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馮氏錦囊秘錄】

 關閉 [複製鏈接]
110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5:51:58 | 只看該作者

方脈中風合參


東垣之論專以氣虛為主,縱有風邪,亦是乘虛而襲,《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當此之時,豈尋常藥餌能通達上下哉!


急以人參、烏附大劑煎服即蘇,此誠有通經達絡之能,斬關奪旗之力。


然每服必用人參兩許,補助真氣,駕驅其邪,否則不惟無益,適足以取敗。


觀先哲 附參附等湯,其義可見。


若遺尿手撒,口開鼻鼾,雖為不治,然服前藥,多有生者。


喻嘉言曰:臟為陰,可勝純陽之藥,腑為陽,必加陰藥一二味,制其僭熱,經絡之淺,又當加和榮衛,並宣導之藥。


劉氏之論,則以風為末,而以火為本,然火之有餘,緣木之不足也。


劉氏原以補腎為本,觀其地黃飲子可見矣。


但治中風之症,凡勢在危迫之際,當純以補陽為要,陽者生之本也。


陽生而陰自長,蓋補陰力緩,恐不及矣。


況陽氣大虛,雖有假火,若略兼陰藥,則陰翳之火驟消,亡陽之勢益露,挽回何及!


迨至危勢漸平,又當兼以填補真陰,其陰虛有二,有陰中之水虛,有陰中之火虛,火虛者專以河間地黃飲子,水虛者當以六味地黃丸,故至當之治法,總以固陽為保生之首重,繼以滋補精血為去病之根基,風自火出,火自陰虧,陰血一得,風火自息,不知此而以風燥致斃者多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5:52:11 | 只看該作者

方脈中風合參


筋脈束骨,何處無之,脈皆起於手足指端,故十二經皆以手足名之,脈為血之隧道,榮則和柔,虧則不遂,熱則弛縱,寒則拘攣,故《準繩》曰:凡風痹偏估,未有不因真氣不周而病者,治之不用黃 為君,人參歸芍為臣,防風桂枝勾藤為佐,而徒以烏附羌獨,涸榮而耗衛者,未之能愈也。


凡精神短少,運用太過,一時接續不來,便有無故卒倒之患。


若天真未竭,尺脈有根者,須臾自醒。


倘天真已竭,尺脈無根者,則無陽潰散,目開鼾聲,遺尿汗涌,脫勢具備,難望其有生矣。


故平時能於根本用力,善保水火,則氣血自然和平,斷無是病,既病而未至根本大傷,水火偏絕則調理得當,水火猶可和平,氣血何難漸復,倘不知此,正當氣血虧極發露之時,元陽走散,依稀之際,見其搐竄治風,見其涎壅治痰,驅逐克削標病從減,正氣益傷,重則暴亡,輕則痼疾,故能於水火立命之處看明,氣血生長之源參透,則外假之象雖變現百出,亦有主見於胸中,不為所感矣。


況玩《靈樞經》曰:虛邪偏客於身半,其入深者,內居榮衛,榮衛疾,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其邪氣淺者,脈偏痛。


又曰:痱之為病也,身無痛者,四肢不收,志亂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則不能言,不可治也。


可見必由真氣去而邪氣獨留,及志不亂,言微知為可治,志亂不能言為不可治,則知全以正虛為本,外邪為標者,十之一二,何必拘以中風局中風方,紛紛立論乎!


況人受水火之真以成,而後臟腑具備,漸有筋骨形骸,故臟腑之根,系於真水真火,陰陽氤氳,釀成氣血,流行臟腑,灌溉百骸,故水火為本,氣血為標也。


凡真陰真陽虧極,則邪氣乘虛,直中於臟,五內受傷,害人性命,若氣血不足,未至根本虧極,則邪不能直達於裡,或中腑或中血脈,則形骸受傷,乃有偏枯痿痹。


要知真陽虧極。


我身之陰寒,可以聚而乘之,非謂必有外寒也。


真陰虧極,我身之風火,可以動而乘之,非謂必外有風火也。


所謂內起之風,由於內起之火耳!


識得標,只取本,乃治法萬全之要領,何況當此大虛,頃刻存亡之症,以風火痰氣之假象,而失其生人精氣神之根本,豈能奏功萬一乎?


