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豐碩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易經証釋】

 關閉 [複製鏈接]
561#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0:29:27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6-經文講義-比卦-釋爻辭-23


而勵武術。


訓彼有眾而勤兵。


教以禮儀而重勇。


與師六五之義同。


師六五曰。


田有禽。


而比九五曰。


三驅失前禽。


以與師反。


故師曰有禽。


此曰失禽。


師以師為主。


故貴有獲。


以見其功。


此以王為主。


故重好生。


以見其德。


三驅有所制。


以示毋作田荒。


失禽以開網。


則明仁慈及物。


此所以為盛德也。


前禽者。


指可得而弗得。


在前者易獲。


而猶舍之。


故曰失也。


且與師應耳。


此禽即師六五之禽。


師則取之。


此則舍之。


舍之。


猶失之也。


王無私得。


故不自貪功也。


前者。


不逆取也。


前來為逆。


後去為順。


舍逆取順以失之。


實天子之德。


猶網開三面也。


邑人不誡者。


王行不戒嚴也。


王者。


眾之主也。


德之所及。


仁之所布。


人人皆其衛也。


故不必戒嚴。


而自無虞也。


且王親賢近民。


人人欲見其顏色。


又田獵之事。


與民同樂者也。


故不戒途以警蹕。


而予平民以瞻仰。


此萬眾聞鼓樂而歡歌。


見羽旄而舞蹈。


誠聖王之治。


亦顯比之孚也。


故其為吉大矣。


本節含義尚多。


此其最要者。


讀者毋忽之。


象曰。


顯比之吉。


位正中也。


舍逆取順。


失前禽也。


邑人不誡。


上使中也。


宣聖講義此申釋爻辭之義也。


九五之用。


貴在位正而時中。


既正則能大。


既中則能遠。


斯為明明德于天下之王。


而稱顯也。


詩曰。


不顯唯德。


百辟其刑之。


德之已顯。


天下是依。


兆民是託。


則中庸所謂有位有德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62#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0:29:41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6-經文講義-比卦-釋爻辭-24


故能君天下。


子萬民。


而為封建之主。


諸侯之尊。


此在昔時二帝三王。


均孚是占。


而後人有未逮也。


非位之不及。


乃德之未明。


是雖貴而不尊。


比而不克顯。


此世之不克上治也。


故顯比者。


天所畀也。


天與之。


人歸之。


其吉至矣。


而辭者。


釋象者也。


其顯比之象。


由于九五之正中。


故釋文曰。


顯比之吉。


位正中也。


而失前禽。


則由王者田獵。


貴仁不貴物。


以生為先。


故不逆取。


舍逆取順。


不使禽之痛苦驚悸。


亦仁術也。


雖田猶寓仁德之念。


非失也。


舍之也。


邑人不誡。


固由王德之寬。


王威之溫。


而人民久化其政。


自不警惕。


亦由取順之義所推。


人民不自戒飭。


而官上亦不罪之。


則其上下之和。


相得之深。


非能與民同樂者。


不可致也。


而九五辭如此。


則以得位之王。


明德之君。


能以大中致民也。


故釋文曰。


上使中也。


言上能以中和之德使民。


而民亦化于中和也。


情者偏激。


而發中節。


則中和矣。


中和者。


無大喜盛怒。


過哀極樂。


故無驚惕之心。


擾攘之念。


無畏避之志。


忽遽之行。


用能悠然自在。


怡然無駭。


雖臨君王之前。


一若家人父子之側。


雖際禮儀之盛。


一同平居談笑之時。


固不復誡。


亦不足誡也。


可見中和之化。


位育之至。


譬諸天威。


而無懾于一時。


譬諸神德。


而無駭于頃刻者。


習于聞見。


飫于耳目。


不覺而然。


所以為化也。


故釋文上使中也一語。


為至精弘之義。


此中字。


乃天下之大本。


性之體也。


能以中行。


天下無不悅服。


而比九五之德。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63#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0:29:56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6-經文講義-比卦-釋爻辭-25


