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740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4:49:52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3大氣下陷之肌無力危象:則應及時採取搶救措施,加強吸氧、吸痰,插胃管,鼻飼中藥,辨證使用蘇合香丸或安宮牛黃丸點舌以及其他中成藥除痰,保留灌腸等。


感染嚴重用抗生素。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0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4:50:00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本病療程較長,應注意從心理上使病者樹立信心,保持精神愉快,以防情志所傷。


平時應慎起居,避風寒,預防感冒,避免過勞。


不宜濫用抗生素,忌食芥菜、蘿蔔、綠豆、海帶、西瓜、豆腐等性味寒涼的食物,補之以血肉有情之品。


凡臨床治癒後,需繼續服藥1~2年,以鞏固療效,防止復發。


此外,對於原已使用激素及抗膽鹼酯酶藥物者,中藥顯效即開始逐漸減量乃至停用,使患者擺脫對西藥的依賴,促使病趨向痊癒。


在總結鄧氏上述經驗基礎上,廣州中醫藥大學重症肌無力課題組(鄧鐵濤、李任先、張世平、劉小斌、李順民、楊文輝、鄧中光)按照強肌健力補脾益損的治療原則,應用強肌健力飲對252例重症肌無力患者進行臨床觀察,總有效率為98%;


對其中94例住院患者進行強肌健力飲與激素強的松每天100毫克的療效對照觀察,結果強肌健力飲組總有效率95.7%,強的松組總有效率91.5%。


強肌健力飲與激素強的松療效相當,但無激素副作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0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4:50:08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實驗研究。


在對28例重症肌無力患者治療前後的肌電圖動態觀察中,治療前肌電圖檢查不同部位(眼輪匝肌、三角肌、腓腸肌)重復電刺激動作電位衰減百分率都有不同程度異常,治療後隨著臨床症狀好轉消失,神經電生理也有明顯改善,證實其藥效與臨床療效同步。


重症肌無力是神經與肌肉接頭間傳遞障礙疾病,其與接頭的傳遞物質乙醯膽鹼受體異常有關。


在對23例重症肌無力患者的抗乙醯膽鹼受體抗體(AchRab)與抗突觸前膜抗體(PrsMab)的分析中,經用強肌健力飲治療後,上述兩種抗體水準相應下降,有的甚至轉為陰性,差異有顯著意義,表明該藥對重症肌無力致病因數有清除作用。


重症肌無力又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對28例重症肌無力患者的治療前後的免疫學分析中,證實強肌健力飲能使IgG和C3值降低,LBT值升高,表明該藥有明顯的免疫調節作用,這種免疫調節是雙向的調節,不同於強的松等西藥之單純免疫抑制。


而能高者抑之,低者舉之,使重症肌無力病理過程中免疫反應的異常環節得到改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0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4:50:15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課題組成員還進行了脾虛型重症肌無力與人類的白細胞抗原關聯的研究,ELISA法測定脾虛型重症肌無力患者外周血白細胞介素α受體的研究,脾虛型重症肌無力患者唾液澱粉酶活性及D-木糖排泄率分析,重症肌無力患者頭髮微量元素分析,脾虛型重症肌無力患者細胞遺傳學損傷初步觀察等多項研究。


在動物實驗研究方面,課題組成員利用電鰩AchR免疫接種大鼠,製成實驗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無力的動物病理模型(EAMG),設立正常大鼠空白對照及陽性藥物對照組,對強肌健力飲的療效和受體藥理進行五個方面的探討。


結果表明,在利用黑斑雙鰭電鰩電器官AchR免疫接種大白鼠製成的「自身免疫性重症肌無力病理模型(EAMG)」,經強肌健力飲治療後,EAMG的臨床症狀、AchR抗體滴度、箭毒致癱耐量試驗、負荷耐力試驗各項指標都有明顯好轉,而且能提高nAchR結合部位數,說明強肌健力飲對EAMG的療效是肯定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0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4:50:24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一、股動脈硬化症案梁某某,男,50歲,軍隊幹部。