祛風適足以走泄元神,清火無非以消滅陽氣,消痰則不足之真陰愈加銷爍,理氣則丹田之浮泛,益令無根虛陽,變至亡陽,閉症變成脫症。


(凡中風牙關緊閉,兩手握固為閉症,可治。


若口開手撒,眼合遺尿,鼾聲為脫症,難治。


此皆治標者之罪也。


(張)治中風多症,寤寐參究機關,從無一失,有案另陳,敢此特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5:52:24 | 只看該作者

方脈中風合參


世以卒然仆倒,昏不知人為中風,以卒死者為中臟,痰涎壅盛者為痰厥,不知總由真氣太弱,痰火泛上者十居八九。


若虛極而陽暴脫,則尿出而死矣。


此時乃無形之神氣欲絕,急用參朮附子大劑補接,亦有活者。


若以風火痰而作有形之疾病為治,妄用他藥,便無生理,戒之戒之。


或問人有半肢風者,必須拘以左半身屬血,右半身屬氣乎,曰未必然,人身劈中分陰陽水火,男子左屬水,右屬火,女子左屬火,右屬水,男子半肢風者多患左,女子半肢風者多患右,即此觀之,可見以陰虛為主。


又有身半以上俱無恙如平人,身半以下軟弱麻痹,小便或澀或自遺,屬氣乎,屬血乎?


此亦足三陰之虛症也。


《經》曰:榮虛則不仁,衛虛則不用不仁,皮膚不知痛癢也。


不用,手足不為人用也。


僅以氣血分陰陽,未嘗以左右分氣血也。


要知氣血周流無間,豈可以行於右者皆謂之氣,行於左者皆謂之血乎?


夫天地之道,春氣始於左而終於右,秋氣始於右而終於左,夏氣始於上而終於下,冬氣始於下而終於上。


人身亦然,左右上下,靡不周及,故諸陽之經,皆起於手足,而循行於身,風寒客於肌膚,隨其虛處而停滯,如手足氣血難倒之處,邪易襲矣。


氣血不足,營運難周,所以有偏枯之名也。


《內經》但言左右者,陰陽之道路,未嘗以人身之氣血分左右也。


人之氣血,周流一身,氣如橐鑰,血如波瀾,氣為血行,血為氣配,陰陽相維,循環無端,何嘗有左右之分!


自丹溪論半身不遂,謂在左屬血虛,在右為氣虛,由是以左右分屬氣屬血者,從茲始矣。


夫以脾肺在右,而右半身不遂者,主乎脾肺之為病。


腎肝在左,而左半身不遂者,主乎腎肝之為病則可。


若必主乎右氣左血以立論,豈血僅行於左而不行於右耶?


氣僅行於右而不行於左耶,是氣血在人身己分離而不相屬矣。


氣行血行,氣滯血滯,血氣相維,何有左右之分也。


若果屬血虛,亦當兼以補氣,蓋氣有生血之功,果屬氣虛,亦當兼以養血,蓋血有和氣之力。


若以血氣分治、則愈致陰陽乖格,豈能調和氣血,而治偏枯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5:52:34 | 只看該作者

方脈中風合參


《經》曰:肝主筋;


又曰:諸筋者皆屬於節。


是以人之曲伸動履皆筋使然。


夫筋體堅硬,藉血氣滋養,乃得柔和,故少壯之與老年,筋力可見矣。


氣虛血弱之人,大病後,傷寒汗下後,筋失所養,則發 ,霍亂吐瀉,津液暴傷則轉筋,其理更可見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5:52:47 | 只看該作者

方脈中風合參


但肥白人多兼濕痰流滯,黑瘦人多因血液衰涸,故凡有手足漸覺不遂,或臂膊及髀股肢節,大拇次指麻痹不仁,或口眼歪斜,語言謇澀,或胸膈迷悶,吐痰相續,或手足少力,肌肉微掣,或六脈弦滑,而虛軟無力,雖未至於倒仆,其中風暈厥之候可指日而待,須預防之,當節飲食,戒七情遠房事,此至要者也。


其應服藥餌,察其兩尺虛衰者,以六味八味地黃,切補肝腎,如寸關虛弱者,以六君子、十全大補之類,急補脾肺,才有衛益。


若以搜風順氣,及清氣化痰等藥,適所以招風取中也,若失調理而既中矣。


如正氣不足之證,只保正氣,不必驅邪,此時真陰失守,孤陽飛越,或非桂附,何以追復失散之元陽?