即在此中字。


而能推之。


天下同中。


更何患乎凶。


有比之中。


以孚中孚。


則大小過可以免矣。


大哉中乎。


為天下國家者。


其善用諸。


上六。


比之無首。


凶。


宣聖講義此比上六爻辭也。


比之上六。


為數之窮。


乃氣之盡。


以比而無主。


成群陰相搆之時。


此數之極也。


故爻辭曰。


比之無首凶。


在乾上九之後。


亦以數之盡。


而有群龍無首之象。


然此異乎乾。


乾以純陽之極。


比則眾陰之窮。


有不同也。


其占凶者。


處眾陰競亂之日。


而失乾綱獨振之人。


則亂將靡已。


故曰凶。


在易之用。


皆以一陰一陽之道為正。


若偏則有?。


今比卦陽少陰多。


而上六又值陰之盛。


陰極無陽。


其害必烈。


故為凶。


彖辭釋之曰。


後夫凶。


即此意也。


言已過九五。


陰不逮陽而獨用。


雖為無成。


雖進無地。


是無可用也。


比之為婦不配其夫。


而獨往來。


則其不得終也。


乃氣使之耳。


象曰。


比之無首。


無所終也。


宣聖講義此申釋爻辭之義也。


言極于其位。


進退俱?。


而為無首。


首終一也。


有始有終。


今無首。


將何以終乎。


蓋比之用。


貴得主也。


上六無主。


亂將用長。


此無終之為凶也。


總觀比卦六爻。


吉凶互見。


則以比之陰陽。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64#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0:30:12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6-經文講義-比卦-疏述-26


一往一來。


一逆一順。


各不同也。


而在人事之自擇耳。


舍逆取順。


守貞用中。


為全卦主旨。


亦易教大義。


讀者當于此細求之。


比與師反。


而用相引照。


故辭有相關合處。


可見其往來順逆之道矣。


宗主疏述比爻之辭。


吉凶互見。


而相差太殊。


則以比之為用。


包吉凶二者。


非他卦比也。


而比之內外卦亦不同。


正由陰陽升降異道也。


凡卦皆從下爻而上。


而陰陽之氣則有異。


陽順陰逆。


陽卦為順者。


陰卦則為逆。


反之則陰為順者。


在陽為逆。


如比與師反。


雖皆屬陽卦。


而比乃陽中之陰。


蓋師為陽。


比為陰。


以相繼續而成循環。


此易卦之例也。


故比之氣與卦逆。


其行亦相迕。


此六爻辭之不同也。


上坎為陽。


下坤為陰。


陽升而陰降。


其道如否。


故逆者永逆。


順者暫順也。


其辭在六三曰。


比之匪人。


與否之匪人意義正同。


即由否之乾坤不交。


陰陽各殊。


其道與比之逆同。


故雖配而不和。


隨而不親。


順少而逆多也。


觀此可知比之用矣。


易自屯蒙以下。


至比為一段。


上應乾坤。


下啟泰否。


如屯蒙。


如需訟。


如師比。


兩兩相繼。


一往一來。


為數之起伏。


氣之消息。


升降有次。


動靜有序。


而所象天地造化。


人物生死。


與夫國家興敗。


事業始終。


皆有一段因果。


相與推嬗以迄無盡。


猶一歲之四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65#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0:30:28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6-經文講義-比卦-疏述-27


一日之晝夜。


各為節候。


自成刻度。


積則為一。


散則為眾。


分而復合。


合而又分。


以應天地生育之情。


人物交遞之狀。


大小不異。


遠近不殊。


皆以此卦象之。


爻效之。


而猶稱為比類。


以眾而後有類。


類而後有比。


天地人物。


生化日繁。


不有比類。


無可紀識。


比者相比也。


方以類聚。


物以群分。


此比類之為用。


乃生化之大則也。


比之于人。


其關尤切。


以人類自古迄今。


愈衍愈多。


愈趨愈分。


設無所比類。


必不能全其生存之道。


故有族。


有鄉。


有邑。


有國。


有部分。


有派別。


有種。


有系。


有色異。


有體殊。


有言語文字之不同。


有宗教習俗之不一。


而皆自成其類。


自相為比。


而後長保其土。


克享其利。


各安其生。


以樂其業。


此比之用。


所以為大矣。


序卦曰比樂。


彖辭曰比吉。


皆極贊其效。


明其功。


此誠人類不可不知者也。


故有比之道焉。


有比之情焉。


有比之識焉。


有比之規矩焉。


而莫不存乎六爻。


見乎辭義。


待世人或熟睹而未察。


或罔顧而未信。


或淺測而未深。


或輕繹而未達。


遂使聖人制易卦之旨不明。


垂易教之意不顯耳。


寧非可慨也耶。


比卦最要之旨。


為明易內外之義。


序卦。


以家人主內。


睽主外。


而比爻六二。


則稱內比。


六四。


則稱外比。


凡眾所集團。


無大小。


皆有內外之交。


即至夫婦。


亦有內外之別。


男正位乎外。


女正位乎內。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66#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0:30:43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6-經文講義-比卦-疏述-28


