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馮氏錦囊秘錄】

 關閉 [複製鏈接]
10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2:29:38 | 只看該作者

奇病論篇


有癃者,一日數十溲,此不足也。


身熱如炭,頸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氣逆,此有餘也。


(是陽氣太盛於外,陰氣不足故有餘也。


太陰脈細微如發者,此不足也。


其病安在?


名為何病?


(癃,小便不得也。


溲,小便也。


頸膺如格,言頸與胸膺如相格拒,不順應也。


人迎躁盛,謂結節喉兩旁脈動盛滿急數非常躁速也。


胃脈也。


太陰脈細縷如發者,謂手大指後同身寸之一寸,骨高脈動處,脈則肺脈也。


此正手太陰脈氣之所流,可以候五臟也。


病在太陰,其盛在胃,頗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病隆數溲,身熱如炭,頸膺如格,息氣逆者,皆手太陰脈當洪大而數,今太陰脈反微細如發者,是病與脈相反也。


何以致之?


肺氣逆陵於胃,上使人迎躁盛,故曰病在太陰,其盛在胃也。


以喘息氣逆,故云頗亦在肺也。


病因氣逆,證不相應,故病名曰厥死不治也。


此所謂得五有餘,二不足也。


所謂五有餘者,五病之氣有餘也。


二不足者,亦病氣之不足也。


今外得五有餘,內得二不足也。


此其身不表不裡,以正死明矣。


(外五有用余者,一身熱如炭,二頸膺如格,三人迎躁盛四喘息五氣逆也。


內二不足者,一病癃,日數十溲,三太陰脈微細如發,在表則內有二不足,在裡則外得五有餘,表裡既不可憑補瀉,固難為法。


故曰此其身不表不裡亦正死明矣。


人生而有病癲疾者,病名曰何?


安所得之?


(百病皆生於風雨寒暑,陰陽喜怒,然始生未犯邪氣,已有癲疾,豈邪素傷。


癲,謂上癲,則頭首也。


病名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時,其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精氣並居,故令子發為癲疾也。


(精氣,謂陽之精氣也,言人初生有頂癲之疾者,胎中之病也。


在腹之時,母有大驚,氣上而不下,精氣並居於上,令子發為癲疾。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2:29:48 | 只看該作者

刺禁論篇


《刺禁論》曰:臟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於左,(肝象木,旺於春,春陽發生故生於左。


肺藏於右,(肺象金,旺於秋,秋陰收殺,故藏於右。


肝為少陽,陽長之始,故曰生肺,為少陰陰臟之初,故曰藏。


心部於表,(陽氣主外,心象火也。


腎治於裡,(陰氣主內,腎象水也。


心為五臟命主。


故稱部,腎間動氣,內治五臟,故曰治。


脾謂之使,(營動不已,糟粕水穀故使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2:29:59 | 只看該作者

刺禁論篇


胃為之市。


(水穀所歸,五味皆入如市,故為市也。


膈肓之上,中有父母,(膈肓之上,氣海居中,氣者,生之源,生者,命之主,故氣海為人之父母也。


又云:心下膈上為肓。


心為陽,父也。


肺為陰,母也。


肺主於氣,心主於血,其榮衛於身,故為父母。


七節之旁,中有小心,(小心,為真心神靈之宮室,脊有三七二十一節,腎在下,七節之旁,腎神曰志,五臟之靈皆名為神,神之所以得名為志者,心之神也。


從之有福,逆之有咎。


(人者,人之所以生,形之所以成,順之則福延,逆之則咎至。


此陳刺臟腑之有定次也。


無刺大醉,令人氣亂。


無刺大怒,令人氣逆。


無刺大勞人,(經氣越也。


無刺新飽人,(氣盛滿也。


無刺大飢人,(氣不足也。


無刺大渴人,(血脈干也。


無刺大驚人,(神蕩越也。


此舉不輕刺之人,刺之大義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2:30:10 | 只看該作者

刺志論篇


《刺志論》曰:氣實形實,氣虛形虛,此其常也。


反此者,病。


(形歸氣,故虛實同焉。


形氣相反,故病生。


氣,脈氣。


形,身形。


穀盛氣盛,穀虛氣虛,此其常也,反此則病。


(營氣之道,內穀為實,穀入於胃,氣傳於肺,精者,上行經遂,故穀氣虛實,古必同焉。


候不相應則為病也。


脈實血實,脈虛血虛,此其常也。


反此則病,(脈者,血之府,故虛實同,反不相應,則為病也。


如何而反?


