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四診抉微】

 關閉 [複製鏈接]
641#
 樓主| 發表於 2013-10-5 20:16:10 | 只看該作者
原脈體用
 

《素問?脈要精微論》云:

 

夫脈者,血之府也。

 

《靈樞?決氣篇》云:

 

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

 

《靈樞?營氣篇》云:

 

營氣之道,納穀為寶。

 

穀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營無已,終而復始。

 

《舉要》云:

 

脈乃血派,氣血之先,血之隧道,氣息應焉。

 

潘碩甫曰:

 

人身之血,猶夫水也;

 

血中之脈,猶夫流也。

 

流通則水源活,脈通則氣血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2#
 樓主| 發表於 2013-10-5 20:16:35 | 只看該作者
原脈體用
 

隧道,即經脈也,言其在血中,精密隱隧,自成一道也。

 

仲景云:

 

呼吸者,脈之頭也。

 

《靈樞》云:

 

其行也以息往來,然非呼吸不能行,故曰氣息應焉,而脈則指營氣流行不息之道路耳。

 

鄒丹源曰:

 

經絡者,脈之道路;

 

動見者,脈之征驗,皆不可以盡脈。

 

脈也者,乃營氣之精專者,行於經隧,而攝乎內外者也。

 

血與氣異體,得脈而同化;

 

衛與營各行,得脈而相應,故脈之中,陰陽統焉。

 

然則脈與血氣,分之為三者,正可合之為一也,謂營氣即脈可也。

 

劉河間曰:

 

脈有三名,一曰命之本,二曰氣之神,三曰形之道,所謂天和者也。

 

朱丹溪曰:

 

神者脈之主,脈者血之府;

 

氣者神之御,脈者氣之使。

 

嗟乎!

 

脈者其先天之神乎?

 

(以上引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3#
 樓主| 發表於 2013-10-5 20:16:47 | 只看該作者
原脈體用
 

慎庵按:

 

經文合諸家之論而觀,則人身之脈,由後天血氣而為體,先天神氣而為用,血氣神者,相合而成形者也。

 

人身經絡,直者為經,橫者為絡,經有十二,絡有十五,此即隧道也,《內經》謂之經隧,後人又名之曰經脈,此乃肌肉空松處,包藏營氣,而為晝夜營運不息之道路,所以載脈者也,猶夫盛物之器,非脈之體也。

 

脈必以血為體,得氣方能營運,脈道乃成,是氣血不可須臾離者,豈非氣血相合而成形乎?

 

華元化曰:

 

氣血盛則脈盛,氣血衰則脈衰,氣血熱則脈數,氣血寒則脈遲,氣血弱則脈微,氣血平則脈緩。

 

《經》云:

 

脈實血實。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4#
 樓主| 發表於 2013-10-5 20:17:15 | 只看該作者
原脈體用
 

合參而論,則脈以氣血為體,既明而且當矣。

 

又嘗論患血證人,大脫血後,脈必見芤,芤乃中空之草而類蔥,故以喻空脈之體,去血過多,而隧道中無血以行,而脈亦見中空之候,脈之以氣血為體,又一明證也。

 

然其有形無質之虛體,易於散亂,易於阻滯,故必隨其血氣虛實寒熱,邪之盛衰,而見或大或小,或長或短,或浮或沉,或疾或緩之形,而無一定之體也。

 

在氣血又必由神之盛衰而為虛實,故曰以神為用。

 

先哲云:

 

脈貴有神,不可不審。

 

所謂神者,即胃氣也。

 

《經》云:

 

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

 

四時皆以胃氣為本,顧胃氣豈不為脈所重乎?

 

然其源又在腎,而不在胃,此意惟崔紫虛獨得之。

 

《舉要》云:

 

資始於腎,資生於胃。

 

此二句言脈充實,豈非資生於胃乎?

 

所以熟腐水穀,游溢精氣,非脾胃之能也,全賴命門一點真陽,熏蒸鼓動,然後脾胃得以成其醞釀之功,豈非資始於腎乎?

