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豐碩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易經証釋】

 關閉 [複製鏈接]
2161#
 樓主| 發表於 2012-8-12 09:26:26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8-經文講義-豐卦-釋爻辭-79


宗主附注豐為物之豐盈。


而與大有略異。


大有者。


已有之象。


言人皆富有也。


豐者。


豐盛之象。


言物自豐盈也。


物之豐盈。


不必人皆富有。


為其難均一也。


均無貧。


惟大有以火天相合。


能均之。


不均則爭。


此豐以雷火相配。


而有猜忌也。


故豐近于噬嗑。


人急求食為噬嗑。


既求之急。


可見其原空乏。


而非飽飫。


此民貧之象。


豐者天所予。


而人不能平之。


故多爭而獄興。


有如訟。


此君子以豐而折獄致刑。


明為平其不平。


均其不均。


以遏止爭訟。


故與噬嗑利用獄者大同。


皆人道之失也。


而與大小畜有類似。


卻近于大有者也。


大小畜亦以物之畜積為義。


有如富者多積財物。


亦不必人人皆然。


既不能盡致之平均。


則物有聚或散。


多者自多。


寡者自寡。


此畜積為富有也。


富于其一。


貧于其他。


則不得不妒忌。


如夫妻反目。


同室尚不免有詬誶之聲。


富以其鄰。


比居尚不免有羨妒之志。


此由大畜辭言之。


見其關于財物。


不宜偏屬于一人。


亦以其不平不均。


有悖天道。


而與大有既異。


與泰尤乖。


泰為太平。


物無所畜。


而人亦無貧。


故曰不富以其鄰。


言鄰皆不富。


我何獨富。


而不富。


非貧也。


惟不富耳。


不富于一家。


即分配于大眾。


此不富亦不貧也。


均之至也。


平之至也。


以地天交泰。


陰陽平均。


互相銜接。


止于太和。


為道之至。


而孚于天者。


小畜則不及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62#
 樓主| 發表於 2012-8-12 09:26:43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8-經文講義-豐卦-釋爻辭-84


宗主附注豐卦以離日為主。


以進在下。


凡卦之下。


皆可主全體。


言如草木之根。


堂室之礎。


必自此始也。


下卦以初爻為始。


初又根之根。


礎之礎。


雖勿用。


亦關重大。


剛初者陽得本。


柔初者陽失協。


皆以陽言。


不及陰者。


陽升陰降。


陰自上下為順也。


然卦皆自下上。


故有陽順行陰逆行之稱。


言初為陽者。


其升自順。


初為陰者。


其進為逆。


逆者反也。


反其常道也。


以陰自上而下為常道。


今反自下上。


是變降為升。


豈非逆乎。


如水逆流。


必由于外力之驅使。


如風之激。


如人之堵。


為逆水之性以成其用而已。


故陽者上行為順。


下行為逆。


陰者下行為順。


上行為逆。


陽象火。


其性炎上。


陰象水。


其性潤下。


此合五行之數。


亦有順逆之分。


卦不必皆順或皆逆。


則視爻為斷。


而爻以初為本。


亦猶卦以下為主。


如歸妹下為兌。


故少女主全卦。


豐則下為離。


故日與火或電主全卦。


其上之震。


不得不隨之。


此歸妹以兄從妹。


而豐以雷從電也。


從者為後。


故下為主。


猶君臣主僕之類。


豐以離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63#
 樓主| 發表於 2012-8-12 09:27:04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8-經文講義-豐卦-釋爻辭-87


九三。


豐其沛。


日中見沫。


折其右肱。


無咎。


宣聖講義此豐九三爻辭也。


九三離之終。


中爻之始。


剛爻剛位。


為陽之盛。


豐之宜日中者。


即以九三九四陽亙于中也。


陽之旺。


如日之中。


而其德用。


如物之茂。


物之生育。


必以春時。


得日之溫和。


雨之沛澤。


以發育之。


榮養之。


而後茂盛繁滋。


此即天之生物。


必假日與雨澤。


以致其用。


成其德。


故九三稱豐其沛。


言雨澤之沛豐。


多而生物亦隨之豐滿。


與六二之豐其蔀者德較廣。


用愈大。


不獨草也。


凡有生者。


皆沾其澤。


此所以稱沛。


不限于一草一木。


亦不限于何類也。


九三人爻。


人道之始。


人生所需。


亦有賴于澤之下沛。


人民之生育。


尤有望于恩澤之普沛。


經而豐。


可見其生之盛。


亦即在上者恩澤之周。


而沛字又兼有肺字之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64#
 樓主| 發表於 2012-8-12 09:27:23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8-經文講義-豐卦-釋爻辭-89


