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金匱要略心典】

 關閉 [複製鏈接]
281#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43:46 | 只看該作者

半夏麻黃丸方


半夏 麻黃(各等分)。


上二味末之。


煉蜜和丸小豆大。飲服三丸。日三服。 吐血不止者。


柏葉湯主之。


按、仁齋直指云。


血遇熱則宣行。故止血多用涼藥。然亦有氣虛挾寒。陰陽不相為守。營氣虛散。 血亦錯行者。


此乾薑、艾葉之所以用也。


而血既上溢。其浮盛之勢。


又非溫藥所能御者。


故以柏葉抑之使降。馬通引之使下。則妄行之血順而能下。下而能守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43:59 | 只看該作者

柏葉湯方


柏葉 乾薑(各三兩) 艾(三把)。


上三味。


以水五升。取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溫再服。千金加阿膠三兩。亦佳。 下血、先便後血。此遠血也。


黃土湯主之。


下血先便後血者。


由脾虛氣寒。失其統御之權。而血為之不守也。


脾去肛門遠。故曰遠血。黃土溫燥入脾。合白朮、附子。


以復健行之氣。阿膠、生地黃、甘草。


以益脫竭之血。而又慮辛溫之品。 轉為血病之厲。故又以黃芩之苦寒。防其太過。所謂有制之師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44:18 | 只看該作者

黃土湯方


甘草 乾地黃 白朮 附子 阿膠 黃芩(各三兩) 灶中黃土(半斤)。


上七味。


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溫二服。 下血、先血後便。此近血也。


赤豆當歸散主之。


(方見狐惑) 下血先血後便者。


由大腸傷於濕熱。而血滲於下也。


大腸與肛門近。故曰近血。赤小豆能行水濕。 解熱毒。當歸引血歸經。且舉血中陷下之氣也。


心氣不足。吐血衄血。瀉心湯主之。


心氣不足者。


心中之陰氣不足也。


陰不足則陽獨盛。血為熱迫。而妄行不止矣。


大黃、黃連、黃芩。瀉其心之熱而血自寧。寇氏云。


若心氣獨不足。則當不吐衄也。


此乃邪熱因不足而客之。


故令吐衄。


以苦泄其熱。


以苦補其心。蓋一舉而兩得之。


此說亦通。濟眾方用大黃、生地汁治衄血。其下熱涼血。亦瀉心湯類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44:34 | 只看該作者

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 黃連 黃芩(各一兩)。


上三味。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夫嘔家有癰膿。不可治嘔。膿盡自愈。 癰膿。胃中有癰。膿從嘔出也。


是因癰膿而嘔。膿盡癰已。則嘔自愈。不可概以止吐之藥治之也。


先嘔卻渴者。


此為欲解。先渴卻嘔者。


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嘔家本渴。今反不渴者。


心下有支飲故也。


此屬支飲。 嘔家必有停痰宿水。先嘔卻渴者。


痰水已去。而胃陽將復也。


故曰此為欲解。先渴卻嘔者。


因熱飲水過多。熱雖解而飲旋積也。


此嘔因積飲所致。故曰此屬飲家。嘔家本渴。水從嘔去故也。


今反不渴者。


以宿有支飲在心下。愈動而愈出也。


故曰此屬支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44:48 | 只看該作者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第十六


問曰。


病患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飲。而反吐者。


何也。


師曰。


以發其汗。令陽微膈氣虛。脈乃數。數為客熱。不能消穀。胃中虛冷故也。


脈弦者虛也。


胃氣無余。朝食暮吐。變為胃反。寒在於上。醫反下之。


令脈反弦。故名曰虛。 脈數為熱。乃不能消穀引飲而反吐者。


以發汗過多。陽微膈虛所致。則其數為客熱上浮之數。而非胃實氣熱之數矣。


客熱如客之寄。不久即散。故不能消穀也。


脈弦為寒。乃不曰寒而曰虛者。


以寒在於上。而醫反下之所致。故其弦非陰寒外加之弦。而為胃虛生寒之弦矣。


胃虛且寒。陽氣無余。則朝食暮吐而變為胃反也。


讀此知數脈弦脈。均有虛候。曰熱曰寒。蓋淺之乎言脈者耳。 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無氣。無氣則營虛。營虛則血不足。血不足則胸中冷。 此因數為客熱。而推言脈微而數者。


