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862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39:28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按語:便秘一證,有因熱結者,有因氣滯者,有因血虛者,有因氣虛者,有因陰虧者,其治法各異。


本方適用於津虧液少的便秘,即是取「以補藥之體,作瀉藥之用」之意,以增水行舟。


枳殼、柴胡疏通氣機,更助以桃仁、杏仁以潤腸液,臨床上效果較好。


本方還可加紫菀以利肺氣。


因肺與大腸相表裡,肺氣開則大便亦易解。


本方以滋為主,通為輔。


久服之後,自可生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2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39:36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四、抗衰延年膏 組成:制何首烏15克、白茯苓12克、枸杞子12克、懷山藥15克、懷牛膝10克、熟地2克、當歸10克、川斷10克、巴戟天10克、楮實子12克、石菖蒲3克。


功能:調補氣血,補益肝腎,澀精固氣,養心和脾。


久服可以強身延年,抗衰防老。


主治:氣血不足,羸弱少氣,早衰發白,遺精,崩漏帶下,腰酸腳軟,頭昏目眩、失眠心悸。


按語:本方源於七寶美髯丹、還少丹。


功在平補陰陽,滋養肝腎,益氣寧神。


養陰而不膩,溫陽而不燥,且心腎相交,水火同治。


既可延年益壽,抗衰防老,又可用於肝腎兩虛、氣血不足諸證。


長期用於臨床,效果較好。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2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39:45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五、頭痛舒煎 組成:炙全蠍4克、生石膏20克、細辛4克、石決明15克(先煎)、白僵蠶10克、白附子6克、紅花6克、天麻8克。


功能:清熱化痰,平肝熄風,活絡止痛。


主治:屬於實證的偏頭痛,血管神經性頭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2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39:56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加減運用:如嘔逆甚,可加黃連3克、半夏9克;


如風陽妄動者可加用夏枯草9克;


如兼眩暈者,可加白蒺藜15克、珍珠母30克(先煎);


如前額痛甚者,加白芷6克;


後頭痛甚者,加羌活5克;


眉棱骨痛甚者,加藁本6克。


按語:血管神經性頭痛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每遇勞累過度或情緒激動而誘發。


發作時,一側或兩側頭部劇烈的搏動性跳痛、脹痛或刺痛或如雞啄。


每伴有噁心、嘔吐、失眠、煩躁等症狀。


其頭痛往往有間歇性反復發作,每與痰熱內阻、風陽上逆、血絡不和有關。


本方用石膏配合白附子清化痰熱;


石決明配合天麻平肝熄風以潛陽;


全蠍配合白僵蠶以搜風鎮痙;


更用紅花活血通絡、細辛走竄以止痛,可廣泛用於痰熱、瘀血、風陽所致頭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2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0:05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六、辛芎二黃湯 組成:細辛4克、川芎8克、生蒲黃15克、薑黃6克。


功能:溫經散寒,活血止痛。


主治:胸痹、心胃氣痛,痰瘀所致的冠心病心絞痛。


加減運用:如胸陽痹阻,寒痰壅盛者,可加全瓜蔞15克、薤白頭10克、桂枝5克;


如痰濁盛者,可加半夏9克,或配合蘇合香丸一粒化服。


按語:冠心病心絞痛是臨床的常見病證,多由胸陽不振、氣血瘀滯而致。


證候特點為心前區陣發性疼痛,如《靈樞?厥病篇》中所說「痛如以錐針刺其心」。


治療以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等為大法。


方中細辛、川芎疏風散寒、走竄和絡;


蒲黃、薑黃行氣滯、活血脈。


對心絡痹阻所致的病證有較好的止痛作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2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0:18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七、清咽解毒片 組成:銀花200克、黃芩150克、冰片30克、硼砂150克、芒硝150克、大黃100克、薄荷100克、白僵蠶150克、甘草100克。