氣虛身熱,此謂反也。


(氣虛為陽氣不足當身寒,反身熱者,脈氣當盛,脈不盛而身熱,證不相符,故為反也。


《甲乙經》云:氣盛身熱,氣虛身熱,此為反也。


穀入多而氣少,此謂反也。


(穀入於胃,脈道乃行,穀入多而氣少者,是胃氣不散,故反也。


穀不入而氣多,此謂反也。


(胃氣外散,肺並之也。


臟盛血少,此謂反也。


脈少血多,此謂反也。


(經脈行氣絡脈受血,經氣入絡,絡受經氣,候不相合,故皆反常。


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


(傷,謂觸冒也。


寒傷形故氣盛身寒。


熱傷氣,故氣虛身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2:30:21 | 只看該作者

皮部論篇


《皮部論》曰:百病之始生也。


必先於皮毛,邪中之,則腠理開,開則入客於絡脈。


留而不去,傳入於經,留而不去,傳入於腑,廩於腸於胃。


(廩,積也,聚也。


邪之始,入於皮也,沂然起毫毛,開腠理,(沂然,惡寒也。


起,謂毛起豎也。


腠理,謂皮空及紋理也。


其入於絡也,則絡脈盛色變,(盛,謂滿盛。


變,謂易其常也。


其人客於經也。


則感虛乃陷下;


(經虛邪入,故曰感虛。


脈虛氣少,故陷下也。


其留於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筋弛骨消,肉灼 破,毛直而敗,(攣,急也。


弛,緩也。


消,爍也。


寒則筋急,熱則筋緩。


寒盛為痛,熱盛為腫。


消 者,肉之標,故肉消則 破,毛直而敗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2:30:32 | 只看該作者

骨空論篇


《骨空論》曰: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


(言任脈之氣起所止也。


任脈,奇經八脈之一也。


中極者,臍下四寸,起於中極之下,始於會陰穴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2:30:44 | 只看該作者

骨空論篇


兩陰間任由會陰而行腹,督則會陰而行背,從會陰以上曲骨之毛際,橫骨上中極一寸陷中,動脈應手,復循腹裡之中極,上關元、氣海、下脘、中脘、上脘、巨缺、膻中,至廉前承漿,以上喉嚨中,其脈至上頤循頭面,以入於目也。


衝脈者,起於氣街,並少陰之經,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言衝脈之所起所止也。


衝脈,亦奇經八脈之一也。


任脈當臍中而上行,衝脈夾臍兩旁而上行,起於氣街,並足少陰腎經,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也。


氣街者,穴名也。


在毛際兩旁,鼠鼷上同身寸一寸也。


言衝脈起於氣街者,亦從少腹之內,與任脈並行,而至於是,乃循腹也。


又曰衝脈、任脈者,皆起於胞中,上循脊裡,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各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


由此言之,則任脈、衝脈,從少腹之內,上行並由中極之下,氣街之內明也。


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


(言任脈之為病也。


內者,腹也。


腹之中氣,乃任脈所行之脈路則宜其為病,若是男子為七疝,婦子為瘕聚。


七疝者,按《內經》各篇,有狐疝、風疝、肺疝、脾風疝、心風疝、心疝、肝風疝、腎風疝、有婦人 疝、有男子 疝、厥疝、 疝、疝氣,且嘗總計其數,乃五臟疝、及狐疝、疝也。


其大義俱見各篇。


後丹溪七疝,寒、水、筋、血、氣、狐、 。


《袖珍方》七疝,厥、 、寒、氣、盤、附、野狼。


似丹溪合於經旨,雖名色各異,豈出《內經》范圍耶!


然世但知病在下部者為疝,豈知五臟皆有疝!


又但知男子有疝,豈知婦人亦有!


蓋皆不考《內經》故耳。


瘕聚者,即積聚也。


《大奇論》曰:三陽急為瘕。


後世有八瘕者,亦因七疝之名,而遂有八瘕名也。


即蛇瘕、脂瘕、青瘕、黃瘕、燥瘕、血瘕、狐瘕、鱉瘕是也。


《內經》無之也。


衝脈為病,逆氣裡急,(言衝脈之為病,衝脈起於氣街,並足少陰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則裡者,其所行之脈絡也。


病則氣逆而不能上,何以至胸中而散也!


