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精靈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原】

 關閉 [複製鏈接]
41#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4:48:17 | 只看該作者

外病為痰飲蓄水,陽中伏陰,或眩暈、嘔酸,或胸脅疼脹,或為瘧、痢、痹、疝(瘧脈多弦,弦為飲邪,飲即濕也,飲伏胸脅少陽部位,阻遏清陽,故脈多弦。世認弦為少陽風邪,又不盡然);


內傷為水虧木熾,木強土弱,為虛勞、寒熱、類中、偏枯、噎膈、蠱脹等證。


凡人臟腑得胃氣所及,則五臟皆和;


見肝木相侵,則五臟俱病。


蓋以木之滋生在水,培養在土。


若木氣過強,則水土皆敗,而且水又為肝陽所耗,土轉被木賊而傷。


腎為精血之本,胃為水穀之源,根本受傷,生氣敗矣,所以木不宜強也。


故凡病脈見和緩者順,見弦強者逆,見弦甚者死,為其臟陰已盡故也。


觀《內經》真臟脈見,即與之期日可知。


芤脈浮大中空,按如蔥管,為孤陽脫陰之候,主陰虛發熱,失血脫血,頭暈目眩,驚悸怔忡,喘急,盜汗,氣無所歸,血無所附。


芤雖陽脈,而陽實無根,大虛之兆。


緊脈急疾有力,堅實搏指,陰多陽少,乃陰邪擊搏之候,主寒燥,主痛。


緊數在表,為傷寒發熱、無汗、頭痛、項強等證,或為痹、為瘧;


沉緊在裡,為心脅疼痛、胸腹脹滿,為中寒逆冷、瀉痢、陰疝、?癖等證,在婦人為氣逆經滯,在小兒為寒燥搏束生痙之候。


緩脈四至,從容和緩,浮沉得中,胃氣衝和,是為平脈,必兼他脈,乃可斷病。


緩而滑大,多主實熱;


緩而遲細,多主虛寒。


然實熱必緩大有力,或為煩熱、脹滿、二便不利,或為癰瘍,或傷寒、溫病愈後,余熱未清,亦多有此脈;


虛寒必遲緩無力,為陽虛畏寒、氣怯眩暈、痹弱痿厥、飧泄疼痛、精寒腎冷、小便頻數等證,在女子為經遲血少、氣不統血等證。


凡病但得緩脈易愈,以其未失沖和之氣故也。


結脈脈來忽止,止而復起。


舊訣以數來一止為促,促脈為熱,為陽極;


緩來一止為結,結脈為寒,為陰極。


浮結為邪在表,沉結為積聚在裡。


促、結二脈,又通謂為氣血痰食、積聚瘕、七情郁結等證。


又動而中止,不能即還,良久復動,動而復止,止有常數為代。


主五臟無氣,為呼吸存亡之候;


又為女胎三月,衝任惡阻,往往脈代,不主於病。


觀舊訣所云,是以結、促為實,以代為虛也。


以余驗之,又不盡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2#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4:48:50 | 只看該作者

暴病見結、促、代脈,多主中有留滯、郁結等證;


久病見促、結、代脈、多主憂思氣結、血結使然。


但緩而結者多陽虛,數而結者多陰虛,代脈為氣血衰殘,力不接續,更屬虛極。


緩者猶可,數者更甚,代者尤劇。


此可以結之微甚,察血氣之消長,故總謂之結脈。


又有無病而一生見結脈者,此稟賦之異也,不可不知。


伏脈若有若無,附骨乃見,或火閉而伏,或寒閉而伏,乃一時陰陽潛伏,阻塞氣機之象。


主霍亂痛極、疝瘕閉結、食滯水飲、怒忿厥逆等證。


有心腹痛極而伏者,有氣逆於經,脈道不行而伏者,有偶因氣脫,不相接續而伏者。


然必暴病、暴逆乃有之,開其閉而脈自復矣。


若積困綿延,脈本微細,漸至隱伏者,乃爐火將絕之兆,安得尚有所伏哉?


虛脈無力無神,經所謂按之不鼓是也。


浮而無力為血虛,陰氣不內營也;


沉而無力為氣虛,陽氣不外鼓也;


洪數無力為陰虛,陰不潛陽也;


遲細無力為陽虛,氣不化精也。


陰虛則金水虧傷,龍雷易熾,而五液神魂之病生焉。


或喘咳、勞熱,或驚悸、盜汗,或失血、夢遺。


陽虛則火土氣衰,真元日損,而君相化源之病生焉。


或頭目昏眩、嘔吐亡陽,或胸膈脹滿、泄則腹疼,或溺有餘瀝、寒精自滑。


救陰者,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救陽者,益火之原,以消陰翳。


漸長則生,漸消則死。


實脈舉、按皆強,鼓動有力,為三焦壅塞之候。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3#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4:49:31 | 只看該作者

表邪實者,浮大有力;


裡邪實者,沉小有力;


火邪實者,洪滑有力;


寒邪實者,沉緊有力。


然實脈有真有偽,真者實而聚,偽者實而散,辟辟如彈石,散亂如解索,乃肝腎真臟脈也,非實也,須兼形證察之,庶幾不誤。


凡此皆脈之有真有偽,不可不辨者也。


試再言常變。


浮而無力為陽虛,常也。


然陽虛者必反見陰脈,陽愈虛,脈愈沉細,此真陽不能鼓舞也。


如沉極而反浮,是微陽欲脫之兆;


若得補藥漸浮,而僅得之中候,乃為吉象。


倘忽然而浮,浮而短澀無根,是肺之真臟脈見;


浮而散大無根,是心之真臟脈見,陽將脫矣,汗出如珠不流乃死。


沉而無力為陰虛,常也。


然陰虛者必反見陽脈,陰愈虛,脈愈浮數,此真陰不能潛陽也。


如浮極而轉沉,是真陰將絕之兆。


若得補藥漸沉,而僅得之中候,乃為吉象。


倘忽然而沉,沉而欲絕,知陰將脫矣,色黑黃不澤乃死。


暴病脈當有力,而反模糊不清者,此邪遏於內也,非虛也;


其有沉弱細微,至數分明者,此正不勝邪也。


久病脈當柔軟,而反弦澀細數者,此真陰欲涸也。


浮沉辨表裡,常也。


然沉脈亦有表證,浮脈亦有裡證。


凡察外感,當以緊數與否為辨。


蓋表寒主收引,脈皆緊數而浮;


溫熱從裡發,脈多緊數而沉。


更有脈息素小之人,見似緊非緊,較平日稍為滑急者,即是外邪。


又有邪輕者,或初起未甚者,亦多如此,是又不可不兼證察之。


若其脈緊急太甚,和緩全無,脈雖浮大,自非表邪。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4#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4:50:01 | 只看該作者

凡辨內傷,見甚浮、甚沉、甚遲、甚數、甚大、甚小、甚微、甚實,皆是勞傷之候。


但漸緩則有生意,若弦甚者病必甚,數甚者病必危,弦細再加緊數,則百無一生,以無胃氣故也。


又有始也,為浮、為大、為滑、為動、為數(五陽脈);


繼也,反沉、反弱、反澀、反弦、反遲(五陰脈)。


此由表入裡,由腑入臟之機,其病也進。


始也,為沉、為弱、為澀、為弦、為遲;


