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增訂葉評傷暑全書】

 關閉 [複製鏈接]
21#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6:12:04 | 只看該作者

絞腸痧


夏間有不頭痛發熱,但覺小腹疼痛,或心腹俱痛,鼓脹痞滿,不能屈伸者,人或疑為陰證,或執為食生冷過多,不知皆暑火流注臟腑不能解,故先小腹痛,後及遍心腹。


法宜六和湯清解之,或五苓散加香薷、木瓜、紫蘇、半夏之類利散之自愈。


若以為陰病生冷,而用熱藥熱物助之,不可救已。


或用炒鹽和滾水服,探吐痰涎亦妙。


亦有發熱身痛等證,內兼心腹痛,大概吐法為上,用藿香正氣散,或二陳東加厚朴、炒梔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6:12:14 | 只看該作者

絞腸痧


霖按:


痧脹為寒熱錯雜之病,其因甚繁,絞腸特其一證耳,《金匱》所謂陰毒陽毒者是也,其試痧之法:


脈與證相反者痧也;


嚼黃豆無豆腥氣,嚼帶毛生芋子而不麻口者痧也。


辨痧之法:


先吐瀉而心腹絞痛者,多由穢氣而發;


先心腹絞痛而吐瀉者,多由暑氣而發;


心胸昏悶,痰涎膠結者,多從伏熱而發;


遍身腫脹疼痛,四肢不舉,舌強不言者,多因寒氣冰伏火毒而發。


治痧之法:


病在孫絡者表也,先宜在病者背心輕輕向下刮之;


病在絡脈者裡也,先宜於十手足指甲處舌下兩旁兩臂彎及委中等穴刺之,以泄其毒,然後審證制方。


王養吾痧書,郭右陶玉衡言之最詳,豈六和、五苓、正氣、二陳、便能蕆事哉?


仲景於《金匱》未便定方,只以一升麻鱉甲東加減,示人途徑,其意深矣!


然痧脹之治難定,而痧脹之原,不可不知。


又按:


《內經》言營氣取營運於中之義,西醫謂食入於胃,至小腸皆有微絲管吸其精液,上至頸會管,過肺入心左房,化赤為血,此即清者為營也。


其血從左房入總脈管,由脊之膂筋,循行經脈間,一日夜五十周,盡八百十丈之脈道,以應呼吸漏下者之營氣也。


經言衛氣取衛護於外之義,西醫謂經脈中之血氣,由脈管之尾,出諸氣街,入微絲血管,(經謂孫絡者是也。


)與陽明之悍氣(人之飲食,五味雜投,奚能無毒?


西醫謂之炭氣者是也。


)相合,散布通體皮腠之間,充膚熱肉,淡滲毫毛,此即濁者歸衛也。


脈管之赤血,既入微絲血管,合陽明悍氣,則其色漸變漸紫,(西醫因其有毒,謂之炭氣。


)散布遍體,漸並漸粗,入回血管(經謂絡脈者是也。


)之尾,血入回血管,內而臟腑,外而經脈,並脈管交相逆順而行,外行經脈者,有陰陽之別,一支浮於肌腠之上,一支沉於分肉之間,即陽絡行於皮表,陰絡行於皮裡,而皆與脈管偕行,經言營在脈中,衛在脈外者是也。


回血管內外行遍入總回管,至心右房,遞入於肺,呼出悍氣,吸入生氣,其血復化為赤,入心左房,經言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者,此之謂也。


痧脹為寒暑錯雜之毒邪,由皮毛而入者,與陽明悍氣合,阻遏纏布周身孫絡中之血氣,由口鼻吸受者,阻遏絡脈中之血氣,暑毒郁遏悍氣,愈遏其毒愈烈,故一發燎原,苟不急治,則毒由回血管入心,入心則死矣。


急治之法,藥餌功緩,故宜刮宜刺,急泄其毒邪,不令入心,徐圖解救,否則不明致痧之原,妄使湯藥,幾同操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6:12:25 | 只看該作者

時疫(見朱丹溪)


春應暖反寒,夏應熱反涼,秋應涼反熱,冬應寒反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為時行溫疫病也。


治法用人參敗毒散、九味羌活湯、夏加滑石、石膏,冬加麻黃、桂枝,春秋止依原方,或藿香正氣散、五積散、防風通聖散亦可,甚者黃連解毒湯、竹葉石膏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6:12:34 | 只看該作者

時疫(見朱丹溪)


霖按:


疫者猶徭役之謂,大則一郡一城,小則一村一鎮,比戶傳染,多見於大凶之後,蓋旱潦兵火之余,烈日鬱蒸,尸骸之氣,與亢勝之氣混合,化為 厲之毒,散漫於天地之間,沿門闔境,最易沾染,若不傳染,便非溫疫,乃四時常氣之溫熱證耳。


