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馮氏錦囊秘錄】

 關閉 [複製鏈接]
276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49:40 | 只看該作者

全真一氣湯方按


但小腹未能平復,繼進加減附子理中湯數劑,大便下如蟹沫而不臭,十余次,便時肛門自覺甚冷,豈非裡無陽氣,以致陰寒久滯於中之驗乎,自後小腹始軟,六脈平和,此陽和冰解之象,乃佳兆也。


奈有一醫從傍鼓惑,許以三劑痊愈,彭老先生喜聞其言而聽之,復用發散消痰,如蘇葉、柴胡、腹皮、厚朴、陳皮、半夏之類,非補中益氣加減,則六君子加減,以致身熱復發,汗出復多,煩渴減食,陰陽並竭,人生所仗之精氣神,終被升柴陳半搬運殆盡而後已,可惜余一月調養之苦心,去病十有其七,更可惜孝友性成,謙恭仁濃之佳公子復被庸醫數十劑之升柴,將生之氣復虛,遂致不起,惜哉!


老友謝登之年七十余矣。


偶於途中遇雨疾趨而歸,繼發瘧疾甚危,遇發隨必大便,遇便隨必昏暈欲絕,伊芳親投以疏散,而勢愈甚。


余曰:冒雨果受寒,而宜疏散矣。


獨不思《經》曰: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五臟俱傷矣。


凡入者為實,出者為虛,大便出而即昏暈,元氣欲脫矣,尚可以既散之微寒為重,而垂絕之無氣為輕也。


急以人參三錢、白朮六錢、炮薑一錢、五味子、炙甘草各一錢、制附子一錢二分,投服而愈。


或曰:愈則愈矣,但五味酸斂,恐有餘邪未盡也。


嗟嗟,是尚以瘧症為有跡之真邪,而未達陰陽虛極之變現,顧標罔顧本之見也。


且有附子通經達絡之大功,雖有強邪,無地可匿,況更有炙草炮薑開發之藥,能不少佐斂闔,以為收攝元氣之用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6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49:49 | 只看該作者

全真一氣湯方按


立齋曰:氣血虛而變現諸症,莫可名狀,故貴治者熟得氣血虛實之情,陰陽變化之用,脈氣真假之征,則雖病狀變現百出,總不外乎陰陽氣血虛實中以盡之。


至於諸瘡諸腫,感六腑者發於皮毛肌肉,感於五臟者發於經絡骨髓,莫非陰陽氣血相滯而生,氣血有餘,則紅腫高起而為陽毒,氣血不足,則陰塌平陷而為陰毒。


丹溪所謂陰滯於陽,陽滯於陰,百病皆由於此,不止癰疽而已。


《經》云:邪之所湊,其正必虛,著而不去,其病為實是也。


本陰陽不知,氣血澀滯,陽不足則寒濕凝泣,陰不足則火熱沸騰,乃是血為之濁,氣為之亂,隧道阻滯,猶水流不污。


今氣血既凝而且郁,能不各隨經絡滲入脈中,溢於脈外,腐潰成膿乎?


名之曰:毒者,氣血不知之謂。


如人之氣不和平而有毒性之類也。


然大腫大毒,發於骨髓經絡者,不於先天水火真陰陽求之,不能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6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50:01 | 只看該作者

全真一氣湯方按


若諸瘡小癤,不於後天脾胃氣血中求之,亦無益也。


奈何近醫一遇瘡腫,便作外染之邪,有餘之毒,克削寒涼,清解疏利,輕者熱邪外散,氣血亦可宣和,重者氣血更傷,難潰難長,每多內攻不救,余次孫因母久患陰虛夜熱之症,生下百余日,遍體癩瘡,痛癢煩啼,旦夕無寧刻,余用生地、當歸身、丹皮、赤芍、萆 、首烏、金銀花、連翹、土貝母、甘草節、鱉蟲、胡麻子、土茯苓、木通節,大劑乳母日夜進服,數十劑後,濕熱下赴,兩足潰爛,清水淋漓,指甲皆脫乳母傍人,近者莫不傳染,此先天胎稟熱毒之氣,已盡出於外矣。


