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痢十法】
其或惡寒發熱,身首俱痛,此為表症,宜微汗和解,用蒼朮、川芎、陳皮、芍藥、甘草、生薑三片煎。
其或腹痛後重,小水短,下積,此為裡症,宜和中疏氣,用炒枳殼、製厚朴、芍藥、陳皮、滑石、甘草煎。
其或下墜異常,積中有紫黑血,而又痛甚,此為死血證,法當用擂細桃仁、滑石行之。
或口渴及大便口燥辣,是名挾熱,即加黃芩;
或口不渴身不熱,喜熱手熨蕩,是名挾寒,即加乾薑。
其或下墜在血活之後,此氣滯症,宜於前藥加檳榔一枚。
其或在下則補,毒解積下,食自進。
其或力倦,自覺氣少,惡食,此為挾虛證,宜加白朮、當歸身,虛甚者加人參,又十分重者,止用此一條,加陳皮補之,虛回而利自止。
其或氣行血和積少,但虛坐努責,此為無血症,倍用當歸身尾,卻以生芍藥、生地黃、生桃仁佐之,復以陳皮甘此湯,固腸丸未宜進用,蓋固腸丸有去濕實腸之功。
其或利後,糟粕未實,或食粥稍多,或飢甚方食,腹中作痛,切不可驚恐,當以白朮、陳皮各半,煎湯和之,自安。
其或久痢後,體虛氣弱,滑下不止,又當以藥澀之,可用訶子、肉豆蔻、白礬、半夏,甚者添牡蠣,可擇用之。
然須用陳皮為佐,恐大澀亦能作痛。
又甚者,灸天樞、氣海。
上前方用厚朴,專瀉滯凝之氣。
然厚朴性大溫而散氣,久服大能虛人,滯氣稍行,即去之,余滯未盡,則用炒枳殼、陳皮,然枳殼亦能耗氣,比之朴稍緩,比陳皮稍重。
滯氣稍退,當去之只用陳皮以和眾藥,然陳皮去白有補瀉之功,若為參朮之佐,亦純作補藥用。
凡痢疾腹痛,必以白芍藥、甘草為君,當歸、白朮為佐。惡寒痛者,加桂;
惡熱痛者,加黃柏。
達者更能參以歲氣時令用藥,則萬舉萬全,豈在乎執方而已哉!
〔附錄〕痢有氣虛兼寒熱,有食積,有風邪,有熱有濕,有陽氣下陷,而感受不一,當分治。
瀉輕痢重,諸有積以肚熱纏痛推之,諸有氣以肚如蟹渤驗之,究其受病之源,決之對病之劑。
大要以散風邪,行滯氣,開胃脘為先,不可遽用肉豆蔻、訶子、白朮輩以補住寒邪,不可投米殼、龍骨輩以閉澀腸胃。
邪得補而愈盛,故證變作,所以日夕淹延而未已也。
若升散者,以胃風湯、防風芍藥湯、神朮散、蒼朮防風湯、敗毒散,皆可汗之。
攻裡若有濕者,用導水丸、兼郁承氣湯、和中丸;
若積滯用聖餅子、脾積丸;
冷積用《局方》蘇感丸;
若濕熱甚者,宜《宣明》玄青膏;
若後重窘迫,用木香檳榔丸。
色白者,屬氣;
赤白者,屬氣血受病;
赤黑相兼,屬濕熱;
青綠雜色,是風與火濕。
下血者,當涼血,當歸、生地黃。
赤者屬血,《保命集》四物湯,和槐花、黃連、米殼醋炒。
下利,脈沉弱而腹痛,用薑附湯,加對五苓理中。
又機要漿水散若青色者外貼大過,飲食傷脾,為脾泄,《機要》白朮芍藥湯。
濕勝,仙術炒用。
若陰陽不分,當滲泄以五苓之類,或單用苤苡實炒為末,米飲調二錢。
若氣血俱虛,神弱者,以人參、白朮、當歸、芍藥、炒茯苓,少加黃連服之,或錢氏白散,又或十補湯佳。
若暑痢而脈虛者,香薷飲,或清暑益氣,又或六和湯、藿香正氣各加木香半錢,名木香交加散。
若白痢下如凍膠,或鼻涕,此屬冷痢,宜除濕東加木香一錢。
虛弱者,亦與十補湯。
赤痢發熱者,以敗毒散加陳倉米一撮煎。
下痢小便不通者,黃連阿膠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