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豐碩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易經証釋】

 關閉 [複製鏈接]
761#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1:11:35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8-經文講義-隨卦-總釋象例-70


而持其常。


隨以應變。


而革其舊。


傳曰隨無故也。


故即故舊。


變則更新。


豫變成隨。


是世道將新之象。


無故云者。


謂豫之舊制。


不復存留。


而隨之舉措。


皆從改創。


或曰無故者。


無親也。


以震陽剛。


而翕服陰柔。


有滅親之意。


然非其本義也。


故者久也。


無故。


未久也。


以隨之德同乾。


乾本天道初建。


混沌始分。


其非久有可知。


隨以豫變。


而大異于前。


亦有初創之意。


且故者即經歷也。


俗曰事故。


故猶過也。


已往之事皆故也。


隨以變生。


而刪除往事。


本剛動之德。


致更張之功。


其道頗宜。


其時亦合。


故曰天下隨時。


時至則變。


時至則新。


既曰隨時。


自非守舊。


凡稱時者。


必指新言。


豫之時義既窮。


隨時之象以啟。


則隨者。


乃與眾俱新之卦也。


宗主附注隨為兌震合。


乃陰陽平均之卦。


而陽與陰接。


陰能從陽。


故名隨。


以隨字義言。


如小兒之隨尊長。


僕從之隨主人。


相陪于前後左右。


若近若離。


似合非合。


與泰否既未濟各卦迥異。


類同于咸恆之象。


則以陰陽爻交錯。


而未勻配也。


兌為二陽一陰。


陰在上。


震為二陰一陽。


陽在下。


在陰陽數言。


為相對。


在上下卦言。


則不侔。


而有尊卑先後之殊。


主從左右之別。


故名曰隨。


隨乎正也。


陰陽皆得正位。


亦與既濟相似。


而其用不同。


又與否卦相類。


而其道不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62#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1:11:52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8-經文講義-隨卦-釋彖辭-73


故六畫之陰陽同。


唯錯綜異。


異者用也。


同者本也。


百變不離其宗。


隨之道也。


譬如天時。


一歲數易。


而年年如故。


譬如地利。


四方互殊。


而處處有同。


則隨之道所著也。


元亨則通于天下。


而無不宜。


利貞則應于事物。


而無不便也。


隨時之義大矣。


隨時者。


順變也。


順變不睽于正。


道與革同。


革為變之大而顯。


隨為變之約而隱。


則時有未至。


事有或宜也。


用隨者。


不可及革。


用革者。


不可及隨。


傳曰。


隨無故也。


革去故也。


一無一去。


輕重自殊。


無者漸。


而去者突。


無者緩。


而去者急。


無者如忘。


去者如斷。


忘必以漸。


斷必以速。


用隨者。


必參屯生艱難。


臨大寬洪之義。


必循無妄誠實而正。


革改新而中之道。


以兼此數者。


方能竟隨之用也。


故彖辭如此。


彖曰。


剛來而下柔。


動而說。


隨。


大亨貞無咎。


而天下隨時。


隨時之義大矣哉。


宣聖講義此明釋隨卦全體大用也。


剛來而下柔。


柔字或屬下句讀亦可。


以隨卦之初爻為陽。


而四五兩爻亦陽。


陽主升。


故曰來。


陽在外。


而初爻分處于內。


是能下也。


陽為剛。


德能下人。


以柔用也。


內卦二三爻皆陰。


而隨初爻動。


以與上爻應。


是柔之動也。


陰本降。


而內卦二三爻乃隨陽升。


上爻雖極。


而下與五四兩爻交。


是相得也。


相得為說。


說同悅。


以相愛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63#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1:11:55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8-經文講義-隨卦-釋彖-71


