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馮氏錦囊秘錄】

 關閉 [複製鏈接]
218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14:15:44 | 只看該作者

論脈緊要諸條


對舉者、所以明相反之脈。


浮沉者,脈之升降也。


遲數者,脈之急慢也。


滑澀者,脈之通滯也。


虛實者,脈之剛柔也。


長短者,脈之盈縮也。


洪微者,脈之盛衰也。


緊緩者,脈之張弛也。


牢革者,脈之內外也。


動伏者,脈之出處也。


促結者,脈之陰陽也,濡弱者,脈之窮於進退者也。


芤弦者,脈之見於盛衰者也。


《經》曰:前大後小,前小後大,來疾去徐,來徐去疾,去不盛,來反盛,去盛來不盛,乍大乍小,乍長乍短,乍數乍疏,是又二脈之偶見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8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14:15:54 | 只看該作者

論脈緊要諸條


兼至者,合眾脈以成一脈也。


浮而細,且軟為濡。


沉而細,且軟為弱,浮而極細極軟,似有若無為微,浮而且大且弦且長之合為革,沉而且大且長且弦之合為牢,且大且長,浮中沉皆有力為實。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8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14:16:05 | 只看該作者

論脈緊要諸條


平脈者,各部之本脈也。


輕以取腑,重以取臟,諸陽脈為腑,諸陰脈為臟。


然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浮亦有臟,沉亦有腑,故取脈有權,不可執也。


足厥陰肝,沉而弦長,足少陰腎,沉石而滑;


足太陰脾,中和而緩。


足少陽膽,弦大而浮。


足陽明胃,浮長而澀。


足太陽膀胱,洪滑而長。


手少陰心,洪大而散。


手太陰肺,浮澀而短。


手厥陰心胞絡,浮大而散。


手少陽三焦,洪大而急。


手陽明大腸,浮短而滑。


手太陽小腸,洪大而緊。


凡肝弦、心洪、脾緩、肺毛、腎石、俱要中和,太過固病,不足亦病。


太過者,脈來強實是也。


病在外不及者,脈來虛微是也。


病在中。


六氣分合六部時日診候之圖 六氣分合六部時日診候之圖一 六氣分合六部時日診候之圖二 時令者;


四時之變脈與之應也。


十二月大寒,至二月春分,為初之氣,厥陰風木主令,《經》云:厥陰之至,其脈弦。


春分至小滿為二之氣,少陰君火主令,《經》云:少陰之至,其脈鈞。


小滿至六月大暑,為三之氣,少陽相火主令,《經》曰:少陽之至,大而浮。


大暑至八月秋分,為四之氣,太陰濕土主令,《經》曰:太陰之至,其脈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8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14:16:15 | 只看該作者

論脈緊要諸條


秋分至十月小雪,為五之氣,陽明燥金主令,《經》曰:陽明之至,短而澀。


小雪至十二月,大寒為六之氣,太陽寒水主令,《經》曰:太陽之至大而長。


以平治之紀為例,若太過之紀,其氣未至,而至從節前十二日為度,不及之紀其氣至而未至,從節後十三日為度。


太過之歲,從左尺浮分起立春,不及之歲,從左關中分起立春,依次而推之,此六氣至理,而方書所未發者,必於平旦,陰氣未散,陽氣未動,飲食未進,言語未吐之時,清心調息,逐部細究,則時令之病,可以前知。


診得六部俱平則已,若有獨大、獨小、獨浮、獨沉、獨長、獨短,與各部不同,依圖斷之,無不驗者。


假如左關中候,脈獨弦大,已知雨水後,驚蟄邊,有風熱之病,蓋弦主風,而大主熱也。


且左關又為風木之令故也。


如右尺沉分,脈獨緩滯而實大,已知芒種後,夏至邊,有濕熱之病,蓋緩滯主濕,實大主熱也。


若緩滯虛大,乃濕熱相火為患,蓋緩滯為濕,而虛大為相火也。


且在沉分,沉亦主濕,又在相火之位故也。


久病之人,六脈俱濁滯,惟右寸中候,脈得從容和緩,清淨無滯,已知霜降後,立冬邊必愈,其余仿此而推之,百不一失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8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14:16:24 | 只看該作者