功能:清熱解毒,化腐清咽,消腫止痛。


主治:口腔急慢性瘡腫疼痛,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口腔潰瘍、牙齦炎、牙周炎等。


按語:本方以《局方》涼膈散、《外科正宗》冰硼散、《證治準繩》玉鑰匙、銀黃片(上海中藥制藥一廠)等方為基礎組合而成,用以治療上、中焦邪鬱生熱,毒火蘊結之證。


因火性炎上,所以表現為口、鼻、咽喉、唇等處的火熱疾患。


對這類病證的治療,主以清熱解毒、清咽利喉、消腫止痛。


方中用銀花、黃芩、甘草清熱解毒;


薄荷辛涼而散風熱;


硼砂清肺化痰;


冰片清熱止痛;


白僵蠶擅長解毒散結。


數藥合用可以加強清熱解毒之力。


再用硝、黃,旨不在攻下,而是取病在上、取之下之意,通過瀉火下行而祛其上炎之火。


本方清上與瀉下同行,直折火勢與疏散並用,臨床應用多年,取效較為快捷。


本方已製成咀嚼片,正式投入生產。


(鄒克揚編) 創立兩門新學科的針灸學家魏稼 魏小明張橋保謝強整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2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0:28 | 只看該作者

編者按


魏稼教授是我國當代著名的針灸學家。


他出身於贛中名醫之家,自幼跟隨叔父魏荷生研讀中醫經典著作,繼承家傳醫技,後又先後師事於國內名醫趙爾康、徐少廷、承淡安、邱茂良等學習針灸。


魏氏從事針灸高等教育和臨床、科研工作40餘年,博學深思,承先啟後,不僅理論上有所建樹,創立了「各家針灸學說」和「無創痛針灸學」兩門新學科,豐富了針灸學理論的內容,拓寬了針灸科研的道路,而且對多種疾病的臨床針灸治療經驗豐富、技藝高超、手法獨到、療效卓著,60年代就被患者譽為「神針魏」。


本文除介紹魏氏在針灸學理論上的兩大建樹之外,著重闡述了他根據中醫具有療法眾多的特點提出的「療法互補觀」。


他提倡中西醫互補,提倡中醫四大治療手段(中藥、針灸、推拿、氣功)之間互補,提倡每種治療手段中各種具體療法之間的互補。


本文聯繫臨床實際詳細論述了魏氏對針灸中各種療法互補的具體應用。


在臨證特色方面,重點介紹魏氏重視刺營、熱證用灸等兩方面的獨特經驗。


十篇醫論醫話均有真知灼見。


魏氏對哮喘、骨質增生、面癱、突發耳聾及眩暈、聲帶小結及息肉等病的獨特治療經驗,均結合具體病例進行介紹和分析。


本文內容充實,文筆簡練流暢,闡述理論與臨床實際密切結合,讀者閱讀後,定會獲益良多,愛不釋手。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荀子?勸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2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0:40 | 只看該作者

魏稼


男,漢族,1933年7月生,江西都昌縣人,出身中醫世家,自幼跟隨贛中名醫叔父魏荷生學中醫,研讀經典著作,繼承家傳醫技。


50年代初,從國內名醫趙爾康、徐少廷學針灸,深得其傳。


1954~1959年,相繼入江西中醫進修學校及南京中醫學院深造,研修了中西醫學課程,受到當代針灸名家承淡安、邱茂良的耳提面命,以優異成績留江西中醫學院任教,從事臨床、教學、科研至今。


魏氏從60年代初起,即在附屬醫院從事中醫針灸診療工作,盡可能定時、定點、定專業參加門診。


對治療痛證、炎證以及瘧疾、痢疾、急腹症、肝炎、小兒消化不良、癲癇、坐骨神經痛、風濕痛、肩關節病、頭痛、腰痛、扭挫傷、腸胃病、癰瘍、子宮下垂、閉經、痛經、不孕症、扁桃體炎、咽喉聲帶病、突聾、結膜炎等的針藥治療經驗尤多;


對流腦、精神分裂症、哮喘、面癱、骨質增生、夜尿、潰瘍病、小兒麻痹、聾啞、聲帶小結、咽喉炎等還開設專科門診,或到各專科醫院進行全面系統深入的臨床治療觀察,多已發表論文。


