀為慊,慊,不滿之貌,故又讀為厭,厭,自安靜也。

 

云「厭讀為黶」,黶為黑色,如為閉藏貌也。

 

○「曾子曰:十目所視」者,此經明君子脩身,外人所視,不可不誠其意。

 

作《記》之人,引曾子之言以證之。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者,言所指、視者眾也。

 

十目,謂十人之目,十手,謂十人之手也。

 

○「其嚴乎」者,既視者及指者皆眾,其所畏敬,可嚴憚乎。

 

○「富潤屋,德潤身」者,此言二句為喻也。

 

言家若富,則能潤其屋,有金玉又華飾見於外也。

 

○「德潤身」者,謂德能霑潤其身,使身有光榮見於外也。

 

○「心廣體胖」者,言內心寬廣,則外體胖大,言為之於中,必形見於外也。

 

「故君子必誠其意」者,以有內見於外,必須精誠其意,在內心不可虛也。

 

○「《詩》云:瞻彼淇澳」者,此一經廣明誠意之事,故引《詩》言學問自新、顏色威儀之事,以證誠意之道也。

 

○「瞻彼淇澳,菉竹猗猗」者,此《詩•衛風•淇澳》之篇,衛人美武公之德也。

 

澳,隈也。

 

菉,王芻也。

 

竹,萹竹也。

 

視彼淇水之隈曲之內,生此菉之與竹,猗猗然而茂盛,以淇水浸潤故也。

 

言視彼衛朝之內,上有武公之身,道德茂盛,亦蒙康叔之餘烈故也。

 

引之者,證誠意之道。

 

○「有斐君子」者,有斐然文章之君子,學問之益矣。

 

○「如切如磋」者,如骨之切,如象之磋,又能自脩也。

 

○「如琢如磨」者,如玉之琢,如石之磨也。

 

○「瑟兮僩兮,赫兮喧兮。

 

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者,又瑟兮顏色矜莊,僩然性行寬大,赫然顏色盛美,喧然威儀宣美,斐然文章之君子,民皆愛念之,終久不可忘也。

 

諠,忘也。

 

自此以上,《詩》之本文也。

 

自此以下,記者引《爾雅》而釋之。

 

「如切如磋者,道學也」者,論道其學矣。

 

○「如琢如磨者,自脩也」者,謂自脩飾矣,言初習謂之學,重習謂之脩,亦謂《詩》本文互而相通也。

 

○「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者,恂,讀為「峻」,言顏色嚴峻戰慄也。

 

○「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謂善稱也。

 

「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論道武王盛德至極美善,人之愛念不能忘也。

 

○注「此心」至「著也」。

 

○正義曰:「諠,忘也」,《釋訓》文也。

 

云「道猶言也」,謂經中「道」盛德至善,恐為道德之「道」,故云「道猶言也」。

 

云「恂,字或作峻,讀如嚴峻之峻」者,以經之「恂」字,他本或作「峻」字,故讀為嚴峻之「峻」。

 

《詩》箋云:「還為恂也。」

 

此《記》為「赫兮喧兮」,《詩經》云「赫兮喧兮」,本不同也。

 

云「以其意誠而德著也」,以武公用意精誠德著於人,人不忘也。

 

以經廣明誠意之事,故鄭云「意誠而德著也」。

 

「《詩》云:於戲前王不忘」者,此一經廣明誠意之事。

 

此《周頌•烈文》之篇也,美武王之詩。

 

於戲,猶言嗚呼矣。

 

以文王、武王意誠於天下,故詩人歎美之云:此前世之王,其德不可忘也。

 

○「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者,言後世貴重之,言君子皆美此前王能賢其賢人而親其族親也。

 

○「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者,言後世卑賤小人,美此前王能愛樂其所樂,謂民之所樂者,前王亦愛樂之。

 

「利其利」者,能利益其人之所利,民為利者,前王亦利益之。

 

言前王施為政教,下順人情,不奪人之所樂、利之事故云「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也。

 

○「此以沒世不忘也」,由前王意能精誠,垂於後世,故君子小人皆所美念。

 

以此之故,終沒於世,其德不忘也。

 

○「《康誥》曰:克明德」者,此一經廣明意誠則能明己之德。

 

周公封康叔而作《康誥》,戒康叔能明用有德。

 

此《記》之意,言周公戒康叔以自明其德,與《尚書》異也。

 

「《大甲》曰:顧諟天之明命」者,顧,念也。

 

諟,正也。

 

伊尹戒大甲云:爾為君,當顧念奉正天之顯明之命,不邪僻也。

 

○「《帝典》曰:克明峻德」者,《帝典》,謂《堯典》之篇。

 

峻,大也。

 

《尚書》之意,言堯能明用賢峻之德,此《記》之意,言堯能自明大德也。

 

「皆自明也」,此經所云《康誥》、《大甲》、《帝典》等之文,皆是人君自明其德也,故云「皆自明也」。

 

○注「皆自明明德也」。

 

○正義曰:明明德必先誠其意,此經誠意之章,由初誠意也,故人先能明己之明德也。

 

○「湯之《盤銘》」,此一經廣明誠意之事。

 

「湯之《盤銘》」者,湯沐浴之盤,而刻銘為戒。

 

必於沐浴之者,戒之甚也。

 

○「苟日新」者,此《盤銘》辭也。

 

非唯洗沐自新。

 

苟,誠也。

 

誠使道德日益新也。

 

○「日日新」者,言非唯一日之新,當使日日益新。

 

○「又日新」者,言非唯日日益新,又須常恆日新,皆是丁寧之辭也。

 

此謂精誠其意,脩德無已也。

 

○「《康誥》曰:作新民」者,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餘民封康叔,《誥》言殷人化紂惡俗,使之變改為新人。

 

此《記》之意,自念其德為新民也。

 

○「《詩》曰:周雖舊邦,其命惟新」者,此《大雅•文王》之篇。

 

其詩之本意,言周雖舊是諸侯之邦,其受天之命,唯為天子而更新也。

 

此《記》之意,其所施教命,唯能念德而自新也。

 

「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者,極,盡也。

 

言君子欲日新其德,無處不用其心盡力也。

 

言自新之道,唯在盡其心力,更無餘行也。

 

○「《詩》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此一經廣明誠意之事,言誠意在於所止,故上云:「《大學》之道在於至善。」

 

此《商頌•玄鳥》之篇,言殷之邦畿方千里,為人所居止。

 

此《記》斷章,喻其民人而擇所止,言人君賢則來也。

 

○「《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者,此《詩•小雅•緡蠻》之篇,剌幽王之詩。

 

言緡蠻然微小之黃鳥,止在於岑蔚丘隅之處,得其所止,以言微小之臣依託大臣,亦得其所也。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者,孔子見其《詩》文而論之,云是觀於鳥之所止,則人亦知其所止。

 

鳥之知在岑蔚安閒之處,則知人亦擇禮義樂土之處而居止也。

 

○「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者,豈可以人不擇止處,不如鳥乎?

