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唐勇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黃帝素問直解】

 關閉 [複製鏈接]
81#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3:18 | 只看該作者

六節藏象大論第九篇

 

帝曰:五運之始,如環無端,其太過不及何如?

 

承上文而問五運之周而復始,即如環無端,其運氣有太過不及,則何如?

 

岐伯曰:五氣更立,各有所勝,盛虛之變,此其常也。

 

更,平聲。

 

五運化氣,更立其歲,甲己土勝,乙庚金勝,丙辛水勝,丁壬木勝,戊癸火勝,故各有所勝,其中有盛衰虛實之變,此歲氣之常理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2#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3:32 | 只看該作者

六節藏象大論第九篇

 

帝曰:平氣何如?

 

無太過,無不及,謂之平氣。

 

岐伯曰:無過者也。

 

無過,不愆常候也,無過,亦無不及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3#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3:38 | 只看該作者

六節藏象大論第九篇

 

帝曰:太過不及,奈何?

 

以盛虛之變為常,則太過不及,奈何?

 

岐伯曰:在經有也。

 

太過不及,為運氣之常,故在經有也。

 

此篇乃歲運六氣之提綱,下經歲運諸大論,皆論太過不及,淫勝郁復之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4#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3:45 | 只看該作者

六節藏象大論第九篇

 

帝曰:何謂所勝?

 

上文五氣更立,各有所勝,乃五運化氣,土金水木火相生,各主一歲,非勝克也,故復問之。

 

岐伯曰: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得五行時之勝,各以氣命其臟。

 

《金匱真言論》曰: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四時之勝,蓋四時者,五行也,故曰得五行時之勝,由此言之,各以五行四時之氣,而命其臟。

 

蓋一歲之中,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以主四時之氣,各以四時五行相生之氣,而命其臟,其中即有相勝矣。

 

命臟者,如春勝長夏,是肝木勝脾土也,余臟仿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5#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3:53 | 只看該作者

六節藏象大論第九篇

 

帝曰:何以知其勝?

 

五行四時之勝,何以知之?

 

岐伯曰:求其至也,皆歸始春。

 

五運主歲,六氣主時,求其主時之氣至也,皆歸於始春之初氣,六元正紀大論云,六氣者,常以正月朔日平旦視之,睹其位而知其所在也。

 

未至而至,此謂太過,則薄所不勝,而乘所勝也,命曰氣淫不分,邪僻內生,工不能禁。

 

未至而至,氣候未至,主時之氣先至也。

 

故此謂太過,太過則薄所不勝,而乘所勝也,薄所不勝,則制我者,而我薄之,寡於畏矣,乘所勝,則我制者而我乘之,亢則害矣,命曰氣淫不分,言主氣淫縱太過,正氣混淆不分別也,五臟應四時,氣淫不分,則邪僻內生,發為民病,工不能禁。

 

至而不至,此謂不及,則所勝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勝薄之也,命曰氣迫。

 

至而不至,氣候已至,主時之氣未至也。

 

故此謂不及,不及則所勝妄行,如木氣不及,則我勝之土氣妄行矣,所生受病,則生我之水氣受病矣,所不勝薄之,則我不勝之金氣,薄而侮之矣。

 

命曰氣迫,言主氣不及,則所勝所生所不勝之氣,交相逼迫而為病也。

 

所謂求其至者,氣至之時也。

 

謹候其時,氣可與期,失時反 候,五治不分,邪僻內生,工不能禁也。

 

申明所謂求其至者,乃四時氣至之時,不但始春為然,謹候其春夏秋冬之時,則主時之六氣,可與相期,若未至而至,至而不至,皆失時反候,則五行之主治不分,致邪僻內生,發為民病,工不能禁也。

 

此復申明四時氣候,各有主氣,不必始春為然,所以補上文未盡之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4:00 | 只看該作者

六節藏象大論第九篇

 

帝曰:有不襲乎?

 

四時六氣,始於厥陰,終於太陽,相為承襲,即五運相襲而皆治之之義,故復問,有不襲乎?

 

岐伯曰:蒼天之氣,不得無常也,氣之不襲,是謂非常,非常則變矣。

 

蒼天之氣,不得無常,若主時之氣,不相承襲,是謂非常,非常則變異而災怪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4:08 | 只看該作者

六節藏象大論第九篇

 

帝曰:非常而變奈何?