他運用徐少廷「飛針法」以及夾脊、絕骨、承山、風池等穴,頗多獨到之處,療效甚佳,不少報刊相繼報導,譽為「神針魏」。


他還將艾灸用於治熱證,發表了「熱證可灸論」,一反千百年熱證忌灸說,學術界為之震動,北京田從豁及安徽周楣聲等教授在臨床觀察中,驗證了其論點的正確性。


1975年,國家派遣魏氏赴北非突尼斯援外應診2年餘,共治療了10多個國家的患者2萬餘人次,深受好評。


一次,應邀於該國首都作學術報告,在座無虛席的近千人會議廳,突遭一突方醫生挑剔發難,當即站出一位曾受魏氏針治獲效的哮喘患者,他現身說法慷慨陳詞,據實駁斥,贏得了全場熱烈掌聲,此後求診者紛至遝來。


特別是為總統兒媳及總理夫人等上層人物針治獲佳效,更使針灸風靡了突尼斯。


近年來,他仍堅持門診,治癒不少疑難病症。


如1992年治癒一重症肌無力患者;


另一脫髮患者經針治後毛髮新生,當時恰逢義大利電視臺記者採訪,立即作了現場攝影報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2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0:51 | 只看該作者

魏氏從事中醫


針灸研究成績斐然,已在國內公開發行的25種期刊學報發表文稿96篇,共約60萬字。


其發表於《中醫雜誌》的「關於針刺得氣問題」、「熱證可灸論」、「關於針灸處方四大要素」、「關於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治療體會」,以及《中國針灸》的「關於無創痛針灸問題」,與《江蘇中醫》的「試論古代針灸學派」、「江西中醫學院學報」的「針灸藥物並重,提高中醫療效」等論文,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


他還創立了兩門針灸新興學科:一是受國家衛生部委託主編,1987年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全國高校本科統編教材《各家針灸學說》,已再版六次,仍在全國各中醫學院通用。


這部教材,是在參考資料極少,無藍本和類似著作的情況下首次編寫而成的,被針灸界權威譽為創舉,豐富了針灸理論和拓寬了針灸研究領域。


二是首先提出了「無創痛針灸」這個全新概念,《健康報》記者作了專訪報導,嗣後《光明日報》的《文摘報》、《文匯報》、《光明日報》、《科技日報》、《中國中醫藥報》等相繼轉載或採訪報導。


他策劃、指導、組織編寫了《無創痛針灸學》一書也已出版發行,從而建立了這門交叉前沿學科,學術界認為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與導向意義。


魏氏從事中醫針灸高等教育40年,已教的課程有中醫基礎學、內經、針灸學等;


迄今學生遍佈世界各地。


他不但教過大批本科生、專科生、研究生、進修生,還教過美國、德國、日本、法國、丹麥、前南斯拉夫、比利時、荷蘭、臺灣等地學生。


他培養造就了一批在學術上有較高造詣的學生,如指導諶劍飛用針刺治糖尿病研究,寫出了高品質的總結報告,1994年獲全國優秀論文一等獎,目前又出版了專著,已破格晉升為珠海中醫院主任醫師。


又指導研究生王建新對絡刺治腦梗塞進行科研,論文在《中國針灸》、《世界針灸》發表,並送法國巴黎召開的世界針灸大會,曾一再應邀出席會議作學術報告。


再如近年帶教副主任醫師張橋保用針灸或針藥結合治哮喘、骨質增生獲佳效,二次榮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優秀論文獎盃。


還帶教副主任醫師謝強對針灸治聲帶、咽喉、耳聾疾病的臨床研究,證明了針藥互補優於單純藥治,療效大有提高,求診患者激增,在國內不少刊物發表了論文,1995年被評為首屆全國百名傑出青年中醫之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3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1:03 | 只看該作者