內外皆定。


則國家安治。


故齊家治國。


莫不先求內外之定。


有一未定。


遑言齊治。


此比卦必以內外之比。


為致用之本也。


夫內比者。


親親也。


外比者。


尊賢也。


在人言之。


則入孝弟。


出敬老親仁。


亦修身之道。


故比卦六爻。


直包修齊治平之道。


而中庸九經一章所舉。


莫出比卦之用。


不獨建國封侯已也。


有家者。


必齊其家。


而齊家本于修身。


有天下國家者。


必求平治。


而平治本于修齊。


此比之封建之功。


必自內外之比始也。


內親其親。


仁之用也。


外尊其賢。


義之用也。


仁義。


人道也。


二者備而禮生焉。


此大同之治也。


不外于比卦之用焉。


封建之制。


禮之文也。


治之成也。


禮立而治明。


內安而外定。


天下歸服。


萬民聽從。


則唐虞之世。


二帝三王之所尚也。


而猶憂亂國之民。


違命之敵哉。


故天下不足平。


國家不足治。


其功至矣。


其道大矣。


而溯本探源。


則由于用師之反。


師者兵也。


聖人備而不用。


故先德而後兵。


以仁義懷柔萬邦。


而不貴武功。


以爵賞勞來天下。


而不尚詐力。


此內外能成其比也。


親親則九族以和。


而無怨言。


尊賢則萬邦以服。


而無遠志。


此誠信之所孚也。


中和之所化也。


故能卒成其樂。


永占其吉矣。


大哉比乎。


大學中庸之義。


咸備于此。


讀者其識之哉。


從之則泰。


違之則否。


泰否之分。


比德之成否所致。


故比卦六爻。


賅順逆之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67#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0:30:59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6-經文講義-比卦-疏述-29


概吉凶之數。


唯人自履之。


而大有同人。


正其驗也。


又曰。


比卦辭講解極詳。


而最要者。


即吉凶由時定。


先時者吉。


後時者凶。


莫非人事也。


古時封建之制。


實本于比卦。


大小有眾。


莫不有主。


此即以陽統陰。


使上下相從。


而無違背也。


今封建雖廢。


而比之用未改。


果率之以正。


則仍統于一。


若比之匪人。


則民早離心。


豈獨失時之凶已哉。


讀比而念及國家者。


當思所以挽救之方乎。


比字古文亦二人。


如?字。


言二人相比並也。


並字為二立字。


古文作[特殊圖]。


亦二人相並立之意。


比古文作?。


而眾作[特殊圖]。


皆非一人也。


皆以二人以上。


相集合而成。


眾則有大小之分。


比則為匹敵之義。


故師卦象[特殊圖]。


而比卦象[特殊圖]。


以比卦兩兩相對。


非如師之統于一正也。


然卦亦五陰一陽。


何以不為[特殊圖]而名比。


則從師之反也。


故比二人字作反背形。


言其未能和輯也。


雖有一陽。


孤立高標。


勢不下接。


上與下睽。


眾志不一。


故為比。


各相比也。


此正與師反。


而勢易亂。


故聖人因之制卦。


建設諸侯。


利其相比。


而各自為邦。


假其同比。


而間接其眾。


則不屬者屬。


不親者親。


比而免于亂矣。


此人事所以濟時之窮。


若不然。


時已非師。


勢已階亂。


各暱所好。


而不能大同。


各背其主。


而不克定一。


則嫉妒之情必熾。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68#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0:31:15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6-經文講義-比卦-疏述-30