象曰。


豐其沛。


不可大事也。


折其右肱。


終不可用也。


宣聖講義此申釋爻辭之義也。


以九三中爻之始。


人爻之一。


重在人道。


易以人順天為訓。


則凡天道之乖。


即人事之戾。


天時之不利。


即人事之失宜。


九三豐而為沛。


雖有澤沛之象。


而被其澤者。


非如五穀之能生人。


非如要材之能利民。


既未及所沛者之為重要生物。


則可見其所成者。


亦非屬于大事。


大事者。


傳所謂國之大事。


在祀與戎。


一則祭祀之誠。


一則民土之衛。


一為國之生存。


一為邦之保障。


不可忽者。


故稱大事。


今九三所豐。


不關于祭時。


不屬于軍事。


則猶初四爻之蔀。


其為用亦渺小矣。


雖沛有雨澤沛施象。


恩德普及。


而亦尋常之行耳。


難語于祀戎之備也。


此與遯九三同義。


而與賁旅亦相似。


皆瑣細之功。


平庸之用。


不足為豐之大者。


豐而不及于大。


必時之有未宜。


豐者天也。


事者人也。


天不豐于重物。


人亦難用于大事。


時也位也。


以九三重剛失中。


而與九四不協。


失中為過。


不協為孤。


過則易干其?。


孤則寡得其助。


此不可大事。


乃明戒人之自慎。


而若忽焉。


貪于前。


罔卹其後。


志于得。


罔顧其危。


不審于時行。


而貿然圖進。


不辨于所備。


而悻然求逞。


則其必有折傷。


已可知矣。


故爻辭繼曰折其右肱。


右肱者。


人身要體。


為動作之需。


執時之本。


不可折也。


而竟折之。


將何為哉。


失其利便之器官。


猶喪其匡助之同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65#
 樓主| 發表於 2012-8-12 09:27:43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8-經文講義-豐卦-釋爻辭-100


象日。


豐其屋。


天際翔也。


闚其戶。


闃其無人。


自藏也。


宣聖講義此申釋爻辭之義也。


上六豐之極地。


豐用已窮。


而其志猶未肯降。


爻辭豐其屋。


言其志在覆。


如天之德也。


而不及天者。


上六為柔。


雖高而不克升。


惟下降耳。


降則如屋之覆。


在天際則如鳥之翔。


鳥之翔也。


兩翼覆然。


亦如屋也。


不曰天上。


曰天際者。


明其可遠而不可高。


可進而不可上。


遂作天際飛翔也。


不稱鳥者不限于鳥。


或並非鳥而能飛者。


以其能飛。


故曰翔。


以其下覆。


故曰屋。


以其在上而為柔降。


故曰天際。


以其志大而欲陵空。


故仍稱豐。


豐而為屋。


即大其所覆之意。


人之居天地間。


上承天之覆。


亦猶屋也。


天之所覆。


雲之所蔽。


雷雨之晦明。


皆如屋。


故爻辭以豐其屋稱。


言豐本志升。


而上已極。


本志大。


而勢當降。


如翔于天際者。


終必著于地上也。


柔而登天。


如小畜之翰音登于天。


如漸之源漸于陸。


皆志上而仍必下。


志升而終則降。


此豐其屋。


雖有如物之覆。


實亦一時之翔。


雖有天際之觀。


實亦如蔀之蔽。


故曰豐其屋。


蔀其家。


家屋亦猶天之下。


而其用由大而細。


由遠而近。


可見上六之豐。


乃反于其所志。


遂變為嗇為歉。


而物不得其育。


人不得其生。


有家而難安居。


有覆而不能自憩。


于是相率去此。


而成流亡之象。


逋逃之情。


故爻辭曰闚其戶闃其無人。


釋曰自藏也。


藏者匿也。


逋逃者。


不敢自顯。


懼有追逐者。


而辭意重在不能行。


行與藏對。


藏者不行。


言上六柔降。


如明夷先升于天。


後入于地。


入地即自藏。


以其不克本豐之志。


成豐之用。


赦而自藏。


此求豐者。


反成吝嗇矣。


而如翔者自墜。


高者自墮。


而有家者自亡。


有屋者空覆。


不復見其功用。


則戶內無人乃相率避遁之意。


此豐後為旅。


即遁逃于外。


逋于他方。


而成旅居耳。


故藏字非果匿不見人已也。


正如流離之象。


逋逃之人。


不復坦然行動。


傲然出入。


如藏逃也。


以上六豐極反嗇。


明至反晦。


晦嗇之時。


將何顯哉。


如日之中。


而昃而昏。


且入地也。


日之入地。


天之行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66#
 樓主| 發表於 2012-8-12 09:28:04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8-經文講義-豐卦-釋爻辭-101


