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2818
發表於 2013-10-3 22:48:14
【察唇部】
赤腫為熱,青黑為陰寒,鮮紅為陰虛火旺,淡白為血虛。
《五法》云:
唇者,肌肉之本,脾之華也。
故視其唇之色澤,可以知病之淺深。
干而焦者,為在肌肉;
焦而紅者吉,焦而黑者凶;
唇口俱赤腫者,肌肉熱甚也;
唇口俱青黑者,冷極也。
《靈樞》曰:
脾者,主為衛使之迎糧,視唇舌好惡,以知吉凶。
故唇上下好者,脾端正;
唇偏舉者,脾偏傾;
揭唇者,脾高;
唇下縱者,脾下;
唇堅者,脾堅;
唇大而不堅者,脾脆。
脾病者,唇黃;
脾絕者,唇白而腫。
又曰:
唇舌者,肌肉之本。
足太陰氣絕,則脈不榮;
脈不榮,則肌肉軟;
肌肉軟,則舌萎、人中滿;
人中滿,則唇反;
唇反者,肉先死。
甲篤乙死,木勝土也。
又曰:
足陽明所生病者,口 唇疹。
又曰:
陽明氣至,則嚙唇。
《中藏經》曰:
胃中熱,則唇黑。
唇色紫者,胃氣虛寒也。
《玄珠》曰:
上下唇皆赤者,心熱也。
上唇赤下唇白者,腎虛而心火不降也。
錢仲陽曰:
肺主唇白,白而澤者吉,白如枯骨者死。
唇白當補脾肺,蓋脾者,肺之母也,母子皆虛,不能相榮,是名曰怯,故當補。
若深紅色,則當散肺虛熱。
《脈鑒》云:
久病唇紅定難療。
《脈經》曰:
病患唇腫齒焦者死。
又曰:
病患唇青,人中反,三日死。
《鑒》云:
唇青體冷及遺尿,背向飲食四日死。
tan2818
發表於 2013-10-3 22:48:28
【察口部】
《五法》云:
口燥咽乾者,腎熱也。
口噤難言者,風痙也。
若病重,見唇口卷,環口黧黑,口張氣直,或如魚口,不能復閉。
若頭搖不止,氣出不返者,皆不治也。
《中藏經》曰:
小腸實則熱,熱則口瘡。
《素問》曰:
膀胱移熱於小腸,膈腸不便,上為口糜(口生瘡而糜爛也)。
凡病唇口瘡者,邪之出也;
凡瘧久,環口生瘡者,邪將解而火邪外散也。
《脈鑒》云:
五色口邊繞巡死,惡候相侵命必亡,產母口邊有白色,近期七五日中間。
又云:
口角白干病將至。
tan2818
發表於 2013-10-3 22:48:42
【察耳部】
《經》云:
耳間青脈起者,掣痛。
《五法》云:
耳者,腎之竅也。
察耳之好惡,知腎之強弱。
腎為人之根本,腎絕者,未有不死者色解之。
若耳聾舌卷唇青,此屬足厥陰,為難治也。
《脈鑒》云:
命門(耳之下垂)枯黑骨中熱,白肺黃脾紫腎殃。
tan2818
發表於 2013-10-3 22:48:57
【察舌部】
《五法》云:
舌者,心之竅也。
臟腑有病,必見之於舌。
若津液如常,此邪在表,而未傳裡也。
見白苔而滑者,邪在半表半裡之間,未深入乎腑也。
見黃苔而干燥者,胃腑熱甚而熏灼也,當下之。
見舌上黑刺裂破,及津液枯涸而干燥者,邪熱已極,病勢危甚,乃腎水克心也,急大下之,十可一生。
至於舌上青黑,以手摸之,無芒刺而津潤者,此直中寒證也,急投乾薑、附子。
誤以為熱,必危殆矣。
是舌黑者,又不可概以熱論也。
tan2818
發表於 2013-10-3 22:49:12
【白胎舌】
《舌鑒》云:
傷寒,邪在皮毛。
初則舌有白沫,次則白涎白滑,再次白屑白,有舌中、舌尖、舌根之不同,是寒邪入經之微甚也。
舌乃心之苗,心屬南方火,當赤色,今反見白色,則頭痛身熱,項背強,腰脊疼等證。
傳至陽明經,則有白屑滿舌,雖證有煩躁,如脈浮緊者,猶當汗之。
在少陽經者,則白苔白滑,以小柴胡湯和之;
胃虛者,理中湯溫之;
如白色少變黃者,大柴胡、大小承氣,分輕重下之。
白舌亦有死證,不可忽視也。