 

故腎為十二經脈之根,而為氣血之先也,凡診家所言有力無力,有根無根,有神無神者,無非皆指先天真氣而言,非有他也。

 

故丹溪有見於此,乃曰:

 

脈者其先天之神乎。

 

一言足以盡之矣,何用他求!

 

若是則脈之生於先天之真陽,而成於後天之血氣者也。

 

有謂脈以血為體,以氣為用,殊不知《經》曰:

 

根於中者,命曰神機,脈之神其用者,皆元神主宰其機也,在氣固為運用之機,若神去則機息,氣又安能獨盡其用哉?

 

故曰:

 

以神為用,軒岐之旨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5#
 樓主| 發表於 2013-10-5 20:18:23 | 只看該作者
存疑
 

王氏《脈經》云:

 

心部在左手關前是也,與手太陽為表裡,以小腸合為腑,合於上焦。

 

肺部在右關前寸口是也,與手陽明為表裡,以大腸合為腑,合於上焦。

 

《脈訣》云:

 

心與小腸居左寸,肺與大腸居右寸。

 

(引證。

 

慎庵按:

 

《脈訣》為高陽生假托王叔和而成是書,其中悖謬者不一,而戴氏已刊正其失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6#
 樓主| 發表於 2013-10-5 20:20:25 | 只看該作者
存疑
 

然其臟腑分屬寸關尺,悉本之於王氏《脈經》云,在王氏乃從經脈相接,絡脈互交,表裡合一處,而氏釋《內經》,以大小腸處於腹中,三陰之病,有關於膀胱、大小腸者兩尺亦得憑診而主其病,並未嘗指定二腑當附診於兩尺也。

 

即《樞要》一書,專論切診者,其左右手配合臟腑部位,悉遵《脈經》,大小腸分隸於兩寸,並無附診於尺之語。

 

即汪氏《經注》,稱其千古只眼之句,亦稱其二腑下焦之病,可憑診於尺,非有他指。

 

在吳氏《脈語》中,亦謂王氏從絡,大小腸附診於二寸為有忽創言當附診於尺耶?

 

實滑氏之言,有以啟之也。

 

士生於千百年之後,而欲翻千百年人皆信從之成案,而使信從於己以標新,誰其信之?

 

余末學何敢輕議先輩?

 

然不能無疑,請得而陳之。

 

蓋天地以陰陽升降而成晝夜,五行迭運而成歲時者,皆一氣流行所致也。

 

人身一小天地,十二經脈,十五絡脈,二十七氣,相隨上下,營運不息,而形體得以常存者,亦藉此一氣流行而無間也,雖有二十七氣之分,原不過一氣流行所化,隨地而異名者也,是以經脈通流,必由乎氣。

 

肺主諸氣,而朝百脈,故十二經之氣,皆會聚於此,然後分布於諸經。

 

經氣所至,臟氣亦至,故十二經之邪正虛實,莫不以手太陰一經統候之,蓋此所候者,是候臟腑之氣,非候臟腑之體也。

 

而西昌喻氏,又何得以大小腸腑體居下,為濁陰所注,不得於上焦清濁升降之樞機,其游溢之精氣,上輸於肺,從清道歸於經隧,營運於中,皆清氣也,故《經》曰:

 

清者為營。

 

其濁陰之氣歸於腑,是即傳道化物之降氣,皆隨大小便降泄,從二陰出於下,於經中流行之清氣,各行其道,涇渭自分。

 

《經》云:

 

清陽出上竅,濁陰歸六腑。

 

清升濁降,乃天然之妙,況濁陰下降,而行於腹內,上下有重重膈膜遮蔽,不使相犯;

 

清陽上升而行於經隧中,內外有層層肌肉護衛,毋容侵入,若山重水復之障隔,兩不相干,有何相混?