亦如天際之翔。


雖翔而終下。


則所覆者。


亦隨而失其庇矣。


欲不自藏。


將誰托乎。


故釋文以自字。


明其勢惟有自圖藏蔽而已。


此爻之義。


與下各爻相戾。


而其為因果則相應。


彖稱王假之勿憂宜日中。


即可知其終之有憂。


而無可假借。


即可知其日昃之不宜。


而必謀自護之策。


且門戶任人闚探。


家屋無人坐守。


其為亂離之時。


流亡之景可見。


以雷火之盛。


陽剛太過。


一遇變動。


離震乃分。


故明者不明。


動者莫動。


遂合全卦而終于自藏。


藏則可知其已晦。


已不復能行矣。


此豐之極。


大之至。


不思其繼。


則誰與為保。


如人驕于前者。


懦于後。


肆于此者。


敗于彼。


亦理數所必至也。


中互大過。


宜其鮮終。


所謂過猶不及。


即繼之以旅。


仍未脫大過之害。


而其志則已小。


其行亦已艱。


非如豐之初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67#
 樓主| 發表於 2012-8-12 09:28:28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8-經文講義-豐卦-釋爻辭-102


宗主附注豐下為旅。


豐旅往來。


皆三陽三陰爻。


而兩陽在中。


互成頤者。


恰相對。


是豐旅與節渙。


更為一往來。


而中介巽兌兩卦。


合成六子交錯之象。


在上卷頤與大過往來。


已明其循環之理。


今豐旅皆互大過。


渙節皆互頤。


是其循環不止二卦已也。


而頤為養正。


大過為過。


中兩者相反。


猶下經小過與中孚。


中孚之反為小過。


實成正反之例。


易經除乾坤坎離四正卦外。


惟頤中孚大小過四卦。


亦為質卦。


質卦者一卦獨成。


不以震與艮。


巽與兌。


一卦顛倒即成兩卦也。


凡六十四卦。


除質卦外。


皆如震艮巽兌。


一卦成兩卦。


故雖有五十六卦。


實只二十八卦。


合八質卦。


共三十六卦。


恰孚周天之數。


而上經三十中。


有乾坤坎離頤大過六質卦。


下經三十四中。


僅有小過中孚兩質卦。


故實成上下平均之數。


可見文王分配上下。


原無多少也。


豐之與旅。


與上經噬嗑與賁。


為同體卦。


惟易其上下而已。


噬嗑與豐。


皆震合離。


故噬嗑利用獄。


明罰?法。


豐亦以刑獄為重。


賁明庶政。


毋敢折獄。


旅亦曰慎用刑。


不留獄。


此其用大同。


雖上下之位異。


而兩卦之情不殊。


山火為賁。


火山為旅。


皆離與艮合。


而四卦又皆離主之。


離明而麗。


故四卦有文明之象。


附麗之心。


而有得有不得耳。


豐之與旅。


亦如噬嗑與賁者。


一大一細。


一合一離。


一有集合之情。


一成散弱之勢。


故賁不可大用。


旅亦如之。


豐則志于大。


務于遠。


亦猶噬嗑之得食有合也。


盛者必替。


強者終弱。


故豐後為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68#
 樓主| 發表於 2012-8-12 09:28:45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8-經文講義-豐卦-釋爻辭-102


