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784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25:37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3.益氣補陰攻下:本法也是攻補兼施,邪正兼顧的一種攻下法,臨床適用於氣陰兩傷,正虛邪實的陽明腑實證。


如《溫病條辨》上說:「陽明溫病,下之不通……應下失下,正虛不能運藥,不運藥者死,新加黃龍湯主之。


方用甘草之緩急,合人參以扶正補氣,微點薑汁,宣通胃氣,代替枳殼、厚朴之功,與人參相合,最宜宣通胃氣,加麥冬、生地、玄參,既能保津,又能散聚;


薑汁能宣氣分,當歸能宣血中氣分。


再入大黃、芒硝瀉火攻積,軟堅破結,是益氣補陰攻下的代表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4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25:44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4.解表攻下:本法是治療表證未解,裡實已成的常用方法。


溫疫初起,症見憎寒發熱,頭身疼痛,心煩溲赤,口舌生瘡,大便秘結,腹脹滿按痛,苔黃白相兼,舌質紅,脈象浮數或細數,治宜解表攻下,增損雙解散主之。


方用蟬蛻、薄荷、防風、荊芥、僵蠶疏風解表;


大黃、芒硝通腑泄熱;


黃連、黃芩、梔子、連翹、石膏、滑石清解氣熱,桔梗宣通氣機。


諸藥相配,共奏解表通腑、泄熱清裡之效。


此法攻下不使表邪內陷,解表亦無貽誤病機之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4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25:52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5.宣肺攻下:本法是治療肺與大腸同病,邪熱壅肺、肺氣不降、腸燥便秘、腑氣不通的常用方法。


主要見症是壯熱、便秘、喘促不寧、痰涎壅滯、脈右寸實大等。


如《溫病條辨》指出:「陽明溫病,下之不通,……喘促不寧,痰涎壅滯,右寸實大,肺氣不降者,宣白承氣湯主之。


方以杏仁、瓜蔞、石膏宣肺降氣,化痰潤腸;


以大黃攻下結實。


此乃臟腑同治之良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4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26:00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6.清腸攻下:本法是兩解大小腸熱結的治療方法。


陽明腑實,下之不通,小腸熱盛,下注膀胱,症見壯熱、便秘、左尺牢堅,小便赤痛,時煩渴甚,如《溫病條辨》上所說:「陽明溫病,下之不通……左尺牢堅,小便赤痛,時煩渴甚,導赤承氣湯主之。


藥用黃連、黃柏之苦以通火腑;


大黃、芒硝承胃氣而通大腸;


赤芍、生地清熱滋陰。


諸藥相伍,既能清熱滋陰利尿,解膀胱水熱互結,又能攻下胃腸結熱,乃雙解大小腸熱結之良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4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26:07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7.導滯攻下:本法也叫導滯通腑,是治療鬱熱積滯的常用方法。


適用於鬱熱夾積滯交結胃腸,症見腹脘痞滿,噁心嘔逆,便溏不爽,色黃如醬,肛門灼熱,舌苔黃厚等。


方用枳實導滯湯主之,藥用山楂、神麯消導化滯,黃連燥濕清熱,連翹輕清宣洩透熱,木通利濕,合小承氣湯泄熱,諸藥為伍,共奏消積導滯之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4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26:16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8.逐瘀攻下:本法亦叫通瘀破結,是治療血熱灼陰、凝而成瘀的常用療法。


溫病深入下焦蓄血,症見少腹硬滿急痛,大便秘結,小便自利,其人如狂,漱水不欲咽,舌紫絳,脈沉實者,急宜逐瘀攻下,桃仁承氣湯主之。


如《溫病條辨》上說:「少腹堅滿,小便自利,夜熱晝涼,大便閉,脈沉實者,蓄血也,桃仁承氣湯主之,甚則抵當湯。


藥用當歸、赤芍、桃仁、丹皮活血散瘀,大黃、芒硝蕩滌熱結而通暢氣機,共奏涼血清熱、攻逐瘀結之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4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26:24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9.開竅攻下:本法是治療痰熱蒙蔽心包而兼大腸燥結的常用療法,主要見症是邪閉心包,神昏譫語,大便閉結,飲不解渴,急宜開竅攻下。


如《溫病條辨》指出:「陽明溫病……邪閉心包,神昏舌短,內竅不通,飲不解渴者,牛黃承氣湯主之。


藥用安宮牛黃丸加大黃9克同服,用牛黃丸開手少陰之閉,入大黃急瀉陽明,以救足少陰腎液之消亡,上下同治,方可兩全,此乃兩少陰合治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4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26:33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三)溫病使用下法應該注意的問題下法治療溫病雖然奏效迅速,應用較多,但必須審證度勢,察邪之盛衰,病位之高下,兼邪之多寡,正氣之強弱,病勢之緩急而善為之。