《正義》云:
舌見白苔而滑者,此太陽少陽並病,如太陽未罷,可沖和湯,或香蘇散、或桂枝湯;
有懊 者,梔子豉湯。
舌見白苔而干濃者,此太陽熱病,過服寒藥,或誤飲冷水,抑遏其熱而致也,先以薑桂徹其寒,而後以香蘇散汗之。
tan2818
發表於 2013-10-3 22:49:23
【舌見白苔而中微黃者】
此太陽陽明合病也,如太陽未罷,雙解散;
如太陽已罷,選承氣下之。
tan2818
發表於 2013-10-3 22:49:36
【舌見白苔而外微黃者】
必作瀉,宜解毒湯;
惡寒者,五苓散。
tan2818
發表於 2013-10-3 22:49:50
【舌見白苔而尖微有刺者】
此少陽陽明也,表未罷者,柴葛湯;
表已罷者,選承氣下之。
津潤者生,干枯者死。
tan2818
發表於 2013-10-3 22:50:05
【舌見白苔而滿黑刺者】
此三陽合病也,裡未實,柴葛東加黃連;
裡已具,承氣湯。
津潤者生,干枯者死。
tan2818
發表於 2013-10-3 22:50:19
【舌見白苔而中有黑點者】
此少陽陽明也,有表者,涼膈散合小柴胡湯;
裡已具,調胃承氣湯;
身有斑者,從斑治,化斑湯。
tan2818
發表於 2013-10-3 22:50:32
【舌見白苔俱成細圈子者】
曾見冬月傷寒嘔惡,誤服白虎湯,脈伏。
tan2818
發表於 2013-10-3 22:50:47
【舌苔成圈如白豹紋】
用正氣散,加肉桂、丁香、炮薑,數服愈。
tan2818
發表於 2013-10-3 22:51:07
【舌無白苔而冷滑】
外證厥冷者,少陰也,四逆湯、或理中湯。
tan2818
發表於 2013-10-3 22:51:22
【舌見白苔而膩滑者】
痰也,二陳湯主之。
tan2818
發表於 2013-10-3 22:51:38
【舌上白苔在左者】
陽明也,人參白虎湯主之。
tan2818
發表於 2013-10-3 22:52:02
【舌上白苔在右者】
少陽也,小柴胡湯主之。
《舌鑒》云:
白苔見於一邊,無論左右,皆屬半表半裡,並宜小柴胡湯,左加葛根,右加茯苓。
有咳嗽引脅下痛,而見此舌,小青龍湯;
夏月多汗,自利,人參白虎。
《正義》云:
舌上白苔,或左或右,而余見黃黑,外證下利,痛引小腹者,臟結也。
熱盛者,桂枝大黃湯下之;
無熱,真武湯,十救二三。
tan2818
發表於 2013-10-3 22:52:16
【舌上白苔在尖者】
少陽也,小柴胡湯主之。
tan2818
發表於 2013-10-3 22:52:28
【舌苔根白而尖紅者】
太陽少陽並病也,小柴胡加升麻。
tan2818
發表於 2013-10-3 22:52:51
【舌白無苔而明淡】
外證熱者,胃虛也,補中益氣湯主之。
凡言苔者,有垢上浮是也,若無苔垢而色變,則為虛也。
慎庵按:
《舌鑒》云:
年高胃弱,雖有風寒,不能變熱,或多服湯藥,傷其胃氣,所以淡白通明,似苔非苔也,宜補中益氣湯,加減治之。
然於予觀之,不止是也。
此等舌,俗名鏡面舌,生者多矣。
tan2818
發表於 2013-10-3 22:53:18
【舌見白苔如煮熟之色】
濃濃裹舌者,則飲冷之過也。
脈不出者死,四逆湯救之。
《舌鑒》云:
此心氣絕而肺色乘於上也,始因食瓜果水水等物,陽氣不得發越所致,為必死候,用枳實理中,間有生者。
《舌鑒》云:
白苔如積粉,此舌乃瘟疫初犯膜原也,達原飲。
見三陽表證,隨經加柴胡、葛根、羌活;
見裡證,加大黃。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