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馮氏錦囊秘錄】

 關閉 [複製鏈接]
50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4:58:34 | 只看該作者

錦囊覺後篇


余治翰苑熊老先生尊翁年七十余歲,食後受驚,隨即大吐不已,飲食出盡,痰涎繼之,目竄身熱,面赤口張,頭仰手搐,自午至戌,潰汗如雨,急延余診,六脈豁大而空,乃假陽上越也。


以人參二兩,炒白朮三兩制附子五錢,五味子二錢,煎濃汁灌服,始乃搐止汗止,熱退身寧。


但昏迷不醒,次日照前方,早晚各進一服,服至三日之外,始乃神清識人,能迸薄粥,繼用十全大補,及人參養榮等湯而安。


又有周姓年方五十余歲,向來心肺之火有餘,而脾腎之陽不足,常發喘症,一發垂危。


適因夏月勞傷發熱,誤用香薷清暑,及六一散、冰水、酷嗜西瓜,以致下焦沉塞,上焦愈熱,煩躁喘急,飲食久廢,其脈乍大乍小,兩尺無根,漸至乍有乍無沉微遲緩,三至一止,時欲脫去,乃延余治。


急以人參三兩,白朮四兩,炮薑三錢,五味子二錢,制附子五錢,煎濃汁灌之,服後脈氣少起。


神氣少旺,藥性少過,脫勢便來,隨即照方又服,每日人參用至八兩,白朮用至十兩,附子用至二兩,漸至尺脈有根,始無脫勢,乃大加溫補而痊。


觀此,則今人之虛較古更甚,人參之力,較古亦微,可洞見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4:58:45 | 只看該作者

雜症大小合參卷五

 

小兒急慢驚風


急慢驚風,古所為陰陽癇。


急驚屬陽,陽盛而陰虧;


慢驚屬陰,陰盛而陽虧,故陽病煩躁,陰病沉緩也。


然驚邪入心,則面紅頰赤,惕惕夜啼;


入肝則面目俱青,眼睛竄視;


入腎則面黑惡叫,嚙嚙切牙;


入肺則面色淡白,喘息氣乏;


入脾則嘔吐不食,虛汗多睡,而色淡黃。


《經》曰:諸躁狂越皆屬心火;


諸風悼眩,皆屬肝木。


風非火不動,火非風不發,風火相搏,而成驚風。


故手少陰足厥陰主之,然火盛則金傷,水失其母,而火無所畏,且木無所制,則脾上又受傷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4:58:57 | 只看該作者

急驚風


急驚者,陽症也。


小兒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故易於生熱,熱盛則生風、生痰、生驚。


且食飲難節,喜怒不常,《經》曰:暴喜傷陽,暴怒傷陰。


書曰:傷陰則瀉,傷陽則驚。


小兒暴喜傷乳。


夫乳甘緩戀膈,又兼外感寒邪,則痰涎壅塞,鬱滯熏蒸,內有食熱,外感風邪,心家熱盛則生驚,肝家風盛則發搐,肝風心火,二臟交爭,因乃痰生於脾,風生於肝,驚出於心,熱出於肺。


驚風痰熱四症若具,八候生焉。


(搐搦掣顫反引竄視是也。


一曰搐。


搐者,肘臂伸縮。


書云:肝風則發搐。


二曰搦。


搦者,十指開合,或握拳,男握拇指,出外為順,入裡為逆,女則反之,出入相半者,難痊。


三曰掣。


掣者,肩頭相撲,或連身跳起。


四曰顫。


顫者,或頭或身,或手足口目,偏動不止。


五曰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4:59:06 | 只看該作者

急驚風


反者,身仰向後,勢如反張。


六曰引。


引者,臂如攣弓,男左手直,右手曲為順,否則為逆。


女則反之。


七曰竄。


竄者,直目似怒,男眼上竄為順,下竄為逆,女則反之。


八曰視。


視者,男引睛視左為順,視右為逆。


但順則無聲,逆則有聲,何也?