繼也,微浮、微大、微滑、微動、微數。


(微字宜玩,五陰脈雖喜轉陽,若忽然暴見,又是脫象)。


此由裡出表,由臟出腑之機,其病也退。


又有脈體本大,而更加洪數,此邪氣日甚也,其病也進;


脈體本小,而漸至緩大,此胃氣將至也,其病也退。


又有五陽脈終為陽,而始為有力之強陽,繼為無神無氣之微陽,知陽將絕矣;


五陰脈雖喜變陽,若忽然暴見,知陽不附陰,孤陽飛越,反照之不長,余燼之將滅也。


又有不以部位拘者,如諸弦皆屬肝脈,諸洪皆屬心脈,諸軟皆屬脾脈,諸浮皆屬肺脈,諸沉皆屬腎脈是也。


又如頭痛一證,脈應在寸,常也;


若少陽、陽明之痛,則不候之寸而候之關,太陽裡邪蓄水之痛,又不候之寸而候之尺。


遺、淋等證,脈應在尺,常也;


若氣不攝精,心為熱灼,又不候之尺而候之寸。


又如六脈中有一脈獨乖者,即當於獨乖之一脈求之,景岳所謂操獨見也。


又有素大、素小、素陰(六陰)、素陽(六陽)之脈,此稟之先天,非病也,病則脈又不同矣。


總之,脈以胃氣為本。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5#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4:50:44 | 只看該作者

經曰:脈弱以滑,是有胃氣。


又曰:邪氣來也,緊而疾;


穀氣來也,徐而和。


夫穀氣,胃氣也。


胃氣為氣血之本原,故無論何脈,但得兼而軟滑和柔之象,便是有胃氣,雖病無危。


若今日尚和緩,明日更弦急,知邪氣之愈進;


今日甚弦急,明日稍和緩,知胃氣之漸至。


頃刻之間,初急後緩者,胃氣之來也;


初緩後急者,胃氣之去也。


察邪正進退生死,一以胃氣為主,則得所指歸矣。


然又有一切痰脈,不能以常情論者。


王中曰:痰滯氣機,往往脈見蝦游、雀啄、代止之形,頃刻之間,時有時無,時大時小,或尺寸一有一無,或關上不見,或兩三路亂動。


有素息多痰,不時而然者,有忽然而然者,有僵仆卒中而然者,皆非死脈也。


凡此皆其變焉者也。知常知變,乃可與言診。


且夫辨真偽,察常變,固貴求諸博;


而審病因,觀進退,決死生,又貴返諸約。


蓋以天地不外陰陽,陰陽不外燥濕。


春山先生分剛柔、圓遏、神氣六字看法,最妙。


病有燥濕,脈有剛柔;


病有進退,脈有圓遏;


病有死生,脈有有無神氣。


學人以剛柔、圓遏、神氣六字為綱,以諸脈為目,則由博返約,綱舉而目張矣。


剛脈者,即古所謂弦、緊、動、澀、牢、革諸脈是也,按之有尖滯彈指之象,主陰虛之燥病。


凡物少雨露滋培,勢必干澀,人少血液灌溉,亦必干澀,有同然也,故以剛脈屬陰虛化燥之病。


柔脈者,即古所謂濡、緩、濫、滑、微、細諸脈是也,按之如絲線,濕泥柔軟之象,主陽虛之濕病。


凡物少風日暄動,勢必軟濫,人少火土蒸運,亦必軟濫,無二理也,故以柔脈屬陽虛化濕之病。


夫陰陽以氣言,剛柔以質言,脈為血脈,有氣有質者也。


故欲知陰陽之氣,須辨剛柔之質,不獨內傷為然也,外感亦然。


但外感以剛、柔二字審病因,以圓、遏二字觀進退。


剛而遏者,為燥邪;


柔而遏者為濕邪。


再以浮、中、沉三候,以察邪之淺深,自有心得。


此皆氣血為邪所阻,不能循其常席,一「遏」字足以賅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4:51:22 | 只看該作者

暑濕之氣(溫病即暑、濕、熱三氣夾雜之邪),從口鼻吸受,病發於內,脈必似數似緩,或不浮不沉而數,或濡緩模糊,至數不清,皆遏象也。


至於風,無定體者也,兼寒燥者緊數而浮,兼暑濕者濡緩而浮(風為陽邪,故脈兼浮)。


火,無中立者也,六氣皆從火化。


化火在經、在氣分,脈必洪緩;


化火入胃腑,與渣滓相搏,脈必沉實而小,甚則沉微而伏。


實而小,微而伏,亦遏象也。


迨裡邪既下,脈轉浮緩而不沉遏,日內必得汗解。


若汗後脈仍沉數者,邪未盡也;


汗後脈轉浮躁者,邪勝正也;


汗後必身涼脈靜,乃為邪盡。


夫靜者,沉細之謂。


然脈雖沉細,而至數分明,與前之澀滯模糊者不同,數日內食進虛回,則脈轉圓浮矣。


圓脈與遏脈反。


遏者,病邪遏伏也;


圓則氣血通調,精神貫注,何病之有?


昔人以胃、根、神三字為診家妙訣。


高鼓峰以脈圓為病愈。


此圓之一字,又得胃、根、神三字之神髓矣。


夫胃、根、神三字,猶不甚確。


蓋有胃即是有神,和柔輕緩,勻淨分明,如雞踐地,從容不迫,所謂胃氣者如此,所謂脈貴有神者亦如此。


至根字之說,古人以沉候為根,又以尺部為根中之根。


歌曰:枝葉雖枯槁,根本將自生。


診危證之脈,必求根以為斷。


然以沉候、尺部為根,仍未得根中之氣。


嘗見五臟絕脈,惟肺絕,脈如風吹毛,空而無根,其他臟絕,脈沉候尺部皆按之鼓指,分外堅搏,如彈石,如循刀刃,如雀啄,如操帶鉤,皆無神而有根者也。


然有根而亦死者,何也?


蓋猶木根深入地中而死者,不得氣故也。


夫木根雖下垂,而根上旁須四面旋繞,得四方之土氣,氣盛方能旁見側出,枝葉四布。


人之脈,隱於肌肉之內,不但下至尺,深至筋骨,亦必按之中間,與肌肉相連一片,如是則氣血交紐,營衛未離,謂之有氣,有氣便是有根。


嘗見陰虧之輩,以及年高之人,其脈若獨然一條扛起,似與肌肉不相連絡,陰與陽分,是謂無氣,萬物非氣不能融貫通連,故言根不若言氣,言胃不若言神。


心主神,肺主氣,神、氣二者,非脈之大原者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4:52:26 | 只看該作者

內傷大要論

 

《內經》論內傷,首言七情。


曰:怒傷肝,悲勝怒(金勝木);


喜傷心,恐勝喜(水勝火);


思傷脾,怒勝思(木勝土);


悲傷肺,喜勝悲(火勝金);


恐傷腎,思勝恐(土勝水)。


此七情之病,還以七情治之也。


又曰:百病皆生於氣,怒則氣上(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上),喜則氣緩(喜則氣和志達,營衛通利,故氣緩。若喜失之太過,則心氣又渙散不收矣)。


悲則氣消(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上焦不通,營衛不散,熱氣在胸中,故氣消),恐則氣下(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下),驚則氣亂(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勞則氣耗(勞則喘息、汗出,內外皆越,故氣耗),思則氣結(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寒則氣收,熱則氣泄(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熱則腠理開,營衛通,汗大泄,故氣泄。指外感言)。