魏氏臨床、科研、教學成就突出


蜚聲國際針壇,美國加州、科羅拉多州、猶它州,奧地利波爾次曼、埃及陸軍醫院、英國福生針灸學院、阿根廷和香港針灸學(協)會等學者曾致函欽佩,或請教學術問題,或邀請編寫專著指導臨床等;


還被美國、英國、阿根廷、香港等學術機構團體聘為顧問。


1994年3月,比利時晴明中醫學院邀請他赴歐講學三周,聽講學員來自比、荷、德、法、盧等國,受到了該院院長布魯諾及比中友協主席付滿得(中文名)等的盛情款待和讚譽。


1995年4月又被美國三藩市「中國微針療法」國際學術會議聘為顧問,並邀請出席了會議;


會後,又應猶它州中醫針灸研究所邀請,陪同前世界針聯主席王雪苔赴該所訪問及臨床指導20天,受到歡迎,美報作了反復報導。


在訪問荷蘭、洛杉機時,婉拒了當地學者挽留、高薪聘請應診或講學。


他的業績已載入了英國劍橋大學《國際醫學名人傳記》。


魏氏曾任國家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委員,江西中醫學院教務科研處長,江西省科研、教學、衛生三系列高級職稱評委。


還受聘為《針灸學辭典》、《針灸大成校釋》、《醫學百科全書針灸分冊》、《中國灸法大全》、《中醫雜誌》等書籍和刊物的編審、主審或編委。


魏氏現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高校針灸系列教材主審、全國中醫藥科技成果以及中國國際針灸考試委員會委員;


中國針灸學會常務理事及文獻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江西省針灸學會理事長等職。


1990年,國家人事部、衛生部、中醫藥管理局確定魏氏為全國名老中醫繼承人導師,頒發了榮譽證書;


因魏氏作出的突出貢獻,1991年國務院批准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他的事蹟為國家人事部、中國中醫藥學會等主編的國內多種名醫錄、名人傳記收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3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1:14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魏稼積40餘年的針灸教學、科研和臨床經驗,著述豐碩,他的學術思想主要體現在理論上的兩大建樹,和在臨床上注重療法互補的思想。


一、針灸學理論上的兩大建樹魏氏創立了「各家針灸學說」和「無創痛針灸」兩門新學科,是他在針灸學理論上的兩大建樹,是他對針灸學發展的重要貢獻。


他主編的《各家針灸學說》一書,彙集了歷代針灸各家學說精華。


此書的問世,開拓了針灸學理論研究的新領域,向人們展示了異彩紛呈的針灸各家學說。


此書的出版標誌著一門針灸新學科的誕生,已被作為全國高校教材,為全面繼承古代醫家的針灸學術成就,培養新型中醫針灸人才發揮了重要作用。


他還首創了「無創痛針灸」的新概念,經過實踐和理論的廣泛探索後,他主編出版了《無創痛針灸學》一書。


這是魏氏根據「三個面向」的戰略時空觀而提出來的。


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根據事物發展規律,指明了針灸的發展方向,為針灸順利走向世界與加速學科發展鋪平了道路。


國內外學者認為這是一門新興前沿學科,發展前景廣闊,具有劃時代意義,對促進針灸的現代化,將產生深遠影響。


魏氏構建了兩門新學科的理論框架,前者注重繼承,而後者注重發展,體現了他的繼承與發展並重的學術思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3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1:24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二、「療法互補觀」的提出和在針灸領域的應用魏氏的療法互補觀,是著眼於提高療效,根據中醫具有療法眾多這個顯著特點提出來的。


他認為,中醫臨床的最大特點之一是,幾乎每一病症均有數以百計的療法驗方,因而最能適應病情千差萬別的不同需要。


臨床如何最大限度地優選應用,充分發揮其互補作用,是提高中醫療效的重要途徑。


魏氏的療法互補觀,在近年來北京、上海等地出版的《名醫名方錄》、《杏林真傳》、《名醫針灸精華》等著作中有所反映,本文試圖作進一步探討。


魏氏認為,對整個醫療過程而言,應突出中西醫互補,但對中醫臨床而言,還可將互補分為兩大層次:第一層次是指中醫四大治療手段———中藥、針灸、推拿、氣功之間的互補;


