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傷寒可下不可下】
《經》曰:中滿者,瀉之於內;
又曰:土鬱奪之。
謂下之令其疏泄也。
然欲攻病邪之標,必先審正氣之本。
如傷寒寸脈弱而無力者,切忌發吐,尺脈弱而無力者,切忌汗下,俱宜小柴胡湯和之。
若小便數而赤,大便結而脈沉實者,日數雖少,邪已傳裡,病宜下之,失下則聚熱不散,無黃、發狂等症生焉。
如脈浮大,小便清長,日數雖多,病未傳裡,未成熱結,不可下也,下之則虛其陰,陰氣弱於中,陽邪攻於內,所謂引賊破家也。
並宿滯未熟,表邪未盡,亡血潰瘍,動氣惡心,六脈無力,睡臥安寧,虛結年高,病久產後,均忌大下。
內傷元氣不足,有食停滯,當補瀉兼施,補中益氣,加熟大黃潤而行之。
更有太陽、少陽並病,是半表半裡之症,宜和之者也。
若誤下之,則太陽表邪入裡,而為結胸,少陽裡邪攻於腸、胃而為臟結,或開腸洞泄,便溺不禁而死,故身熱惡寒,邪在表也,可汗不可下。
發熱惡熱,熱在裡也,可下不可汗。
邪在半表半裡,汗下俱禁之人,皆曰汗多亡陽,不知下多亦亡陽,以亡陰中之陽,故曰亡陰耳。
若不嘔不渴,睡臥安寧,身無大熱,惟心下覺痛,時欲進食,下痢頻頻,舌有白苔者,是寒在胸中,熱聚丹田,此謂臟結,因邪結於中,氣不得通於下,故心下覺痛也。
至若白苔不退,是上焦寒盛,寒盛則其結愈固,傷寒以陽盛為順,陰盛者,逆候也。
如至五六日間,胸無結滯,但日中煩躁不眠,至夜微能安靜者,是過下過汗而陰陽亡也。
蓋晝主陽,在晝則陽氣欲復,因虛不勝邪,故煩躁不寧也。
夜稍安靜者,陽虛不能與之爭,邪熱遇陰,故少解也。
如陰陽未脫者,至夜而陰復之,至日而陽復之,則數日陰陽漸復,邪氣自當潛退矣。
如逐日更甚者,此正氣散亂於內,邪氣縱橫於中也,不治。
然傷寒汗下之後,不可便用參 大補,宜用小柴胡東加減和之。
若即加大補,則邪氣得補,而熱復盛,所以謂傷寒無補法此也。
惟挾虛類傷寒,脈見無力者,並勞力傷寒者,不在禁補之例,更宜須分陰陽二症,陰症者,身靜重語無聲,氣難布息,口鼻氣冷身涼,水漿不入,二便不禁,面上惡寒是也。
陽症者,身動輕語有聲,口鼻氣熱身烙是也。
更當以脈之有力無力辨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