為無氣而非有熱也。


氣者營之主。故無氣則營虛。營者血之源。故營虛則血不足。營衛俱虛則胸中之積而為宗氣者少矣。


故胸中冷。 合上二條言之。


客熱固非真熱。不可以寒治之。


胸中冷亦非真冷。不可以熱治之。


是皆當以溫養真氣為主。真氣、衝和純粹之氣。此氣浮則生熱。沉則生冷。溫之則浮焰自收。養之則虛冷自化。若熱以寒治。寒以熱治。則真氣愈虛。寒熱內賊。而其病益甚矣。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澀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名曰胃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45:15 | 只看該作者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第十六


脈緊而澀。其病難治。 此因胃氣無余。變為胃反。而推言其病之並在於脾也。


夫胃為陽。脾為陰。浮則為虛者。


胃之陽虛也。


澀則傷脾者。


脾之陰傷也。


穀入於胃而運於脾。脾傷則不能磨。脾不磨則穀不化。而朝食者暮當下。暮食者朝當下。若穀不化。則不得下。不得下。必反而上出也。


夫脾胃、土也。


土德本緩。而脈反緊。 則肝有餘。土氣本和。而脈反澀。則血不足。臟真不足。而賊邪有餘。故曰難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45:29 | 只看該作者

病患欲吐者


不可下之。


病患欲吐者。


邪在上而氣方逆。若遽下之。


病氣必與藥氣相爭。而正乃蒙其禍矣。


否則裡虛邪入。 病氣轉深。


或痞或利。未可知也。


故曰不可下之。


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45:44 | 只看該作者

噦而腹滿者


病在下而氣溢於上也。


與病患欲吐者不同。故當視其前後二陰。知何部不利而利之。


則病從下出。而氣不上逆。腹滿與噦俱去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9#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45:58 | 只看該作者

嘔而胸滿者


吳茱萸湯主之。


胸中、陽也。


嘔而胸滿。陽不治而陰乘之也。


故以吳茱萸散陰降逆。人參、薑、棗補中益陽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0#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46:17 | 只看該作者

吳茱萸湯方


吳茱萸(一升) 人參(三兩) 生薑(六兩) 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


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乾嘔吐涎沫。頭痛者。


吳茱萸湯主之。


乾嘔吐涎沫。上焦有寒也。


頭者諸陽之會。為陰寒之邪上逆而痛。故亦宜茱萸湯。


以散陰氣而益陽氣。嘔而腸鳴。心下痞者。


半夏瀉心湯主之。


邪氣乘虛。陷入心下。中氣則痞。中氣既痞。升降失常。於是陽獨上逆而嘔。陰獨下走而腸鳴。 是雖三焦俱病。而中氣為上下之樞。故不必治其上下。而但治其中。黃連、黃芩苦以降陽。半夏、乾薑辛以升陰。陰升陽降。痞將自解。人參、甘草則補養中氣。


以為交陰陽通上下之用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1#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46:32 | 只看該作者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半斤洗) 黃芩 乾薑 人參(各三兩) 甘草(三兩炙)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


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乾嘔而利者。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此傷寒熱邪入裡作利。而復上行為嘔者之法。而雜病肝胃之火。上衝下注者。


亦復有之。


半夏、生薑。散逆於上。黃芩、芍藥。除熱於裡。上下俱病。中氣必困。甘草、大棗合芍藥、生薑。


以安中而正氣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46:47 | 只看該作者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黃芩 生薑(各三兩) 甘草(二兩) 芍藥(一兩) 半夏(半升) 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


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諸嘔吐。穀不得下者。


小半夏湯主之。


嘔吐穀不得下者。


胃中有飲。隨氣上逆。而阻其穀入之路也。


故以半夏消飲。生薑降逆。逆止飲消。穀斯下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47:01 | 只看該作者

小半夏湯方


(見痰飲) 嘔吐而病在膈上。後思水者解。急與之。


思水者。


豬苓散主之。


病在膈上。病膈間有痰飲也。


後思水者。


知飲已去。故曰欲解。即先嘔卻渴者。


此為欲解之義。 夫飲邪已去。津液暴竭。而思得水。設不得。則津亡而氣亦耗。故當急與。而嘔吐之余。中氣未復。 不能勝水。設過與之。


則舊飲方去。新飲復生。故宜豬苓散以崇土而逐水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47:16 | 只看該作者

