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876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4:04:59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一)競爭現狀與未來較量當前,新技術革命浪潮衝擊著每個學科領域,針灸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和嚴峻的挑戰,一是現代醫學這支勁旅,陣容強大。


二是中醫其他各種診療手段異彩紛呈,都在各顯身手;


三是當今世界100多個國家針灸迅速傳播提高,咄咄逼人。


面對「三強」鼎立、中西對壘局面,無疑對針灸醫學和號稱全球針壇盟主的中國,構成了威脅,如不及時採取對策而主動迎戰,勢必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使已經取得的領先世界的桂冠,得而復失、拱手讓人。


為了使決策科學化,盡可能把發展戰略建築在切實可行的基礎之上,必先從比較醫學角度,深入研究分析各競爭對手之間,醫學與人民需求之間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6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4:05:08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現代醫學,無論隊伍、設備、進展等方面,都具有壓倒一切的優勢。


針灸雖然難與抗衡,然也不可妄自菲薄,聯合國衛生組織要求我國為許多國家培養了大批針灸醫生,世界人民對我國援外醫療隊的針灸盛譽歷25年餘而不衰,國際「針灸熱」方興未艾……理應值得自豪。


誠然,任何醫學都有長處和短處,如「流腦」病的療效,西醫是1935年德國DOmagk發明磺胺藥之後而超越中醫針灸的。


然而也由於化學合成藥並非萬應靈藥,抗藥性、副作用依然存在,其中對某些患者以及本病後遺症,針灸仍可補其不足。


可見,即使象這樣一種西醫有特效治療的疾病,針灸也有可取之處,至於其缺乏有效治療手段的許多疾病,針灸用武之地更多。


因此,面對強手,我們也不必悲觀,應當滿懷信心,敢於競爭。


再看中藥、氣功、推拿與針灸,不僅人員隊伍懸殊很大,三者與針灸比例約為20∶1,且人員素質也無法望其項背,加之針灸在某些方面略遜一籌,顯然也存在危機。


如急性傳染性病毒性黃疸型肝炎、膽結石、潰瘍病、支氣管哮喘……中藥針灸療效,優劣難分,但目前為什麼仍以中藥治療為多?


不能不引起我們深思!


針灸雖然也有較開放、學科滲透較多、中西醫結合發展步伐較快等優勢,但與這些強手角逐,仍然十分艱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6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4:05:17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至於國外針灸,目前仍屬起步階段,當然不是旗鼓相當,無須氣餒,如耳針學說,本是1958年法國NOgieI.p提出的,如今實力雄厚的中國,早已遙遙領先。


然而,事物總是不斷發展的,隨著斗轉星移,再借助他們的先進科學技術和裝備,青出於藍、後來居上,並非絕無可能。


故鹿死誰手,尚難預料。


最近,國外不是有人聲稱在針灸醫學方面要迅速超過中國嗎?


值得認真對待!


以上說明各種醫學都有優勢,也有劣勢;


都有有利發展的條件,也有不利因素。


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當優勢和有利條件占主導地位時,不過分樂觀;


當劣勢和不利因素較多時,也要看到光明的未來。


只有不驕不餒、自強不息,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雖然各種醫學的競爭,是一場生存與反生存、消亡與反消亡的鬥爭,但畢竟只是搶佔陣地的較量。


確切地說是一種友誼競賽,它必將導致整個醫學的繁榮與進步,帶來人民健康水準的提高。


從事醫學科學研究的成員之間,不存在利害衝突,應當攜手共進,為實現共同目標———征服人類的天敵———疾病而團結奮鬥!


(二)瞄準戰略目標全方位進取爭取最佳療效,是當前醫學競爭的焦點。


所謂最佳療效,是指高效、速效、長效而言,三者都包涵兩層含意:一是在某些疾病原有最佳療效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力爭打破世界紀錄,獲得特效;


二是原有療效雖佳,還要求百戰百勝、立竿見影、且無復發地全殲疾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6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4:05:26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醫學的競爭,首先把主力集中於獲得最佳療效這個人類共同願望和理想境界的追求上,是無可非議的。


