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936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5 22:31:43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宋某,男,64歲,基礎血壓一般在169/96kPa,心梗後血壓一直維持在143/85kPa。


臨床表現為經常口乾、乏力、心慌、氣短、失眠多夢、腰膝酸軟、大便乾、小便黃,時有頭脹,舌紅苔薄白,脈沉細數。


診斷為氣陰兩虛,方藥偏於人參、五味子、炙甘草補氣,血壓便升至169/104kPa,病人即有明顯的頭脹、頭暈、頭痛、噁心等肝陽上亢的症狀。


偏於生地、首烏、麥冬滋陰,即出現腹痛、便溏等陽虛陰寒的症狀。


最後歸結於陰陽兩虛偏於陰虛,用左歸丸加減而收功。


患者雖臨床表現為陰虛陽亢,但其血壓並不高。


總之,從中醫的學術觀點來看,高血壓病的發生發展,主要與臟腑陰陽失調、制約關係失常有關,決不能把高血壓病和肝陽上亢等同起來。


如果在高血壓病的辨證中只重視陰虛陽亢的發生,而忽略陽虛陰盛的變化,把滋陰潛陽、涼肝熄風作為治療高血壓病的惟一方法,這樣在施治中往往會得出「中醫治療高血壓病效果不好」,或「中醫只能改善症狀,不能降低血壓」的錯誤觀點,這種觀點主要是由於脫離了陰陽辨證的基本規律,單純把肝陽上亢作為高血壓病的病機來認識所造成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6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5 22:31:56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二、活血化瘀法的臨床應用瘀血,在祖國醫學領域中涉及面較廣,為臨床辨證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活血化瘀法是與之相應的治療方法。


這種方法,在歷代醫家的實踐中,積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治療經驗。


隨著醫療的需要和學術的發展,近年來對活血化瘀的研究步步深入,臨床療效不斷提高。


但也出現了另一種傾向,有的既不遵循中醫的理法,又無科學實驗資料可據,將活血化瘀法過分誇大,甚至把它說成「虛則能補,實則能瀉,寒則能溫、熱則能清」等等,這就有些荒謬了。


為了全面瞭解、系統掌握中醫傳統的用藥規則,現將活血化瘀法的臨床應用簡述如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6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5 22:32:14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一)活血化瘀法的意義與作用活血化瘀法是運用和血行血、活血化瘀以及破瘀散結的藥物,來治療某些病因引起患者氣血失調、臟腑失和,由此而產生的血行不暢、瘀血阻滯、血結症積等各種「血瘀」病證的方法。


本法有調和氣血、活血散結、軟堅化積、攻逐祛實的作用,所以在「八法」中屬於「消法」的一部分。


亦即《內經》中「結者散之」、「堅者削之」、「血實者宜決之」的治療方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6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5 22:32:32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二)活血化瘀法的適應證血液運行周身,迴圈不息,才能發揮其「濡養五臟,灑陳六腑」的正常生理功能。


如血流不暢或局部血液阻滯,即可出現「血瘀」的病證。


其主要臨床表現有以下幾種特點:1.證候疼痛:疼痛是「血瘀」最重要的表現之一。


瘀血阻滯經脈,不通則痛。


這種疼痛的特點為:①疼痛部位固定不移,不像風邪的疼痛遊走不定,氣滯的疼痛時聚時散;


②疼痛的性質常呈刀割、針刺,或持續疼痛,經久不愈,即所謂「久痛入絡」;


③疼痛多在午後、夜間發作或加重。


腫塊:如外傷撞跌,傷處出現瘀血青紫腫脹,或內臟症積,以及癰疽瘡瘍初起的腫痛等。


出血:如出血性紫癜、吐血、咯血、二便下血以及子宮出血等。


但這種「瘀血不去,新血妄行,血不循經」的出血特點是血色多呈紫黑色或塊狀,而且常伴有疼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6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5 22:32:46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神經精神症狀:如麻木、抽搐、肢體癱瘓等「瘀血不能養筋」的神經症狀;


失眠、煩躁、怔忡、健忘、悶瞀、甚至狂妄不安、精神錯亂等「瘀血乘心」的精神症狀。


但上述諸症,雖然常為瘀血、血結、蓄血所致,但並非為瘀血的特有症狀,臨床必須兼見其他瘀血證候或排除其他病因,方可診斷為瘀血病證。


全身症狀:如面色黧黑,兩頰紫紅,肌膚甲錯,乾燥無光,頸靜脈怒張,青筋暴露,血絲、血縷、酒渣鼻、指甲青灰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6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5 22:33:04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2.舌診:舌多呈少苔或無苔,舌質青紫、瘀斑、瘀點。


如熱性病中熱傷營血出現瘀血症狀,則舌質絳紫無苔,或舌質絳紫,望之乾,捫之濕,皆為內有瘀血的重要表現。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6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5 22:33:17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3.脈象:瘀血的主要脈象為「澀脈」,但亦可見到沉、牢、弦、細以及滑、實、結代等脈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6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5 22:33:30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三)活血化瘀方藥的選用由於血瘀證有輕重、標本緩急以及發病部位的不同,因此在選方用藥時,要根據其性能的強弱、配伍的主次,以及部位的表裡、上下,做到選藥適宜,組合得當,臨床才能發揮應有的效能。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6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5 22:33:46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1.根據方藥作用的強弱(1)和血行血:這類方藥性能平妥,作用緩和,有養血和血、行血通絡的作用。


臨床適用於瘀血症狀較輕,或其他病症而兼有瘀血表現者。


常用藥物:當歸、川芎、丹參、雞血藤、赤芍、毛冬青、益母草、牛膝、王不留行等。


代表方劑:佛手散、丹參飲、芎歸養血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7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5 22:33:59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2)活血化瘀:此類方藥作用較強,有活血、化瘀、止痛作用,為活血化瘀的主要方法。