初診:1965年4月19日。


病史:患者於年初起,下肢疼痛逐漸加劇,只能行走二三百米,站立不能超過30分鐘,原並患有高血壓、陽痿。


經某軍區醫院用脈搏描記器描記,其足背動脈無搏動,確診為股動脈硬化症。


患者曾到北京、上海等地醫院求治,亦確診為此病,但未能獲得有效之治療。


診查:面色黃滯,痛苦面容,下床站立下肢疼痛、步履艱難,夜間疼痛加劇難眠,舌質暗嫩,苔白兼濁,脈尺弱兼澀象。


辨證:脾腎兩虛兼血瘀。


治法:溫補脾腎,益氣行血,祛瘀通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0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4:50:32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處方:吉林參10克(另燉)、黃耆30克、雲苓15克、白朮15克、淮山15克、牛膝15克、杜仲12克、續斷15克、丹參15克、當歸尾6克、赤芍15克、甘草5克、土鼈蟲10克。


外治用海桐皮12克、細辛3克、蘄艾12克、荊芥9克、吳茱萸15克、紅花9克、桂枝9克、川斷9克、歸尾6克、羌活9克、防風9克、生川烏12克、生蔥4條、水煎。


並在煎液中加入米酒、米醋各100克,熱洗患肢,每天二次。


治療中有時根據病情在內服方中選加桃仁、紅花或杞子。


用內外法治療3個月後,患肢疼痛消失,已能行千米許,能站立一二小時作報告。


脈搏描記器檢查,足背動脈已有脈搏波。


繼續用上法鞏固治療2個月痊癒。


追蹤觀察20年,未見復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0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4:50:41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白某某,男,50歲,軍隊幹部。


初診:1974年1月17日。


病史:患者於1972年7月起,左下肢漸進性疼痛麻木,慢行不到500米,急行不能達100米,即覺股部疼痛不能堅持,患腿測不到血壓,甘油三酯及膽固醇均高於正常值。


某軍區總醫院確診為左股動脈狹窄閉塞性粥樣硬化症,經一年多的住院治療,病情未見好轉,特邀會診。


診查:證見患病下肢痹痛時輕時劇,不耐站立,走路難達100米,面色暗滯,唇暗,舌邊紅,苔白,脈稍數而寸弱,左跗陽脈僅可觸知,但甚微弱。


辨證:血瘀閉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0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4:50:50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治法:化瘀通絡為主,佐以補氣涼血。


處方:太子參15克、丹參15克、赤芍18克、丹皮9克、豨薟草9克、桃仁9克、水蛭9克、牛膝12克、銀花藤30克、寬筋藤30克、威靈仙9克,水煎服,每天一劑。


外治用上藥渣,加生蔥5根,生薑12克同煎,並在煎液中加米酒、米醋各50克,熱洗患腿(從腹股溝洗至足趾)。


3月11日二診,每天堅持用上法,至再診時病情好轉,已能行走二三千米,急行可達500米,患腿血壓已為15.5/12kPa。


診其面色由滯轉潤,唇稍暗,仍時覺患腿麻痹,舌邊稍紅,苔白,脈數,寸稍弱。


治守上法,處方:太子參15克、丹參15克、赤芍18克、丹皮9克、桃仁9克、牛膝12克、水蛭9克、豨薟草9克、銀花藤30克、寬筋藤30克、威靈仙9克、紅花4.5克。


外治法如前。


治療3個月康復出院,恢復工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0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4:51:00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此病一般發生於50歲以上的人(糖尿病者發病可較早)。