治法:不外急者緩之(甘),散者收之(酸),抑者散之(辛),驚者平之(酸、甘鎮攝),勞者溫之(甘溫),損者益之(甘平),結者散之(辛潤),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之類。


《難經》論五勞,謂自上損下者,一損肺(咳嗽),二損心(盜汗),三損胃(食減便溏),四損肝(善怒、筋緩),五損腎(淋漏),過胃則不治;


自下損上者,一損腎(遺濁、經閉),二損肝(脅痛),三損脾(食減、脹、瀉、肌消),四損心(驚悸、不寐),五損肺(咳喘),過脾則不治。


又曰:損其肺者,益其氣;


損其心者,調其營衛;


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


損其肝者,緩其中;


損其腎者,益其精。


《金匱》謂肺勞損氣,心勞損神,脾勞損食,肝勞損血,腎勞損精,與《難經》同義。


後人又於五勞推為六極。


六極者,數轉筋,指甲痛,為筋極;


牙疼,踵痛,足痿不耐久立,為骨極;


面無華色,頭發墮落,為血極;


膚如蟲行,體肉干黑,為肉極;


肌無膏澤,目無精光,羸瘦肌癢,搔則為瘡,為精極。


然則內傷首言七情者,原病之所由起也;


分言五勞者,明病之所由起、所由傳也;


推言六極者,窮病之所至極也。


一言以蔽之,不外精、氣、神三者而已矣。


且夫精也、氣也,人身之一陰一陽也;


神者,又貫乎陰陽之中,相為交紐者也。


請征諸天地。


天一生水,水降於下,其濁者凝而為土以成地,地所生之草木為地毛,石為地骨,金為石之君,亦地骨之類,火雖生於地,實即天之陽氣蘊蓄於地中者。


是天地者,太極一氣之所化也。


水為天之精,火為天之氣,而水火默運於天地之間,時行物生,終而復始,又為天地之神。


是天地者,亦精氣神一氣之所生生化化者也。


天之神氣,依地以為基;


人之神氣,依形體以為歸宿。


故朱子謂太極為陰含陽;


邵子謂陽為陰之父,陰為陽之母。


凡此皆言根陰根陽,相為交紐,而不可須臾離者也。


以人言之,人身囫圇一個形軀,稟父母之精血凝結而成,猶水之澄清在下,其濁者凝聚為土以成地體。


水為天一之原,水即人之天也。


金為水源,水天本一氣也,故天與水隔則為訟,水行天上則為需。


水之濁者凝而為地,是地本水之渣滓凝結而成。


故人後天生於先天,其形質皆為水類,內外百體,皆賴水養,而火即寓於水之內。


包地之內外,皆天氣也;


包人之內外,皆陽氣也。


天之陽氣,蘊蓄於地中;


人之陽氣,蘊蓄於腎中。


天之陽氣,天心默運於宇宙之間;


人之陽氣,人心默運於形體之間。


人具百體,心生最先;


(西學謂妊胎二十日,心已成模。)百體先死,心死最後。


心本血結而夫人形體皆屬陰物,只有心中一點真陽,得之有生之始,以為本性之靈,明生生之化機。


所謂真陽者,心之神也。


經雖有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智(水性活潑,故主智)。


之分,而要皆心之所之而有所主者也;


雖有喜傷心、悲傷肺、怒傷肝、思傷脾、恐傷腎之分,而要皆心之動而有所累者也。


(觀《大學》心有忿HT 云云便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4:53:23 | 只看該作者

古歌云:別有些兒奇人事紛擾,神氣外用,不能內交心身,是為否。


否者,疲也,否則為未濟。


夜間安寐,如萬物歸根,神氣來復,內交心身,是為泰。


泰者,安也,安則為既濟,是為外坎離。


人能動靜交相養,使神氣常交於心身,則真陽之氣依形軀之陰以為歸宿,心身之坎離交,而心腎之坎離自斷無不交之理!


陰陽交則平,不交則病,相離則死。


故曰內傷百病,不外精、氣、神三者而已矣;


精、氣、神三者,又不外神氣與精交與不交二者而已矣。


請析言之。


勞力者傷氣,經所謂汗出喘息,內外皆越,勞則氣耗是也。


氣耗則陽虛,陽虛必生內寒,內寒必生內濕。


虛則氣浮,脈多浮虛豁大,又或陽虛氣陷,按之不鼓,沉細無力,故仲景謂脈虛為勞,脈大亦為勞。


見證多怯寒、少氣、自汗、喘乏、頭眩、心悸、食減無味、腹脹飧泄、吞酸噯腐、面黃而浮、反不覺瘦,或蒸蒸發熱,必兼體倦、自汗,甚至中虛不運,不能砥柱中流,虛熱上浮,吐血成碗、面黃、舌淡,而無熱象。


此等虛熱,用勞者溫之之法,如建中、保元、歸脾之類,分輕重用之,所謂形不足者,補之以氣是也。


尤須息勞靜養,復其耗散之氣,自可就痊。


否則陽虛不復,傷及真陽,陽痿精寒,寒精自滑,吸短偏臥,又須加溫潤甘平及血肉有情諸品,如枸杞、沙苑、菟絲、蘆巴、製首烏、山藥、扁豆、破故、鹿膠、羊腎、淡菜、海參之類,填補陰中之陽,以固脾胃。


又或陽傷及陰,氣不化精,濕轉為燥,脈變短數、潮熱、骨痛、上咳、下利。


此自上損下,由肺及腎者也,若過胃泄瀉,則治療難矣。


另有一種勞力傷氣之病,因一時負重,偶然傷力,氣逆於上,胸脅疼痛,甚則呼吸亦痛,咳嗽帶紅。


此等傷氣,宜用結者散之之法,如蔞皮、大貝、紫菀、杏仁、枇杷葉,輕降肺中逆氣。


吐紅加蘇子、三七汁、鬱金汁、懷牛膝、丹參、藕汁之類,辛潤以化之,與肺勞損氣治法不同。


若勞心者傷神,又重於勞力傷氣者也。


或卷牘煩劇,或百計圖謀,心神無片刻之靜,心體無安養之時,由是君火內沸,銷爍真陰,不但傷神,並能傷精,陽不依陰,自陰不潛陽,陰虛必生內熱,內熱必化內燥,脈多細澀,甚而數澀,或浮弦搏指,皆陰虛化剛之象。


見證多驚悸、怔忡、心熱、盜汗、虛煩不寐,甚則君火引動相火,傷及真陰,乾咳、吐血、遺滑、淋濁、骨蒸潮熱,諸證叢生。


此亦自上損下,由心及腎者也。


治法必以甘涼育陰,及血肉諸品,填補精液,如補心、固本、復脈、生脈、三才、六味、二至、二仙、五陰之類,隨其輕重用之,所謂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是也。


尤須安心靜養,以後天真陰招攝先天真陽,俾心陽下交於腎,腎陰上交於心,陰平陽秘,乃克有濟。


更有七情傷神之輩,為害尤甚。


嘗見情志怫鬱,悲憂思慮過度,心陽郁結,而肝、脾、肺之氣亦因之郁結。


肝葉撐張,則為脹為痛,多怒多煩;


