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疑】
然其臟腑分屬寸關尺,悉本之於王氏《脈經》云,在王氏乃從經脈相接,絡脈互交,表裡合一處,而氏釋《內經》,以大小腸處於腹中,三陰之病,有關於膀胱、大小腸者兩尺亦得憑診而主其病,並未嘗指定二腑當附診於兩尺也。
即《樞要》一書,專論切診者,其左右手配合臟腑部位,悉遵《脈經》,大小腸分隸於兩寸,並無附診於尺之語。
即汪氏《經注》,稱其千古只眼之句,亦稱其二腑下焦之病,可憑診於尺,非有他指。
在吳氏《脈語》中,亦謂王氏從絡,大小腸附診於二寸為有忽創言當附診於尺耶?
實滑氏之言,有以啟之也。
士生於千百年之後,而欲翻千百年人皆信從之成案,而使信從於己以標新,誰其信之?
余末學何敢輕議先輩?
然不能無疑,請得而陳之。
蓋天地以陰陽升降而成晝夜,五行迭運而成歲時者,皆一氣流行所致也。
人身一小天地,十二經脈,十五絡脈,二十七氣,相隨上下,營運不息,而形體得以常存者,亦藉此一氣流行而無間也,雖有二十七氣之分,原不過一氣流行所化,隨地而異名者也,是以經脈通流,必由乎氣。
肺主諸氣,而朝百脈,故十二經之氣,皆會聚於此,然後分布於諸經。
經氣所至,臟氣亦至,故十二經之邪正虛實,莫不以手太陰一經統候之,蓋此所候者,是候臟腑之氣,非候臟腑之體也。
而西昌喻氏,又何得以大小腸腑體居下,為濁陰所注,不得於上焦清濁升降之樞機,其游溢之精氣,上輸於肺,從清道歸於經隧,營運於中,皆清氣也,故《經》曰:
清者為營。
其濁陰之氣歸於腑,是即傳道化物之降氣,皆隨大小便降泄,從二陰出於下,於經中流行之清氣,各行其道,涇渭自分。
《經》云:
清陽出上竅,濁陰歸六腑。
清升濁降,乃天然之妙,況濁陰下降,而行於腹內,上下有重重膈膜遮蔽,不使相犯;
清陽上升而行於經隧中,內外有層層肌肉護衛,毋容侵入,若山重水復之障隔,兩不相干,有何相混?
喻氏不以氣之清濁而論脈,反以臟腑之清濁分置脈位,其見亦左矣。
且十二經之流行於上下,始於肺,終於肝,而復始於肺,晝夜五十度周於身,莫不由此手太陰一經,同條共貫,循環無端。
在十二經流行之次,自肺傳大腸、胃脾、心小腸、膀胱腎、包絡三焦、膽肝,至肝復傳於肺,以次遞傳為一周,其營氣之流注於肺,即為肺經之氣,自肺傳大腸,即為大腸之氣,諸經之傳注,莫不皆然,所謂隨地而易名者此也。
經氣所至,臟氣即內應於外,病亦顯呈於指下,聲應氣求,自然之理,合症而斷病,則表裡虛實,莫不了了。
觀臟腑流行之經氣,皆表裡相承,一氣流行,即此可證,經脈相接,絡脈互交,表裡合一,當分診於寸而無疑矣。
喻氏鋒犀利,信筆縱談,罔顧天荒地老,為此鑿空之論,以貽誤後人耶。
且肺與大腸,表裡相傳表裡交相絡也。
心與小腸表裡相傳,其經脈交會,皆在兩手小指之端,自內側手少陰心少衝穴,接乎手太陽小腸少澤穴而下,表裡交相絡也,經絡俱於此交會,則經氣亦莫盛於此,二腑反不診於寸,而候於尺,此理之不可解,而不能無疑也。
曷不觀之水匯分流之處,其勢較之上流更為緊急者,以其聚於斯,氣必盛於此故也。
脈之流行,猶夫水也,性亦同然,且寸脈居於魚後,肌膚淺薄,脈易呈形,下指即得,是以《難經》有三菽、六菽,下指輕取、重取之義。
尺居關後,肌肉隆起,脈道沉下,故必推筋至骨,重取方得,隧道本自平坦,因肌肉豐濃,則脈自沉下,非隧道有所低昂也,況此沉下豐濃之處,左取腎、膀胱、小腸三經之脈,右取腎、命,反專候臟氣而略腑,必欲以此深濃沉下模糊處,而候三經之脈,其不為脈誤者幾希矣。
諸先生者,予所景仰而向往者,讀其書,而私淑之久矣。
獨此一端,不能不致疑於諸先生同聲附和於滑氏也,況諸先生之論,皆泛而不切,而無實據,反不若王氏從絡而定診,近理而有據也。
今予閱歷有年矣,皆從古診法,合證施治皆驗,有驗即有是理,自不訛也。
故吾用吾愚,不能從諸先生而阿其所私也,著《存疑》一則,就正宇內君子。
倘能大破藩籬,進而教我,是予之幸矣,而有濃望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