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780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18:37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三診:又服藥3付後,目赤已退,低熱穩定,但仍腹熱心煩,睡眠不實。


舌尖紅轉為微紅,舌中及根部苔灰黃已有化薄趨勢,脈象右弱左微弦。


此為氣血臟腑功能失於調節,再以清餘熱而涼肝明目,佐以健脾化濕安神。


處方:黃芩10克、青蒿10克、山梔10克、銀柴胡10克、生牡蠣15克、生石膏15克、珍珠母20克、茯神10克、鱉甲10克、生白芍10克、西洋參3克(另煎兌入)、知母10克、羚羊角粉.6克(分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0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18:46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四診:服藥4劑後,腹熱減輕,體溫有下降趨勢(37.3~37.4℃),心悸失眠,舌尖微紅,苔膩。


大便溏好轉,日行2~3次,脈細數。


此為內火漸潛,再以原法出入。


處方:枸杞子10克、菊花10克、黃柏6克、知母10克、生石膏15克、車前子10克(包)、扁豆15克、黃芩10克、青蒿10克、西洋參3克(另煎兌入)、羚羊角粉0.3克(分沖)、生白芍10克、珍珠母20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0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18:54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五診:熱退神怡,腹熱已去,寐納均佳,體溫36.8℃。


脈象細數轉緩,舌苔薄膩。


再以養陰清熱,平肝化濁,標本結合治之。


處方:石斛10克、西洋參3克(另煎兌入)、蘆根20克、珍珠母20克、元參10克、生地10克、菊花10克、生石膏15克、知母10克、功勞葉15克、白蒺藜10克、炒棗仁10克、牛膝15克、茯苓15克。


依上方加減,服藥月餘,體溫正常(36.7~36.3℃);


血化驗複查,血沉、抗「O」、補體、α球蛋白、血清鐵蛋白等均下降或恢復正常;


血壓15.6/9.1kPa,心率64~80次/分,病癒出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0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19:02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本案低熱月餘不退,乃係冬溫損傷肺腎之陰,肝熱上乘而為病。


董氏先以清肺養陰、化痰泄火之劑治療,使熱勢下降,目赤轉淡。


肺熱見退後,又以西洋參益氣養陰,菊花、穀精草、白蒺藜清肝明目,石斛、花粉、玉竹、葛根養陰生津,青蒿以清其虛熱,扁豆健脾和中。


三診目赤已退,頭痛亦除,惟睡眠不實,腹熱心煩,以玉女煎及青蒿鱉甲湯加減。


青蒿芳香逐穢開絡,鱉甲、牡蠣護陰且能入陰絡搜邪;


邪熱傷陰則用知母、銀柴胡、生石膏、白芍等清熱養陰;


茯神、棗仁安神強心,藥後熱退神怡,睡眠亦安。


又以養陰清熱平肝化濁之劑,以收其功。


後加用功勞葉者,取其恢復體力,標本同治,使低熱日久不退之症獲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0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19:11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三、回陽救逆法治癒熱極陽衰案徐某某,男,97歲。


初診:1986年3月27日。


主訴:素患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


1986年3月23日起體溫升高至39.9℃,精神不振,嗜睡,進而昏迷,呼吸急促(44次/分),心率140次/分,血壓23.4/14.3kPa。


3月24日心電圖示急性前間壁心肌梗塞。


處於病危狀態,中西醫治療效果不佳。


3月27日請董氏會診。


診查:四肢厥冷,手涼至肘,體溫已降(37.5℃),大便日行四次。


脈左沉細,右細微欲絕。


治法:慮其驟生厥脫之變,急用益氣回陽,以救厥逆。


方以四逆湯合附子湯加減。


處方:淡附片10克、生曬參10克、麥冬10克、川貝6克、桂枝6克、赤芍10克、丹參15克、銀花10克、連翹10克、茯苓15克、乾薑3克、炙甘草5克。


每劑煎150毫升,每兩小時服30毫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0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19:19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二診:服藥兩劑後手足見溫,指梢較涼。


心電圖較前好轉,心律齊,血壓14.3/7.8kPa。


胸片示左肺野清,右下肺炎已大部分吸收。


病情穩定,有笑容,能答問,舌淡紅少津,苔薄黃,脈沉細。


原方去乾薑,加白芍10克,附片改5克。


續服藥兩劑。


三診:病情平穩,神志清楚,手足已溫暖如常,停用降壓西藥,血壓仍維持在15.6/7.8kPa,體溫、血常規化驗正常。


舌淡紅苔薄白,脈細略弦。


更以益氣養陰兼清餘熱之法。


處方:太子參30克、麥冬15克、五味子8克、銀花12克、連翹15克、葛根10克、黃芩10克、川貝10克、炙甘草5克。


每日一劑,以調養之。


四診:胸片顯示肺炎已完全吸收,兩肺野清晰。


去掉鼻飼管,自己能用餐,每日進食200克,牛奶400毫升。


4月19日心電圖示:急性心肌梗塞已進入恢復期,自覺無不適,精神好,要求出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0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19:28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本例為97歲高齡患者,素患多種慢性疾患。