脾不輸精,肺不行水,則生痰生飲,噯腐吞酸,食減化遲,大便作燥,不燥則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9#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5:01:41 | 只看該作者

在初起時,宜用抑者散之之法。


夫散非發散之謂,亦非辛香破耗之謂。


如逍遙散法,不用散而用湯,減去白朮,借柴胡之微辛以達之,酌加蔞皮、薤白、貝母、杏仁、柏子仁、當歸、酸棗仁、遠志、生穀芽之類,辛潤以開之。


諸仁皆陰中含陽,生機內寓,最能調暢心神。


或再佐牡蠣、決明、龜板、鱉甲之類,咸柔以軟之;


桑葉、釵斛之類,微苦以清之。


稍久則氣結者血亦結,或納穀不順,或大便燥結,或咽中作梗(俗名梅核氣)。


此噎膈將成之候,又須加阿膠、肉蓯蓉、枸杞、蔗汁、梨藕汁、牛乳、白蜜、韭汁、薑汁之類,甘潤、辛潤、咸潤以流暢之。


尤須怡情靜養,庶可獲效。


乃世俗治法,往往見其氣結,即用香附、元胡、木香、砂仁、青皮、厚朴、烏藥諸燥藥,以為辛香流氣。


不知此無形之結,由於太虛之體默運無權,遂至窒礙不通,豈有用辛香破耗之藥,重傷氣血而能轉為流暢之理?


且結則營衛澀滯,氣不運水,必然生痰生飲,或雖見自利,而艱澀不爽。


此皆因結而燥,因燥而濕之見證,與陽虛化濕者有霄壤之分,又豈有用溫燥之藥而能治因燥致濕之理?


往往愈治愈結,脹痛日增,氣血益虛,默運之權益窒,由是成膈、成蠱、成勞,不治者多。


不觀諸《內經》乎!


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傳為息賁者,死不治。


夫二陽,胃也。


發心脾者,謂二陽之病,發於心脾者也。


思為脾志,實本於心,故張雞峰謂噎膈為神思間病。


心脾氣結,飲食漸減,病及二陽。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5:02:22 | 只看該作者

陽明為多血之經,血乃水穀之精氣,賴脾氣以散輸,奉心君而化赤。


今心神受傷,困及其子,飲食不嗜,生化無資;


衝脈上隸陽明,陽明虛則血海(沖為血海)干澀,是以不月。


觀女子不月,而男子少精可知。


血虛則生熱,熱爍則化燥,肌肉干瘦,如風消物,故曰風消。


心火無制,上爍肺金,金燥則不能運布水精以歸正化,津液留於胸中,變為痰飲,咳嗽不已,傳為息賁(氣奔迫而為喘也),何治之有?


此郁損心脾化燥之一端也。


若悲怒恐驚,更易耗傷心腎肝膽精血,尤宜大劑潤養,佐以鎮攝神志,最忌耗散破削,致之不救。


又見悲憂思慮過度,郁損心神。


心主血,諸脈皆屬於心,心氣結而諸脈中營氣自不能循其常度,將見始也氣結,既也血結,結則隧道拘攣,往往腹中有硬塊成形之患,肝膽經脈所過部位,有瘰?成串之患,甚有生乳岩、結核、內疽、附骨、對口、發背等證。


體干,故堅硬;


內附筋骨,故不紅腫;


血燥,故潰後少膿;


肌肉堅硬,故潰後生管,甚則成硬弦多骨之類。


皆剛象也,皆燥征也,與濕熱凝於肌肉,外生癰腫,易潰而多膿水者不同。


凡人膈膜以上屬天氣,頭為諸陽之會,背為陽中之太陽。


凡對口、發背、偏枯、痿痹之類,多屬燥病。


推原其故,多由郁損心神,耗及肝脾腎陰所致;


又或因吸受天之燥邪而發,或因貪食煎 及金石桂附諸燥藥而發。


經曰:熱中、消中,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藥,石藥發癲,芳草發狂,不可不知。


以上諸證,皆瘕,妄用攻堅破積;


勿以瘰 為痰核,妄用行氣消痰;


勿以內疽為陰寒證,妄用辛燥破削。


夫古人陰疽之稱,謂其結於血分也,非謂其為陰寒也。


或曰:寒則凝滯,冬月水澤腹堅,非寒結乎?


曰:必水少而腹始堅,未有長江大河而腹堅者。


且寒與燥同源,嚴寒干結之氣,即是燥邪,故冬月地多堅白坼裂。


堅為剛象,而非柔象,此固理之顯見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5:02:53 | 只看該作者


試觀王洪緒《外科全生集》中陽和二方,以大劑熟地、鹿膠潤補為主,借芥子之辛潤,流通營氣;


熟地與麻黃並用,麻黃僅用十分之一,借以輕達衛氣;


因血結日久,陽氣不得行於其間,故稍佐薑、桂之溫。


薑、桂氣溫熱而體微潤,在其人無熱證者,服之神效,若稍見熱證,則又宜速去薑、桂矣。


凡此皆郁損心神,由氣及血,化成燥證,散見於內外者也。


若是者,心為君主之官,顧不重哉!


若勞、色傷精之輩,更有甚焉者。


先動心以傷神,既勞力以傷氣,終縱情以傷精。


傷精則陰虧,陰虧則易動相火,愈動愈傷,一旦精、神、氣三者皆耗,多致不起。


脈證較勞心傷神者更重。


治法亦不外填補真陰。


但久則陰虛不復,真陰不能招攝真陽,真陽即不能歸附真陰,由是龍火上炎,一火興而五火熾,滿腔皆虛陽充塞,而見顴紅、面赤、喉乾、咽痛、咳喘、音啞、五心如烙、筋急酸疼、骨痛如折、上咳、下利,種種危證。


古法往往見龍雷飛越,用知、柏苦寒直折,非徒無益於真陰,而又戕害乎脾胃。


春山先生曰:龍雷為水中之火,春夏濕升水旺之時,龍雷多動,雨勢愈大,電光愈騰,必得西方風起,天之燥氣下降,龍雷乃藏。


介類稟乾金之燥氣,得坎水之陰精,滋陰潛陽,較勝於丹溪用知、柏多多矣。


古法又有用桂附六味,以為導龍歸海,在陰不甚虛者,或陰虛夾寒濕者,暫用有效,若陰液大虧之人,再以剛燥耗陰,受其害者多矣。


或曰:景岳先生云:丹田暖則火就燥,下元固則氣歸精,甘溫能除大熱,又何不可用之乎?


曰:是也。


夫陰中之陽,如溫泉之氣。


試觀溫泉之氣,其為燥陽之氣乎?


抑為霧露之溉乎?


春日陽從地起,太和元氣,且溫且潤,故草木得之含液而萌芽,腎氣亦猶是也。


知此則當揀體質溫潤者用之,質潤屬陰,氣溫屬陽,方與腎之本體相合。


許學士云:補腎不若補脾。


夫補脾非燥脾之謂,凡甘平、甘淡,皆能補脾。


孫真人云:補脾不若補腎。


夫補腎非涼腎之謂,凡清潤、溫潤、平潤而味甘者,皆能補腎中之脾胃。


補脾、補腎,原兩不相礙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2#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5:03:19 | 只看該作者

草木有汁則長青而不枯,人有液則長濡而不燥。


欲作長明燈,須識添油法。


古人豈欺我哉!