因為療效不佳或沒有療效,雖有其他許多優點,仍無價值可言。


反之,如果把追求療效作為唯一的目標,又是片面的,因為即使效如桴鼓,如安全係數低、痛苦難忍、不勝其煩、所費甚大……那麼,這種醫學也將是生命力不強或沒有任何意義。


近年來,我參加了國內一些科研成果評審鑒定。


其中某省市針治急性菌痢的研究,科研設計嚴密,通過20多年的努力,觀察了30多項指標,在人體及猴、犬模型的治療中獲得了類似結果,療效可與特效藥媲美,科學性、先進性、實踐性是第一流的,結論可信,令人鼓舞。


然而,現實情況卻是本病求針患者寥若晨星,這就不能不發人深思。


這一事實再次表明,只注重療效是不夠的。


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水準不斷向高層次發展,對醫藥衛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民群眾不但要求醫學能高效、速效、長效、特效,還要求安全、無痛、簡便、經濟地解除疾苦……這既是廣大群眾的良好意願,也是我們的戰略目標。


針灸必須瞄準這個目標,全面適應這個普遍需求,全方位進取。


扭轉單純追求療效而舍此無它的片面自發研究傾向,改變畸形發展的被動局面,把它引向全面發展的康莊大道,向人類最佳理想境界進軍!


未來的針灸醫學,一定是這種最佳理想境界的、眾望所歸、皆大歡喜的醫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6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4:05:33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三)突破口———工具改革發展針灸戰略的突破口之所以選擇工具改革,是因為工具改革已有基礎,難度不大,一旦有所突破,必然衝刷人們頭腦中針灸工具永恆不變的保守僵化觀念,為針灸醫學帶來勃勃生機,從而強化競爭意識,觸發一系列重大變革,起到突破一點,帶動全面的作用,鼓舞人們去奪取新的勝利,因而對學科發展,也有更為深遠的意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6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4:05:45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其次,還因為工具改革是以下四個方面的迫切需要:首先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隨著社會的進步、生產的發展,醫療工具理應不斷更新。


冶金時代,金屬針代替了石器時代的砭石,如今,人類已進入了高度文明、高度發達的新時代,以更好的工具代替金屬針,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任何事物不發展就會消亡,決非危言聳聽!


二是針灸自身發展的需要。


針刺艾灸這個古老的工具,早已成為發展針灸的障礙物了,不去除這個障礙,就無法為針灸醫學的高速前進鋪平道路。


為什麼從春秋戰國以來藥物治療的發展大大超越了針灸?


為什麼我國針灸在遠古應用甚多,通過此後與藥物治療的角逐,到明代已逐漸衰微?


以致針灸大師楊繼洲也不得不喟然興歎針灸「幾於絕傳」!


為什麼清道光帝下詔廢止太醫院針灸一科,說什麼「針刺艾灸,究非奉君之所宜」?


我們不應一味指責統治者無道,應當反躬自問:自身是否真有缺陷?


通常人們把最難忍受的刺激喻之為「眼中釘、肉中刺」。


針刺人體有過之而無不及,難怪許多人談虎色變,不敢問津。


歷史的教訓,值得注意!


它告訴我們,痛感是針灸本身致命的弱點,而消除痛覺,必須從改革中找出路,否則是沒有前途的。


工具改了,並不否認針刺手法、得氣以及艾葉的藥理作用,針灸界誰都有研究傳統理論的自由,當然也不應排斥對它的反思和挑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6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4:05:54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三是病人的需要。


廣大群眾要求正當,理應設法滿足。


某制藥廠近年投產的蛇膽川貝液,療效並無提高,但由於這種劑型迎合了群眾需要,頓時風靡全國,產值連年上升。


工具改革與劑型更新相似,一旦實現了無痛,人們勢必為之額手稱慶,竭誠歡迎,從而獲得廣泛支持而振翅高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6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4:06:04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四是醫生的需要。


本來,醫生的天職是為人民解除痛苦,然而針刺卻要首先給人以痛苦,長期針刺無效者還要徒受痛苦,似與人道主義精神背道而馳。


其次,有人不願從事針灸工作,據說因為臨床操作勞累,難得人們垂青……顯然也影響了針灸隊伍的壯大以及學術的發展與提高。


以上說明工具改革勢在必行。


針灸向無痛化、簡便化……方向發展,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不可逆轉,是一定會實現的理想目標。


改革決不是對針灸的背離,更不會把發展針灸引入歧途,它是關係到針灸醫學能否高速發展而長盛不衰的問題。


近年來,美國加速發展導管鐳射和聲波組成的經穴刺激工具,不也說明他們也在改革醫療工具嗎?