其痰涎上涌者,水不歸源也。


面赤煩渴者,火不歸源也。


惟桂附能引火歸元,一引水火既歸,則水能生水,木不生風,而風自息矣。


如邪氣有餘者,痹症之類,雖以扶正氣為主,不可不少用祛邪之法,如易老天麻丸之類。


至於攣者,有因熱而筋膜干縮者,有因寒而筋脈拘急者,有因血虛而勿榮於筋者,有因邪盛而留滯關節者,可不細辨歟!


陰虛有二。


陰中水虛,病在精血,陰中火虛,病在神氣,蓋陽衰則氣脫,而神氣為之昏亂,陰虧則形壞,而肢體為之廢弛,真火為陽之本,真水為陰之根,水火不固,陰陽亡矣。


精神內奪,外邪中焉,必根本絕而枝葉枯槁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5:52:58 | 只看該作者

方脈中風合參


中風小便不利,若非臟腑津液燥槁,即由汗多津液外亡,因所因而治之。


小便自利,若不知此,徒加滲利,愈令津液重亡,元陽走泄,為害不淺。


若小便疾出不能忍者,乃真氣虛極,不能固禁收攝也。


脫極則為遺,總四肢百骸,何物不仗氣血濡潤?


何處不仗神氣收攝?


故真元衰敗於中,精神耗散於外,則百骸皆失其主矣。


欲動則不遂,正不足也。


欲靜同自動,風假象也。


僵臥如尸者,神氣欲脫而未盡也。


回陽固本者,保命衛生之學也。


養正而邪日除,探本窮源之論也。


先攻後補者,從俗好惡之情,未得病情至理也。


中風稍瘥,有多食倍常者,因風木盛則克脾,脾受克求助於食,當瀉肝理風以安脾,脾安則食自如常也。


雖然亦因臟腑之脂膏耗竭,有陽無陰,所以孤陽用事,如中消者,然雖多食,未必長其精華,然借食尚堪抵其消耗,惟為補養精血,俾脂膏足而自復如常,何必瀉肝理風為事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5:53:10 | 只看該作者

論口眼斜


人口眼 斜,皆血脈受病,有筋病脈病之分,多屬胃土也。


《經》曰:足陽明與手太陽筋急,則目為僻 急不能正視,是胃上之筋病 斜也。


又曰:足陽明之脈,挾口環唇,是胃上之脈病 斜也。


以口目常動,故風生焉。


耳鼻常靜,故風息焉。


然筋者,血所養,脈者血之府,《經》云:脈勿榮則筋急。


兼之邪乘虛襲,中於寒則筋急引頰,口目歪;


中於風熱則筋脈縱緩,或燥槁牽引,皆令 僻。


然氣血無病,則雖熱未必緩,雖寒未必急,其寒其熱,多由氣血之虛所致,故不必以偏於左者,為左寒右熱,偏於右者為右寒左熱。


凡拘急之所,即氣血所虧之處,總之,寒者病也,熱者氣也。


氣所不及之處,即為寒矣、病矣,豈有一經而寒熱之邪並中,一病而寒熱之氣兩殊者耶?


明乎此,則凡百病之客乎一人也。


雖有症候錯雜,究其原則在一也。


《靈樞》言:足陽明之筋,頰筋有寒則急引,有熱則筋弛縱,故左寒右熱,則左急而左緩,右寒左熱,則右急而左緩,陽氣不得宣行故也。


《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偏枯 僻,或左或右,血脈不周,而氣不勻也。


治宜補正氣,行滯氣,疏風氣,使氣勻則風順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5:53:20 | 只看該作者

論厥類中風


王節齋云:人有飲食醉飽之後,或感風寒,或著氣惱,食填太陰,胃氣不行,須臾厥逆,昏迷不省,名曰食厥。


若誤作中風中氣,治之立斃,惟以陰陽淡鹽湯探吐之,食出即愈。


《經》曰:上部有脈,下部無脈,法當吐不吐則死。


有形體肥胖,平素善飲,忽舌本強硬,語言不清,口眼 斜,痰氣上涌,肢體不遂,此肥人多中氣,以盛於外而歉於內,兼之酒飲濕熱,症乃成矣。


須用六君子,加煨葛根神麯,多用人參以挽之,故元戎曰:酒濕之病,亦能作痹症,口眼 斜,半身不遂,舌強不正,渾似中風,當瀉濕毒,不可作風病治之而汗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5:53:31 | 只看該作者