論脈緊要諸條


夫按政運者,所以明不應之脈,蓋不應者,沉細也,有其診則見矣。


凡值此不應,乃歲運合宜,不必求治,誤治之,反伐天和。


土運為南政,土位居中,面南行令故也。


其余四達以蓋事之,北面受令,故為北政。


甲已二年,為土運南政,如運少陰司天,則兩寸不應,厥陰司天,則右寸不應,太陰司天,則左寸不應。


少陰在泉,則兩尺不應,厥陰在泉,則右尺不應,太陰有泉,則左尺不應。


乙丙丁戊庚辛壬發八年,皆為北政,如遇少陰司天,則兩尺不應,厥陰司天,則右尺不應,太陰司天,則左尺不應。


少陰在泉,則兩寸不應,厥陰在泉,則右寸不應,太陰在泉,則左寸不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8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14:16:33 | 只看該作者

論脈緊要諸條


如尺當不應,而反浮大,寸當浮大,而反沉細,寸當不應,而反浮大,尺當浮大,而反沉細,是謂尺寸反,《經》曰:尺寸反者,死。


如右當不應而反浮大,左當浮大而反沉細,左當不應而反浮大,右當浮大而反沉細,是謂左右反,《經》曰:左右反者,死。


真臟者,所以明不治之脈,蓋人以胃氣為本,胃氣脈者,應手中和,意思忻忻,悠悠揚揚,難以名狀是也。


太過不及者,病。


但得真臟脈,不得胃氣者,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8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14:16:42 | 只看該作者

論脈緊要諸條


《經》曰:脈氣有餘,形氣不足生,是重以脈也。


又曰:形肉已脫,九候雖調猶死,是重以形肉也。


何經言之,相反若是?


此二者,均不可偏廢也。


夫脈氣有餘,裡無大病也。


形氣不足,未至肉脫也,何死之虞?


若至形肉俱脫者,必久病也。


此時客病雖無所苦,然氣血虧竭,依稀一線之氣,留連未絕,所以九候如絲,似乎和緩之象,然形如柴立,大肉已敗,脾主肌肉,土崩脾絕矣。


難無風雨之侵,油干燈自盡耳。


一以尺中為根,人之有尺,猶樹之有根,水為天一之元,先天命根也。


王叔和曰:寸關雖無,尺猶不絕,如此之流,何憂殞滅,謂其有根也。


若腎脈獨敗,是無根矣。


一以沉候為根,《經》曰:諸浮脈無根者,皆死。


是謂有表無裡,謂之孤陽不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8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14:16:53 | 只看該作者

論脈緊要諸條


夫造化所以亙萬古而不息者,一陰一陽,互為其根也。


陰既絕矣,孤陽豈能獨存乎?


二說似乎不同,實則一致。


兩尺為腎部,沉候之六脈皆腎也。


然則兩尺之無根,與沉取之無根,總屬腎水絕矣。


故曰:脈貴有神。


有神者,即重按有根之謂,譬如樹木根本一壞,雖猛力培植,終無發生之理。


寸脈浮太陽也。


又兼疾脈,此陽中之陽也,名曰重陽。


尺內沉細,陰也。


又兼遲脈,此陰中之陰也,名曰重陰。


上部重陽,下部重陰,陽亢陰隔,癲狂乃成,六脈有表無裡,如濡脈之類,此名脫陰。


六脈有裡無表,謂之陷下,如弱脈之類,此名脫陽。


六脈暴脫,此陰陽俱脫也。


《經》曰:脫陰者目盲,脫陽者見鬼,陰陽俱脫者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8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14:17:02 | 只看該作者

論脈緊要諸條


《經》曰:持脈有道,虛靜為保,春日浮,如魚之游在波。


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


秋日下膚,蟲蟄將去。


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


故曰:知內者,按而紀之;


知外者,終而始之。


此六者,持脈之大法。


衝陽者,胃脈也,在足跗上(即腳面也)五寸,骨間動脈,上去陷谷三寸,蓋土者,萬物之母,衝陽脈不衰,胃氣猶在,病雖危,尚可生也。


太谿者,腎脈也。


在足內踝,後跟骨上(即足跗後兩面圓骨,俗名孤拐骨),動脈陷中,蓋水者,天一之元,太谿不衰,腎猶未絕,病雖危,尚可生也。


太衝者,肝脈也。


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陷中,蓋肝者,東方木也。


生物之始,此脈不衰,則生生之機尚可望也,故名生死之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9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14:17:12 | 只看該作者