此治內傷大法也。


然內傷藉資藥石,以無情之草木,療有情之形軀,猶落下乘。


古稱真心為大藥,又有以心醫心之法,乃是最妙上乘。


蓋七情、五勞,惟勞力傷氣者,由辛苦而成;


高年虧損者,由衰老所致。

此外無不由心火妄動,耗散真陰而起。


經曰:君火以明。


謂其無形無質,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也。


相火以位,謂宜安其位而不出也。


火生於天而成於地,金、木、水、土中皆有之,但靜則不見,動之則生。


靜中之火,自然之火,能生萬物,經故曰:少火生氣。


動中勞能引動,一切人事煩勞,皆能引動。


動則心病,心病則神病,神病則形病。


人身一個囫圇形軀,百脈相通,內外貫徹,斷無此虛彼實之理,不過略有先後輕重之分,故神、形每相繼為病。


心腎真陰,即被煎熬,而津、精、涕、唾、氣、血、液七般陰物,以及形體之陰,無一不被煎熬。


陰傷則病,陰盡則亡,相火無所歸附,隨君火同去而死矣。


悲夫!


世之患內傷者,趁此陰陽未離,早用養心功夫。


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


蓋寡欲則心虛,虛則靈,靈則生神,神生氣,氣生精,精生形。


常人由形生精,精生氣,氣生神,賴後天之真陰,招攝先天之真陽。


此由神生氣,氣生精,精生形,本先天之真陽,以復後天之真陰,蓋返還之道也。


嘗見養之日久,神與形交,坎離既濟,遍身骨節歷歷有聲,百脈既通,百病自愈,一息尚存,皆可復命,不獨內病全消,即外邪亦不為患。


一心療萬病,不假藥多方。


古人之言,洵足信也!


或曰:孩提之童,亦有不足之病,豈亦由心生乎?


然赤子雖無心,良由父母氣質薄弱,胎元早已有虧,況今元會氣薄,少年知識早開,往往童子之病,亦多自心始(汪?庵先生云:小兒喜怒悲恐,較之成人,更專且篤,不可不察)。


人果能寡欲清心,喜怒哀樂,情不妄發,由是致中致和,天地位而萬物育,豈徒為一身卻病延年計乎?


聖賢誠意正心學問在此,修身俟命功夫亦在此,然則養心之學,其所系豈淺鮮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5:10:29 | 只看該作者

濕氣論

 

蓋聞坤土主濕,濕土寄旺四季,而春夏為甚,季夏為尤甚。


人知避風寒,不知避濕。


能避風寒,不能避濕者,以風寒傷人顯而急,濕傷人隱而緩。


隱則莫見,而受之也深;


緩則不覺,而發之也遲。


濕生於土,本氣屬陰,陰為寒濕,後乃漸化為濕熱。


然陰氣必得陽氣而後升,所以盛夏熱甚濕生,萬物皆潤,溽暑蒸淫,自下而上,升於太虛,為雲霧雨露,則濕之化氣,又為陰中之陽。


陰中之陽,為濕熱。


為溫病,濕熱、溫病,固同氣異名者。


濕熱為病,濕與熱猶分為二;


溫病,濕與熱直合為一,濕中有熱,熱中有濕,濁熱黏膩,故謂之溫。


治之者,須要分別為本氣,為化氣,為分邪,為合邪,為外感,為內傷;


於外感中,又須分別兼風、兼寒、兼暑之因;


於外感、內傷中,又須分別濕多、熱多、化燥、化火之變。


傷人身天氣、地氣之次第,入氣分、血分之淺深。


大抵濕之化氣,多從上受,邪自口鼻吸入,故先傷天氣,次及地氣。


經曰:傷於濕,首如裹。


又曰:濕上甚為熱,是也。


濕之本氣多從內受,總由脾腎陽虛,不能化水所致,故先傷地氣,後及天氣。


經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又曰:腎主水,腎為胃關,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是也。


濕之本氣,又或從外受、下受,傷天氣,並及地氣。


經曰:風濕之傷人也,氣血與邪,並客於分腠之間;


寒濕之傷人也,皮膚不收,肌肉堅固,營血澀,衛氣去。


又曰:陰受濕氣。


又曰: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又曰: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骨,是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4#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5:13:38 | 只看該作者

夫皮膚、肌肉、經絡、筋骨,雖有形質,屬地,而其空竅之營運,實皆天氣主之,此天包乎地之說也。界乎人身天地之間者,則有膈膜。


膈膜之下,肝、膽布焉,三焦(右腎旁三焦腑。)之經脈行焉,相火寄於肝、膽。濕邪傷肺、脾、胃之表,(肺之表,皮膚也;脾之表,四裡下行,肝、膽、三焦適當其沖,上下為邪所阻,不得遂其條達之機,其所寄之相火,必與濕熱同升為病,而見寒熱往來、耳聾、口苦、乾嘔、脅痛、停飲、膈痛等證。


居乎人身前後之間蓋濕土鬱蒸之氣,濕中有熱,熱中有濕,其穢濁黏膩之邪,由地而上,從口鼻傳入,直趨中道,流布三焦,故膜原為藏邪之淵藪,伏邪多發於此焉。


(邪傷毛竅經絡之表與臟腑之裡,皆隨感隨發,惟膜原空隙,如夾牆腹裡一般,最易藏邪,逾時乃發,名曰伏邪。溫,伏邪也。金之劉守真論溫病主三焦,明吳又可又於三焦中揭出膜原。膜原本自《靈樞經》,二公之論,皆獨超千古。)


伏邪往往因風寒而發,得藥開通肺氣,在經之邪,從汗而解,暫覺病退,而半日一日之間,忽然轉重。


此無他,膜原濕熱互釀之邪,從中而作。


斯時也,必視其所傳而藥之。


傳表則從汗解;


邪氣遏伏重者,則從斑疹解;


傳裡則依附胃腸糟粕,必從大便解。


濕為濁邪,以濁歸濁,故傳裡者居多。


藥之邪退,遲一二日,復作復傳,反覆循環,往往經屢下而邪始盡,吳氏又可所謂九傳是也。


其進銳者其退速,其進緩者其退遲;


在春夏發者退速,在秋冬發者俱遲。


愈期速者,兩候(五日為一候)三候,遲者五七候不等。


凡溫病及伏暑晚發,暑濕瘧、痢,多見如此,虛者尤甚。


請析言之。


濕之化氣,為陰中之陽,氤氳濁膩,故兼證最多,變遷最幻,愈期最緩。


其見證也,面色混濁如油膩,口氣濁膩不知味,或生甜水,舌苔白膩,膜原邪重則舌苔滿布,濃如積粉,板貼不松,脈息模糊不清,或沉細似伏,斷續不勻,(脈為邪遏,有似虛寒之象,誤治為害非輕。)


神多沉困嗜睡。


斯時也,邪在氣分,即當分別濕多熱多。


濕多者,無煩渴熱象,天氣為濕阻遏,不能外達下行,則必凜凜惡寒,甚而足冷,頭目脹痛昏重,如裹如蒙,身痛不能屈伸,身重不能轉側,肢節肌肉疼而且煩,腿足痛而且酸。


胸痞者,濕閉清陽道路也;


午後寒熱,狀若陰虛者,申、酉、戌時,金氣主令,又濕邪本旺於陰分也;