越人所謂異乎寒熱之溫病,其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各隨其經之所在而取之。


緣古無瘟字,溫即瘟疫之謂也,夫溫疫為天地 厲之氣,不可以常理測,即不可以常法治。


方書溫瘟不分,治法多誤,良可慨矣。


先哲治疫,有上焦如霧,升逐解毒,中焦如漚,疏逐解毒,下焦如瀆,決逐解毒之論,深得治疫要領。


故吳又可《溫疫論》,治熱濕相搏之疫,首用達原飲,繼則三消承氣以決逐之。


陳錫三二分晰義。


楊栗山《寒溫條辨》中,亦以升降散升決並用為首方,若余師愚疫疹一得之清溫敗毒飲,乃專治熱淫所勝之溫疫,故一意清熱,而不兼驅濕也。


更有爛喉丹沙,傳變甚速,亦不外乎疏達清散,清化下奪,救液諸法,陳耕道《疫沙草論》之最詳。


近又出熱疫白喉一證,其治法載諸張紹修《白喉捷要》,此兩證亦互相傳染,皆溫疫之流亞也。


龐安常《傷寒總病論》所載,青筋牽、赤脈KT 、黃肉隨、白氣狸、黑骨溫諸疫,是本於《素問》遺編之五行五疫也,近人約為六證所謂大頭瘟、蛤蟆瘟、瓜瓤瘟、疙瘩瘟、軟腳瘟、絞腸瘟是也。


斯皆疫之兼於溫者,其病層出不窮,其方亦難備載,豈人參敗毒、九味羌活兩方加減,便可概治,非常理所能測之溫疫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6:12:44 | 只看該作者

寒疫


一夏月亦有病涼者,偶遇暴風怒雨,不及加衣,或夜失覆,或路行冒犯,皆能為涼證,此非其時而有其氣,謂之寒疫。


治法與暑症異,亦以九味羌活湯、敗毒散、以辛散和解為主,不可專用汗藥。


此論乃李東垣先生發自十書中,從來醫書罕及,然僅百之一耳,以一律百,以或然為固然,左矣。


霖按:


寒疫多病於金水不斂之年,人氣應之,以其毛竅開而寒氣閉之也。


疫乃天地不正淫 厲氣,頗難驟逐,非風寒之邪,一汗可解。


治法宜蘇桂杏草等溫散,更察其兼濕兼風,消息治之。


東坡在黃州,以聖散子治疫甚效,亦寒疫挾濕之方也。


後永嘉宣和間服此方殞命者,不知凡幾,蓋以寒疫之方,誤施於溫疫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6:12:59 | 只看該作者

脈理


《脈訣舉要》曰:


暑傷於氣,所以脈虛弦細芤遲,體狀無余。


劉覆真曰:


暑脈虛而微弱,按之無力,又脈來隱伏弦細芤遲,皆暑脈也。


脈虛身熱,得之傷暑中 ,脈虛而微者是也。


寒病傳經,故脈日變,溫熱不傳經,故脈不變。


寒病浮洪有力者易治,芤細無力者難治,無脈者不治。


若溫熱則不然,溫有一二部無脈者,暑熱有三四部無脈者,被火所逼勒而藏伏耳,非絕無也,於病無妨,攻之亦易。


醫人一診,驚走不知,照經用辛寒藥,火散而脈起,脈起而病愈,徒駭何益乎?


要在辨之詳耳,蓋溫熱病,有中一二經,始終止在此一二經,更不傳遞別經者,其一二經或洪數,則別經弱且伏,依經絡調之,則洪者平,伏者起,乃愈征也。


昔在萬歷丁未三月間,予寓京師,備員太倉庫差,忽一日吏部同鄉劉蒲亭馳報曰,病劇求救。


予就其寓,吏部同僚諸公環守之,已備後事,譫語抹衣不寐者七八日已。


御醫院吳思泉,名醫也,偕醫數人治之。


予診脈止關脈洪大,其余皆伏,乃書方竹葉石膏湯。


諸公皆驚曰:


吳等已煎附子理中湯,何冰炭如是?


予詰之。


曰:


吳云陽證陰脈,故用附子。


予曰:


兩關洪大,此陽脈也。


其余經為火所伏,非陰脈也。


吳厲聲相爭,予亦動色自任,諸公從之。


一劑,晡時即止譫語抹衣,就寐片時,予視其脈,已洪者平而伏者起。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6:13:10 | 只看該作者

脈理


諸公相視曰:


此真張仲景也。


又用辛涼藥調理痊愈。


脈症有相合者易知,有相左者難知,脈明而後可以辨證,證真而後可以施藥,要在虛心細察,不可執己見而以百藥嘗試,令命在反掌間也,慎之慎之!