 

喻氏不以氣之清濁而論脈,反以臟腑之清濁分置脈位,其見亦左矣。

 

且十二經之流行於上下,始於肺,終於肝,而復始於肺,晝夜五十度周於身,莫不由此手太陰一經,同條共貫,循環無端。

 

在十二經流行之次,自肺傳大腸、胃脾、心小腸、膀胱腎、包絡三焦、膽肝,至肝復傳於肺,以次遞傳為一周,其營氣之流注於肺,即為肺經之氣,自肺傳大腸,即為大腸之氣,諸經之傳注,莫不皆然,所謂隨地而易名者此也。

 

經氣所至,臟氣即內應於外,病亦顯呈於指下,聲應氣求,自然之理,合症而斷病,則表裡虛實,莫不了了。

 

觀臟腑流行之經氣,皆表裡相承,一氣流行,即此可證,經脈相接,絡脈互交,表裡合一,當分診於寸而無疑矣。

 

喻氏鋒犀利,信筆縱談,罔顧天荒地老,為此鑿空之論,以貽誤後人耶。

 

且肺與大腸,表裡相傳表裡交相絡也。

 

心與小腸表裡相傳,其經脈交會,皆在兩手小指之端,自內側手少陰心少衝穴,接乎手太陽小腸少澤穴而下,表裡交相絡也,經絡俱於此交會,則經氣亦莫盛於此,二腑反不診於寸,而候於尺,此理之不可解,而不能無疑也。

 

曷不觀之水匯分流之處,其勢較之上流更為緊急者,以其聚於斯,氣必盛於此故也。

 

脈之流行,猶夫水也,性亦同然,且寸脈居於魚後,肌膚淺薄,脈易呈形,下指即得,是以《難經》有三菽、六菽,下指輕取、重取之義。

 

尺居關後,肌肉隆起,脈道沉下,故必推筋至骨,重取方得,隧道本自平坦,因肌肉豐濃,則脈自沉下,非隧道有所低昂也,況此沉下豐濃之處,左取腎、膀胱、小腸三經之脈,右取腎、命,反專候臟氣而略腑,必欲以此深濃沉下模糊處,而候三經之脈,其不為脈誤者幾希矣。

 

諸先生者,予所景仰而向往者,讀其書,而私淑之久矣。

 

獨此一端,不能不致疑於諸先生同聲附和於滑氏也,況諸先生之論,皆泛而不切,而無實據,反不若王氏從絡而定診,近理而有據也。

 

今予閱歷有年矣,皆從古診法,合證施治皆驗,有驗即有是理,自不訛也。

 

故吾用吾愚,不能從諸先生而阿其所私也,著《存疑》一則,就正宇內君子。

 

倘能大破藩籬,進而教我,是予之幸矣,而有濃望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7#
 樓主| 發表於 2013-10-5 20:20:42 | 只看該作者
訂人迎氣口分左右牽合之失
 

《靈樞?五色篇》曰:

 

人迎氣口,大緊以浮者,其病亦甚,在外;

 

其脈口浮滑者,病日進;

 

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損;

 

其脈口滑以沉者,病日進,在內。

 

脈口、氣口,俱是寸口別名,兩經常互稱之,前四卷中,余已引《類經》張注以明之矣。

 

見釋寸口。

 

又曰:

 

人迎盛堅者,傷於寒;

 

氣口盛堅者,傷於食。

 

愚按:

 

東垣左人迎主表,右氣口主裡,宗此,但分左右,又宗叔和之失,並失經旨矣。

 

以經文未嘗分左右,分左右者,皆後人牽合之誤,余又何敢輕議先哲?

 

但經文具在,請細究之,當曉余說之不妄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8#
 樓主| 發表於 2013-10-5 20:20:56 | 只看該作者
訂人迎氣口分左右牽合之失
 

《靈樞?禁服篇》曰:

 

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兩者相應,俱往俱來。

 

若引繩大小齊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氣口微大,名曰平人。

 

引繩齊等,引,長也,伸也。

 

此喻上下齊等,猶圬者砌牆,必掛線捉準,上下相等,不令參差之意。

 

閱此條經文,人迎診於頭,氣口診於手,上下之義,朗如離照,何庸置喙也。

 

《靈樞?四時篇》曰:

