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758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5:23:36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1寒下法寒下法用於攻下燥屎、宿食,蕩滌實熱,治療裡實熱證,常用藥如大黃、芒硝。


但穢物不去,由於氣之不順,故攻積之劑又配氣分之藥,如厚朴、枳實。


常用方劑有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涼膈散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8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5:23:46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1)大承氣湯:主治有三:一治陽明腑實,症見大便秘結、腹部脹滿、硬痛拒按,甚則潮熱譫語、苔黃厚而乾、脈沉實。


二治熱結旁流,症見下利清水臭穢,雖利而腹滿脹痛不減,按之堅硬有塊,口乾舌燥、脈滑數。


三治熱厥、抽搐、發狂,屬裡熱實證者。


陽邪入裡化熱,熱盛傷津,實熱與積滯壅結於腸胃而成陽明腑實證,當以攻堅破結,蕩滌腸胃實熱積滯,才能使阻塞於腸胃的熱結被一鼓蕩平。


故以大黃苦寒,泄熱通便,蕩滌胃腸為主藥,輔以芒硝鹹寒瀉熱、軟堅、潤燥,佐以枳實、厚朴消痞除滿,行氣散結。


熱結旁流者,雖下利清水,臭穢而腹滿痛不減是因腸中實熱,積結較甚,是胃腸排除熱結所產生的一種假像,治法應因勢利導,通因通用,故宜大承氣湯。


裡熱實證,熱甚傷津,筋失所養,出現抽搐,或影響神志,譫語、甚至發狂,此仍須急下實熱燥結,保存津液,故用大承氣湯急下存陰。


前人歸納「痞」「滿」「燥」「實」四字為本方臨證應用的依據。


如果誤用,損傷正氣,恐有寒中、結胸、痞氣等變端,應加注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8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5:23:54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2)小承氣湯:宗大承氣湯,方中去芒硝,厚朴用量較大承氣湯用量輕四分之三,枳實少用二枚,在煎法上大承氣湯後下大黃,再下芒硝,小承氣湯三味同煎,可知小承氣湯的痞、滿、實證亦較大承氣湯證為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8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5:24:05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3)調胃承氣湯:用大黃、芒硝,不用枳實,可見其主治燥熱內結之證更輕,並配伍甘草,取其和中調胃不傷正氣。


本方比小承氣湯平和,適用於陽明腑實證之較輕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8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5:24:12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4)涼膈散:亦為泄熱通便之劑,主治上中二焦熱邪熾盛,心胸、肺胃受灼,出現煩躁口渴,面赤唇焦,口舌生瘡,胸膈煩熱,或咽痛吐衄,便秘尿赤,舌紅、苔黃而乾,脈滑數等證。


方藥即調胃承氣湯加梔子、黃芩、薄荷、連翹,清熱瀉火,使上中二焦之邪熱上清下泄,則胸膈自清,諸證可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8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5:24:22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2溫下法寒實內結,則陽氣不運,以致胃腸傳導無力而大便秘結,此時應溫通寒凝,開其秘結,必用溫通。


常用藥物是以瀉下藥配合附子、細辛、乾薑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8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5:24:35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1)大黃附子湯:方中附子溫經散寒為主藥,以細辛辛溫宣散,協附子以增其祛寒作用,用大黃瀉下通便。


有溫經散寒,通便止痛的作用。


用於實寒積聚,便秘腹痛,惡寒肢冷,舌苔白膩,脈沉而緊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8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5:24:45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2)溫脾湯:溫補脾陽,攻逐冷積。


治療脾陽不足,陽氣不行,以致冷積阻於腸胃,大便秘結不通或久利赤白、腹痛、手足不溫、脈沉弦者。


方中附子、乾薑、人參、甘草,溫陽補脾,大黃蕩滌推陳。


本方即四逆湯加人參、大黃,故屬溫下之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8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5:24:54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3潤下法潤下法是滑潤腸道,治療便秘之法,多用於病情較緩,病程較長者,屬於緩下之劑。