傳曰豐多故也。


旅寡親也。


今本誤作親寡旅也。


多故者不忘故舊。


寡親者失其親近。


是相反也。


多故者多助。


故大。


寡親者寡助。


故小。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多助之至。


天下順之。


寡助之至。


親戚畔之。


此正豐旅兩卦之別也。


推之人事。


則豐如文王。


三分天下有其二。


旅如紂王。


三仁皆離。


而稱獨夫。


即在合與不合而已。


合者。


火雷合德。


不合者。


山火背明。


故豐多故。


亦可解為多事多功。


事功之成。


必得大多數人之力也。


而寡親者。


亦可作難近講。


言其時位。


或其情性。


不許近也。


寄于外者曰旅。


言無親。


故可近之人也。


旅之與豐。


正如孤之與眾。


私之與公。


其志既殊。


其行不同。


豐則有可為。


旅則不可進。


故豐亨而志于外。


旅小亨則吉在貞。


一守一行。


一進一退。


自成因果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69#
 樓主| 發表於 2012-8-12 09:29:03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9-經文講義-旅卦-總釋象例-1


旅卦艮下離上宣聖講義旅上離下艮。


亦三陽三陽。


陰陽平均。


與豐同。


而為往來。


以震易艮。


而離易其上下而已。


離為兩陽一陰。


陰在陽中。


震艮皆兩陰一陽。


而震陽在下。


艮陽在上。


反之則一卦也。


故豐旅之異。


即上下異其位。


顛倒其卦象耳。


旅與豐。


皆以兩陽互于中爻。


互成大過。


所謂大者過也。


亦即陽剛之過。


陽剛互于中。


而陰包其外。


是本末皆弱之象。


惟豐有離之一陽在初。


旅有離之一陽在上。


遂與大過殊。


豐以陽始。


故名豐而稱大。


以其志升騰也。


旅以陽終。


故名旅而稱小。


以其無可進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70#
 樓主| 發表於 2012-8-12 09:29:22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9-經文講義-旅卦-總釋象例-2


凡陽皆升。


升至極者反降。


降而不降。


則同于剝。


為其將自敝也。


如瓜果之剝。


則必自腐爛。


不能長保其生存。


此旅以離在艮上。


亦如艮一陽在巔。


不得久留。


遂淪為?旅。


故名旅。


旅者寄寓也。


客居曰旅。


如浮萍。


如游絲。


無根無本。


則將流逐胡底。


此旅也。


言陽失其本始。


雖據于崇高。


而無可依繫。


則漂泊之憂。


逃亡之懼。


故旅與豐反。


豐得其助。


旅成其孤。


豐志于大。


旅趨于弱。


豐若人之多財。


則友好眾。


勢力厚。


旅若人之失所。


則親近離。


行影單。


此傳曰豐多故也。


旅寡親也。


其別則在離之上下易位。


離有附麗與分離二義。


在下則多附麗之情。


在上則多離散之志。


以陽不可驕。


亦不可縱。


驕縱之敝。


遠近離心。


在上則易生驕縱之心。


在下則恆懷戒慎之念。


此離在上者易。


肇離散之禍。


攜貳之憂。


如火澤睽是也。


而其往來卦風火家人。


則有家庭之樂。


睽則成乖異之悲。


同屬離所為。


而一則以聚。


一則以分。


旅之與豐。


亦猶是也。


豐至上六。


亦漸變于旅。


以上反下。


成離之大象。


故有天際飛翔。


闚戶無人之辭。


所謂前之聚者已散。


合者已分。


而明者乃藏。


大者乃弱。


故豐以終。


豐終而旅始。


旅則離反自下上。


而震倒為艮矣。


離艮之合。


山火難明。


蓋與賁同體。


賁則艮在離上。


柔來文剛。


尚可自飾。


旅則艮在離內。


柔惟順剛。


轉以生疑。


其情不投。


其志自異。


其地失正。


其行亦違。


艮為山而止于內。


則無上進之心。


離為火而焚于外。


則成燎原之勢。


此旅之不得多助。


而若客于異鄉之孤孑。


莫可依存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71#
 樓主| 發表於 2012-8-12 09:29:47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9-經文講義-旅卦-總釋象例-3


