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800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23:28:53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源流:吾輩的一切智識,都是由實踐經驗而得;


而一切的實踐經驗,又都由前人的啟發而來。


所以沒有《內經?熱論》,就沒有仲景《傷寒論》,也就沒有後世的溫病學說。


這些基本功,願後學者,一定要好好學習,務必全面掌握,方能臨陣不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0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23:29:00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學醫:著書者列舉治癒的病案,前後有序,理法俱明,確可作為後學學習資料。


然而要真正得到深刻體會,殊非在臨床中親身追隨,以及接觸到全過程,則很難識得個中奧妙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0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23:29:09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操術:讀章虛穀一段自白,感慨很深。


他說:「或曰,觀子各篇辯論,闡發經義,反復詳明,雖古名醫不能過也。


然子之名,不著於時,見子治病,不能即愈,得非如跛腳發師之能說不能行乎?


余對曰,然也。


豈不見秀才家,操筆成文,經綸滿紙;


及其登第,從政臨民,往往手足無所措。


余亦如是也。


……可知明道猶易,操術為難也。


我們則謂,未有不明醫理者,而能精其術也。


然必須有實踐才能與理論相結合耳。


所以必經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此之謂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0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23:29:16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定識:「發熱待查」,這是西醫病史語。


中醫則不然。


面對病人,俄傾之間,作出判斷,便處湯劑。


此時此刻,非有定識於平時,曷克有定力於片刻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0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23:30:24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取捨:理化診斷,對臨床上幫助很大,但當有取捨之處,不能被其框限。


有時因患者本元虛弱,雖用大量抗生素藥物,不能制其繁殖,反生黴菌。


用中藥調元培本,菌反自滅。


這就是中醫所謂「扶正逐邪」之法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0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23:30:32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十綱:陰陽表裡寒熱虛實,是辨證的八綱。


但八綱之外,不能忘記氣血兩大綱。


雖然陰陽兩綱中包含氣血,但不如明白列出,較為醒目。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0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23:30:41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權宜:病有久暫,邪有淺深,體有強弱,年有長幼,時有四季,這些都需臨症制宜,乃是古聖遺訓。


事實上在處理時,確有必要都應考慮進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0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23:30:49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驚搐:小兒之驚,其因有二,遇物觸而驚者,由於外也。


由於外者可靜以安之,不藥可愈。


因病而驚者,動於中也。


動於中者,須隨證而施治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0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23:31:22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熱病:大凡熱病,都屬傷寒之類,但有傷寒與溫病之區別。


所以先從六經分辨,再從衛氣營血考慮,則自不難分清其為傷寒耶、溫病耶。


然必對傷寒溫病下過一番功夫,才能眼明心亮。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1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23:31:33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邪正:治外感熱病,中醫有兩條理法。


一條是為病邪找出路,一條是給病人存津液。


病邪初入,當汗時而汗之;


邪熱傳裡,當下時而下之;


濕熱阻滯,當滲利時而滲利之。


這些都是給邪出路,使邪毒排除後,表裡得和,津液自保。


即使因病受損,病去亦可緩復。


西醫滅菌輸液之法,亦與中醫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有直接與間接之不同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1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23:31:42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接方:一成不變的東西是沒有的。


疾病也是如此,因之病變,法亦當變。


陸九芝說:「書本不載接方,以接方之無定也。


然醫則全在接方上見本領。


此所以醫者必須隨機應變,靈活運用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1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23:31:55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慎藥:藥物各有偏性,故有不藥為中醫之說。


此「中」字,乃謂若用藥不當反受其害不如不服,是為中庸之道也。


每見個別公費勞保病人,不善自調攝以卻病,但求常服補劑以強身。


渠意服藥總比不服為好,此真其愚不可及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1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23:32:05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停乳:嬰兒急性泄瀉,大便檢驗,每多脂肪球。


當此時,假令不是堅囑停奶二三天,雖有對症良藥,亦不易見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1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23:32:12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機:小兒伏邪用藥,惟宜輕清靈通之品,緩緩撥醒其氣機,疏透其血絡,見功較易。


以其嬌柔之質,非驟用重劑所能勝任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1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23:33:33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機:小兒伏邪用藥,惟宜輕清靈通之品,緩緩撥醒其氣機,疏透其血絡,見功較易。


以其嬌柔之質,非驟用重劑所能勝任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1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23:33:45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頸核:小兒頸下或耳前後有結核,摸之活動者,此兒稟體多弱,且內有熱也。


切不可作瘰癧治,須慎之戒之。


如需服藥,可用消結散:黃芩(酒炒)45克、炒黃連3克、山梔仁45克、象貝45克、昆布(酒洗)45克、海藻(酒洗)45克、桔梗45克、麥芽45克、元參6克、連翹6克、瞿麥6克、薄荷葉45克,共為末,日每服6克,溫湯調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1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23:33:54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頭汗:小兒頭汗,不必治也。


小兒純陽之體,頭為諸陽之會。


汗為心液,心屬火;


頭汗者心火上炎也,乃清陽發越之象,故不必救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1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23:34:03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自汗:小兒晝夜自汗者,氣血俱熱,營衛虛也。


宜當歸六黃湯加減主之。


方用黃耆以補其衛,當歸、生地以益其營,芩、連、柏以瀉其氣血之火,用浮小麥為引入肺以除其皮毛之熱。


此治諸汗之要方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1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23:34:14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益黃散:錢氏益黃散,余常用治脾胃虛冷而嘔吐瀉利者,見效迅速。


但此為脾胃虛寒太甚之主劑,若云以補脾胃之虛者則誤矣。


前賢有云:丁香辛熱助火,若火旺則土更虛。


青陳皮瀉肝,亦瀉肺與大腸,更虛其土。


故脾胃虛者,須用錢氏異功散之類為妥善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2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23:35:23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馬兜鈴:馬兜鈴能湧吐,人多不知,本草書中很少記載,但黃宮繡《本草綱目》中明白指出。


故小兒肺炎以後,肺氣虛耗,濁痰滿壅,一二月不愈者(西醫謂二肺滿布濕羅音)選用青、鏈、紅黴素不能見功,我們治以錢氏補肺阿膠散(改為湯劑),服二三劑,每有湧吐濃痰盈碗,即獲見效。


錢氏此方,有馬兜鈴、阿膠、糯米、杏仁、大力子、甘草。


雖經湧吐,而有阿膠、糯米清熱降氣,既補肺陰,又護胃氣,則濁痰蠲除,肺臟自安。


所以用得其當,效真如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19 09:28 , Processed in 0.187504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