 

言不可不如鳥也。

 

故《論語》云「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是也。

 

○「《詩》云: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者,此《大雅•文王》之篇,美文王之詩。

 

緝熙,謂光明也。

 

止,辭也。

 

《詩》之本意,云文王見此光明之人,則恭敬之。

 

此《記》之意,「於緝熙」,言嗚呼文王之德緝熙光明,又能敬其所止,以自居處也。

 

○注「鳥擇」至「止處」。

 

○正義曰:岑,謂巖險。

 

蔚,謂草木蓊蔚。

 

言鳥之所止,必擇靜密之處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3#
 樓主| 發表於 2013-4-21 21:55:42 | 只看該作者

禮記正義 卷第六十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

 

必也使無訟乎?」

 

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

 

情,猶實也。

 

無實者多虛誕之辭。

 

聖人之聽訟,與人同耳。

 

必使民無實者不敢盡其辭,大畏其心志,使誠其意不敢訟。

 

○吾聽訟,似用反。

 

「猶人也」,《論語》作「聽訟吾猶人也」。

 

毋訟音無。

 

誕音但。

 

此謂知本。

 

本,謂「誠其意」也。

 

所謂脩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

 

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

 

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

 

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此謂脩身在正其心。

 

懥,怒貌也,或作懫,或為疐。

 

○忿,弗粉反。

 

懥,敕值反,范音稚,徐丁四反,又音勩。

 

恐,丘勇反。

 

好,呼報反,下「故好而知」同。

 

樂,徐五孝反,一音岳。

 

疐音致,又得計反。

 

所謂齊其家在脩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

 

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此謂身不脩,不可以齊其家。

 

之,適也。

 

譬,猶喻也。

 

言適彼而以心度之,曰:吾何以親愛此人,非以其有德美與?

 

吾何以敖惰此人,非以其志行薄與?

 

反以喻己,則身脩與否可自知也。

 

鮮,罕也。

 

人莫知其子之惡,猶愛而不察。

 

碩,大也。

 

○辟音譬,下及注同,謂譬喻也。

 

賤惡,烏路反,下「惡而知」同。

 

敖,五報反。

 

惰,徒臥反。

 

其惡惡,上如字,下烏路反。

 

鮮,仙善反,注同。

 

諺,魚變反,俗語也。

 

度,徒洛反。

 

與音余,下「薄與」同。

 

行,下孟反。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

 

孝者,所以事君也;

 

弟者,所以事長也;

 

慈者,所以使眾也。

 

《康誥》曰:「如保赤子。」

 

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

 

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

 

養子者,推心為之而中於赤子之嗜欲也。

 

○弟音悌。

 

長,丁丈反,下「長長」並注同。

 

中,丁仲反,注同。

 

嗜欲,時志反。

 

一家仁,一國興仁;

 

一家讓,一國興讓;

 

一人貪戾,一國作亂。

 

其機如此。

 

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一家」、「一人」,謂人君也。

 

戾之言利也。

 

機,發動所由也。

 

僨,猶覆敗也。

 

《春秋傳》曰:「登戾之。」

 

又曰:「鄭伯之車僨於濟。」

 

戾,或為吝;

 

僨,或為奔。

 

○戾,力計反。

 

賁,徐音奮,本又作「僨」注同。

 

覆,芳福反。

 

濟,子禮反。

 

奔音奔。

 

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

 

桀、紂率天下以暴,而民從之。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

 

言民化君行也。

 

君若好貨而禁民淫於財利,不能正也。

 

○好,呼報反,注同。

 

行,下孟反,或如字。

 

是故君子有諸已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

 

故治國在齊其家。

 

「有於己」,謂有仁讓也。

 

「無於己」,謂無貪戾也。

 

《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

 

《詩》云:「宜兄宜弟。」

 

「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

 

《詩》云:「其儀不忒,正是四國。」

 

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

 

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夭夭」、「蓁蓁」,美盛貌。

 

「之子」者,是子也。

 

○夭,於驕反。

 

蓁音臻。

 

忒,他得反。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老老、長長,謂尊老敬長也。

 

恤,憂也。

 

「民不倍」,不相倍棄也。

 

絜,猶結也,挈也。

 

矩,法也。

 

君子有挈法之道,謂當執而行之,動作不失之。

 

倍,或作偝。

 

矩,或作巨。

 

○弟音悌。

 

倍音佩,注同。

 

絜音結。

 

拒之音矩,本亦作「矩」。

 

偝棄音佩,本亦作「倍」,下同。

 

挈也,苦結反。

 

巨音拒,本亦作矩,其呂反。

 

所惡於上,毋以使下;

 

所惡於下,毋以事上;

 

所惡於前,毋以先後;

 

所惡於後,毋以從前;

 

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

 

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

 

此之謂「絜矩之道」。

 

「絜矩之道」,善持其所有,以恕於人耳。

 

治國之要盡於此。

 

○惡,烏路反,下皆同。

 

毋音無,下同。

 

《詩》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

 

言治民之道無他,取於己而已。

 

○只音紙。

 

好好,皆呼報反。

 

《詩》云:「節彼南山,維石巖巖。

 

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辟則為天下僇矣。

 

巖巖,喻師尹之高嚴也。

 

師尹,天子之大臣,為政者也。

 

言民皆視其所行而則之,可不慎其德乎?

 

邪辟失道,則有大刑。

 

○節,前切反,又音如字。

 

巖,五銜反。

 

辟,匹亦反,又必益反,與僻同。

 

戮,力竹反,與戮同,注同。

 

《詩》云:「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

 

儀監於殷,峻命不易。」

 

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外本內末,爭民施奪。

 

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師,眾也。

 

克,能也。

 

峻,大也。

 

言殷王帝乙以上,未失其民之時,德亦有能配天者,謂天享其祭祀也。

 

及紂為惡,而民怨神怒,以失天下。

 

監視殷時之事,天之大命,得之誠不易也。

 

道,猶言也。

 

用,謂國用也。

 

施奪,施其劫奪之情也。

 

悖,猶逆也。

 

言君有逆命,則民有逆辭也。

 

上貪於利,則下人侵畔。

 

《老子》曰:「多藏必厚亡。」

 

○喪,息浪反。

 

峻,恤俊反。

 

易,以豉反,注同。

 

爭,爭鬥之爭。

 

施如字。

 

悖,布內反,下同。

 

上,時掌反。

 

藏,才浪反。

 

《康誥》曰:「惟命不於常。」

 

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

 

於,於也。

 

天命不於常,言不專祐一家也。

 

○專佑音又。

 

《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

 

《楚書》,楚昭王時書也。

 

言以善人為寶。

 

時謂觀射父、昭奚恤也。

 

○射父,食亦反,又食衣反。

 

父音甫。

 

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

 

舅犯,晉文公之舅狐偃也。

 

亡人,謂文公也,時辟驪姬之讒,亡在翟。

 

而獻公薨,秦穆公使子顯吊,因勸之復國,舅犯為之對此辭也。

 

仁親,猶言親愛仁道也。

 

明不因喪規利也。

 

○辟音避。

 

驪,力宜反,本內作麗,亦作孋,同。

 

翟音狄。

 

顯,許遍反。

 

為之,於偽反。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

 

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

 

人之有技,媢嫉以惡之。

 

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

 

《秦誓》,《尚書》篇名也。

 

秦穆公伐鄭,為晉所敗於殽,還誓其群臣,而作此篇也。

 

斷斷,誠一之貌也。

 

他技,異端之技也。

 

有技,才藝之技也。

 

「若己有之」,「不啻若自其口出」,皆樂人有善之甚也。

 

美士為「彥」。

 

黎,眾也。

 

尚,庶幾也。

 

媢,妒也。

 

違,猶戾也。

 

俾,使也。

 

佛戾賢人所為,使功不通於君也。

 

殆,危也。

 

彥,或作「盤」。

 

○一個,古賀反,一讀作「介」,音界。

 

「臣」,此所引與《尚書》文小異。

 

斷,丁亂反。

 

無它音他。

 

技,其綺反,下及注同。

 

休休,許虯反,《尚書傳》曰:「樂善也。」

 

鄭注《尚書》云:「寬容貌。」

 

何休注《公羊》云;

 

「美大之貌。」

 

好,呼報反。

 

啻音試,詩豉反。

 

媢,莫報反,《尚書》作冒,音同,謂覆蔽也。

 

惡,烏路反,下「能惡人」同。

 

俾,本又作卑,必爾反。

 

敗,必邁反。

 

殽,戶交反。

 

樂音岳,又音洛。

 

妒,丁路反。

 

佛戾,上扶弗反,下力計反。

 

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

 

