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662|回復: 4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孔叢子】

 關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10 15:47: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孔叢子●嘉言

 

1嘉言: 夫子適周,見萇弘,言終,退。

 

萇弘語劉文公,曰:「吾觀孔仲尼有聖人之表。河目而隆顙,黃帝之形貌也。脩肱而龜背,長九尺有六寸,成湯之容體也。然言稱先王,躬履廉讓,洽聞強記,博物不窮,抑亦聖人之興者乎?」劉子曰:「方今周室衰微而諸侯力爭,孔丘布衣,聖將安施?」萇弘曰:「堯舜文武之道、或弛而墜,禮樂崩喪,其亦正其統紀而已矣。 」既而夫子聞之,曰:「吾豈敢哉!亦好禮樂者也。 」

2嘉言: 陳惠公大城,因起凌陽之臺,未終而坐法死者數十人。

 

又執三監吏,將殺之。

 

夫子適陳,聞之,見陳侯,與俱登臺而觀焉。

 

夫子曰:「美哉斯臺!自古聖王之為城臺,未有不戮一人而能致功若此者也。 」陳侯默而退,遽竊赦所執吏。

 

既而見夫子,問曰:「昔周作靈臺,亦戮人乎? 」答曰:「文王之興,附者六州。

 

六州之眾、各以子道來,故區區之臺,未及期日而已成矣。

 

何戮之有乎?

 

夫以少少之眾,能立大大之功,唯君爾。 」 3嘉言: 子張曰:「女子必漸乎二十而後嫁,何也? 」孔子曰:十五許嫁而後從夫,是陽動而陰應,男唱而女隨之義也。

 

以為紡績組紃織紝者,女子之所有事也,黼黻文章之美,婦人之所有大功也。

 

必十五以往,漸乎二十,然後可以通乎此事。

 

通乎此事,然後乃能上以孝於舅姑,下以事夫養子也。

 

4嘉言: 宰我使于齊而反,見夫子,曰:「梁丘據遇虺毒,三旬而後瘳。

 

朝齊君,會大夫,眾賓而慶焉。

 

弟子與在賓列。

 

大夫眾賓並復獻攻療之方。

 

弟子謂之曰:『夫所以獻方,將為病也。 今梁丘子已瘳矣,而諸夫子乃復獻方,方將安施? 意欲梁丘大夫復有虺害當用之乎? 』眾坐默然無辭。 弟子此言何如? 」夫子曰:汝說非也。

 

夫三折肱為良醫。

 

梁丘子遇虺毒而獲瘳,諸有與之同疾者必問所以已之之方焉。

 

眾人為此故,各言其方,欲售之以已人之疾也。

 

凡言其方者,稱其良也。

 

且以參據所以已之之方優劣耳。


5嘉言: 夫子適齊,晏子就其館。

 

既宴而私焉,曰:齊其危矣!譬若載無轄之車,以臨千仞之谷。

 

其不顛覆亦難冀也。

 

子、吾心也。

 

子以齊為游息之館,當或可救。

 

子幸不吾隱也。

 

夫子曰:夫死病不可為醫。

 

夫政令者、人君之銜轡,所以制下也。

 

今齊君失之已久矣。

 

子雖欲挾其輈而扶其輪,良弗及也。

 

抑猶可以終齊君及子之身。

 

過此以往,齊其田氏矣。

 

6嘉言: 齊東郭亥欲攻田氏,執贄見夫子而訪焉。

 

夫子曰:「子為義也,丘不足與計事。 」揖子貢使答之。

 

子貢謂之曰:「今子、士也,位卑而圖大。 卑則人不附也,圖大則人憚之,殆非子之任也。 盍姑已乎。 夫以一縷之任繫千鈞之重,上懸之於無極之高,下垂之於不測之深。 旁人皆哀其絕,而造之者不知其危,子之謂乎。 馬方駭鼓而驚之,繫方絕重而填之。 馬奔車覆,六轡不禁; 繫絕於高,墜入於深,其危必矣。 」東郭亥色戰而跪,曰:「吾已矣。 願子無言。 」既而夫子告子貢,曰:「東郭亥欲為義者也。 子亦告之以難易則可矣。 奚至懼之哉。 」

 7嘉言: 宰我問:「君子尚辭乎? 」孔子曰:「君子以理為尚,博而不要,非所察也; 繁辭富說,非所聽也。 唯知者不失理。 」孔子曰:「吾於予,取其言之近類也; 於賜,取其言之切事也。 近類則足以諭之,切事則足以懼之。 」

引用:http://ctext.org/kongcongzi/zh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8000 銀幣 +100 金幣 +50 學習 +10 收起 理由
文曲 很不錯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6:19:5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10 20:06 編輯

孔叢子●論書

 

1 論書: 子張問曰:聖人受命,必受諸天,而《書》云『受終于文祖』,何也?

 

孔子曰:受命於天者、湯武是也,受命於人者、舜禹是也。

 

夫不讀《詩》、《書》、《易》、《春秋》,則不知聖人之心,又無以別堯舜之禪、湯武之伐也。

 

2 論書: 子張問曰:「禮、丈夫三十而室。

 

昔,舜三十徵庸,而《書》云:『有鰥在下曰虞舜』,何謂也?

 

曩者、師聞諸夫子曰:『聖人在上,君子在位,則內無怨女,外無曠夫。 』堯為天子而有鰥在下,何也?

 

孔子曰:夫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後娶,古今通義也。

 

舜父頑母嚚,莫能圖室家之端焉。

 

故逮三十而謂之鰥也。

 

《詩》云:娶妻如之何?

 

必告父母。

 

父母在,則宜圖婚。

 

若已歿,則己之娶,必告其廟。

 

今舜之鰥,乃父母之頑嚚也,雖堯為天子,其如舜何?

 

3 論書: 子夏問《書》大義。

 

子曰:「吾於《帝典》見堯舜之聖焉;

 

於《大禹》、《皋陶謨》、《益稷》見禹、稷、皋陶之忠勤功勳焉;

 

於《洛誥》見周公之德焉。

 

故《帝典》可以觀美,《大禹謨》、《禹貢》可以觀事,《皋陶謨》、《益稷》可以觀政,《洪範》可以觀度,《秦誓》可以觀議,《五誥》可以觀仁,《甫刑》可以觀誡。

 

通斯亡者,則《書》之大義舉矣。

 

4 論書: 孔子曰:《書》之於事也、遠而不闊,近而不迫;

 

志盡而不怨,辭順而不諂。

 

吾於《高宗肜日》見德有報之疾也。

 

苟由其道、致其仁,則遠方歸志而致其敬焉。

 

吾於《洪範》見君子之不忍言人之惡而質人之美也。

 

發乎中而見乎外以成文者,其唯《洪範》乎?

 

5 論書: 子張問曰:堯舜之世,一人不刑而天下治。

 

何則?

 

以教誠而愛深也。

 

龍子以為教一而被以『五刑』,敢問何謂?

 

孔子曰:不然,五刑、所以佐教也。

 

龍子未可謂能為《書》也。

 

6 論書: 子夏讀《書》既畢,而見於夫子。

 

夫子謂曰:子何為於《書》?

 

子夏對曰:《書》之論事也,昭昭然若日月之代明,離離然若星辰之錯行;

 

上有堯舜之德,下有三王之義。

 

凡商之所受《書》於夫子者,志之於心,弗敢忘也。

 

雖退而窮,居河濟之間、深山之中,作壤室,編蓬戶,常於此彈琴瑟以歌先王之道,則可以發憤慷喟,忘己貧賤。

 

故有人亦樂之,無人亦樂之;

 

上見堯舜之德,下見三王之義;

 

忽不知憂患與死也。

 

夫子愀然變容,曰:嘻!子殆可與言《書》矣。

 

雖然,其亦表之而已,未覩其裏也。

 

夫闚其門而不入其室,惡覩其宗廟之奧、百官之美乎?

 

7 論書: 宰我問:《書》云:『納于大麓,烈風、雷雨弗迷』,何謂也?

 

孔子曰:此言人事之應乎天也。

 

堯既得舜,歷試諸難,已而納之於尊顯之官,使大錄萬機之政。

 

是故陰陽清和,五星來備,烈風、雷雨各以其應,不有迷錯愆伏,明舜之行合於天也。

 

8 論書: 宰我曰:敢問『禋于六宗』,何謂也?

 

孔子曰:所宗者六,皆潔祀之也。

 

埋少牢於太昭,所以祭時也;

 

祖迎於坎壇,所以祭寒暑也;

 

主於郊宮,所以祭日也;

 

夜明,所以祭月也;

 

幽禜,所以祭星也;

 

雩禜,所以祭水旱也。

 

『禋于六宗』,此之謂也。

 

9 論書: 《書》曰:茲予大享于先王,爾祖其從與享之。

 

季桓子問曰:此何謂也?