 

非常則變,其變無窮,故復問之。

 

岐伯曰:變至則病,所勝則微,所不勝則甚,因而重感於邪, 則死矣。

 

故非其時,則微,當其時則甚也。

 

重,平聲。

 

變至則病,病有微甚,如風木之氣,變為驟注,則有土濕之病,木能勝土,為病則微,如風木之氣,變為肅殺,則有燥金之病,土不勝金,為病則甚,斯時而重感於邪,則死矣。

 

故變氣之至,非其克我之時,則病微,當其克我之時,則病甚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8#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4:16 | 只看該作者

六節藏象大論第九篇

 

帝曰:善。

 

余聞氣合而有形,因變以正名,天地之運,陰陽之化,其於萬物,孰少孰多,可得聞乎?

 

非常而變,即以勝相加之義,帝故善之,氣合而有形,有形之體,本於無形之氣也,因變以正名,命名之正,因於物極之變也,天地之氣運,陰陽之變化,其於草木昆蟲之萬物,有稟四時五行之一二氣者,有稟四時五行之二三氣者,有稟四時五行之全氣者,其氣孰少孰多,可得聞乎。

 

岐伯曰:悉乎哉問也,天至廣,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 神靈問,請陳其方。

 

度,入聲:量,平聲。

 

天體至廣不可以度度之,地裡至大,不可以量量之,天地陰陽萬物誠大哉,神靈之問,請陳其方。

 

方,略也。

 

草生五色,五色之變,不可勝視,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勝極,嗜欲不同,各有所通。

 

勝,平聲。

 

竹類甚繁,有色有味。

 

竹生五色,而萬物莫不有色,故五色之變,不可勝視;

 

竹生五味,而萬物莫不有味,故五味之美,不可勝極;

 

人之嗜欲不同,色味各有所通,蓋五色通於神氣,五味通於形藏也。

 

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

 

食,音飼。

 

氣為陽,主天,故天食人以五氣;

 

味為陰,陰主地,故地食人以五味, 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 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藏,如字,下封藏同。

 

氣無形,故五氣入鼻,氣為陽,故藏於心肺,心榮色華於面,故上使五色修明,肺主氣,出音聲,故音聲能彰,此氣為陽而上通於神氣也。

 

味有形,故五味入口,味為陰,故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臟之氣,氣和而生,則有形之津液相成,津液相成,則神乃自生,此味為陰通於形藏,而復為神氣之所資生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9#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4:27 | 只看該作者

六節藏象大論第九篇

 

帝曰:藏象何如?

 

形藏四,神藏五,其象何如?

 

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

 

心者,身之主,故為生之本,心藏神以應萬事,故為神之變也,心合脈,其榮色,故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心屬夏火,故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

 

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之太 陰,通於秋氣。

 

肺者,臟之蓋,受朝百脈,故為氣之本,肺主氣,而藏魄,故為魄之處也,肺合皮,其榮毛,故其華在毛,其充在皮,肺屬秋金,故為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

 

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

 

腎者,受藏五臟六腑之精,如蟄蟲周密,故主蟄封藏之本,而為精之處也,腎合骨,其榮發,故其華在發,其充在骨,腎屬冬水,故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

 

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為 陰中之少陽,通於春氣。

 

罷,作 。

 

陰中,舊本訛陽中,今改正。

 

肝者,將軍之官,如熊 之任勞,故為 極之本。

 

肝藏魂,故魂之居也,肝合筋,其榮爪,故其華在爪,其充在筋,華爪充筋,血氣乃行,故以生血氣,酸,肝味,蒼,肝色也,肝屬春木,故為陰中之少陽,通於春氣。

 

脾者,倉廩之本,榮之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

 

舊本混入下段,今改正。

 

唇,音純,即口唇,余篇仿此。

 

《靈蘭秘典論》云脾胃者,倉廩之官,故脾者,倉廩之本,消化水穀,穀消則脈道乃行,水化則其血乃成,故榮之居也,脾合肉,其榮唇,故其華在唇四白,四白,口四際之白肉也。

 

