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精靈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成方切用】

 關閉 [複製鏈接]
461#
 樓主| 發表於 2013-1-4 21:28:40 | 只看該作者

消渴方

 

(丹溪)、治渴證胃熱,善消水穀。


(渴而多飲為上消,肺熱也。


多食善飢為中消,胃熱也。


渴而小便數有膏為下消,腎熱也。


黃口必以清其熱。


血分渴者,喜飲熱水,宜甘溫酸劑,以滋其陰。


上輕,中重,下危。


如上中平,則不傳下。


腎消,小便甜者為重。


水生於甘,而死於咸。


小便本咸而反甘,是生氣泄,脾氣下陷入腎中。


為土克水也,多死。)


黃連、天花粉、生地汁、藕汁、牛乳、將黃連花粉為末。


調服,或加薑汁蜂蜜為膏,噙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2#
 樓主| 發表於 2013-1-4 21:29:03 | 只看該作者

地黃引子

 

(易簡)、治消渴煩躁,咽乾面赤,腎火上炎。


人參、黃、(蜜炙)、甘草(炙)、生地黃、熟地黃、天冬、麥冬、枇杷葉(蜜炙)、石斛澤瀉此方生津補血,潤燥止渴,佐以澤瀉枳殼,疏導二腑。


(澤瀉瀉膀胱之火,枳殼寬大腸之氣。)


使小腑清利,則心火下降。


(心與小腸相為表裡。經其渴自止矣。)


喻嘉言曰:人參白虎湯,專治氣分燥熱,此湯專治血分燥熱。


竹葉黃、湯,兼治氣血燥熱,宜辨證而擇用之。


附竹葉黃、湯,淡竹葉生地黃各二錢。


當歸川芎芍藥麥冬炒黃芩人參黃、甘草半夏、石膏各一錢。


治消渴氣血兩虛,兼有胃火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3#
 樓主| 發表於 2013-1-4 21:29:30 | 只看該作者

治久嗽方

 

(千金)、潤肺散寒。


(白蜜滑能潤肺,生薑辛能散寒。)


白蜜(一斤)、生薑(二斤取汁)、先秤銅銚知斤兩訖,納蜜薑汁,微火熬令薑汁盡,唯有蜜斤知母止嗽時嚼服,(——此處缺文。)


【瓊玉膏】

 

(申先生)治乾咳嗽。


(有聲無痰,謂之乾咳,緣肺腎津枯所致。若火鬱其痰而乾咳者,當用升發之藥,如逍遙散之類,隨用滋陰之劑收功。)


地黃(四斤)、茯苓(十二兩)、人參(六兩)、白蜜(二斤)、先將地黃熬汁去渣,入蜜煉稠,再地黃滋陰生水。


水能制火。


白蜜甘涼性潤。


潤能去燥。


氣為水母。


土為金母。


故用參苓補土


【麻仁蘇子粥】

 

(本事方)、治老人風秘。


(許叔微曰:一婦年八十四,忽腹痛頭痛,惡心不食。議補脾治風,清利頭目。服藥難愈,全不進食,其家憂惶。予辨前藥皆誤,此是老人風臟腑壅滯,聚於胸中,則腹脹惡心,不思飲食,上至於巔,則頭痛不青也。令作此粥,而氣泄,不結烘如椒者十余枚,漸得通利,不藥而愈矣。)


及產後大便不通。


(婦人產後種疾,鬱冒則多汗,多汗則大便不通,故難於用藥。)


大麻仁、紫蘇子、等分。


洗淨合研,再用水研,取汁煮粥。


麻仁陽明正藥,滑陽潤燥,利便除風。


蘇子兼走太陰,潤肺通腸,和血下氣。


行而不峻,緩(——此處缺文。)


【桑白皮等汁十味煎】

 

(許仁則)、治氣嗽經久,將成肺痿。


乍寒乍熱,唾涕稠黏。


喘息氣上,唇有唾血者。


漸覺瘦悴,小便赤少,色敗毛聳。


此亦成蒸。


及久嗽成肺癰,唾悉成少。


桑白皮(一升)、地骨皮(三升。二味合煎。取汁三升。)、生地汁(五升)、生麥冬汁(二升)