 

孔子曰:古之王者,臣有大功,死,則必祀之於廟,所以殊有績、勸忠勤也。

 

盤庚舉其事,以厲其世臣,故稱焉。

 

桓子曰:天子之臣有大功者,則既然矣。

 

諸侯之臣有大功者,可以如之乎?

 

孔子曰:勞能定國,功加於民,大臣死難,雖食之公廟可也。

 

桓子曰:其位次如何?

 

孔子曰:天子諸侯之臣、生則有列於朝,死則有位於廟。

 

其序一也。

 

10 論書: 《書》曰:維高宗報上甲微。

 

定公問曰:此何謂也?

 

孔子對曰:此謂親盡廟毀,有功而不及祖,有德而不及宗。

 

故於每歲之大嘗而報祭焉,所以昭其功德也。

 

公曰:先君僖公、功德前行,可以與於報乎?

 

孔子曰:丘聞:昔虞夏商周以帝王行此禮者,則有矣。

 

自此以下,未之知也。

 

11 論書: 定公問曰:《周書》所謂『庸庸、祗祗、威威、顯民』,何謂也?

 

孔子對曰:不失其道、明之於民之謂也。

 

夫能用可用,則正治矣;

 

敬可敬,則尚賢矣;

 

畏可畏,則服刑恤矣。

 

君審此三者以示民,而國不興,未之有也。

 

12 論書: 子張問:《書》云:『奠高山』,何謂也?

 

孔子曰:高山『五嶽』,定其差秩,祀所視焉。

 

子張曰:其禮如何?

 

孔子曰:牲幣之物、『五嶽』視三公,而名山視子男。

 

子張曰:仁者何樂於山?

 

孔子曰:夫山者、巋然高。

 

子張曰:高則何樂爾?

 

孔子曰:夫山、草木植焉,鳥獸蕃焉,財用出焉,直而無私焉,四方皆伐焉。

 

直而無私,興吐風雲以通乎天地之間;

 

陰陽和合,雨露之澤,萬物以成,百姓咸饗。

 

此仁者之所以樂乎山也。

 

13 論書: 孟懿子問:《書》曰:『欽四鄰』,何謂也?

 

孔子曰:王者前有疑,後有丞,左有輔,右有弼,謂之四近。

 

言前後左右近臣當畏敬之,不可以非其人也。

 

周文王胥附、奔輳、先後、禦侮,謂之四鄰。

 

以免乎牖里之害。

 

懿子曰:夫子亦有四鄰乎?

 

孔子曰:吾有四友焉。

 

自吾得回也,問人加親,是非胥附乎?

 

自吾得賜也,遠方之士日至,是非奔輳乎?

 

自吾得師也,前有光,後有輝,是非先後乎?

 

自吾得由也,惡言不至於門,是非禦侮乎?

 

14 論書: 孔子見齊景公,梁丘據自外而至。

 

公曰:「何遲? 」對曰:陳氏戮其小臣。

 

臣有辭焉。

 

是故遲。

 

公笑而目孔子,曰:「《周書》所謂『明德慎罰』,陳子明德也; 罰人而有辭,非不慎矣。 」孔子答曰:昔康叔封衛,統三監之地,命為孟侯。

 

周公以成王之命作《康誥》焉,稱述文王之德,以成勑誡之文。

 

其《書》曰:『惟乃丕顯考文王,克明德慎罰。 』克明德者、能顯用有德,舉而任之也。

 

慎罰者、并心而慮之,眾平然後行之,致刑錯也。

 

此言其所任不失德,所罰不失罪,不謂己德之明也。

 

公曰:寡人不有過言,則安得聞君子之教也?

 

15 論書: 《書》曰:「其在祖甲,不義惟王。

 

公西赤曰:聞諸晏子,湯及太甲、祖乙、武丁,天下之大君。

 

夫太甲為王,居喪行不義,同稱大君,何也?

 

孔子曰:「君子之於人、計功以除過。

 

太甲即位,不明居喪之禮,而干冢宰之政。

 

伊尹放之于桐。

 

憂思三年,追悔前愆,起而復位,謂之明王。

 

以此觀之,雖四於『三王』,不亦可乎? 」

16 論書: 魯哀公問:「《書》稱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庶尹允諧』,何謂也? 」孔子對曰:「此言善政之化乎物也。 古之帝王功成作樂,其功善者其樂和,樂和,則天地且猶應之,況百獸乎? 夔為帝舜樂正,實能以樂盡治理之情。 」公曰:「然則政之大本,莫尚夔乎? 」孔子曰:「夫樂所以歌其成功,非政之本也。 眾官之長,既成熙熙,然後樂乃和焉。 」公曰:「吾聞夔一足,有異於人,信乎? 」孔子曰:「昔重黎舉夔為進,又欲求人而佐焉。

 

舜曰:『夫樂、天地之精也,唯聖人為能和六律、均五聲,和樂之本,以通八風。 』夔能若此,一而足矣,故曰一足。 非一足也。 」公曰:「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0:10:24 | 只看該作者

孔叢子●記義

 

1記義: 季桓子以粟千鍾餼夫子,夫子受之而不辭,既而以頒門人之無者。

 

子貢進曰:季孫以夫子貧,故致粟。夫子受之,而以施人,無乃非季孫之意乎?

 

子曰:「何? 」對曰:「季孫以為惠也。 」子曰:「然。 吾得千鍾,所以受而不辭者,為季孫之惠,且以為寵也。 夫受人財,不以成富,與季孫之惠於一人,豈若惠數百人哉!」 2記義: 秦莊子死,孟武伯問於孔子曰:「古者同寮有服乎? 」荅曰:「然。 同寮有相友之義。 貴賤殊等,不為同官。 聞諸老聃:昔者虢叔、閎夭、太顛、散宜生、南宮括五臣同寮,比德以贊文武。 及虢叔死,四人者為之服。 朋友之服、古之達禮者行之也。 」 3記義: 公父文伯死,室人有從死者。

 

其母怒而不哭,相室諫之。

 

其母曰:孔子、天下之賢人也,不用於魯,退而去。

 

是子素宗之,而不能隨。

 

今死而內人從死者二人焉。

 

若此於長者薄,於婦人厚也。

 

既而夫子聞之曰:「季氏之婦尚賢哉!」子路愀然對曰:夫子亦好人之譽己乎?

 

夫子死而不哭,是不慈也,何善爾?

 

子曰:怒其子之不能隨賢,所以為尚賢者。

 

吾何有焉?

 

其亦善此而已矣。

 

4記義: 衛出公使人問孔子曰:「寡人之任臣,無大小,一一自言問觀察之,猶復失人。

 

何故?

 

答曰:如君之言,此乃所以失之也。

 

人既難知,非言問所及、觀察所盡。

 

且人君之慮者多,多慮則意不精。

 

以不精之意,察難知之人,宜其有失也。

 

君未之聞乎?

 

昔者舜臣堯,官才任士,堯一從之。

 

左右曰:『人君用士,當自任耳目,而取信於人,無乃不可乎? 』堯曰:『吾之舉舜,已耳目之矣。 今舜所舉人,吾又耳目之。 是則耳目人終無已也。 』君苟付可付,則己不勞而賢才不失矣。

 

5記義: 子貢問曰:「昔孫文子以衛侯哭之不哀,知其將為亂。

 

不敢捨其重器而行,盡寘諸戚,而善晉大夫二十人。

 

或稱其知,何如?

 

孔子曰:吾知其為罪人,未知其為知也。

 

子貢曰:敢問何謂也?

 

子曰:食其祿者必死其事,孫子知衛君之將不君,不念伏死以爭,而素規去就。

 

尸利攜貳,非人臣也。

 

臣而有不臣之心,明君所不赦。

 

幸哉!孫子之以此免戮也。

 

6記義: 孔子使宰予使于楚。

 

楚昭王以安車象飾,因宰予以遺孔子焉。

 

宰予曰:夫子無以此為也。

 

王曰:何故?

 

對曰:臣以其用,思其所在觀之,有以知其然。

 

王曰:言之。

 

宰予對曰:自臣侍從夫子以來,竊見其言不離道,動不違仁,貴義尚德,清素好儉;

 

仕而有祿,不以為積;

 

不合則去,退無吝心;

 

妻不服綵,妾不衣帛,車器不彤,馬不食粟;

 

道行則樂其治,不行則樂其身,此所以為夫子也。

 

若夫觀目之靡麗,窈窕之淫音,夫子過之弗之視,遇之弗之聽也。

 

故臣知夫子之無用此車也。

 

王曰:然則夫子何欲而可?