肌,亦肉也,故其充在肌,甘,脾味,黃,脾色也,脾乃陰中之至陰,故為至陰之類,通於土氣。

 

此申明藏象,而為神藏五者如此。

 

胃,大腸,小腸,三焦。

 

膀胱,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

 

形藏四,胃、大腸、小腸、膀胱也,四者皆藏有形之物,故名曰器,又言三焦者,腸胃膀胱,皆三焦之所主也,《靈樞?榮衛生會》論云,上焦出於胃上口,中焦亦並胃中,下焦別回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故水穀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是上中下三焦之氣,能化腸胃之糟粕,轉味而入於腸胃,出於前後二陰者也,此申明形藏四,而稟氣三焦者如此。

 

凡十一臟取決於膽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0#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4:38 | 只看該作者

六節藏象大論第九篇

 

腑能藏物,亦謂之藏。

 

膽為中正之官,決斷所出,膽氣升,則臟腑之氣皆升,故凡十一臟,取決於膽也,上文五臟五腑,今云十一臟,包絡與心相合也。

 

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四盛以上,為格陽。

 

有形之臟腑經脈,合無形之三陽三陰,三陽主六腑,六腑以胃為本,故人迎之脈,以候三陽,人迎,結喉兩旁之胃脈也,經脈論云,胃足陽明之脈,下人迎,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陽,少陽膽與三焦也,二盛病在太陽,太陽膀胱小腸也,三盛,病在陽明,陽明胃與大腸也,四盛以上為格陽,格陽者,終始篇所謂溢陽為外格也,此以人迎胃脈,而候三陽之六腑也。

 

寸口一盛,病在厥陰,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四盛以上,為關陰。

 

三陰主五臟,五臟以肺為先,故寸口之脈以候三陰,寸口兩手寸部之肺脈也,經脈論云,肺手太陰之脈,入寸口,蓋寸口,謂之脈口,又謂之氣口,脈口,氣口,皆屬太陰,終始篇云,人迎與太陰脈口俱盛,五臟別論云,氣口亦太陰也,故寸口一盛,病在厥陰,厥陰肝與心包也,二盛病在少陰,少陰心腎也,三盛病在太陰,太陰脾肺也,四盛以上,為關陰,關陰者,終始篇所謂溢陰為內關也,此以寸口肺脈,而候三陰之五臟也。

 

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以上,為關格,關格之脈贏,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氣,則死矣。

 

贏,盈同。

 

上文一盛二盛三盛,猶言一倍二倍三倍也,故人迎與寸口俱盛,至四倍以上,為內關外格,內關外格則亢盛盈滿,無以復加,不能極於上天下地之精氣,則死矣。

 

此神藏形藏合於六氣,六氣貴得其平,經脈不宜亢盛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1#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4:48 | 只看該作者

五臟生成篇第十篇

 

岐伯錄上編藏象之義,復論五臟之生成也。

 

天主生,地主成,五臟之色征於外,天氣之所主也。

 

五臟之脈行於內,地氣之所主也,色者氣所附,脈者味所歸,合色脈氣味而五臟之生成備矣。

 

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其主腎也。

 

岐伯錄上編藏象之義,復論五臟之生成,五臟各有外合,脈者心之外合,故心之合脈也,五臟各有外榮,色者,心之外榮,故其榮色也,五臟各有所主,腎者,心之主,故其主腎也,外合外榮者,臟之成,主者,臟之生,五行之理,制而後生,主者生之謂也,火受水制,則水有餘,而木氣旺,木旺則生火,制之乃所以生之,心肺肝脾腎之次序,亦制生之意也。

 

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其主心也。

 

皮者肺之外合,故肺之合皮也,毛者肺之外榮,故其榮毛也,心者,肺之主,故其主心也,金受火制,則火有餘,而土氣旺,土旺則生金矣。

 

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其主肺也。

 

筋者,肝之外合,故肝之合筋也,爪者,肝之外榮,故其榮爪也,肺者,肝之主,故其主肺也,木受金制,則金有餘,而水氣旺,水旺則生木矣。

 

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其主肝也。

 