麥冬生地葛根竹澀薑手,煎如飴糖。


夜臥冬補肺生津,地骨退膏補土以生金,地汁(——此處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4#
 樓主| 發表於 2013-1-4 21:29:54 | 只看該作者

滋燥養營湯

 

治炎爍肺金,血虛外燥,皮膚皴揭,筋急爪枯,或大便風秘。


(肺主皮毛,肝肝血不足,風熱勝而筋燥,故外見皮毛枯槁,肌膚燥癢,內有筋急便秘之證。)


當歸(酒洗二錢)、生地黃、熟地黃、芍藥(炒)、黃芩(酒炒)、秦艽(一錢)、防風甘草(五火而益血為臣潤。)


又秦艽能劑則補陰血為佐(——此處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5#
 樓主| 發表於 2013-1-4 21:30:15 | 只看該作者

白茯苓丸

 

治腎消,因中消之後,胃熱入腎,消爍腎脂。


令腎枯燥,遂致此疾。


兩腿漸細,力。


(腎消即下消,乃上消中消之傳變,飲一溲二,溲如膏油。王注曰:肺主氣,氣則氣能管束津液,其精微者,榮養筋骨血脈,余者為溲。肺病則津液無氣管攝,而精隨溲下如膏油也。)


茯苓、黃連、花粉、萆、熟地黃、覆盆子、人參、元參(一兩)、蛇床子(七錢五分)


雞茯苓降心火而交肺腎,連清脾火而瀉心。


石斛平胃熱而澀腎,熟地元參生腎水,覆盆蛇床固而止渴,毋乃心地(——此處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6#
 樓主| 發表於 2013-1-4 21:30:35 | 只看該作者

文蛤散

 

本文云,渴欲飲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文蛤一味杵為散。以沸湯五合,和服方寸匙。


金匱於小溲微覺不利,蚤用文蛤一味治之。


方書從不錄用,詎知軟堅之品,非劫陰即傷陰。


之表(——此處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7#
 樓主| 發表於 2013-1-4 21:30:54 | 只看該作者

黃湯

 

(本事方)、治心中煩躁,不生津液,不思飲食。


黃?熟地黃、芍藥、五味子、麥冬、天冬、人參、甘草、茯苓、加薑棗烏梅煎。


黃?人參補氣,熟地芍藥補血。


烏梅五味,斂耗生津。


天冬麥冬,瀉火補水。


茯苓淡以利濕(——此處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8#
 樓主| 發表於 2013-1-4 21:31:12 | 只看該作者

宣明黃湯

 

治心移寒於肺,為肺消,飲少溲多,當補肺平心。


黃?(三兩)、五味子、人參、麥門冬、桑白皮(二兩)、枸杞子、熟地黃(兩半)、為末。


每服(——此處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9#
 樓主| 發表於 2013-1-4 21:31:30 | 只看該作者

宣明麥門冬飲子

 

治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胸滿心煩,精神短少。


人參、茯神、麥門冬、五味子、生地黃甘草(炙)、知母、葛根、栝蔞根(等分)、咀。


每服五。


喻嘉言曰:宣明二方,為內經心移寒移熱兩證,各出其治。


一種苦心,非不可嘉。


然移寒移必瀉正(——此處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0#
 樓主| 發表於 2013-1-4 21:31:50 | 只看該作者

【易老門冬飲子】

 

治老弱虛人大渴。


人參、枸杞子、白茯苓、甘草、五味子、麥門冬、加薑煎。


喻嘉言曰:按易老方,即變宣明麥冬飲子,去生地知母葛根,加枸杞也。


方下不言心移熱於無過(——此處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1#
 樓主| 發表於 2013-1-4 21:32:15 | 只看該作者

豬膏湯

 