小便短澀黃熱者,肺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天氣病地氣因而不利也;


大便溏而不爽,或濡瀉者,肺與大腸相表裡,心與小腸相表裡,天氣病地氣因而不調也。


治法總以輕開肺氣為主,肺主一身之氣,氣化則濕自化,即有兼邪,亦與之俱化。


濕氣彌漫,本無形質,宜用體輕而味辛淡者治之,辛如杏仁、蔻仁、半夏、厚朴、藿梗,淡如苡仁、通草、茯苓、豬苓、澤瀉之類。


啟上閘,開支河,導濕下行以為出路,濕去氣通,布津於外,自然汗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5#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5:14:36 | 只看該作者

經曰:水鬱折之。


謂水上泛,折回而使之下也。


賈真孫曰: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兼風者,汗出、惡風;


兼寒者,惡寒、無汗。


前法酌加蘇梗、桔梗、豆豉、蔥白、生薑之類。


邪在經絡,一身掣痛,酌加桂枝、水炒防己、秦艽之類,以開毛竅經絡之壅。


兼暑者,面赤、口渴、心煩,前法去蔻仁,酌加扁豆花、鮮荷葉清香辟穢,連翹、山梔、滑石輕清微苦淡滲,以解暑濕熱之結。


熱多者,及濕熱合邪病溫者,前論氣色苔脈諸證畢見,更加神煩、口渴,亦用前辛淡法,酌加蘆根、淡竹葉、滑石輕淡辛涼之類,清金泄熱。


肺得清肅之權,自能化濕熱於無何有之鄉。


肺是人身天氣,天氣下降,濁邪焉有不降之理?


或從汗解,或從小便解。


濕熱內郁時,溺赤而清;


濕熱下注,則溺赤而渾。


濕熱治肺,千古定論也。


余氏春山曰:陽為濕鬱,不能外達下行,每見惡寒、足冷,若拘傷寒惡寒之說,投以溫散,其寒反甚,但用蘆根、燈草甘淡通陽利竅,滾煎熱服,下咽即覺熱從外達,津津汗出而解。


屢驗不爽,此其證也。


其有初起神煩而昏者,此濕熱鬱蒸過極,內蒙清竅,前辛涼淡法去蔻仁、厚朴,加細辛二三分、白芥子錢許,辛潤行水開閉,合之蘆根、滑石等味,輕清甘淡,泄熱導濕,蒙蔽即開,亦屢驗不爽。


若初起神智模糊,不能言語,舌苔白膩,無熱象者,此寒燥之氣搏遏水濕,內蒙清竅。急用辛開淡滲法,如杏仁、牛蒡、桔梗、芥子、細辛、通草、茯苓、澤瀉之類。


其辛香辛燥升散諸品,切勿沾唇,即生薑辛潤不燥,亦不可用,以其性升故也。


紅糖甘緩填中,糜粥濃濃膩邪,均在禁例。


愈後亦須忌一二日。


此病與痧麻、霍亂,治法、宜忌皆同。


其大便不利者,用蔞皮、薤白辛滑流利氣機,氣機一開,大便自解,即汗亦自出,隨證均可加入。


假使不知濕家忌汗、忌升,汗則亡陽,升則上蔽;


閉證忌燥、忌升,燥則閉而且結,升則蒙而益蒙。


誤以頭身疼痛、惡寒、無汗、隱疹而用升散,如薄荷、蘇葉、荊芥、防風、羌、獨活等味;


誤以濕蒙清竅,痧麻、霍亂諸閉證,而用藿香葉、香薷蔽,而藥復升之、燥之,必致未閉者閉,已閉者益閉,輕則多言譫語,重則神昏、煩躁,內竅閉極,則目瞑不言,目睛頻轉;


亦必致肝、膽、三焦少火化為壯火,耳聾、乾嘔,甚則痙厥;


又必致邪走皮膚肌肉,發疹發斑。


茲不具論,論其化熱。


其化熱也,氣分邪熱,郁遏灼津,尚未傳入血分,面色紅黃黑混,口氣穢濁,舌苔黃膩,舌之邊尖紅紫欠津,或底白罩黃,混濁不清,重者濃而且滿,板貼不松,脈息數滯不調,神煩口渴。


濕邪化熱,多見此象;


濕熱合邪病溫,初起時亦見此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6#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5:15:20 | 只看該作者

宜用前辛涼淡法,加以微苦,如連翹、山梔之類,或加薑水炒木通之苦辛,內通外達,表裡兩徹,以冀汗解。


濕熱交合,加半夏、薑水炒黃芩,重者加薑水炒黃連三四分,苦辛通降;


漸欲化燥,加知母清滋肺金。


肺氣為濕熱鬱蒸,不能敷布水精外達下行,必見煩渴、多汗、斑疹、停飲等證。


如熱汗時出,大渴引飲,輕者用前辛涼微苦法,加花粉、銀花之類;


重者用白虎湯,辛涼重劑,清肺泄熱,虛者加南沙參。


蓋濕熱清肺,如溽暑炎蒸,金風驟起,頃刻濕收熱退,如登清涼界中。


其邪走皮膚發疹,邪走肌肉發斑,隱隱不見者,用杏仁、牛蒡、桔梗、蔞皮、大貝、銀花、連翹、淡竹葉、通草之類,辛涼開達;


最忌多用辛燥,如蘇葉、薄荷、荊芥、柴胡之類。


斑疹已出,熱重者,用白虎湯酌加元參、銀花、蘆根以化之。


其飲停胸膈者,必見胸膈悶痛、心煩、乾嘔、渴欲飲水、水入則吐等證。


斯時須辨舌苔,如舌苔白膩,則屬飲重,熱因飲鬱而生,宜辛淡化飲。


辛能行水,辛潤,或用五苓散;


清淡如滑石、淡竹葉、蘆根之類。


如飲熱並重,濕熱與氣互結,舌苔黃膩,宜苦辛通降,佐以淡滲,如小陷胸湯、半夏瀉心湯,去參、草、大棗,以薑汁炒芩、連代乾薑,加通草、茯苓、栝蔞皮、薤白等味;


黃芩滑石湯、杏仁滑石湯、黃連溫膽湯,均可選用。


濕熱遏郁肝、膽、三焦經脈,耳聾、乾嘔者,亦宜用上法苦辛開化。


脅痛及欲痙者,加鱉甲、石決明、牡蠣以咸降之,既能柔肝,又能化濕,兩不相悖。


邪傳心包,神昏譫煩,亦須辨舌苔,如舌苔黃膩,仍屬氣分濕熱,內蒙包絡,與前同一病因,宜用半夏瀉心、陷胸等湯,或用杏仁、芥子、薑水炒木通、鹽水炒黃連、連翹、滑石、蘆根、淡竹葉、栝蔞皮之類,辛潤以通之,鹹苦以降之,清淡以泄之,其濕熱濁邪自化,其閉自開。


涼膈散亦可間用(妙在用散),寧上丸、普濟丹亦效。


更有邪傳包絡,化燥傷陰,神昏譫妄,舌赤無苔,此證與前證同一神昏,而虛實相反。


前系舌苔黃膩,濕熱明征;