旅卦艮止而離明。


原有守有為之象。


而以艮一陽。


與離之下爻連接。


重剛失中。


內外正位皆柔。


不得相應。


柔乃順乎剛。


以失其主位。


正如人之失其居。


遂流逐無定所。


故名旅。


傳曰豐大也。


窮大者必失其居。


故受之以旅。


可見旅之由豐變來。


豐之窮。


乃失其居。


如富者忽貧。


必至鬻其居宅。


終至寄寓于外。


此豐上六雖豐其屋。


而闃其無人。


言有大屋不克自居。


遂至家于蔀屋。


以羞赧不能見人。


遂自藏而逃避于異地。


故曰旅寡親。


言自別其親友。


而逃亡于外。


遂為?旅之人也。


是豐上六之藏。


非隱其本處。


而係違于外耳。


以上有天際翔之語。


猶竄走天涯。


不復惜其豐大之屋。


而寄居異土。


反為蔀編茅舍之氓。


則前之富者。


今變為貧民。


前之豐者。


今變成寒苦。


既失其安居之地。


不得不成流蕩之身。


故繼豐以旅也。


由卦言豐上為柔。


旅下亦為柔。


幽暗不明。


相隨而望于剛。


初二之柔。


乃順于三四之剛。


六五之柔。


亦因之順于上九之剛。


此旅以剛在外而無家。


如陽不得陰。


男不得女。


不相諧協也。


賁則柔來文剛。


得其相濟。


此賁為文明之象。


而旅有焚如之災。


其得失異也。


然以同體故。


豐之與噬嗑。


旅之與賁。


其用大同。


豐之折獄致刑。


即噬嗑之明罰?法。


旅之明慎用刑而不留獄。


即賁之以明庶政。


毋敢折獄。


為其卦用原本于元卦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72#
 樓主| 發表於 2012-8-12 09:30:04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9-經文講義-旅卦-釋彖-4


豐噬嗑以多人多物而易爭。


故利用刑獄以平之。


旅賁以寡助寡交而少訟。


故不必刑獄以苦之。


且賁文明以止。


善自文飾。


不罹于法。


旅亦以柔順乎剛。


得守其正。


克自貞固。


不干于罪。


故刑獄不用。


勢所必至。


旅猶行客無守土之志。


無貪得之情。


則到處為家。


何所繫戀。


此離在外。


有其自知之明。


而艮止于內。


得其知止之道也。


艮山本崇高。


而離火加其上。


明照之功可期。


而焚燎之害亦至。


故旅不可大用也。


為其如未濟火在上。


炎上而乖其地位。


則無以致其生成之功。


況下有兩陰暗拒于內乎。


陰柔之用。


必得高明勝之。


生成之功。


必自交合見焉。


故地天交泰。


水火既濟。


皆剛下柔。


陽從陰也。


而旅悖是例。


此其多離異而少協助也歟。


然旅固自有獨善之道。


以能止于內。


明于外。


則雖寡親。


仍克自淑。


此彖稱貞吉。


而占小亨。


言小亨非大亨。


則不通于一切。


言貞吉。


非貞利。


則惟守之得宜。


守正則吉也。


柔以為守。


而內外正位皆柔。


是秉坤安貞之吉者也。


亦與豐同。


故雖互大過。


而仍有亨吉之占。


此視夫時地之所宜。


人事之所適也。


賁旅皆細小之象。


不足語于大用。


習易者當先知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73#
 樓主| 發表於 2012-8-12 09:30:21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9-經文講義-旅卦-釋彖辭-5