霖按:


溫暑之脈多有伏者,然總不全伏,若診一二部未伏之脈必洪數,雖不洪數,細按之定必有力,初病尤當於血氣中以辨寒熱。


《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曰:


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


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


此論血氣陰陽之升降,以藏氣言,肝木左升,肺金右降,以脈體言,左屬血,右屬氣。


凡診感證之脈,傷寒多盛於左部,寒傷形,傷其有形之營血也。


溫暑多盛於右部,熱傷氣,傷其無形之衛氣也。


此水火之征兆,血氣之左右,不可不察。


若濕甚熱微者,又不可泥此。


又按:


夫血氣陰陽,錯宗互用,其理淵微,言之不盡。


自東垣《辨感論》,強分左為人迎,右為氣口,以人迎脈大於氣口屬外感,氣口脈大於人迎屬內傷。


然此所云外感者,指外感風寒而言。


云內傷者,指內傷飲食而言。


蓋寒傷形血,故脈盛左部,食傷胃府,故脈盛右關。


後世醫家,誤會其意,竟謂凡病外感,皆當左盛,凡病內傷,皆當右盛,血氣不分,陰陽莫辨,雖有王安道論之於前,吳又可論之於後,奈積習難反,寒熱倒施,能不遺人夭扎。


鮮矣!


若夫傷寒傳入陽明,右關脈實大者,燥矢填於胃府,宜議下,溫暑陷入陰經,左關尺數大者,肝腎之伏熱,與外熱相搏,多不治。


活法在人,不可拘執,左大風寒,右大溫暑也。


然而初病風寒,浮緊必盛於左部,初病溫暑,洪數必盛於右部,此又不可不察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6:13:21 | 只看該作者

五運六氣


運氣症治者,所以參天地陰陽之理,明五行衰旺之機,考氣候之寒溫,察民病之凶吉,推加臨補瀉之法,施寒熱溫涼之劑。


古人云:


治時病不知運氣,如涉海問津, 哉言也。


今遵先賢圖訣,撮其要領,使人一覽而知其悉也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6:13:31 | 只看該作者

五運配十干之年


甲己得合為土運。


乙庚得合為金運。


丁壬得合為木運。


丙辛得合為水運。


戊癸得合為火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0#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6:13:41 | 只看該作者

六氣為司天之歲


子午少陰君火。


丑未太陰濕上。


寅申少陽相火。


卯酉陽明燥金。


辰戍太陽寒水。


巳亥厥陰風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1#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6:13:50 | 只看該作者

南政北政


甲己土運為南政,蓋土居中央,君尊南面,行余四運,以臣事之,面北而受令,所以有別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2#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6:14:01 | 只看該作者

十二支年分運氣


子午年少陰君火司天,歲氣熱化之候。


司天者,天之氣候也。


君火者,手少陰心經也。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君火乃主宰陽氣之本,余象生土,乃發生萬物之源。


陽明燥金在泉。


在泉者,地之氣候也。


初之氣,厥陰風木用事,子上父下,益辛瀉苦。


自年前十二月大寒節起,至二月驚蟄終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6:14:35 | 只看該作者

天時


寒風切冽,霜雪水冰,蟄蟲伏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6:15:31 | 只看該作者

民病


關節禁固,腰腿疼,中外瘡瘍。


二之氣,少陰君火用事,火盛金衰,補肺瀉心。


自二月春分節起,至四月立夏終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6:15:53 | 只看該作者

天時


風雨,時寒雨,生羽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6:16:01 | 只看該作者

民病


淋氣鬱於上而熱,令人目赤。


三之氣,少陽相火用事,君相二火,瀉苦益辛。


自四月小滿節起,至六月小暑終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7#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6:16:10 | 只看該作者

天時


大火行,熱氣生,羽蟲不鳴,燕百舌杜宇之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8#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6:16:19 | 只看該作者

民病


厥熱心痛,寒更作咳喘目赤。


四之氣,太陰濕土用事,子母相順,瀉肺補腎。


自六月大暑節起,至八月白露終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9#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6:16:32 | 只看該作者

天時


大雨時行,寒熱互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0#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6:16:41 | 只看該作者

民病


黃瘟衄血,咽乾嘔吐痰飲。


五之氣,陽明燥金用事,心盛肺衰,火怕水復。


自八月秋分節起,至十月立冬終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2 19:25 , Processed in 0.20020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