論脈緊要諸條


女人尤以此為主,蓋以婦人主血,而肝為血海,且東方生物之始也。


氣海穴,在臍下一寸半,氣海者,男子生氣之海也。


丹田穴在臍下三寸,即關元穴,乃足少陰任脈之會及陰陽之門戶,人身之根本,為精神藏聚之所,二處之動氣,即脈之根源也。


《經》曰:榮行脈中,衛行脈外,是言榮衛所行之道路,豈足以盡脈之變化哉!


故 《經》曰:根於中者,命曰:神機脈之所以神其用者,皆元神上鐘,而主宰其機臟腑精華,而變現其體,若以脈中惟以氣血為用,則尺寸之膚,莫非血氣也。


皆可以按脈驗病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9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14:17:24 | 只看該作者

論脈緊要諸條


上魚者,脈上於魚際也。


世人常有此脈,脈同病異,不可以一例論也。


有兩手上魚者,有一手上魚者,若平人神色充實,而有此脈者,此天稟之濃,元神充滿,上溢於魚也,其人必壽。


若人素無此脈,一若上魚者,此病脈也。


《難經》曰:關之前者,陽之動也。


脈當九分而浮,減者,法曰不及,過者,法曰太過,遂上魚為溢,為外關內格,此陰乘陽之脈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9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14:17:33 | 只看該作者

論脈緊要諸條


陽實者,人知其脈之洪大矣。


至其極也,而脈反匿伏焉。


此乾之上九,亢龍有悔也。


陰虛者,人知其脈之微細矣。


至其極也,而脈反躁疾焉。


此坤之上六,龍戰於野也。


是皆陰陽亢制之理,惟明者知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9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14:17:42 | 只看該作者

論脈緊要諸條


脈有乘侮,假令肺病而見心脈,雖云克我者為賊邪,然本臟實有以致之。


《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猶國無君子故奸人得乘之。


又如肺病而見肝脈,我克者為微邪,然本臟之衰可占也。


故《經》曰:氣不足則已所勝者,輕而侮之,惟君子道消,故小人道長也。


余臟可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9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14:17:50 | 只看該作者

論脈緊要諸條


男子以陽為主,兩寸之脈,常旺於尺,若兩寸反弱,尺反盛者,腎不足也。


女子以陰為主,兩尺之脈常旺於寸。


若尺反弱,而寸反盛者,上焦有餘也。


不足固病,有餘亦病,所為過猶不及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9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14:17:58 | 只看該作者

論脈緊要諸條


老弱之人,脈宜緩弱,若脈過旺者,病也。


少壯之人,脈宜充實,若脈過弱者,病也。


然猶有說焉。


老者脈旺而不躁,此天稟之濃引年之叟也,名曰壽脈。


若脈躁疾,有表無裡,此孤陽也。


其死迅矣。


壯者脈細而和緩,三部同等,此天稟之靜清逸之土也,名曰陰脈,若脈來細而勁直,前後不等,可與之決死期矣。


病之陰脈,有沉有緊有數,而仲景統以微細言之,蓋沉必重按始得,緊數亦在沉細中見,不似陽症浮大而緊數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9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14:18:07 | 只看該作者

論脈緊要諸條


薛氏曰:人知數為熱,不知沉細中見數為寒甚,真陰寒症,脈嘗有七八至者,但按之無力而數耳,宜深察之。


脈法倡自岐黃,不過測病情,決生死而已,安得有所謂太素也?