治過勞四肢,筋液耗竭,數數轉筋,爪甲皆痛,不能久立,名曰筋極。


(肝主筋,六極之一也。經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筋骨過勞,耗其津液,不能榮養急而筋數轉也。爪甲者,筋之余,筋屬木,猶木枯則枝葉皆萎也。不能久立,筋衰不也。)


豬脂、薑汁(二升)、酒(五合)、先將豬脂薑汁,熬取三升,再入酒,分三服。


津竭筋枯,非草木之藥卒能責效。


豬脂潤能養筋,薑汁辛能潤燥,酒和血而性善行,取易達除薑汁,加金銀花,煮酒飲,治瘡疥,最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2#
 樓主| 發表於 2013-1-4 21:32:36 | 只看該作者

豬膏發煎

 

(金匱)、治諸黃,令病從小便出。


豬膏(半斤)、亂髮(如雞子大三枚)、二味和煎,發消藥成,分再服。


徐忠可曰:此為黃膽之穀氣實者設也。


腎為胃關,胃家穀氣實,則氣閉而腎燥。


故以豬膏潤注又腹大如鼓,百藥不效。


用豬膏四兩,發灰四兩,一劑而愈。


仲景豈欺我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3#
 樓主| 發表於 2013-1-4 21:33:00 | 只看該作者

人參白虎湯

 

原治太陽中喝,汗出惡寒,身熱而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4#
 樓主| 發表於 2013-1-4 21:33:20 | 只看該作者

竹葉石膏湯

 

治虛煩燥渴。


以上二方俱見卷八下瀉火門,喻嘉言曰:按此二方,治火熱傷其肺胃,清熱救渴之良劑也。


故消渴病之在上焦者,必取用而飲津門亦不傳下消矣。


三消皆可用,予實不敢信其然也。


乃至三因之石子薺、湯,潔古之清涼飲子。


俱從此方增入他藥,引入他臟。


全失急救肺胃之意,此後賢之所以為後賢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5#
 樓主| 發表於 2013-1-4 21:33:44 | 只看該作者

甘麥大棗湯

 

(金匱)、治婦人臟燥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亦補脾氣。


(婦人血室受積而鬱久為熱,則臟為之燥。靈樞曰:一陰主關,關至闔折,則肝氣絕而喜悲,則知乘肝,為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病從血來,故見陰象也。靈樞曰:胃病善伸數欠顏則知燥氣侵胃,為欠伸。但使肝氣津潤,君火不亢,則臟陰不燥,何致乘肝侵胃。今令悲傷欠伸,其肝陰之熱可知,心肺之熱亦可知,故以甘麥大棗湯主之。)


甘草(三錢)、小麥(一升)、大棗(十枚)、以水六升。


煮取三升。


分溫三服。


小麥能和肝陰之客熱,而養心液,且有消煩利溲止汗之功,故以之為君。


甘草瀉心火而和胃主,(——此處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6#
 樓主| 發表於 2013-1-4 21:34:08 | 只看該作者

卷八 下 瀉火門

 

內經至真要大論所列病機,凡言火者五,言熱者四,似皆謂之火也。


然諸病之見於諸篇者悉病於篇為真之不甚則之元病在為病急烈又何難哉。


惟虛病為最者,正以大腸之火。


山梔此不可。


黃芩清之火,善除骨蒸梨汁貝母,解上清肝腎大腸之火瀉諸經之浮火,元胡黃連,瀉五臟之火,澤瀉車前子,瀉陽明諸經實熱滋心腎不交,已若盡之。


然(——此處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7#
 樓主| 發表於 2013-1-4 21:34:33 | 只看該作者

黃連解毒湯

 

(相傳此方為太倉公火劑,而崔氏治劉護軍,又云其自製者。)


治一切火熱,表盛,狂躁煩心。


(邪入於陽則狂,心為熱所擾則煩,躁則煩之甚也。)


口燥咽乾。


(火盛大熱乾嘔。(熱毒上逆。)


錯語不眠。


(熱昏其神,崔尚書曰:胃有燥屎,令人錯語。亦令人錯語。若秘而錯語者,宜承氣湯。通而錯語者,宜黃連解毒湯。)