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

 

放去惡人媢嫉之類者,獨仁人能之,如舜放四罪而天下咸服。

 

○迸,比孟反,又逼諍反。

 

諍音爭鬥之爭。

 

皇云:「逆猶屏也。」

 

去,丘呂反。

 

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

 

見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

 

命,讀為「慢」,聲之誤也。

 

舉賢而不能使君以先己,是輕慢於舉人也。

 

○命,依注音慢,武諫反。

 

遠,於萬反。

 

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拂,猶佹也。

 

逮,及也。

 

○好,呼報反,下皆同。

 

惡,烏路反,下同。

 

拂,扶弗反,注同。

 

菑音哉,下同。

 

逮音代,一音大計反。

 

夫音扶。

 

佹,九委反。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道行所由。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

 

是不務祿不肖,而勉民以農也。

 

○肖音笑。

 

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發,起也。

 

言仁人有財,則務於施與,以起身成其令名。

 

不仁之人,有身貪於聚斂,以起財務成富。

 

○施,始豉反。

 

予,由汝反。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

 

言君行仁道,則其臣必義。

 

以義舉事無不成者。

 

其為誠然,如己府庫之時為己有也。

 

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

 

伐冰之家,不畜牛羊。

 

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

 

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

 

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孟獻子,魯大夫仲孫蔑也。

 

「畜馬乘」,謂以士初試為大夫也。

 

「伐冰之家」,卿大夫以上,喪祭用冰。

 

「百乘之家」,有采地者也。

 

雞豚、牛羊,民之所畜養以為財利者也。

 

國家利義不利財,盜臣損財耳,聚斂之臣乃損義。

 

《論語》曰:「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畜,許六反,下同。

 

乘,徐繩證反,下及注同。

 

蔑,莫結反。

 

以上,時掌反。

 

采,七代反,本亦作菜。

 

為之,於偽反。

 

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

 

言務聚財為己用者,必忘義,是小人所為也。

 

○長,丁丈反。

 

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菑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

 

彼,君也。

 

君將欲以仁義善其政,而使小人治其國家之事,患難猥至,雖云有善,不能救之,以其惡之已著也。

 

○難,乃旦反。

 

猥,烏罪反。

 

捄音救,本亦作救。

 

著,張慮反。

 

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疏]「子曰」至「利也」。

 

○正義曰:此一經廣明誠意之事,言聖人不惟自誠己意,亦服民使誠意也。

 

孔子稱斷獄,猶如常人無以異也,言吾與常人同也。

 

○「必也使無訟乎」者,必也使無理之人不敢爭訟也。

 

○「無情者不得盡其辭」者,情,猶實也。

 

言無實情虛誕之人,無道理者,不得盡竭其虛偽之辭也。

 

○「大畏民志」者,大能畏脅民人之志,言人有虛誕之志者,皆畏懼不敢訟,言民亦誠實其意也。

 

「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是夫子之辭。

 

「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是記者釋夫子「無訟」之事。

 

然能「使無訟」,則是異於人也,而云「吾猶人」者,謂聽訟之時,備兩造,吾聽與人無殊,故云「吾猶人也」。

 

但能用意精誠,求其情偽,所以「使無訟」也。

 

○「此謂知本」者,此從上所謂「誠意」,以下言此「大畏民志」。

 

以上皆是「誠意」之事,意為行本,既精誠其意,是曉知其本,故云「此謂知本」也。

 

○「所謂脩身」者,此覆說前脩身正心之事。

 

○「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者,懥,謂怒也。

 

身若有所怒,「則不得其正」,言因怒而違於正也。

 

所以然者,若遇忿怒,則違於理,則失於正也。

 

○「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者,言因恐懼而違於正也。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者,此言脩身之本,必在正心。

 

若心之不正,身亦不脩。

 

若心之不在,視聽與食,不覺知也。

 

是心為身本,脩身必在於正心也。

 

○「所謂齊其家在脩其身」者,此經重明前經齊家、脩身之事。

 

○「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者,之,猶適也。

 

此言脩身之譬也。

 

設我適彼人,見彼有德,則為我所親愛,當反自譬喻於我也。

 

以彼有德,故為我所親愛,則我若自脩身有德,必然亦能使眾人親愛於我也。

 

○「之其所賤惡而譬焉」者,又言我往之彼,而賤惡彼人者,必是彼人無德故也,亦當回以譬我。

 

我若無德,則人亦賤惡我也。

 

○「之其所畏敬而譬焉」者,又我往之彼而畏敬彼人,必是彼人莊嚴故也,亦回其譬我,我亦當莊敬,則人亦必畏敬我。

 

○「之其所哀矜而辟焉」者,又我往之彼,而哀矜彼人,必是彼人有慈善柔弱之德故也,亦回譬我,我有慈善而或柔弱,則亦為人所哀矜也。

 

○「之其所敖惰而辟焉」者,又我往之彼,而敖惰彼人,必是彼人邪僻故也,亦回譬我,我若邪僻,則人亦敖惰於我也。

 

○「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者,知,識也;

 

鮮,少也。

 

人心多偏,若心愛好之,而多不知其惡。

 

若嫌惡之,而多不知其美。

 

今雖愛好,知彼有惡事;

 

雖憎惡,知彼有美善,天下之內,如此者少矣。

 

○「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者,碩,猶大也。

 

言人之愛子其意至甚,子雖有惡不自覺知,猶好而不知其惡也。

 

農夫種田,恆欲其盛,苗唯碩大,猶嫌其惡,以貪心過甚,故不知其苗之碩。

 

若能以已子而方他子,已苗而匹他苗,則好惡可知,皆以已而待他物也。

 

○「此謂身不脩,不可以齊其家」者,此不知子惡、不知苗碩之人,不脩其身,身既不脩,不能以己譬人,故不可以齊整其家。

 

○注「之適」至「大也」。

 

○正義曰:「之,適也」,《釋詁》文。

 

云「反以喻己」者,謂見他人所親愛,被賤惡,以人類己,他人之事反來自譬已身也。

 

云「則身脩與否可自知也」者,謂彼人不脩,則被賤惡敖惰,己若不以脩身,事亦然也。

 

若彼脩身,則被親愛敬畏,己若脩身亦當然也。

 

故云「脩身與否,可自知也」。

 

云「碩,大也」,《釋詁》文。

 

「此謂」至「其家」,此一節覆明前經治國齊家之事。

 

○「《康誥》曰:如保赤子」者,此成王命康叔之辭。

 

赤子謂心所愛之子。

 

言治民之時,如保愛赤子,愛之甚也。

 

○「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者,言愛此赤子,內心精誠,求赤子之嗜欲,雖不能正中其所欲,去其所嗜欲,其不甚遠。

 

言近其赤子之嗜欲,為治人之道亦當如此也。

 

○「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言母之養子,自然而愛,中當赤子之嗜欲,非由學習而來,故云「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

 

此皆本心而為之,言皆喻人君也。

 

○「一家仁,一國興仁。

 

一家讓,一國興讓」者,言人君行善於家,則外人化之,故一家、一國,皆仁讓也。

 

○「一人貪戾,一國作亂」者,謂人君一人貪戾惡事,則一國學之作亂。

 

○「其機如此」者,機,謂關機也。

 

動於近,成於遠,善惡之事,亦發於身而及於一國也。

 

○「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者,僨,猶覆敗也。

 

謂人君一言覆敗其事,謂惡言也。

 

「一人定國」,謂由人君一人能定其國,謂善政也。

 

古有此言,今記者引所為之事以結之。

 

上云「一人貪戾,一國作亂」,是「一言僨事」也。

 

又云一家仁讓,則一國仁讓,是知「一人定國」也。

 

一家則一人也,皆謂人君,是一人之身,先治一家,乃後治一國。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者,令,謂君所號令之事。

 