此次發病,乃失血及手術之後罹患雙側肺炎,同時再次發生急性心肌梗塞,初體溫高達39.9℃,神疲嗜睡,進而昏迷,雖經中西醫治療,其效不佳。


後體溫驟降,危在旦夕,故請董氏會診。


其時四肢厥冷,手涼至肘,大便日行四次,脈沉細微欲絕,已成厥脫之變。


董氏據證立法,急投益氣回陽以救厥脫之劑,用四逆湯合附子湯加減,服藥二劑病情即見明顯好轉,肺炎大部吸收。


為促其康復,同時防備余焰升騰,再擬益氣養陰兼清餘熱之法,終使氣充津足而餘熱清解,正勝邪退而轉危為安。


如此危急重症,取效之神速,充分顯示出董氏之膽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0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19:36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四、疏調肝木、多法聯用治癒頑固鬱證案崔某某,女,26歲。


初診:1982年9月6日。


主訴:心煩、意亂,悲傷欲哭近10年。


10年間曾多處就醫而療效不佳,近來又因情緒波動而病情加重,伴見心慌膽小,頭痛,胸悶,咽堵,行經時諸症更甚,雙乳脹痛,舌微紅,苔薄黃而膩。


辨證:證屬肝經氣火上擾,痰濕中阻。


治法:疏肝瀉火,滌痰安神。


處方:旋覆花10克(包)、廣鬱金10克、香附10克、琥珀3克(衝)、朱砂1.5克(衝)、龍齒15克(先下)、磁石15克、丹參10克、浮小麥15克、炙甘草5克、大棗5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0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19:45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二診:(9月23日)服上方6劑後,又加減繼服了6劑,心煩意亂有所好轉,自覺胸悶,咽中有痰,偏頭痛,舌有齒痕,舌質偏淡,中心裂痕,脈滑。


處方:旋覆花10克(包)、廣鬱金10克、半夏10克、陳皮10克、茯苓10克、膽星6克、遠志10克、川貝5克、黨參12克、白朮10克、炙甘草5克。


三診:(10月10日)經前覺心慌、痰多、喜哭,頭腦不清,心中煩亂,月經期間右側頭痛,噁心、口乾,自覺熱氣上衝,舌紅、苔黃膩。


處方:生龍牡各20克、浮小麥15克、炙甘草5克、大棗5枚、川芎10克、菊花10克、鉤藤10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黃芩10克、礞石10克(先下)。


四診:(1983年3月24日)間斷服上藥症狀相對平穩,但近日又感睡眠不實,夢多,經期乳房脹痛,咽痛,舌紅少苔,脈細弦。


處方:生地10克、元參10克、生牡蠣20克(先下)、地骨皮10克、山豆根6克、桔梗6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生甘草3克、川芎10克、菊花10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1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19:55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五診:服藥一周後睡眠好轉,自覺頭腦不清,頭眩,覺有氣向上衝,舌紅,中間有裂痕,脈細弦。


處方:桑葉10克、菊花10克、白蒺藜10克、生石決明30克(先下)、鉤藤10克、決明子10克、菖蒲5克、遠志5克、茯神10克、琥珀3克(衝)、朱砂0.9克(衝)。


六診:(4月5日)服上藥後,諸證好轉,自覺心中較平穩,經至胸脹,舌苔薄黃,脈細弦。


治以疏肝調經,鎮心安神。


處方:柴胡6克、香附10克、廣鬱金10克、茺蔚子10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生牡蠣20克(先下)、綠萼梅6克、金鈴子10克、元胡5克、桑寄生10克。


經上述調治,諸證悉除,可以正常生活工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1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20:03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本例為青年女性患者,平素性情急躁,近10年來出現心煩意亂、悲傷欲哭,而每值月經來潮之際症情加重。


中醫學認為,「肝為女子之先天」,「性喜條達而惡抑鬱」。


今患者素有肝鬱,經期陰血耗損則肝鬱加劇,氣鬱化火,擾亂心營,故發為是證。


由於火鬱灼津,煉液為痰,以致痰氣交阻,加之氣火上擾,故見頭痛、胸悶、咽堵等症;