吐血衄血。


(衄血者,當汗不汗,蘊熱逼血上行也。)


熱甚發斑。


(熱毒入胃。)


黃連、黃芩、黃柏、梔子、等分。


三焦積熱,邪火妄行,故用黃芩瀉肺火於上焦,黃連瀉脾火於中焦。


(王海藏曰:黃連瀉心膀胱也。微熱三下濕熱水丸,名三黃金花丸。治中外諸熱,寢汗切牙,夢語驚悸。吐衄淋秘,勞嗽骨蒸。加大黃名粥丸火生氣(汗陽連(丹受則血歸經而自安矣。寇宗、曰:以苦泄其熱,就以苦補其心,蓋一舉而兩得之。吳鶴皋曰:治病必求其本。陽毒上竅出血,則熱為本,血為標。能去其熱,則血不治而自歸經矣。李士材曰:古人用大黃治虛勞吐血,意甚深微。蓋濁陰不降,則清陽不升。瘀血不去,則新血不生也。楊仁齋曰:血遇熱則宣流,故止血多用涼藥。然亦有氣虛挾寒,營氣虛散,血亦錯行,所謂陽虛陰必走是已。法當溫中,使血自歸經,宜理中東加木香,七氣東加川芎,或甘草乾薑湯,甚效。)又大黃用酒浸,蒸晒九次,蜜丸,名三黃丸。治三焦積熱,頭項腫痛,目赤口瘡,心膈煩躁,大便秘結,小便赤澀,及消渴羸瘦,(消渴羸瘦,由於火炎水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8#
 樓主| 發表於 2013-1-4 21:34:57 | 只看該作者

附子瀉心湯

 

(仲景)治傷寒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


傷寒心下滿硬而痛者為結胸,硬滿而不痛者為痞。


經曰:心下痞,按之濡,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


心下痞,而復惡寒汗附子瀉心湯。


大抵諸痞皆熱,故攻之多寒劑。


此加附子,恐三黃重損其陽,非補虛也後復汗,或下後陽虛,故惡寒汗出。


諸瀉心湯,皆治傷寒痞滿,滿在心胸,不在胃也病痞滿,有寒熱虛熱之不同。


保命集云:脾不能行氣於四臟,結而不散則為痞。


傷寒之為寒鬱內熱,宜苦泄。


雜病之痞,為氣不滌暢,宜辛散。


大黃(二兩)、黃連、黃芩(一兩)、附子(一枚。炮去皮臍。別煮取汁。)


吳鶴皋曰:心下痞,故用三黃以瀉痞。


惡寒汗出,故用附子以回陽。


非三黃不能去痞熱,無之二下者類解渴作痞中關上活人足吐心湯胃之發於分之陽發當有(——此處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9#
 樓主| 發表於 2013-1-4 21:35:24 | 只看該作者

半夏瀉心湯

 

(仲景)、治傷寒下之早,胸滿而不痛者為痞,身寒而嘔,飲食不下,非柴胡證。


經曰: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柴胡證具。


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


此難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欲發熱汗出而解。


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


若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也,宜半夏瀉心湯。


凡用瀉心者,皆屬誤下之證,非傳經熱邪也。


半夏(半升)、黃連(一兩)、黃芩、甘草(炙)、人參、乾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成氏曰:否而不泰為痞,苦先入心,瀉心者必以苦。


故以黃連為君,黃芩為臣,以降陽而升者,而大證,嘉言怫寒寒熱不可陽驟得苦猶恐除人參再加甘草,(一兩,合前四兩。)名甘草瀉心湯。


(仲景)治傷寒中風,醫反下之,下利胃虛退並云甘草能除滿,以脾健運則滿除也。


觀仲景用以消痞,豈非取其散滿哉?