後於耳後結一大毒,此陰虧而無根之火乘虛而凝聚於其部也。


余以八味加牛膝五味子煎湯,與孫自服,數劑之後,高腫潰膿而愈,漸後氣血精液衰潤,瘡靨干枯,或愈或發,能保其不內攻乎,余思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乃以羊肉四兩,煎湯,入生黃 四錢,當歸身二錢、金銀花三錢、蜜酒炒生麻四分、生薑三片,大棗二個,日煎與服,不及十劑,足瘡痊愈,升於頭頂,照方再服,而頭瘡亦痊,精神更長。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6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50:16 | 只看該作者

全真一氣湯方按


又治郡中太學生何姓,口舌咽喉腐爛而不疼,胸膈腹悶欲絕,徹夜不寐,飲食不進,按其脈右寸關弦洪搏指,左寸關沉微欲脫,兩尺重按俱無根,詢其起病之由,乃平時勞心,惱怒太過,任病勉強勞碌,以致內傷身熱,醫家誤用發散,乃見紅點,便為麻疹,更用疏解清托,以致困倦愈甚,頰內腫硬、疑為疹毒,更用清涼解毒,於是胸膈脹悶不堪,後更疼痛欲絕,余始知為藥之誤也。


蓋勞傷發熱,原系中氣不足,誤發散而榮氣逆行,乃為斑點,復誤用清解,致陰火上浮齒頰而為腫,仍為麻疹余毒,益進寒涼清解,脾胃愈虛,元陽愈損,陰翳之火,容於咽嗌,腐潰成血而不疼。


如物失天日之照臨,則易為之腐壞,故名之為陰爛,非若陽火沖擊,為腫潰疼痛也。


余始以熟地一兩二錢、炒白朮四錢、牛膝三錢、炒麥冬二錢、五味子八分、制附子一錢五分,連進二劑,胸脹漸減,睡臥始安,六脈少和,次日便用人參三錢、棗仁二錢、熟地四錢、當歸一錢五分、牛膝、炒麥冬各二錢、五味子六分、肉桂去皮八分、薑棗水煎,日進二服,次日六脈有神,神氣亦爽,已能思食,咽喉腐爛之處,亦知少疼矣。


此陽和已轉之象,蓋始知地之凍,水之死,一得陽和,則凍解而水活矣。


故知疼也。


余用銅青三錢、 人中白二錢、西牛黃一分、大冰片二分、麝香一分共研,極細,每回少許吹之,久凝腐潰之痰涎,長流直涌而出,再吹再流,不日而愈,調理數日,精神日長,飲食日增,余後以八味加牛膝、五味子為丸,早晨淡鹽湯送服五錢,以前方調養心脾氣血者,煎成膏滋,晚間進服,不旬日而痊愈。


觀此則凡外之肌肉皮毛,內之咽喉腸胃諸症,皆由陰陽偏勝為患,實氣血無形之化也。


豈真有外邪有跡之毒,可用寒涼克削者乎!


即使火之有餘,亦由水之不足,補水便可以化陽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6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50:29 | 只看該作者

全真一氣湯方按


《經》曰:邪之所湊,其正必虛,且今人稟賦尤薄,既因虛而受病,焉能耐病而久延!