肉者,脾之外合,故脾之合肉也,唇者,脾之外榮,故其榮唇也,肝者,脾之主,故其主肝也,土受木制,則木有餘,而火氣旺,火旺則生土矣。

 

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其主脾也。

 

骨者,腎之外合,故腎之合骨也,發者,腎之外榮,故其榮發也,脾者,腎之主,故其主脾也,木受土制,則土有餘,而金氣旺,金旺則生水矣。

 

是故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色變,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 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KT 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也。

 

泣作澀,下同。

 

胝音支。

 

制之乃所以生之,然未生之先,則有所傷,是故多食咸,則腎氣太過,太過則心合之脈凝澀,而心榮之色變矣,多食苦,則心氣太過,太過則肺合之皮槁,而肺榮之毛拔矣,多食辛,則肺氣太過,太過則肝合之筋急,而肝榮之爪枯矣,多食酸,則肝氣太過,太過則脾合之肉胝KT ,而脾榮之唇揭矣,多食甘,則脾氣太過,太過則腎合之骨痛,而腎榮之發落矣,此五行相制,制而未生,乃五味之所傷也。

 

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2#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4:57 | 只看該作者

五臟生成篇第十篇

 

多食則傷,適可則合,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此五味之所以合於五臟也,由此觀之,五臟不但合脈皮筋肉骨,而且合於五味也。

 

五臟之氣,故色見青如草茲者,死,黃如枳實者,死。

 

黑如 者,死。

 

赤如 血者,死。

 

白 如枯骨者,死。

 

此五色之見死也。

 

,音台。

 

余篇同。

 

 ,音胚。

 

有五臟之味,則有五臟之色,相生則生榮,見克則敗死。

 

五臟之色,即五臟之氣也,五臟之氣,以色驗之,草茲,死草之色,青兼白也,故色見青如草茲者死,肝氣敗也,枳實黃色兼青,故黃如枳實者死,脾氣敗也。

 

 ,煙塵也,塵色黑兼黃,故黑如 者死,腎氣敗也。

 

 血凝聚之血,赤兼黑也,故赤如 血者死,心氣敗也。

 

枯骨,枯朽之骨,白兼青也,故白如枯骨者死,肺氣敗也。

 

此五色之見克而死也。

 

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雞冠者生,黃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烏羽者生,此五色之見生也。

 

此舉五色之正,光潤華采,故生。

 

生於心,如以縞裹朱。

 

生於肺,如以縞裹紅。

 

生於肝,如以縞裹紺。

 

生於脾,如以縞裹栝蔞實。

 

生於腎,加以縞裹紫。

 

此五臟所生之外榮也。

 

縞,素白也。

 

五色之生,精華五內,更有含蓄,皆如縞裹,則內光華,外潤澤,故曰此五臟之所生之外榮也,由此觀之,五臟不但榮於色毛爪唇發,而且榮於面之五色也。

 

色味當五臟,白當肺辛,赤當心苦,青當肝酸,黃當脾甘,黑當腎咸。

 

故白當皮,赤當脈,青 當筋,黃當肉,黑當骨。

 

合五色五味而總論之,則色味當五臟,白色當肺臟,其味辛。

 

赤色當心臟,其味苦。

 

青色當肝臟,其味酸。

 

黃色當脾臟,其味甘。

 

黑色當腎臟,其味鹹。

 

夫五臟藏於內,外合合於外,五色當五臟,必於外合當之,故白當皮,皮者肺之合。

 

赤當脈,脈者心之合。

 

青當筋,筋者肝之合。

 

黃當肉,肉者脾之合。

 

黑當骨,骨者腎之合。

 

此一節,論五臟之生成,而推展五臟之外合外榮也。

 

諸脈者皆屬於目。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5:07 | 只看該作者

五臟生成篇第十篇

 

五臟在內,氣行周身,諸脈者,周身血氣循行之脈道也。

 

五臟精華,上注於目,故諸脈者,皆屬於目。

 

諸髓者皆屬於腦。

 

諸髓者,周身血氣凝聚之精髓也,腦為髓海,故諸髓者,皆屬於腦。

 

諸筋者皆屬於節。

 

諸筋者,周身血氣貫通之筋路也。

 

筋連於節,能屈能伸,故諸筋者,皆屬於節。

 