則由初上二爻之陰陽。


不相悖。


且相得也。


陽升陰降。


初終相濟。


故也。


故隨為四德俱全之卦。


而辭多吉占也。


隨。


元亨利貞。


無咎。


宣聖講義此全卦彖辭也。


易卦備四德者。


除乾坤外。


唯屯臨無妄革與隨。


則其用得乾坤之正。


或其備也。


隨之為義。


有隨和隨順隨率之異。


隨和者不著是非。


聽人所為。


而附和之。


隨順者。


順乎道理。


毫無改背。


以遵行之。


隨率者。


盲從故同。


曲意逢迎。


以苟合之。


皆隨也。


隨和為上。


玄德無聞。


大道不辯。


渾然從同。


以體太和。


其義與和字相近。


蓋本乎天性。


而得其全者也。


其次為隨順。


順正以動。


舍己從人。


建中立極。


孚于天時。


行其道。


履其則。


以終以始。


無過不及。


此明乎性情。


而得其正者也。


最下者為隨率。


有知無知。


善惡不分。


為正為邪。


苟合是先。


巧言令色。


媚己悅人。


而趨利取盈。


滑稽突梯。


如婦人僕役。


唯唯否否。


此全蔽于情慾。


工于趨避者也。


君子所羞。


志土所恥。


名曰詭隨。


乃隨道之污也。


而天下之釋隨者。


多誤認焉。


蓋隨一也。


順天者得其道。


順理者得其德。


而順情者徒得其咎耳。


故隨為全德。


而人道必自利貞始。


利者義也。


貞者正也。


正義不明。


而言隨。


未有不取咎戾者。


此隨之大用。


以四德之備。


而咎戾之免。


為準則。


否則非隨之道。


將受其害。


君子審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64#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1:12:07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8-經文講義-隨卦-釋彖辭-74


故曰柔動而說。


若屬上句。


則謂剛能下柔。


若屬下句。


則謂柔能隨剛。


二者一義。


不外相交相濟而已。


初爻之陽以動。


而得上爻之陰為悅。


在數言。


為初剛終柔。


在事言。


為內剛外柔。


在道言。


為體剛用柔。


不外于交濟之義。


交濟。


既濟卦為大則。


既濟六爻。


三陰三陽。


陽居陽位。


陰居陰位。


相次成序。


一絲不亂。


故曰既濟定也。


言其次序有定。


剛柔調濟。


不相犯也。


隨卦異于是。


而初爻為陽。


上爻為陰。


亦協其位。


內得二陰。


外得二陽。


互為調配。


亦孚其道。


雖內陰外陽。


有乖至數。


而初剛終柔。


足概大用。


是亦為交濟之卦。


而名曰隨。


蓋如六位皆協。


則名濟矣。


以有彊弱之差。


次第之別。


而能相攜相抱。


故名隨。


猶行路者相先後也。


隨者必相得。


必相需。


得則為合。


合則為大。


需則為慕。


慕則為亨。


蓋其用弘。


其道通也。


既大且亨。


而上下不失其正。


即六二與九五也。


二者卦之正位。


乃乾坤本德。


得正為守。


是即貞也。


貞以守正。


亨以致用。


大以告成。


天下隨時。


而無咎矣。


隨時之義大矣哉一語。


總括隨道之全。


而明隨用之妙。


蓋隨者。


必有所憑依。


如幼隨長。


弱隨彊。


寡隨眾。


卑隨尊。


必有率者而後隨之。


若無之。


將誰隨乎。


隨人者賤。


隨力者辱。


隨事者鄙。


隨物者惑。


皆非隨之大用也。


唯時為尚焉。


時者無窮而有序。


多變而不紊。


有用而通。


無方而大。


如天之四時。


天道且隨之。


地之四極。


地利且隨之。


隨之以成其用。


違之乃背其道。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65#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1:12:11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8-經文講義-隨卦-釋彖-72


隨字又含遂字意。


隨猶遂也。


遂其生成。


使之順遂。


遂者成也。


故隨有玉成之義。


即順以成之也。


乾為大生。


坤為代成。


生成者乾坤。


遂之者隨。


生成必因天時。


必因地利。


隨亦包具其用。


而在人事。


則以時宜為先。


隨者隨時而致其成也。


隨時而予以利。


隨時而得其宜。


斯無悖于隨遂之義。


此隨之四德比乾坤也。


隨以包含一切。


而致其用。


為利為宜。


其道必大。


臨者大也。


而隨有同于臨。


隨以順時成德。


依天地之生成而遂之。


體萬物之長育而成之。


成者屯也。


而隨有似于屯。


謂屯初生之象。


臨已長之象。


初者得其成。


長者致之大。


皆隨之用也。


隨以正為本。


順正守道。


以發為德業。


居貞盡利。


以底于元亨。


則內有其誠。


外著其善。


誠善者。


無妄也。


而隨有媲于無妄。


隨以變為主。


順變不拘。


因時立義。


求宜為志。


孚利為行。


不泥于舊。


則德日新。


不執于故。


則道日進。


新進者革也。


而隨有取于革。


謂隨合震坤之德。


秉乾兌之功。


震動以伸之。


兌悅以易之。


萬物同伸。


而天下樂易。


故有近于無妄與革也。


無妄得其誠。


乾惕之義也。


革致其變。


代終之義也。


震出于坤。


而附于乾。


兌出于乾。


而歸于坤。


一剛一柔。


一陰一陽。


合之為用。


乃通乎常變。


乾坤為生成之母。


震兌為長育之機。


二者德同志合。


故隨。


隨卦之辭。


皆本此義。


而其進也以漸。


則風山漸。


乃卦中之互象也。


漸以進。


則變不失其道。


新不乖其舊。


猶震兌之出于乾坤。


而其德用不違乾坤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66#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1:12:23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8-經文講義-隨卦-釋彖辭-75