若各隨其行之所好,則人從之。

 

其所好者是惡,所令者是善,則所令之事反其所好,雖欲以令禁人,人不從也。

 

「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者,諸,於也。

 

謂君子有善行於己,而後可以求於人,使行善行也。

 

謂於己有仁讓,而後可求於人之仁讓也。

 

「無諸己而後非諸人」者,謂無惡行於己,而後可以非責於人為惡行也。

 

謂無貪利之事於己,而後非責於人也。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者,謂所藏積於身既不恕實,而能曉喻於人,使從己者,未之有也。

 

言無善行於身,欲曉喻於人為善行,不可得也。

 

○「《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臻臻」者,此《周南•桃夭》之篇,論昏姻及時之事。

 

言「桃之夭夭」少壯,其葉臻臻茂盛,喻婦人形體少壯、顏色茂盛之時,似「桃之夭夭」也。

 

○「之子於歸,宜其家人」者,「之子」者,是子也;

 

歸,嫁也;

 

宜,可以為夫家之人。

 

引之者,取「宜其家人」之事。

 

○「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者,言人既家得宜,則可以教國人也。

 

○「《詩》云:宜兄宜弟」者,此《小雅•蓼蕭》之篇,美成王之詩。

 

《詩》之本文,言成王有德,宜為人兄,宜為人弟。

 

此《記》之意,「宜兄宜弟」,謂自與兄弟相善相宜也。

 

既為兄弟相宜,而可兄弟之意,而後可以教國人也。

 

○「《詩》云:其儀不忒,正是四國」者,此《曹風•鳲鳩》之篇。

 

忒,差也;

 

正,長也。

 

言在位之君子,威儀不有差忒,可以正長是四方之國,言可法則也。

 

○「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者,「此謂治國在齊其家」,謂其脩身於家,在室家之內,使父子兄弟足可方法,而後民皆法之也。

 

是先齊其家,而後能治其國也。

 

○注「一家」至「於濟」。

 

○正義曰:「一家一人,謂人君也」者,以經言「治家」,故知是人君也,若文王「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是也。

 

云「《春秋傳》曰:登戾之」者,此隱五年《公羊傳》文。

 

案彼傳:「文公觀魚於棠,何以書?

 

譏。

 

何譏爾?

 

遠也。

 

公曷為遠而觀魚?

 

登來之也。」

 

彼注意謂以思得而來之,齊人語,謂「登來」為「得來」也。

 

聲有緩急,得為登。

 

謂隱公觀魚於棠,得此百金之魚,而來觀之。

 

《公羊傳》為「登來」,鄭所引《公羊》本為「登戾之」,以「來」為「戾」,與《公羊》本不同也。

 

鄭意以戾為「貪戾」,故引以證經之「貪戾」也。

 

云「又曰鄭伯之車,僨於濟」者,隱三年《左傳》文。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正義曰:自此以下至終篇,覆明上文「平天下在治其國」之事。

 

但欲平天下,先須治國,治國事多,天下理廣,非一義可了,故廣而明之。

 

言欲平天下,先須脩身,然後及物。

 

自近至遠,自內至外,故初明「絜矩之道」,次明散財於人之事,次明用善人、遠惡人。

 

此皆治國、治天下之綱,故總而詳說也。

 

今各隨文解之。

 

○「上恤孤而民不倍」者,孤弱之人,人所遺棄,是上君長若能憂恤孤弱不遺,則下民學之,不相棄倍此人。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者,絜,猶結也;

 

矩,法也。

 

言君子有執結持矩法之道,動而無失,以此加物,物皆從之也。

 

○「所惡於上,毋以使下」者,此以下皆是「絜矩之道」也。

 

譬諸侯有天子在於上,有不善之事加己,己惡之,則不可回持此惡事,使己下者為之也。

 

○「所惡於下,毋以事上」者,言臣下不善事己,己所有惡,則己不可持此惡事,回以事己之君上也。

 

○「所惡於前,毋以先後已者,前,謂在己之前,不以善事施己,己所憎惡,則無以持此惡事施於後人也。

 

「所惡於後,毋以從前」者,後,謂在己之後,不以善事施己,己則無以惡事施於前行之人也。

 

○「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者,謂與己平敵,或在己右,或在己左,以惡加己,己所憎惡,則無以此惡事施於左人。

 

舉此一隅,餘可知也。

 

○「此之謂絜矩之道」者,上經云「吾子有絜矩之道也」,其「絜矩」之義未明,故此經中說。

 

能持其所有,以待於人,恕己接物,即「絜矩之道」也。

 

○「《詩》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此記者引之,又申明「絜矩之道」。

 

若能以己化民,從民所欲,則可謂民之父母。

 

此《小雅•南山有台》之篇,美成王之詩也。

 

只,辭也。

 

言能以己化民,從民所欲,則可為民父母矣。

 

○「民之所好好之」者,謂善政恩惠,是民之原好,己亦好之,以施於民,若發倉廩、賜貧窮、賑乏絕是也。

 

○「民之所惡惡之」者,謂苛政重賦,是人之所惡,己亦惡之而不行也。

 

○「《詩》云:節彼南山」者,上經說恕己待民,此經明己須戒慎也。

 

「《詩》云:節彼南山,維石巖巖」,此《小雅•節南山》之篇,剌幽王之詩。

 

言幽王所任大臣,非其賢人也。

 

節然高峻者,是彼南山,維積累其石,巖巖然高大,喻幽王大臣師尹之尊嚴。

 

○「赫赫師尹,民具爾瞻」者,赫赫,顯盛貌。

 

是太師與人為則者。

 

具,俱也。

 

爾,汝也。

 

在下之民,俱於汝而瞻視之,言皆視師尹而為法。

 

此《記》之意,以喻人君在上,民皆則之,不可不慎。

 

○「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者,有國,謂天子、諸侯。

 

言民皆視上所行而則之,不可不慎其德乎,宜慎之也。

 

○「辟則為天下僇矣」者,僇,謂刑僇也。

 

君若邪辟,則為天下之民共所誅討,若桀、紂是也。

 

○「《詩》云: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此一經明治國之道在貴德賤財。

 

此《大雅•文王》之篇,美文王之詩,因以戒成王也。

 

克,能也;

 

師,眾也。

 

言殷自紂父帝乙之前,未喪師眾之時,所行政教,皆能配上天而行也。

 

○「儀監於殷,峻命不易」者,儀,宜也;

 

監,視也。

 

今成王宜監視於殷之存亡。

 

峻,大也。

 

奉此天之大命,誠為不易,言其難也。

 

○「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者,道,猶言也。

 

《詩》所云者,言帝乙以上「得眾則得國」,言殷紂「失眾則失國」也。

 

○「有德此有人」者,有德之人,人之所附從,故「有德此有人」也。

 

「有人此有土」者,有人則境土寬大,故「有土」也。

 

○「有土此有財」,言有土則生植萬物,故「有財」也。

 

○「有財此有用」者,為國用有財豐,以此而有供國用也。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者,德能致財,財由德有,故德為本,財為末也。

 

○「外本內末,爭民施奪」者,外,疏也;

 

內,親也;

 

施奪,謂施其劫奪之情也。

 

君若親財而疏德,則爭利之人皆施劫奪之情也。

 

○「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者,事不兩興,財由民立。

 

君若重財而輕民,則民散也。

 

若散財而周恤於民,則民咸歸聚也。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者,悖,逆也。

 

若人君政教之言悖逆人心而出行者,則民悖逆君上而入以報答也,謂拒違君命也。

 

○「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者,若人君厚斂財貨,悖逆民心而入積聚者,不能久如財,人畔於上,財亦悖逆君心而散出也。

 

言眾畔親離,財散非君有也。

 

○注「師眾」至「厚亡」。

 

○正義曰:「師,眾也」,「峻,大也」,皆《釋詁》文。

 

《爾雅》「峻」字馬旁為之,與此同也。

 

「克,能也」,《釋言》文也。

 

云「君有逆命,則民有逆辭也」者,「君有逆命」,解經「言悖而出」也。

 

「民有逆辭」,解經「亦悖而入」,謂人有逆命之辭以拒君也。

 

云「《老子》曰:多藏必厚亡」者,言積聚藏之既多,必厚重而散亡也。

 

引之者,證「貨悖而入,亦悖而出」。

 

○「《康誥》曰:惟命不於常」者,謂天之命,不於是常住在一家也。

 

「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書》之本意,言道為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是不常在一家也。

 

○「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者,此舅犯勸重耳之辭。

 

於時重耳逃亡在翟,秦穆公欲納之反國,而勸重耳不受秦命,對秦使云:奔亡之人,無以貨財為寶,唯親愛仁道以為寶也。

 

○注「楚書」至「奚恤」。

 

○正義曰:鄭知是「楚昭王時書」者,案《楚語》云:「楚昭王使王孫圉聘於晉,定公饗之。

 

趙簡子鳴玉以相問於王孫圉,曰:『楚之白珩猶在乎?

