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866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6:17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腦梗塞時,患者的血液流變學異常,已為許多研究所證實,並認為是腦梗塞的發病原因與後果。


主要表現為全血黏度升高,紅細胞壓積增高,血小板及紅細胞電泳時間延長,纖維蛋白原升高,血小板聚集及黏附性增強等。


Dintenfag更明確指出:血黏度的升高不僅影響腦的有效功能,而且還可以引起急驟的中風證候。


由於血液流變學的異常,腦梗塞患者的血液呈:「濃、黏、凝、聚」狀態,腦血流量明顯減少,梗塞區的腦細胞因缺血缺氧而變性壞死,腦的神經細胞功能受到損害。


所以儘早地使梗塞區的細胞恢復血液及氧的供應是治療腦梗塞的關鍵。


魏氏採用絡刺和體針治療腦梗塞,並從血液流變學角度進行了實驗對照觀察,不論是臨床療效還是實驗結果都表明:絡刺療法治療腦梗塞優於體針療法,絡刺療法能顯著降低血液黏度,是值得推崇的治療方法之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6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6:26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絡刺療法治療腦梗塞的作用機理,主要是降低血液黏度、紅細胞壓積、纖維蛋白原、紅細胞聚集、血小板聚集和黏附性,改善微循環,增加腦血流量及氧的供應而改善腦組織功能,促進肢體功能的恢復。


腦梗塞屬於中醫缺血性中風範疇,中醫學認為:本病的本質是「氣滯血瘀」,而絡刺的主要作用機理就是「通經活血,祛瘀生新」,故臨床採用絡刺治療腦梗塞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進一步研究。


茲介紹典型病例一例如下:馬某某,男,62歲,南昌有色冶金設計院幹部。


1993年9月2日初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6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6:35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3年前患腦梗塞,經治療後症狀緩解,行動自如。


今晨起突發頭暈、頭痛、耳鳴、目眩、左肢體麻木、行動不便、語言謇澀、咽乾口苦,大便略乾結、舌紅少苔、脈弦。


經CT檢查,診斷為右側腦梗塞(中經絡),證屬風陽上擾,經脈瘀阻,治擬熄風通絡法。


急用三棱針點刺雙側委中、曲澤放血約50毫升,並用毫針刺風池、曲池、合谷、內關、太衝、廉泉等穴,施瀉法,留針30分鐘。


次日,頭痛頭昏減,語言謇澀改善,仍行走不便,繼按上法治療,取外關、合谷、曲池、肩、風市、陽陵泉、足三里、廉泉、風池等穴,採取刺營放血與體針聯合治療2個月,諸症除,行動自如,病告痊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6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6:43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二、熱證用灸魏氏提倡「熱證可灸」,打破了千百年來灸法只用於陰盛陽虛的寒證而忌用於陰虛陽盛熱證的信條,開闢了灸法臨床應用的新途徑,擴大了應用範圍。


早在40年代,他師承叔父魏荷生的熱證用灸經驗,嗣後通過深入研究古代醫籍以及現代臨床報導,認為灸療不僅用於寒證,熱證亦是可灸的。


因而寫出了「熱證可灸論」一文(原論文附後),在學術界產生了較大影響。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6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6:52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魏氏曾用灸治療多種熱性病證,如急性菌痢、外科瘡瘍、急性扁桃體炎、急性風濕性關節炎、熱哮等均獲佳效,治癒醫案甚多,惜已散失,這裡僅舉數例如下:(一)瘡瘍癤腫之陽證治瘡瘍癤腫之陽證用灸,魏氏的祖傳經驗是:將獨頭蒜切成約1釐米厚薄片數片,或搗成蒜泥貼敷於患部,再用艾絨鋪置其上點燃,以微痛為度,要達到原痛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為止。


此法可以熱引熱,拔毒消腫止痛,早期可促其消散,中期則可加速膿毒排泄,晚期可使收口。


最後以玉露膏外敷善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6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7:02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典型病例:張某某,男,6歲,患兒左手外關穴旁生癤腫有4天。