況芽兒柔脆,血氣未全之質乎,故近來溫疹之惡,小兒受其害者甚眾,蓋能受邪者,正氣已虛,一經壯熱,陰分燥涸,治者妄投疏表風藥,則榮陰轉傷,過投攻托毒藥,則中氣愈損,再或因其發熱,絕其穀食,元氣益虛,初則胃氣未衰,尚思得食,久則胃氣漸虧,亦不思食,以致有形之疾病未瘳,而無形之元氣先脫。


更有因藥力之猛,血分沸騰,榮氣逆行於表,為斑為疹矣。


然有陽氣本虛,不能上升,而頭面不起者,亦有中氣不足,故起而即沒者。


亦有久熱傷陰,陰虛久熱不已者。


亦有中氣困乏,不能健運,而不思飲食者。


亦有陽無陰斂,孤陽亢上,上壯熱喘渴而下虛寒泄瀉足冷者,張每以全真一氣投之,燥涸者得此濡潤,所謂滋水即所以發汗,況有托住中氣之藥,縱有外邪,不能內伏,中氣一壯,客氣潛消,延納飲食,精氣自生,真火一歸於下,陰翳自解於外,榮陰一潤於中,百脈灌溉於表,自然肌膚潤澤,熱退身涼,裡和思食而愈矣。


蓋氣血變現之症,仍必賴與氣血有情之藥,投之可入,既有養正耐病之功,便是卻病保命之要,豈可以氣血為仇之藥,助風助火,日與正氣為難首,能不益令受生諸症,徒使精神竭絕哉!


《經》所謂:致邪失正,絕人長命,此之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6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50:41 | 只看該作者

溯源救腎湯


凡產後氣血中氣大虛,所生疾病莫不乘虛而得。


至於陰虛,自然發熱身痛,自汗惡食,頭疼口乾,惡寒惡熱,此即立齋先生所云:氣血虛而變現諸症,難以病名也。


(張) 鄙定此方,壯水以及土金,從化源也。


專治脾腎之陰不足者,屢投屢驗,故名溯源救腎湯。


熟地(四錢) 炒麥冬(一錢五分,去心,炒黃) 炒黃白朮(二錢) 白芍藥(酒炒,一錢) 白茯苓(一錢二分) 生杜仲(二錢) 川續斷(一錢五分) 牛膝(二錢) 薑炭(六分) 加燈心蓮子,水煎食前溫服。


如腹有微痛,加益母草一錢;


如虛甚者,沖人參湯服。


何前方既用薑炭,復用燈心丸?


古人補陰之藥,必兼豬苓、澤瀉,茯苓、燈心一二味淡滲,以少瀉浮陽之旺氣,可補金水之不足也。


如腹痛甚而惡露不行者,服後之加味生化湯最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6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50:52 | 只看該作者

加味主化湯


湯名生化,生者,生其舊也。


化者,化其新也。


功力倍於四物,而無寒涼傷裡之害。


原方止有當歸、川芎、桃仁、炙草、黑薑五味,(張)加牛膝、紅花、肉桂三味,其效尤甚,更可為催生之聖藥,較於佛手散,為效既捷,且無產後惡露百病。


當歸(去蘆三錢) 川芎(一錢) 桃仁(十三粒,不去皮、尖,搗) 乾薑(一錢,炒) 牛膝(二錢) 炙甘草(六分) 紅花(三分,酒洗) 肉桂(去皮,六分,產前催生,虛人加人參三錢,產後去惡露減人參用) 加棗一枚,水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6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51:05 | 只看該作者

十全補正湯


凡心脾陽氣不足,五臟氣血並傷,自汗惡寒,身熱腰背疼痛,感冒時氣,似虐非虐,勞傷發熱,並用此方,名為十全補正湯。


是方五臟均傷,氣血並補,倘有外邪乘虛而襲者,正氣得此補助之功,自能互相法逐,而邪無可容之地矣。


書曰:補正而邪自除也。


故名之。


人參(一錢五分) 炙黃 (二錢) 棗仁(二錢,炒研) 當歸(一錢二分,酒炒) 白朮(炒黃,二錢) 白芍藥(一錢二分,酒炒) 白茯苓(一錢二分) 生杜仲(二錢) 川續斷(一錢五分) 牛膝(二錢) 甜薄桂(八分) 加大棗二枚,水煎服。


如心有浮熱,再加燈心;


如陰虛甚者,加熟地;


如有外感去人參,加柴胡、生薑;


如氣滯加木香少許;


如咳嗽,去參 加炒麥冬;


如右尺有力去薄桂;


如肺脈洪大去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6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51:18 | 只看該作者

十全補正湯


都門張姓母患痿症,數載不能起床,禱於關聖得直遇清江貴公子一簽,傍人以予浙江人為告,延視之,氣血俱虛,乃付以前方不及十劑,步履如常,可見藥緣之湊合,而關夫子之附應也。


旨哉!