左者,肝部也。


引睛竄視者,又肝候也。


以肝候而現於肝症,故無聲而為順。


右者,肺部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4:59:17 | 只看該作者

急驚風


不視左而反視右,是肝木乘金,金欲克木,故相爭有聲而為逆,更必三焦煩悶,狂叫頻頻,其聲浮者,易治,沉而不響者,難痊,更必睡臥不寧,牙關緊閉,便堅壯熱,喉有鋸聲。


如若牙關不緊,喉無痰鳴,此發痘瘡之候而非驚也。


然陽症急迫,治之不可稍緩,須急截風化痰,疏通順氣,涼臟鎮驚,隨候加減而已,截風不可過用防風辛味之劑,以其辛能助火,能使熱識,而致殺人。


又不可過用腦麝等劑,以致陽虧陰盛,而變慢驚,故治搐先於截風。


搐者,肝家有風,其筋不舒轉而致,風去而搐自止也。


治風先於利驚,驚在則熱熾,熱熾則生風,驚散而風自己也。


治驚先於豁痰,痰塞氣壅,則百脈凝滯,驚何由而散也?


治痰先於解熱,蓋痰非火不升,熱退而痰自息也。


最所要者,宜於祥症處方,外感者,疏其表,內傷者,調其中,則有據之疾病既除,而無形之驚氣自散。


若於鎮驚起見,一概牛黃、腦麝、朱砂,則反引外邪迸入,為害益甚矣。


其脈弦數浮洪,其紋色紅而見於風氣二關者為輕,現於命關者為重。


如鼻中出血者,此熱已泄,易治。


若口中出血,啼哭無淚,尋衣摸縫,口鼻干黑,自頭至足,偏動不止,其紋三關通度,色青紫黑,或紋射甲者,並皆不治。


又有一症,身發壯熱,噤口切牙,宛似驚風,但發無度數,又似瘧疾,此名鎖腸疳,必死之候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5:00:09 | 只看該作者

慢驚風(附暑風)


慢驚者,陰症也。


夫心以神為主,神以陽為用,有因久吐瀉,有因暴洞瀉,脾胃虛弱,亡陽而成者;


有因急驚過用寒冷,以致陽虧陰盛,心神鎮墜而成者;


有因傷寒下早,表邪未去,元氣已虛,致風邪伏內,痰壅氣塞而成者;


有因久嗽不已,肺氣受傷,肝木無制而成者。


凡脈沉細遲緩,其紋色赤而微帶青紫,伸來縮去,於風關者,稍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5:00:19 | 只看該作者

慢驚風(附暑風)


於氣關者,為重。


其候手足必冷,口鼻氣出亦冷,十指開撒,手足螈 ,昏睡露睛,涎鳴微喘,腮間現紋紫赤,眉間唇間青黯,驚跳搐搦,虛熱住來,然症屬陰。


治宜詳察,如果無陽症,須速生胃回陽,於溫暖劑中少加截風化痰,疏通順氣,鎮心定魄,隨候加減,便閉當使不閉,不可再輕迅攻,便瀉當使不瀉,僅可分利陰陽。


若身熱者,是虛熱使然耳。


如症原由急驚傳變,手足熱而果有陽症,不可過用溫暖燥熱之劑。


蓋小兒易虛易實,可圖度用之,均平陰陽而已。


若爪甲青黑者,主肝絕。


目睛下陷,黑睛或無光力者,主腎絕。


身額汗出如珠,不流者,是衛氣已亡,心氣欲絕。


咬人是齒癢,主骨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5:00:28 | 只看該作者

慢驚風(附暑風)