旅。


小亨。


旅。


貞吉。


宣聖講義此旅卦彖辭也。


旅以內止外明。


明而知止。


是有亨德。


亨于一切也。


而以山火背用。


行止殊科。


故惟小亨。


小字。


承上接下言。


旅之用小。


而其亨亦小。


猶言旅之為道不大。


則其德用亦不大。


故曰旅小亨。


旅以離在外。


行之志。


不協于止之情。


不似賁之艮止在外。


故雖亨而小。


而祇宜于旅。


謂其不克守也。


離心離德。


雖有其位。


不能一朝居。


雖有其眾。


不能相與保。


此旅之大用。


惟旅于外為宜。


故曰小亨旅。


此旅字與上旅字應。


而異其義。


上指卦名。


下指卦用。


言卦用與名恰孚。


則其所為。


限于?旅之行。


亦不得失所守。


守其行之位也。


行無定位。


自有其可守之位。


位即分也。


守位即安分。


安分守己。


于德為貞。


貞固有持。


始成其德。


此旅以貞而占吉也。


合之四德有其二。


而皆不足。


雖亨而小。


雖貞而限于旅行。


如坤之利牝馬之貞。


以全卦上下正位皆柔。


秉坤之德。


安貞之道。


不得違也。


違則非吉。


故吉由貞言。


不貞安有吉哉。


旅以剛中。


大過在內。


惟反于貞固。


以守其位。


方免于過。


此亨之德由剛來。


而貞之德由柔見。


柔得其正。


乃有可貞之機。


剛主其中。


乃有小亨之用。


此火山旅。


上下雖不協。


而中外能互調。


如人之失其家者。


果以忠信篤敬為重。


亦無往而不宜。


此旅之所以得亨而占吉。


正如言忠信。


行篤敬。


行蠻貊之邦亦可。


故重在貞。


貞則致其亨。


亨而貞。


則客居亦足以安。


?旅亦無所害。


蓋失其所者。


仍得其暫留之地。


破其家者。


仍保其寄寓之身。


此卦名旅。


而在合明止之道。


協剛柔之情耳。


全卦柔皆順剛。


而得內外之正。


此可以無大過矣。


論語所稱數年學易。


可以無大過。


斯本乎旅之道。


此吾周遊列國不敢自?。


蓋與卜得賁者相應。


賁旅固同體也。


用之于外。


則為人文。


止之于身。


則為獨善。


而小亨不可大用。


勞于行不敢自逸者。


天之命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74#
 樓主| 發表於 2012-8-12 09:30:39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9-經文講義-旅卦-釋彖辭-6


彖曰。


旅。


小亨。


柔得中乎外。


而順乎剛。


止而麗乎明。


是以小亨。


旅貞吉也。


旅之時義大矣哉。


宣聖講義此申釋旅彖辭之義也。


旅以小亨稱者。


以卦中柔得內外正位。


而順于剛。


言二五兩柔。


中指六二。


外指六五。


得字貫中外。


以乎字分內外之界。


以卦自下上。


先稱得中。


次即得外。


皆正位也。


而柔秉坤。


實以六二為正位。


今六五亦柔。


猶曰得中位。


且兼外正位也。


柔降剛升。


似不相得。


而卦上行。


自下言。


是皆順乎剛。


初二之柔。


順三四之剛。


六五之柔。


順上九之剛。


則剛為先。


柔為後。


相隨而進。


如水之順流。


剛不能俯以下柔。


遂失交泰之用。


既濟之功。


故惟小亨。


不以泰之大亨也。


艮止而麗乎離明。


陽以從陽。


雖止而不克自止。


乃隨離麗之義。


以希于外來之明。


離有光明而在外。


艮善知止而在內。


上不能卑以自牧。


外不能高明柔克。


此旅以不能大用。


而稱小亨旅貞吉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75#
 樓主| 發表於 2012-8-12 09:30:58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9-經文講義-旅卦-釋象辭-7


旅而有所止。


行而得其明。


故上曰小亨。


下曰貞吉。


皆屬于旅。


是非旅者。


不得有之。


故卦名旅。


重其為?寓而無家也。


以豐志于大。


而行已窮。


則欲不客于外。


不可得矣。


故申之曰。


旅之時義大矣哉。


以旅之為旅。


時為之。


時也者。


前因後果。


而繫于位。


著于行。


成于變也。


以旅承豐來。


豐亦中剛。


而內外正位皆柔。


此位之同。


豐之求大而初遇配主。


四遇來主。


至上六而天際翔。


雖豐屋而蔀其家。


雖有戶而不見其人。


此行之至。


而數之變也。


蓋位失其正。


而剛過乎中。


則不克長保其尊榮。


志慕于外。


而行動于躁。


則不覺失其故居。


數當其窮。


氣至則洩。


理至則遷。


則不得不變其舊而圖其新。


棄其本來而暫棲于?旅。


此旅之道。


應豐之極。


而為時之移易者也。


故旅之用。


時義也。


如人之為客。


必有其時。


果非其時。


流亡逃竄。


是已凶矣。


何亨吉之占。


今占亨吉者。


應乎時宜。


而得旅之正也。


苟不審夫時。


不知其變。


貪于權位。


溺于安逸。


希其久大。


而悖夫窮變之數。


戾乎遷徙之理。


是將以旅道而自瀕于危亡。


以忘其貞。


而不識小亨之誡也。


則剛過而自焚。


童僕資斧皆喪。


將何以遂其旅居亨吉哉。


故釋彖特以時義之大。


為旅之所先。


旅而順乎時。


應夫變。


則旅何害。


豐之永大。


終乃就于小。


豐之志遠。


終仍失其居。


此盈虛消息。


與時偕極者也。


人之客寓于外。


何非時世所逢。


親友不聞。


孤孑自保。


雲山迢遽。


俗尚懸殊。


此?旅多悲傷。


而怨嗟時之不齊。


命之多舛。


非釋彖時義之所指乎。


艮止不得止。


而麗乎明。


正位不得安。


而順乎剛。


其勢所迫。


即時所為。


山上之火。


明于遠而蔽于近。


故旅以?寓為其所志。


設不求豐。


何至為旅。


此二卦為往復。


即因果也。


占得旅者。


亟戒求豐。


自孚于小亨貞吉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76#
 樓主| 發表於 2012-8-12 09:31:16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9-經文講義-旅卦-釋象辭-8