豬苓散方


豬苓 茯苓 白朮(各等分)。


上三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嘔而脈弱。小便復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脈弱便利而厥。為內虛且寒之候。則嘔非火邪。而是陰氣之上逆。熱非實邪。而是陽氣之外越矣。


故以四逆湯救陽驅陰為主。然陰方上衝。而陽且外走。其離決之勢。有未可即為順接者。


故曰難治。 或云。


嘔與身熱為邪實。厥利脈弱為正虛。虛實互見。故曰難治。四逆湯舍其標而治其本也。


亦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48:05 | 只看該作者

四逆湯方


附子(一枚生用) 乾薑(一兩半) 甘草(二兩炙)。


上二味。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嘔而發熱者。


小柴胡湯主之。


嘔而發熱。邪在少陽之經。欲止其嘔。必解其邪。小柴胡則和解少陽之正法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48:20 | 只看該作者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 半夏(一升) 黃芩 人參 甘草 生薑(各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


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胃反。嘔吐者。


大半夏湯主之。


胃反嘔吐者。


胃虛不能消穀。朝食而暮吐也。


又胃脈本下行。虛則反逆也。


故以半夏降逆。人參、白蜜益虛安中。東垣云。


辛藥生薑之類治嘔吐。但治上焦氣壅表實之病。若胃虛穀氣不行。胸中閉塞而嘔者。


惟宜益胃推揚穀氣而已。此大半夏湯之旨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48:36 | 只看該作者

大半夏湯方


半夏(二升) 人參(三兩) 白蜜(一升)。


上三味。


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藥取二升半。溫服一升。余分再服。 食已即吐者。


大黃甘草湯主之。


經云。


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也。


若下既不通。必反上逆。所謂陰陽反作。氣逆不從。食雖入胃。而氣反出之矣。


故以大黃通其大便。使濁氣下行濁道。而嘔吐自止。不然。止之降之無益也。


東垣通幽湯治幽門不通。上衝吸門者。


亦是此意。但有緩急之分耳。 再按、經云。


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夫陽氣、天氣也。


天氣閉。 則地氣干矣。


雲霧出於地。而雨露降於天。地不承。則天不降矣。


可見天地陰陽。同此氣機。和則俱和。乖則並乖。人與天地相參。故肺氣象天。病則多及二陰脾胃。大小腸象地。病則多及上竅。丹溪治小便不通。用吐法以開提肺氣。使上竅通而下竅亦通。與大黃甘草湯之治嘔吐。法雖異而理可通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48:49 | 只看該作者

大黃甘草湯方


大黃(四兩) 甘草(一兩)。


上二味。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


茯苓澤瀉湯主之。


豬苓散治吐後飲水者。


所以崇土氣。勝水氣也。


茯苓澤瀉湯治吐未已。而渴欲飲水者。


以吐未已。 知邪未去。則宜桂枝、甘、薑散邪氣。苓、朮、澤瀉消水氣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9#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49:08 | 只看該作者

茯苓澤瀉湯方


茯苓(半斤) 澤瀉(四兩) 甘草 桂枝(各二兩) 白朮(三兩) 生薑(四兩)。


上六味。


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內澤瀉。再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 吐後。渴欲得水而貪飲者。


文蛤湯主之。


兼主微風。脈緊頭痛。 吐後水去熱存。渴欲得水。與前豬苓散證同。雖復貪飲。亦止熱甚而然耳。但與除熱導水之劑足矣。


乃復用麻黃、杏仁等發表之藥者。


必兼有客邪鬱熱於肺。不解故也。


觀方下云。


汗出即愈。可以知矣。


曰兼主微風脈緊頭痛者。


以麻、杏、甘、石。本擅驅風發表之長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00#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49:50 | 只看該作者

文蛤湯方


文蛤(五兩) 麻黃 甘草 生薑(各三兩) 石膏(五兩) 杏仁(五十粒)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


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汗出即愈。 乾嘔吐逆。吐涎沫。半夏乾薑散主之。


乾嘔吐逆。胃中氣逆也。


吐涎沫者。


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也。


與前乾嘔吐涎沫頭痛不同。彼為厥陰陰氣上逆。此是陽明寒涎逆氣不下而已。故以半夏止逆消涎。乾薑溫中和胃。漿水甘酸。調中引氣止嘔噦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7 22:26 , Processed in 0.171874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