否則,用之不當,為害甚大。


所以溫病使用下法必須注意如下幾個問題:1.溫病表邪未解者,一般不宜使用下法,即使已兼裡熱的,也只能先表後裡或解表與通下並用。


2.正氣虛弱者須慎用下法,如正虛而邪實非下不足以去病者,則應採取攻補兼施,寓補於瀉的方法。


3.孕婦不宜任意攻下,防止損傷胎氣,引起流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4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26:41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四、清法治溫瑣談清法,又稱清熱法,是使用寒涼清熱性能的藥物以清除各種不同類型熱證的一種治療方法,具有清熱、瀉火、涼血、祛暑、生津、解毒的作用。


在醫門八法中是一種常用方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5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26:52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一)清法的理論根據《內經》上講的「熱者寒之」、「治熱以寒」,《神農本草經》上說的「療熱以寒藥」以及王冰主張的「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的論述,都是清法的理論根據。


程國彭在《醫學心悟》中指出:「清者,清其熱也。


臟腑有熱則清之。


經云『熱者寒之』是也。


………夫六淫之邪,除中寒、寒濕外,皆不免於病熱。


……蓋風寒閉火則散而清之,經云『火鬱發之』是也;


暑熱傷氣,則補而清之,東垣清暑益氣湯是也;


濕熱之火則或散或滲或下而清之,開鬼門,清淨府,除陳是也;


……」清法主要適用於熱性病,但熱證又有表熱和裡熱,虛熱和實熱的區分。


一般而言,由陽盛所致的熱證,大多表現為表熱(有時也可以表現為裡熱)和實熱;


由陰虛所致的熱證,大多表現為內熱(有時也可以表現為表熱)和虛熱。


在表熱和實熱之中,則又有熱邪在衛、氣、營、血以及熱盛化火、熱極生風之不同;


裡熱和虛熱之中,則也有心熱、肝熱、脾熱、肺熱、腎熱以及血虛發熱、陰虛發熱等區別。


而且虛實之間,又往往互相交雜。


由於熱證的臨床表現是多樣的,因而清法的分類也是多樣的,大致分為三類:一是清氣(清營)涼血法;


二是清熱解毒法;


三是清熱利濕法。


具體地說,在清氣(清營)涼血法中,又可分為輕清宣氣、大清氣熱、清熱瀉火(苦寒直折)、清營瀉熱、氣營兩清、涼血散血、清熱滋陰等法;


在清熱解毒法中,又可分為清心開竅、涼肝熄風、清瘟敗毒、清肺潤燥、清肺敗膿等;


在清熱利濕法中,又可分為芳香化濕、淡滲利濕和清熱化濕等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5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27:00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二)清法在溫病臨床上的運用1.辛涼泄熱(解毒):就是用辛涼之劑疏散風熱的治法,適用於風熱襲於肺衛,症見發熱、微惡風寒,口微渴,咳嗽或咽痛,無汗或少汗,苔薄白舌邊尖紅,脈浮數等候,可用銀翹散治之。


方中銀花、連翹清熱解毒,配伍竹葉以加強清熱作用;


薄荷、豆豉辛涼解表,荊芥雖屬辛溫之品,但溫而不燥,與辛涼解毒藥配伍運用,可增強解表作用;


桔梗、甘草、牛蒡子合用能宣肺解表,祛痰、利咽喉;


蘆根清熱生津,清潤不膩,無戀邪之慮。


本法適用於溫病初起,口渴津傷不甚的證候。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5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27:07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2.輕清宣氣:指以輕清透發之品,宣暢氣機,透熱外達的治法,主要用於邪熱過衛初傳入氣,氣機不暢而裡熱不甚,症見身熱、微渴、心中懊不舒,苔薄而黃,寸脈略大,用梔子豆豉湯主之。


梔子苦寒,清熱泄火,通利三焦;


豆豉辛甘微寒,宣鬱清熱解表,一宣一泄,相互為伍,可以促使鬱熱分消而症狀解除。


凡是風溫、春溫、冬溫、暑溫邪熱初入氣分者,均可使用本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5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27:15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3.大清氣熱:本法為用辛寒清氣之品大清氣熱以達到退熱存津、除煩止渴的目的,也叫辛寒清氣,主要適用於陽明胃熱熾盛,症見壯熱、大汗、心煩口渴、面目赤色、呼吸氣粗、語聲重濁、小便澀少,苔黃、脈浮洪者,用白虎湯為代表方。


