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2818
發表於 2013-9-1 12:26:24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2)從益、害診方面分析</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主要注意其飲食、身體活動、心理活動、時辰季節、氣候變化、藥物及療術等因素,分析哪些有益於疾病的緩解,哪些有害於疾病的康復。 </STRONG></P>
<P><BR><STRONG>以上述赫依(氣)與血併合證且赫依(氣)占主導的病為例:在飲食上食用蓧面、山羊肉、酒等具有重、輕、糙性質的食物,起居方面體力活動過盛或長期伏案疾書或腦力勞動過度或急躁、激動、欠缺睡眠等因素對身心是有害的,因而易誘發和加重病情。 </STRONG></P>
<P><BR><STRONG>蒙醫學利用疾病的這一特點進行診斷,這對於疾病類證鑒別具有重要的意義。 </STRONG></P>
tan2818
發表於 2013-9-1 12:26:46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3.病症部位</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有關病症部位,根據古籍醫典的記載:病症部位主要為皮膚、肌肉(包括脂肪)、脈管或脈絡(血管與神經)、骨骼、臟腑與五官等,歸結起來不外乎五臟、六腑和身體的上、中、下或內外、間隙等三方面。 </STRONG></P>
tan2818
發表於 2013-9-1 12:27:04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1)五臟屬陽的範疇</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由於部位的原因患病時發生血、希拉(火)之熱證的機會較多。 </STRONG></P>
<P><BR><STRONG>六腑屬陰,因而陰性疾患之寒證發生的可能性較多,但是,由於臟腑各自的特點,促發基證發生的可能性也是不容忽視的。 </STRONG></P>
<P><BR><STRONG>就疾病的產生與變化為例:疾病宿居於心與主動脈時,易產生赫依(氣)與血證; </STRONG></P>
<P><BR><STRONG>宿居於肝時易產生血、希拉(火)的熱證; </STRONG></P>
<P><BR><STRONG>宿居脾時易產生巴達乾(土、水生成)與血證,宿居於腎時易產生巴達乾(土、水生成)與希拉烏素(排泄物)證; </STRONG></P>
<P><BR><STRONG>宿居於胃時易產生巴達於(水、土生成)之寒證; </STRONG></P>
<P><BR><STRONG>宿居於膽與腸時易產生希拉(火)之熱證; </STRONG></P>
<P><BR><STRONG>宿居於結腸時易產生赫依(氣)證; </STRONG></P>
<P><BR><STRONG>宿居於膀胱時易產生巴達乾(土、水生成)熱證; </STRONG></P>
<P><BR><STRONG>宿居於三舍時易產生聚合性證; </STRONG></P>
<P><BR><STRONG>宿居於子宮時易產生赫依(氣)、血證等等。 </STRONG></P>
<P><STRONG></STRONG> </P>
tan2818
發表於 2013-9-1 12:27:20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2)疾病在機體的上、中、下宿主的主要三個部位</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依據古籍醫典的記載,巴達乾(土、水生成)依腦宿主於膈肌以上; </STRONG></P>
<P><BR><STRONG>希拉(火)依膈宿主於臍與膈肌之間; </STRONG></P>
<P><BR><STRONG>赫依(氣)依胯部宿主於臍以下的部位。 </STRONG></P>
<P><BR><STRONG>因此,這些部位發生的各種疾病,由於部位的原因而引發各自相同疾病的可能性較多。 </STRONG></P>
<P><BR><STRONG>同時也要注意赫依(氣)在骨骼、希拉(火)在血、巴達乾(土、水生成)在精微、骨髓、肉、精液、脂肪中各自宿主與循行的規律。 </STRONG></P>
<P><BR><STRONG>由於三素在七元中宿主部位與循行路線的不同,引發的疾病亦不同。 </STRONG></P>
<P><BR><STRONG>大多數情況下,主要宿主的三素疾病發生的可能性較多,因而要加以辨證分析與區別。 </STRONG></P>
tan2818
發表於 2013-9-1 12:27:38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3)「致病的六種途徑」</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所引發的疾病可歸類於內、外、間隙等三個方面,即:宿主於皮膚、肌肉的為外表疾病,多由血與希拉烏素(排泄物)引發; </STRONG></P>