故以隨時為隨之用。


而天下無不隨之矣。


且隨時二字深義。


不獨指時之宜。


而在時中。


蓋時中乃時宜之本。


即元亨利貞之利也。


利以和義為本。


義為事宜。


即無不宜也。


凡宜于此者。


不宜于彼。


曰利則可。


非義之和。


宜于今者。


不宜于後。


曰時則可。


非時之中。


中和天下之達道。


時中隨時之要旨。


苟非時中。


實偏于一端。


必受其害。


故時以時中為本。


而隨之用如之。


大扺用時。


多拘于近。


而忽于遠。


執于一。


而忘其他。


則時之效不廣。


非隨時之義也。


故必以天下隨時為言。


天下隨時。


無不隨矣。


隨時而道成。


而德至。


天下亦成道至德。


此元亨之所著也。


隨時為應變。


而不徒順變。


為利用。


而不徒致用。


即廣狹之辨也。


以隨之大。


有類乾坤。


則其為用。


亦當如之。


宗主附注隨者。


順從也。


附和也。


以陽為正。


而陰從之。


以剛為中。


而柔和之。


故名隨。


蓋以卦中九五六二兩爻相應也。


九五為外正位。


與乾同。


六二為內中爻。


與坤同。


是能得乾坤之道者。


故備四德。


然隨處變故。


而易離經常。


內含巽卦與艮卦。


為風山漸。


有浸潤之象。


如失其道。


則附庸于人。


而無自主之權。


浸至流連忘反。


猶江河之日下。


不可復止。


故其敝為詭隨。


詭隨。


小人之道。


曲從阿附。


以取悅于當世。


脅肩諂笑。


以爭媚于大人。


遂乖隨之義。


而必受其咎。


是隨之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67#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1:12:26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8-經文講義-隨卦-釋彖辭-73


故六畫之陰陽同。


唯錯綜異。


異者用也。


同者本也。


百變不離其宗。


隨之道也。


譬如天時。


一歲數易。


而年年如故。


譬如地利。


四方互殊。


而處處有同。


則隨之道所著也。


元亨則通于天下。


而無不宜。


利貞則應于事物。


而無不便也。


隨時之義大矣。


隨時者。


順變也。


順變不睽于正。


道與革同。


革為變之大而顯。


隨為變之約而隱。


則時有未至。


事有或宜也。


用隨者。


不可及革。


用革者。


不可及隨。


傳曰。


隨無故也。


革去故也。


一無一去。


輕重自殊。


無者漸。


而去者突。


無者緩。


而去者急。


無者如忘。


去者如斷。


忘必以漸。


斷必以速。


用隨者。


必參屯生艱難。


臨大寬洪之義。


必循無妄誠實而正。


革改新而中之道。


以兼此數者。


方能竟隨之用也。


故彖辭如此。


彖曰。


剛來而下柔。


動而說。


隨。


大亨貞無咎。


而天下隨時。


隨時之義大矣哉。


宣聖講義此明釋隨卦全體大用也。


剛來而下柔。


柔字或屬下句讀亦可。


以隨卦之初爻為陽。


而四五兩爻亦陽。


陽主升。


故曰來。


陽在外。


而初爻分處于內。


是能下也。


陽為剛。


德能下人。


以柔用也。


內卦二三爻皆陰。


而隨初爻動。


以與上爻應。


是柔之動也。


陰本降。


而內卦二三爻乃隨陽升。


上爻雖極。


而下與五四兩爻交。


是相得也。


相得為說。


說同悅。


以相愛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68#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1:12:39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8-經文講義-隨卦-釋彖辭-76