仇殺之害不免。


以樂生悲。


反整為散。


將何以領其民。


而安其國哉。


故比卦示其戒。


比辭垂其義。


以取則于師。


取證于同人。


取譬于大有。


皆先人事而建其極。


立侯國而辨其方。


此周官所稱維王建國。


辨方定位一節之義也。


而最近則見于師之上六爻辭焉。


師上六已極將變。


與比無多殊。


故垂訓曰。


大君有命。


開國承家。


小人勿用。


此十二字。


足抵禮儀三百篇。


蓋治平之道。


已盡于此。


讀者其留意耳。


夫大有同人。


即禮稱大同之象。


春秋太平之世也。


而其對面則師比之勢。


致用之得失。


成治之大小。


全係乎人。


細審此數卦之辭。


必瞭然于指掌矣。


比卦義例。


為周易六十四卦中最複雜者之一。


蓋以古卦。


先天後天各異。


而其關于乾坤離坎四卦者。


尤為難明。


以後天離坎。


即先天乾坤之位也。


故皆有先後天之異。


雖異于辭不異于象。


故卦辭恆互釋先後天。


以明其體用動靜。


各不同也。


比為坎坤。


先後天同位。


而後天在先天上。


與師相反。


先後倒置。


則占者必逆而推之。


此一例也。


先後既以異而同。


占者必分合細推之。


此二例也。


先後天有陰陽之殊。


坤陰而坎陽。


則逆順互異。


占者亦當互推其逆順。


此三例也。


先後天有母子之分。


坎為子而坤為母。


則有相生成之義。


占者必兩求之。


此四例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69#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0:31:32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6-經文講義-小畜卦-總釋象例-31


故卦辭最為難解。


而吉凶至不一。


或吉而凶。


或凶而吉。


皆由其順逆之道。


陰陽之情。


剛柔之德。


各不同也。


古來釋者。


多不得經旨。


勉彊附會。


實乖原意。


在六十四卦。


此例尚多。


而于比卦先為揭出。


讀者應留意及之。


勿以辭之矛盾為怪也。


事之利害兼至者。


亦多矣。


則比之吉凶相隨。


又何奇哉。


何以必釋之成一貫哉。


故辭之半屬吉。


半屬凶者。


正其數之所成也。


比固吉。


而人朋比則為奸。


比固樂。


而事相比則為害。


此天數不可嘗試也。


何況比之六爻。


已吉凶互見者乎。


小畜卦乾下巽上宣聖講義小畜卦象。


上巽下乾。


巽為陰初長。


乾為純陽。


陰陽相應。


剛柔相得之卦也。


而五陽一陰。


恰與前師比相對。


陽多陰少。


以陰為貴。


而陰為陽主。


陽為陰用。


陰象物。


陽象道。


故小畜者。


有畜于物也。


一陰氣?。


畜之未大。


不似艮乾之大畜有二陰也。


凡稱大小者。


因其生長之次序也。


陰陽皆然。


生長之序。


以所得之數為準。


陰陽之生。


各有所本。


陽以乾為本。


陰以坤為本。


如姤卦為陰初生。


復卦為陽初長。


一往一來。


氣至自見。


如冬至一陽生。


夏至一陰生。


故夏至當姤。


冬至當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70#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0:31:48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6-經文講義-小畜卦-總釋象例-32


小畜與姤相錯。


姤之一陰在下。


小畜則在四爻。


乃將巽乾二卦倒置也。


故姤為陰初生。


小畜為陰已畜。


畜者育也。


長育有成也。


而所長未大。


所育未盈。


喻之于物。


猶為雛?之類。


故曰小畜。


古文一字數用。


畜含蓄義。


亦為畜獸。


家獸稱畜者。


以其可馴養也。


故謂之畜。


凡養皆可曰畜。


故事畜並稱。


畜猶字乳也。


以大養小。


以尊養卑。


皆曰畜。


則小畜之稱。


正以陽之能養陰也。


陽多而不傷陰。


故稱畜。


以陰得時位。


陽不為害也。


夫陽之與陰。


非生即殺。


非恩即仇。


以其德異而用相違。


相得則為佳耦。


相惡則為怨耦。


情之所為。


必至之勢也。


故不為育則為毒。


古文毒育二字相似者。


正以毒與育。


同出而相養。


同用而相離也。


小畜卦名。


古人或作小[特殊圖]即此義也。


[特殊圖]育之古文。


所謂亭之。


[特殊圖]之是也。


皆所以為養也。


天之生物也。


必有以育之。


不育則生者不成。


天生而地育之。


陽生而陰育之。


故大小畜皆取義于陰爻。


而所謂畜者。


正以其育也。


陰以育陽。


陽以育陰。


陰陽相得。


生育以成。


此大小畜之得名也。


比者眾也。


眾必有畜。


故次之以小畜。


又畜者。


必以多為尚。


小畜以初畜之時。


處孑立之位。


雖畜猶小。


不得多積。


故傳稱為寡。


言其孤獨無助。


雖有亦僅。


以之為育。


而所需正眾。


則寡于用者。


正其積之未厚也。


夫人之所積者。


貴德不貴物。


貴施不貴畜。


能畜而施。


德乃及物。


則君子之業也。


易傳曰。


日新之謂盛德。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71#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0:32:07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6-經文講義-小畜卦-釋彖-33