氣聚腹中而不能散,何以免任裡之急也!


督脈為病,脊強反折。


(督脈,亦奇經脈也。


任脈、衝脈、督脈者,一源而三歧,故《經》或謂衝脈為督脈也。


何以明之?


今《甲乙》及古《經脈流圖注經》,以任脈循背者,謂之督脈,自少腹直上者,謂之任脈,亦謂之督脈,是則以背腹陰陽別為名目,任脈自胞中過,帶脈過臍而上,故男子為病內結七疝,女子為病則帶下之聚,衝脈夾臍而上,並少陰之經上至胸中,故衝脈為病也。


逆氣裡急也。


以督脈上循急裡,故督脈為病,則脊強反折也。


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亦猶任脈、衝脈起於胞中也。


其實乃起於腎下,至於少腹,則下行於腰橫骨圍之中央也。


系廷孔者,謂窈漏,近所以前陰穴也,以其陰廷系屬於中,故名之也。


其孔,溺孔之端也。


(孔,則窈漏也。


窈漏之中,其上有溺孔焉。


端,謂陰廷,在此溺孔之上端也。


而督脈自骨圍中央則至於下也。


其絡循陰器,合纂間,繞纂後,(督脈別絡,自尿孔之端,分而各行,下循陰器乃合纂間也。


所謂間者,謂前陰、後陰之兩間也。


自兩間之後,復分而行,繞纂後也。


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別,謂別絡,分而各行之也。


足少陰之絡者,自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足太陽絡之外行者,循髀樞絡股陽而下其中行者,下貫臀,至 中與外行絡合,故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也。


與太陽起於目內 ,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


(接繞臀上行也。


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


(自與太陽起於目內,下至女子等,並督脈之別絡也。


其直行者,自尻上循脊裡,而至於人中也。


自其少腹至上,至兩目之下中央,並任脈之行,而云是督脈所系,由此言之,則任脈、衝脈、督脈名異而同一體也。


此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心痛,不得前後為沖疝。


(尋此生病,正是任脈。


《經》云為沖疝者,正名督脈以別主而異目也。


其女子不孕,癃痔遺尿,嗌干。


(亦以衝脈、任脈並自少腹上至於咽喉,又以督脈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別繞臀,故不孕、癃痔、遺尿、嗌干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2:30:56 | 只看該作者

骨空論篇


謂之任脈也,女子得之以任養也。


故《經》云:此病其女子不孕也。


謂之衝脈者。


以其氣上衝也。


故《經》云:此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也。


謂之督脈者,以其督領經脈之海也。


由此三陰,經或通乎?


然任、衝、督三脈,一源而三起,督由會陰而行背,任由會陰而行腹,沖由氣衝而行足少陰,惟督脈出會陰而起,而會陰在少腹之下,橫骨之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循陰器,合篡間,又自兩間之後,又別絡者,分而行之,繞其臀肉,內連貫脊,屬腎。


彼足太陽膀胱經之絡,從外行者,循髀樞絡股陽,而下其中行者,下貫臀,至咽中,與外行絡合。


足少陰腎經,自股內後廉,貫脊,屬腎,又與足太陽起於目內 ,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一如足太陽經脈之所行也。


然而督脈、任脈,名色雖異,而氣脈不殊,其督脈所行者,一如任脈之行,故自少腹之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中央,其督脈為病者,又如任脈之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散,其女子所生之病,一如任沖之病,故其脈相交引病,亦互名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2:31:05 | 只看該作者

水熱穴論篇


《水熱穴論》曰:少陰何以主腎,腎何以主水?


腎者,至陰也。


至陰者,盛水也。


肺者,太陰也。


少陰者,冬脈也。


故其本在腎,其未在肺,皆積水也。


(陰者,謂寒也。


冬曰至寒,腎起合陰,故云腎者,至陰也。


水旺於冬,故云至陰者,盛水也。


少陰脈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故云:其本在腎,其末在肺也。


腎氣上逆,則水氣客於肺中,故云:皆積水也。


腎何以能聚水能生病?


腎者,胃之關也。


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


關者,所以司出入也。


腎主下焦,膀胱為腑,主下分注,關竅二陰。


故腎氣化則二陰通,二陰閉則胃填滿,故云腎者,胃之關也。


關閉則水積,水積則氣停,水積氣溢,氣水同類,故云關閉不利,聚水而從其類也。


上下溢於皮膚,故為 腫。


腫者,聚水而生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2:31:15 | 只看該作者

水熱穴論篇


上,謂肺。


下,謂腎。


肺腎俱溢,故聚水於腹中而生病也。


帝曰:諸水皆生於腎乎?