由于不善用之。


即王良所謂詭遇者也。


以其迎合物情。


而不知時務。


則雖得志。


亦不免于咎戾。


此君子之所戒也。


要在處變而不違時。


順時而能應變。


中有所主。


百折不回。


大而能細。


一貫其道。


則無時不適。


無事不理。


故曰隨時。


即不為固拒。


不為曲從之謂也。


相時而動。


見機而作。


以坤之順承。


乾之乾惕。


為行止之本。


則所如無不合矣。


此用隨。


宜明隨時之義。


而戒詭隨之行。


學者識之。


又曰。


隨為剛柔交互之卦。


剛以交柔。


而柔能從剛。


是相契以誠之象。


剛不陵柔。


而柔克濟剛。


是相愛以德之象。


故在內能自固。


對外能自彊。


而天下順之。


萬民服之。


其道至矣。


而用之或有害。


則以隨之過。


反為比。


比乃水與地合。


以一陽升于上。


而下沉浸于陰也。


隨由豫變。


亦易類于比。


比則非交互為善。


乃朋比為奸。


此由隨之敝。


在不勝其柔。


即震之德不勝兌也。


其次則為蠱。


蠱以山風合。


以陰大而陽稚。


陽被陰惑。


不克自振。


兩相蠱惑。


而為奸宄。


以成其私。


隨之反即蠱。


用之不及。


則退為蠱矣。


此亦隨之敝。


而由陽剛不振。


失其貞正之故。


致為益者反成損。


為泰者反成否。


皆味于隨之正用也。


隨之正用在時中。


時而中。


則無敝。


蓋陰從陽失其中。


為大過。


過則類比。


陽交陰失其中。


為不及。


不及類蠱。


是皆知有隨。


而不知時中之義。


徒以隨附交結為用。


而不擇邪正順道者也。


故其至。


必受其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69#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1:12:42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8-經文講義-隨卦-釋彖辭-74


故曰柔動而說。


若屬上句。


則謂剛能下柔。


若屬下句。


則謂柔能隨剛。


二者一義。


不外相交相濟而已。


初爻之陽以動。


而得上爻之陰為悅。


在數言。


為初剛終柔。


在事言。


為內剛外柔。


在道言。


為體剛用柔。


不外于交濟之義。


交濟。


既濟卦為大則。


既濟六爻。


三陰三陽。


陽居陽位。


陰居陰位。


相次成序。


一絲不亂。


故曰既濟定也。


言其次序有定。


剛柔調濟。


不相犯也。


隨卦異于是。


而初爻為陽。


上爻為陰。


亦協其位。


內得二陰。


外得二陽。


互為調配。


亦孚其道。


雖內陰外陽。


有乖至數。


而初剛終柔。


足概大用。


是亦為交濟之卦。


而名曰隨。


蓋如六位皆協。


則名濟矣。


以有彊弱之差。


次第之別。


而能相攜相抱。


故名隨。


猶行路者相先後也。


隨者必相得。


必相需。


得則為合。


合則為大。


需則為慕。


慕則為亨。


蓋其用弘。


其道通也。


既大且亨。


而上下不失其正。


即六二與九五也。


二者卦之正位。


乃乾坤本德。


得正為守。


是即貞也。


貞以守正。


亨以致用。


大以告成。


天下隨時。


而無咎矣。


隨時之義大矣哉一語。


總括隨道之全。


而明隨用之妙。


蓋隨者。


必有所憑依。


如幼隨長。


弱隨彊。


寡隨眾。


卑隨尊。


必有率者而後隨之。


若無之。


將誰隨乎。


隨人者賤。


隨力者辱。


隨事者鄙。


隨物者惑。


皆非隨之大用也。


唯時為尚焉。


時者無窮而有序。


多變而不紊。


有用而通。


無方而大。


如天之四時。


天道且隨之。


地之四極。


地利且隨之。


隨之以成其用。


違之乃背其道。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1:12:56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8-經文講義-隨卦-釋象辭-77


所謂咎也。


咎在徒隨而忘時中。


徒順而忘正義。


是以彖辭稱無咎。


而釋之以隨時之義。


可見聖人垂教之至意。


咎豈天道所予哉。


悖時即違天。


失中即逆道。


此所以有咎也。


苟明四德之義。


而達時中之行。


更何咎之可言哉。


故隨之咎。


人致之也。


象曰。


澤中有雷。


隨。


君子以嚮晦入宴息。


宣聖講義此釋卦象。


言隨時之義。


明人道之一也。


隨時者。


以人順天。


以事依時之謂也。


澤中有雷。


陰中有陽也。


雷升于澤。


陽出于陰也。


澤為低窪之地。


雷乃升騰之物。


澤有潤物之用。


雷成雲雨之施。


二者升降雖殊。


功用相倚。


為類雖異。


為道則同。


故曰隨。


言隨從而見其德用也。


隨以隨時為大。


時以成用為本。


用以及時為先。


不關于事者。


不足名用。


不見于用者。


不足名時。


不合于道者。


不足名德。


德也。


時也。


用也。


事也。


一以致之。


曰隨時。


蓋人道不得背乎天。


違乎時。


以生息也。


此象辭嚮晦宴息。


明釋隨時之義也。


人之生也。


有作有息。


不可闕一。


乃體天也。


天有日月。


有寒暑。


有晝夜。


人有起居。


有動靜。


有作息。


一也。


未有久作不息者。


亦未有息無其時者。


天之寒也。


日之夜也。


皆息之時。


人亦如之。


而最著者。


一日之時也。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人之常也。


既作皆興。


既息皆默。


制之定也。


人道依天立制。


以教天下。


則天下化之。


無不隨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1#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1:12:59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8-經文講義-隨卦-釋彖辭-75