富有之謂大業。


非得位之聖。


逢時之傑。


不可致也。


小畜之寡。


由其德之未盛。


業之未大。


而見其施之未光。


物之未被其澤也。


故小畜之名。


有所寓意焉。


在乾之德剛以健。


在巽之德柔以順。


其用相殊。


而能相濟。


故德施雖未見。


而積置已有心。


猶天之有雲霓。


地之有水土。


物之所仰。


生成之所需。


其能充而用之。


擴而行之。


則小畜之功。


不難企大有之業。


此天命在人事也。


無如時之未達。


位之未隆。


順而自矜。


健而未充。


則因循坐誤。


而為睽革之所乘。


此非天數之違。


實為人事之懈也。


蓋小畜內秉陽剛。


應體乾健之義。


而勉自彊不息之功。


外宗陰柔。


應體巽順之規。


而思省察自求之旨。


方無乖乎天數。


無悖乎時義。


故有常變。


有權正。


能守常者。


始能應變。


能執正者。


始能行權。


小畜之所憑也微。


所用也小。


而在我之能自顯之大之。


毋自畫也。


故德之積也以漸。


施之行也以時。


苟不忘乾健之功。


巽順之用。


則充實之為美。


光耀之為大。


日進無已。


幾曾不變為大有同人。


寧止大畜之至哉。


聖人于此。


深具精思。


而明教以告天下後世者。


正在其命名之微意耳。


小畜。


亨。


密雲不雨。


自我西郊。


宣聖講義此小畜彖辭。


明全卦之用也。


小畜以乾承巽。


內剛外柔。


其用為亨。


以其所行之利也。


而四德祇具亨者。


乾之用不備也。


陽雖眾而不貴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72#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0:32:20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6-經文講義-小畜卦-釋彖-34


然以陽之眾。


利于亨達。


巽順以為用。


乾剛以為體。


體用俱恰。


故以亨稱。


以其未大也。


故不兼四德。


且乾金也。


巽木也。


在後天為相制。


亦限于用。


雖有乾健巽順之美德。


而艱于施布。


故僅曰亨也。


由卦義言。


小畜未積。


亦艱于眾用。


唯以其有畜。


自有所裕于德。


故曰亨。


明其所持之可裕。


而所行之可達耳。


雖亨而不繼。


則可者僅可之意。


故其象如天之密雲不雨。


雲密則所覆者廣。


不雨則所利者僅。


此小畜之亨。


亦止于亨而已。


夫作雲者。


為降雨也。


積德者。


為施澤也。


今雨澤不加。


雖有雲與德。


將何以成其大用哉。


故小畜之亨。


為卦體言也。


非用之謂。


卦重在用。


今如密雲而無雨。


則徒有其表。


而無其實。


徒見其貌。


而無其誠。


則其致功之難。


成德之細。


已可知矣。


由卦象言。


乾為天。


陽合陰則成雲。


巽為風。


雲遇風刖不雨。


此五行之相制也。


而卦爻中錯離兌。


兌為澤。


亦雲雨之象。


離為火。


澤遇火。


亦無雨矣。


離火即日也。


日照不雨之雲。


映而為霓為霞。


乃天之文也。


非雨之兆。


風吹無雨之雲。


流而為霾為霿。


乃天之華也。


非雨之施。


故有密雲而不雨。


正如人之有積而不施。


物之有蓄而不用。


雖亨無所利也。


夫亨者。


夏之德也。


氣廣以厚。


行疾以遠。


宜其溥利也。


而小畜之亨。


阻于巽悖于乾。


雖亨于數。


而無利于物也。


自我西郊。


指其方也。


既不能?。


必有其方。


自我者亨有限。


西郊者行有方。


西為金。


乾之後天所居。


以卦位言。


一陰居第四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73#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0:32:35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6-經文講義-小畜卦-釋彖辭-35