 

對曰:方今天下道德寢息,其志欲興而行之。

 

天下誠有欲治之君能行其道,則夫子雖徒步以朝,固猶為之,何必遠辱君之重貺乎?

 

王曰:乃今而後知孔子之德也大矣。

 

宰予歸,以告孔子。

 

孔子曰:「二三子以予之言何如? 」子貢對曰:「未盡夫子之美也。 夫子德高則配天、深則配海。 若予之言,行事之實也。 」子曰:「夫言貴實,使人信之。 舍實何稱乎? 是賜之華不若予之實也。 」 7打開字典 記義: 孔子適齊,齊景公讓登,夫子降一等。

 

景公三辭然後登。

 

既坐,曰:「夫子降德辱臨寡人,寡人以為榮也,而降階以遠自絕於寡人。 未知所以為罪? 」孔子答曰:君惠顧外臣,君之賜也。 然以匹夫敵國君,非所敢行也。 雖君私之,其若義何?


8記義: 顏讎善事親,子路義之。

 

後讎以非罪執於衛,將死,子路請以金贖焉,衛人將許之。

 

既而二三子納金於子路以入衛,或謂孔子曰:受人之金以贖其私昵,義乎?

 

子曰:義而贖之,貧取於友,非義而何?

 

愛金而令不辜陷辟,凡人且猶不忍,況二三子於由之所親乎?

 

《詩》云:『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苟出金可以生人,雖百倍,古人不以為多。

 

故二三子行其欲,由也成其義,非汝之所知也。

 

9打開字典 記義: 孔子讀《詩》及《小雅》,喟然而嘆,曰:「吾於《周南》、《召南》見周道之所以盛也,於《柏舟》見匹夫執志之不可易也,於《淇奧》見學之可以為君子也,於《考槃》見遁世之士而不悶也,於《木瓜》見苞苴之禮行也,於《緇衣》見好賢之心至也,於《鷄鳴》見古之君子不忘其敬也,於《伐檀》見賢者之先事後食也,於《蟋蟀》見陶唐儉德之大也,於《下泉》見亂世之思明君也,於《七月》見豳公之所以造周也,於《東山》見周公之先公而後私也,於《狼跋》見周公之遠志所以為聖也,於《鹿鳴》見君臣之有禮也,於《彤弓》見有功之必報也,於《羔羊》見善政之有應也,於《節南山》見忠臣之憂世也,於《蓼莪》見孝子之思養也,於《楚茨》見孝子之思祭也,於《裳裳者華》見古之賢者世保其祿也,於《采菽》見古之明王所以敬諸侯也。

 

10記義: 孔子晝息於室而鼓琴焉。

 

閔子自外聞之,以告曾子曰:嚮也夫子之音清澈以和,淪入至道;

 

今也更為幽沈之聲。

 

幽則利欲之所為發,沈則貪得之所為施。

 

夫子何所感之若是乎?

 

吾從子入而問焉。

 

曾子曰:諾。

 

二子入,問孔子。

 

孔子曰:然。

 

汝言是也。

 

吾有之。

 

向見猫方取鼠,欲其得之,故為之音也。

 

汝二人者孰識諸?

 

曾子對曰:是閔子。

 

夫子曰:可與聽音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0:10:4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10 20:16 編輯

孔叢子●刑論

 

1刑論:仲弓問古之刑教與今之刑教。

 

孔子曰:古之刑省,今之刑繁。

 

其為教,古有禮然後有刑,是以刑省;

 

今無禮以教,而齊之以刑,刑是以繁。

 

《書》曰:『伯夷降典,折民維刑』,謂下禮以教之,然後維以刑折之也。

 

夫無禮則民無恥,而正之以刑,故民苟免。

 

2刑論:孔子適衛,衛將軍文子問曰:「吾聞魯公父氏不能聽獄信乎?」

 

孔子答曰:「不知其不能也。夫公父氏之聽獄,有罪者懼,無罪者恥。」

 

文子曰:「有罪者懼,是聽之察,刑之當也。無罪者恥,何乎?」

 

孔子曰:「齊之以禮,則民恥矣。刑以止刑,則民懼矣。」

 

文子曰:「今齊之以刑,刑猶弗勝,何禮之齊?」

 

孔子曰:以禮齊民,譬之於御,則轡也。

 

以刑齊民,譬之於御,則鞭也。

 

執轡於此而動於彼,御之良也。

 

無轡而用策,則馬失道矣。

 

文子曰:「以御言之,右手執轡,左手運策,不亦速乎?若徒轡無策,馬何懼哉?」

 

孔子曰:「吾聞古之善御者『執轡如組、兩驂如舞』,非策之助也。是以先王盛於禮而薄於刑,故民從命。今也廢禮而尚刑,故民彌暴。」

 

文子曰:「吳、越之俗無禮,而亦治,何也?」

 

孔子曰:「夫吳、越之俗,男女無別,同川而浴,民輕相犯,故其刑重而不勝,由無禮也;中國之教,為外內以別男女,異器服以殊等類,故其民篤而法,其刑輕而勝,由有禮也。」

 

3刑論:孔子曰:民之所以生者,衣食也。

 

上不教民,民匱其生,飢寒切於身而不為非者,寡矣。

 

故古之於盜,惡之而不殺也。

 

今不先其教而一殺之,是以罰行而善不反,刑張而罪不省。

 

夫赤子知慕其父母,由審故也。

 

況乎為政,興其賢者而廢其不賢,以化民乎!

 

知審此二者,則上盜先息。

 

4刑論:《書》曰:「茲殷罰有倫。」

 

子張問曰:「何謂也?」

 

孔子曰:「不失其理之謂也。今諸侯不同德。每君異法,折獄無倫,以意為限,是故知法之難也。」

 

子張曰:「古之知法者與今之知法者異乎?」

 

孔子曰:古之知法者能遠獄,今之知法者不失有罪。

 

不失有罪,其於恕寡矣;

 

能遠於獄,其於防深矣。

 

寡恕近乎濫,防深治乎本。

 

《書》曰:『維敬五刑,以成三德』,言敬刑所以為德矣。」

 

5刑論:《書》曰:「非從維從。」

 

孔子曰:君子之於人也,有不語也,無不聽也。

 

況聽訟乎!

 

必盡其辭矣。

 

夫聽訟者或從其情,或從其辭。

 

辭不可從,必斷以情。

 

《書》曰:『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終,自作不典;式爾,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殺。乃有大罪非終,乃惟眚災適爾;既道極厥辜,時乃不可殺。』曾子問聽獄之術。

 

孔子曰:其大法也三焉。

 

治必以寬,寬之之術歸於察,察之之術歸於義,是故聽而不寬,是亂也;

 

寬而不察,是慢也;

 

察而不中義,是私也。

 

私則民怨。

 

故善聽者、聽不越辭,辭不越情,情不越義。

 

《書》曰:『上下比罰,亡僣亂辭。

6刑論:《書》曰:「哀敬折獄。」

 

仲弓問曰:「何謂也?」

 

孔子曰:古之聽訟者察貧賤,哀孤獨,及鰥寡、老弱不肖而無告者,雖得其情,必哀矜之。

 

死者不可生,斷者不可屬。

 

若老而刑之,謂之悖;

 

弱而刑之,謂之克。

 

不赦過謂之逆,率過以小罪謂之抧。

 

故宥過赦小罪,老弱不受刑,先王之道也。

 

《書》曰:『大辟疑赦。』又曰:『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7刑論:《書》曰:「若保赤子。」

 

子張問曰:「聽訟可以若此乎?」

 

孔子曰:可哉!