嘔吐頻頻,瀉遺無度,面色如土,喘急腹脹,班色紫黑,口穢唇堅,繞口青黑者,主脾胃絕。


氣急痰鳴,鼻管中黑,魚口鴉聲,主肺絕。


舌黑,下便黑血,額頰深赤,如塗胭脂,主心絕。


吹鼻不嚏,下藥不得,口中有痰枯塞者,是五臟咸傷。


囟腫囟陷,挖舌囊縮,啼哭無淚,眼下青紋,胃中作痛,四肢攤軟,目閉失神,天柱骨倒,唇青眼紅,腳心不知痛癢,咬齒搖頭,拳禁胸高,心陷氣喘,目睛紅色,咬唇不休,赤脈上貫瞳神,風關紋色青黑,或至純黑,直透命關,或紋射甲者,並皆不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5:00:39 | 只看該作者

慢驚風(附暑風)


又有冒暑而手足微搐,眼閉昏睡,身熱頭痛,面赤大渴,候與慢驚相似,此名暑風。


須當解暑,不可妄投驚劑。


喻嘉言曰:驚風一症,乃古人鑿空妄談。


後之小兒,受其害者,不知千百億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5:00:50 | 只看該作者

慢驚風(附暑風)


蓋小兒初生,陰氣未足,性稟純陽,惟陰不足,陽有餘,故身內易至生熱,熱甚生痰,生風生驚,亦所恆有,乃以驚風命名,隨有八候之目。


然小兒腠理不密,更易感冒寒邪,寒邪中人,必先中太陽之經,太陽之脈,起於目內 ,上額交巔入腦,還出別下項,夾脊,抵腰中,是以病則筋脈牽強,遂有抽掣搐搦,角弓反張,種種不通名目,妄用金石腦麝開關鎮墜之藥,引邪深入臟腑,千中千死。


徒據八歲以前無傷寒之說,而立驚風一門,殊不知小兒不耐傷寒,故初傳太陽一經,早已身強多汗,筋脈牽動,人事昏沉,病勢已極,湯藥妄投,危亡接踵、何由得至傳經解散,故言小兒無傷寒也。


小兒易於外感,故傷寒為獨多,而世所妄稱驚風者,即是也。


是以小兒傷寒,要在三日內即愈為貴。


若至傳經,則無方以耐之矣。


且傷寒門中,剛痙無汗,柔 有汗,小兒剛少,柔 多,世醫見其汗出不止,神昏不醒,便以慢驚為名,妄用參 朮附,閉塞腠理,熱邪不得外越,亦為大害,但此金石略差減耳。


所以凡治小兒之熱,切須審其本元虛實,察其外邪重輕,或陰或陽,或表或裡,但當徹其外邪出表,不當固其入裡也。


仲景原有桂枝法,若舍而不用,從事東垣內傷為治,毫裡千裡,最宜詳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5:01:05 | 只看該作者

百日內發搐


搐證已具悉於前矣。


更有百日內發搐。


凡真者不過三兩次必死,假者發頻不為重;


真者內生風癇,假者外傷風冷。


蓋血氣未實,不能勝任,乃發搐也。


欲知假者,口中氣熱脈洪而不沉細,面紅而不青黯者是也,治之可用發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5:01:15 | 只看該作者

慢脾風


慢脾風者,急驚傳慢驚,慢驚而後成脾風,故脾風者,純陰之症也。


蓋由慢驚,亦有虛熱而便閉,痰塞氣壅,便誤為實熱,妄用巴、黃,以下痰行便;


或投腦、麝,以通竅涼臟,致使陰氣愈盛,陽氣愈虛,幸不死而成此候。


又有一名虛風,因吐瀉日久,風邪入於腸胃,乃大便不禁,面色虛黃,脾氣已脫,真元已虧,繼此發熱,即是慢脾,故不必皆由急驚傳至,男子以瀉得之為重,女以吐得之為重,其候面青舌短,頭低眼合,吐舌切牙,聲音沉小,睡中搖頭,四肢微搐,冷而不收,身則有冷有熱,痰涎凝滯,神志昏迷,手空摸人,沉沉喜睡,逐風則無風可逐,療驚則無驚可療,乃至重之候,十難救一二也。