便秘一般有兩種病情:一種是邪熱傷津,或素體火盛,腸胃乾燥,以致大便秘結,治療方法,宜滋潤與寒下配合,潤其燥以瀉其熱。


常用藥物如麻仁、杏仁、芍藥等與大黃同用,代表方麻子仁丸。


另一種是陽虛腎虧,關門不利,或病後虛損,亦致大便秘結。


治療方法,又宜溫潤,補其虛以潤其下。


常用藥物如肉蓯蓉、當歸、升麻、牛膝之類,代表方有濟川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9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5:25:04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1)麻子仁丸:本方即小承氣湯合麻仁、杏仁、芍藥、白蜜組成。


小承氣湯瀉下通便;


麻仁、杏仁多脂潤腸,芍藥養陰和裡,白蜜潤燥滑腸,共奏潤腸、通便、緩下之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9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5:25:14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2)濟川煎:當歸10克、牛膝6克、肉蓯蓉、澤瀉各4克、升麻2克、枳殼3克(虛甚者不用)。


可溫補腎陽、潤腸通便。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9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5:25:22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4瀉下法使用時應注意的問題(1)消導和瀉下均能消除有形實邪,但臨床運用上兩者有所區別。


瀉下適用驟急的有形實邪,而消導作用較緩,適用於勢緩之積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9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5:25:30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2)通下劑大都易於耗損胃氣,應得效即止,轉於調理。


還要注意忌口,不宜服食油膩及不易消化之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9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5:25:39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十)清熱法清熱法乃治療溫熱疾病和臟腑內熱常用的方法。


正如《內經》所云:「治溫以清,治熱以寒」;


「熱者寒之、溫者清之」。


清法常用於脾胃積熱、大腸濕熱等證。


如口舌生瘡,牙痛齦腫,腹痛下利以及熱痢下重等。


其代表方劑有瀉黃散、清胃散、黃芩湯、白頭翁湯、玉女煎。


此外左金丸雖為清瀉肝火之劑,但在調理脾胃法中常運用於肝火犯胃、脅痛、吞酸等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9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5:25:49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1清熱法常用方劑(1)瀉黃散:主要治療脾胃伏火,口燥唇乾,口瘡口臭,煩熱易饑等症。


口為脾竅,唇為脾之外候,脾有伏熱,故口燥唇乾,口瘡口臭,脾胃有熱故煩熱易饑。


方用石膏、山梔瀉脾胃之熱,藿香芳香理氣,防風疏散伏火,甘草和中瀉火,調和諸藥,諸藥合用以達清瀉胃熱之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9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5:25:58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2)清胃散:治療胃有積熱,上下牙痛,牽引頭痛,喜寒惡熱;


或牙齦紅腫潰爛,口氣熱臭,口乾舌燥,面部發熱,舌紅少苔,脈滑而數。


方中黃連苦寒瀉火,生地、丹皮涼血清熱,當歸養血和血,升麻為陽明引經藥,又具清熱解毒之功,諸藥合用而達到清胃火,涼血熱之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9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5:26:07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3)黃芩湯:主治身熱口苦,腹痛下利,或痢疾腹痛有熱,舌質紅,脈弦數等。


方中黃芩清熱止利,芍藥和營止痛,甘草、大棗和中益脾,故具清熱止利,和中止痛之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9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5:26:17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4)白頭翁湯:主治熱痢下重,腹痛便膿血,肛門灼熱等症。


方中白頭翁清血分熱,為熱毒赤痢要藥。


黃連、黃柏,清熱解毒,堅陰止痢。


秦皮清肝熱,止熱利。


合而用之,具清熱解毒、涼血止痢之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9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5:26:27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5)玉女煎:乃清胃滋陰之方,主治少陰不足陽明有餘,煩熱乾渴、頭痛、牙痛、失血等症。


本方滋陰與清火拼用,達到壯水制火之目的。


方中石膏、知母清陽明之火,生地滋少陰不足,麥冬養陰清肺,與生地合用取其金水相生之意,牛膝導熱下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60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5:26:40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6)左金丸:肝經火旺,是由肝失條達,鬱而化火,胃失和降,逆而上衝所致。


症見左脅作痛,脘痞吞酸,嘔吐泛惡,嘈雜噯氣,口苦,舌紅,脈弦數,方中重用黃連,苦寒瀉火降逆止嘔,少佐吳萸之辛溫,開鬱散結、下氣降逆。


本方具有辛開苦降、泄肝和胃之功。


董氏常用此方與旋覆代赭湯合用治療胃脘痞悶,兩脅脹痛,氣逆不暢,噯氣吞酸等證,療效頗為顯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18 05:2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