我們沒有理由不急起直追。


也許有人認為,應當選擇具有重大理論意義的經絡,或有重大實踐意義的療效研究作為突破口,這當然也是對的,但是應當看到,這些課題突破難度較大,作為重點攻關可以,作為當前的突破口是否適宜,尚需進一步論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6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4:06:13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四)工具革新的可行性推行工具改革,是有基礎、有條件,也是可行的。


針灸醫學,當前已突破了針刺艾灸範圍,針灸兩字,早已無法概括其全部內涵了。


在古代,經穴拔罐、指標、中藥敷貼的應用,說明痛刺激不一定是獲得療效的必要前提,這就為針灸工具改革拓寬了思路,打下了基礎。


隨著現代科學的迅猛發展,探索新工具的觸角不斷延伸,鐳射、微波、超聲波、電磁以及五花八門的穴位物體貼敷工具相繼崛起,進一步為「經穴無痛療法」增強了活力,為改革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條件。


大量資料表明,這些工具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如電治療高血壓,神闕拔罐治蕁麻疹,指掐太谿、崑崙治鼻衄,穴位藥物敷貼治胎位不正,鐳射穴位照射治炎症,耳穴壓豆治近視,穴位磁療治膽石症,超聲針治消化道疾病,微波針治面癱……顯示了不少優越性。


意味著無痛新工具的紮根土壤已經具備,實踐和理論準備已經成熟,表明它不再是一種療法,而已發展成為一門學科了,表明「經穴無痛醫學」已由「潛科學」向「顯科學」過渡、轉化,學科更替時機已經到來。


因此,針灸工具改革,不是可行不可行的問題,而是我們是否正視這棵已經茁壯成長的學科新苗;


是否意識到它有廣闊發展前景的問題;


是否願意為新學科脫穎而出進行宣傳、因勢利導、優化其創生環境、為建設新學科大廈添磚加瓦的問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7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4:06:23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科學發展史告訴我們,新學科大都由老學科的更新或分支延伸、領域新辟而來。


「經穴無痛醫學」脫胎於針灸醫學,它與針灸學的基本理論一致,機理相似,且都必須通過刺激人體一定經穴而發生效應,兩者有著千絲萬縷、一脈相承的關係,它既吸收了針灸學的精華,也凝聚著新成就的顆粒,應當視為針灸學的必然發展,視為新老學科的自然更替;


而不應視為異端邪說、旁門左道,更不應視為針灸醫學的淪喪。


既然學科更替時機成熟,為何時至今日,針灸工具尚未摒棄?


對於這個問題,要作具體分析。


第一,針灸療效在人們心目中根深蒂固,各種刺激物的療效還缺乏比較,難以作出肯定的評價。


第二,一種工具代替另一種工具,需要相當長時間,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金屬針代替砭石,就經過了漫長的歷程。


第三,中醫目前存在的一大問題,是缺乏推陳出新,事物發展否定之否定規律,尚未充分體現,針灸也不例外。


第四,不少新工具有待完善,尚未引起人們足夠的關注和支持。


針灸界考慮針灸本身缺陷較少,認為針灸工具完善無缺者不乏其人,因而對老學科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對新學科出現,無動於衷。


可見,目前針灸工具改革的可行性雖然無庸置疑,但新學科的成長道路仍然充滿曲折,還有許多未知數有待探索,各種工具有待嚴密的對照觀察。


我們深信,在學科拓荒者的共同努力下,針灸這個中華民族古老文化之光,必將以嶄新的風采、輝煌的成就,閃耀世界醫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7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4:06:32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以上是個人對發展針灸戰略提出的構想。


它是在全面理解戰略目標的基礎上,根據「三個面向」的戰略時空觀,從不同時間、空間需要出發而提出來的。


同時把整體與局部結合起來考慮,提出了在整體上要全方位進取,在局部又要選好突破口的觀點,供決策參考,願就正於高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7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4:06:43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四、針灸藥物並重,提高中醫療效針灸、藥物並重,是提高中醫療效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突出中醫特色的需要。


因中醫治療的針灸、中藥、氣功、推拿四大手段,猶如四種作戰武器,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不可偏廢,只有最大限度的揚其長,補其短,才能獲得最佳療效。