<P><BR><STRONG>宿主於黑脈、白脈、骨骼等的為間隙性疾病,若在黑脈則多由血、希拉(火)、希拉烏素(排泄物)引發; </STRONG></P>
<P><BR><STRONG>若在白脈則多由赫依(氣)與巴達乾(土、水生成)引發; </STRONG></P>
<P><BR><STRONG>在骨骼則多由赫依(氣)引發。 </STRONG></P>
<P><BR><STRONG>宿主於五臟、六腑為內源性疾病,其中五臟疾患多由血、希拉(火)之熱證引發,六腑的疾病多由巴達乾(土、水生成)之寒證引發。 </STRONG></P>
<P><STRONG></STRONG> </P>
tan2818
發表於 2013-9-1 12:27:53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4.發病季節</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隨著自然界外五行的不斷變化,時辰、季節、氣候也在不斷地周而復始的變化著。 </STRONG></P>
<P><BR><STRONG>為此,從整體觀觀點出發,自然界與人體的關係是相對平衡的,將疾病的本身與時辰、季節的變化結合起來,進行辨證分析,對於正確診斷疾病具有實際意義。 </STRONG></P>
<P><BR><STRONG>具體而言:在春季患病時,致血熱上亢的可能性較大,同時給予肝、膽臟器的影響也較多; </STRONG></P>
<P><BR><STRONG>夏季患病使赫依(氣)偏盛,給予心、主動脈、結腸和小腸的影響較大; </STRONG></P>
<P><BR><STRONG>秋季患病使希拉(火)偏盛,給予肺與結腸的影響較大; </STRONG></P>
<P><BR><STRONG>冬季患病使巴達乾(土、水生成)偏盛,給予腎臟、膀胱、三舍的影響較大。 </STRONG></P>
<P><BR><STRONG>概括起來,炎熱季節使血、希拉(火)與赫依(氣)、黏偏盛的同時,給予心臟、腸以影響; </STRONG></P>
<P><BR><STRONG>寒冷季節使巴達乾(土、水生成)與希拉烏素(排泄物)偏盛的同時,給予胃、脾、腎臟以影響。 </STRONG></P>
<P><BR><STRONG>所以,從時辰、季節角度進行辨證分析時,對自然界變化給予疾病本身的影響能進行一定的預測。 </STRONG></P>
tan2818
發表於 2013-9-1 12:28:08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5.起居環境</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患者的起居環境因素,對於疾病的變化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STRONG></P>
<P><BR><STRONG>若患者居室通風不暢空氣污濁,或過於乾燥,使用的被褥不潔或外部環境熱是致血、希拉(火)之熱性疾病偏盛的外部環境,同時還是黏證的引發因素; </STRONG></P>
<P><BR><STRONG>若患者居室陰冷、潮濕或使用的被褥不乾燥等因素是致赫依(氣)、血運行不暢,是引發巴達乾(土、水生成)寒性疾病的外部因素,同時還有使希拉烏素(排泄物)偏盛的可能性增多,因此對病者的周圍環境的細心觀察是很重要的。 </STRONG></P>
<P><STRONG></STRONG> </P>
tan2818
發表於 2013-9-1 12:28:27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6.先天個性</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蒙醫學認為人類有七種先天個性。 </STRONG></P>
<P><BR><STRONG>由於每個人的先天個性不同,導致機體對致病因素的敏感不同,有的敏感,有的遲鈍,因而對機體體質的變化有重要的影響。 </STRONG></P>
<P><BR><STRONG>先天個性分別有赫依(氣)優勢型、希拉(火)優勢型、巴達乾(土、水生成)優勢型等相對單一的個性和兩個相結合的併合優勢型與三個相結合的聚合個性等七種。 </STRONG></P>
<P><BR><STRONG>由於它們各自組合的成分不同,從而在疾病發生時成為一種基本的體質因素,使臨床症狀與體證有相應的突出表現,對此臨證時也不能忽略。 </STRONG></P>
<P><BR><STRONG>例如赫依(氣)優勢型先天個性者易患赫依(氣)病而影響心臟、主動脈、結腸、骨骼等,這些部位表現出的症狀也相應的較突出; </STRONG></P>
<P><BR><STRONG>希拉(火)優勢型先天個性者易患血、希拉(火)之熱證而對肝臟、膽囊、腸等臟腑發生影響,這些臟腑部位的症狀體證表現也較突出; </STRONG></P>
<P><BR><STRONG>若巴達乾(土、水生成)優勢型先天個性者易患巴達乾(土、水生成)寒性疾病而影響胃、脾、腎、膀胱等臟腑,這些臟腑部位的症狀體證也相應的較突出; </STRONG></P>
<P><BR><STRONG>聚合型先天個性者由於寒熱性相互抵觸,體質訌亂而影響生殖系統的可能性較大等等。 </STRONG></P>
<P><BR><STRONG>因此,在臨證時對先天個性因素要細心觀察和分析。 </STRONG></P>