第二層次是上述四大治療手段中的每一手段自身互補。


本文重點討論他在第二層次上應用針灸的療法互補思想。


由於他創立了各家針灸學說與無創痛針灸兩門新學科,對此造詣較深,故主要又從這兩方面,略舉臨床案例,以論證其互補意義。


魏氏將異彩紛呈洋洋大觀的古今學說高度概括為針灸穴位、針灸工具、針灸手法三大流派,並認為三者與臨床療效關係最大,這在他在1983年12期《中醫雜誌》發表的「論針灸處方要素」一文中有突出反映。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3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1:32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一)穴法學說互補古代如王叔和的俞募學說、皇甫謐的辨證取穴學說、王執中的壓痛點取穴學說、張潔古和羅謙甫的「大接經」學說、王國瑞的按時取穴學說,以及現代的頭針、耳針學說,魏氏臨床頗多應用。


如:1頭針補充古穴法學說之不足患者王某某,男,54歲,幹部。


半年前晨起突發中風,當時醫院作CT檢查提示:右顳頂葉腦梗塞。


來就診時仍見口稍向左歪,言謇語澀,記憶思維能力銳減,左側肢體活動受限,上肢不能彎曲上舉,手指不能握物,下肢站立行走困難,僅能臥床自主屈膝約20度。


舌質紅紫、少苔,脈弦細稍澀,食納、二便、睡眠、血壓均正常。


診為瘀阻經絡筋脈失養,據皇甫謐辨證取穴以毫針刺三陰交、絕骨、風市、環跳、風池、外關、曲池、肩、合谷、廉泉等,並按張潔古大接經法取十二井穴各出血少許,五次僅見少效。


乃師今人用頭針治中風之意,加刺曲鬢透懸厘、承光透角孫、百會透浮白等,用較強刺激,每次持續約15分鐘、間隔一刻再行一次,留針共約45分鐘。


如此續治三次,肢體活動即現明顯好轉,語言較清,再針二周,又有顯著進步,月餘基本康復。


魏氏認為現代頭針治中風有效,但可不必按其頭穴定位說取穴,只須用頭部固有的督脈、少陽、太陽、陽明諸經穴位透刺效亦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3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1:41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2古穴法補頭針之不足患者楊某,女,51歲,工人。


二周前因情緒不佳,抑鬱數日後突然昏仆,入醫院作CT檢查,認為腦溢血。


經搶救二日神清,現右側肢體喪失活動能力,手指拘攣無握力,目視物不明,失語,口稍向左歪斜,煩躁易怒,血壓215/117kPa,膽固醇及血脂較高,納食、睡眠尚好,小便黃赤、大便結,面目赤、唇紅紫,舌有黃苔、質紫,脈弦澀,乃肝陽偏亢,瘀阻經絡。


先用頭針通天透頭維,承靈透天衝、角孫,百會透前頂,正營透頷厭,針法同前例,治一周,收效甚微。


乃加用十二井穴出血共約5毫升及毫針刺四肢穴,如行間、太衝、三陰交、風市、曲池、肩、合谷、豐隆等五天,四肢活動明顯好轉,且能拄杖慢行,吐詞較清。


續治二月餘,除視力進步較小外,生活能基本自理。


此案說明有時古代穴法學說可補現代穴法之不足。


同時提示治中風,如能將頭穴與其他肢體穴、毫針與三棱針結合應用,療效更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3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1:49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二)工具學說互補穴位刺激工具除毫針外,古代如竇材愛用灸法,張子和多用鈹針,現代有神燈、埋線、電針等,都形成了不同學說。