病機主要是動脈粥樣硬化,引起下肢血液供應不足,使下肢肌肉和神經營養障礙。


表現為下肢疼痛,不能久站,間歇性跛行,休息時痛,股動脈搏動減弱,動脈和足背動脈減弱甚至消失,嚴重時可引起足趾潰瘍與壞疽。


本症屬中醫的血瘀證範圍。


兩例都見下肢痹痛,不耐站立行走,足跗陽脈微弱甚至無脈,這些是瘀阻脈道的重要見症。


致瘀之因,主要是氣虛氣滯,正如《靈樞?刺節真邪論》所云:「宗氣不下,脈中之血,凝而留止」。


第一例偏重於陽氣虛衰,故重用人參、黃耆,佐以雲苓、白朮、淮山以加強補氣之力,氣旺則能統血行血。


第二例雖有氣虛,但不甚,主要偏於血瘀並兼有鬱而化熱的證候,故只用太子參一味補氣,並用丹皮、銀花藤清絡熱。


祛瘀藥用赤芍、桃仁、紅花、丹參、赤芍活血祛瘀並能疏肝以利氣機之舒暢;


桃仁破血並能滑腸以利府氣;


紅花祛瘀力專,輕散而活絡;


丹參清涼活絡,通利心脈。


四味合用,相得益彰,共奏祛瘀利脈之功。


用牛膝一味引藥下行,使藥力直達病所。


上述兩例還分別選用土鼈蟲和水蛭,是取其善走竄經脈而更好地發揮活血通脈的作用。


其中水蛭破血之力較土鼈蟲強,故用在偏於瘀實的第二例,第一例只用土鼈蟲。


第一例兼有陽虛,故用杜仲、川斷以溫腎助陽,協助參耆以解寒凝血脈之弊;


第二例瘀實鬱結,故用豨薟草、寬筋藤以舒筋通絡,並用威靈仙以佐之,增強其效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1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4:51:09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本症用外洗藥熏洗相當重要。


因洗藥能直接作用病所,而且脈中之血得溫熏熱洗必加強運行,有利於瘀阻的化解。


外洗藥中加入生薑、生蔥、酒、醋有辛散酸收,走竄滲透的作用,能加強藥力的發揮,有利於肌體組織對藥物的吸收,第一例陽虛較甚,故另擬外洗方,用大隊溫經散寒、解凝止痛、祛風行血和活血通脈之品,使局部經脈疏通舒暢。


此方是鄧氏多年臨床中用之有效的經驗方,對肢節疼痛的風寒濕痹患者屢效,今藉以治療本病亦獲良效。


為什麼不加上方入內服藥中?


鄧氏認為此方溫行力大,但兼有燥性,內服對本虛之證容易耗陰傷血,且用方太雜,將不成理法。


熱洗從肌表直接作用病處,既可直到病所排解風寒濕邪,又可內外配合,相得益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1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4:51:17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二、嗜酸細胞增多症案盧某某,男,22歲,工人。


初診:1975年8月7日。


病史:患者於1975年6月份查大便,鞭蟲卵(+),7月初覺下腹陣發性絞痛,以右下腹為甚,大便爛(3~5次/日),色黃褐,量少,有黏液,伴裡急後重,並見低熱(體溫37.5℃),頭痛,即到某醫院診治。


初按亞急性闌尾炎治療,用抗生素無效,後相繼發現嗜酸細胞增高(54%),肝脾腫大,多次查血絲蟲及血吸蟲均陰性,予護肝、驅蟲(海群生、驅蟲淨等且各藥服完一療程)及抗過敏藥物治療亦未效。


由西醫以「嗜酸細胞增多症待查」轉診來求中醫診治。


診查:除上述症狀外,並見頭暈,疲乏,懶動,口無味而乾,小便色黃,舌質老,苔黃濁邊白,脈弦數。


體溫37.5℃,肝肋下3cm,壓痛,脾大2cm;


白細胞13000/mm3,中性球28%,淋巴球17%,大單核1%,嗜酸球54%;


紅細胞444萬/mm3;


GPT110單位,CFT(+);


尿常規、大便常規、寄生蟲及阿米巴均陰性;