象曰。


山上有火。


旅。


君子以明慎用刑。


而不留獄。


宣聖講義此旅卦總象辭。


申彖辭之義。


而明人道也。


旅以艮在離下。


為山上有火之象。


離固可象日或電。


而在山之上。


則以火為當。


以日雖若居山之上。


而不久留。


電雖可發于山之巔。


而必在雷雨時。


則不孚于旅卦之用。


以旅為?寓。


而卦以下為主。


上為賓。


如客之寓于此地。


必有其暫憩之所。


必經歷一定之時日。


故日與電。


不得如客寓。


惟火則可比類為喻。


山上之火。


照遠則明。


視下則暗。


光之所及。


愈遠則微。


愈近則散。


微而散。


非明之至。


此旅之用不可大。


而其時不可久。


久大則非旅矣。


暫明而不久。


暫留而不大。


故謂之旅。


言非其本居。


不得安其心。


而快其志也。


此象辭釋卦名之由來。


亦即指卦用之所在也。


君子以人順天。


以行應時。


以義制事。


以道成德。


故于旅則與豐異。


豐重刑獄。


言以求其平也。


旅則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獄。


言為慎于行也。


豐志于外。


故對物明平施之心。


旅志于內。


故對己先明慎之誡。


雖同一用刑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77#
 樓主| 發表於 2012-8-12 09:31:32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9-經文講義-旅卦-釋爻辭-9


而豐屬于開展。


旅則求其收縮。


此與同體賁同而有異。


賁以外止內明。


人文之象。


故無敢折獄。


示有刑而不用也。


旅則以明于上止于下。


與賁反。


故明慎于刑與獄。


而不稽留。


言雖用。


而務審約也。


則以旅寓之情。


暫時之所為。


權限之所制。


僅及于細近也。


用刑以明慎。


期無大過。


獄之不留。


期免後患。


既盡其權時之責。


復不貽他日之憂。


此旅之用。


以貞得吉也。


柔而順乎剛。


止而麗乎明。


故不敢疏忽。


而有所糾牽。


明以斷其爭。


慎以致之平。


則獄不留。


而囹圄可靜。


下皆得其情。


事無不立決。


此君子于旅。


善體其小亨之道。


而孚于貞吉之占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78#
 樓主| 發表於 2012-8-12 09:31:49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9-經文講義-旅卦-釋爻辭-10


