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疾大小總論合參】
《醫貫》云:有渴甚者,發時飲湯不絕,以六味丸一料,納肉桂一兩,水煎探冷,連進代茶,遂熟睡,渴止而熱愈。
又有惡寒惡熱如瘧無異,面赤如脂,口渴不甚,吐痰如涌,身以上熱如烙,膝以下自覺冷,此真陽泛上,腎虛之極,急以附子八味地黃湯,大劑冷凍飲料而熱退,繼以人參建中湯調理。
截者。
堵截也。
兵精糧足,冠至方可堵截,壯盛之體,三四發後,瘧勢少減,可以截之,其虛弱之人,始終不能截也。
誤截因致腹脹別病,不可不慎,即服藥亦有避忌,瘧將來,可服藥阻其來,將退,可服藥追其去,若瘧勢正盛,服藥與之混戰,徒自苦耳。
至於多熱而久不解者,其人必本陰虛,法當益陰除熱,非生鱉甲、牛膝不能除也。
多寒而久不解者,其人必本陽虛,非參 白朮,甚至桂附不能除也。
凡久瘧不止,乃屬元氣虛寒,蓋氣虛則寒,血虛則熱,胃虛則惡寒,脾虛則發熱,陰火下流,則寒熱交作,或吐涎不食,泄瀉腹痛,手足厥冷,寒戰如栗,若投以清脾截瘧二飲,多致危殆,惟人參煨薑各一兩煎湯,於發前三時服,或發日五更連進一劑,無不愈者。
無力服參者,氣虛,以白朮代之。
血虛以當歸代之,或人參、常山各五錢同炒,去常山,以人參煎湯,未發前服亦效,故曰:脈實症實,攻邪以治標,脈虛症虛,補正以治本,瘧者風寒暑濕之邪,為外感三陽經病也。
奈嚴氏有無痰不作瘧之論,夫痰本人身之津液,隨邪之所在,而成病之名,若指痰為瘧之本,反以瘧為痰之標,則瘧將已矣,痰匿何所?
瘧將作也。
痰發何經?
痰胡為而既己,其病胡為而復發其病,可見痰之因於瘧,非瘧之因於痰,更非因痰以致瘧也,明矣。
獨不觀諸《經》曰:瘧者,陰陽更勝也。
陰勝則寒,陽勝則熱;
又曰:陽盛則熱,陽虛則寒,瘧者虐也。
陰陽既失其調,復當瘧症凌虐,況更有脾胃虛極,木來侮土者,有久瘧傷陰,壯熱不已者,若因痰主見為治,投以燥裂克削吐痰截瘧之法,危亡立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