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太空圖片精選】
五彩地球大氣層
如果你上個月身在國際空間站,並經常朝窗外看,那一定會看見這一幕:
地球大氣層呈現出五彩的顏色,就像被層層剝開的洋蔥。
我們從上往下看:從地面眺望,首先看到的是深藍色的高層大氣,我們天空的蔚藍程度就取決於高層大氣;
接著是檸檬黃的平流層,平流層距地面30英哩(約合50公里),可能本身是貧瘠之地,在這種高度下鮮有雲團出現。
再往下是呈南瓜橙色的對流層,地面的蒸氣幾乎全部來自於對流層。
其顏色變化(如右側黑色條紋)是由雲團或懸浮微粒引起的。
對流層距地面4到12英哩(約合6到20公里),還擁有地球大氣80%的質量。
最下面的一層則是印度洋。
這張照片攝於5月25日,在6月14日公佈。
恒星漩渦
“螺旋星系”梅西耶51星系撞向相距2300萬英哩(約合3700萬公里)的同伴星系NGC 5195。
根據設在西班牙卡拉阿托的德國-西班牙天文臺拍攝的最新照片,相撞產生的巨大能量形成了恒星螺旋形“手臂”。
雖然有關梅西耶51星系的照片資料很多,但這張彩色增強圖特別突出了氫氣(呈粉紅色)。
由於這兩個星系撞在一起的氣體爆炸形成新的恒星,電離化的氫氣被釋放出來。
“隼鳥”號返回地球
6月13日,當日本“隼鳥”號探測器重返地球大氣層,部分零部件在分裂時看上去就像是綻放的煙花。
隱藏於煙花中的密封艙可能裝有來自小行星的殘骸,這可能有助於我們理解行星和太陽系形成過程。
密封艙狀如炒鍋,直徑16英寸(約合40厘米),外包防熱護罩。
科學家目前正在對“隼鳥”號的研究結果進行評估。
如果“隼鳥”號成功獲取了小行星的塵埃,它將是少數從太空返回岩石樣本的探測器之一。
類似任務還包括美國的“阿波羅”計劃以及“星塵”號任務,前者在20世紀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初期將月球隕石返回地面,而後者攜帶彗星物質在2006年以每小時2.89萬英哩(約合4.64萬公里)的速度撞向美國猶他州沙漠。
宇宙回飛棒
“哈勃”太空望遠鏡即便是在“閒暇時間”(即這臺望遠鏡未用於既定研究的時候),也不忘探索宇宙。
在一次拍攝“快照”時,“哈勃”捕捉到鮮為人知的星雲IRAS 05437 2505。
根據這張於6月14日公佈的照片,這個星雲向我們展現了奇特的回飛棒形狀的弧線。
IRAS 05437 2505星雲最早在1983年被觀測到,但在許多方面仍是一個謎,“哈勃”任務科學家表示,星雲明亮的回飛棒形狀弧線可能因一顆年輕的恒星以每小時12.5萬英哩(約合20萬公里)的速度穿過塵埃雲所致。
奇異雲團
如圖所示,我們可以在加那利群島以南、非洲西北海岸附近看到所謂的“馮-卡門旋渦”。
馮-卡門旋渦其實是一種外形奇異的雲團,當空氣從障礙物(這種情況下是加那利群島)周圍流過的時候,就形成了這種奇異現象。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BSjyMqBQUULyqadT26VrJ.w/article?mid=14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