立齋先生所云,氣血虛而變現諸症,難以病名也。


友人張子芳,年將六旬,身無發熱頭疼等候,但飲食日少,大便甚細而難,小便甚赤而澀。


凡間三日,則夜必氣逆上壅欲死,通宵不寐,精神漸疲,形容枯槁,六脈洪數,惟右關尺則少緩無力。


余曰:此陰道虧極,孤陽無依,但三日而一甚,此兼脾主信而為病也。


凡症之難名者,悉由本氣為病,但從根本治之,根本一得,縱有外邪,無可藏匿,而自外現矣。


乃以熟地一兩六錢、炒麥冬三錢、炒白朮六錢、牛膝三錢、五味子附子各一錢,參湯沖服,數劑之後,每至及期乃發寒熱。


如三虐狀。


余曰:今邪外達矣。


照方再服,邪既由此而出,更可由此而散矣。


十余劑後,至期睡臥俱安,三虐全已,大便粗大而陽,小便淡白而長,飲食漸加,精神漸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7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51:30 | 只看該作者

十全補正湯


凡察病雖有望、聞、問、切四法,然究竟必以憑脈為主,蓋脈現臟腑之真情,病多疑似之假象。


友人張氏,曾患楊梅惡瘡,清涼解毒方愈,未幾而復頭顱面頰鼻柱牙床,疼痛不堪,飲食俱難延納,益信余毒為害,復用清涼解毒之方,漸至飲食俱廢,坐臥不能,精神疲困,乃延余視,按其脈六脈微弱。


余曰:果屬陽毒,脈宜洪大矣。


況頭為清陽之會,腦為精髓之海,面屬陽明多血多氣,牙屬少陰諸骨之余,今真陰真陽已為寒涼久困,故陰陽失職而為病,豈可入井而再下石乎?


即惡瘡之初發,亦由自己精血元陽虧損,而陰寒凝泣之氣得以乘之。


若概以清涼為事,則益增其害,獨不思《經》曰:氣血不和,留結為癰。


凡生於肌肉者,氣血之病也。


成於筋骨者,精髓之病也。


人身氣血精髓之外,有何毒瓦斯,可並行於經絡者乎!


天之風寒暑濕燥熱火六氣之外,有何毒瓦斯介於其間乎?


如冬寒凍瘡,夏暑熱癤有何毒乎?


若能以調和氣血為標,填補真陰真陽為本,則茉衛周行。


如水流不污矣。


乃以煎方同八味丸並服,不及半月,諸痛並瘳,而飲食精神俱旺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7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51:44 | 只看該作者

十全補正湯


《經》曰:邪之所湊,其正必虛。


又曰:不治其虛,安問其余?


又曰:治病必求其本,誠萬世醫旨之格言也。


假如停滯發熱,臉紅煩燥,似有餘也。


然究其本也,乃脾胃正虛,不能傳化,則虛乃其本也。


理宜推揚穀氣,助脾消化,設徒從標攻克,則內陽之患,接踵而至,更如傷風感冒,壯熱頭疼,雖似有餘,然即《經》所謂:邪氣盛則實,實因胃氣不固所召也。


若純用猛劑發散,則表氣愈虛,外邪之乘,何時而已?