 

持氣口人迎以視其脈,堅且盛且滑者,病日進;

 

脈軟者病將下;

 

諸經實者按:

 

《素問?六節臟象論》《靈樞?經脈篇》兩經俱以人迎氣口,上下對待而言,並未嘗分屬左右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9#
 樓主| 發表於 2013-10-5 20:21:07 | 只看該作者
訂人迎氣口分左右牽合之失
 

《素問?病能篇》曰:

 

人迎者,胃脈也。

 

(王注云:

 

胃脈循喉嚨而入缺盆,故云。

 

滑伯仁曰:

 

《難經》本義云寸口人迎,古法以挾喉兩旁動脈為人迎,至晉王叔和,直以左手關前一分為人迎,右手關前一分為氣口,後世宗之。

 

愚謂昔人所以取人迎氣口者,蓋人迎為足陽明胃經,受穀氣而養五臟者也。

 

氣口為手太陰肺經,朝百脈而平權衡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50#
 樓主| 發表於 2013-10-5 20:21:19 | 只看該作者
訂人迎氣口分左右牽合之失
 

《靈樞?終始篇》曰:

 

陰者主臟,陽者主腑,陽受氣於四末,陰受氣於五臟。

 

待其脈口人迎,以知陰陽有餘不足,平與不平,天道畢矣。

 

所謂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脈口人迎,應四時者也,上下相應,而俱往來也;

 

六經之脈,不結動也。

 

(隨氣流行,故不結動。

 

愚按:

 

後人必取法於先聖,而後成其學,先聖是後人之所師也。

 

王叔和《脈經》,亦集聖經以成其書也,人迎氣口,軒岐明示人診於上下,而叔和必欲牽合附會,迷惑後人,何離經叛道若是耶?

 

以紫虛、東垣、丹溪之通達,亦主其說,明是忽視而不深究千慮之一失也。

 

此條經文,又和盤托出,明說上下相應,又何疑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51#
 樓主| 發表於 2013-10-5 20:21:33 | 只看該作者
訂人迎氣口分左右牽合之失
 

《素問?陰陽別論》云:

 

三陽在頭,三陰在手,所謂一也。

 

王注云:

 

胃脘之陽,人迎之氣也。

 

胃為水穀之海,故候其氣,而知病處。

 

頭謂人迎,手謂氣,其脈之動,常左小而右大,左小常以候臟(脾也),右大常以候腑(胃也。

 

)。

 

愚按:

 

人迎氣口二脈,細究兩經篇中,往往上下對待而言,並無左右之分,至晉王叔和《脈經》,悖亂經常,添出蛇足,強分左右,以人迎牽合左手關前。

 

至後崔紫虛,不究其源,亦主其說右之分意義,敢問諸君子不遵經而反宗叔和,又何意耶?

 

何執流而忘源?

 

若是,經文不分,而後人強欲分之,又附會以成其謬。

 

原叔和之意,以兩手寸口三部,俱是手太陰肺一經之脈,肺主皮毛,故附於手而主表,然參仲景《傷寒論》,凡風寒傷於營衛,病在一身之表,無關於臟寸手少陰心脈,與表何涉乎?

 

且表有三陽之表,在人迎單主陽明之表,不與太少二經之表。

 

聖,聖人原示人周行平夷之道,使人易趨,反舍之而弗診,後人必欲另辟蠶叢,別開蹊徑,以為名高;

 

獨取氣口左寸三分中之一分,而復側指以取之,以手指圓穩,故必側取。

 

在候寸關尺,尚有輕重之分,今取人迎一分之脈,當重取之耶?

 

抑輕取之耶?

 

若側指重取,是在關上,若平取,仍在寸脈;

 

若一分之脈,輕取甚屬微茫,其又向何處得其浮沉表裡虛實耶?

 

是舍正路而弗由,反驅人向羊腸鳥道中而行,每至步蹇而不得進,因而歇足者多矣,欲指迷而反失道,何困苦後人若是耶?