其脈沉微遲緩,其紋紅紫絲於風關者輕。


若青絲紫絲黑絲,隱隱相雜於風關者重,於氣關者為更重。


治法大要,生胃養脾,回陽益志,鎮心定魄,化痰順氣而已。


若眼半開半合,手足不冷,二便皆難,此尚有陽症,須溫和化痰理氣,不可即用回陽。


然亦不可因有陽症而用清涼之劑,此僅虛火往來,會成如陽症耳。


若至身額汗多,頻嘔腥臭,瀉遺黑色,氣急殊常,是脾胃絕,及命關有青黑紫絲,隱隱相雜,或至射甲,純黑色者,並皆不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5:01:26 | 只看該作者

慢脾風


凡診三歲以上,須看男左女右,虎口三關。


左手之紋應在心肝,右手之紋應在脾肺。


青者,主驚。


紫者,風邪在表。


淡紅者,寒熱在表。


深紅者,傷寒痘疹,青而紅者,驚熱。


紋亂則病久。


紋細則腹前多啼,乳食不消。


紋粗直射甲,驚風惡候。


紋黑者,不救。


見於風關為輕氣關為重,過於命關,為難治。


然介賓曰:三關乃手陽明之浮絡,不足以候臟腑之氣,且有病無病,紋色常見,難有濃淡之殊,何足辨其雷驚水驚,或風或食之確?


近者習以為常,全不究脈,及考《內經》,並無三關名目,惟《脈經》云:有察手魚之色,是概言診法,非獨小兒也。


故診小兒者,必察氣口之脈,面部之色,呼吸之聲,或兼察手魚可也。


但小兒三歲以下,純陽之體,脈來周行駛而應指疾,七至為率,太過為數,不及為遲。


且小兒易虛易實,動靜之間,脈有變遷,故脈之七八,亦難為準,必於色候手魚兼察可也。


(寸口者,脈之大會,但小兒氣血未定,其脈常大常小,常數常滑,寸口難憑。


故取三關占之,亦謂此處為手太陰肺經散見之余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5:01:38 | 只看該作者

慢脾風


小兒睡中驚動者,因臟腑嬌嫩,血氣未固,神氣浮越,且多由心腎不足所致。


蓋天之神氣在於日月,人之神氣在於兩目,寤則棲於心,寐則歸於胃。


心腎既虛,則神無所依,氣無所歸,不能寧攝,故睡中驚動也。


若平居聞響跳掣,睡中驚哭者,由肝肺有虧,魂魄受傷,精神失守故也。


宜補肝肺,不可用驚風藥治之。


即驚風多是熱症,蓋心有熱而肝有風,二臟乃陽中之陽,二陽相鼓,風火相搏,肝魂心神浮越而成矣。


惟宜導去心經邪熱,其驚自散。


且每臟俱有陰陽,如肝氣為陽為火,肝血為陰為水,肝氣旺則肝之血愈衰火妄動,則水被煎熬益甚,火旺陰消,勢所必至。


況小兒多稟腎陰不足,虛火內動,熱極生風,風從火出,非外症也。


故尤宜滋水,是以最忌風藥者,辛能助熱,風能燥血也。


忌辛藥者,走散真陰也。


忌驚藥者,寒傷胃氣也。


忌瀉肺者,子氣虛而母愈虛也。


忌伐肝者,肝未平而脾先困也。


用藥太溫,則消無陽;


用藥太冷,則傷真氣。


截驚截搐者,未得病原之至,輕攻輕下者,何如固本之方?