自楊上善主《太素脈法》,征休征咎,比於神靈,皆風鑒者之流托名《太素》,以神其說耳。


然亦有可采之句,如曰:脈形圓淨,至數分明,謂之清。


脈形散澀,至數模糊之謂濁。


質清,脈清,富貴而多喜,質濁脈濁,貧賤而多憂,質清脈濁,外富貴而內貧賤,失意處多,得意處少也。


質濁脈清,外貧賤而內富貴,得意處多,失意處少也,富貴而壽,脈清而長,貧賤而夭,脈濁而促,清而長者,富貴而夭,濁而促者,貧賤而壽,此皆可采之句,實為窮通休咎之征,然亦不能外乎風鑒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9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14:18:16 | 只看該作者

錦囊刪潤脈訣


人身之脈(總論氣血脈息),本乎榮衛,榮者,陰血,衛者陽氣,榮行脈中,衛行脈外,脈不自行,隨氣而至,氣動脈應,陰陽之義,氣如橐龠,血如波闌,血脈氣息,上下循環。


十二經中,皆有動脈,手太陰經,可得而息(十二經動脈肺為大會) 此經屬肺經曰:脈會太淵。


太淵穴名,(即寸口也),上系吭嗌,脈之大會,息之出入。


初持脈時,(診脈法)令仰其掌,掌後高骨,是謂關上,關前為陽,關後為陰,陽寸陰尺,先後推尋,寸關與尺,兩手各有揣得高骨,上下左右,左手為陽,右手為陰,浮取為陽,沉取為陰,數躁為陽,遲慢為陰,有力為陽,無力為陰,長大為陽,短小為陰,男子之脈(男女脈病同異),左大為順,女之子脈,右大為順,男尺恆虛,女尺恆盛。


凡診病脈,平旦為準,虛靜凝神,調息細審,一呼一吸,合為一息,四至五至,平和之則,三至為遲(遲數冷熱),遲則為冷。


六至為數,數即熱症。


轉遲轉冷,轉數轉熱,在人消息,在人差別,遲數既得,即辨浮沉,浮表沉裡(浮沉表裡),深淺酌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9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14:18:26 | 只看該作者

錦囊刪潤脈訣


浮數表熱,沉數裡熱,浮遲表虛,沉遲冷結。


察其六部(六部主候臟腑),的在何處?


一部兩經,一臟一腑,左寸屬心,合於小腸,關為肝膽,尺腎膀胱,右寸主肺,大腸同條,關則脾胃,尺命三焦,不特臟腑(身分三部),身亦如是。


上下中央,三部分之,寸候胸上,關候膈下,尺候於臍,直至跟踝,左脈候左,(左右)右脈候右,病隨所在,不病者否。


浮沉遲數,有內外因(浮沉遲數以應天人內外,風寒暑濕燥火),外因於天,內緣於人,天則陰陽,風雨晦明,人喜怒憂,思恐悲驚,外因之浮,則為表症,沉裡遲寒,數則熱盛,內因浮脈,虛風所為,沉氣遲冷,數躁何疑?


表裡寒熱,風氣冷躁。


辨內外因,脈症參考,(五臟脈候輕重)浮沉之脈,亦有當然。


浮為心肺,沉屬腎肝;


脾者中州,浮沉之間;


肺重三菽,皮毛相得;


六菽為心,得之血脈;


脾九菽重,得於肌肉;


肝與筋平,重十二菽;


惟有腎脈,獨沉之極,按之至骨。


舉指來疾,脈理浩繁,總括於四,六難七難,專衍其義。


析而言之,七表八裡,又有九道(七表八裡九道,脈病形狀),六名乃備。


浮而無力是為芤脈(合則為四),有力為洪,形象可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9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14:18:39 | 只看該作者

錦囊刪潤脈訣


沉而有力,其脈為實,無力微弱,伏則沉極,脈遲有力,滑而流利,無力緩澀,慢同一例,數而有力,脈名為緊,小緊為弦,疑似宜審,合則為四。


離為七八,天機之秘,神授之訣,舉之有餘,按之不足(離為七八),泛泛浮浮,如水漂木,芤脈何似,絕類茲蔥,指下成窟,有邊無中,滑脈如珠,往來轉旋,舉按皆盛,實脈則然,弦如張弦,緊如細線,洪較之浮,大而力健,隱隱約約,微渺難尋,舉無按有,便指為沉,似遲不遲,是謂之緩,如雨沾沙,澀難而短,遲則極緩,伏按至骨,濡則軟軟,弱則忽忽,既知七表,更知八裡,九迎之形,不可不記,諸家九道(九道脈),互有去取,不可相無,不可相有,過於本位,相引曰長,短則不及,來去乖張,形大力薄,其虛可知,長短二脈,勿診關中,蓋寸關尺,一氣貫通,焉能間斷,長短何蹤,惟於寸尺,二者常逢,促結俱止,促數結遲,代止不然,止難回之,三脈皆止,當審毫厘,牢比弦緊,轉堅轉勁,動則動搖,厥厥不定,細面一線,小而有力,弦大虛芤,脈曰改革,渙漫不收,其脈為散,急疾曰改,脈最易見,即脈求病,病無不明,病參之脈,可決死生,然有應病,(腎病不應)有不相應,此最宜詳,不可執定。