 

余雖不敏,聖訓煌煌,但知遵軒岐而不知妄宗諸子,知我罪我,聽之後人而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52#
 樓主| 發表於 2013-10-5 20:21:56 | 只看該作者
六綱領對待主治
 
浮脈主裡須知
 

原夫浮脈主表,沉主裡,乃一定之理而不易者,此道其常而未通其變者也。

 

若論其變則有時而主裡,往者亦累言之矣,人自不察耳,予今陳列先哲名言而詳察之。

 

秦越人曰:

 

脈浮而有熱者風也,脈浮而無熱者虛也(若虛陽浮露於外,亦必發熱),是從表而辨之也。

 

沈氏曰:

 

乍病見浮脈,乃傷風邪;

 

久病見浮脈,虛所為也,是從新久辨之也。

 

丹溪曰:

 

與人迎相應,則風寒在經;

 

與氣口相應,則榮血虛損,是從上下辨之也。

 

東垣曰:

 

浮而弦者風也,浮而澀者虛也。

 

鄒丹源曰:

 

風寒之浮,盛於關上;

 

虛病之浮,盛於尺中。

 

(引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53#
 樓主| 發表於 2013-10-5 20:22:24 | 只看該作者
管窺
 

愚按:

 

諸家之言雖如此,然必審其有力無力,方為準則。

 

浮而有力為風,必兼洪數;

 

浮而無力為虛,則帶濡弱,再參合外候,庶無遁情。

 

至若內虛之證,無不兼浮,如浮芤失血,浮革亡血;

 

內傷感胃,而見虛浮無力;

 

勞瘵陰虛,而見浮大兼疾;

 

火衰陽虛,而見浮緩不鼓;

 

久病將傾,而見渾渾革至浮大有力(叔和云:

 

脈浮而無根者死)。

 

又如真陰竭於下,孤陽浮於上,脈必浮大而無力,按之微細欲絕者,當益火之源。

 

如上則死生系之矣。

 

學人須詳審,慎之無忽。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54#
 樓主| 發表於 2013-10-5 20:22:44 | 只看該作者
沉脈主表須知
 

《傷寒論?太陽篇》云:

 

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

 

《少陰篇》云:

 

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

 

張景岳曰:

 

表寒重者,陽氣不能外達,脈必先見沉緊,是沉不可概言裡。

 

鄒丹源曰:

 

獨是脈浮而偏見裡症,脈沉而獨見表證,惑眩更甚,前人多有舍脈從證之說,然脈浮而議下者,必參大柴胡;

 

脈沉而議下者,必參附子,然則仍非獨從症也,從脈也。

 

(以上引證。

 

慎庵按:

 

傷寒表症也,脈當浮。

 

仲景但言脈緊,而不分浮沉者,以人身內氣,呼吸開闔,無刻不與天氣相通,今寒邪初感在表,膚腠鬱閉,衛氣不能通泄於外,則經氣亦滯澀而不宣。

 

寒勁,而體本沉下,故不必言沉而沉自在也。

 

傷寒初感,脈必見沉緊,理勢然也。

 

《舉要》云下手脈沉,便知是氣病,在氣鬱,脈即見沉。

 

豈有寒閉腠理,營衛兩郁,脈有不見沉者乎?

 

此沉脈主裡,而復有時主表之不可不知也。

 

又少陰發熱脈沉,此標熱本寒之症,太陽膀胱與少陽腎相為表裡,在經脈流行之次,是膀胱傳腎,傷寒六經傳次,乃太陽傳陽明,為循經得度傳,今因少陰久虛,真陽衰憊,不能御寒,外邪乘虛,直入於裡而脈沉,此表傳裡,非兩感也,發熱為標熱,脈沉為本寒,故用麻黃以發太陽之邪,細辛為少陰表劑,以驅在裡之寒,附子用以蒸動腎氣,溫經而散寒,兼固其本。

 

此沉脈主表,又一明證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55#
 樓主| 發表於 2013-10-5 20:23:10 | 只看該作者
遲脈主熱須知
 

《傷寒論》云:

 

太陽病脈浮,因誤下而變遲,膈內拒痛為結胸。

 

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桂枝湯。

 

陽明病脈遲有力,汗出不惡張景岳曰:

 

凡人傷寒初解,遺熱未清,經脈未充,胃氣未復,脈必遲滑,或見遲緩,豈可投以溫中而益助余邪?