 

古之聽訟者惡其意,不惡其人,求所以生之,不得其所以生,乃刑之。

 

君必與眾共焉,愛民而重棄之也。

 

今之聽訟者不惡其意,而惡其人,求所以殺。

 

是反古之道也。

 

8刑論:孟氏之臣叛,武伯問孔子曰:「如之何?」

 

答曰:「臣人而叛,天下所不容也。其將自反,子姑待之。」

 

三旬,果自歸。

 

孟氏武伯將執之,訪於夫子。

 

夫子曰:「無也。子之於臣,禮意不至,是以去子。今其自反,罪以反除,又何執焉?子脩禮以待之,則臣去子將安往?」

 

武伯乃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0:11:1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10 20:18 編輯

孔叢子●記問

 

1記問:夫子閒居,喟然而嘆。

 

子思再拜,請曰:「意子孫不脩,將忝祖乎?羨堯、舜之道,恨不及乎?」

 

夫子曰:「爾孺子,安知吾志?」

 

子思對曰:「伋於進膳亟聞夫子之教。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負荷,是謂不肖。伋每思之,所以大恐而不懈也。」

 

夫子忻然笑曰:「然乎?吾無憂矣。世不廢業,其克昌乎!」

 

2記問:子思問於夫子曰:「為人君者,莫不知任賢之逸也,而不能用賢,何故?」

 

子曰:「非不欲也。所以官人失能者,由於不明也。其君以譽為賞,以毀為罰,賢者不居焉。」

 

3記問:子思問於夫子曰:「亟聞夫子之詔:正俗化民之政,莫善於禮樂也。管子任法以治齊,而天下稱仁焉。是法與禮樂異用而同功也,何必但禮樂哉?」

 

子曰:堯、舜之化,百世不輟,仁義之風遠也。

 

管仲任法,身死則法息,嚴而寡恩也。

 

若管仲之知,足以定法。

 

材非管仲,而專任法,終必亂成矣。

 

4記問:子思問於夫子曰:「物有形類,事有真偽。必審之,奚由?」

 

子曰:由乎心。

 

心之精神是乎聖。

 

推數究理,不以物疑。

 

周其所察,聖人難諸。

 

5記問:趙簡子使聘夫子,夫子將至焉。

 

及河,聞竇鳴犢與舜華之見殺也,迴輿而旋之衛,息鄹,遂為操,曰:周道衰微,禮樂凌遲,文武既墜,吾將焉師。

 

周遊天下,靡邦可依,鳳鳥不識,珍寶梟鴟,眷然顧之,慘焉心悲。

 

巾車命駕,將適唐都。

 

黃河洋洋,悠悠之魚,臨津不濟,還轅息鄹。

 

傷予道窮,哀彼無辜,翱翔于衛,復我舊廬,從吾所好,其樂只且。

 

6記問:哀公使以幣如衛迎夫子,而卒不能當。

 

故夫子作《丘陵之歌》,曰:登彼丘陵,峛崺其阪。

 

仁道在邇,求之若遠,遂迷不復,自嬰屯蹇,喟然回慮。

 

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回連,枳棘充路。

 

陟之無緣,將伐無柯,患茲蔓延,惟以永歎,涕霣潺湲。

 

7記問:楚王使使奉金帛聘夫子。

 

宰予冉有曰:「夫子之道於是行矣。」

 

遂請見,問夫子曰:「太公勤身苦志,八十而遇文王,孰與許由之賢?」

 

夫子曰:「許由、獨善其身者也。太公、兼利天下者也。然今世無文王之君也,雖有太公,孰能識之?」

 

乃歌曰:「大道隱兮禮為基,賢人竄兮將待時,天下如一欲何之。」

 

8記問:叔孫氏之車卒曰:「子鉏商樵於野而獲獸焉。眾莫之識,以為不祥,棄之五父之衢。」

 

冉有告夫子曰:「有麕而肉角,豈天之妖乎?」

 

夫子曰:「今何在?吾將觀焉。」

 

遂往,謂其御高柴曰:「若求之言,其必麟乎!」

 

到視之,果信。

 

言偃問曰:「飛者宗鳳,走者宗麟,為其難致也。敢問今見其誰應之?」

 

子曰:「天子布德,將致太平,則麟鳳龜龍先為之祥。今周宗將滅,天下無主,孰為來哉?」

 

遂泣曰:「予之於人,猶麟之於獸也。麟出而死,吾道窮矣。」

 

乃歌曰:「唐虞世兮麟鳳遊,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0:11:2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10 20:21 編輯

孔叢子●雜訓

 

1雜訓:子上請所習於子思。

 

子思曰:先人有訓焉。

 

學必由聖,所以致其材也。

 

厲必由砥,所以致其刃也。

 

故夫子之教必始於《詩》、《書》而終於禮樂,雜說不與焉,又何請?

 

2雜訓:子思謂子上曰:白乎!

 

吾嘗深有思而莫之得也,於學則寤焉。

 

吾嘗企有望而莫之見也,登高則覩焉。

 

是故雖有本性,而加之以學,則無惑矣。

 

3雜訓:懸子問子思曰:「吾聞同聲者相求,同志者相好。子之先君見子產則兄事之,而世謂子產仁愛,稱夫子聖人。是謂聖道事仁愛也。吾未諭其人之孰先後也,故質於子。」

 

子思曰:「然。子之問也。昔季孫問子游,亦若子之言也。子游答曰:『以子產之仁愛譬夫子,其猶浸水之與膏雨乎?』康子曰:『子產死,鄭人丈夫舍玞珮,婦女舍珠瑱,巷哭三月,竽瑟不作。夫子之死也,吾未聞魯人之若是也。奚故哉?』子游曰:『夫浸水之所及也則生,其所不及則死,故民皆知焉。膏雨之所生也,廣莫大焉;民之受賜也,普矣。莫識其由來者。』『上德不德,是以無德。』季孫曰:『善。』」懸子曰:「其然。」


4雜訓:孟子車尚幼,請見子思。

 

子思見之,甚悅其志,命子上侍坐焉,禮敬子車甚崇。

 

子上不願也。

 

客退。

 

子上請曰:「白聞士無介不見,女無媒不嫁。孟孺子無介而見,大人悅而敬之。白也未諭,敢問?」

 

子思曰:「然。吾昔從夫子於郯,遇程子於途,傾蓋而語,終日而別,命子路將束帛贈焉,以其道同於君子也。今孟子車、孺子也,言稱堯、舜,性樂仁義,世所希有也。事之猶可,況加敬乎!非爾所及也。」

 

5雜訓:子思在魯,使以書如衛問子上。

 

子上北面再拜受書,伏讀然後與者宴。

 

遂為復書,返中庭,北面再拜以授使者。

 

既受書,然後退。

 

使者還魯,問子思,曰:「吾子堂上南面立,授臣書,事畢,送臣。子上中庭拜,授臣書而不送,何也?」

 

子思曰:「拜而不送,敬也。使人而送之,賓也。」

 

6雜訓:魯人有同姓死而弗吊者。

 

人曰:「在禮、當免不免,當吊不吊,有司罰之。如之何!子之無吊也。」

 

荅曰:「吾以其䟽遠也。」

 

子思聞之,曰:「無恩之甚也。昔者季孫問於夫子曰:『百世之宗、有絕道乎』子曰:『繼之以姓,義無絕也。故同姓為宗,合族為屬。雖國君之尊、不廢其親,所以崇愛也。是以綴之食序,列之昭穆,萬世婚姻不通,忠篤之道然也。』」7雜訓:魯穆公訪於子思,曰:「寡人不德,嗣先君之業三年矣,未知所以為令名者,且欲掩先君之惡,以揚先君之善,使談者有述焉。為之若何?願先生教之也。」

 

子思荅曰:「以伋所聞,舜、禹之於其父,非勿欲也,以為私情之細,不如公義之大,故弗敢私之焉耳。責以虛飾之教,又非伋所得言。」

 

公曰:「思之可以利民者。」

 

子思曰:「願有惠百姓之心,則莫如一切除非法之事也。毀不居之室,以賜窮民,奪嬖寵之祿,以振困匱。無令人有悲怨,而後世有聞見,抑亦可乎?」

 

公曰:「諾。」

 

8雜訓:縣子問子思曰:「顏回問為邦。夫子曰:『行夏之時。』若是,殷周異政為非乎?」

 

子思曰:「夏數得天,堯舜之所同也。殷周之王,征伐革命以應乎天,因改正朔,若云天時之改爾,故不相因也。夫受禪於人者,則襲其統;受命於天者,則革之,所以神其事,如天道之變然也。三統之義,夏得其正。是以夫子云。」

 

9雜訓:穆公問於子思曰:「立太子有常乎?」

 

荅曰:「有之。在周公之典。」

 

公曰:「昔文王舍適而立其次,微子舍孫而立其弟,是何法也?」

 

子思曰:「殷人質而尊其尊,故立弟;周人文而親其親,故立子。亦各其禮也。文質不同,其禮則異。文王舍適立其次,權也。」

 

公曰:「苟得行權,豈唯聖人,唯賢與愛立也。」

 

子思曰:「聖人不以權教,故立制垂法,順之為貴。若必欲犯,何有於異?」

 

公曰:「舍賢立聖,舍愚立賢,何如?」

 

子思曰:「唯聖立聖,其文王乎!不及文王者,則各賢其所愛,不殊於適,何以限之。必不能審賢愚之分,請父兄、群臣卜於祖廟,亦權之可也。」

 

10雜訓:孟軻問牧民何先?