又按此乃傷寒之下利腸鳴也。


雜證腸鳴,亦多屬脾胃虛。


經云:脾胃虛則腸鳴腹滿。


又云:中氣不足,腸為之苦鳴,宜參朮補劑加甘草芩連枳實乾薑等。


丹溪曰:腹中水鳴,乃火激動其水也,宜二陳東加芩連梔子。


加生薑四兩,名生薑瀉心湯。


(仲景)治汗解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噯同),食臭,完穀不化,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


(客氣上逆,伏飲搏膈,故痞硬。


中氣不和,故干噯。


胃虛火盛,邪熱不殺穀,故完穀不化。


脅下有水氣,土弱不能制水,故腹中雷鳴下利,謂之協熱利。


為汗後胃虛,外損陽氣,故加生薑以散邪滌飲,益胃復陽。


劉河間曰:瀉而水穀變色者為熱,不變色而澄徹清冷者為寒。


若肛門燥澀,小便黃赤,水穀雖不變,猶為熱也。


此因火性急速,食下即出,不及克化,所謂邪熱不殺穀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0#
 樓主| 發表於 2013-1-4 21:35:51 | 只看該作者

白虎湯

 

(仲景)、治傷寒脈浮滑,表有熱,裡有寒。


(浮為在表,滑為在裡,裡寒指傷寒,即病熱之本因也。)


及三陽合病。


脈浮大,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尿。


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頭上生汗,手足逆冷,自汗出者。


(腹滿身重,口不仁,?語,陽明證也。


面垢,少陽證也。


遺尿,太陽證也。


三證之中,陽明為多,屬表裡有邪。


發表則燥熱益甚,故譫語。


攻裡則陰氣下竭,而虛陽上脫,必額汗出手足逆冷。


若自汗出者,三陽熱甚也,與此湯以解內外之熱。)


通治陽明病脈洪大而長,不惡寒反惡熱,頭痛自汗,口渴舌苔,目痛鼻干,不得臥,心煩躁亂,日晡潮熱,或陽毒發斑,胃熱諸病。


(邪熱盛,故脈洪大。外無寒邪,故不惡寒反惡熱。中風有汗,傷寒無汗。傳入陽明則有汗,謂之熱越,故陽明病法多汗。裡熱故作渴,陽明主肌肉,故肌熱。脈交、中,故目痛。脈挾鼻,金燥故鼻干。胃不和故臥不安。人之陽氣,晝日行陽二十五度。平旦屬少陽,日中屬太陽,日晡屬陽明。傷寒證中,日晡潮熱,為胃實無虛證,胃熱失下則發斑。)


石膏(一斤)、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粳米(六合)、先煮石膏數十沸。(味淡難出。)


再投熱淫於內,以苦發之,故以知母苦寒為君。熱則傷氣,必以甘寒為助,故以石膏甘草為臣。


瀉胃專治陽脾虛發力。


類而格陽重寒則冷,而邪入裡深,則深而病垣曰:皋曰:病則投渴,忌加人參三兩,名人參白虎湯。


(仲景)治傷寒渴欲飲水,無表證者。


(白虎解熱,人參生津。俱無癃秘和者已亦傷發寒其表不解,全是麻黃與葛根證,安可行白虎也。)


亦治太陽中、,身熱汗出,惡寒足冷,脈微而渴。


(身熱惡寒為在表,足冷脈微,又不可表。)


亦治火傷肺胃,傳為膈消。


(喻嘉言曰:肺消以地黃丸治其血分,腎消以白虎湯治其氣分。病不能除,醫之罪也。)


加蒼朮名曰虎加蒼朮湯,治濕溫脈沉細者,沉細屬濕,先受暑,後受濕,暑濕相搏名濕溫。


其證脛冷腹滿,頭痛身痛多汗,渴而譫語。


李東垣曰:動而傷暑,火熱傷氣,辛苦之人多得之,宜人參白虎湯。


靜而傷暑,濕勝身重,安藥之人多得之,宜蒼朮白虎湯。


加桂枝名桂枝白虎湯,(金匱)治溫瘧,但熱不寒,骨節疼痛,時嘔。


除粳米加人參,名化斑湯,治胃熱發斑脈虛者。


加柴胡黃芩半夏,名柴胡石膏湯,治暑嗽喘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8 11:03 , Processed in 0.10937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