 

劉河間曰:

 

熱盛自汗,吐利過極,則氣液虛損,脈亦遲而不能數。

 

盛啟東曰:

 

遲而有力,且澀滯,舉按皆然,胸中飽悶,二便閉赤者為實。

 

(以上引證。

 

慎庵按:

 

遲脈屬臟主寒,此一定之理,乃其常也。

 

若論其變,又有主熱之證治,不可不知,如上諸家之論證是也。

 

所以然者,以熱邪壅結,隧道不利,失其常度,脈反變遲矣。

 

然脈之變遲,亦由營氣不足,復為熱傷,不能運動熱邪,反為所阻,輪轉之機,即緩慢而行遲,營氣為營運之主,故脈亦如之。

 

治欲攻邪,當兼扶正,如張劉二家所言之證是也,若長沙所云,全是中氣有權,足以御邪不使陷入,故作膈痛,因拒格之故,營氣不前,脈亦變遲,仲景全不牽枝帶葉,以大小陷胸,審微甚而直攻其邪,不必顧正,攻邪即所以救正,邪去則正自安也。

 

陽明第一條云:

 

陽明水穀之海,氣血俱多,一遇邪傳入裡,邪熱結聚,鬱蒸汗出,謂之熱越。

 

熱越者,謂熱邪越出於外也。

 

若是陽明之邪,當解而不解者,以微惡寒,太陽之表邪,尚留連於經未解,故仍用桂枝和營,解散其邪,更審其脈遲有力,陽明燥實結聚之證全具,方用大承氣湯攻下,而邪退矣。

 

長沙審證用藥之縝密如此。

 

總之辨脈,必須合證審察,庶幾病無遁情。

 

若脈遲舉按無力,仍是主寒之遲脈,必如盛氏所云舉按皆有力,內證胸膈飽悶然胸臆,又何疑焉,第舉世豈乏高明?

 

然食古不化,偏執一見,妄投溫熱,實實虛虛,遺人夭殃者,正復不少也。

 

故予諄諄三復於此,愿後之學人,留心熟玩,慎無忽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56#
 樓主| 發表於 2013-10-5 20:23:30 | 只看該作者
數脈主寒須知
 

《素問?大奇論》云:

 

脈至如數,使人暴驚,三四日已。

 

張注云:

 

數脈主熱,而如數者,實非真數之脈,蓋以卒動肝心之火,故令暴驚,俟三四日而氣衰自愈矣。

 

仲景云:

 

病患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為發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也;

 

數為客熱,不能消穀,以胃中虛冷故吐也。

 

則是數有虛寒之一證矣。

 

或問於予曰:

 

數脈息至快疾,舉按有力,主剝蝕真陰之實病,又安得有所謂數脈主寒之理乎?

 

余應之曰:

 

子之所問,抑何見之不廣耶?

 

夫火兩間中陽焰之至大者也,一星燎原,不可向邇,固五行之常性而不失者。

 

然抱璞子云:

 

南海中蕭邱有寒焰,春生秋滅,不妨耕植,近之則寒,豈非熱亦化寒之左驗乎?

