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四診抉微】

 關閉 [複製鏈接]
661#
 樓主| 發表於 2013-10-5 20:24:56 | 只看該作者
煦者
 

溫養也;

 

濡者,潤養也。

 

經血日得陽和以溫養,得血以濡潤,則陽氣健運而隧滑,是血有滋長之能,陰主長養故也,豈非相成為用乎?

 

故血虛則氣失依歸,營運之機濡滯而不流利;

 

氣虛則健運之力微弱,血失宣導之機,亦阻結而難前。

 

故不拘血虛、血瘀、氣虛、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2#
 樓主| 發表於 2013-10-5 20:25:30 | 只看該作者
鬱脈俱呈澀者
 

皆因氣機之阻,經脈失其暢達,流行艱澀故也。

 

病若在氣虛,脈必浮澀而無力,實則浮澀而有力也;

 

病在血虛,脈必沉澀而細弱,實則沉澀而有力也,脈則然矣。

 

審之外營衛出入之機,一由阻礙其胃中升降之道使然。

 

十二經脈,皆稟氣於胃,今因飲食不化,阻其升降之氣,清濁混淆於中,故使膈滿,時噯酸臭,發熱臚脹,惡食,舌苔燥黃,胃因不能游溢精氣而上輸,經脈皆失其稟受,使中外上下之氣機,多違其運用,故脈窄礙而呈澀也。

 

長沙二條,一因醫者妄汗妄下,津液虧損,而成枯澀;

 

一因發汗不透,擾動經氣,玄府復閉,氣鬱而成實澀也。

 

當再汗以通其經氣,則病自霍然。

 

凡一切內外氣血寒熱虛實,致病而脈見澀者,非血滯於氣,即氣滯於血而使然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3#
 樓主| 發表於 2013-10-5 20:25:51 | 只看該作者
代脈生死之辨
 

《靈樞?根結篇》曰:

 

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臟皆受氣;

 

四十動一代者,一臟無氣;

 

三十動而一代臟無氣,予之短期。

 

(短期,死期也。

 

慎庵按:

 

《經》文受氣者,謂五臟受氣皆足,而無斷續也。

 

無氣者,謂臟氣虧損,已無氣以應止屬上四句而言也,況經文但言動止之數,以診五臟無氣之候,未嘗鑿言死期。

 

而王氏《脈經》,劈空添二可延至三四歲之久,豈無治而得生者?

 

吾不信也。

 

即以母子相生之義推之,假如腎臟無氣,則必上竊母氣以自養;

 

肺金為腎水之母,日受吸取,則肺氣亦因之而虧損,不能下生於腎矣;

 

是腎在上,必先自絕其母氣,而水愈涸竭,金燥水涸,在下不能資生於肝木,木亦枯燥而無氣矣。

 

三臟相因無氣,由於一臟之虧,余臟準此而推,莫不皆然。

 

三臟同歸於無氣,又安能延及三四歲之久乎?

 

至十投一止者,四臟無氣,若是死期已促,不過待日而已,又何能計月以決死期哉?

 

五動一止五日死之句,必審其病之新久,在外有惡絕之候,方可決其短期,若無敗壞之證,而見之暴,只是病脈,亦未可遽斷以為死期也。

 

若少年新病,而氣血暴損,以致神用不續,而見代脈者,治之得宜,氣血復而代脈退,亦有得生者,如心腹諸痛,並痛風痹症,俱因痛傷,營衛結滯不通,而脈代者,痛止則脈續,故一切痛脈見代,皆非真代,不可準也。

 

如霍亂大瀉吐後,脈亦有結澀止代不勻者,因津液脫竭,氣血交亂,流行隧道,滯澀難前,故脈代結而止歇也。

 

《舉要》云:

 

霍亂之候,脈代勿訝;

 

厥逆微遲,是則可怕。

 

以霍亂乃卒暴吐下,穀神頓委,暫不接續,裡和脈自調勻,非斷絕者比,令勿驚訝;

 

若手足厥逆,是陽衰陰盛,真元漸絕之象,則去生已遠,恐驟脫難救,又安得不怕乎?

 

若妊娠百日而脈代,以心包絡輸血養胎,經脈失蔭,若別無他候,但當調其氣血,則胎自固,而代自退,又何必再議治乎?