<P><STRONG></STRONG> </P>
tan2818
發表於 2013-9-1 12:28:40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7.年齡</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先天個性與精神、體力、內臟的活動功能等都在不斷地變化,因而三素內部的相對動態平衡狀態也隨著發生變化。 </STRONG></P>
<P><BR><STRONG>在疾病狀態時,有時年齡會成為重要的因素。 </STRONG></P>
<P><BR><STRONG>據蒙醫醫典記載:老人多屬赫依(氣)型,成年人多屬希拉(火)型,兒童多屬於巴達乾(土、水生成)型。 </STRONG></P>
<P><BR><STRONG>據此我們臨證時對嬰兒與兒童的疾病,對巴達乾(土、水生成)偏盛而損害脾、胃、肺、腎等臟腑的可能性應多加考慮; </STRONG></P>
<P><BR><STRONG>在青年與成年人的疾病,對血、希拉(火)偏盛而損害肝、膽、腸等臟腑的可能性應多加考慮; </STRONG></P>
<P><BR><STRONG>在老年人的疾病過程中,則應注意其赫依(氣)偏盛,體力減弱,人體熱能下降並損害胃、腎、心臟、主動脈、白脈(神經)、黑脈等的可能性。 </STRONG></P>
<P><BR><STRONG>綜上所述,在分析鑒別疾病時必須重視年齡的差別與疾病的關係。 </STRONG></P>
<P><STRONG></STRONG> </P>
tan2818
發表於 2013-9-1 12:29:01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8.生活習慣</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人長期形成的生活習慣和方式,在辨別疾病性質時有著「疾病」和「技能」(抗病能力)兩方面的關係。 </STRONG></P>
<P><BR><STRONG>人的生活習慣所涉及的範圍很廣,但歸納起來不外乎飲食、起居與身體活動、心理活動、語言活動等幾個方面。 </STRONG></P>
<P><BR><STRONG>具體而言:如在飲食方面,喜歡苦、辛、澀味與涼、輕、糙效能(性能)的食物,起居行為方面,喜歡從事身體活動和在比較寒冷且有風的環境等的人,具有抵禦以上幾方面因素所致疾病的「技能」(能力),若遇以上幾方面的因素時,一般不易患病,但如果抵抗不住而患病時,其所表現的程度反相對比較重,在「疾病」的一方面,則易致赫依(氣)偏盛、經絡不通、肌肉痛之疾患,並易引發心臟與主動脈、神經與精神系統的疾病,以及骨、關節寒性希拉烏素(分泌物)病。 </STRONG></P>
<P><BR><STRONG>而在飲食方面習慣於酸、咸、辛味與油膩、熱、銳性效能(性能)的食物,起居行為方面長期在燥熱環境中工作者,對以上因素的耐受力方面的技能(能力)較強,若遇以上幾方面的因素時,一般不易患病,但如果抵抗不住而患病時,其所表現的程度又反而相對較重,易使血、希拉(火)之熱性增加,從而引發肝、膽、腸等臟腑的疾病。 </STRONG></P>
<P><BR><STRONG>飲食習慣於甘、澀、苦味與重、膩、涼、銳性效能(性能)食物,起居行為方面長期生活於潮濕居室或環境,對身體活動、心理活動不重視或相對較少者,則具有抵禦這些因素致病的「技能」(能力),但一旦因這些因素而患病時反表現相對較重,從而使巴達乾(土、水生成)、希拉烏素(排泄物)偏盛,損傷胃、脾、腎、膀胱等臟腑的可能性較大。 </STRONG></P>
<P><BR><STRONG>因此,在臨證辨析病情時,其生活習慣或方式是相當重要的一個方面,對此必須予以充分的重視。 </STRONG></P>
<P><STRONG></STRONG> </P>
tan2818
發表於 2013-9-1 12:29:27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9.體質情況</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體質是體力與精力的總稱,是人體內部三素與七元等內環境協調一致的直接表現,是患者能否耐受外界致病因素的基礎。 </STRONG></P>
<P><BR><STRONG>蒙醫學將體質分為三種:(1)先天體質,即出生時先天具備的體質。 </STRONG></P>
<P><STRONG></STRONG> </P>
tan2818
發表於 2013-9-1 12:29:48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2)季節性體質</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是指自然界季節、氣候循環往復對人體體質所給予的影響。 </STRONG></P>
<P><BR><STRONG>即一年二十四節氣的變化,從夏至開始直至冬至是由於季節的原因體質逐漸達到最旺盛的時期,然後從冬至開始人體體質日漸衰減至夏至時達到最低潮。 </STRONG></P>
<P><STRONG></STRONG> </P>
tan2818
