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濕四】
《本草》云:蒼朮治濕,上下部皆可用。
二陳湯中加酒芩、羌活、蒼朮,散風行濕。
脾胃受濕,沉困無力,怠惰好臥。
去痰須用白朮。
上部濕,蒼朮功烈;
下部濕,宜升麻提之。
外濕宜表散,內濕宜淡滲。
若燥濕,以羌活勝濕湯、平胃散之類;
若風濕相搏,一身盡痛,以黃 防己湯;若濕勝氣實者,以神佑丸、舟車丸服之;
氣虛者,桑皮、茯苓、人參、葶藶、木香之類。
凡肥人沉困怠惰,是濕熱,宜蒼朮、茯苓、滑石;
凡肥白之人,沉困怠惰,是氣虛,宜二朮、人參、半夏、草果、厚朴、芍藥;
凡黑瘦而沉困怠惰者,是熱,宜白朮、黃芩;
凡飲食不節,脾胃受傷,不能遞送,宜枳朮丸。
去上焦濕及熱,須用黃芩,瀉肺火故也。
又如肺有濕,亦宜黃芩;
如肺有虛熱,宜天門冬、麥門冬、知母,用黃芩多則損脾。
去中焦濕與痛熱,用黃連,瀉心火故也。
如中焦有實熱,亦宜黃連。
若脾胃虛弱,不能運轉而鬱悶,宜黃芩、白朮、干葛;
若中焦濕熱積久而痛,乃熱勢甚盛,宜黃連用薑汁炒。
去下焦濕腫及痛,並膀胱有火邪者,必須酒洗防己、黃柏、知母、草龍膽。
又云:凡下焦有濕,草龍膽、防己為君,甘草、黃柏為佐,如下焦腫及痛者,是濕熱,宜酒防己、草龍膽、黃芩、蒼朮。
若肥人氣虛之人,腫痛,宜二朮、南星、滑石、茯苓;
黑瘦之人,下焦腫痛,宜當歸桃仁、紅花、牛膝、檳榔、黃柏。
戴云:濕有自外入者,有自內出者,必審其方土之致病源。
東南地下,多陰雨,地濕,凡受必從外入,多自下起,以重腿香港腳者多,治當汗散,久者宜疏通滲泄;
西北地高,人多食生冷、濕面、?酪,或飲酒後寒氣怫鬱,濕不能越,以致腹皮脹痛,甚則水鼓脹滿,或通身浮腫,按之如泥不起,此皆自內而出也。
辨其元氣多少,而通利其二便,責其根在內也。
此方土內外,亦互相有之,但多少不同,須對症施治,不可執一。
【附方】
【二陳湯】
見中風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