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5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外台秘要 卷第四 溫病論病源二首61】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7 12:25: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外台秘要 卷第四 溫病論病源二首61

 

《病源》經言,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冰寒,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

 

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為傷寒耳。

 

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為殺厲之氣,中而即病者,名為傷寒;不即病者,其寒毒藏於肌膚中,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

 

暑病者,熱極又重於溫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者,皆由冬時觸冒寒氣之所致。

 

(以上與《傷寒論》同)凡病傷寒而成溫病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故曰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又因於寒,欲如運樞,故冬傷於寒,春必病溫也。

 

又有冬時傷非節之暖,名為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也。

 

有病溫者,乃天行之病耳,其冬月溫暖之時,人感乖候之氣,未遂發病,至春或被積寒所折,毒瓦斯不得泄,至天氣暄熱,溫毒始發,則肌肉斑爛也。

 

經曰,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故曰人清淨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

 

又云,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是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也。

 

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

 

故曰,精者身之本,藏於精者,春不病溫也。

 

有病溫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曰,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穀,穀生於精,今邪氣交爭於骨肉之間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

 

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

 

今汗出而輒復熱者,是邪勝也;不能食者,精無裨也;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

 

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今脈不與汗相應,此不勝其病也,其死明矣。

 

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

 

今見三死,不見一生,雖愈必死。

 

凡膚熱,其脈盛躁者,病溫也;其脈盛而滑者,汗且出也。

 

凡溫病患,三二日身軀熱,脈疾頭痛,食飲如故,脈直疾,八日死。

 

四五日頭痛脈疾喜吐,脈來細,十二日死。

 

此病不療,八九日脈不疾,身不痛,目不赤,色不變而反利,脈來牒牒,按不彈手指,時大,心下硬,十七日死。

 

病三四日以下,不得汗,脈大疾者生,脈細小難得者,死不治也,下利腹中痛者死不治。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22 08:08 , Processed in 0.15625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