 

其為寶幾何矣?』

 

王孫圉對曰:『未嘗為寶。

 

楚之所寶者,曰觀射父,能作訓辭,以行事於諸侯,使無以寡君為口實。』」

 

又《新序》云:「秦欲伐楚,使者觀楚之寶器。

 

楚王召昭奚恤而問焉,對曰:『寶器在賢臣。』

 

王遂使昭奚恤應之。

 

昭奚恤發精兵三百人,陳於西門之內,為東面之壇一,南面之壇四,西面之壇一。

 

秦使者至,昭奚恤曰:『君客也,請就上居東面之壇。』

 

令尹子西南面,太宗子牧次之,葉公子高次之,司馬子發次之。

 

昭奚恤自居西面之壇,稱曰:『客欲觀楚之寶器乎?

 

楚之所寶者,即賢臣也。

 

唯大國之所觀!』

 

秦使無以對也。

 

使歸,告秦王曰:『楚多賢臣,無可以圖之。』」

 

何知有觀射父、昭奚恤者?

 

案《戰國義》云:「楚王築壇,昭奚恤等立於壇上。

 

楚王指之,謂秦使曰:『此寡人之寶。』

 

故知有昭奚恤等也。

 

謂賢為寶者,案《史記》云:「理百姓,實府庫,使黎甿得所者,有令尹子西而能也。

 

執法令,奉圭璋,使諸侯不怨,兵車不起者,有大宗子牧能也。

 

守封疆,固城郭,使鄰國不侵,亦不侵鄰國者,有葉公子高能也。

 

整師旅,治兵戈,使蹈白刃,赴湯蹈火,萬死不顧一生者,有司馬子發能也。

 

坐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懷霸王之業,撥理亂之風,有大夫昭奚恤能也。

 

是皆為寶也。」

 

引之者,證為君長能保愛善人為寶也。

 

○注「舅犯」至「利也」。

 

○正義曰:「舅犯,晉文公之舅狐偃」者,《左傳》文也。

 

云「時避驪姬之讒,亡在翟而獻公薨。

 

秦穆公使子顯吊之,因勸之復國。

 

舅犯為之對此辭也」,《檀弓》篇文。

 

○「《秦誓》曰」者,此一經明君臣進賢詘惡之事。

 

《秦誓》,《尚書》篇名。

 

秦穆公伐鄭,為晉敗於殽,還歸誓群臣而作此篇,是秦穆公悔過自誓之辭。

 

記者引之,以明好賢去惡也。

 

○「若有一介臣,斷斷兮」者,此秦穆公誓辭云,群臣若有一耿介之臣,斷斷然誠實專一謹愨。

 

兮是語辭。

 

《古文尚書》「兮」為「猗」。

 

言有一介之臣,其心斷斷、猗猗然專一,與此本異。

 

○「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者,言此專一之臣,無他奇異之技,惟其心休休然寬容,形貌似有包容,如此之人,我當任用也。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者,謂見人有技藝,欲得親愛之,如己自有也。

 

○「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者,謂見人有才彥美通聖,其心中愛樂,不啻如自其口出。

 

心愛此彥聖之美,多於口說,言其愛樂之甚也。

 

○「實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者,實,是也。

 

若能好賢如此,是能有所包容,則我國家得安,保我後世子孫。

 

黎,眾也。

 

尚,庶幾也。

 

非直子孫安,其下眾人皆庶幾亦望有利益哉也。

 

○「人之有技,媢疾以惡之」者,上明進賢之善,此論蔽賢之惡也。

 

媢,妒也。

 

見人有技藝,則掩藏媢妒,疾以憎惡之也。

 

○「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者,見他人之彥聖,而違戾抑退之。

 

俾,使也,使其善功不通達於君。

 

《尚書》「通」為「達」字也。

 

○「實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者,若此蔽賢之人,是不能容納,家國將亡,不能保我子孫。

 

非唯如此,眾人亦曰殆危哉。

 

○注「秦誓」至「危也」。

 

○正義曰:「秦穆公伐鄭,為晉所敗於崤,還誓其群臣,而作此篇也」者,案《尚書序》,秦穆公伐鄭,晉襄公帥師敗諸崤,還歸,作《秦誓》。

 

又《左傳》僖三十二年秦穆公興師伐鄭,蹇叔等諫之,公不從,為晉人與姜戎要而擊之,敗諸崤,是其事也。

 

云「美士為彥」者,《爾雅•釋訓》文。

 

「黎,眾也」,「俾,使也」,皆《釋詁》文。

 

「尚,庶幾」者,《釋言》文。

 

《爾雅》「庶幾,尚也」,是「尚」為「庶幾」矣。

 

云「媢,妒也」者,《說文》云「媢,夫妒婦」,是「媢」為「妒」也。

 

○「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者,言唯仁人之君,能放流此蔽善之人,使迸遠在四夷,不與同在中國。

 

若舜流四凶,而天下咸服是也。

 

○「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者,既放此蔽賢之人遠在四夷,是仁人能愛善人,惡不善之人。

 

○「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者,此謂凡庸小人,見此賢人而不能舉進於君。

 

假設舉之,又不能使在其己之先,是為慢也。

 

謂輕慢於舉人也。

 

○「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者,此謂小人見不善之人而不能抑退之。

 

假令抑退之,而不能使遠退之。

 

過者,言是愆過之人也。

 

○「好人之所惡」者,又謂君子,君子所惡者,兇惡之事。

 

今乃愛好兇惡,是好人之所惡也。

 

○「惡人之所好」者,君子所好仁義善道。

 

今乃惡此仁義善道,是「惡人之所好」也。

 

○「是謂拂人之性」者,若如此者,是謂拂戾善人之性。

 

○「菑必逮夫身」者,逮,及也。

 

如此,菑必及夫身矣。

 

○「是故君子有大道」者,大道,謂所由行孝悌仁義之大道也。

 

○「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者,言此孝悌仁義,必由行忠信以得之,由身驕泰以失之也。

 

○「生財有大道」者,此一經明人君當先行仁義,愛省國用,以豐足財物。

 

上文「大道」,謂孝悌仁義之道,此言人君生殖其財,有大道之理,則下之所云者是也。

 

○「生之者眾」者,謂為農桑多也。

 

○「食之者寡」者,謂減省無用之費也。

 

○「為之者疾」者,謂百姓急營農桑事業也。

 

○「用之者舒」者,謂君上緩於營造費用也。

 

○「則財恆足矣」者,言人君能如此,則國用恆足。

 

○「仁者以財發身」者,謂仁德之君,以財散施發起身之令名也。

 

○「不仁者以身發財」者,言不仁之人,唯在吝嗇,務於積聚,勞役其身,發起其財。

 