 

按以上種種病脈,尚可圖救,不可執定王氏之言,膠柱而鼓瑟,竟委棄而勿顧也,學人審之。

 

予自數十年來,診視亦多矣,每遇如上等證,治之合宜,得生者亦復不少。

 

因是知代脈為有生有死之脈,非全是死絕之診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樓主| 發表於 2013-10-5 20:26:21 | 只看該作者
代脈有二須知
 

蓋代脈有二者,一謂有有生有死之別,一謂有有止無止之分也。

 

生死之別,有止之分,前論辨之詳矣,獨無止之代,不得不再申明其義也。

 

《經》云:

 

黃脈代。

 

蓋主脾脈而應於四時:

 

遇春得胃氣而兼微弦,遇夏得胃氣而兼微洪,遇秋得胃氣而兼見微毛,遇冬得胃氣而兼見微石,此乃四時更代之代。

 

而得天和者,非死脈之代,此無歇止之代,其義又不可不知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5#
 樓主| 發表於 2013-10-5 20:26:51 | 只看該作者
天稟似代脈
 

有一種人,賦形時,經隧中有所阻而窄礙,流行蹇澀,時或歇止,類乎代脈,自少至老不變易,此稟賦之常脈,勿作代看。

 

先哲曾有言及者,予亦曾驗數人,其人皆至耆耋而終,學人當謹識之,慎無妄斷,而浪施藥劑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6#
 樓主| 發表於 2013-10-5 20:27:08 | 只看該作者
緩脈主熱
 

慎庵按:

 

《脈訣》云:

 

三部俱緩脾家熱,口臭胃翻長嘔逆,齒腫齦宣注氣纏,寒熱時時少心力。

 

李時珍謂其出自杜撰,與緩無關。

 

然余間嘗稽之於古,在《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云:

 

緩者多熱。

 

仲景曰:

 

緩者陽氣長。

 

又曰:

 

緩則胃氣有餘。

 

《海藏》云:

 

緩大而長為熱。

 

張景岳曰:

 

緩者縱緩之狀,非後世遲緩之謂。

 

故凡縱緩之脈,多中熱,而氣化從乎脾胃也。

 

由是而知《脈訣》以緩脈主熱之說,是有本之言,非杜撰也。

 

若論其全書,固多舛錯,往哲已正其失矣。

 

予自閱歷以來,他症無論,獨於溫熱證,邪熱轉入陽明,診多縱緩之脈,人多錯認為虛脈,妄投溫補之劑,未有不覆人於反掌者。

 

其所以錯認之故,蓋亦有因,以縱緩之脈類於虛,然亦不難辨也。

 

虛大之脈,浮候按之,浮大而空;

 

重按之,則微細欲絕。

 

縱緩之脈,浮萃言》)。

 

或問熱則脈當數,何反縱緩耶?

 

殊不知熱在血分則脈數,以陽旺陰虛,陽主捷故數;

 

熱在氣分,則熱能傷氣,故脈反緩,但緩必兼長大耳,長大而加之以軟,即此可以想見其縱緩之形矣。

 

凡診得至數調勻,而去來舒徐,有此從容和緩之象,此之謂平脈,是即胃氣也。

 

諸脈之宜兼見者也。

 

若來去舒徐,而至數遲慢不前,是曰遲緩,主於虛寒,治宜溫補者也。

 

若脈形長大而軟,來去寬縱不前,即張太素所謂如絲在經,不卷其軸之謂,是曰縱緩,病主於熱,治宜清降者也。

 

同一緩脈,而有曰和、曰遲、曰縱三者之分,而其主病,有虛實寒熱之不同,三者之義了然,再參合於證,自無遁情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7#
 樓主| 發表於 2013-10-5 20:27:49 | 只看該作者
 

冠少從果廬沈先生受經,未嘗有志於醫。

 

及讀古至良醫與良相並濟,竊欣焉慕之。

 

先生曰:

 

神其用,惟予友林子慎庵。

 

林子始治舉業,旁通岐黃,後所試輒效,四方就請者,屨常滿戶外,遂無意名場,心存利濟。

 

上自軒農,下及近古,廣搜博采,不遺余義。

 

其後名愈盛,志愈 ,業愈精,心愈歉。

 

每當漏聲幾滴,取架上書,篝燈縱觀,時或達旦,必如是以為醫命耳提於四診中。

 

望聞問,三致意焉,幾疑先生教以淺近法門,乃久之倍致叮嚀,某持此術以往,亦百不失一,因恍然於四診並重,而望聞問尤為切脈之符節,此夫子所以教及門,與古人冠望聞問於切先者,俱有深意。

 

顧世之業醫者,未之思耳,及先生出是編相示,其中搜匯百家,參以獨見,於四診義蘊,無不深入顯出。

 

深入則通乎微矣,顯出則抉之若揭矣,真醫義之抉微也。

 

同門張子紹遠,避席請曰:

 

夫子此書,謂之《四診抉微》韙矣,以其藏之名山,曷若懸之國門,急登梨棗,出以公世,以慰學人之望,可乎?

 

先生曰:

 

可。

 

刊甫成,不揣固陋,謹識數言,以附篇末。

 

門人吳冠百拜謹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8#
 樓主| 發表於 2013-10-5 20:28:52 | 只看該作者

全篇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2 19:30 , Processed in 0.18750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