更如咳嗽喘促,煩燥不安,肺氣熱盛有餘,然究其源,非水虛不能制火,即火虛虛陽上浮,設從標理肺為事,雖暫愈而發愈甚,故凡外湊有餘之病,即本經正氣不足之時。


若不從源調治,正當不足,而更不足之,虛者日虛,危亡繼其後矣。


貴乎顧本求源,杜微防漸,則病根永絕,正氣發生,不惟去病,更可長年矣。


或曰:子之治病則甚效,而用藥則甚常,大抵所用,不越八珍十全、歸脾養榮、獨參、生脈、六味、八味、參、 、木、附理中數湯居多,豈百病治法相同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7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51:54 | 只看該作者

十全補正湯


《經》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終,昔岐黃神聖,不過昭明陰陽盛衰,邪正虛實,勝負生克,此外無別論也。


蓋天地造化雖奇,而其陰陽則一,不外五行生克之用,其為真陰真陽之主者,日月是也。


人身大小強弱雖殊,而其安危修短,不外五臟盛衰之變,以氣血為用,而水火為根也。


若將舍此而嗜奇,是欲達天地陰陽於五行之外,而謂生人另有臟腑氣血水火之用耶。


夫天人一體,造化不能奇而外乎陰陽,人生不能奇而殊其臟腑,司命者豈可越臟腑氣血水火之外,嗜奇為事乎!


況邪之所毒,其正必虛,病至於危。


元神已憊。


一勝一負,理之所常,治病者顧本攻邪,補偏救弊,尚虞不及,敢為嗜異,南轅北轍,有濟於世耶,故先賢仲景制八味以補命門,是重先天之陽也。


仲景減桂附而用六味,以治小兒,是重先天之陰也。


養葵守六味八味而互用,是先天陰陽並重也。


東垣重脾胃而立補中益氣,是培後天化生之源也。


丹溪補氣血而以四君四物為主,是助後天之用也。


水齋以歸脾養榮八味為主,是先天後天通例也。


先賢博及群書,不敢沽高仗異者。


亦限乎天人一理之常經耳。


設天地陰陽之理,另行一途,人身臟腑之間,尚有異用,豈數千載名賢疊出,何難創其說而重後世哉!


古人凡用熱藥,多令冷凍飲料,恐有假陽在上,一遇熱藥,必拒格而不得入,故使冷服,則冷遇冷相須而入,自不吐出,下嗌之後,冷性既除,熱性始發,假陽自平,誠為良法。


倘症純系虛寒,而無假陽之候者,只須溫進,不必冷服。


蓋純虛純寒之症。


若如冷凍飲料,益促亡陽,變生泄瀉呃逆諸候,及至熱性發時,功不掩過,已無及矣。


故凡遇極虛極寒危症,而欲挽回垂絕者,藥中不可少兼陰分之味,服藥不可少存寒陰之性,蓋症至假陽亦無,焉能任此假冷,腹中全無陽和之氣,不能少任陰分之藥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7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52:08 | 只看該作者

十全補正湯


夫桂附二味,古哲不甚常用,而所用亦甚少,其效頗速,今人常用而且重,其效甚緩者何也?


蓋因天地氣化轉薄,人與草木,均稟天氣以有生,況草木更假地味以成形,氣化薄而所稟亦薄矣。


人之先天之氣,即元陽之氣也。


元陽之氣既薄,焉得不假桂附之力乎,所以今人常用宜也。


奈桂附亦稟天地之氣而力薄矣。


所以雖重用而奏功甚緩也。


況百病之生,莫不由火離其位也。


而治之欲愈其病者,可不令火藏其源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7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52:18 | 只看該作者

十全補正湯


古人相傳之諺語,其義甚深,後人可罔顧名而詳審之,譬如言人之死而曰:完了,寓意最確,蓋人之生,由於精氣神之三實,精者陰血化生之華也。


神者元氣凝聚之真也。


陰血不足,則不能化生其精華,元氣不充,則不凝聚其真神,然神以精為依附,精倚神而光明,故《經》所謂:精則養神也。


凡精神合德為用,則長有天命,何病之有?