諸血者皆屬於心。

 

諸血者,周身經絡內外之血也。

 

心為君主,奉心化赤,故諸血者,皆屬於心。

 

諸氣者皆屬於肺。

 

諸氣者,周身榮衛外內之氣也,肺為臟長,受朝百脈,故諸氣者皆屬於肺。

 

此四肢八溪之朝夕也。

 

四肢者兩手兩足,八溪者,兩肘,兩臂、兩 、兩髀,凡此血氣周時環轉,朝夕出入,故為四肢八溪之朝夕也。

 

故人臥,血歸於肝。

 

人之朝夕,即天之晝夜,天晝明夜晦,人朝精夕暝,朝則血外行,夕則血內藏,故人臥則血歸於肝,蓋衝任之血,外行則淡滲皮膚,內入則歸肝臟也。

 

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

 

臥出而風吹之,血凝於膚者,為痹。

 

凝於脈者,為泣。

 

凝於足者,為厥。

 

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為痹厥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4#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5:15 | 只看該作者

五臟生成篇第十篇

 

衝任之血,上行頭目,偏達四肢,故肝受血而目能視,足受血而足能步,掌受血而掌能握。

 

指受血而指能攝,其血不但上行頭目,遍達四肢,且外充皮膚,內榮經脈,下行足之三陰,故舉邪風凝之於膚,凝於脈,凝於足以明之。

 

人之臥也,必居戶內,若臥出而風吹之,其衝任之血,外凝於膚表,則為痹,痹,轉動不利也。

 

內凝於經脈則為澀,澀,澀滯不通也。

 

下凝於足之三明,則為厥,厥,陰陽不相順接而逆冷也。

 

此凝於膚、凝於脈、凝於足,三者乃血外行而不得內反其骨空,故為痹以及於厥也。

 

人有大穀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衛氣之所留止,邪氣之所客也。

 

針石緣而去之。

 

《氣穴論》曰,肉之大會為穀,肉之小會為溪,蓋會之所在,即分之所在,故人有大穀十二分。

 

凡會之處,各有穴名,故小溪三百五十四名。

 

氣穴論凡三百六十六穴,今三百五十四名,尚少十二俞。

 

少十二俞即大穀十二分是也。

 

凡此皆血氣之循行,今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此皆衛氣之所留止。

 

衛氣留止,即邪氣之所客也。

 

邪氣所客,必籍針石緣而去之,緣,因也,因此針石,去其病也。

 

此一節承上文外合外榮,言血氣遍行通體,留止不行,則為病也。

 

診病之始,五決為紀,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謂五決者,五脈也。

 

五臟之病,貴乎能診,診病之始,當有五決以為之紀,所謂診病之始者,乃欲知其始,當先建其母,母,病本也,所謂五決為紀者,即以五臟之經脈而決之也。

 

是以頭痛巔疾,下虛上實,過在足少陰巨陽,甚則入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5:25 | 只看該作者

五臟生成篇第十篇

 

巨陽,太陽也,足太陽之脈,上額交巔,下屬膀胱,絡腎臟,是以頭痛巔疾,足巨陽經脈病也,下虛者,膀胱之氣虛於下,上實者,頭痛巔疾,實於上也,巨陽主表,少陰主裡,故受病之,過在足少陰,巨陽,病不能愈,必從經脈而入臟,故甚則入腎。

 

徇蒙招尤,目冥耳聾,下實上虛,過在足少陽厥陰,甚則入肝。

 

徇作 ,冥瞑同。

 

 ,瞬視也,蒙,不明也,招,掉搖也。

 

尤,甚也。

 

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 ,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 蒙而掉搖且甚。

 

經脈虛而風氣勝也。

 

目瞑耳聾者,起於目,入於耳也,上文頭痛為上實,此蒙招為上虛,故曰下實上虛、言膽木之邪實於下少陽經脈虛於上也。

 

少陽為表,厥陰為裡,故受病之過,在足少陽厥陰,設病不愈,必從經脈而入臟,故甚則入肝。

 

腹滿 脹,支膈 脅,下厥上冒,過在足太陰陽明。

 