現症見發熱,頭痛,癤腫約蠶豆大、高突紅腫、質硬實,舌質紅,苔黃,脈數。


診為暑癤疔毒,證屬熱毒壅結。


治擬泄熱解毒法。


急囑患者之母覓獨頭蒜。


切片置瘡上,再以艾炷隔蒜灸,用瀉法,每次灸3壯,日2次。


數日癤潰膿出,改敷玉露膏,第4日膿盡瘡斂而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6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7:12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二)急性扁桃體炎灸治急性扁桃體炎是魏氏從瘡瘍癤腫可灸中悟出。


畏針不願接受刺營放血治療的患者,以此法治療,效驗頗佳。


治法:取約黃豆大艾炷置角孫、內關二穴上,點燃艾炷,用口吹之,使火速燃,但不燃至皮肉即速去之,力促而短,此為瀉法,起消散作用。


隨之挽上新艾炷,如前法,每次灸3~5壯,日2次。


一般2~3日可痊癒。


魏氏認為,此法可以熱引熱,引鬱熱之氣外發,使壅結於扁桃內的熱毒隨火而出,熱毒外散則腫痛自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6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7:22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典型病例:王某某,男,21歲,民工。


患急性扁桃體炎3天。


現咽喉腫痛,吞咽痛甚,不敢飲食,伴發熱頭痛,口乾渴,大便略乾結,舌質紅,苔黃,脈數。


檢查見雙側扁桃體Ⅲ°腫大,表面充血,陷窩內有膿液溢出,下頜角可觸及腫大之淋巴結,體溫402℃,診斷為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爛乳蛾)。


證屬熱毒壅盛,咽竅不利。


治擬宣洩邪熱,消腫利咽法。


採取角孫、內關穴艾炷直接灸法。


每次5壯,日2次。


次日症大減,扁桃體縮小為Ⅰ°,充血改善,膿液已除,繼用前法,第三日複診、症狀消失,病告痊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6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7:32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三)哮喘魏氏治哮喘擅長施灸,常用灸治熱哮,認為溫熱灸可使壅塞於肺部的熱邪隨艾火外出,氣機通降,故有佳效。


典型病例:王某某,男,8歲。


3歲時患百日咳併發哮喘,久經中西藥治療仍反復發作。


症見:胸悶氣逼、呼吸困難、咳吐黃痰、咽喉紅腫,舌苔薄黃、舌質紅,口唇乾燥,喜飲涼水,大便結,小便黃,脈細數,證屬熱哮,治以清熱化痰平喘。


於肺俞、定喘、風門等穴施灸,令局部反應潮紅為度,使之為泡,隔日一次,連施灸3次,哮喘顯著改善,10次後哮喘平息。


囑患兒及家長,若咽喉痛咳黃痰,即於上穴施灸防治;


且於每年夏季初、中、末伏3日,再施灸以資鞏固,追訪一年,哮喘未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7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7:42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四)急性風濕性關節炎魏氏認為風濕熱痹與瘡瘍癤腫之陽證雖然不同,但二者病機相似,據異病同治,用灸法治急性風濕性關節炎屢獲佳效。


典型病例:李某某,男,36歲。


左膝關節紅腫疼痛半個月,不能行走,伴發熱,口苦,咽乾,尿黃等症,經血化驗診斷為急性風濕性關節炎,治療無效,轉針灸門診。


魏氏據其舌苔薄黃,脈細數等,辨證為熱痹,於膝關節部施隔蒜灸,灸至疼痛微解,每次約45分鐘,施灸3次,疼痛減輕,灸6次紅腫消退,能行走,共施灸8次,症狀基本消失。


囑關節腫痛,即施艾灸以防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7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7:52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五)急性菌痢魏氏還用灸法治療急性菌痢,常取天樞、神闕、中脘、足三里等穴,施隔薑灸。