論厥類中風


盧砥鏡曰:《經》云,神傷於思慮則肉脫,意傷於憂愁則肢廢,魂傷於悲哀則筋攣,魄傷於喜樂則皮槁,志傷於盛怒則腰脊難以俯仰也。


昔有孀婦,十指拳攣,掌重莫舉,肌膚瘡駁,風藥雜進不應,乃以舒郁調氣血而愈。


一久病滯下忽昏仆,目上視脈無倫度,注汗大泄,丹溪曰:此陰虛陽暴絕也。


得之病後而酒且內,急治人參膏而灸其氣海,頃之手動。


又頃之唇動、參膏成三飲而蘇,服盡數斤而愈。


凡人大病後,及婦人產後,多有此症。


夫丹田氣海,與腎脈相通,人有生之初,先生命門,胞系在臍,故氣海、丹田,實為生氣之源,十二經之根本,故灸而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5:53:41 | 只看該作者

華佗救陽脫方


用附子一個,重一兩,切作八片,白朮、乾薑各五錢,木香二錢,同煎,先用蔥白一握,炒熟熨臍下,次候藥冷,灌服,須臾又進一服。


有婦人先胸脅脹痛,後四肢不收,自汗如雨,小便自遺,大便不實,口緊目 ,飲食懶進十余日,或以為中臟甚憂。


立齋視之,曰:非也。


若風既中臟,真氣既脫,惡症既見,焉能延至十日,乃候其色面目俱赤而或青,診其脈左三部洪數,惟肝尤甚,乃知胸乳脹痛,肝經血虛,肝氣否塞也。


四肢不收,血虛不能養筋也。


自汗不止,血熱津液妄泄也。


小便自遺,肝經熱甚,陰挺失職也。


大便不實,肝木熾盛,克脾土也。


連用犀角散四劑,諸症頓愈。


又用加味逍遙散調理而安,後因鬱怒,前症復作,兼發熱嘔吐,飲食少思,月經不止,此木盛克土而脾不能攝血也。


用加味歸脾為主,佐以逍遙而愈,後每過怒或睡中手足搐搦,復用前藥即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5:53:51 | 只看該作者

華佗救陽脫方


唐柳太後病風不能言,脈沉欲脫,群醫束手相視,許胤宗曰:此鉺湯藥無及矣。


即以黃 防風煮湯數十斛置床下,氣騰騰如霧熏蒸之,是夕語,更藥之而起。


有人平居無疾,忽如死人,身不動搖,默默不知人事,目閉不開,口噤不言,或微知人惡聞人聲但如眩冒,移時方寤,此由出汗過多,血少氣並於血,陽獨上而不下,氣壅塞而不行,故身如死,氣過血還,陰陽復通,故移時方寤,名曰鬱冒。


冒亦名血厥,婦人多有之。


厥有陰陽,陽厥補陰,壯水之主,陰厥補陽,益火之源。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5:54:01 | 只看該作者

華佗救陽脫方


陽氣衰之者。


陰必湊之,令人五指至膝上皆寒,名曰寒厥,宜六物附子湯。


陰氣衰於下,則陽湊之,令人足下熱,熱甚則循三陰而上逆,謂之熱厥,宜六味地黃丸。


肝藏血而主怒,怒則火起於肝,載血上行,故令血菀於上。


血氣亂於胸中,相薄而厥逆,謂之薄厥,宜蒲黃湯,諸動屬陽,故煩勞則擾乎陽,而陽氣張大,勞火亢矣。


火炎則水干精絕,是以遷延至夏,內外皆熱,水益虧而火益亢,孤陽厥逆,如煎如熬,故曰煎厥,宜人參固本丸。


五尸之氣,暴淫於人,亂人陰陽氣血,形氣相離,不相順接,故令暴厥如死,名曰尸厥,宜蘇合香丸。


寒痰迷悶,四肢逆冷,名曰痰厥。


宜薑附湯。


胃寒即吐蛔蟲,名曰蛔厥,宜烏梅丸加理中湯。


氣為人身之陽,一有拂鬱則陽氣不能四達,故令手足厥冷,與中風相似,但中風身溫,中氣身冷,名曰氣厥,宜八味順氣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5:54:10 | 只看該作者

華佗救陽脫方


人生負陰而抱陽,食味而被色,寒暑相蕩,喜怒交侵,況斫削多端,氣血精神耗竭。


烏得而無暴脫暴死之症?