伯曰:腎者,牝臟也。


(牝,陰也。


主陰位,故云牝臟。


地氣上者,屬於腎,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陰。


勇而勞甚則腎汗出,腎汗出逢於風,內不得入於臟腑,外不得越於皮膚,客於玄府,行於皮裡,傳於 腫,本之於腎,名曰風水。


(勇而勞甚,謂力房也。


勞勇汗出,則玄府開,汗出逢風,則玄府復閉,閉則余汗未出,內伏皮膚,轉化為水,從風而水,故名風水。


所謂玄府者,汗孔也。


(汗液色玄,從孔而出,以汗聚於裡,故謂之玄府。


此言風水之病,本之於腎,傳之於肺也。


水俞五十七處者,是何主也?


腎俞五十七穴,積陰之所聚也。


水所從出入也。


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腎俞,(背部之俞,凡有五行,當其中者,督脈氣所發,次兩旁四行皆太陽脈氣也。


故水病,下為跗腫大腹,上為喘呼,(水下居於腎,則腹至足而浮腫。


上入於肺則喘息賁急,而大呼也。


不得臥者,標本俱病,(標本者,肺為標,腎為本,是肺腎俱水為病也。


分為相輸,俱受者,水氣之所留也。


(分其居處以名之,則是氣相輸應,本其俱受氣病則皆水所留也。


伏兔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腎之街也。


(街,謂道也。


腹部正俞,凡有五行,夾臍兩旁,則腎臟足少陰脈,及衝脈氣所發,次兩旁則胃府足陽明脈氣所發,此四行穴則伏兔之上也。


三陰之所交結於腳也。


踝上各一行,行六者,此腎脈之下行也,名曰太衝。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2:31:30 | 只看該作者

水熱穴論篇


凡五十七穴者,皆藏之陰絡,水之所客也。


(《經》所謂五十七者,尻上計有五行,每行計有五穴,此腎之俞也。


其中行系督脈一經,旁四行,系足太陽膀胱經,以腎於膀胱為表裡也。


伏兔上各二行,每行有五穴者,此腎脈所通之街,謂夾中行任脈,兩旁衝脈也。


且足經三陰之交者,必結於腳內踝上三寸,有穴名三陰交。


腎肝脾三經之所交也。


其踝上各一行,每行六穴者,此腎脈之所行,名曰太衝,以腎於衝脈並皆下行於足,合而盛大,故曰太衝。


其穴在內踝之上。


凡此五十七穴者,皆陰臟之陰絡,水之所客也。


故治水者,治此諸穴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2:31:39 | 只看該作者

標本病傳論篇


《標本病傳論》曰:有其在標而求之於標,有其在本而求之於本,有其在本而求之於標,有其在標而求之於本。


故治有取標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得病之情,知治大體,則逆從皆施必中焉。


故知逆與從,正行無間,知標本者,萬舉萬當。


(道不疑惑,識既深明,則無問於人,正行皆當。


不知標本,是謂妄行。


(識,猶偏淺。


道末高深,舉目見違,故行多妄。


夫陰陽逆從,標本之為道也。


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別陰陽,知逆順,法明著,見精微則小,尋其所利則大。


以斯明著,故言一而知百病之所害也。


少而多,淺而搏,可以言一而知百也。


(言少可以貫多,舉淺可以料大者,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也。


以淺而知深,察近而知遠,言標與本,易而無及。


(雖事極深玄,人非咫尺,略以淺近,而悉貫之。


然標本之道雖易可為言,而世人識見無能及者。


病發而有餘,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後治其標,病發而不足,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後治其本。


(本而標之,謂有先病復有後病也。


以其有餘,故先治其本,後治其標也。


標而本之,謂先發微緩者,後發重大急者,以其不足,故先治其標,後治其本也。


謹察間甚,以意調之,(間,謂多也。


甚,謂少也。


多,謂多形證而輕易。


少,謂少形證而重難。


審量標本不足有餘,以意調之也。


間者並行,甚者獨行,先小大不利,而後生病者,治其本。


(並,謂他脈共受邪氣而合並也。


獨,謂一經受病而無。


異氣相參也。


並甚則相傳,傳急則亦死。


此論病有標本,刺有逆從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2:31:48 | 只看該作者

天元紀大論篇


《天元紀大論》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思憂恐,(御,猶臨御。


化,謂生化也。


天真之氣無所不同,氣象雖殊,參應一也。


論言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周而復始,已知之矣。


起於三陰三陽之候,奈何合之?