腹者,脾之部也,腹滿 脹,脾土病也,支膈 脅者,《靈樞?經脈》論云,脾足太陰之脈,其支其,復從胃,別上膈,謂 脹上連支膈,旁連 脅也,下厥上冒者,太陰脾氣不升,則下厥,陽明胃氣不降,則上冒,陽明太陰,相為表裡,故過在足太陰陽明,脾臟先病,故不言甚則入脾。

 

咳嗽上氣,厥在胸中,過在手陽明太陰。

 

咳嗽上氣,肺病也。

 

厥在胸中者,經脈論云,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臟腑不和,故厥在胸,其受病之過,在手陽明太陰。

 

肺臟先病,故不言甚則入肺。

 

心煩頭痛,病在膈中,過在手巨陽少陰。

 

心煩頭痛,心病也。

 

病在膈中者,經脈論云,心手少陰之脈,下膈,絡小腸,臟腑不和,故病在膈中,其受病之過,在手巨陽少陰。

 

心臟先病,故不言甚則入心。

 

此論診病之始。

 

五決為紀,而及於五臟五腑,故不言手少陽厥陰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6#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5:34 | 只看該作者

五臟生成篇第十篇

 

夫脈之大小滑澀浮沉,可以指別,五臟之象,可以類推,五臟相音,可以音識,五色微診,可以 目察。

 

能合色脈,可以萬全。

 

別,音逼。

 

脈有陰陽,大為陽,小為陰,滑為陽,澀為陰,浮為陽,沉為陰。

 

夫脈之大小滑澀浮沉,可以指按而別之。

 

脈之陰陽,內合五臟,五臟陰陽之脈象,亦可以大小滑澀浮沉而類推之。

 

如浮大為心肺,沉澀為肝腎,滑為脾脈者是也。

 

五臟合五行,五音五色亦可以微診,可以目察。

 

能合色脈而共診之,可以萬全。

 

色脈共診,有如下文所云也。

 

赤脈之至也,喘而堅,診曰,有積氣在中,時害於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慮而心虛,故邪從之。

 

赤,心色也,赤脈,合色脈以為診也。

 

喘而堅,脈體急疾而牢實也,診其色脈如是,則曰有積氣在中,時害於食而不能食,病名曰心痹。

 

心痹,心氣閉而不舒也。

 

蓋積氣非心臟之本病,故得之外疾,乃思慮而心虛,故邪從之而致心痹也。

 

白脈之至也,喘而浮,上虛下實,驚,有積氣在胸中,喘而虛,名曰肺痹。

 

寒熱,得之醉,而使內也。

 

白,肺色也,白脈,合色脈以為診也。

 

喘而浮,脈體急疾而上浮也,上虛下實,言脈喘而浮,則有上虛下實之病。

 

驚,上虛病也。

 

有積氣在胸中,下實病也。

 

又曰喘而虛者,言脈喘而浮,則喘而虛也。

 

此病名曰肺痹,而有皮毛之寒熱,蓋驚積,非肺臟之本病,故得之醉,而使邪氣之內入也。

 

青脈之至也,長而左右彈,有積氣在心下支 ,名曰肝痹,得 之寒濕,與疝同法,腰疼足清頭痛。

 

彈平聲。

 

青,肝色也,青脈,合色脈以為診也,長而左右彈,脈體有餘,左右兩手之脈,如弦之彈指也。

 

此有積氣在心下支 ,心下,膈也、支 ,左右脅肋,乃肝脈之循行也,故病名曰肝痹,蓋積氣非肝臟之本病,故得之外感寒濕,疝病本於寒濕,故與疝同法,寒濕為病,則腰痛足清頭痛,而致肝臟之病也, 黃脈之至也,大而虛,有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當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7#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5:41 | 只看該作者

五臟生成篇第十篇

 

黃,脾色也,黃脈,合色脈以為診也,大而虛,脈體張大而空虛也,此有積氣在腹中,腹中,脾部也,有厥氣,乃土受木克,土氣厥逆而不達也,土受木克,故不名曰脾痹,名曰厥疝。

 

疝,肝病也。

 

女子同法者,女子無疝。

 

肝木乘脾之法,則同也。

 

夫厥疝非脾臟之本病,故得之疾,猶言得之外疾,使四肢汗出當風,以致脾臟之病也。

 