因氣陰暗耗而心膽虛怯,故又見心慌膽小的表現。


據此董氏以疏肝瀉火、滌痰安神為主要治法,先用旋覆鬱金湯合甘麥大棗湯加減疏肝解鬱、鎮心安神,繼以益氣化痰、養心安神、清肝熄風為治,最後用疏肝調經、鎮心安神為治而收功。


總之,本例治療總不離心肝二經,而以解鬱化痰、鎮心安神為基本治法,其處方遣藥既有原則性,同時又有靈活性,充分體現了辨證論治的優越性。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1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20:12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五、清熱化濕、活血化瘀治癒重症黃疸案李某某,男,44歲。


初診:1977年8月26日。


主訴:1975年患急性黃疸型肝炎,經治療後好轉,但常反復出現右脅部疼痛。


近一個月來黃疸逐漸加深,黃色鮮明如橘子色,伴小便短黃,大便乾結,納食尚可,右脅及胃脘部脹滿疼痛,下肢輕度浮腫。


按腹部平坦柔軟,未叩及移動性濁音,肝肋下1.5釐米,脾肋下1釐米,質中。


顏面及頸部有散在蜘蛛痣。


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


查肝功能:黃疸指數50單位,凡登白試驗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麝香草酚濁度15單位,絮狀試驗(±),轉氨酶106單位。


蛋白電泳:A50%,α16%,α26%,β3%,γ34%。


西醫診斷:黃疸型肝炎,早期肝硬化。


辨證:濕熱蘊結,土壅木鬱,膽液外泄。


治法:清熱利濕退黃。


處方:茵陳30克、梔子10克、大黃5克、龍膽草10克、鬱金10克、車前子10克(包)、黃柏10克、黃芩10克、滑石12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1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20:20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二診:(9月10日)服上藥12劑,藥後大便通暢,小便黃赤如茶,量增多,右脅痛及脘脹滿均減輕,黃疸漸退,精神狀況好轉,舌暗紅,苔黃膩,原方加柴胡、赤茯苓。


處方:柴胡10克、茵陳30克、梔子10克、大黃5克、龍膽草10克、鬱金10克、車前子10克(包)、赤茯苓12克、黃柏10克、黃芩10克、滑石12克。


三診:(9月16日)服上方6劑,黃疸消退,肝區按之稍有脹痛,胸悶,納差,大便暢,蜘蛛痣(+),舌質暗紅,苔黃膩化薄,脈弦細,前方加活血化瘀藥再進。


處方:柴胡10克、茵陳30克、梔子10克、大黃10克、丹參30克、赤芍12克、鬱金12克、車前子30克(包)、香附10克、黃柏10克、蒼朮10克。


四診:(9月26日)上方又服10劑,諸症均減輕,再以上方出入續服近30劑,諸症消失,複查肝功能及蛋白電泳均恢復正常,臨床治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1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20:28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本案患者兩年前曾患急性黃疸型肝炎,雖然經過治療,但未完全治癒,其右脅部反復出現疼痛,表明肝的疏泄功能尚未完全恢復。


近月來黃疸逐漸加深,正是原病發作加重的表現。


其黃疸色黃鮮明,又見小便短赤,大便乾結,苔黃膩,脈弦數,當屬濕熱俱重之證。


又由於舊病遷延日久,不但木鬱土壅、肝脾不調,而且久病入絡,故又見下肢浮腫,頸面出現血痣,兩脅觸及痞塊,其病情已重可知。


《內經》云:「濕熱交蒸,民當病疸」,而《金匱》有「脾色必黃,瘀熱以行」的記載。


董氏宗經之旨,以茵陳蒿湯清利濕熱、通腑退黃,因熱毒瘀阻較重,故加龍膽草、黃柏、黃芩等苦寒之品以清泄肝膽之熱,加滑石、車前子利濕清熱使濕熱有去路,加鬱金解肝膽之鬱結以化瘀消疸。


黃疸消退以後,肝膽鬱阻未能立即消除,又於三診時,在清熱解毒利濕藥中加入香附、丹參、赤芍以行氣活血,加蒼朮燥濕理脾。


如是調治月餘,諸症得以消失,肝功能及蛋白電泳複查均恢復正常,病終告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1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20:35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六、化痰熄風、通經活絡治癒腦瘤術後抽搐案李某某,男,29歲。