(論,謂《六節臟象論》也。


運,謂五行,應天之五運、各周三百六十五日而為紀也。


故曰終期之日,周而復始也。


以六合五,數未參同,故問之也。


對曰: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


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可不通乎?


(道,謂化生之道。


綱紀,謂生長化成收藏之綱紀也。


父母,謂萬物形之先本始,謂生殺皆因而有之也。


夫有形稟氣,而不為五運陰陽之所攝者,未之有也。


所以造化不及,能為萬物化生之元始也。


以其是神明之育故也。


故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陰陽不測謂之神,神用無方謂之聖。


(謂變化聖神之道也,化,施化也。


變,散易也,神無期也,聖,無思也。


氣之施化故曰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2:31:57 | 只看該作者

天元紀大論篇


氣之散易故曰極。


無期稟候故曰神。


無思測量故曰聖,故萬物無能逃五運陰陽,由聖與神,故眾妙無能出幽玄之理。


夫變化之為用也,在天為玄,(玄,遠也。


天道遠玄,變化無窮。


在人為道,(道,妙用之道也。


經術政化非道不成。


在地為化,(化,生化也。


生萬物者地,土氣孕育,則形質乃成。


化生五味,(金石草木,根葉華實,酸苦甘淡辛鹹,皆化氣所生,隨時而有。


道生智,(智通妙用,惟道所生。


玄生神,(玄遠幽深,故生神也。


神之為用。


觸遇玄通,契物化成,無不應也。


神在天為風,(風者,教之始,天之使也,天之號令也。


在地為木,(東方化也。


在天為熱,(應大為用。


在地為火,(南方之化。


在天為濕,(應土為用。


在地為土,(中央之化。


在天為燥,(應金為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2:32:09 | 只看該作者

天元紀大論篇


在地為金,(西方之化。


在天為寒,(應水為用。


在地為水,(北方之化,神之為用。


如上五化,木為風所生,火為熱所熾,金為燥所發,水為寒所資,土為濕所全,蓋初因而成立也。


雖初由之以化成,卒因之以敗散爾。


豈五行之獨有是哉!


凡因所因而成立者、悉因所因而散落爾。


故在天為氣,在地成形,(氣,謂風熱濕燥寒。


形,謂木火土金水。


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


(此造化生成之大紀。


然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


(天覆地載,上下相臨,萬物化生,無遺略也。


故萬物自生自長,自化自成,自盈自虛,自復自變也。


夫變者何?


謂生之氣極,本而更始化也。


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


(天有六氣御下,地有五行奉上。


當歲者為上,主司天,承歲者為下,主司地,不當歲者,二氣居右,北行轉之,二氣居左,南行轉之。


金木水火運北,面正之常,左為右,右為左,則左者南行,右者北行、而反也。


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


(征,信也。


兆,先也。


以水火之寒熱,彰信陰陽之先兆也。


金木者,生成之終也。


(木主發生,應春,為生化之始,金主收斂,應秋,秋為成實之終。


終 不息,其化常行,故萬物生長化收藏自久。


氣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損益彰矣。


氣有多少、謂天之陰陽三等,多少不同秩也。


形有盛衰,謂五運之氣有太過不及也,則是少多盛衰,天地相召,而陰陽損益,昭然彰著也。


帝曰:愿聞五運之主時也。


鬼臾區曰:五氣營運各終期日,非獨主時也。


(一運之日終,三百六十五日四分度之一乃易之,非主旺時也,此言五運治政令於內。


合於六氣之治,政令於外者也。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


在天則為天干之五行,如甲乙屬木之類;


在運則為氣化之五行,如甲乙化土之類;


在中運則為甲乙大宮少宮之類;


在地則為地支之五行,如子丑寅卯之類;