黑脈之至也,上堅而大,有積氣在小腹與陰。

 

名曰腎痹。

 

得之沐浴清水,而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5:48 | 只看該作者

五臟生成篇第十篇

 

黑,腎色也。

 

黑脈,合色脈以為診也。

 

上堅而大,堅大之脈,上浮而不沉也,此有積氣在小腹與陰。

 

小腹者,腎之部,前陰者,腎之竅,故病名曰腎痹。

 

夫積氣非腎臟之本病,故得之沐浴於清水中,水氣未散,而即臥之所致也,此以五臟色脈,診五臟之病,如是以診,可以萬全矣。

 

凡相五色之奇脈,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者,皆不死也。

 

相,去聲。

 

奇,音箕。

 

奇,陽也。

 

以色為脈,故曰奇脈。

 

凡相五色之奇脈,但以目視,不必手診。

 

目青目赤目白目黑,皆有面黃中土之色,是有胃氣,故皆不死。

 

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面無中土之黃色,若面青面赤面黑而兼目赤目白目黑目青,皆死也。

 

既曰面青目赤,又曰面青目黑者,言面青目赤為不宜,面青目黑亦不宜。

 

引而伸之,青白皆不宜也,既曰面赤目白,又曰面赤目青者,言面赤目白為不宜,面赤目青亦不宜。

 

引而伸之,赤黑皆不宜也。

 

夫面青面赤如是,則面白面黑皆如是,此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所以申明面無中土之黃色,則死,是以色脈而知其死生也。

 

此一節言診色脈而知五臟之病,及於死生,以終五臟生成之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9#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5:59 | 只看該作者

五臟別論第十一篇

 

此承上編五臟生成,而復論五臟之別也,肝心脾肺腎,五臟之正也。

 

腦髓骨脈膽女子胞,五臟之別也。

 

方術之士,五臟安和,更從事於腦髓腸胃之間,因腦髓而及於骨脈膽女子胞,六者為臟,因腸胃而及於三焦膀胱,五者為腑,臟本有五,今舉其六,腑本有六,今舉其五,五臟藏精氣,而腦髓為精氣之主,六腑化水穀,而腸胃為水穀之主,因方士之所尚而推論之,以為五臟之別也。

 

黃帝問曰:余聞方士,或以腦髓為臟,或以腸胃為臟,或以為腑,敢問更相反,皆自 謂是,不知其道,愿聞其說。

 

更,平聲。

 

方士,方術之士也。

 

腦,頭腦。

 

髓,周身骨髓也。

 

方術之士,修煉形身,營運精氣,五臟無病,復蒸養腦髓,清澈腸胃,故問方士,或有以腦髓為臟者,或有以腸胃為臟者,或有以腦髓腸胃為腑者,方士之中,更易其說,彼此相反,皆自謂是,余不知方士之道,愿聞其說。

 

岐伯對曰: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 不瀉,名曰奇恆之府。

 

藏,如字。

 

下除五臟余藏俱如字。

 

方術之士,上通泥丸,薰灌腦髓,下養精血,以成胎息,故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藏精藏血,胎息孕育,猶之地氣之所生也,六者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此腦髓骨脈膽女子胞六者,所以名臟也,或以為腑,亦不如六腑之傳化,是名曰奇恆之府。

 

奇,異也。

 

恆,常也。

 

言異於常腑也。

 

此方士以腦髓為臟,而或以為腑也。

 

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

 

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

 

此受五臟濁氣, 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

 

方術之士,煉液漱津,洗滌腸胃,又以腸胃為臟。

 

夫胃大腸小腸以及三焦膀胱,此五者,傳導水穀,變化而出,猶之天氣之所生也,從上而下,故其氣象天,從上而下,故瀉而不藏,若以為藏,此受五臟濁氣,受而不藏者也。

 

若以為腑,則名曰傳化之府,此雖受濁,不能久留。

 

傳化之府,則輸瀉者也。

 

此方士以腸胃為臟,而或以為腑也。

 

魄門亦為五臟使,水穀不得久藏。

 

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

 

六腑者,傳 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

 

所以然者,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

 

食下,則腸實而胃虛。

 

故曰實 而不滿,滿而不實也。

 