發表於 2013-9-1 12:30:18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3)治營體質</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依靠飲食、起居行為、藥物療術等方法營養滋潤、增強體力而言的。 </STRONG></P>
<P><BR><STRONG>以上這三種體質狀態對疾病的輕、重與發展的程度趨向及治療效果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STRONG></P>
<P><STRONG></STRONG> </P>
tan2818
發表於 2013-9-1 12:30:45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10.起病方式</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是對疾病初發時的急、緩而言,它對疾病的診斷與治療、預後的判斷等都有重要意義。 </STRONG></P>
<P><BR><STRONG>一般情況下由血、希拉(火)與黏成因的疾病,其起病方式急重,疾病偏熱性; </STRONG></P>
<P><BR><STRONG>由巴達乾(土、水生成)、赫依(氣)與希拉烏素(代謝產物)成因的疾病,其起病方式相對緩慢且疾病的力量有趨於一致的傾向,疾病偏寒性,但是這不是絕對的。 </STRONG></P>
<P><BR><STRONG>有的有兩個或三個合併與聚合等情況。 </STRONG></P>
<P><BR><STRONG>其起病的方式是又有所變化的,對此要引起注意。 </STRONG></P>
<P><BR><STRONG>以上是蒙醫學對疾病辨證分析診斷的特點,也是臨床實踐所必須遵循的十大診斷依據。 </STRONG></P>
tan2818
發表於 2013-9-1 12:31:04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三、強調辨證施治治本為主的治療原則辨證施治</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治本為主是蒙醫臨床各科在治療疾病時所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STRONG></P>
<P><BR><STRONG>蒙醫學要求臨床上具體進行辨證實施是要從整體觀理論的觀點出發,應用上面所記述的「三診法」和「十要診」等方法收集疾病資料,醫生再通過綜合、分析、辨別、歸類等手段,抓住疾病的本質,再針對其本質確定施治方案。 </STRONG></P>
<P><BR><STRONG>蒙醫學將紛繁復雜的病因歸納為基本因素、專門因素、特殊因素三大類。 </STRONG></P>
<P><BR><STRONG>致病的基本因素係指人體三素,即赫依(氣)、希拉(火)、巴達乾(土、水生成); </STRONG></P>
<P><BR><STRONG>致病的專門因素指七元中的血、希拉烏素(代謝產物); </STRONG></P>
<P><BR><STRONG>致病的特殊因素指致病小蟲「黏」(蒙醫學認為:黏為肉眼看不見的致病微生物),其致病方式主要是從外界侵入人體後致病,這三大類型中的前五種致病因素,在正常情況下是人體生理功能的要素,在病態時又是致病的「根源」。 </STRONG></P>
<P><BR><STRONG>所以臨床上稱其為赫依(氣)病、希拉(火)病、巴達乾(土、水生成)病、血病、希拉烏素(代謝產物)病、黏(致病微生物)病等,由這六種致病因素導致的病證稱作「六種基本病證」,簡稱「六基證」。 </STRONG></P>
<P><BR><STRONG>亦可稱作六種「自源證」。 </STRONG></P>
<P><BR><STRONG>在臨診時首先要辨清哪一種致病因素起主導作用,然後再確定治療這些自源證的原則和方法。 </STRONG></P>
<P><BR><STRONG>結合具體病情進行辨證施治主要是指在總體治療原則和方法已經確定之後,再結合起病當時的時辰、季節、氣候等內外緣因素,對「六基證」的錯綜復雜的病理變化,形式多樣的發病證候進行深入具體的分析。 </STRONG></P>
<P><BR><STRONG>任何事物都在不斷的運動中,經常發生著不同的變化,人的體質和疾病直接或間接地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互為條件,相互不斷地影響著各自的變化。 </STRONG></P>
<P><BR><STRONG>所謂對原發疾病辨證施治的原則,係指從規律方面提出的具有鑒別意義的外源性病因而言的。 </STRONG></P>
<P><BR><STRONG>由於受當時飲食、起居行為、氣候、季節、環境、生活習慣、年齡、個性及疾病部位等因素不同的影響,「六基證」相互以併合與聚合等不同的形式,引發多種不同疾病的過程或一種疾病的多種變化過程。 </STRONG></P>
<P><BR><STRONG>為此,對原發疾病的病因進行具體、詳細的分析,對在併合或聚合時的主要病因程度予以辨證施治時,必須依據「外源性疾病的原則和方法」治療。 </STRONG></P>
<P><STRONG></STRONG> </P>
tan2818