雖有強邪,亦能任之。


如精神失守而不彰,則天命匪長,百病踵起,即遇微邪,便足為害,誠由精神完了,而力不能任之,況有形之疾病無期,而無形之元氣易絕,凡吐血吐痰癆怯將危之際,由於陰精先完者,必形容雖枯槁,神氣卻清爽。


然精華既竭,神無依附,倏忽氣絕而逝。


凡中風中寒暴死之症,由於元陽真氣先完,故形容雖肥壯,而神思卻糊塗,蓋真神既缺,雖陰精未竭,猶水失陽和,便成堅冰而不活,故每多人事不省而斃,觀此則完之一字,珍生君子及司命者,可不進思乎!


《經》曰:不治其虛,安問其余,正慮精神先完於疾病未愈之前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7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52:31 | 只看該作者

十全補正湯


古人用藥。


凡治大病,必用大力,君主之藥數味,則功專不泛,可以立挽沉 。


如治小病則用小力,佐使之藥,皆可成功奏績,何勞剛烈猛劑,反致大動傷生。


至於湯丸膏散,各有所宜,其治五臟及經絡之病者,必用大劑作湯,以蕩滌之。


欲走陽分,宜熱服,欲走陰分,宜溫服,欲達經絡之表,宜酒煎,治心肺之病者必濃煎小劑,食遠徐徐緩咽以陰之,蓋其位在上而近,不厭頻而少也。


治腎病者所居最下,補陽之藥,有傷心肺,補陰之藥,不利脾胃。


貴乎作丸吞服,以直達下焦而始化,所謂偷關過之法也。


若急症須投煎劑,必食前多服頓服,始能達及下焦,治脾胃者惟宜散矣。


蓋諸物運化,皆仗脾胃。


若二經一病,運化便難,丸則不能施展見功,煎則疾趨下走,散則惟憑渣滓,直入胃家,不行經絡,且不勞胃化,中宮便見其長,脾困一醒,自能營運藥力,而其功愈見矣。


治五臟枯槁之病者,必仗膏滋,方能黏潤填補,丸則太緩,煎則太速,散則質薄,均難見效也。


且有久服補養氣血之藥,而氣血似乎日衰,再服疏利之劑而氣血似乎頓長者,此非補養之誤也。


蓋補養日久,生氣既多,泄氣反重,且黏滯太過,血則壅而不行,氣則伏而不用,所以疏利一投,而氣血宣行,前功頓見也。


有久服溫補元陽之藥,而元陽似乎日困,後服清涼之劑,而元陽似乎頓壯者,此非溫補之誤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7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52:54 | 只看該作者

十全補正湯


蓋如春夏發生長養,則氣血流溢無拘,所以人多困倦。


若非秋冬斂肅閉藏之氣,何能為成實堅固之用耶?


更凡一經或虛或病,而用藥或治或補,專在一經為事者,其功雖捷,可暫而不可久,久而勝負相生,反增偏害之勢。


若隔一隔二為治者,其效雖緩,其力甚長,蓋如源深則流遠,根深則蒂固,況臟得生氣,自相長養,便無偏勝之害矣。


此(張)之管見,並及以補所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7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53:08 | 只看該作者

十全補正湯


一少年勞心,色欲過度,乃患小便淋漓,甚脹而疼,且二便牽痛其肝,兩寸沉微,左關甚弱,右關數滑而尺弦澀,乃知心肺之氣不足,而下陷於腎肝,肝腎之氣又不足,所以一則不能疏泄,一則不能閉藏,中氣既虛,則清陽不能上升,而中宮鬱滯,蒸為濕熱,滲入膀胱,因乃似淋非淋,二便牽痛。


如大瘕泄也。


余令早晨服八味合二妙,作湯,使寒熱互為向導,去其濕熱以澄其源,日中食速,用補中益氣湯,但心氣已虛,焉敢更瀉其氣,乃去陳皮,肝氣已弱,焉敢再疏其肝,乃去柴胡,其渣臨晚煎服探吐,濁氣下壅,必得淡滲,乃加茯苓,但恐去柴胡而升麻獨提無力,乃加酒炒嫩防風以助之,防風酒炒者,去其辛散之性,益其升騰之力也。