在歲氣則為子午屬少陰君火之類。


故天有五行生六氣,天之六氣又生在地有形之五行,無非五行之妙也。


五位者,東南西北中央也。


寒暑燥濕風火者,即六氣也。


五臟者,心肝脾肺腎也。


五氣者,五臟之氣也。


喜怒思憂悲恐者,五志也。


三陰者,少陰太陰厥陰也。


三陽者,少陽太陽陽明也。


天地初分之時,天分五氣,地列五行,定位布政於四方,五氣分流散支於十干,當是時,黃氣橫於甲乙,白氣橫於乙庚,黑氣橫於丙辛,青氣橫於丁壬,赤氣橫於戊癸,故甲乙應土運,乙庚應金運,丙辛應水運,丁壬應木運,戊癸應火運。


天有此五行之氣,以御東西南北中央之五位,而寒暑燥濕風火,所由以生,正謂之六氣也。


在人則有心肝脾肺腎之五臟,以化五臟之氣,而喜怒思憂恐之五志所由以生也。


《六節臟象論》曰:五日謂之候。


言五日即有一候,如立春初五日,東風解凍之類。


三候謂之氣,言半月有三候,則為一氣,如立春正月節為一氣之類。


六氣謂之時,則有三月而為一時,如自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為春,自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而為夏之類。


四時則合春、夏、秋、冬而為一歲,皆從其所旺之時,而主治之,木而火,火而土,土而金,金而水,水而木,五運之氣相為承襲,而皆治之。


每終一歲之日,周而復始,今歲之候如此,明歲之候亦然。


帝言:已知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周而復始,但五運者,地之木火土金水治政令於內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2:32:24 | 只看該作者

天元紀大論篇


三陰三陽者,天之風熱燥濕寒,治政令於外者也。


故五運相襲而治者。


其於三陰三陽外治之候,如何合之?


區言:太極分陰陽,陰陽分為五行,故五行一陰陽,陰陽一太極,彼五運乃天地初生之氣,而列之於五方者也。


陰陽者,雖有三陰三陽之分,而天氣運氣地氣舉不能外之也。


天干主於降,地支主於升,而五運則主於升降行於天地之問,乃謂之中運,是謂天地之道也。


萬物之為綱紀,變化以為父母,生殺經為本始,真有神明為之府也。


蓋萬物初生謂之化,物之以極謂之變,陰陽莫測謂之聖,神用無方謂之神,由化與變,故萬物無能逃五運陰陽。


由聖與神,故眾妙不能出幽元之理,物之生從於化,物之極由乎變,變化之相迫,成敗之所由也。


又《五常政論》云:氣始而生化,氣散而有形,氣布而蕃育,其終而象變,其致一也。


在天為玄,其理玄遠,而玄之所生者,為神,神在人為道,其性咸備,而道之所生者,為智,在地為化,孕育萬物,而化之所生者,為五味。


惟玄生神,而為風,為熱,為濕,為燥,為寒,此乃三陰三陽之氣也。


故風之氣為木,熱之氣為火,濕之氣為土,燥之氣為金,寒之氣為水,而成五運之形,由是在天之氣與在地之氣相感,而化生萬物也。


然天地者,萬物之上下。


《五營運大論》曰:所謂上下者,歲上下見陰陽之所在也。


左右者,陰陽之道路。


《五營運大論》曰:左右者,諸上見厥陰,左少陰右太陽;


見少陰,右太陰右厥陰;


見太陰,左少陽右少陰;


見少陽,左陽明右太陰;


見陽明,左太陽右少陽;


見太陽,左厥陰左陽明;


所謂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見也。


帝曰:何謂下?


岐伯曰:厥陰在上則少陽在下,左陽明右太陰,少陰在上則陽明在下,左太陽右少陽。


太陰在上則太陽在下,左厥陰右陽明。


少陽在上則厥陰在下,左少陰右太陽。


陽明在上則少陰在下,左太陰右厥陰。


太陽在上,則太陰在下,左少陽右少陰。


所謂面南而命其位言其見也。


王注云:面北者,面向北而言之也。


上、南也。


下,北也。


左,西也。


右,東也。


主歲者,位在南,故面北而言其左右。


在下者,位在北,故面南而言其左右也。


左右也上天位也。


下地位也。


面南左東也。


右西也。


上下異而左右殊也。


此在天三陰三陽之氣,右旋於外,以加地也。


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


金木者,生成之終 ,此在地五運之行,左轉於內,以臨天也,天上之氣有多少,地上形有盛衰,故天上之氣與地下之形相召,而損益彰,以為物極之變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2:32:34 | 只看該作者

天元紀大論篇


其氣之多與形之盛相召者,益為變之盛也。


氣之少與形之衰相召者,損,損為變之虛也。


蓋物生之化者,天地之常,氣在五運曰平,氣在六氣曰常化也。


物極之變者,天地之變,氣在五運曰太過不及,在六氣曰淫,勝,反勝相勝也。


其變之勝者,則五運之太過,六氣之淫勝也。


其變之虛者,則五運之不及,六氣之反相勝也。


凡此五運六氣,所謂變化盛虛,本經後篇千言萬語皆所以發明,此四者。


學人當潛心以究之也。


五運氣行,各終期曰,非獨王時者,言木火土金水治政,各終一歲之期日,不獨治歲內六步之時令也。


帝曰:何謂氣有多少?