此在治家、治國天下之科,皆謂人君也。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言在上人君好以仁道接下,其下感君仁恩,無有不愛好於義,使事皆得其宜也。

 

○「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言臣下悉皆好義,百事盡能終成,故云「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言皆能終成也。

 

○「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又為人君作譬也。

 

君若行仁,民必報義,義必終事。

 

譬如人君有府庫之財,必還為所用也,故云「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

 

○注「其為」至「有也」。

 

○正義曰:言君行仁道,則臣必為義。

 

臣既行義,事必終成。

 

以至誠相感,必有實報,如己有府庫之財,為己所有也。

 

其為誠實而然,言不虛也。

 

○「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者,此一經明治國家不可務於積財,若務於積財,即是小人之行,非君上之道。

 

言察於雞豚之所利,為畜養馬乘。

 

士初試為大夫,不闚察於雞豚之小利。

 

○「伐冰之家,不畜牛羊」者,謂卿大夫喪祭用冰,從固陰之處伐擊其冰,以供喪祭,故云「伐冰」也。

 

謂卿大夫為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為財利,以食祿不與人爭利也。

 

○「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者,百乘,謂卿大夫有采地者也。

 

以地方百里,故云「百乘之家」。

 

言卿大夫之家,不畜聚斂之臣,使賦稅什一之外徵求采邑之物也,故《論語》云「百乘之家」是也。

 

○「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者,覆解「不畜聚斂之臣」之本意。

 

若其有有聚斂之臣,寧可有盜竊之臣,以盜臣但害財,聚斂之臣則害義也。

 

○「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者,言若能如上所言,是國家之利,但以義事為國家利也。

 

○「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者,言為人君長於國家而務積聚財以為己財者,必自為小人之行也。

 

○注「孟獻」至「可也」。

 

○正義曰:「孟獻子,魯大夫仲孫蔑」者,此據《左傳》文也。

 

「畜馬乘,謂以士初試為大夫」者,案《書傳》「士飾車駢馬」,《詩》云「四牡騑騑」大夫以上,乃得乘四馬。

 

今下云「伐冰之家」,「百乘之家」,家是卿大夫。

 

今別云「畜馬乘者,不察雞豚」,故知「士初試為大夫」也。

 

伐冰之家,卿大夫者,案昭四年《左傳》云:大夫命婦,喪浴用冰。

 

《喪大記》注云:士不用冰。

 

故知卿大夫也。

 

士若恩賜及食,而得用,亦有冰也。

 

但非其常,故《士喪禮》「賜冰則夷槃」可也。

 

《左傳》又云「食肉之祿,冰皆與焉」是也。

 

云「百乘之家,有采地者也」,此謂卿也。

 

故《論語》云「百乘之家」,鄭云「采地,一同之廣輪」是也。

 

○「彼為」至「利也」。

 

○前經明遠財重義,是「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此經明為君治國,棄遠小人,亦是「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彼,謂君也。

 

君欲為仁義之道,善其政教之語辭,故云「彼為善之」。

 

「小人之使為國家,災害並至」者,言君欲為善,反令小人使為治國家之事,毒害於下,故災害患難,則並皆來至。

 

○「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者,既使小人治國,其君雖有善政之亦無能奈此患難之何。

 

言不能止之,以其惡之已著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4#
 樓主| 發表於 2013-4-21 21:57:5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我本善良 於 2013-4-21 21:58 編輯

禮記正義 卷第六十一之一


冠義第四十三

陸曰:「冠音古亂反。

 

鄭云:『名《冠義》者,以其記冠禮成人之義。』」

 

[疏]冠義曰:案鄭《目錄》云:「名曰《冠義》者,以其記冠禮成人之義。

 

此於《別錄》屬《吉事》。」

 

但冠義起早晚,書傳既無正文。

 

案《略說》稱「周公對成王云『古人冒而句領』」,注云:「古人,謂三皇時,以冒覆頭,句領繞頸。」

 

至黃帝時,則有冕也。

 

故《世本》云「黃帝造火食旒冕」,是冕起於黃帝也。

 

但黃帝以前,則以羽皮為之冠;

 

黃帝以後,乃用布帛。

 

其冠之年,即天子、諸侯十二而冠,故襄九年《左傳》云:「國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禮也。」

 

又云「一星終也」。

 

是十二年歲星一終。

 

案文王十五而生武王,尚有兄伯邑考。

 

《金縢》云:「王與大夫盡弁。」

 

時成王十五而著弁,則成王已冠矣。

 

是天子十二而冠,與諸侯同。

 

又《祭法》云:「王下祭殤五。」

 

若不早冠,何因下祭五等之殤?

 

大夫冠之年幾無文。

 

案《喪服》「大夫為昆弟之長殤」,大夫既為昆弟長殤,則不二十始冠也。

 

其士則二十而冠也,《曲禮》云「二十曰弱冠」是也。

 

其天子之子亦早冠,所以祭殤有五。

 

其諸侯之子皆二十冠也,故下《檀弓》云「君之適長殤,及大夫之適長殤」是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5#
 樓主| 發表於 2013-4-21 22:00:29 | 只看該作者

禮記正義 卷第六十一之一


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

 

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

 

言人為禮,以此三者為始。

 

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而後禮義備。

 

以正君臣,親父子,和長幼。

 

言三始既備乃,可求以三行也。

 

○長,丁丈反,下同。

 

行,下孟反。

 

君臣正,父子親,長幼和,而後禮義立。

 

立,猶成也。

 

故冠而後服備,服備而後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

 

言服未備者,未可求以三始也。

 

童子之服,采衣紒。

 

○冠,古亂反,除下文「玄冠」及注「緇布冠」、「玄冠」以外並同。

 

紒音計。

 

故曰「冠者,禮之始也」。

 

是故古者聖王重冠。

 

古者冠禮,筮日、筮賓,所以敬冠事。

 

敬冠事所以重禮,重禮所以為國本也。

 

國以禮為本。

 

○筮,布至反,蓍曰筮。

 

重,直用反,後同。

 

故冠於阼,以著代也。

 

醮於客位,三加彌尊,加有成也。

 

阼,謂主人之北也。

 

適子冠於阼。

 

若不醴,則醮用酒於客位,敬而成之也。

 

戶西為客位。

 

庶子冠於房戶外,又因醮焉,不代父也。

 

冠者,初加緇布冠,次加皮弁,次加爵弁。

 

每加益尊,所以益成也。

 

○阼,才故反。

 

著,張慮反。

 

醮,子笑反。

 

彌音迷。

 

適音嫡。

 

醴音禮。

 

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字,所以相尊也。

 

見於母,母拜之,見於兄弟,兄弟拜之,成人而與為禮也。

 

玄冠、玄端,奠摯於君,遂以摯見於鄉大夫、鄉先生,以成人見也。

 

鄉先生,同鄉老而致仕者。

 

服玄冠、玄端,異於朝也。

 

○見,賢遍反,下皆同。

 

摯,本亦作贄,同音至。

 

「鄉大夫鄉先生」,並音香,注同。

 

朝,直遙反。

 

成人之者,將責成人禮焉也。

 

責成人禮焉者,將責為人子、為人弟、為人臣、為人少者之禮行焉。

 

將責四者之行於人,其禮可不重與?