 

子思曰:「先利之。」

 

曰:「君子之所以教民,亦有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子思曰:「仁義、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則下不得其所;上不義,則下樂為亂也。此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者、義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0:11:5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10 20:23 編輯

孔叢子●居衛

 

1居衛:子思居衛,言苟變於衛君,曰:「其材可將五百乘,君任軍旅,率得此人,則無敵於天下矣。」

 

衛君曰:「吾知其材可將,然變也嘗為吏,賦於民而食人二鷄子,以故弗用也。」

 

子思曰:「夫聖人之官人,猶大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長,棄其所短,故杞梓連抱而有數尺之朽,良工不棄,何也?知其所妨者細也。卒成不訾之器。今君處戰國之世,選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棄干城之將。此不可使聞於鄰國者也。」

 

衛君再拜,曰:「謹受教矣。」

 

2居衛:子思適齊,齊君之嬖臣美鬚眉立乎側。

 

齊君指之而笑,且言曰:「假貌可相易,寡人不惜此之鬚眉於先生也。」

 

子思曰:非所願也。

 

所願者、唯君脩禮義、富百姓,而伋得寄帑於君之境內,從襁負之列,其庸多矣。

 

若無此鬚鬣,非伋所病也。

 

昔堯身脩十尺,眉乃八彩,實聖;

 

舜身脩八尺有奇,面頷無毛,亦聖。

 

禹、湯、文、武及周公勤思勞體,或折臂望視,或禿骭背僂,亦聖,不以鬚眉美鬣為稱也。

 

人之賢聖在德,豈在貌乎?

 

且吾先君生無鬚眉,而天下王侯不以此損其敬。

 

由是言之,伋徒患德之不邵,不病毛鬢之不茂也。

 

3居衛:子思謂子上曰:「有可以為公侯之尊而富貴人眾不與焉者,非唯志乎?成其志者非唯無欲乎?夫錦繢紛華、所服不過溫體,三牲大牢、所食不過充腹。知以身取節者,則知足矣。苟知足,則不累其志矣。」

 

4居衛:曾子謂子思曰:「昔者吾從夫子遊於諸侯,夫子未嘗失人臣之禮,而猶聖道不行。今吾觀子有傲世主之心,無乃不容乎?」

 

子思曰:「時移世異,各有宜也。當吾先君,周制雖毀,君臣固位,上下相持,若一體然。夫欲行其道,不執禮以求之,則不能入也。今天下諸侯方欲力爭,競招英雄以自輔翼。此乃得士則昌、失士則亡之秋也。伋於此時不自高,人將下吾;不自貴,人將賤吾。舜、禹揖讓,湯、武用師,非故相詭,乃各時也。」

 

5居衛:子思在齊。

 

齊尹文子生子,不類,怒而杖之,告子思曰:「此非吾子也。吾妻殆不婦,吾將黜之。」

 

子思曰:「若子之言,則堯、舜之妃復可疑也。此二帝、聖者之英,而丹朱、商鈞不及匹夫。以是推之,豈可類乎?然舉其多者。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若夫賢父之有愚子,此由天道自然,非子之妻之罪也。」

 

尹文子曰:「先生止之。願無言,文留妻矣。」

 

6居衛:孟軻問子思曰:「堯、舜、文、武之道,可力而致乎?」

 

子思曰:「彼人也,我人也。稱其言,履其行,夜思之,晝行之,滋滋焉,汲汲焉,如農之赴時,商之趣利,惡有不至者乎?」

 

7居衛:子思謂孟軻曰:自大而不脩其所以大,不大矣;

 

自異而不脩其所以異,不異矣。

 

故君子高其行,則人莫能偕也;

 

遠其志,則人莫能及也。

 

禮接於人,人不敢慢;

 

辭交於人,人不敢侮。

 

其唯高遠乎?

 

8居衛:申祥問曰:「殷人自契至湯而王,周人自棄至武王而王。同嚳之後也,周人追王大王、王季、文王,而殷人獨否,何也?」

 

子思曰:「文質之異也。周人之所追大王,王迹起焉。」

 

又曰:「文王受命,斷虞芮之訟,伐崇邦,退犬夷,追王大王、王季,何也?」

 

子思曰:「狄人攻大王,大王召耆老而問焉,曰:『狄人何來?』耆老曰:『欲得菽粟財貨。』大王曰:『與之。』與之至無狄人不止。大王又問耆老曰:『狄人何欲?』耆老曰:『欲土地。』大王曰:『與之。』耆老曰:『君不為社稷乎?』大王曰:『社稷、所以為民也,不可以所為亡民也。』耆老曰:『君縱不為社稷,不為宗廟乎?』大王曰:『宗廟者、私也,不可以吾私害民。』遂杖策而去,過梁山,止乎岐下,豳民之束脩奔而從之者三千乘。

 

一止而成三千乘之邑,此王道之端也。

 

成王於是追而王之。

 

王季、其子也,承其業,廣其基焉,雖同追王,不亦可乎?」

 

9居衛:羊客問子思曰:「古之帝王中分天下,使二公治之,謂之二伯。

 

周自后稷封為王者後,子孫據國。

 

至大王、王季、文王,此固世為諸侯矣,焉得為西伯乎?」

 

子思曰:「吾聞諸子夏:殷王帝乙之時,王季以功九命作伯,受珪瓚秬鬯之賜,故文王因之,得專征伐。

 

此以諸侯為伯,猶周召之君為伯也。」

 

10居衛:子思年十六,適宋。

 

宋大夫樂朔與之言學焉。

 

朔曰:「《尚書》虞夏數四篇善也,下此以訖于秦費,效堯、舜之言耳,殊不如也。」

 

子思荅曰:「事變有極,正自當爾。假令周公、堯、舜更時易處,其書同矣。」

 

樂朔曰:「凡書之作,欲以喻民也,簡易為上,而乃故作難知之辭,不亦繁乎?」

 

子思曰:「《書》之意兼複深奧,訓詁成義,古人所以為典雅也。昔魯委巷亦有似君之言者。伋荅之曰:『道為知者傳。苟非其人,道不貴矣。』今君何似之甚也。」

 

樂朔不悅而退,曰:「孺子辱吾。」

 

其徒曰:「此雖以宋為舊,然世有讎焉,請攻之。」

 

遂圍子思。

 

宋君聞之,駕而救子思。

 

子思既免,曰:「文王厄於牖里,作《周易》;祖君屈於陳蔡,作《春秋》。吾困於宋,可無作乎?」

 

於是撰《中庸》之書四十九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0:25:0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10 20:29 編輯

孔叢子●巡守

 

1巡守:子思遊齊,陳莊伯與登泰山而觀,見古天子《巡守之銘》焉。

 

陳子曰:「我生獨不及帝王封禪之世。」

 

子思曰:「子不欲爾。今周室卑微,諸侯無霸。假以齊之義,率鄰國以輔文、武子孫之有德者,則齊桓、晉文之事不足言也。」

 

陳子曰:「非不悅斯道,力不堪也。子、聖人之後,吾願有聞焉。敢聞昔聖帝明王巡守之禮,可得聞乎?」

 

子思曰:「凡求聞者,為求行之也。今子自計必不能行,欲聞何為?」

 

陳子曰:「吾雖不敏,亦樂先王之道。於子何病而不吾告也?」

 

子思乃告之,曰:古者天子將巡守,必先告於祖禰,命史告群廟及社稷、圻內名山、大川。

 

告者七日而徧:親告用牲,史告用幣。

 

申命冢宰而後道而出。

 

或以遷廟之主行載于齋車,每舍奠焉。

 

及所經『五岳』、『四瀆』,皆有牲幣,歲二月,東巡守,至于岱宗,柴于上帝,望秩于山川。

 

所過諸侯,各待于境。

 

天子先問百年者所在,而親見之、然後覲方岳之諸侯,有功德者,則發爵賜服以順陽義;

 

無功者,則削黜貶退以順陰義。

 

命史採民詩謠以觀其風;

 

命市納賈,察民之所好惡以知其志;

 

命典禮正制度,均量衡,考衣服之等,協時月日辰。

 

入其疆,土地荒穢,遺老失賢,掊克在位,則君免。

 

山川社稷有不親舉者,則貶秩削土。

 

土荒民遊為無教,無教者、則君退;

 

民淫僣上為無法,無法者、則君罪;

 

入其疆,土地墾辟,養老尊賢,俊傑在位,則君有慶。

 

遂南巡,五月至于南岳。

 

又西巡,八月至于西岳。

 

又北巡,十有一月至于北岳,其禮皆如岱宗。

 

歸反,舍于外次,三日齋,親告于祖禰,用特,命有司告群廟、社稷及圻內名山、大川,而後入聽朝。此古者明王巡守之禮也。

 

陳子曰:「諸侯朝乎天子。盟會霸主,則亦告宗廟山川乎?」

 