使,去聲。

 

魄門,大腸之肛門也,大腸為肺腑,故名魄門。

 

六腑為五臟之輸瀉,而魄門亦為五臟使。

 

既為五臟使,則腸胃之水穀,不得久藏,是魄門合臟腑而總為之傳使也,申明所謂五臟者,藏精氣之凝結,而不輸瀉也。

 

但藏精氣,無有糟粕,故滿而不能實。

 

若六腑者,傳化食物,輸瀉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

 

蓋凝結之精氣充足,則曰滿,飲食之糟粕充足則曰實。

 

又申明六腑之所以實而不滿,五臟之所以滿而不實者,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已而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六腑實而不滿,五臟滿而不實也。

 

此一節,言腦髓腸胃之所以為臟為腑,五臟精氣之滿,六腑水穀之實,皆腦髓腸胃之所主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6:10 | 只看該作者

五臟別論第十一篇

 

帝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

 

氣口,兩手寸口之肺脈也。

 

魄門為五臟使,氣口為五臟主,帝欲彰明其義,故以為問。

 

岐伯曰: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氣口亦太陰也。

 

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故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

 

見,音現。

 

為去聲。

 

水穀入胃,脈道乃行,故胃者水穀之海,乃六腑之大源也。

 

凡五味入口,皆藏於胃,籍足太陰脾氣之轉輸,以養五臟氣,今氣口為五臟主,以氣口肺脈,亦太陰也。

 

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始則五味入口,藏於胃,繼則脾氣轉輸,氣味皆出於胃,循經脈而變見於氣口,脈道之行,本於胃之氣味,由下而上,故五臟之氣入鼻,從心而肺,故曰藏於心肺,如心肺有病,而鼻竅為之不利也。

 

所以申明足太陰主五臟之味,手太陰主五臟之氣,氣口,所以為五臟主也, 凡治病必察其下,適其脈,觀其志意,與其病也。

 

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

 

惡於針石者,不 可與言至巧,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

 

惡,去聲。

 

此結上文之義,魄門為五臟使,故凡治病必察其下,察其大便之通閉也。

 

氣口為五臟主,故凡治病必適其脈,調適其氣口之脈象也。

 

更當觀其志意之尚方術,與不尚方術,與其病可治與不可治也。

 

若尚方術,而拘於鬼神者,神道設教,不可與言天人之至德,尚方術而惡於針石者,自以為是,不可與言砭刺之至巧。

 

凡此拘鬼神,惡針石,是有病而不許治也。

 

病不許治者,其病必歸不治,雖治之亦無功矣。

 

此一節,承上文魄門為五臟使,因論氣口為五臟主,故當察其下,適其脈,而方士不可與有為也。

 

異法方宜論第十二篇 異法者,一病而治各不同,有砭石毒藥灸 微針導引諸法也。

 

方宜者,東方砭石,西方毒藥,北方灸 ,南方微針,中央導引也。

 

聖人雜合以治,用各不同,五方之病,皆得其宜,故曰異法方宜。

 

黃帝問曰:醫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即異法方宜之義。

 

岐伯對曰:地勢使然也,故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

 

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咸, 皆安其處,美其食。

 

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為癰瘍。

 

其治宜 砭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

 

砭,音邊,余篇同。

 

五方地勢不同,致使為病各異,故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

 

東方有魚鹽之利,故曰魚鹽之地。

 

鹽出海濱,魚生水中,故曰海濱傍水。

 

魚鹽之地,故其民食魚而嗜咸。

 

地雖傍水,而皆安其處,食魚嗜咸,而皆美其食。

 

魚性善動,不為水寒,故多食魚者,使人熱中,鹽性味鹹,物著堅凝,故多食鹽者,咸味勝血。

 

傍水嗜咸,故其民皆黑色。

 

熱中勝血,故其民皆疏理。

 

疏理,血弱而腠理空疏也,其病皆為癰瘍。

 

疏理之所致也,其治宜砭石,以石為針,所以治癰瘍也。

 

夫用砭石之治,是從東方而遍及於宇內,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

 

其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其民不衣而禍 荐,其民華實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

 

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藥,故毒藥者,亦從西方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5 14:11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