孵化找血吸蟲毛蚴連續三次陰性,血絲蟲三次檢查均陰性;


胸透心肺未見異常。


辨證:下焦濕熱。


治法:清熱利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1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4:51:25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處方:秦皮15克、白頭翁15克、川連4.5克、木香4.5克(後下)、黃柏10克、金錢草30克、鬱金10克、甘草4.5克。


日一劑,留渣復煎當日服。


二診(8月26日):患者服上方6劑後自覺精神清爽,頭暈頭痛、腹痛明顯減輕,大便日兩次,量增,裡急後重消失。


查白紅胞12600/mm3,嗜酸球18%,中性55%,淋巴球27%。


唯因工作關係停藥兩周後,再查嗜酸球又復上升至42%,仍覺頭痛,腹微痛,口乾,苔白濁,脈弦數。


仍守上方,服法同前。


三診(9月28日):服上方1個月後,嗜酸球降至27%,仍微覺頭痛及右下腹痛,舌質轉淡嫩,微有齒印,苔白,脈弦細,乃餘邪未盡,正氣已虛,肝氣乘脾之象。


遂改擬健脾化濕濁,舒肝清餘邪之方:白頭翁15克、秦皮12克、黃柏10克、白芍15克、沙參15克、雲苓12克、白朮12克、木香6克(後下)、枳殼4.5克、甘草4.5克。


服上方10天後(10月7日)查嗜酸球直接計數為330/mm3,症狀又有所減輕,守方服藥至11月底,症狀消失,大便正常。


1976年1月5日,嗜酸球降至5%,基本痊癒。


囑仍服後方一段時間,50天後複查嗜酸球為6%,無其他不適,工作生活如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1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4:51:33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本例不明原因嗜酸細胞增多,經西藥抗菌、驅蟲、抗過敏等方法治療無效。


中醫典籍尚無嗜酸細胞增多症的記載,唯患者有腹瀉,腹痛,裡急後重,便中有黏液等症狀,符合中醫痢疾之診斷,結合舌象,辨證為濕熱痢。


遂予白頭翁湯加味治之,效果顯著,可惜病未愈而停藥致病情反復,遷延時日。


後期由於病邪久戀,正氣漸傷,濕熱之邪內困最易傷人脾氣,脾氣虛,則肝氣乘虛橫逆,故改擬健脾化濕,舒肝清餘邪之法,用白頭翁湯去苦寒之黃連以驅餘邪,用四君子湯健脾祛濕,但以沙參易黨參,一取涼潤養津,一防過補留邪,合白芍、枳殼、木香舒肝理氣。


配伍得當,守方而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1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4:51:42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三、子宮脫垂合併心律失常案張某某,女,62歲,家庭婦女。


初診:1981年6月6日。


病史:患者患子宮脫垂症,婦科檢查:子宮Ⅲ度脫垂合併陰道壁高度膨出。


擬作手術治療,手術前作心電圖檢查:①頻發多源室上性早搏;


②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③竇房結內遊走節律。


血三脂、肝功、抗鏈「O」、血常規、尿常規均屬正常範圍。


因心律失常,未作手術治療。


故前來要求中醫診治。


診查:患者主要症狀除子宮脫垂外,自覺心悸,氣短,疲乏,四肢關節疼痛。


其面色少華,唇淡,舌胖起皺紋而淡嫩,苔薄白,脈細、結。


辨證:脾虛氣陷,心氣虧虛。


治法:大補元氣為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1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4:51:52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處方:①吉林參18克、燉服。


②當歸12克、熟地20克、棗仁15克、麥冬10克、柏子仁12克、遠志6克、黨參18克、丹參15克、沙參10克、雲苓15克、五味子8克、甘草6克。


4劑。


二診:心悸、氣短稍好,關節疼痛緩解,舌胖嫩起皺紋而淡潤,苔薄白,脈浮細時結,有兼感外邪之徵,乃予補中益氣湯加減:當歸12克、柴胡10克、白朮10克、陳皮3克、升麻10克、杏仁10克、丹參15克、桑葉10克、甘草3克、菊花10克、太子參15克。