子思曰:「告哉!」

 

陳子曰:「王者巡守,不及『四岳』;諸侯盟會,不越鄰國;則其禮同乎?異乎?」

 

子思曰:「天子封圻千里,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虞、夏、殷、周之常制也。其或出此封者,則其禮與巡守朝會無變;其不越於封境,雖行,如在國。」

 

陳子曰:「旨哉!古之義也。吾今而後知不學者淺之為人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0:25:2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10 20:32 編輯

孔叢子●公儀

 

1公儀:魯人有公儀休者,砥節勵行,樂道好古,恬於榮利,不事諸侯。

 

子思與之友。

 

穆公因子思,欲以為相。

 

謂子思曰:「公儀子必輔寡人,參分魯國而與之一。子其言之。」

 

子思對曰:「如君之言,則公儀子愈所以不至也。君若飢渴待賢,納用其謀,雖蔬食水飲,伋亦願在下風。今徒以高官厚祿鉤餌君子,無信用之意。公儀子之智若魚鳥,可也。不然,則彼將終身不躡乎君之庭矣。且臣不佞,又不任為君操竿下釣,以傷守節之士也。」

 

2公儀:閭丘溫見田氏將必危齊,欲以其邑叛,而適魯。

 

穆公聞之,謂子思曰:「子能懷之,則寡人割邑如其邑以償子。」

 

子思曰:「伋雖能之,義所不為也。」

 

公曰:「何?」

 

子思對曰:「彼為人臣,君將顛,弗能扶而叛之;逆臣制國,弗能以其眾死而逃之;此罪誅之人也。伋縱不能討,而又要利以召姦,非忍行也。」

 

3公儀:穆公問子思曰:「吾聞龐欄氏子不孝,其行何如?」

 

對曰:「臣聞明君之為政,尊賢以崇德,舉善以勸民,則四封之內孰敢不化?若夫過行,是細人之所識。不治其本而問其過,臣不知所以也。」

 

公曰:「善。」

 

4公儀:穆公謂子思曰:「子之書所記夫子之言,或者以謂子之辭也。」

 

子思曰:「臣所記臣祖之言,或親聞之者,有聞之於人者,雖非其正辭,然猶不失其意焉。且君之所疑者何?」

 

公曰:「於事無非。」

 

子思曰:「無非所以得臣祖之意也。就如君言,以為臣之辭。臣之辭無非,則亦所宜貴矣。事既不然,又何疑焉?」

 

5公儀:穆公謂子思曰:「縣子言子之為善,不欲人譽己,信乎?」

 

子思對曰:「非臣之情也。臣之修善,欲人知之。知之而譽臣,是臣之為善有勸也,此所願而不可得者也。若臣之修善而人莫知,莫知則必毀臣,是臣之為善而受毀也,此臣所不願而不可避者也。若夫鷄鳴為善。孜孜以至夜半,而曰:『不欲人之知;恐人之譽己。』臣以謂斯人也者,非虛則愚也。」

 

6公儀:胡毋豹謂子思曰:「子好大,世莫能容子也。盍亦隨時乎?」

 

子思曰:「大非所病,所病不大也。凡所以求容於世,為行道也。毀道以求容,道何行焉?大不見容,命也;毀大而求容,罪也。吾弗改矣。」

 

7公儀:子思居貧,其友有饋之粟者、受二車焉。

 

或獻樽酒束脩,子思弗為當也。

 

或曰:「子取人粟而辭吾酒脯,是辭少而取多也。於義則無名,於分則不全,而子行之,何也?」

 

子思曰:「然。伋不幸而貧於財,至於困乏,將恐絕先人之祀。夫所以受粟,為周乏也。酒脯、所以飲宴也,方乏於食,而乃飲晏,非義也,吾豈以為分哉,度義而行也。」

 

或者擔其酒脯以歸。

 

8公儀:穆公問子思曰:「吾國可興乎?」

 

子思曰:「可。」

 

公曰:「為之柰何?」

 

對曰:「苟君與大夫慕周公伯禽之治,行其政化,開公家之惠,杜私門之利,結恩百姓,脩禮鄰國,其興也勃矣。」

 

9公儀:子思曰:「吾之富貴甚易,而人猶弗能。夫不取於人謂之富,不辱於人謂之貴。不取不辱,其於富貴庶矣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0:25:3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10 20:36 編輯

孔叢子●抗志

 

1抗志:曾申謂子思曰:「屈己以伸道乎?抗志以貧賤乎?」

 

子思曰:「道伸、吾所願也。今天下王侯其孰能哉!與屈己以富貴,不若抗志以貧賤。屈己則制於人,抗志則不愧於道。」

 

2抗志:子思居衛。

 

衛人釣於河,得鰥魚焉,其大盈車。

 

子思問之,曰:「鰥魚、魚之難得者也。子如何得之?」

 

對曰:「吾始下釣,垂一魴之餌,鰥過而弗視也。更以豚之半體,則吞之矣。」

 

子思喟然曰:「鰥雖難得,貪以死餌;士雖懷道,貪以死祿矣。」

 

3抗志:子思居衛。

 

魯穆公卒,縣子使乎衛,聞喪而服,謂子思曰:「子雖未臣,魯父母之國也,先君宗廟在焉,柰何弗服?」

 

子思曰:「吾豈愛乎?禮不得也。」

 

縣子曰:「請聞之。」

 

答曰:「臣而去國,君不掃其宗廟,則不為之服。寓乎是國,而為國服。吾既無列於魯而祭在衛,吾何服哉!是寄臣而服所寄之君,則舊君無服。明不二君之義也。」

 

縣子曰:「善哉!我未之思也。」

 

4抗志:衛君言計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

 

子思曰:「以吾觀衛,所謂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

 

子思曰:人主自臧,則眾謀不進事。

 

是而臧之,猶卻眾謀,況和非以長惡乎!

 

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悅人之讚己,闇莫甚焉。

 

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諛求容,諂莫甚焉。

 

君闇臣諂,以居百姓之上,民弗與也。

 

若此不已,國無類矣。

 

5抗志:子思謂衛君曰:「君之國事將日非矣。」

 

君曰:「何故?」

 

荅曰:有由然焉。

 

君出言皆自以為是,而卿大夫莫敢矯其非。

 

卿大夫出言亦皆自以為是,而士庶人莫敢矯其非。

 

君臣既自賢矣,而群下同聲賢之。

 

賢之則順而有福,矯之則逆而有禍。

 

故使如此。

 

如此則善安從生?

 

《詩》云:『具曰予聖,誰知烏之雌雄。』抑亦似衛之君臣乎?

 

6抗志:衛君問子思曰:「寡人之政何如?」

 

荅曰:「無非。」

 

君曰:「寡人不知其不肖,亦望其如此也。」

 

子思曰:「希旨容媚,則君親之;中正弼非,則君疏之。夫能使人富貴貧賤者、君也。在朝之士孰肯舍所以見親而取其所以見䟽乎?是故競求射君之心而莫有非君之非者。此臣所以無非也。」

 

公曰:「然乎!寡人之過也。今知改矣。」

 

荅曰:「君弗能焉。口順而心不懌者、臨其事必疣。君雖有命,臣未敢受也。」

 

7抗志:司徒文子改葬其叔父,問服於子思。

 

子思曰:「禮、父母改葬,緦。既葬而除,不忍無服送至親也。非父母無服,無服則弔服而加麻。」

 

文子曰:「喪服既除,然後乃葬,則其服何服?」

 

荅曰:「三年之喪,未葬服不變,除何有焉。期大功之喪,服其所除之服以葬。既葬而除之,其虞也,吉服以行事也。」

 

8抗志:公叔木謂申祥曰:「吾於子思,親而敬之。子思未吾察也。」

 

申祥以告曰:「人求親敬於子,子何辱焉?」

 

子思荅曰:「義也。」

 

申祥曰:「請聞之。」

 

荅曰:「公叔氏之子愛人之同己,慢而不知賢。夫其親敬,非心見吾所可親敬也,則亦以人口而䟽慢吾矣。」

 

申祥曰:「其不知賢柰何?」

 

荅曰:「有龍穆者徒好飾弄辭說,觀於坐席,相人眉睫以為之意,天下之淺人也,而公叔子交之。橋子良脩實而不脩名,為善不為人之知己,不撞不發,如大鍾然,天下之深人也,而公叔子與之同邑而弗能知。此其所以為愛同己而不知賢也。」

 

9抗志:子思自齊反衛,衛君館而問曰:「先生、魯國之士,然不以衛之褊小,猶步玉趾而慰存之,願有賜於寡人也。」

 

