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次清】
男,1925年9月生,山東省青島市人。
自幼愛好醫學,跟族伯學習中醫,並在其指導下努力攻讀《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等中醫古典醫籍,並對金、元、明、清等歷代醫家的代表著作反復學習,打下了堅實的中醫基礎。
高中畢業後於1945年在青島市開設了「新生藥社」,開始了他懸壺問醫、濟世救人的生涯。
1953年籌建成立了「青島四方區中醫聯合診所」,並任所長兼內科主任。
由於他品術端正,醫技精良而譽滿當地。
為了進一步拓寬醫學知識,提高業務水準,於1954年參加了青島市舉辦的中醫進修學校,除學習中醫外,還較系統地學習了現代醫學知識,這為他以後中西醫結合的學術思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56年,他被推薦到山東省中醫藥研究所研究班學習深造,經過一年多的學習,使他的中醫理論水準更加堅實,思路更加開闊,業務水準有了一個飛躍性的提高,以優異的成績結業而留山東省中醫藥研究所工作。
1958年山東中醫學院(現更名山東中醫藥大學)成立,被調入該院任教,一直工作到今。
曾先後任傷寒溫病教研室副主任和中醫內科教研室副主任等職。
周氏從事中醫工作50余載,醫理嫺熟,醫術精湛,精研歷代名著,涉獵內、外、婦、兒及中西醫諸多學科的典籍,尤其推崇張仲景《傷寒論》、《金匱要略》,認為該書開創中醫辨證論治之先河,理法方藥悉備,臨床價值極高,值得深入研究和進一步發揚光大。
近20多年來,周氏主要從事中醫內科的臨床和教學工作,並把心血管疾病作為主攻方向,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學術思想,並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他主持完成的「益氣活血治療冠心病的臨床和實驗研究」,抓住了冠心病「氣虛血瘀」的病機特點和規律,取得顯著的療效,經臨床觀察336例病人,結果表明,從臨床症狀和心電圖的改善治療組都明顯優於復方丹參對照組,各項指標均具有統計學意義,其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準。
該成果1987年榮獲山東省科委科技成果二等獎。
他主持研製的治療冠心病的中成藥「正心泰」已被審批為國家級新藥。
他還和國內外有關單位合作,進行了「電子電腦冠心病辨證論治系統」、「微電腦在冠心病治療中的應用」、「中藥微量元素的研究」、「中藥降脂藥的研究」等科學研究,努力探索中醫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徑,嘔心瀝血,不斷登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