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鏡人】
名存鑒,生於1923年,上海市人,主任醫師、教授。
出身於中醫世家,張氏家族自明末迄今執行醫業,代有傳人,尤以擅治傷寒熱病而稱著於江南,其曾叔祖驤云公醫名藉甚,飲譽申城,張氏繼承家業,為第十二代傳人。
幼承庭訓,有扎實的文學基礎,愛好吟詩讀詞,在嚴父的教誨下,深研醫學經典,熟記藥性方劑,勤奮好學,遍覽歷代醫著,取各家之長,承家傳奧秘,治熱病主張祛邪為先,熔傷寒與溫病於一爐,療雜病每從脾腎著手,頗崇東垣、景岳之說,臨診治病,講究實效,半個世紀的醫學生涯,理論上不斷深造,實踐中善於總結,療效日趨提高,受到病員愛戴。
臨床除了對外感熱病的治療有獨到之處外,嘗以調氣活血法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健脾益腎法治療慢性腎炎,泄濁法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益氣養陰、清熱活血法治療病毒性心肌炎後心律失常,清營泄熱法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均獲滿意的療效,診治病人數以萬計,上至領導幹部,下及廣大群眾,有求必應,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張氏對中醫事業抱著一顆赤誠之心,50年代初,為振興中醫事業,毅然放棄私人診所的豐厚收入,進入一所教會醫院任副院長,並被推選為上海解放後第一個成立的醫務工作者協會主任委員。
1954年進上海市衛生局任中醫科副科長、繼任中醫處副處長,文化大革命後晉升為上海市衛生局副局長。
在擔任行政工作期間,數十年如一日,他對上海的中醫、中西醫結合工作的開展、中醫院校的創建、中醫人才的培養等傾注了大量的精力,為上海中醫事業立下「開業奠基」之功,而被香港報刊喻為「滬上中醫第一人」。
1978年張氏任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中醫氣血理論研究室主任。
作為一位全國著名的老中醫,在醫療業務上精益求精,不斷進取,堅持臨床與科研相結合,臨床與教學相結合。
長期來,他主持的科研專案,多次獲國家級、省市級的成果獎,對中醫的科研工作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1995年他作為學科帶頭人,以提高中醫治療萎縮性胃炎療效為突破點,建立脾胃病學科,被上海市衛生局立為醫學領先專業重點學科預備專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