 

言責人以大禮者,己接之不可以苟。

 

○少,詩照反。

 

之行,下孟反,下同。

 

與音餘。

 

故孝弟忠順之行立,而後可以為人,可以為人,而後可以治人也。

 

故聖王重禮。

 

故曰「冠者,禮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

 

是故古者重冠。

 

重冠,故行之於廟。

 

行之於廟者,所以尊重事。

 

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

 

嘉事,嘉禮也。

 

宗伯掌五禮:有吉禮,有凶禮,有賓禮,有軍禮,有嘉禮。

 

而冠屬嘉禮,《周禮》曰「以玄冠之禮,親成男女也」。

 

○弟音悌。

 

治,直吏反。

 

擅,市戰反。

 

[疏]「凡人」至「祖也」。

 

○正義曰:此一節明人之所以相敘加冠之事,從始至終,各隨文解之。

 

○「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者,言人之所以得異於禽獸者,以其行禮義也。

 

禮義之事,終身行之。

 

○「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者,言欲一世行禮之始,先須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為先也。

 

然後可以正君臣,親父子,和長幼。

 

○「古者冠禮」者,此明將冠之時。

 

「筮日、筮賓」,重冠禮之事,又明冠禮三加其冠,以漸成人之禮。

 

○「故冠於阼,以著代也」者,言適子必加冠於阼。

 

阼是主人接賓之處。

 

今適子冠於阼階,所以著明代父之義也。

 

○「醮於客位,三加彌尊,加有成也」者,若依《周禮》適子「醴於客位」,今云「醮」者,或因先代夏、殷之禮,醮之用酒於客位,室戶外之西。

 

必在賓客位者,尊以成人,若賓客待之。

 

三加,初加緇布冠,次加皮弁冠,三加爵弁冠,彌漸而尊。

 

故云「三加彌尊,加有成也」,謂加益有成人之事矣。

 

○注「阼位」至「成也」。

 

○正義曰:「阼,謂主人之北也」,知者,案《士冠禮》文也。

 

云「若不醴,則醮用酒」者,亦《士冠禮》文。

 

以《周禮》之法,適子則以醴禮之,庶子則以酒醮之。

 

若先代之禮,雖適子皆以酒醮之。

 

其於周時,或有舊俗行先代之禮,雖適子亦用酒醮,則因而行,不必改也。

 

故鄭注《士冠禮》云「若不醴,謂國有舊俗可行,聖人用焉不改」是也。

 

醮者,醮盡之義,故鄭注《士冠禮》云「酌而無酬酢曰醮」是也。

 

云「庶子冠於房戶外,又因醮焉」者,皆《士冠禮》文也。

 

但此《記》之作,是記《儀禮•士冠禮》之事,士禮,故三加也。

 

若大夫亦同。

 

《士冠禮》云:「無大夫冠禮。」

 

古者五十而後爵,何大夫冠禮之有?

 

是大夫雖冠,用士禮。

 

若諸侯則有冠禮,故《左傳》云:「公冠,用祼享之禮行之,金石之樂節之。」

 

其加則四加,而有玄冕也,故《大戴禮》公冠四加也。

 

諸侯尚四加,則天子亦當五加袞冕也。

 

○「已冠而字之」者,此明冠畢加字、見母父兄弟,及見君之節,以其成人而見人也。

 

未冠之前,以其名別之。

 

既冠之後,又改以字。

 

且人二十有為父之道,不可復言其名,故冠而加字之,成人之道也。

 

○「見於母,母拜之」,故不拜也。

 

今唐禮,母見子,但起立不拜也。

 

案《儀禮》,廟中冠子,以酒脯奠廟訖,子持所奠酒脯以見於母,母拜其酒脯,重從尊者處來,故拜之,非拜子也。

 

○「玄冠玄端,奠摯於君」者,此「玄冠玄端」,則異於朝服之衣。

 

但玄端,上士則玄裳,中士則黃裳,下士則雜裳。

 

以其初成人,故著玄端,異於朝服也。

 

若朝服則素裳奠摯,奠之於君也。

 

○「遂以摯見於鄉大夫、鄉先生」者,以摯,謂以雉也。

 

故《士相見禮》冬用雉,夏用腒。

 

「見於鄉大夫」,謂在朝之鄉大夫也。

 

「鄉先生」,謂鄉老而致仕也。

 

○「成人之者」,此明加冠成人之義。

 

必「成人」者,「將責成人禮焉」。

 

冠責以成人之事,若成人事立,可以治人也。

 

是冠者為治之本,故先王重之,行之於廟,士行之於禰廟,故《士冠禮》注「廟謂禰廟」。

 

既在「禰廟」,此云「尊先祖」者,尊禰即尊先祖之義。

 

且下士祖禰共廟,其諸侯則冠於太祖之廟,故《左傳》云「先君之祧以處之」,《聘禮》「不腆先君之祧」,鄭注以為始祖之廟,則天子當冠於始祖廟也。

 

服虔注《左傳》「先君之祧處之」,以為曾祖廟者,以《左傳》魯襄公冠於衛成公之廟。

 

衛成公則當今衛君獻公曾祖,服虔望時解之,故以「祧」為「曾祖」,非鄭義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6#
 樓主| 發表於 2013-4-21 22:04:0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我本善良 於 2013-4-21 22:05 編輯

禮記正義 卷第六十一之二


昏義第四十四

陸曰:「鄭云:『《昏義》者,以其記娶妻之義,內教之所由成也。』」

 

[疏]正義曰:案鄭《目錄》云:「名曰《昏義》者,以其記娶妻之義,內教之所由成也。

 

此於《別錄》屬《吉事》也。」

 

謂之「昏」者,案鄭《昏禮目錄》云:「娶妻之禮,以昏為期,因名焉。」

 

必以「昏」者,取其陰來陽往之義。

 

日入後二刻半為昏。

 

以定稱之,婿曰昏,妻曰姻,故《經解》注云「婿曰昏,妻曰姻」是也。

 

謂婿以昏時而來,妻則因之而去也。

 

若婿之與妻之屬,名婿之親屬名之曰姻,女之親屬名之為昏,故鄭注《昏禮》云「女氏稱昏,婿氏稱姻」。

 

《爾雅》「婿之父為姻,婦之父為婿」,又云「婿之黨為姻兄弟,婦之黨為婚兄弟」是也。

 

其天地初分之後,遂皇之時,則有夫婦。

 

故《通卦驗》云「遂皇始出,握機矩」,是法北斗七星而立七政。

 

《禮緯•斗威儀》之篇,七政,則君臣父子夫婦及政等。

 

既稱夫婦,是始自遂皇也。

 

譙周云「太昊制嫁娶,儷皮為禮」,是儷皮起於太昊也。

 

其媒官之義,具於《月令》疏。

 

《孟子》云「舜不告而娶」,是娶告父母,亦起於五帝也。

 

其五帝以前為昏,不限同姓異姓。

 

三王以來,文家異姓為昏,質家同姓為昏。

 

其昏之年幾,案《異義》:《大戴》說:男三十、女二十有昏娶,合為五十,應大衍之數,目天子達於庶人,同一也。

 

故《春秋左氏》說,「國君十五而生子,禮也」;

 

二十而嫁,三十而娶,庶人禮也。

 

禮,夫為婦之長殤,長殤十九至十六,知夫年十四、十五,見《士昏禮》也。

 

許君謹案:舜三十不娶,謂之鰥;

 

文王十五而生武王,尚有兄伯邑考,知人君早、娶,不可以年三十,非重繼嗣也。

 

若鄭意,依正禮,士及大夫皆三十而後娶。

 

及禮云「夫為婦長殤」者,關異代也。

 

或有早娶者,非正法矣。

 

天子、諸侯昏禮則早矣。

 

如《左氏》所釋,《毛詩》所用《家語》之說,以男二十而冠,女十五而笄,自此以後,可以嫁娶,至男三十,女二十,是正昏姻之時,與家語異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7#
 樓主| 發表於 2013-4-21 22:06:00 | 只看該作者

禮記正義 卷第六十一之二


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

 

是以昏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皆主人筵幾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於廟,所以敬慎重正昏禮也。

 

聽命,謂主人聽使者所傳婿家之命。

 

○昏者,一本作「昏禮者」,婚禮用昏,故經典多止作昏字。

 

合,如字,徐音閤。

 