為外卦之始。


西南為外。


而西則外方之所始也。


且巽東方木位。


乾來而巽往。


則西來者必徂東。


東方為賓。


則西方為我。


故曰自我西郊。


又西方日入之地。


雲不成雨。


而蒸為霞為霓者。


非朝即夕。


今以離日之映。


為天上之文。


是晚霞也。


亦應于西。


夫東方生氣之始。


西方陽氣之消。


小畜貴陰。


陰長則陽消。


西為金。


陰所始長。


于時為秋。


陰長則位當西。


在卦六四。


陰數也。


而四為金之生數。


亦居于西。


故彖辭占如此。


蓋所以明小畜之亨而不用。


積而不施。


氣消而不能厚。


行往而不能遠也。


故西郊者。


指所從之未利。


而所行之未遠也。


雲自西而東者。


恆不雨。


行自郊而城者。


恆不遠。


蓋以象小畜之未大。


而德業之未成也。


雖有所畜。


不足以澤民。


雖有所文。


不足以崇實。


故君子觀之。


而自勵其德業焉。


彖曰。


小畜。


柔得位而上下應之。


曰小畜。


健而巽。


剛中而志行。


乃亨。


密雲不雨。


尚往也。


自我西郊。


施未行也。


宣聖講義此申釋彖辭之義也。


小畜一卦。


以剛從柔。


上下相應。


乃氣之相得。


數之相合也。


一陰而五陽。


陽眾陰寡。


寡以育眾。


故曰小畜。


前彖辭已見其義。


而釋文復申之。


為明小畜之用。


本乎陰柔。


一陽雖寡。


而居四爻。


乃得其位。


位得勢順。


乃能應乎乾剛。


成其生育。


乾健于內。


巽順于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74#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0:32:49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6-經文講義-小畜卦-釋彖辭-36


有剛中之體。


得順行之勢。


故曰志行。


言可行也。


行而得時。


是以有亨。


亨通也。


無往不宜謂之通。


言乾剛之德。


依巽順之志。


所往咸宜。


此其為亨。


在乎行也。


故彖辭曰。


密雲不雨。


自我西郊。


釋文曰尚往也。


以密雲在天。


有將雨之勢。


而自我西郊。


有將行之志。


未雨而可望。


未行而可動。


此其所本者厚。


所持者利。


厚則有備。


利則無虞。


故曰尚往也。


尚者志也。


心之所之也。


本非往而曰尚往者。


以其不容已也。


夫密雲為作雨也。


今不雨。


何貴乎雲。


況雲已密。


斷不容其無雨。


此行之必決也。


故自我西郊。


乃不得不行。


以小畜之育少。


不得不求其充也。


施之未行。


人將安仰。


物將安懷。


密雲在天。


施雖未行。


而望雨之情。


不以其施未行已也。


則必有所尚矣。


尚往者。


為行其施也。


施行而後雨澤之沛。


道行而後育畜之成。


此小畜之用。


有待于自往。


正如密雲之雨。


有待于自施也。


夫二語一義。


尚往也。


施未行也。


皆所以釋彖辭之意也。


以密雲不雨。


為施未行。


故有所尚往。


而自我西郊。


今釋文顛倒釋之。


良有深意。


蓋欲勉人之行。


而無阻于前日之勢也。


德之未加于人者。


以未積也。


積而不施。


乃自誤也。


雲之未雨。


以未密也。


密而不雨。


天之過也。


故易道以人濟天之窮。


以將來戒過去之失也。


不雨者宜雨。


不以其時而自怠。


未施者宜施。


不以其地而自止。


故自我西郊。


即勗之以往也。


而密雲未雨。


當鑒之于施未行耳。


小畜取義。


在畜德以濟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75#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0:33:05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6-經文講義-小畜卦-釋象辭-37


畜財以育用。


凡有所畜。


必有所施。


今以畜之小。


而未及施。


是有畜之名。


而無畜之實。


正如天之密雲而無雨耳。


人事之所宜引為戒者也。


故雖未施。


仍尚施。


雖未多畜乃志畜。


以其所志如是耳。


而卦用亦應之。


象曰。


風行天上。


小畜。


君子以懿文德。


宣聖講義此總釋全卦象辭。


以明人道也。


小畜者將以大畜也。


畜非徒畜。


必有其德。


人之所賴以生成。


物以所賴以長育者。


皆是德之所加也。


比之于雨露之潤。


水澤之溉。


潤溉不時。


生物必槁。


故畜者生物之所由養育者也。


人之畜物。


必求其壯盛肥美。


而于畜德也。


則不知求其充溢光明。


是舍本而逐末也。


故聖人示其意于辭。


而寓其教焉。


小畜之卦。


上巽為風。


下乾為天。


風行于天。


陰行于陽。


乃二氣之交也。


交則文見焉。


如雲霞之為輝耀也。


雲者作雨。


而因風以成彩雲。


遂成天上之文。


天以風雲成文。


有其光也。


有其色也。


光色之施。


織為五采。


如人之有威儀也。


然見于外者。


必先充于中。


昭于物者。


必先著其道。


天地之所以為美者。


有其高明博厚之德。


悠久無疆之道也。


故日月成其明。


雲雨成其澤。


風雷成其威。


霞霓成其色。


燦兮照于萬方。


煥乎垂于四極。


蓋文章之為美。


而以著其明德。


聲色之為觀。


而以昭其道也。


聖人鑒之。


而以懿己之文德。


德而曰文。


有所施也。


德而曰懿。


行之不息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76#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0:33:20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6-經文講義-小畜卦-釋象辭-38