渣服探吐者,蓋濕與郁與熱,得一升發而自散,況上竅通而下竅自利也。


果服之甚效,其方於後,以廣識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7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53:27 | 只看該作者

早服二妙地黃湯方


熟地(八錢) 山茱(二錢) 丹皮(二錢) 茯苓(二錢) 山藥(二錢) 澤瀉(一錢五分) 制黃柏(鹽酒炒褐色,八分) 制附子(二錢) 加燈心十根,建蓮子二十粒,去心,水煎八分,空心溫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7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53:41 | 只看該作者

午服加減補中益氣湯


人參(三錢,保元固中) 黃 (二錢,助表達衛) 棗仁(炒研,三錢,既補神明之臟,復益疏泄之官) 雞腿白朮(炒黃,三錢,助脾勝濕) 當歸身(酒炒,一錢五分,和養氣血) 白茯苓(二錢,淡滲濁氣) 炙甘草(八分,即和藥性而補脾,且令諸藥暫緩中宮而去病也蜜酒炒) 升麻(四分,升清則濁自降) 酒炒嫩防風(六分,助升麻以提下陷之氣) 加薑棗,水煎,日中食一服,渣煎晚服,探吐之。


一壯年作宦失意,退歸林下,抑郁成疾,即《經》所謂:嘗貴後賤,名曰脫營,嘗富後貧,名曰失精,以致氣血日消,神不外揚,六脈弦細而澀。


凡飲食入胃,盡化為痰,必咳吐痰涎盡出,而始能臥,不盡不已,是以津液內耗於裡,焉能潤澤於表!


所以肌肉漸削,惡寒懶食,余思衛氣者,充皮毛,溫肉分、司開闔肥腠裡,以衛護於肌表者也。


然營氣常隨衛氣而行,所以潤皮膚榮脈絡者也。


今中氣既弱而且郁,則氣結聚不宣,何能充皮毛溫肉分、而開發腠裡也。


氣失衛護於表則惡寒,血無氣運於表則肌槁,中氣既虛,脾失健運,飲食既蒸,鬱而為痰,則不能復成津液而為血,是以不但肌表之腠裡干枯閉塞,而腸胃之腠裡焉能溫而充之,開而發之,是以亦致密而不通,焉能津液流行於脈絡肌表之外乎?


且津液既凝滯而為痰,則痰愈多,而津液愈竭矣。


余以人參保元固中以為君,黃 助表達衛以為臣,當歸和養氣血,白朮助脾勝濕,麥門冬保護肺中之氣,五味子收斂耗散之精,炙甘革和藥性而補脾,並以為佐,桂枝辛甘之性,能調榮衛而溫肌達表,麻黃輕揚力猛,率領群藥,遍徹皮毛,驅逐陰凝之伏痰,化作陽和之津液,並以為使,但恐桂麻辛烈,有耗營陰,入白芍和肝,以抑其二藥之性,此即東垣先生治外感寒邪,內傷蘊熱而吐血者之麻黃桂枝湯,余更加入白朮者,取其性剛而益速,必能固中而斷,不為物所撓也。


引子則增生薑膠棗者,取味辛甘,能助脾而致津液,更助神明而得清揚振作也。


投服二三劑後,脈氣漸充有神,痰涎嗽吐俱愈,余繼以十補丸空心吞服補腎,日中以歸脾養榮加減,調養心脾氣血而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8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22:53:54 | 只看該作者

午服加減補中益氣湯


醫家切須自養精神,並專心道業,勿涉一毫外務為主,蓋醫者意也。


審脈辨症處方,全賴以意為主,倘自己精神不足,則辨症處方未免厭煩苟率,而艱深心用意矣。


且專心道業,則學問精進,觸類傍通,俱可格物濟人,倘奔兢外務,則神馳意亂,欲圖默會精微,專心利物,安可得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9 08:08 , Processed in 0.265634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