我國古代醫家,如《扁鵲倉公列傳》所載的醫案,就體現了針藥結合的優良傳統。


此後,張仲景、王叔和、葛洪、孫思邈、巢元方、陳延之以及金元四大家等,莫不如此。


特別經孫思邈反復強調之後,更進一步肯定了它的重要意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7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4:06:51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有的病症,針不如藥,如《明史?淩云傳》載淩氏治一人吐舌針未愈,藥之而效。


當然,並非所有吐舌症均不宜針,如王明清《揮塵余話》載宋代王況(著《全生指迷方》)游京師,逢一鉅賈因突然受驚偶患吐舌不能復入,況應聘針之而立愈,「自是翕然名動京師。


但確有不少患者,應當優選藥物治療,如有的細菌感染性疾病,病人體質極度衰羸,防禦系統已遭破壞,如僅僅用針灸以激發機體本身的抗菌效能顯然不夠。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7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4:06:59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有的病症,藥治無效者可改用針,如《儒門事親》載張子和治一瘧疾患者,服藥失效,乃於發時刺十指間出血而寒熱立止。


又如《蘇州府志》載葉天士治一人患失音,藥未效,邀尤松年針肺俞而愈。


的確,有時遇到一些營養缺乏症患者,並非外來營養補充不足,乃由機體消化吸收機能紊亂引起,往往給藥無力,改用針灸卻獲奇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7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4:07:06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還有的病症,不宜用藥者可以用針,如《名醫類案》載李東垣治一患者,面赤眩暈,脈弦,乃年高氣弱,不宜藥之寒涼,於巔前眉際針刺放血20余處,頓覺頭目清利,諸苦皆去,又如《扁鵲心書》載竇材治一喉痹,「藥粥不下」,肢厥脈微,灸關元而六脈漸生。


近年來,急性潰瘍病穿孔者,開始不宜服藥而針灸取效者不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7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4:07:15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還有的患者,針灸療效明顯優於藥物,亦可優選針灸,如《保嬰撮要》載薛立齋治一小兒丹毒,令人吸四肢胸背等處使毒血凝聚,砭出血而赤暈漸失。


又如《續名醫類案》載婁全善治一頭痛已久者,視其手足有血絡紫黑者,用三棱針盡出其血,再結合按經取穴刺灸而頭痛如失。


眾所周知,針灸止痛有明顯優勢,不少痛症用針灸往往可獲立竿見影的療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7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4:07:23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有的病症,藥失效者可改用灸,如《續名醫類案》載陳自明治一呃逆不止者,諸藥失效,灸期門不三壯而呃止。


又稱龔子才治一人疝痛,曾用五積散等藥未奏效,改灸中趾合縫處而痛去。


我們有時對脾胃機能太弱服藥不能很好發揮作用者,往往灸中脘、三里而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7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4:07:31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有些病情不宜藥而宜灸者,如《衛生寶鑒》載羅謙甫治一人體弱腹痛,冷汗,肢厥,口鼻氣冷,咳嗽,與藥則吐,用艾半斤鋪腹上熨之而安,臨床上遇有腸梗阻患者,用藥則吐,且證屬寒濕,用灸甚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7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4:07:40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有的病症,用灸可望取效,不必借助藥物,如《名醫類案》載朱丹溪治一肺癆咳血,發熱肌瘦者,灸肺俞而獲奇效。


事實上灸法的主要作用還在於回陽救逆,溫中散寒,臨床上遇此等病症,可發揮灸療優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8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4:07:49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總之,針灸特長之處不少,個人臨床體會不外如下幾個方面:一是宜用於給藥受限或失效時,如昏迷等;


二是患者脾胃消化吸收機能太低時,如久病之後,慢性胃病,消化不良等;


三是急救,如中暑、低血糖等,有時急性病用針灸不僅可控制病情發展,還可贏得治療時機,甚至可徹底治癒,如菌痢、流腦、急腹症、小兒驚厥、各種痛症、鼻衄等,因為針灸止痛、止泄、止血奏效較快;


四是局限性炎症,針灸療效尤佳,如急性結膜炎、扁桃體炎、毛囊炎等,但需注意6小時左右施術一次或久留針,持續數日,必有良效;


五是神經精神病用針灸更宜,如中風後遺症、面癱、小兒麻痹、神經衰弱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20 19:38 , Processed in 0.25000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