故以隨時為隨之用。


而天下無不隨之矣。


且隨時二字深義。


不獨指時之宜。


而在時中。


蓋時中乃時宜之本。


即元亨利貞之利也。


利以和義為本。


義為事宜。


即無不宜也。


凡宜于此者。


不宜于彼。


曰利則可。


非義之和。


宜于今者。


不宜于後。


曰時則可。


非時之中。


中和天下之達道。


時中隨時之要旨。


苟非時中。


實偏于一端。


必受其害。


故時以時中為本。


而隨之用如之。


大扺用時。


多拘于近。


而忽于遠。


執于一。


而忘其他。


則時之效不廣。


非隨時之義也。


故必以天下隨時為言。


天下隨時。


無不隨矣。


隨時而道成。


而德至。


天下亦成道至德。


此元亨之所著也。


隨時為應變。


而不徒順變。


為利用。


而不徒致用。


即廣狹之辨也。


以隨之大。


有類乾坤。


則其為用。


亦當如之。


宗主附注隨者。


順從也。


附和也。


以陽為正。


而陰從之。


以剛為中。


而柔和之。


故名隨。


蓋以卦中九五六二兩爻相應也。


九五為外正位。


與乾同。


六二為內中爻。


與坤同。


是能得乾坤之道者。


故備四德。


然隨處變故。


而易離經常。


內含巽卦與艮卦。


為風山漸。


有浸潤之象。


如失其道。


則附庸于人。


而無自主之權。


浸至流連忘反。


猶江河之日下。


不可復止。


故其敝為詭隨。


詭隨。


小人之道。


曲從阿附。


以取悅于當世。


脅肩諂笑。


以爭媚于大人。


遂乖隨之義。


而必受其咎。


是隨之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2#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1:13:13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8-經文講義-隨卦-釋象辭-78


一人隨時。


一方隨時。


一事隨時。


一物隨時。


推之天下皆隨時。


則隨之道成。


隨之用見矣。


故君子因隨而定其作息之制焉。


不曰作者。


言息必有作也。


息之時定。


則非息時。


皆作之時。


古文簡而義賅耳。


嚮晦者。


宴息之時。


即一人一日工作且畢之時也。


嚮晦有二義。


嚮與向同。


俗亦作晌。


或曰向午。


或曰向晚。


向晦者。


午與晚也。


向午則食。


向晚則寢。


食有食時。


息有息時。


總稱之曰宴息。


宴安也。


食也。


作既至時。


乃食乃息。


以體天道。


而節人之勞逸也。


或曰向晦者即向晚。


天晚歸息。


故曰入宴息。


言非天晚。


常在外勤勞也。


義無大殊。


不過農民耕種。


往往稱一日。


或半日。


或一憩之時。


曰一晌。


或半晌。


晌即指工作休憩之時。


大抵農民耐勞。


必待晌始休憩。


而有竟稱為一晌者。


又有稱一日所能耕畢之田。


為一晌者。


皆指休憩之度言。


各方微有別耳。


向晦入宴息。


指為一日安息可。


指為午食晚息亦可。


總不外因天時之早晏。


定作息之制度而已。


宴與晏亦通。


宴必晏時。


無非節其勞逸。


順其生成。


使得天時。


而合人道耳。


至說者謂宴息必向晦。


似專指農工。


則泥也。


宴息二字。


不獨為一日言。


即學者息游。


亦宴息也。


脩者靜定。


亦宴息也。


勞者有休養。


苦者有安慰。


何非宴息之義。


不過經文舉一日之制。


以概其餘耳。


人之生息。


必依天時。


必賴日光。


必避暮寒。


必防過勞。


必戒夜行。


為以育其體。


且養其德。


和其性。


且調其情。


亦不外本乾道變化。


正性命。


保太和。


乃利貞之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3#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1:13:13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8-經文講義-隨卦-釋彖辭-76