此系舌赤無苔,傷陰確據。


斯時用藥,最要空靈。


神昏為內閉之象,閉則宜開,心宮乃虛靈之所,虛則忌實。


宜犀角、鮮地黃、連翹、銀花、鬱金、鮮石菖蒲、蘆根、梨汁、竹瀝,和薑汁少許,滾煎熱服。


再用寧上丸或普濟丹,開閉養陰,較牛黃至寶尤勝。


地黃用鮮者,取其滑利。


少加薑汁,涼藥熱飲,取其流通,此即陰陽開闔之理。


蘆根尤宜多用,輕清甘淡,兩清金水,又能泄熱化濕,從膀胱而解。


如此治法,斷無不效之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7#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5:16:33 | 只看該作者

心宮之邪,本屬鬱蒸之氣,無質無形,最忌一派苦寒冰伏,陰柔濁膩,如三黃解毒、三黃地冬、犀角地黃、清營、清宮等湯,集而用之,有闔無開,毫無方義。


今時習俗,尤誤於溫病傷陰之說,不知氣分熱鬱灼津之理,每見舌絳,便用大劑陰柔,是濁熱已遏上焦氣分,又用濁藥,兩濁相合,逼令邪氣深入膏肓,深入骨髓,遂成錮結不解之勢。


又或舌苔黃膩,明系氣分濕熱熏蒸,法宜苦辛開化,乃不用開化,而用大劑涼藥,如三黃、白虎、三石、玉女煎之類,有闔無開,亦足逼令邪氣深伏,邪伏則胃氣不得上升,舌苔因之亦伏,轉成舌絳無苔;


見其舌絳無苔,又用犀角地黃、清宮、增液諸湯,更令邪氣深伏,藥愈清滋,舌肉愈燥、愈赤、愈黑,甚至音啞,神昏竅閉。


斯時若邪在心包,勢稍緩。


二者均屬難救。


於難救之中而求救法,其邪閉心包者,酌用連翹、銀花、蘆根、梨汁、竹瀝、薑汁、鮮石菖蒲之類,和寧上、普濟丹丸以開之。


邪入肝腎,神智尚清者,用復脈湯之類,屢進而墊托之,陰液托足,傳送邪氣,由裡還表,從戰汗而解(邪盛正虛,故汗必先戰)。


又有神昏、譫煩,舌苔黃燥、黑燥,而有質地,此胃腸實邪,地氣壅閉,天氣因之亦閉,宜承氣湯急下其邪,以決壅閉。


陰虛者,加鮮生地、元參、蘆根清輕滑利之品,滋燥養陰足矣。


若陰柔滋膩藥多,雖用大黃,亦恐不解,是滋陰轉致傷陰也。


濕熱化氣,病患之天氣及膈膜、肝、膽、三焦者如此。


濕熱病天氣,若脾腎不虛,即從天氣而化,不致內傳;


若脾腎素虛,或誤於藥,或膜原之邪本重,皆令內傳。


邪既內傳,不能還表,即從裡治;


從裡治,最要辨其人之體質陰陽、濕多熱多,即可知虛實之分。


若其人色白而肥,肌肉柔脆,素有寒濕,此金水之質,其體屬陰,濕邪不易化熱,多病太陰脾土。


病脾土,則舌苔腐白,或底白灰滑,見證多胸痞脘悶、不飢、不食、不便,或大便溏滑;


或濕鬱為熱,走入肌肉,發為陰黃,黃而昏暗,如熏黃色,而無煩渴熱象,或漸次化熱,舌苔黃滑,口乾而不多飲。


其未化熱者,宜苦辛淡溫法,如除濕湯、吳氏加減正氣散之類;


已化熱者,宜苦辛淡清法,如加減正氣散加清藥、溫膽湯、清熱滲濕湯之類。


發黃,酌加茵陳、黃柏、梔子之類。


斯病也,若誤以脘悶等證為食滯,而消之、下之,則脾陽下陷,濕邪內漬,轉成洞泄、脹滿諸病,如是則又當急救脾腎之陽,用寒濕門方法治之。


若其人蒼赤而瘦,肌肉堅實,素有濕熱、肝熱,此木火之質,其體屬陽,濕邪最易化熱,多病陽明胃土。


病胃土,又要分別有形質與無形質,若無形濕熱,與氣相搏,舌苔黃滑而無質地,或有質地而黃膩,見證多嘔逆、心煩、口渴、間有譫語、胸脘痞悶,按之不痛;


或濕熱瘀遏,走入肌肉,發為陽黃,黃而鮮明,如橘皮色。


法宜苦辛通降,如黃芩滑石湯、半夏瀉心等湯,量加栝蔞以通之。


陰虛者,加以育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5:16:59 | 只看該作者

如舌苔黃濃,脈息沉數,中脘按之微痛不硬,大便不解,此無形濕熱與有形渣滓相搏,按之不硬,多似敗醬色溏糞,宜兼用酒煮大黃為丸,緩化而行,重者加熟大黃、元明粉磨蕩而行。


設使大劑攻下,走而不守,則必宿垢不行,反行稀水,徒傷正氣,變成壞證。


若舌苔黃如沉香色,或黃黑而燥,脈沉實而小,甚者沉微似伏,四肢發厥,或渴喜熱飲,此皆裡氣不通之象,酌用三承氣湯急下之。


中脘痞滿按痛,邪在胃腑,宜小承氣湯。


當臍及小腹按痛,邪在小腸,胃脘下口及臍兩旁按痛,邪在大腸,熱結旁流,按之硬痛,必有燥矢,均宜調胃承氣湯鹹苦下之。


脘腹均按痛,痞、滿、燥、實、堅悉具,痞滿為濕熱氣結,燥實堅為燥矢,甚則上蒸心包,下爍肝、腎,煩躁、譫語、舌卷、囊縮,宜大承氣湯急下之。


陰傷者加鮮生地、元參、知母、蘆根之類足矣。


蓋速下其邪,即所以存津液也。


少腹按痛,大便色黑如漆,反覺易行,其人喜笑若狂,是腸胃蓄血,上干包絡,小便色黑自利,是膀胱蓄血,均宜桃仁承氣湯急下之,或合犀角鮮地黃湯,以清包絡。


發黃、小便不利、腹滿者,茵陳蒿湯下之。


其有氣虛甚而邪實者,宜參黃湯;


陰虧甚而邪實者,宜護胃承氣湯去芒硝,或增液承氣湯下之;


即虛極不任下者,宜用鮮生地汁、小生地汁、元參、知母、栝蔞、麻仁、蜂蜜、梨汁,稍加薑汁之類,滑以去著,辛以潤燥。


慎勿當下不下,徒用滋膩,俾邪無出路,轉致傷陰;


亦勿遲回顧慮,致令失下,虛人尤不可失,失則邪愈盛、正愈衰,後即欲下而不可得矣。


更有邪熱化燥,傷及腎陰,旦慧夕劇,面少華色,或邪傷肝之經脈,發痙、發厥,審其有熱無結,則又惟有酌用增液、二甲復脈等湯,養陰托邪而已。


又有發黃、小便不利而渴、腹不滿者,及熱入膀胱,小便澀痛者,桂苓甘露飲最妙。


其或病中遺滑,濕熱襲入精竅,小便澀痛者,甘露飲加龜板、石決明、蘆根,一面養陰,一面化濕,兩不相悖。


濕熱化氣,病患之地氣者又如此。


至於暑,即濕熱合邪,醞釀為害,與前證無異。


伏暑及伏暑晚發,較春夏溫病來勢稍緩,而病實重。


初起微寒發熱,午後較重,狀似瘧疾,而不分明;