形有盛衰?


區曰: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


(由氣有多少,故隨其升降,分為二別也。


陰陽之三也,何謂?


太陰為正陰,太陽為正陽,次小者為少陰,次者為少陽,又次為陽明,又次為厥陰。


行有盛衰,為五行之治,各有太過不及也。


(氣至不足,太過營之,氣至太過,不足隨之,天地之氣虧盈如此,故云形有盛衰也。


故其始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2:32:47 | 只看該作者

天元紀大論篇


有餘而往,不足隨之,不足而往有餘從之,知迎知隨,氣可與期。


(言盈無常,互有勝負爾。


應天為天符,承歲為歲直,三合為治。


(應天為木運之歲,上見厥陰,火運之歲,上見少陽、少陰,土運之歲,上見太陰,金運之歲,上見陽明,水運之歲,上見太陽。


此五者,天氣下降,如合符運,故曰應天為天符也。


承歲謂木運之歲,歲當亥卯;


火運之歲,歲當寅午;


土運之歲,歲當辰戌丑未;


金運之歲,歲當已酉;


水運之歲,歲當申子,此五者,歲之所直,故曰:承歲為歲直也。


三合,謂火運之歲上見少陰,年辰臨午;


土運之歲上見太陰,年辰臨丑未;


金運之歲上見陽明,年辰臨酉。


此三者,天氣、運氣、與年辰俱會,故云三合為治也。


歲直亦曰歲位,三合亦為天符。


《六微旨大論》曰:天符歲會曰太一天符,謂天運與歲俱會也。


此承上文,而明氣有多少,形有盛衰之義,不外乎天地氣運氣而已。


陰陽之氣,合有多少者,謂三陰三陽之氣各分多少,陰多者為太陰正陰,次少者為少陰,而又次者為厥陰也。


陽多者,為太陽正陽,次少者為少陽。


而又次者為陽明也。


形有盛衰,謂五行之治各有太過與不及者也。


五運之形各有盛衰,土有太少宮,金有太少商,水有太少羽,木有太少角,之有太少征。


而太者太過,少者不及也。


始,謂甲子歲也。


《六微旨大論》曰:天氣始天甲,地氣始於子,子甲相合命曰歲立。


《運氣全書》曰:運有盛衰,氣有虛實,更相迎隨,以司歲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2:33:01 | 只看該作者

天元紀大論篇


陽盛陰衰,如土運甲陽而已陰,陽虛陰實,如六氣子實而丑虛,迎隨如六十甲子,一陽一陰盛衰虛實遞相接送,以司歲次而推之以終。


六甲故有餘、已則不足,隨不足已則有餘,從亦歲運。


非有餘,非不足者,蓋以同天地之化也。


若余已復余,少已復少,則天地之道變常而災害苛疾至矣。


其來而迎之,知其往而隨之,則歲氣自可與期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2:33:21 | 只看該作者

天元紀大論篇


寒暑燥濕風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


(太陽為寒,少陽為暑。


陽明為燥,太陰為濕,厥陰為風,少陰為火,皆其元在天,故曰天之陰陽也。


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


木,初氣也。


火一氣也。


相火,三氣也。


土,四氣也。


金,五氣也。


水,終氣也。


以其在地應天,故云下應也。


氣在地故曰地之陰陽也。


天以陽生陰長。


地以陽殺陰藏。


(生長者,天之道,藏殺者,地之道。


天陽主生,故以陽生陰長;


地陰主殺,故以陽殺陰藏。


天地雖高下不同,而各有陰陽之運用也。


天有陰陽,地亦有陰陽。


(天有陰故能下降,地有陽故能上騰,是以各有陰陽也。


陰陽交泰,故化變由之成也。


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陰陽也。


生長化收藏。


故陽中有陰,陰中有陽。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6 03:21 , Processed in 0.15625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