好,呼報反。

 

采,七在反,采擇也。

 

期,徐音情,又如字。

 

筵音延。

 

使,色吏反。

 

傳,直專反。

 

[疏]「昏禮」至「禮也」。

 

○正義曰:此一節總明昏禮之義,而拜迎於門外,揖讓而升,自從始至終也。

 

○「納采」者,謂采擇之禮,故《昏禮》云:「下達,納采,用雁也。」

 

必用雁者,《白虎通》云:「雁,取其隨時而南北,不失節也。

 

又是隨陽之鳥,妻從夫之義也。」

 

「問名」者,問其女之所生母之姓名,故《昏禮》云「謂誰氏」,言母之女何姓氏也。

 

此二禮一使而兼行之。

 

○「納吉」者,謂男家既卜得吉,」與女氏也。

 

○「納徵者,納聘財也。

 

徵,成也。

 

先納聘財,而後昏成,《春秋》則謂之「納幣」。

 

其庶人則緇帛五兩;

 

卿大夫則玄纁,玄三纁二,加以儷皮;

 

及諸侯加以大璋,天子加以穀圭,皆具於《周禮》經、注也。

 

「請期」者,謂男家使人請女家以昏時之期,由男家告於女家。

 

何必「請」者,男家不敢自專,執謙敬之辭,故云「請」也。

 

女氏終聽男家之命,乃告之。

 

納吉、納徵、請期每一事,則使者二人行。

 

惟納徵無雁,以有幣故,其餘皆用雁。

 

○「主人筵幾於廟」者,謂行此等之禮。

 

主人,謂女父母設筵幾於禰廟。

 

此等皆據《士昏禮》而知之也。

 

○「聽命於廟」者,謂女之父母,聽受婿之使者之命於廟堂之上兩楹之間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8#
 樓主| 發表於 2013-4-21 22:07:59 | 只看該作者

禮記正義 卷第六十一之二


父親醮子而命之迎,男先於女也。

 

子承命以迎,主人筵幾於廟,而拜迎於門外。

 

婿執雁入,揖讓升堂,再拜奠雁,蓋親受之於父母也。

 

降出,御婦車,而婿授綏,御輪三周,先俟於門外。

 

婦至,婿揖婦以入,共牢而食,合巹而酳,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

 

酌而無酬酢曰醮。

 

醮之禮,如冠醮與?

 

其異者,於寢耳。

 

婿御婦車,輪三周,御者代之,婿自乘其車,先道之歸也。

 

「共牢而食,合巹而酳」,成婦之義。

 

○醮,子妙反。

 

迎,魚敬反,下「以迎」同。

 

先,悉薦反。

 

子承命,本或作「子承父命」,誤。

 

婿,或又作婿,悉計反,女之夫也,依字從士從胥,俗從知,下作耳。

 

奠,大見反。

 

綏音雖。

 

合,徐音閤,又如字。

 

巹,徐音謹,破瓢為卮也,《說文》作「」,云:「蠡也。」

 

《字林》幾敏反,以此「巹」為「警」,身有所承。

 

《說文》云:「讀若赤舄幾。」

 

酳,徐音胤,又仕覲反。

 

酢音昨。

 

如冠,古亂反,下「又始於冠」同。

 

與音餘。

 

道音導。

 

[疏]「父親」至「之也」。

 

○正義曰:此一節明親迎之時,父之醮子,明夫婦之節。

 

○「父親醮子而命之迎」者,謂婿父身親以酒醮子,而命之親迎也。

 

○「男先於女也」者,釋命親迎之意。

 

所以必命迎者,欲使男往迎之,女則從男迎來也。

 

是男子先迎,女從後至,是男先於女也。

 

若男子不迎,女自來至,是女自先來,不得為「男先於女」也。

 

○「主人筵幾於廟,而拜迎於門外」者,主人,女之父,以婿來親迎,故拜迎於門外,以敵禮待之。

 

○「婿執雁入,揖讓升堂,再拜奠雁」者,主人就東階,初入門將曲揖,當階北面揖,當碑揖,至階三讓。

 

主人升自阼階,揖,婿升自西階,北面奠雁再拜,蓋親受之於父母也。

 

於時女房中南面,母在房戶外之西,南面,婿既拜訖,旋降出。

 

女出房南面,立於母左,父西面誡之,女乃西行,母南面誡之,是婿親受之於父母。

 

但親受之,非是分明手有親受,示有親受之義,故云「蓋」以疑之。

 

○「降出,御婦車」者,謂婿降西階而出,親御婦車也。

 

○「而婿授綏」者,謂婦升車之時,而婿授之以綏。

 

○「御輪三周」者,謂婿御婦車之輪三匝,然後御者代婿御之。

 

○「婦至,婿揖婦以入」者,謂婦至婿之寢門,婿揖以婦入,則稍西避之。

 

故《魏詩》云「宛然左辟」,謂此時也。

 

○「共牢而食」者,在夫之寢,婿東面,婦西面,共一牲牢而同食,不異牲。

 

○「合巹而酳」者,酳,演也。

 

謂食畢飲酒,演安其氣。

 

巹,謂半瓢,以一瓢分為兩瓢,謂之巹。

 

婿之與婦各執一片以酳,故云「合巹而酳」。

 

○「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者,「同尊卑」,謂共牢也。

 

「所以合體同尊卑」者,欲使婿之親婦,婦亦親婿,所以體同為一,不使尊卑有殊也。

 

○注「酌而」至「歸也」。

 

○正義曰:以鄉飲酒禮、燕禮之屬,皆為賓主相酬酢,故不稱醮,則但受爵者,飲而盡之,又不反相酬酢,直醮盡而已,故稱「醮」也。

 

然醴亦無酬酢,不云「醮」者,以醴尚質不為飲也,故不稱「醮」,但禮敬之而已。

 

云「醮之禮,如冠醮與?

 

其異者,於寢耳」者,以父之醮子,令其親迎,與醮子冠而成人其事相似,故云「如冠醮與」。

 

但冠禮醮子在廟,此醮子在寢,故云「其異者,在寢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9#
 樓主| 發表於 2013-4-21 22:09:16 | 只看該作者

禮記正義 卷第六十一之二


敬慎重正,而後親之,禮之大體,而所以成男女之別,而立夫婦之義也。

 

男女有別,而後夫婦有義;

 

夫婦有義,而後父子有親;

 

父子有親,而後君臣有正。

 

故曰「昏禮者,禮之本也」。

 

言子受氣性純則孝,孝則忠也。

 

○別,彼列反,下同。

 

[疏]「敬慎」至「本也」。

 

○正義曰:前經明共牢合巹,使之相親。

 

此經論謹慎重正禮之根本,各隨文解之。

 

○「敬慎重正」者,言行昏禮之時,必須恭敬謹慎,尊重正禮,而後男女相親。

 

若不敬慎重正,則夫婦久必離異,不相親也。

 

○「昏禮者,禮之本也」者,夫婦昏姻之禮,是諸禮之本。

 

所以昏禮為禮本者,昏姻得所,則受氣純和,生子必孝,事君必忠。

 

孝則父子親,忠則朝廷正,故《孝經》云:「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

 

是昏禮為諸禮之本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80#
 樓主| 發表於 2013-4-21 22:10:19 | 只看該作者

禮記正義 卷第六十一之二


夫禮始於冠,本於昏,重於喪祭,尊於朝聘,和於射鄉。

 

此禮之大體也。

 

始,猶根也。

 

本,猶幹也。

 

鄉,鄉飲酒。

 

○朝聘,直遙反,下匹正反。

 

[疏]「夫禮」至「體也」。

 

○正義曰:此經因昏禮為諸侯之本,遂廣明禮之始終。

 

始則在於冠、昏,終則重於喪祭,其間有朝聘、鄉射,是禮之大體之事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2 21:53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