3劑。


三診:諸證減輕,子宮脫垂稍有回縮,微咳,舌胖,淡嫩,皺紋,苔白,脈細稍浮。


外邪未淨,治守前方仍予補中益氣湯加減,4劑。


四診:心悸、氣短等症大為好轉,子宮下垂回縮明顯,舌淡嫩,皺紋變淺,脈細弱。


仍予補中益氣湯加減:黃耆30克、太子參30克、白朮15克、枳實5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當歸10克、首烏20克,石斛15克、甘草3克。


3劑。


另燉生曬參18克,1劑。


五診:已無何症狀,但走路稍遠或登樓三層以上則覺子宮下墜,但已不脫出。


舌淡嫩,皺紋減少,苔白,脈細。


複查心電圖診斷為:①心肌勞損。


②節律不整消失。


仍予前方,以雲苓12克易當歸,4劑。


六診:子宮下垂基本治癒,全身精神力氣明顯改善。


舌淡紅嫩,舌上皺紋明顯減少,苔薄白,脈細弱。


治守前法。


處方:①黃耆30克、柴胡10克、白朮20克、升麻10克、枳實5克、首烏20克、雲苓12克、太子參30克、甘草3克。


4劑。


②白朮20克、黃耆30克、雲苓15克、遠志6克、當歸10克、黨參20克、廣木香3克、熟棗仁16克、龍眼肉10、麥冬10克、五味子10克。


4劑。


上二方交替服共40多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1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4:52:01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1982年1月8日來診,自訴子宮脫垂已完全治癒,上三四層樓亦不覺陰部有下墜感,氣力亦足,心悸未再發作。


診其面色尚屬少華,唇仍淡,舌嫩稍胖(已無皺紋),苔白,脈左細右弱,乃處八珍湯重加黃耆,囑其再服一二十劑,以培補氣血。


[評析]此案始終以補氣法為主,雖有感冒仍予補氣,以補中益氣湯加減補其中氣使兩個不同種屬之病,得到較好的效果。


可見,補氣法,是中醫獨特的治法,有時幾種病同見,只要辨證屬氣虛者,予補氣法治療,往往諸病俱愈。


本案為什麼要用首烏、石斛?


為何以枳實易陳皮?


根據鄧氏個人經驗,子宮脫垂與肝經有關,因肝脈繞於陰器,故用首烏作引經藥,此其一;


凡氣虛而脈細者陰分亦多虛,舌嫩苔薄可作旁證,故用首烏、石斛以顧其陰分,此其二。


凡內臟下垂者鄧氏喜以輕量之枳實以配重量之黃耆,行氣補氣同用,補多行少,相輔相成,達托舉升提之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1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4:52:10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四、慢性腎功能衰竭合併消化道出血案蕭某某,女性,80歲,香港居民。


初診:1993年10月11日。


病史:眩暈,怠倦乏力,全無胃口,大便色黑8個月。


自1992年底患者日漸消瘦,時有眩暈,胃納漸減。


1993年2月因眩暈嚴重,面色蒼白,怠倦甚,胃口全無,大便色黑,即送醫院治療。


經化驗血紅蛋白4.7克,非蛋白氮明顯增加,小便有紅細胞,大便潛血++++,西醫診斷為慢性腎功能衰竭合併消化道出血,嚴重貧血。


反復X線照片及纖維胃鏡、灌腸造影皆無法找到出血部位。


只在同位素檢查中,發現小腸回盲部有緩慢的血液積聚。


西醫治以止血劑及輸血,但大便潛血仍不能控制。


輸血後不到一月,血紅蛋白又下降至7克。


加用中藥如高麗參、歸脾湯、補中益氣、十全大補及紫地合劑、白芨粉等,中西結合治療數月,大便隱血經常在++~+++之間,前後輸血11次,每次1000ml,而血紅蛋白仍逐日下降,9月23日查血紅蛋白7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1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4:52:26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患者有高血壓史30餘年,糖尿病史20餘年,長期西藥維持控制。