人安脈病,是曰行尸,人病脈和,可保無危。


右寸氣口,左寸人迎,氣口脈大,主食內停,人迎脈大,主風外因(或云肝為風臟,胃為水穀之海,故以兩關分人迎、氣口,以候內因外因,未有以心辨風,以肺辨食者。


內傷外感,按此搜尋。


(中風痰氣)中風脈浮,滑兼痰氣,其或沉滑,勿以風治,或浮或沉,而微而虛,扶危治痰,風未可疏,堅大急疾,其凶可知。


傷寒熱病(傷寒),脈喜浮洪,沉微澀小,證必多凶,汗後脈靜,身涼則安,汗後脈躁,熱甚必難,陽證見陰,命必危殆,陰證見陽,雖困無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0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14:18:50 | 只看該作者

錦囊刪潤脈訣


(傷風)陽浮而滑,陰濡而弱,此名傷風,勿用寒藥,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此非風寒,乃濕溫脈,陰陽俱盛,病熱之極,浮之而滑,沉之散澀,惟有溫病,脈散諸經,各隨所在,不可指名。


(中暑)暑傷於氣,所以脈虛,弦細芤遲,體狀無余,或澀或細,或濡或緩,是皆中濕,可得而斷。


勞倦內傷,脾脈虛弱,汗出脈躁,死證可察。


瘧脈自弦,弦遲多寒,弦數多熱,代散則絕,病久之脈,虛微無力,似乎不弦,細診可得。


(五痹)風寒濕氣,合而為痹,浮澀而緊,三脈乃備。


香港腳之脈,其狀有四,浮弦為風,濡弱濕氣,遲澀因寒洪數熱鬱,風汗濕溫,熱下寒熱,腰痛之脈,皆沉而弦,兼浮者風,兼緊者寒,濡細則濕,實則閃肭,指下既明,治斯不忒。


尺脈虛弱,(痿痛)緩澀而緊,病為足痛,或是痿病。


澀則無血,厥寒為甚,尺微無陰,下痢逆冷,無積不利,脈宜滑大,浮弦急死,沉細無害,熱厥脈伏(便秘),時或而數,便秘必難,治不可錯。


疝脈弦急,積聚在裡,牢急者生,弱急者死,沉遲浮澀,疝瘕寒痛,痛甚則伏,或細或動。


風寒暑濕,氣鬱生涎,下虛上實,皆暈而眩,風浮寒緊,濕細暑虛,涎弦而滑,虛脈則無,治眩暈法,尤當審諦,先理痰氣,次隨症治。


嘔吐反胃,浮滑者昌,弦數緊澀,結腸者亡。


滑數為嘔,代者霍亂,微滑者生,澀數凶斷。


夏月泄瀉,脈應暑濕,洪而數溲,脈必虛極,治暑濕瀉,分其小便,虛脫固腸,罔有不痊。


滑而不勻,必是吐瀉,霍亂之候,脈代勿訝,厥逆遲微,是則可嗟。


偏弦為飲,或沉弦滑,或結或伏,參飲中節,總痰之脈,勢必弦滑。


喘脈浮滑,手溫並佳,四肢若寒,沉澀難藥。


嗽所因,浮風緊寒,數熱緩濕,房勞澀難,右關濡者,飲食傷脾,左關弦短,疲極肝衰,浮短肺傷,法當 嗽,五臟之嗽,各視本部,浮緊虛寒,沉數實熱,洪滑多痰,弦澀少血,形盛脈細,不足以息,沉伏而緊,皆是死脈,惟有浮大,而嗽者生,外症內脈,參考稱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2 08:4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