適用於瘀血症狀較為明顯,或疼痛較為嚴重的病證。


常用藥物:桃仁、紅花、乳香、沒藥、鬱金、薑黃、元胡、五靈脂等。


代表方劑:桃紅四物湯、勝金散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7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5 22:34:14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3)破血散結:方藥作用強,多有毒性,有攻堅消積、通經活絡、祛瘀生新的作用。


常用於瘀血積結,或瘀血日久,經絡不通,營衛不調,臟腑失和所致的各種瘀血病證,如症積、痹證、乾血癆等。


由於此類藥物的性能多較強烈,因此在臨床應用時,多與其他活血化瘀的藥物配合應用,或作為攻補兼施的合用法,或為丸劑,作為輕削緩攻的軟堅法。


常用藥物:三棱、莪朮、大黃、急性子、乾漆、阿魏、穿山甲、水蛭、虻蟲、地鱉蟲、蜣螂等。


代表方劑:下瘀血湯、大黃蟲丸。


上述三法,有時可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聯合應用。


但在一般情況下,破血散結往往可與活血化瘀或和血行血的藥物並用,而和血行血或活血化瘀多不與破血散結的藥物兼施。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7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5 22:34:31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2.作為方劑中的主要藥物瘀血,在疾病中的發生與發展,不外兩種因素,一是由瘀血而誘發疾病,一是由疾病而引起瘀血。


也可以說,前者以瘀血為本,病證為標;


而後者以疾病為因,瘀血為果。


用活血化瘀作為方劑中的主藥,目的是為了治療病因,解決疾病的根本問題。


經常運用的方法有下列幾種:(1)活血止痛:根據「不通則痛」的道理,活血化瘀本身就具有止痛作用。


但有的活血化瘀藥具有兩重性,既能活血又能止痛。


對瘀血引起的疼痛最好選用這類藥物。


常用藥物:元胡、乳香、沒藥、五靈脂、鬱金、薑黃、降真香等。


代表方劑:手拈散、七厘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7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5 22:34:45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2)活血祛風:祖國醫學經過長期的實踐,總結了「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治療經驗。


如眩暈、抽搐、偏枯以及皮膚搔癢等症,往往是由瘀血所致,治療這類疾病,必須以活血為主,臨床才能達到熄風的目的。


常用藥物:生地、當歸、川芎、赤芍、丹皮、路路通等。


代表方劑:治風六合湯、當歸飲子、防風當歸散、桃紅飲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7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5 22:35:00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3)活血止血:治療出血的病證,不能單靠止血的藥物。


對於出血而有瘀血見症者,由於瘀血不去,血不循經,出血不易停止,故當應用活血化瘀之法,求其「經脈以通,血氣以從」,達到血行而止血的目的。


但要重視「善止血者,且無凝瘀之弊」的原則,在選方用藥時,必須採用既有活血、又有止血作用的方藥。


常用藥物:旱三七、茜草、蒲黃、仙鶴草、花蕊石、小薊等。


代表方劑:蒲黃散、茜草根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7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5 22:35:15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4)化瘀逐水:當瘀血阻於肝脾脈絡,或心陽虛衰,氣滯血瘀,導致水濕內生,症見肝脾大,脈絡怒張,面色灰黯,唇舌紫褐,兼見腹水肢腫,必須運用活血化瘀行氣逐水之法,使其血活水消。


常用藥物:澤蘭、赤芍、桃仁、紅花、當歸尾、丹皮、丹參等。


代表方劑:澤蘭湯、化瘀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7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5 22:35:28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5)活血通絡:因肌表經絡阻滯,營衛不調,氣血不暢,而引起肢體關節疼痛、腫脹、麻木、拘攣、僵硬、伸屈不利等症。


治療上宜用活血通絡、蟲類搜剔之類的方藥。


常用藥物:路路通、絲瓜絡、王不留行、川芎、紅花、皂刺、土元、蜂房、穿山甲、地龍、老鸛草等。


代表方劑:身痛逐瘀湯、著痹驗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7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5 22:35:43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3.作為方劑中的輔助藥物瘀血,在發病過程中往往是其他疾病中的一種症狀,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尋找病因,進行根本的治療。


同時也要根據瘀血的症狀,配合適當的活血藥物,採用因症同治、標本兼施的處理方法。


常用方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7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5 22:35:56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1)疏風活血:本法常用於風寒阻絡、經脈收引所致的瘀血頭痛或關節痛。


治療時要在疏風為主的方劑中佐以活血藥物,這樣不但有利於血活絡通,而且有助於養血祛風。


常用藥物:當歸、川芎。


代表方劑:川芎茶調散、人參敗毒散、防風湯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7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5 22:36:09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2)清熱活血:如化膿性感染,癰疽瘡瘍的初起,發生赤腫痛,乃因熱毒鬱結、氣血不通所致,因此在治療上必須運用清熱解毒、消除病因的同時,佐以活血行瘀,以達到熱清腫消、血活痛定的功效。


常用藥物:赤芍、丹皮、乳香、沒藥、皂刺、穿山甲、歸尾。


代表方劑:仙方活命飲、犀黃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8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5 22:36:22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3)涼血活血:熱邪入於營血,症見斑疹、譫語、舌質絳紫等症,乃因熱毒傷陰、血行不暢所致。


治法必須應用清營涼血,結合活血化瘀的方法,即葉天士所謂「入血則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的原則。


常用藥物:赤芍、丹皮、丹參、紫草等。


代表方劑:清營湯、犀角地黃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22 02:06 , Processed in 0.10937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