文德者禮樂也。


政教既成。


則禮樂以定。


祭祀則有歌舞之儀。


田獵則有羽旄之美。


合酺則天下同慶。


宴饗則有功具樂。


凡關夫盛典之集合。


大事之招攜。


朝覲會同。


冠昏吉慶。


苟為禮之所制。


必有儀之可觀。


苟為樂之所興。


必有樂之足享。


蓋禮以致中。


樂以致和。


中和之德。


乃成其情性之正。


禮樂之備。


乃得其物我之平。


小畜者準人情而求物欲之道。


因嗜好而期生育之全者也。


故必始于格致。


而終于道德。


因于禮樂。


而達于中和。


此懿文德三字為之教也。


昔禹王征有苗不服。


退而修其文德。


舞干羽于兩階。


卒能格苗民之心。


收統一之效。


文德之所關于君子也如此。


以非徒文章外物之為美也。


必先有其誠明。


以合天之高明。


地之博厚。


而後施之成德。


發之為文。


此文德之所貴也。


蓋象于小畜。


內存乾健不息之誠。


外推巽順亨行之志。


斯稱為文德。


而足以協天地之道。


成位育之功也。


此畜字即位育之育字。


能知此義。


方知小畜之用也。


且小畜彖辭。


密雲不雨二句。


與小過六五爻辭同者。


以皆為陰陽未治。


施澤未行也。


德業之成。


以實惠及物為先。


道用之昭。


以生成普被為本。


故有其內。


必形諸外。


致其力。


必著其功。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


事功成。


聖人無為而治功明。


教化行。


以無德不周。


無善不實也。


小畜小過。


皆施未大。


業未成。


有其備而未著其功。


得其時而未充其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77#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0:33:36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6-經文講義-小畜卦-釋象辭-39


則所謂質美未能光輝。


勢成未能推擴。


此吝于生成之德。


疏于遠大之謀。


虧乎仁義之性。


闕乎化育之誠。


在人為不克全其仁。


在天為不得達其道。


此物之所憾。


數之所窮也。


故易于此諄諄垂教。


而勗人以日進其業。


日新其德也。


風天小畜。


雷山小過。


二卦相似。


巽者。


乾初變也。


震者。


坤初復也。


艮者。


乾之胤也。


以陰而望陽。


以柔而濟剛。


其所求甚切。


而苦于時勢之易逝也。


故二卦皆以德澤未施為辭。


而勉人以自反也。


反則小者通而大矣。


過者正而中矣。


畜者積而盈矣。


施者周而及時矣。


故小畜之辭雖多。


而釋象括之于懿文德三字也。


德而有文。


信能自勉矣。


小畜初二爻。


均取象復卦之義。


其辭與復卦各爻相類。


非無由也。


易卦大例。


一往一來。


自陽為往。


自陰為來。


故陽卦多往。


陰卦多復。


以陽進而陰退。


陽升而陰降也。


而陽卦以乾為統。


陰卦以坤為統。


自乾變者曰往。


自坤變者曰復。


如姤與復二卦。


是其著也。


小畜卦以巽合乾。


巽者乾之變。


而其對則為復。


復與姤對也。


姤與小畜。


為上下易位。


雖上下不同。


而陽陰相偶。


故小畜亦與地雷復對。


乾與坤對。


巽與震對。


升與降對。


上與下對。


故復與小畜對。


一陰一陽。


一柔一剛。


對者主賓也。


體用也。


陽以陰用。


剛以柔用。


小畜之用。


初二爻取復。


亦自然之理也。


且巽主進退。


有進必有退。


小畜貴行。


有行必有歸。


往者必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78#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0:33:52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6-經文講義-小畜卦-釋爻辭-40