子思曰:「臣羈旅於此,而辱君之威尊,亟臨蓽門,其榮多矣。欲報君以財幣,則君之府藏已盈,而伋又貧。欲報君以善言,恐未合君志,而徒言不聽也。顧未有可以報君者,唯達賢爾。」

 

衛君曰:「賢、則固寡人之所願也。」

 

子思曰:「未審君之願將何以為?」

 

君曰:「必用以治政。」

 

子思曰:「君弗能也。」

 

君曰:「何故?」

 

荅曰:「衛國非無賢才之士,而君未有善政。

 

是賢才不見用故也。」

 

君曰:「雖然,願聞先生所以為賢者。」

 

荅曰:「君將以名取士耶?以實取士耶?」

 

君曰:「必以實。」

 

子思曰:「衛之東境有李音者,賢而有實者也。」

 

君曰:「其父、祖何也?」

 

荅曰:「世農夫也。」

 

衛君乃盧胡大笑曰:「寡人不好農。農夫之子,無所用之。且世臣之子,未悉官之。」

 

子思曰:「臣稱李音,稱其賢才也。周公大聖,康叔大賢。今魯、衛之君未必皆同其祖考。李音父祖雖善農,則音亦未必與之同也。君言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則臣所謂有賢才而不見用,果信矣。臣之問君,固疑取士不以實也。今君不問李音之所以為賢才,而聞其世農夫因笑而不受,則君取士果信名而不由實者也。」

 

衛君屈而無辭。

 

10抗志:衛君曰:「夫道大而難明,非吾所能也。今欲學術,何如?」

 

子思曰:「君無然也。體道者逸而不窮,任術者勞而無功。古之篤道君子生不足以喜之,利何足以動之;死不足以禁之,害何足以懼之。故明於死生之分,通於利害之變,雖以天下易其脛毛,無所概於志矣。是以與聖人居,使窮士忘其貧賤,使王公簡其富貴。君無然也。」

 

衛君曰:「善。」

 

11抗志:齊王謂子思曰:「今天下擾擾,諸侯無伯,吾國大人眾,圖帝何如?」

 

子思曰:「不可也。君不能去君貪利之心。」

 

王曰:「何害?」

 

子思曰:「夫水之性清而土壤汩之,人之性安而嗜慾亂之。故能有天下者,必無以天下為者也;能有名譽者,必無以名譽為者也。達此,則其利心外矣。」

 

12抗志:衛將軍文子之內子死,復者曰:「皋媚女復。」

 

子思聞之,曰:「此女氏之字,非夫氏之名也。婦人於夫氏以姓氏稱,禮也。」

 

13抗志:費子陽謂子思曰:「吾念周室將滅,泣涕不可禁也。」

 

子思曰:「然。此亦子之善意也。夫能以智知可知,而不能以智知未可知,危之道也。今以一人之身憂世之不治而泣涕不禁,是憂河水之濁而泣清之也。其為無益莫大焉。故微子去殷,紀季之齊,良知時也。唯能不憂世之亂而患身之不治者,可與言道矣。」

 

14抗志:齊王戮其民不辜,謂子思曰:「吾知其不辜,而適觸吾忿,故戮之,以為不足傷義也。」

 

子思曰:文王葬朽骨而天下知仁,商紂斫朝涉而天下稱暴。

 

夫義者、不必徧利天下也,暴者、不必盡虐海內也。

 

以其所施而觀其意,民乃去就焉。

 

今君因心之忿,遷戮不辜,以為無傷於義。

 

此非臣之所敢知也。

 

王曰:「寡人實過。乃今聞命。請改之。」

 

15抗志:衛公子交見於子思,曰:「先生、聖人之後,執清高之操,天下之君子莫不服先生之大名也。交雖不敏,竊幕下風。願師先生之行,幸顧䘏之。」

 

子思曰:「公子不宜也。夫清高之節,不以私自累,不以利煩意,擇天下之至道,行天下之正路。今公子紹康叔之緒,處戰伐之世,當務收英雄,保其疆土,非所以明否藏、立規檢、脩匹夫之行之時也。」

 

16抗志:衛公子交饋馬四乘於子思,曰:「交不敢以此求先生之歡而辱先生之潔也。先生久降於鄙土,蓋為賓主之餼焉。」

 

子思曰:「伋寄命以來,度身以服衛之衣,量腹以食衛之粟矣。

 

且又朝夕受酒脯及祭膰之賜,衣食已優,意氣已定,以無行志,未敢當車馬之貺。

 

禮、雖有爵賜人,不踰父兄。

 

今重違公子之盛旨,則有謟禮之愆焉,若何?」

 

公子曰:「交已言於君矣。」

 

荅曰:「不可。為人子者,三賜不及車馬。」

 

公子曰:「我未之聞也。謹受教。」

 

17抗志:穆公欲相子思,子思不願,將去魯。

 

魯君曰:「天下之主、亦猶寡人也。去,將安之?」

 

子思荅曰:「蓋聞君子猶鳳也,疑之則舉。今君既疑矣,又以己限天下之君臣。竊謂君之言過矣。」

 

18抗志:齊王謂子思曰:「先生名高於海內,吐言則天下之士莫不屬耳目。今寡人欲相梁起。起也名少,願先生談說之也。」

 

子思曰:「天下之士所以屬耳目者,以伋之言,是非當也。今君使伋虛談於起,則天下之士必改耳目矣。耳目既改,又無益於起。是兩之喪也,故不敢承命。」

 

齊君曰:「起之不善何也?」

 

子思曰:「君豈未之知乎?

 

厚於財色,必薄於德,自然之道也。

 

今起以貪成富,聞於諸侯,而無救施之惠焉;

 

以好色聞於齊國,而無男女之別焉。

 

有一於此,猶受其咎,而起二之,能無累乎?」

 

王曰:「寡人之言實過。願先生赦焉。」

 

19抗志:子思見老萊子,老萊子聞穆公將相子思。

 

老萊子曰:「若子事君,將何以為乎?」

 

子思曰:「順吾性情,以道輔之,無死亡焉。」

 

老萊子曰:「不可。順子之性也,子性惟太剛而傲不肖,且又無所死亡,非人臣也。」

 

子思曰:「不肖,故為人之所傲也。夫事君道行、言聽,則何所死亡;道不行、言不聽,則亦不能事君。所謂無死亡也。」

 

老萊子曰:「子不見夫齒乎?雖堅剛,卒盡相摩;舌柔順,終以不弊。」

 

子思曰:「吾不能為舌,故不能事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0:37:02 | 只看該作者

孔叢子●小爾雅:廣詁

 

1廣詁:淵、懿、邃、賾,深也。

 

2廣詁:封、巨、莫、莾、艾、祁,大也。

 

3廣詁:頒、賦、鋪、敷,布也。

 

4廣詁:蓋、戴、燾、蒙、冐,覆也。

 

5廣詁:鐘、崇、府、眾、積、灌、叢、樸,聚也。

 

6廣詁:閱、捜、履、庀,具也。

 

7廣詁:攻、為、詁、相、旬、宰、營、匠,治也。

 

8廣詁:蠲、祓、禋、屑,潔也。

 

9廣詁:勿、蔑、微、末、没,無也。

 

10廣詁:隆、巢、岸、峻,高也。

 

11廣詁:逼、昵、附、切、局、鄰、傅、戚,近也。

 

12廣詁:邵、媚、旨、伐,美也。

 

13廣詁:賢、裒、繁、優、饒、夥,多也。

 

14廣詁:幾、蔡、模、臬,法也。

 

15廣詁:爰、換、變、貿、交、更,易也。

 

16廣詁:生、造、奏、詣,進也。

 

17廣詁:索、搴、探、裏、鉤、掠、採、略,取也。

 

18廣詁:聞、徹、接、通,逹也。

 

19廣詁:固、歷、彌、宿、舊、尚,久也。

 

20廣詁:彌、愈、滋、強,益也。

 

21廣詁:赫、斁、爽、曉、昕、著、讃、曙,明也。

 

22廣詁:階、附、襲、就,因也。

 

23廣詁:封、畛、際、限、彊、畧,界也。

 

24廣詁:承、弟、班、列,次也。

 

25廣詁:户、悛、挌、扈,正也。

 

26廣詁:幽、曀、闇、昧,冥也。

 

27廣詁:最、凡、目、質,要也。

 

28廣詁:彊、窮、克,竟也。

 

29廣詁:而、乃、爾、若,汝也。

 

30廣詁:控、彎、挽,引也。

 

31廣詁:承、賛、凉、助,佐也。

 

32廣詁:尋、由、以,用也。

 

33廣詁:要、捷、集、載,成也。

 

34廣詁:肆、赴、捷,疾也。

 

35廣詁:造、之、如,適也。

 