故中風之症,因賊風虛邪之觸而發者,不過十之一二,多屬內為氣血兩虛。


氣虛則陰血不長,陰衰則熱極生風,虛風內戰。


神氣外馳,因而乃發,發則諸氣上逆而化火,諸熱亢極而化風,諸液結聚而為痰,諸水潮涌而為涎,斯時也,有升無降,有出無人,一如疾風暴,雷龍騰水涌之勢,一時暴絕,出其不意,所以絕無外感頭疼身熱畏風畏寒諸症,實因氣虛為本,風痰為標,而外觸者,不過標中之兼症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5:54:19 | 只看該作者

華佗救陽脫方


凡牛黃丸與蘇合丸所治有異,熱阻關竅,宜牛黃丸:寒阻關竅,宜蘇合丸。


若手撒口開遺尿等死症,急用參附峻補,間有生者。


若牛黃蘇合入口即斃,蓋寒熱阻閉之症,可作有形之症。


若真元暴脫之症,必求無形有神之大藥,方能力挽無虞,其用風藥以治風,熱藥以治熱,毒藥以攻毒,氣藥以行氣,此用藥之大法,蓋同氣相求,衰之以屬也。


至於反佐逆從之變,因病別宜,變化無窮,法不能以定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5:54:29 | 只看該作者

中風脈候吉凶


凡脈浮弦無力為風,浮滑不清為痰,浮數有力為火,沉弦有力為氣,沉實有力為便結,沉澀而數為血凝。


凡下元無根,則兩腎脈不應,或沉滑微細,若尺浮而無力,腎氣不足,尺洪而弦數,腎陰大虧。


若痰塞氣滿,並逆於上,有升無降,則虛弦搏急,一如沸釜,或精氣元氣一時暴絕,則虛散而欲絕。


脈來緩滑或浮滑或滑數,有神者,易治;


或弦滑或浮數。


或洪大者,難治。


若兩脈絕無,下元已絕,寸關虛豁而空大,真氣已散,或舉之搏大,按之絕無,孤陽無依者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5:54:39 | 只看該作者

中風脈候吉凶


口開手撒遺尿者屬氣虛,為陽暴絕也,速宜大料參附補救之。


如因無血而不能滋養其筋,是以舉動則痛者,為筋枯也,不治諸中或未蘇或已蘇,或初病或久病,忽吐出紫紅色者死。


一凡中風口開為心絕,手撒為脾絕,眼合為肝絕,遺尿為腎絕,氣喘面黑鼻鼾為肺絕,及吐沫直視,喉如鼾睡,肉脫筋痛,面赤如裝,發直搖頭上竄,或頭面青黑,汗如綴珠,並脈大數無倫者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5:54:48 | 只看該作者

參附湯


人參(一兩) 附子(半個生用) 水煎溫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5:54:57 | 只看該作者

稀涎散


治中風口噤,單蛾雙蛾。


江子仁(六粒,每粒分作二片) 牙皂(三錢,切片) 明礬(一兩) 先將礬化開,後入二味攪勻,待礬枯為末,每用三分吹入,諸病皆愈。


痰涎壅盛者,燈心湯下五分,在喉者即吐,在膈者即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5:55:06 | 只看該作者

易老天麻丸


天麻(祛風) 牛膝(強筋) 萆 (祛風濕,強筋骨) 玄參(壯水制火,各六兩) 當歸(十兩,和血) 杜仲(七兩,使筋骨相生) 生地(一斤,益真陰) 羌活(去骨節風,十兩) 附子(泡,一兩,行經)蜜丸,一方有獨活五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5:55:16 | 只看該作者

活絡丹


治中風手足不仁,經絡有濕痰死血。


川烏(泡,去皮、臍) 草烏(泡,去皮) 膽星(六兩) 地龍(即蚯蚓,洗,焙乾) 乳香(去油) 沒藥(另研,三兩三錢) 酒丸酒下五七十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0 11:33 , Processed in 0.23437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