繼而但熱不寒,熱甚於夜,天明得汗,身熱稍退,而胸腹之熱不除,日日如是,往往五七候始解。


推此病之由,總緣陰虛之質,夏月汗多傷液,內舍空虛,陽浮於外,暑濕合邪,深踞膜原,夏月伏陰在內,陽邪處於陰所,相安無事,然雖暫無患,必有焦煩、少寐、飲食少納,面少華色之象,秋來陽氣漸斂,邪與正爭而病作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9#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5:17:34 | 只看該作者

初起邪在氣分,必須分別濕多熱多,尤須知此病從陰虛而得,邪熱一傳陰分,即當以育陰養液托邪為第一義。


余前謂陰柔滋膩不可誤用者,謂邪在肺經氣分,氣為邪鬱,不能敷布水精,而見煩渴、舌赤諸燥象,自當輕清開化,若用陰柔,則肺氣愈遏,金不生水,燥必轉甚,邪近心宮。


邪閉心宮,亦當輕虛開泄,若用陰柔,則心氣愈遏,邪無出路,閉必益甚;


邪已傳裡,即當攻下,若但用陰柔,是揚湯止沸,非釜底抽薪。


此皆不當用而用之者也。


余豈謂陰柔養液之不可用乎?


況伏暑本由陰虛得乎!


雖然,亦自有辨伏暑有濕辛淡法,忌用涼藥;


熱多者,舌苔黃滑,或黃膩,脈息細數而遏,口乾頻飲而不能多,宜用前辛涼淡法。


邪在膈膜上下,乃由表傳裡之漸,舌苔黃膩而濃,胸痞、脘悶、乾嘔、心煩、口渴,乃濕熱與氣相搏,雖近乎裡,卻仍在氣分,宜用前辛苦通降法。


邪傳心包,用寧上丸開法。


若傳及肝、腎,見有陰虛諸證,即宜加養液,如南北沙參、元參、細生地、麥冬、鮮石斛、玉竹、龜板、阿膠之類。


邪未傳裡時,寒已退、而熱不解者,亦用此法。


若邪已傳裡,而多,或雖多而仍覺不爽,宜於辛苦劑中,加熟大黃、栝蔞緩通之,或酒煮大黃為丸緩化之,往往服一二錢,大解一次,再服再解,不服不解,如此服五七次,行五七次,而邪始盡。


非病者多食之過也,亦非宿滯之多也,乃膜原伏有暑濕,脾胃因散輸不力,小腸亦變化機遲,所進穀食,皆化糟粕,不化津液,所以屢解不盡。


暑濕本屬濁邪,以濁附濁,膠滯纏綿,焉能脫然而解?


若初起誤用辛散,傳裡又誤用峻下,必致亡陰,變成神昏、痙厥、脫厥不救。


其有裡邪已盡,熱仍不退者,審其舌無多苔,或苔薄而無質地,則一以育陰養液托邪為主,如北沙參、大生地、玉竹、元參、麥冬、龜板之類。


虛甚而神氣消索,無熱象者,甘涼猶不中?,宜用甘平甘潤之劑,如六味地黃湯、復脈湯之類,頻進而墊托之,切勿見其不效,中途易法,致令不救。


往往上焦之邪,因中無砥柱,內舍空虛,乘虛內陷,得育陰墊托,從中、下焦血分,復還氣分,發白?而解。


白?細小,色白有水,多發於胸腹、缺盆、肩頸為陰涸之象。


亦有育陰墊托,由裡還表,邪從汗解,將欲汗時,脈必浮緩,苔必宣松,汗解後,舌苔有即退者,有遲一二日始退者,必得苔淨、脈靜、身涼,舌之兩旁生薄白新苔,方為邪盡。


一切外邪、伏邪,均系如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0#
 樓主| 發表於 2013-1-15 05:18:49 | 只看該作者

更有婦女經水適斷、適來,而病溫者,熱入血室,旦明夕昧,夜更神昏,低聲囈語,如見鬼狀,甚有當面與言,若罔聞知,而戶外之事,反能聞之見之者,人咸以為怪,而非怪也。


蓋肝藏魂,肺藏魄,魄強者魂乃安。


今熱入血室,血液耗盡,肝為將軍之官,最惡血燥,肝血既燥,又加水竭金枯,腎水不足以涵濡,肺金不足以灌溉,肝遂不能自藏其魂,而飛揚外越,名曰離魂。

離魂則出入無時,故戶外之事,皆能聞且見之也。


又有病者自覺己身化作兩人並臥者,亦離魂所致。


虛勞等證,往往如此。


治法一以大劑甘潤育陰為主。


初病熱入血室,仲景嘗用小柴胡湯領邪外出,余嘗以青蒿易柴胡,加生地、當歸、元參、麥冬養血養陰,山梔、澤瀉導血室之邪,下行膀胱,以為出路。


有瘀少腹按痛者,加赤芍、桃仁、鱉甲、龜板化瘀滋陰;


暑未盡者,黃芩、半夏苦辛化邪。


最忌攻下,即有實邪,亦必審其舌苔黃燥而有質地,脘腹按痛,大便不解,或經水適來,邪搏瘀停,少腹板痛,或大便色黑如漆,實有熱結、停瘀見證,方可用桃仁承氣湯下之,尤須加生地、當歸、元參、麥冬養血滋陰,以固其本。


蓋水淺者舟停,水足則舟自行也。


婦人產後病溫,亦當如此。


其有產前病溫者,見有裡證,當下則下。


蓋胎因邪不安,去邪即是安胎,但宜加養血藥。


又有暑濕合邪病瘧,或伏暑晚發,轉為瘧疾,此與尋常瘧疾不同,脈苔見證,皆與伏暑無異,但作止有期,病勢較減,治法與伏暑無異,亦要分別濕多熱多,酌用辛淡、辛涼、辛苦等劑。


按暑濕瘧邪,伏於膜原半表半裡,與少陽半表半裡無涉。


今時概用小柴胡湯,不獨不效,往往致肝膽相火與濕熱同升為病,而見發嘔、發痙、發驚等證。


夫傷寒病邪在少陽,寒熱往來,是寒已而熱,熱已而寒,往來不斷,而無止期,故曰「往來」,不曰「來往」。


暑濕瘧疾,先寒後熱。


衛氣行於膜原,入於陰爭,外無所衛,則惡寒;


出與陰爭,陰無所護,則發熱。


熱後汗出即退,是寒來熱往,作止有時,與少陽之寒熱往來無止期者,大相徑庭。


又有一種伏暑瘧疾,詳載《內經》。


經曰:當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


又曰:?瘧皆生於風。


又曰:夏傷於暑,秋成?瘧。


又曰:夏傷於暑,熱氣盛,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營氣之所舍也(此指暑熱),令人汗空疏,腠理開,因得秋氣,汗出遇風,及得之以浴,水氣舍於皮膚之內,與衛氣並居,衛氣日行於陽,夜行於陰,此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薄,內外相薄,是以日作;


其氣之舍深,內薄於陰,陽氣獨發,陰邪內著,陰與陽爭不得出,是以間日作。


其篇首論蓄作有時,先寒後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3 16:51 , Processed in 0.12500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