要求用溫熱灸令腹部及全身溫暖,腹痛微解,5~6小時施灸1次,方能奏效。


認為施灸能扶正培本,升提中氣,使腸胃中熱邪隨溫熱之艾火排出體外,故有佳效。


典型病例:劉某某,男,28歲。


因吃腐爛之食嘔吐、腹痛、發熱,腹瀉伴裡急後重,經大便化驗,診斷為急性菌痢,雖經治療,但不見效,因逢魏氏下鄉巡迴醫療,慕名請求治療。


據其舌苔薄黃,脈數等臨床表現,辨證為熱痢,取天樞(雙側)、神闕、中脘、足三里(雙側)施隔薑灸,每次施灸30~45分鐘,令局部皮膚潮紅為度,令腹部及全身溫暖,腹痛及腸鳴音減輕,連施4次,顯著好轉,共施灸10次,身體康復,並囑患者經常於足三里施灸,強身益壽。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7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8:00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一、療法互補治哮喘五案魏氏治療支氣管哮喘的特點是不囿於一法一方,而是在認真辨證的基礎上,緊緊圍繞病症、病機、病性、病位,優選最佳治療方案,有時用常法,有時用變法,有時單用某一方法或將幾種療法配合應用,體現了療法互補學術思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7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8:11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一)針刺未效,改用注線取效方案某男,34歲,突尼斯市某藥店經理。


1976年3月18日就診。


主訴:哮喘21年,每年春季反復發作,近年來有加重趨勢。


症見面色萎黃,形體消瘦,胸悶心慌,呼吸急促,喘息抬肩,動則加劇,倚息不得臥,用多種西藥難以控制,且時有咳嗽,痰稠色黃,脈滑數。


呈桶狀胸,肺部聽診有哮鳴音。


診為支氣管哮喘合併肺氣腫。


證屬脾腎氣虛,痰盛壅肺。


治宜順氣化痰治其標,健脾溫腎固其本。


先針刺脾俞BL20,腎俞BL23,肺俞BL13,膻中CV(RN)17,天突CV(RN)22,合谷LI4、豐隆ST40等穴,10餘次效不明顯;


再加針刺定喘穴EXB1,喘雖稍平,但出針後1小時許,又發作如故。


乃改取定喘、膻中、豐隆,用注羊腸線法施治,每10~15日注線1次。


注線2次,收效明顯;


注線10次後,形體漸豐,除肺氣腫體徵無大改變外,余症基本消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7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8:19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此案說明注線療法不僅可以減少患者頻繁就診,而且由於它較強而持久的刺激,可以代替長時間留針,故其療效也有獨到之處,能補一般針刺療法之不足。


魏氏多將此法用於哮喘呈持續狀態,易反復發作且難於控制的患者,療效頗佳,愈者甚多。


關於注線操作:即在腧穴消毒後,取長約1釐米的0號或1號醫用羊腸線,裝入7或8號輸血針頭中(或用腰椎穿刺針亦可),針管中置粗細合適的針芯,將針刺入穴達一定深度得氣後,緩緩向前推進針芯,使羊腸線擠入穴下肌肉層,即可出針。


注意消毒嚴密;


勿注入太淺,以防羊腸線移出體外引起感染;


勿注入大血管或內臟空腔內,以免致生它患;


針尖角度勿與大血管平行,多用直刺或斜刺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7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8:28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二)常規穴失效,改針定喘取效案王某,男,38歲,幹部。


1968年4月就診。


主訴:咳喘6年,此次發作已3天。


發病前,鼻癢鼻塞,打噴嚏,胸悶,煩躁,繼則呼吸困難,鼻翼煽動,氣喘痰鳴,曾服藥未能緩解。


既往每逢天氣驟變突發,畏聞花香味。


有過敏性鼻炎史。


症見惡寒流涕,咽痛咳嗽,劇咳氣喘,痰多白沫,咯痰不爽,胸悶煩躁,口微苦,小便清,欲食無味,舌苔薄膩,脈浮緊,兩肺聞及哮鳴音。


診為支氣管哮喘,此乃外有表邪,內有痰濁,肺失宣降。


治以宣肺解表,化痰平喘。


先針刺合谷LI4,內關PC6,肺俞BL13,迎香LI20,經渠LU8,豐隆ST40等穴,中等剌激,使局部有較重脹感後留針20分鐘,每日1次,8次後喘勢依然如故。


乃取定喘EX-B1一穴,針尖到脊椎橫突處,令針感沿脊椎兩側向下或向肺部傳導;


行鳳凰展翅瀉法,留針20分鐘。


針後當即胸悶氣喘大減,連續治療10次,咳喘顯著好轉;


以後隔日針一次,治療20次;


並輪流選用1~7胸椎華佗夾脊穴,連續治療2月,哮喘平息,哮鳴音消失,食欲良好,身體康復。


隨訪10年餘,療效鞏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7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8:37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針定喘治哮喘多有報導。