有餘者,病氣也。


不足者,元氣也。


邪氣盛則實,正氣奪則虛,故宜認患預防,斯少失矣。


若至口中出血,或瀉黑血,惡叫兩三聲者,是心絕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5:01:52 | 只看該作者

慢脾風


目睛反轉,爪甲青黑者,是肝絕也。


瀉無止息者,是脾絕也。


吐止又吐者,是胃絕也。


兩目不開不合,忽作鴉聲者,是肺絕也。


口吐白沫者,是腎絕也。


並四肢俱軟,神昏氣促,通關不嚏者,並皆不治。


慢驚者,屬木火土虛也。


未虛則搐而力小,似搐而不甚搐,《經》曰:木不及。


曰委和其症,搖動注恐。


謂手足搐動,腹注泄,心恐恐也。


火虛則身口氣冷,土虛則吐瀉露貼,故其治合宜溫補。


至於慢脾,陰氣極盛,胃氣極虛,病傳已極,總歸虛處,推脾所受,故曰脾風,即慢驚傳變而為極虛之候,初非別有一名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5:02:02 | 只看該作者

慢脾風


凡急驚手足發搐,切不可按伏,待其自定,蓋風力遍行經絡,自然息止不傷。


夫筋乃肝之合,若一用力按束,則經絡為風邪痰氣所閉,氣血偏勝,致成固疾,至老難治矣。


驚疳吐瀉,症候雖四,其原則一。


驚者,火乘肝之風木也。


疳者,熱乘脾之濕土也。


吐者,火乘胃膈而上行也。


瀉者,火乘脾與大腸而下注也。


夫乳者,血從金化而大寒,小兒食之,肌肉充實,然其體為水,故傷乳過多,反從濕化,湯熱相兼,吐利作矣。


醫者,過用燥熱峻攻,則去濕留熱,熱病生焉。


或謂小兒純陽之體,多以清涼施治,其說亦誤。


蓋女子二七,男子二八,而天癸至。


天癸者,陰氣也。


陰氣未至,故曰:純陽,原非謂陽氣有餘之論,特稚陽耳。


稚陽之陽,其陽幾何?


使陽本非實,而誤用寒涼,則陰既不足,又伐其陽,多致陰陽兩敗脾腎俱傷,又將何所倚賴,而望其生長耶?



故貴宜審其稟賦,陰陽偏盛,而濟之以平,斯無弊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5:02:13 | 只看該作者

慢脾風


急驚多在初病,尚為實症。


或因驚觸,或因風熱,或因痰熱,或因食鬱,隨所因而施治,佐以驚門類藥,從標清理。


至於慢驚、慢脾,用投治未當,由客病而累及本病,客邪之去期難定,依希之元氣無幾,苟罔顧本卻邪,猶徒宅而忘身矣。


此時絕不可用驚門類藥。


脾虛者,力補脾元;


陰虛者,力滋真水;


虛火旺者,甘溫退之;


虛寒甚者,溫補保之。


正氣得力,微邪自解。


治客病者,以其元氣未甚虛,不必便為瞻顧,去病以保命也。


扶正氣者,以其元氣既甚虛,不容再有遷延,以致命也。


治病而罔顧人元氣,徒存治病之名,而無保命之實,噫嘻。


小兒驚風及泄瀉,並宜用五苓散,以瀉丙火,滲土濕,蓋內有肉桂能抑肝風而扶脾土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5:02:22 | 只看該作者

論五癇(兒科)


五癇,皆先天元氣不足而成,須以河車丸、八味丸、十全湯,久服方愈。


設泛行克伐,清熱化痰,復傷元氣,則必不時舉發,久而變危,多至不救。


故其所發,必在勞役惱怒之後,火升猝然仆倒,心雖為君王虛靈,至此有邪停滯,而靈氣不能為之用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5:02:35 | 只看該作者

論五癇(兒科)


可見火起本於腎邪,滯在於心邪者,即火升水泛,非外入也。


治者可不以固腎為本,而調心為佐乎?