初診:1985年6月13日。


主訴:5年前因腦腫瘤行手術摘除,其後病情相對穩定,但近年經常身體抽搐,不能自我控制,發作時一小時多方能休止,狀如癇證。


舌暗紅苔黃而膩,脈弦滑。


辨證:風痰阻絡,內風擾動。


治法:化痰熄風。


處方:礞石10克(先下)、沉香1.5克、黃芩10克、酒軍3克(包)、朱砂0.6克(衝)、琥珀面3克(衝)、蜈蚣2條、全蠍3克、羚羊角粉0.6克(衝)、鉤藤15克、清半夏10克、膽星5克、白芍10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1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20:44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二診:(6月23日)服上藥10劑,抽搐未發,藥證相符,尚有療效,原方加減出入,繼服。


處方:羚羊角粉0.6克(衝)、全蠍3克、蜈蚣2條、礞石10克(先下)、沉香1.5克、黃芩10克、酒軍3克(包)、朱砂0.6克(衝)、琥珀面3克(衝)、膽星5克、天竺黃10克、白芍10克、鉤藤15克。


上方連服20劑,症情基本平穩,抽搐未再發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1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20:51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本案患者以抽搐為主要臨床表現,其餘並無其他見症。


詢其病因,5年前曾行腦腫瘤摘除術,不能說與本例患者的病情無關。


一般認為,手術損傷可能有留瘀,但患者並無瘀血徵象。


董氏卻認為,其病機乃風痰阻絡,內風擾動所致。


而辨證要點,關鍵在於苔黃膩、脈弦滑,故治以化痰熄風,用礞石滾痰丸合琥珀鎮驚丸之意以擬方為治。


本方用礞石、膽星、半夏化痰,以羚羊角粉、全蠍、蜈蚣止痙熄風,配天竺黃清心經痰熱而開竅醒神,並豁痰定驚,用朱砂重鎮清熱安神,琥珀鎮驚通竅,黃芩清瀉中焦實火,酒軍導熱下行。


諸藥相伍,共奏清熱通腑,化痰通絡,熄風定痙,鎮驚安神之效。


一診抽搐即止,未再發作,二診鞏固療效。


董氏辨證之準確,用藥之精當,療效之快捷,經驗之豐富,已見一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1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21:02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七、通竅活血化瘀法治癒頑固性頭痛案殷某某,男,32歲。


初診:1976年7月10日。


主訴:3年前開始頭痛,以左側為甚,初起輕微,痛呈陣發,近來頭痛發作頻繁,尤以春夏為劇。


此次發作已兩月餘,痛勢不減,痛甚頭皮抽掣,且伴噁心,飲食乏味,口苦,二便正常。


舌質紅,苔根黃膩,脈弦細。


西醫檢查:顱神經及眼底正常,無運動感覺障礙,反射正常,無錐體束徵。


顱腦超聲波檢查比例,(1格=2釐米)右側顳部檢查,中線波3.8格,出波7格。


左側顳部檢查,中線波3.8格,出波7格。


結論:中線波未見明顯偏移。


診斷:血管性頭痛。


屢服中西藥物療效不顯。


辨證:瘀血頭痛。


治法:通竅活血化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1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21:10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處方:通竅活血湯化裁。


當歸10克、赤芍6克、川芎10克、桃仁6克、紅花6克、生薑10克(切碎)、蔥白6克(切碎)、麝香0.15克、黃酒250克。


每劑煎至一酒杯,麝香絹布包入藥汁再煎二、三沸取出(可用3次,即0.15克麝香可作3劑藥用)。


每日服藥1劑,服3天,停3天。


上藥服12劑後,頭痛諸症均除,隨訪5年餘,迄今未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2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21:18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本例患者頭痛已歷時三載,並曾屢用中西藥物治療,其效皆不顯,可謂病情頑固。


清代名醫王清任指出,凡頭痛用他方久治無效者,用通竅活血湯有效。


今患者雖無瘀血外症可察,但董氏仍宗其說,投以通竅活血湯治之,亦即宗「久痛入絡」之理。


本方以當歸、赤芍、川芎、桃仁、紅花活血消瘀,以蔥白、生薑辛溫通陽,再入麝香、黃酒辛溫透竅、通絡行瘀,並引藥上行直達巔頂。


雖然只診治一次,服藥僅12劑,但3年之頑疾,從此告愈。


董氏對此指出,運用通竅活血湯化裁治療血管性頭痛,均有良好療效。


但在應用本方時,麝香、黃酒為重要之品,因黃酒溫通,麝香辛竄,可引藥直達病所,並能助活血消瘀藥溫通經絡,故而收效甚捷。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19 14:58 , Processed in 0.218750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