 

蓋五行各有五,以一行之中,皆具五行,道家所謂五行顛倒是也,此即水中之火,以至陽伏於至陰之中,陽為陰郁,雖炎上為陰所化,已變易其常性矣。

 

故海水咸而焦枯者,亦以陰中伏陽使然也;

 

有時海水溢而沸騰者,因水中之火發於下而激起也。

 

今夫數脈所主之寒,乃陽虛陰盛所生之內寒,是虛寒也,與外入之寒邪,鬱而成熱為實熱症,迥不同也。

 

若熱邪盛於表裡而脈數者,或當升散於表,或當清降於裡,不難審證而治,治亦易也。

 

獨不如數之脈,不可不深究其脈症,細為體察,此即所謂主寒之數脈也。

 

脈來浮數大而無力,按之豁然而空,微細欲絕。

 

《經》云:

 

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

 

此陰盛於下,逼陽於上,虛陽浮露於外,而作身熱面赤戴陽於上,脈數無神,即前所云寒焰是也。

 

內真寒而外假熱,治當用參、熟、桂、附,井水頓冷服之,前人所謂以假對假是也。

 

使虛陽斂歸於內而降下,症必漸痊。

 

假熱之症脈,初起浮緩,亦有不數者,醫家不識,誤用寒涼之劑,脈反見數,更不省悟,寒劑猛進,脈反變數,益涼益數,竟不審新病久病,有力無力,鼓與不鼓,一概混投寒涼,遽絕胃氣,安得不速人於死,凜然天鑒,可不畏哉?

 

故操司命之權者,未可鹵莽從事於斯也,學人當謹識而勖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57#
 樓主| 發表於 2013-10-5 20:23:50 | 只看該作者
數脈治有難易
 

又按:

 

數脈屬陽,陽宜平而不宜亢,過亢則為害矣。

 

然六部之內,有宜見不宜見之別。

 

宜見治之亦易,不宜見治之甚難。

 

如始病見數,或浮數有力,是熱在表,散之則已;

 

沉數有力,是熱在裡,降之則愈,治之易也。

 

病久脈數,或浮數空軟,陽浮於上,治當溫補;

 

沉數細澀,陰竭於下,法必滋陰,療治為難。

 

心病左寸見數,獨甚於他部,為心火獨亢,瀉之易已;

 

肺病右寸見數,而過於別部,為火盛克金,治之難瘳;

 

左關數實弦急有力,肝火蘊結,瀉之為易;

 

左關數虛弦細無力,肝陰虧竭,補陰非易。

 

右關數實,脾胃火烈,清降易已;

 

數虛兼澀,脾胃陰竭,養陰費力。

 

細數之脈,忌見兩尺。

 

左尺細數,兼之虛澀,真陰已竭,治專壯水,遷延時日,治亦無益;

 

右尺浮數,按之細澀,真陽衰竭,益火之源,薪傳已盡,治亦難愈。

 

明其易而知其難,又何難哉?

 

在前人謂腎有虛無實,故治有補無瀉,知柏八味丸,是瀉腎之劑也,惟稟陽藏右尺獨旺而實者,可用之,是瀉其腎中偏旺之氣,非瀉腎陽之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58#
 樓主| 發表於 2013-10-5 20:24:09 | 只看該作者
滑主血蓄須知
 

《素問?脈要精微論》云:

 

澀者,陽氣有餘也;

 

滑者,陰氣有餘也。

 

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

 

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

 

(此陰陽專指氣血而言。

 

《舉要》云:

 

滑脈主痰,或傷於食,下為蓄血,上為吐逆。

 

慎庵據先聖所云,則滑為血盈氣虧,澀為氣旺血衰。

 

由此而推,滑與澀所主之證,各具有有餘不足也。

 

血固有餘,氣非不足,較之有餘者,似不足耳。

 

蓋血多則經脈充沛,隧道濡潤其流無滑二言深中於理?

 

往哲滑脈,多主血實氣壅之候,良有以也。

 

或曰,痰為津液凝聚,食不腐化停積。

 

二物本具淖澤之性,而氣應於經,故脈滑,理也。

 

令經脈充盈,流行易而滑利,如水之泛濫沖決,滓穢盡滌,經脈瀉注急疾,血又從何處蓄積而成瘀耶?

 

血積則氣滯窄澀,脈又安能得滑乎?