36廣詁:掇、督、摭,拾也。

 

37廣詁:肄、子、燼,餘也。

 

38廣詁:拓、斥、啓、闢,開也。

 

39廣詁:杜、實、充、牣,塞也。

 

40廣詁:實、牣,滿也。

 

41廣詁:獎、率、厲,勸也。

 

42廣詁:勤、勉、事,力也。

 

43廣詁:經、屑、省,過也。

 

44廣詁:闕、缺、間,隙也。

 

45廣詁:迭、逓、交,更也。

 

46廣詁:熸、剗、没,滅也。

 

47廣詁:玄、黔、驪、黝,黒也。

 

48廣詁:縞、皓、素,白也。

 

49廣詁:彤、梓、頳、緼,赤也。

 

50廣詁:滛、沉、滅,没也。

 

51廣詁:載、功、物,事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0:40:33 | 只看該作者

孔叢子●小爾雅:廣言

 

52廣言:晏、明,陽也。

 

53廣言:旰、晏,晚也。

 

54廣言:算、麗,數也。

 

55廣言:叜、艾,老也。

 

56廣言:僉、皆,同也。

 

57廣言:交、校,報也。

 

58廣言:舒、布,展也。

 

59廣言:揚、翥,舉也。

 

60廣言:索、略,求也。

 

61廣言:獲、干,得也。

 

62廣言:奚、害,何也。

 

63廣言:里、度,居也。

 

64廣言:周、浹,匝也。

 

65廣言:充、該,備也。

 

66廣言:列、厥,陳也。

 

67廣言:轓、輈,輿也。

 

68廣言:廢、措,置也。

 

69廣言:駕、乘,凌也。

 

70廣言:收、戢,歛也。

 

71廣言:囚、禁,錄也。

 

72廣言:掌、司,主也。

 

73廣言:偏、贅,属也。

 

74廣言:麗、著,思也。

 

75廣言:載、略,行也。

 

76廣言:沓、襲,合也。

 

77廣言:抵、享,當也。

 

78廣言:庚、徹,近也。

 

79廣言:脩、杼,長也。

 

80廣言:校、戰,交也。

 

81廣言:謁、復,白也。

 

82廣言:勑、質,正也。

 

83廣言:裔、蔑,末也。

 

84廣言:延、衍,散也。

 

85廣言:末、没,終也。

 

86廣言:辨、詰,别也。

 

87廣言:菲、凉,薄也。

 

88廣言:復、旋,還也。

 

89廣言:祖、巽,送也。

 

90廣言:卬,我也。

 

91廣言:姓、命、孥,子也。

 

92廣言:諧、籲,和也。

 

93廣言:悛、窹,覺也。

 

94廣言:憾、猜,恨也。

 

95廣言:艾、盡,止也。

 

96廣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0:41:11 | 只看該作者

孔叢子●小爾雅:廣訓

 

212廣訓:諸,之乎也。

 

213廣訓:旃,焉也。

 

214廣訓:惡乎、於何也。

 

215廣訓:烏乎,吁嗟也。

 

吁嗟,嗚呼也;

 

有所歎美,有所傷痛,随事為義也。

 

216廣訓:無念,念也。

 

217廣訓:無寧,寧也。

 

218廣訓:不顯,顯也。

 

219廣訓:不承,承也。

 

220廣訓:不肖,不似也。

 

221廣訓:繩之,譽之也。

 

222廣訓:詰朝,明旦也。

 

223廣訓:遐不黄耇,言壽考也。

 

224廣訓:公孫碩膚,徳音不瑕道,成王大美聲,稱遠也。

 

225廣訓:鄂不韡韡,言韡韡也。

 

226廣訓:我從事獨賢,勞事獨多也。

 

227廣訓:魴鱮甫甫,語其大也。

 

228廣訓:麀鹿麌麌,語其眾也。

 

229廣訓:海物維錯,錯雜也。

 

230廣訓:雜毛曰●,雜彩曰繪,雜言曰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0:41:4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10 21:00 編輯

孔叢子●小爾雅:廣義

 

231廣義:凡無妻、無夫,通謂之寡。

 

寡夫曰,寡婦曰。

 

232廣義: 妾婦之賤者,謂之屬婦。

 

屬,逮也。

 

逮婦之名,言其徴也。

 

233廣義: 非分而得,謂之幸。

 

234廣義: 詰責以辭,謂之讓。

 

235廣義: 男女不以禮交,謂之淫。

 

上淫曰烝,下淫曰報,旁淫曰通。

 

236廣義: 不直失節,謂之慙。

 

慙,愧也。

 

面慙曰戁,心慙曰恧,體慙曰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0:42:14 | 只看該作者

孔叢子●小爾雅:廣名

 

237廣名:諱死,謂之大行。

 

死而復生,謂之蘇。

 

疾甚,謂之阽。

 

238廣名:請天子命曰未可以戚先王,請諸侯命曰未可以近先君,請大夫命曰未可以從先子。

 

239廣名:空棺謂之櫬,有屍謂之柩。

 

240廣名:饋死者,謂之賵;

 

衣服,謂之禭。

 

241廣名:埋柩,謂之殔。

 

殔、坎,謂之池。

 

壙,謂之竁。

 

下棺,謂之窆。

 

塡竁,謂之封。

 

242廣名:宰,塚也。

 

壟,塋也。

 

243廣名:無主之鬼,謂之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0:42:4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10 21:28 編輯

孔叢子●小爾雅:廣服

 

244廣服:治絲曰織。

 

織,繒也。

 

麻、紵、葛,曰布。

 

布,通名也。

 

245廣服:纊,綿也。

 

絮之細者,曰纊。

 

246廣服:繒之精者,曰縞。

 

縞之麄者,曰素。

 

247廣服:葛之精者,曰絺;

 

麄者,曰綌。

 

248廣服:在首謂之元服。

 

249廣服:弁髦,大古布冠,冠而敝之者也。

 

250廣服:題,定也。

 

251廣服:顚、顔、顙,額也。

 

252廣服:璽,謂之印。

 

253廣服:紱,謂之綬。

 

254廣服:襜褕,謂之童容。

 

255廣服:布褐而紩之,謂之藍縷。

 

256廣服:袴,謂之裳。

 

257廣服:蔽膝,謂之袡。

 

258廣服:帶之垂者,謂之厲。

 

259廣服:大巾,謂之幂。

 

260廣服:覆帳,謂之幄。

 

幄,幕也。

 

261廣服:簀,第牀也。

 

262廣服:大扇,謂之䈉。

 

263廣服:杖,謂之挺。

 

264廣服:鍵,謂之籥。

 

265廣服:棊局,謂之奕。

 

266廣服:在足,謂之屨。

 

屨尊者,曰達。

 

屨達,謂之金舄。

 

舄而金絇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1:02:0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10 21:29 編輯

孔叢子●廣器

 

267打開字典 廣器: 射有張布,謂之侯。

 

侯中者,謂之鵠。

 

鵠中者,謂之正。

 

正,方二尺。

 

正中者,謂之槷。

 

槷,方六寸。

 

268打開字典 廣器: 棘,戟也。

 

269打開字典 廣器: 鏚鉞,斧也。

 

270打開字典 廣器: 干瞂,盾也。

 

271打開字典 廣器: 戈句孑,戟也。

 

272廣器:刃之削,謂之室。

 

室,謂之韠鞛,珌鞸之餙也。

 

273打開字典 廣器: 矢服,謂之弢。

 

274廣器:小舩,謂之艇。

 

艇之小者,曰。

 

舩頭,謂之舳。

 

尾,謂之艫。

 

楫,謂之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1:02:2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10 21:50 編輯

孔叢子●小爾雅:廣物


285廣物:藁,謂之稈;

 

稈,謂之芻。

 

生曰生芻。

 

286廣物:榖,謂之粒。

 

菜,謂之蔬。

 

287廣物:禾穗,謂之頴。

 

截頴,謂之銍。

 

288廣物:拔心,曰揠;

 

拔根,曰擢。

 

289廣物:把,謂之秉。

 

秉四,曰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1:02:5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10 21:52 編輯

孔叢子●小爾雅:廣鳥

 

291廣鳥:去陰就陽,謂之陽鳥,鴻、鴈是也。

 

純黒而反哺者,謂之烏。

 

小而腹下白,反哺者,謂之雅烏。

 

白項而群飛者,謂之燕烏。

 

白脰,烏也。

 

雅烏,鸒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1:03:2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10 21:55 編輯

孔叢子●小爾雅:廣獸

 

292廣獸:豕,彘也。

 

彘,猪也。

 

其子曰豚。

 

豕之大者,謂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9 05:44 , Processed in 0.17187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