魏氏認為針定喘如深度不到或針感不理想則療效欠佳,針尖沿脊椎兩側稍向下斜刺至針下有抵抗感,而不能再深入為止。


強調注意勿使針尖達入胸腔和肺部,防止氣胸事故。


並認為針穴對實證療效較佳,如用於虛喘,多配合其他穴位,陽虛者加灸,亦可獲得良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7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8:46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三)針灸其他穴未效,改針阿是穴取效案方某,女,45歲,幹部。


1958年9月就診。


主訴:咳喘時發時緩30餘年,好發於經期前後。


雖經中西醫多方治療,未能治癒。


此次因情緒不佳誘發,現用支氣管解痙等藥治療。


症見面色灰暗,咳喘急促、痰聲漉漉,咯吐不爽,痰呈灰白色透明狀,多泡沫。


時有嘔惡或大便秘結,舌苔白膩,脈滑。


診為支氣管哮喘。


證係痰濁阻肺,治以溫肺祛痰平喘。


曾在他處經多次針灸肺俞BL13、天突CV(RN)22、膻中CV(RN)17、豐隆ST40、中府LU1、迎香LI20,膏肓BL43、定喘EX-B1等,以及手掌割脂等治療,效果均不明顯。


此經詢問與查知,於胸背部中KI26,虧門LU2,大杼BL11及厥陰俞偏內側有明顯壓痛,予以按揉5分鐘,患者當即感到呼吸輕鬆。


乃於壓痛點施針,一次即感痰易咯出,喘稍平;


4次後,喘大減。


隨此處壓痛消失,而針效衰減;


又繼續於心俞BL15、大椎GV(DL)14、璿璣CV(RN)21等處壓痛點施以針刺,療效又較明顯,5次後痛點又失;


相繼在胸背找到肺俞BL13,中府LU1附近壓痛顯著,施針10次,喘平,只有少量膠凍狀痰,易咯出。


先後治療3月餘,症狀基本消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7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8:56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魏氏對阿是穴應用經驗頗多,此例用追蹤尋找壓痛點法治癒,說明特異性穴位並不是固定的;


也說明要提高針灸療效,只選擇刺激方法及手段仍不夠,對部位選擇也至關重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7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9:08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四)毫針灸法未效,改用梅花針取效案錢某某,男,12歲,學生。


1963年5月8日就診。


患兒2歲時患哮喘,近3年來喘勢加重,每遇受涼或聞異味而發作,曾在各醫院治療,僅能暫時緩解。


症見面色晦滯,咳嗽氣逼,呼吸困難,喉中痰鳴,咯痰不爽,夜寐不安,口乾唇紫。


舌苔白膩,舌質紫黯,脈澀而數。


叩診雙肺過度迴響,聽診兩肺滿布哮鳴音。


診為支氣管哮喘,症屬痰瘀伏肺,氣機不利。


治以行氣祛瘀,化痰平喘。


先針定喘穴EX-B1,喘稍平,但第二次患兒拒針,於肺俞BL13,膏肓BL43,俞府KI27,中府LU1等穴施溫和灸,效不顯。


考慮到患兒有瘀血現象,改用梅花針叩刺胸1~7椎旁夾脊,胸部2~6肋脾胃經,由輕漸重,使局部見出血點,每日1次,治療5次,咳喘明顯減輕,連續治療40余天而愈。


後雖復發一次,但症狀較前輕,再叩刺10次痊癒。


隨訪6年,療效鞏固,發育良好,體格健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8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4 13:49:17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魏氏認為梅花針叩刺令出血治哮喘,有時亦可獲奇效,尤以瘀血證型更好。


可能因梅花針叩刺出血,利於活血化瘀之故。


對於成人瘀血證患者,他選用三棱針或圓利針在尺澤LU4,委中BL40,靜脈顯露處及胸背找瘀血點放血。


體質稍佳者,放血量每次達10毫升左右,療效良好。


並認為如放出紫黑色血,最好如《內經》所說:「血變而止」,使血色轉為鮮紅為止,能更好的通經祛瘀,改善血液迴圈與通氣功能,從而有利平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20 14:26 , Processed in 0.15625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