癇者,惡病也。


總因血氣不斂,神志未全,有風邪所傷;


有驚怪所觸;


有浣衣夜露,純雌落羽所污;


有乳哺失節,停滯結癖於經絡而氣不通。


書曰:蓄氣而作搐,結氣而成癇。


其症有五:一曰驚癇(俗名羊癇)驚癇者,心症也。


其狀神魂恍惚,叫號大震,面赤目瞪,吐舌露齒,心下煩躁,其脈洪緊。


二曰風癇(俗名犬癇),風癇者,肝症也。


直目上竄,手足拳攣,或作抽掣,屈指如計數,痰熱壅上,唇面皆青,其脈洪弦。


三曰食癇(俗名年癇),食癇者,脾症也。


胸膈脹悶,面色痿黃,眼睛直視,四肢不收,其脈浮緩。


四曰顛癇(俗名雞癇),顛癇者,肺症也。


面如枯骨,口吐涎沫,目白反視,心神昏亂、躁狂搖動,其脈微澀。


五曰尸癇(俗名豬癇),尸癇者,腎症也。


面黑而晦,振目視人口吐清沫,不動如尸,其脈則沉。


故小兒如有痰熱,胸膈煩悶,不欲乳哺,昏睡不安,常作驚悸,此即發癇之漸,須為預治,此皆論顛癇之癇症也。


又書曰:吐虛成慢驚,瀉虛成慢脾,吐瀉虛而成陰癇。


壯熱驚搐者,是為陽癇,慢驚眼必開,慢脾眼必閉,陰癇眼必半開半合,陽癇眼必半鮮半青而竄。


又曰:仰臥屬陽,覆臥屬陰,其病始發。


身體即熱,抽掣啼叫,面色光澤,脈浮在表者,為陽癇,病在六腑易治。


如始不發熱,口不啼叫,面色黯晦,手足青冷,而不抽掣,脈沉在裡者,為陰癇,病在五臟難療。


此又論夫驚癇之癇症也。


如面色變易不常,見人羞怕,此是挾邪怪耳。

 

論五癇(兒科)


然諸癇不能言者,是風傷於氣,致掩其音,或血滯於心,氣不通達,治者,當分陰陽寒熱,別臟腑虛實而治之。


如驚癇者,陽症也。


此因邪氣在心,血滯於竅,積驚成癇,治宜先為通行心經,調平心血,順氣化痰。


風癇者,陽症也。


此或汗出脫衣,風乘虛入,故抽掣等候,治宜先為散風。


食癇者,亦陽症也。


是因恣餐無度,或乳哺失調,停滯宿穢,結成乳癖於經絡,脾胃損傷,不能消化五穀,必大便酸臭,先寒後熱是也。


治先為之消食養脾,次各以定癇等劑主之。


如圖治不早,必傳五臟而為諸癇。


若肺癇,腎癇,又屬陰症,尤非易治,更不可投以寒劑。


如眉間青黑者,吐痢不止者,胸陷聲絕者,心下脹起者,並皆不治。


其癇初發,須觀其耳後高骨,必現青紋,紛紛如線,急與抓破出血,令兒啼叫數聲,使得氣通為妙。


然四肢柔軟,發而時醒者,謂之癇。


如四肢強硬,終日不醒,此又曰痙 ,而非癇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2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5:02:47 | 只看該作者

論痙(兒科)


痙 者,雖似於癇,而實更重於癇也。


其症有二:一曰剛 。


剛 者,發時譫語,面紅眼赤,搖頭螈 ,牙緊手張,項背強直,痰涎壅盛,卒為噤口,昏憒煩渴,小便赤澀,身熱無汗,而反惡寒者是也。


一曰柔 。


柔 者、大便滑瀉,不語不渴,必手足冷而後身熱汗出,而不惡寒者是也。


《經》曰:肺移熱於腎為柔 。


夫肺主氣,腎主骨,有因傷寒四五六日,寒已伏內而為熱,熱移於肺,肺為腎母,故傳於子,腎又傳子,而熱移肝,是以筋骨受熱,乃遲緩不收,手足無力,而為柔 矣。


如發熱無汗,此為表實,治宜汗之。


發熱汗出,是為表虛,此不可汗。


若再汗之,必致陽亡。


《經》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過汗則陽亡,陽亡則不能養筋,而 病愈甚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9 03:35 , Processed in 0.28125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