發表於 2013-9-1 12:31:22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臨證特色</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一、對「珠日很烏布欽」(類似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獨特的分類和相應的療法心臟是人體最為重要的器官,它居於巴達乾(土、水生成)的總屬地位。 </STRONG></P>
<P><BR><STRONG>具體而言,心臟位於胸腔內,膈肌上,人體正中線稍偏左的位置,其心尖朝向左下方,外部由心包包裹。 </STRONG></P>
<P><BR><STRONG>心開竅於舌,並與小腸相表裡。 </STRONG></P>
<P><BR><STRONG>心臟由存在於心、遍佈全身的「吐格格其赫依」(心氣)之動力作用時刻不停地維持著心臟本身及全身竅脈的氣、血運行,以供應全身的營養。 </STRONG></P>
<P><BR><STRONG>另外,由並存於心臟的「布特格其希拉」協助「吐格格其赫依」起主心壯膽,支配意識,生智慧,助驕傲、滋欲望等作用。 </STRONG></P>
<P><BR><STRONG>人體七元之精華彙集於心臟,通遍全身,以神志表現於外表。 </STRONG></P>
<P><BR><STRONG>所以,心臟是彙集、貯存七元精華,支配竅脈氣血運行、神志的重要器官。 </STRONG></P>
<P><BR><STRONG>心臟致病首先表現在心神方面,如出現面色無華或青紫、心神不宣、失眠、多夢、健忘、心律不齊等,若氣、血擾心則可致譫妄,精神失常、昏迷不省人事等證候。 </STRONG></P>
<P><BR><STRONG>脈為血之腑,是氣血運行的道路,心臟之「吐格格其赫依」(心氣)的功能正常與否,直接表現在脈管上。 </STRONG></P>
<P><BR><STRONG>心臟心氣旺盛則血脈充盈,脈搏緩和有力; </STRONG></P>
<P><BR><STRONG>反之,心氣不足則心血虧少,脈虛或細弱,血液黏度增高,血運遲緩或脈管本身之疾患等都可互相影響而形成疾病狀態。 </STRONG></P>
<P><BR><STRONG>總之,心、血、脈三者密切相關。 </STRONG></P>
<P><BR><STRONG>心為血液運行的動力,脈為血液運行的道路。 </STRONG></P>
<P><BR><STRONG>心功能的強弱和血液的盛衰又影響著全身的營養狀況。 </STRONG></P>
<P><STRONG></STRONG> </P>
tan2818
發表於 2013-9-1 12:31:38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1.珠日很烏布欽的病因病機</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由於過食油膩或輕、糙、不富營養的飲食,或患隱匿熱病、婦科瘀血症、希拉烏素(代謝產物)聚集病、肺及氣管之疾患,或大出血、過饑、失眠、悲傷、憤怒等因素,使三素之「吐格格其赫依(心氣)」、「布特格其希拉」之功能失調而與巴達乾(土、水生成)相搏,危害七元而發病。 </STRONG></P>
<P><STRONG></STRONG> </P>
tan2818
發表於 2013-9-1 12:31:58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2.珠日很烏布欽的分類及治療</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蘇榮紮布老師將本病分為心悸病、心刺痛病、心熱病、心希拉烏素(代謝產物)病、心痰病五種類型。 </STRONG></P>
tan2818
發表於 2013-9-1 12:32:28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1)心悸病</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其臨床表現此病為赫依(氣)偏盛,尤其是「高勒音赫依」偏盛而引發的症狀,以頭痛、健忘、失眠、心悸(陣發性心悸)、心煩意亂、無緣悲哀、自言自語、驚怕聲響、胸悶、氣促、長歎氣,在吵鬧環境中易煩躁,脈細、數、空,尿沫多,舌紅、糙為主要證候。 </STRONG></P>
<P><BR><STRONG>治療應依平和「赫依(氣)」之偏盛,辨證施治。 </STRONG></P>
<P><BR><STRONG>依據病情輕重可施用新—2號、珠日很古日古木—8味、贊丹-3味湯、額爾敦烏日勒、阿嗄茹—8味、阿嗄茹—35味等藥。 </STRONG></P>
tan2818
發表於 2013-9-1 12:32:53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2)心刺痛病</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心刺痛病又分為赫依(氣)型、齊素型、忽楊型、黏型四種。 </STRONG></P>
<P><STRONG></STRONG>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