由于不善用之。


即王良所謂詭遇者也。


以其迎合物情。


而不知時務。


則雖得志。


亦不免于咎戾。


此君子之所戒也。


要在處變而不違時。


順時而能應變。


中有所主。


百折不回。


大而能細。


一貫其道。


則無時不適。


無事不理。


故曰隨時。


即不為固拒。


不為曲從之謂也。


相時而動。


見機而作。


以坤之順承。


乾之乾惕。


為行止之本。


則所如無不合矣。


此用隨。


宜明隨時之義。


而戒詭隨之行。


學者識之。


又曰。


隨為剛柔交互之卦。


剛以交柔。


而柔能從剛。


是相契以誠之象。


剛不陵柔。


而柔克濟剛。


是相愛以德之象。


故在內能自固。


對外能自彊。


而天下順之。


萬民服之。


其道至矣。


而用之或有害。


則以隨之過。


反為比。


比乃水與地合。


以一陽升于上。


而下沉浸于陰也。


隨由豫變。


亦易類于比。


比則非交互為善。


乃朋比為奸。


此由隨之敝。


在不勝其柔。


即震之德不勝兌也。


其次則為蠱。


蠱以山風合。


以陰大而陽稚。


陽被陰惑。


不克自振。


兩相蠱惑。


而為奸宄。


以成其私。


隨之反即蠱。


用之不及。


則退為蠱矣。


此亦隨之敝。


而由陽剛不振。


失其貞正之故。


致為益者反成損。


為泰者反成否。


皆味于隨之正用也。


隨之正用在時中。


時而中。


則無敝。


蓋陰從陽失其中。


為大過。


過則類比。


陽交陰失其中。


為不及。


不及類蠱。


是皆知有隨。


而不知時中之義。


徒以隨附交結為用。


而不擇邪正順道者也。


故其至。


必受其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4#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1:13:28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8-經文講義-隨卦-釋象辭-77


所謂咎也。


咎在徒隨而忘時中。


徒順而忘正義。


是以彖辭稱無咎。


而釋之以隨時之義。


可見聖人垂教之至意。


咎豈天道所予哉。


悖時即違天。


失中即逆道。


此所以有咎也。


苟明四德之義。


而達時中之行。


更何咎之可言哉。


故隨之咎。


人致之也。


象曰。


澤中有雷。


隨。


君子以嚮晦入宴息。


宣聖講義此釋卦象。


言隨時之義。


明人道之一也。


隨時者。


以人順天。


以事依時之謂也。


澤中有雷。


陰中有陽也。


雷升于澤。


陽出于陰也。


澤為低窪之地。


雷乃升騰之物。


澤有潤物之用。


雷成雲雨之施。


二者升降雖殊。


功用相倚。


為類雖異。


為道則同。


故曰隨。


言隨從而見其德用也。


隨以隨時為大。


時以成用為本。


用以及時為先。


不關于事者。


不足名用。


不見于用者。


不足名時。


不合于道者。


不足名德。


德也。


時也。


用也。


事也。


一以致之。


曰隨時。


蓋人道不得背乎天。


違乎時。


以生息也。


此象辭嚮晦宴息。


明釋隨時之義也。


人之生也。


有作有息。


不可闕一。


乃體天也。


天有日月。


有寒暑。


有晝夜。


人有起居。


有動靜。


有作息。


一也。


未有久作不息者。


亦未有息無其時者。


天之寒也。


日之夜也。


皆息之時。


人亦如之。


而最著者。


一日之時也。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人之常也。


既作皆興。


既息皆默。


制之定也。


人道依天立制。


以教天下。


則天下化之。


無不隨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5#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1:13:28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8-經文講義-隨卦-釋象辭-79


宴息即利貞之事。


此隨之德用。


取法乎乾也。


宗主附注隨為乾坤交錯之卦。


而異于泰否。


則以兌震為乾坤之變也。


兌震各得乾坤之數。


合之成一乾坤。


分之則為兌震。


故可視為乾坤錯雜之卦。


而非乾坤交互之卦也。


然錯雜者為位。


而其道仍交互也。


故名為乾坤之交。


即泰否之變也。


凡各子卦。


交互而成三陰三陽者。


皆如此例。


皆稱為泰否之變象。


泰否異類。


陰陽至情。


而隨之六爻。


上下交錯其位。


來往回環其途。


則為類有同有異。


而致用亦有同異也。


隨象雖錯。


而分配得宜。


數雖雜。


而調劑得中。


故為吉卦。


能體乾坤之道。


以通常變之德。


故曰隨時。


時自天成。


稱天時者。


多包地利。


此隨之四德具備。


而能順天時。


以應地利也。


然彖但曰隨時者。


尤重在天道。


蓋震長子代乾。


兌少女親父。


最得近于天。


而克孚于乾時也。


故象以嚮晦宴息為言。


亦順天因時之意耳。


又曰。


隨卦之用。


所包者廣。


而象辭獨以向晦宴息為言。


是中義理。


人多未明。


蓋古時物質簡陋。


測時驗日。


唯憑日之晦明。


作息飲食。


唯依時之早晏。


故古歌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日中而食。


入夜而寂。


皆時時流露于談笑中。


為以適人之生存。


孚天之氣候。


節勞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6#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1:13:44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8-經文講義-隨卦-釋爻辭-80