工具學說互補亦舉二例如下:1神燈補毫針之不足患者朱某某,女,20歲,學生。


雙眼瞼下垂幾乎不能開啟已二月餘,曾在多所醫院就診,診斷為重症肌無力。


胸腺無異常發現,伴斜視與複視,晨輕夕重,勞累及風吹後加劇。


面色蒼白,惡風寒,腹微痛,便溏,納少、神疲、少氣懶言、舌苔白膩,脈細弱。


證屬脾陽不足,中氣下陷,師東垣、羅謙甫學說,用上巨虛、足三里、中脘、脾胃俞、攢竹、太陽、合谷等穴針刺,十餘次少效。


又思竇材扶陽有「灼艾第一」之說,乃於上穴加神燈照,使之有微微灼痛感,每次約30分鐘,令局部潮紅,患者腹痛漸止,食欲漸增,面色紅潤,大便正常,不再畏寒,眼瞼已能開啟,月餘而愈。


神燈乃現代電熱刺激工具,魏氏治脾腎陽氣不足之證往往以之代灸,療效頗佳。


神燈代灸,是否意味著施灸不一定用艾?


然無足夠對照觀察,尚待進一步研究。


此例施神燈後較未用之前奏效明顯,證明神燈可補單純針刺之不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3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2:00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2艾灸補神燈之不足譚某,男,48歲,幹部。


患哮喘病10餘年,經某大醫院診斷為支氣管哮喘並作過敏試驗,認為過敏原是蟎蟲、粉塵、油漆等。


形體瘦弱,四肢及胸背部特別畏寒,目下已進入隆冬,即須加裹厚鴨絨衣襪保暖。


終日咳喘,胸悶氣逼,吐白痰涎,尿短便溏,腹脹納少,舌苔白膩,脈沉遲。


證屬脾腎陽虛。


因患者拒針,初用神燈照:脾俞、胃俞、腎俞、肺俞、中脘、關元、膻中等穴,每次約40分鐘,5次後,症改善不甚理想。


乃於上穴加用艾炷灸,發微泡,敷以紗布消炎膏,日一次,三次顯著好轉,爾後每週二次,10餘次後,僅有少許胸悶外,諸症悉除。


此乃氣陽兩虛重症。


魏氏在治療過程中意識到只用神燈難以奏效,乃加用起泡灸以加大補陽祛寒力度,終於取得了滿意效果。


提示神燈還不能全部代替傳統艾灸療法。


以上兩例,均是寒證,按「寒者熱之」的法則治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3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2:10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三)手法學說互補古代操作手法名目繁多,也形成了諸多學說。


如竇漢卿的補瀉十四法學說,徐鳳的燒山火、透天涼與迎隨補瀉學說,楊繼洲《針灸大成》引高武「神針八法」中的「鳳凰展翅,餓馬搖鈴」等學說。


魏氏對後者尤多應用,認為可補其他補瀉法之不足。


如:1餓馬搖鈴法補迎隨法之不足鄭某某,女,30歲,工人。


患十二指腸球部潰瘍10餘年,隱痛多在進食2~4小時出現,上腹偏右有壓痛。


昨因情緒不佳及受涼而加劇,食納不佳,上腹悶脹、吐酸水、神倦、少食懶言、便溏、舌苔白厚而膩,脈弦緊、睡眠不佳。


診為脾胃氣虛、肝胃不和。


初用太衝、期門、三陰交、足三里、脾胃俞等,對四肢穴用迎隨補瀉中的隨補法,順其經脈循行方向針刺,留針30分鐘,痛仍甚,繼加用餓馬搖鈴法,二指夾針柄持續運轉,左右輕擺針柄約10分鐘後,痛即緩解,針10分鐘後再行一次。


如此治20餘次,痛漸止,余症相繼消失,攝片複查,龕影消失。


原文載「餓馬搖鈴」法是用「右手大指、食指撚針柄,如餓馬無力之狀,緩緩前進則長,後退則短」。


魏氏加了搖擺時間,手法稍有不同,但二者均為輕而緩的刺激則一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3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2:24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2鳳凰展翅補透天涼之不足趙某某,男,28歲。