方中以清熱瀉火的石膏為主藥,配以善清肺胃實熱,兼能養陰的知母,可增強清熱瀉火的作用;


甘草、粳米養胃和中作為輔助,合之具有清氣熱、瀉胃火、生津止渴的作用。


大凡風溫、春溫、冬溫、暑溫諸病而症見大熱、大渴、大汗、脈洪大者,均可用大清氣熱法。


諸如:高熱不退,汗出過多,氣陰兩傷,以及暑熱傷氣等病症,可用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症見高熱、身發斑疹者,可用白虎加地黃湯主之;


濕溫多汗,身重或濕痹化熱以及夏秋高熱,症見頭重如裹、胸悶、口渴不欲飲、關節腫痛、舌苔白膩等濕困證候者,可用白虎加蒼朮湯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5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27:22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4.清熱瀉火:本法是指用苦寒之品直清裡熱的治法,也叫苦寒直折法。


主要適用於熱蘊氣分,鬱而化火,或由於溫疫、溫毒所致的發熱口苦,煩渴汗少,小便黃赤,舌紅苔黃等症,用黃連黃芩湯加減治之。


方中黃連、黃芩均係苦寒之品,都有清熱瀉火解毒的作用,鬱金苦辛微寒,涼血解鬱,與芩、連為伍,可以促進瀉火解鬱之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5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27:29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5.清營泄熱:本法是清除熱性病營分熱邪的治療方法,適用於症見高熱夜甚,心煩不寐或神呆譫語,斑診隱隱,舌質紅絳,脈象細數等。


清營泄熱法的代表方為清營湯,方用犀角(現用水牛角代之)、生地清熱涼血為主藥,因邪氣熱毒入於營血,故配銀花、連翹清熱解毒;


黃連、竹葉心清心瀉火;


丹參清心而涼營血;


熱盛易傷津液,故又用玄參、麥冬養陰生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5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27:38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6.氣營兩清:本法也叫清氣涼營法(即清氣與清營並用),用以治療熱病邪已入營而氣熱仍盛的氣營兩燔證。


見高熱、心煩為主,伴有口渴、汗出、不能安睡、舌質絳、苔黃而乾,脈滑數,宜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細生地、玄參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5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27:46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7.涼血散血:本法是清血分熱邪的治療方法,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散瘀的作用。


熱邪入血分,血熱熾盛,迫血妄行,症見吐血、衄血、便血、溲血,舌色紫絳或發斑色紫黑,甚或發狂譫語等,用犀角地黃湯治之。


此外,還有用於治療熱邪內閉心包的清心開竅法,以安宮牛黃丸為代表;


治療熱毒壅盛、充斥氣血、三焦的清瘟敗毒法,以清瘟敗毒飲為代表;


治療邪鬱少陽,病在半表半裡的清泄少陽法,以蒿芩清膽湯、加減小柴胡湯為代表;


治療熱病後期,陰津耗損,邪熱留戀於陰分的滋陰清熱法,以青蒿鱉甲湯和黃連阿膠湯為代表;


還有治療濕熱夾雜,熱為水濕所遏的三仁湯清熱利濕,以及溫病熱盛,升動肝風,造成的驚癇、抽搐的清熱熄風法,以羚角鉤藤湯為代表等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5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27:57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三)使用清法應注意的問題1.溫病初起,熱象雖高,但病邪在表者,不宜使用。


病邪在表,理當汗解;


如果裡熱已經導致腑實,則宜攻下。


使用清法必須在表證得汗而熱不退,或裡熱已熾而尚未出現腑實證的情況下,用之方為恰當。


2.臨床應用清法,必須分清氣血,分別臟腑以及邪之輕重,要防止兩種傾向,一種是病重藥輕貽誤病機;


另一種是寒涼太過,損傷正氣,使邪氣留伏不出。


3.苦寒清熱之品,不宜過服,過之反易化燥傷陰,損及脾胃。


故里熱而傷陰者,不能純用苦寒,必須兼用甘寒生津以救其陰。


大病之後,體質素弱以及婦女產後,都應慎用苦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5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28:06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五、論情志所傷和心理治療引起疾病的原因很多,但歸納起來不外六淫、七情和飲食勞傷等三種因素。


這裡著重談一談七情所傷而致的疾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6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3 16:28:14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一)情志所傷是指七情太過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心情或情緒,在正常範圍內,對人體健康無多大影響,也不會引起什麼病變。


但若刺激過大過強,越過了正常的限度,或刺激過久,就可以導致陰陽失調,氣血不和,經絡阻塞,臟腑功能失常而發生種種病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18 12:11 , Processed in 0.109376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