則養其力。


順溫涼。


則保其身。


定起居。


則動止有度。


而易防奸。


明工作。


則勤惰有稽。


而易興業。


官上制之為法。


民人守之有常。


舉國從之。


不失其時。


天下聽之。


不遠于道。


故人生與天道相合。


物業隨時令以成。


視為固然。


莫知其紀。


則皆古聖人之教也。


而易特著其例焉。


治曆明時。


為一歲之計也。


尚晦宴息。


為一日之計也。


論語所謂使民以時。


尚書所謂敬授人時。


皆此旨趣。


大之則盡人以合天。


而返本復始。


小之則法天以為人。


而保生善身。


皆不得不明于時。


此隨時之義之為大矣。


智者見智。


仁者見仁。


百姓日用而不知。


此所以謂之大。


故隨時之精。


推于體天立極。


位育無疆。


而其粗。


則起居飲食之事耳。


舉細足以明巨。


著易足以知難。


隨象辭之謂乎。


故向晦者。


天道之自然。


宴息者。


人事之節制。


天道不變。


人事順常。


天道無窮。


至誠不息。


天道往復。


作息有時。


此易之含有三要義。


不易。


變易。


知易。


而皆見之于隨卦也。


隨者順變以為常。


因常以達變。


變而不變。


不變而變。


此隨時之義。


而序所謂為無故也。


正如日月代遷。


旦夕交遞。


無一時之舊。


而無非常。


無一刻不在變中。


而無由見其變象。


此則隨之真意趣。


亦象辭所含之真竅妙也。


初九。


官有渝。


貞吉。


出門交有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7#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1:13:45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8-經文講義-隨卦-釋象辭-78


一人隨時。


一方隨時。


一事隨時。


一物隨時。


推之天下皆隨時。


則隨之道成。


隨之用見矣。


故君子因隨而定其作息之制焉。


不曰作者。


言息必有作也。


息之時定。


則非息時。


皆作之時。


古文簡而義賅耳。


嚮晦者。


宴息之時。


即一人一日工作且畢之時也。


嚮晦有二義。


嚮與向同。


俗亦作晌。


或曰向午。


或曰向晚。


向晦者。


午與晚也。


向午則食。


向晚則寢。


食有食時。


息有息時。


總稱之曰宴息。


宴安也。


食也。


作既至時。


乃食乃息。


以體天道。


而節人之勞逸也。


或曰向晦者即向晚。


天晚歸息。


故曰入宴息。


言非天晚。


常在外勤勞也。


義無大殊。


不過農民耕種。


往往稱一日。


或半日。


或一憩之時。


曰一晌。


或半晌。


晌即指工作休憩之時。


大抵農民耐勞。


必待晌始休憩。


而有竟稱為一晌者。


又有稱一日所能耕畢之田。


為一晌者。


皆指休憩之度言。


各方微有別耳。


向晦入宴息。


指為一日安息可。


指為午食晚息亦可。


總不外因天時之早晏。


定作息之制度而已。


宴與晏亦通。


宴必晏時。


無非節其勞逸。


順其生成。


使得天時。


而合人道耳。


至說者謂宴息必向晦。


似專指農工。


則泥也。


宴息二字。


不獨為一日言。


即學者息游。


亦宴息也。


脩者靜定。


亦宴息也。


勞者有休養。


苦者有安慰。


何非宴息之義。


不過經文舉一日之制。


以概其餘耳。


人之生息。


必依天時。


必賴日光。


必避暮寒。


必防過勞。


必戒夜行。


為以育其體。


且養其德。


和其性。


且調其情。


亦不外本乾道變化。


正性命。


保太和。


乃利貞之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8#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1:14:00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8-經文講義-隨卦-釋爻辭-81