 

曰此問亦不可少,如子所言,正嫌其血太過而成蓄積。

 

蓋有說焉,人之壯盛者,氣血必盈,故經血盛,則溢於絡,絡盈則流於奇經,而歸於血海,血海者,衝脈也。

 

秦越不能拘之。

 

此節正是經血盈溢,蓄積成瘀之注腳也。

 

女子有餘於血,故血海滿必隨月盈虧,而漏泄於經外,而為月事之時下也。

 

若外因六氣所感,內因七情所傷,皆能阻閉經脈,而成不月之病矣。

 

血液類痰,滋而流利,初停蓄時,尚未凝聚,故脈應之則滑,久之經血枯燥,脈又變澀而呈象矣。

 

男子雖云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男女之陰陽相較而言如此,此道其常,非通論也。

 

然當強盛時,氣壯血盈,如水之洶涌澎湃,必潰決以泄其余,來勢少殺,而水得其平。

 

人之經血亦然,充盈之極,絡中亦必有潰裂罅隙,滲漏於肌膚分肉之間,隨衛氣流轉,化汗而泄於外,衛陽亦因之而散泄,故多汗身寒,是無蓄積。

 

若起居不慎,內外一有所傷,因而阻逆,蓄積不流而成瘀矣。

 

在蓄血必留於脅下及少腹者,以脅乃肝之經脈所過,而絡於少腹故也,然身必發熱,二處按之腫痛,蓄之久,必發癰毒,在下焦,尺脈必滑盛於他部,至潰裂散漏之言。

 

予本之於《靈樞?百病始生篇》云:

 

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

 

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

 

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

 

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

 

故往哲治血溢之證,有填補竅穴之說,此蓄血之原,不可不知也。

 

或曰:

 

滑澀又主痰與食者,何也?

 

曰:

 

食初停,物尚濡潤,津液未傷,因中氣輸轉遲緩,內即鬱蒸,津液皆凝結似痰義也。

 

至於滑脈所主之痰,此指隨氣流動,而不結伏者言,若老痰火痰,堅韌膠固,結伏於經絡之間,礙其流行之道路,營運濡滯,則脈又澀而不滑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59#
 樓主| 發表於 2013-10-5 20:24:27 | 只看該作者
澀主氣滯須知
 

慎庵按:

 

澀脈有內外氣血之分別,寒熱虛實之主治,今人第知浮澀有力為氣滯,沉澀無力為血虛。

 

然稽之於古,未足以盡其義也,予特揭出,告諸同志。

 

仲景曰:

 

病患脈微而澀者,此為醫所病也,大發其汗,又數大下之,其人亡血(此虛澀也)。

 

又曰:

 

何以知汗出不徹?

 

以脈澀故也。

 

(此實澀也。

 

《正義》云:

 

為氣不充盈,為血少精枯。

 

(是澀主氣血之虛證也。

 

又云:

 

為瘀血積痰,為痰熱結伏。

 

(是澀主氣血之實證也。

 

又為寒邪鬱結,汗出不徹,為霧傷皮腠。

 

(是皆澀脈之主外邪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0#
 樓主| 發表於 2013-10-5 20:24:40 | 只看該作者
澀主氣滯須知
 

《金匱》云:

 

寸口脈浮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知有宿食。

 

(是主內傷不足,中之有餘也。

 

左尺澀,男子為足軟腰 ,女人為經枯血秘,孕婦為胎漏不安;

 

右尺澀,為津液衰,大便秘結,為元陽虛。

 

(是澀主內傷不足,陰陽精血之衰也。

 

《正義》云:

 

為小腹寒疝,腹中有寒。

 

(是澀之主內寒也。

 

又曰:

 

液竭燥渴,煩熱無汗。

 

(是又主燥熱也。

 

慎庵按:

 

人身所恃以生者,惟此氣血耳。

 

若氣血相準,則經隧流通,而無一息之停,是無病之人也。

 

一有偏勝,則從偏勝處而為病矣。

 

故二者有相須相成之用,使血無氣,不能流行經脈,而使條達;

 

氣無血,失其統運之機,而即遲滯不前。

 

蓋血以氣為運用,氣以血為依歸也,豈非相須為用乎?

 

《經》云:

 

氣主煦之,血主濡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2 21:48 , Processed in 0.25000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