初六。


旅瑣瑣。


斯其所取?。


宣聖講義此旅初六爻辭也。


初六在下。


而為柔。


坤履霜之時。


以艮之止。


而旅之始。


故有旅瑣瑣之辭。


瑣瑣者。


細小瑣屑。


不大方也。


旅之象。


非如在家之豐。


初六承豐上六來。


已有豐屋蔀家之情。


闚戶無人之象。


是由豐而嗇。


由大而細。


不復堂皇光大。


故有瑣瑣之稱。


以失所居。


而為瑣瑣之旅客。


則其行之窮困可知。


行之不裕。


身之有眚。


志之不達。


害乃時至。


斯其所者。


言應得也。


所亦指所處言。


以瑣瑣而旅行。


則事事為窮所迫。


在在為人所侮。


宜其隨所至而取?害也。


取猶召也。


柔而在下。


位卑而勢微。


乃欲應上之九四。


順承之志固善。


剛暴之害難逃。


故以瑣瑣而取?。


亦如詩云自貽伊戚者也。


坤以安貞之道。


猶有履霜堅?之虞。


況旅之剛中而失正乎。


雖有六二之位。


不得拒三四之剛。


雖有九四之應。


不得免上九之侮。


此所謂柔順剛。


而反為剛所陵也。


柔降也。


而反求升進。


是自趨窮絕。


斯?害不能倖免矣。


象曰。


旅瑣瑣。


志窮?也。


宣聖講義此申釋爻辭之義也。


言初六卦之始。


固不得為窮。


而柔以降為志。


今初無可降。


不得不反求諸升。


是當時之窮。


而非旅之利。


以旅志于行。


而不克守。


守則非旅。


久旅不行。


斯反客為主。


今既名旅。


不得無行。


行而違時。


?害必至。


易稱大畜時也。


無妄?也。


?即由非時來。


時之不宜。


?何由免。


此初六之旅。


適為柔之窮。


即位之極也。


極者位也。


而賅時。


故柔之窮。


即時之窮。


亦行之窮。


時而不行。


猶可自脫。


非時而行。


斯取其害。


故曰志窮?也。


言其行即所志。


行之窮。


即志于窮。


志于窮者。


奚能免于?害乎。


可見初六之旅。


實有其取?之道。


欲不逢?。


則不得志于旅行。


而時勢迫之。


仍不免于旅。


而成瑣瑣之情。


斯不得不取窮絕之?矣。


以下艮雖知止為無咎。


今以旅稱。


何免于?。


故曰旅瑣瑣。


亦明其有不已之苦心。


而係迫于時勢。


囿于天數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79#
 樓主| 發表於 2012-8-12 09:32:05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9-經文講義-旅卦-釋爻辭-11


六二。


旅即次。


懷其資。


得童僕貞。


宣聖講義此旅六二爻辭也。


六二內正位。


得坤安貞之德。


而有柔靜之用。


艮止以合于坤靜。


此道所孚。


為有守有為之基。


而以旅志于外。


不得不旅行以成其用。


有位亦暫安而已。


有守亦權保而已。


故爻辭曰旅即次。


言就其所在。


而旅居之。


次猶第也。


俗稱所居曰第。


如門第。


府第。


次第。


即今之數號。


以甲乙分辨其所居。


曰次者。


以別于其本居也。


如今曰客次旅次。


皆指所寓地言。


即者就也。


就于所寓也。


旅行而得就所居。


實由六二之有位可守。


所居雖暫。


而得少安。


亦孚于旅之義。


旅固不得以久安為志也。


以柔則虛。


虛則能容。


則善受。


故曰懷其資。


言有其財物也。


資者助也。


憑藉也。


賴之以為用曰資。


如資產資財。


又需之以成事亦曰資。


如資于某。


皆有裨益于所行也。


今六二懷其資。


可見其有利于旅行。


行必以資。


否則雖欲行亦不可得矣。


六二居中而挈外。


有得童僕之象。


稱童僕而不曰成年或他侶者。


以柔爻為臣道妾道。


非丈夫之喻。


與遯九三畜臣妾吉。


不可大用之義相近。


以其不能大用。


則所得者童僕而已。


然既得童僕。


足見有供使役之人。


雖旅亦無苦。


而以六二體坤。


故曰貞。


以貞接物。


所得亦貞。


則貞字連上讀。


或另讀均可。


言得童僕之貞。


以善其事。


亦以己之貞。


以成其用。


此六二如在內之主。


能自守正。


兼使人正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80#
 樓主| 發表於 2012-8-12 09:32:28 | 只看該作者

易經證釋●下經-9-經文講義-旅卦-釋爻辭-12


象曰。


得童僕貞。


終無尤也。


宣聖講義此申釋爻辭之義也。


以六二之正。


故能得童僕之貞。


貞即正也。


而有操守。


不詭隨也。


女子守身曰守貞。


童僕守其本分。


不朋比為姦。


不狡黠欺主。


即守貞也。


下能守貞。


必上之能持正。


故曰終無尤也。


言上下皆正。


更何愆尤。


六二在內之中。


如人之心。


心正則四支百體無不正。


心邪則四支百體無不邪。


六二得其正。


則以下之童僕。


亦莫不隨之而正。


此旅之孚于道者。


而以位時為本。


宜其時。


守其位。


則雖旅居。


可自安吉。


蓋有坤安貞之德。


以契夫艮止之道也。


但稱貞不曰吉者。


以旅不易占吉。


?旅于外。


流徙無定。


雖獲暫安。


不足稱吉。


故初與三皆不利。


惟六二以貞免?。


如不克貞。


害亦隨至。


尚望吉乎。


易重正位。


謂有其德。


德與位稱。


用與時宜。


斯為吉矣。


六二于他卦多吉。


獨旅不言者。


可見旅人之多艱。


而在外之不易也。


初二皆柔。


二勝于初。


即在中正。


有位者得中。


乘時者克正。


此各卦所同。


而旅尤要。


觀以後各爻。


則可知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0-8 10:30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