去者必返。


故小畜爻辭始于復者。


以反復為用。


而孚巽進退之義。


又小畜者。


巽宮初變之卦也。


即一世卦。


初爻當一世。


二爻當二世。


變者必還原。


道之所貴也。


易之所本也。


易取逆數。


道取逆行。


由變逆推。


溯原尋本。


則變者必返于未變。


再變者必反于初變。


故小畜初二爻。


皆以復為用。


乃從天地推遷之道。


人物生化之數。


所由來也。


就變卦尋源言之。


初爻之數。


應復于巽之本位。


二爻之數。


應復于小畜本位。


皆往復定例也。


若就體言之。


小畜為畜以養也。


物欲之所動。


情識之所主。


設往而不返。


行而無歸。


逐物而戕生。


徇情而汨性。


則乾之剛健中正之德。


將隨巽之柔靡漂浪之欲以俱亡。


是所謂畜者。


僅足自毒而已。


更奚以稱其養育哉。


故涉于物者。


必自反其所求。


關于利者。


必自反其所害。


此小畜爻辭。


以復寓教。


理也。


亦事勢所當知者也。


故初二爻。


皆明著復字。


俾知克己復禮之為仁。


為人道所最要。


抑以小畜之復即履。


履禮也。


復禮而後成仁。


得履而後成德。


其旨與地雷復卦正同。


陰不可長。


陽不可亢。


存心養性。


乃聖人中和之德。


位育之本。


此小畜之所志也。


初九。


復自道。


何其咎。


吉。


宣聖講義此小畜初九爻辭也。


巽為乾變。


復則仍返于乾。


故小畜之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79#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0:34:10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6-經文講義-小畜卦-釋爻辭-41


乃成純乾。


而為剛健中正之德也。


乾者純陽。


在人為性。


在天為道。


初爻。


內卦之始。


即乾之初九也。


以巽而返從乾。


即由物而復于道。


又應乎乾健之行。


昭其大生之德。


萬物皆被其澤。


仰其生成。


斯即小畜初爻所占之吉也。


在天之道。


曰陰與陽。


陰以從陽。


順以應健。


始終載道。


人物同育。


此初九之吉。


概言夫天道也。


曰復自道者。


以復非無條理者。


乃循道而後復也。


道者無所不包。


而由下上達者也。


初九居下。


為復之始。


循是以升。


乃達道之真境。


譬之于人。


由情而復于性。


由物而復于道。


必有所始終。


非皆能一蹴而幾者。


唯聖智生知。


故有圓頓之功。


中人之下。


必自始至終。


至下至上。


以序推進。


而後德與日積。


道與事成。


此性道之修養功夫。


抑人道之本末階級也。


而孳孳焉不輟。


兢兢焉不失。


則有守有為。


有體有用。


則所動順理。


所如適道。


天之不違。


時之不悖。


則所至自無咎。


所成自吉祥。


蓋天道元亨利貞。


全德全用。


本乾之健。


成巽之順。


而能復于至道。


成于至性。


則德之大。


業之畜。


無與比。


何咎之有哉。


更何事之不吉哉。


此言初九之占。


因復自道。


而自然無咎。


自然吉祥。


不假祈求。


而數運自契。


非有他也。


克己復禮。


順天成性者也。


道者超乎數。


誠者通乎神。


小畜之功。


位育為極。


而其始也。


自復而已。


故中和之德。


祇在體察己之情性。


存養之道。


祇在抑制己之嗜好。


此聖人示教而寓于爻辭文字也。


即自卦象言。


亦唯此足以成小畜之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樓主| 發表於 2012-8-8 10:34:27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上經-6-經文講義-小畜卦-釋爻辭-42


全健順之道耳。


象曰。


復自道。


其義吉也。


宣聖講義此申釋爻辭之義也。


初九之象。


本乾之陽。


在理原無吉凶可言。


故爻辭何其咎吉四字。


亦可作一句讀。


言復而能不離于道。


日進高明。


以達于上天之載。


天德玄微。


清靜光明。


超乎象數。


純乎乾元之真。


則吉凶不足言。


善惡不足辨。


此太初之境。


太一之象也。


然等而下之。


一氣既分。


兩儀以判。


陰陽相抱。


善惡相形。


則為吉為凶。


自有異象。


故下達則數備奇偶。


氣殊順逆。


上達則渾圓無間。


純一不糅。


此精粗之差。


亦性情之別也。


小畜初九。


由道言之。


自無咎吉。


由事言之。


則無咎為吉。


如人之性。


原無善惡。


若以善惡論之。


則為善。


故釋文申明其義曰。


復自道。


其義吉也。


以苟能復自道。


是由情返性。


以和達中。


更何咎惡之可言。


故曰其義吉也。


義宜也。


宜其吉者。


正以其復于道也。


道者中和精一。


復者返本還原。


是由下上達者。


其吉乃理之當然。


故不獨無咎。


且為吉也。


易辭一語一字。


輒含深淺義。


此亦一例也。


九二。


牽復吉。


宣聖講義此小畜九二爻辭也。


義與初九同。


而微異者。


地位之差。


次序之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0-6 15:30 , Processed in 0.21875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