診查:精神萎靡,眩暈怠倦,面白少華,聲低氣短,動則氣喘,畏寒肢冷,口淡,胃納不振,小便頻數而清,大便數日一行,量少色黑。


唇淡,舌淡、胖嫩而無苔;


脈微細。


辨證:氣不攝血,脾腎俱虛。


治法:補氣健脾,固腎止血。


處方:高麗參15克(另燉服)、黨參15克、黃耆30克、淮山80克、山萸肉10克、黃精18克、粟米須30克、阿膠6克(烊化)、鹿角膠6克(烊化)、田七末3克(炒至深黃色去火氣後和藥沖服。


去火氣之法:將炒後之田七末放冰箱6小時,或密封瓶裝放水中半日)。


停服其他中、西藥。


服藥6天患者胃納稍強,夜能入睡,大便轉咖啡色,潛血(+)。


效不更方,連服一個月。


患者精神好轉,胃納增,眩暈減,大便潛血皆為極微量或呈陰性。


按上方去田七末,加花生衣9克。


服藥一周後,大便潛血陰性。


上方每日一劑,連服三個月,患者胃納佳,睡眠好,已無眩暈氣短,大便正常,血紅蛋白維持在10.8克以上,體力日漸康復,並能栽花澆水,做些較輕的體力活動。


遂改為每週照原方服藥一劑以鞏固療效。


1994年5月,患者體力復原,已能參加戶外活動,於是停藥。


追蹤一年精神體力均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1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4:52:36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此例用西醫法治療甚感棘手,藥物止血不效,靠反復輸血維持,曾考慮剖腹探查出血原因,因患者年老,腎功能差兼嚴重貧血,故不敢手術。


在鄧氏接手診治之前,雖曾服歸脾湯、補中益氣湯之屬,但始終未能對證,故不效。


歸脾湯補脾,對於脾不統血者可能生效,十全大補湯過溫動血,補中益氣湯雖能治氣虛,但其著重點在於升發脾胃之陽氣,此方「走」多於「守」,故於消化道出血者,雖有氣虛亦不相宜,甚至得到相反的效果,不可不知。


上述處方,以獨參湯以益氣固脫補五臟,人參守多於走,且選擇性較溫之高麗參以峻補之,實為主藥。


黨參、黃耆、淮山以輔助高麗參以健脾;


淮山、山萸肉、粟米須以固腎;


黃精、阿膠、鹿角膠以補血止血;


田七末止血為使藥。


田七末所以要炒老黃色,是鄧氏個人的經驗,田七生用沖服活血多於止血,若將之炒老黃沖服則止血多於活血,若切成片煎服,雖亦能活血,但偏於補血矣。


方中淮山為何用至80克,根據鄧氏的經驗,對於糖尿病患者,重用淮山60克以上再加粟米須30克,往往有降糖之效果。


處方用藥,該重該輕用之得當,往往效速。


其後所以用花生衣以代田七末,因花生衣止血生血之效果有時在田七之上也,但活血則遠不及田七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2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4:52:47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五、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症案李某某,男性,45歲。


病史:患者因患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症,反復出現皮下瘀斑。


此次住院治療多日未見好轉,遂轉找中醫求治。


自覺精神疲倦乏力,頭暈目眩,氣短聲低,胃納尚可。


診查:面色黯滯,四肢皮下有出血斑數塊,舌嫩稍胖,脈虛。


白細胞數2.6×109/L,血小板數42×109/L。


辨證:病為血證,證屬脾陽不升,氣血虧損,血失統攝。


治法:升發脾陽,運化氣血,兼以固攝血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17 23:35 , Processed in 0.21875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