宣聖講義此隨初九爻辭。


言初爻之用也。


隨之初爻。


即震之初爻。


以震奮之象。


乘剛陽之動。


位雖在下。


而升進之勢。


前途未可量。


故以官稱。


官者在位者也。


初爻上與九四應。


而皆剛。


官位甚隆。


祇以六三六二兩爻為之阻隔。


其升進必有變。


渝變也。


越也。


渝其初志。


變以相從之道也。


而陽德方新。


剛能柔用。


則仍為吉。


以善保六二之中位也。


貞吉者。


以貞得吉也。


處變之道也。


順靜而不失其正。


則為貞。


貞則吉矣。


初爻居下。


本地位也。


順承從上。


利貞之德所著也。


故有貞吉之占。


以震之一陽。


志在向外。


陽升而好動。


雖有貞吉之訓。


卻非株守之論也。


故曰出門交有功。


言其進必得志也。


交。


近指六三。


遠指九四。


一陰一陽。


相輔成用。


曰有功。


即有成也。


蓋初九居則宜貞。


進則有成。


行止不相類。


正以隨之為變。


以時為貴也。


有渝二字。


明指多變之秋。


貞吉則有守。


有功則有為。


有守有為。


乃蓄德之士。


而乘時之才也。


要在內不失其貞。


外得其友。


內外相倚。


所如必成。


此隨初爻之妙用。


恰與卦象孚。


讀者可細悟之。


總不外上所云作息有度。


行止得道而已。


隨爻辭稱貞吉者。


必先自守貞而後協吉。


以地位宜貞也。


隨初九本迅奮之勢。


懷飛騰之志。


不甘人下。


固所難免。


而以二三兩爻之陰間之。


所居又在下位。


乃潛龍勿用之際。


其不宜急進。


亦數理使然。


應以貞自守。


而後占吉也。


貞者正也。


內卦以二爻為正位。


二為柔。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9#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1:14:01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8-經文講義-隨卦-釋象辭-79


宴息即利貞之事。


此隨之德用。


取法乎乾也。


宗主附注隨為乾坤交錯之卦。


而異于泰否。


則以兌震為乾坤之變也。


兌震各得乾坤之數。


合之成一乾坤。


分之則為兌震。


故可視為乾坤錯雜之卦。


而非乾坤交互之卦也。


然錯雜者為位。


而其道仍交互也。


故名為乾坤之交。


即泰否之變也。


凡各子卦。


交互而成三陰三陽者。


皆如此例。


皆稱為泰否之變象。


泰否異類。


陰陽至情。


而隨之六爻。


上下交錯其位。


來往回環其途。


則為類有同有異。


而致用亦有同異也。


隨象雖錯。


而分配得宜。


數雖雜。


而調劑得中。


故為吉卦。


能體乾坤之道。


以通常變之德。


故曰隨時。


時自天成。


稱天時者。


多包地利。


此隨之四德具備。


而能順天時。


以應地利也。


然彖但曰隨時者。


尤重在天道。


蓋震長子代乾。


兌少女親父。


最得近于天。


而克孚于乾時也。


故象以嚮晦宴息為言。


亦順天因時之意耳。


又曰。


隨卦之用。


所包者廣。


而象辭獨以向晦宴息為言。


是中義理。


人多未明。


蓋古時物質簡陋。


測時驗日。


唯憑日之晦明。


作息飲食。


唯依時之早晏。


故古歌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日中而食。


入夜而寂。


皆時時流露于談笑中。


為以適人之生存。


孚天之氣候。


節勞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0#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1:14:18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8-經文講義-隨卦-釋爻辭-82


則宜以剛用柔。


剛以從柔謂之貞。


比之烈女。


外柔內剛。


不失其節。


故稱貞。


今初九進而從六二之德。


以全其貞。


則其為吉可知。


象曰。


官有渝。


從正吉也。


出門交有功。


不失也。


宣聖講義此申釋爻辭之義也。


言官之遇變。


當擇正是從。


不得貪戀祿位。


以失其節也。


或曰初九性剛。


不隨二三之柔靡以求合。


故曰貞吉。


此在他卦之辭。


或有是義。


若隨卦取上下相隨之義。


非自別于二三以獨行也。


二三皆柔。


而二為中位。


初以從二為正。


況合乎剛用柔之旨。


宜以從中位為貞。


蓋從中位。


乃易卦大例。


而隨特揭出者。


因時有變也。


人情遇變。


多不知所從。


而隨聲附和。


是蹈于詭隨之弊。


非貞也。


故爻辭明告。


以從正吉也。


出門交有功。


不失也。


句中略一功字。


蓋初九居有為之時。


苟不違于正。


則功可立致。


以二三兩爻皆喜近陽。


而二爻正位。


倚畀尤殷。


果出而為之盡力。


其功必大。


故曰功不失也。


或謂不失者無過也。


其義亦通。


蓋有功則無過。


如危急之際。


有靖難之功。


其行止雖略于細。


而不得見責譴。


則因功足蔽其過也。


或以不失為不失所隨。


則意近牽彊。


釋文固明言從正而得吉矣。


豈復有失乎。


蓋所居既下。


無自主持之權。


所藉者微。


無自表見之勢。


必因時會而得交孚有功。


必因貞固而克順從正位。


方合于其用。


既以有渝之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6 00:06 , Processed in 0.10937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