咽喉痛已四天,右側尤甚,痛連耳根,吞咽發音困難,自感咽喉部如有火燎,僅能進食流質,有時則從鼻腔噴出,口角流涎。


體溫391℃。


檢查見咽喉黏膜充血,左扁桃體紅腫Ⅱ度,表面有少許膿黃點,腫向前下方移位,觸之堅硬無波動感,左舌齶弓充血、水腫隆起,下頷角有腫大淋巴結。


診為左扁桃體周圍炎(單蛾風)。


脈數,舌紅,口乾,乃熱毒上壅之症,宜清泄熱毒。


用透天涼手法瀉之,取尺澤、少商、天突、廉泉、合谷等穴,治三次,雖其中廉泉穴確也現涼感,但諸症有增無減,乃於上穴改用「鳳凰展翅法」。


用右手大指、食指撚針頭,大指向後、食指向前轉針,如飛騰之狀,一撚一放。


持續行針約20分鐘,針後即感痛大減,進食如常。


複診熱已退,續治療5次而愈。


透天涼法治火熱諸症本來療效尚可,然而此例失效,提示並非萬能。


另外,魏氏用鳳凰展翅法,乃向一方撚轉,是其獨特之處,古書未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3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2:36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四)無創痛「針灸」互補所謂無創痛「針灸」,指古代的溫灸、拔罐、指標、穴敷、針及現代的鐳射、微波、超聲波、紅外線、體表電極、神燈、耳壓等,施於體表經穴而不引起創傷或痛苦的經穴刺激療法而言。


因針灸二字已不能概括其全部內涵,實已為其他各種刺激工具取代,故改稱無創痛經穴刺激療法更為確切。


1988年,魏氏從分析針灸的歷史與現狀,以及當今世界的普遍需求出發,加上對未來針灸學的展望提出了針灸必須順應人類共同願望,加速發展無創痛針灸的觀點。


這不僅具有現實意義,而且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與世界意義。


他在臨床實踐中也身體力行,應用各種無創痛「針灸」療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亦舉數例如下:1穴位按壓補針刺穴位之不足周某某,女,40歲,幹部。


經常噁心嘔吐,遇精神緊張、疲勞或接觸厭惡氣味與景象時多誘發。


經多家醫院各科會診檢查診斷,均查不出原因,診為精神性嘔吐,曾用多種藥治無效,來求針灸一試。


患者平時精神抑鬱,今發嘔吐噯氣頻頻,胸悶脅脹,煩悶不舒,睡眠不佳,舌邊紅,少苔,脈弦,二便正常。


診為肝氣怫鬱,橫逆犯胃,胃失和降,上逆為吐。


先用針刺太衝、風池、肝俞、胃俞、足三里、內關、中脘等穴3次失效。


乃借鑒按壓攢竹治呃逆法,改於風池、肝胃俞附近找壓痛點,施以較重壓按點揉法,每次約15分鐘,3次竟愈。


此乃用無創痛針灸補有創痛針灸之不足的範例。


反過來,有創痛針灸亦有補無創痛針灸不足之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4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2:46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2毫針刺法補穴位敷貼之不足孫某,男,11歲,學生。


患哮喘8年,母有蕁麻疹史。


發病前有鼻癢、噴嚏、流清涕,發病時有高聲調吹風樣哮鳴音、氣憋、胸悶心跳、吐黏白痰涎,每年春秋季加重,初起較輕,近年漸次發作頻繁。


曾多次用各種中西藥物未能根治。


經不少大醫院診治,診為吸入型支氣管哮喘,並經過敏原測定,報告認為與花粉、灰塵、蟎蟲等有關。


初因小孩畏痛,未用針灸治療,只給斑蝥白芥末敷貼定喘,膻中、肺俞、膏肓等穴令起泡,每週1次,1月1療程,共2療程,未能控制。


乃改用針刺定喘穴,令針感向下或向兩脅等處放射。


日一次,不留針,2次大效,10次控制,繼續觀察年餘未復發。


這一案例說明有創痛針灸目前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為了提高療效,臨床宜注意發揮優勢互補作用,不可隨意摒棄。


魏氏對定喘穴定位與刺法與一般不同,是於第七頸椎至第五胸椎旁取穴輪流應用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20 06:53 , Processed in 0.218752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