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唐勇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形色外診簡摩】

 關閉 [複製鏈接]
141#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4:54 | 只看該作者

目睛形色應證篇

 

診寒熱瘰 ,有赤脈上下貫瞳子,見一脈,一歲死;見一脈半,一歲半死;見二脈,二歲死;見二脈半,二歲半死;見三脈,三歲死。

 

見赤脈,不上下貫瞳子者,可治也。

 

(診目赤脈法,又詳部位篇。)

 

診癰疽,白眼青,黑眼小者,逆不治。

 

(《內經》。)

 

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尺脈浮,目睛暈黃,衄未止;暈黃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仲景。)

 

白輪變赤,火乘肺也。

 

肉輪赤腫,火乘脾也。

 

黑水神光被翳,火乘肝與腎也。

 

赤脈貫目,火自盛也。

 

凡目暴赤腫起,羞明隱澀,淚出不止,暴翳目 ,皆火熱所為也。

 

(子和。)

 

勇視而睛轉者,風也。

 

直視不轉者,肝絕也。

 

黑珠純黃,凶證也。

 

白珠色青,肝風侮肺也。

 

淡黃色,脾有積滯也。

 

老黃色乃肺受濕熱,疸證也。

 

瞳子屬腎,無光采,又兼發黃,腎氣虛也。

 

(黑珠變黃,腎水為脾土所克,若濕熱新病,猶有可治。

 

久病身重,不能轉側,無論濕寒濕熱,均難措手。

 

石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2#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5:03 | 只看該作者

目睛形色應證篇

 

體肥氣盛,風熱上行,目昏澀者,胸中濁氣上行也。

 

重則為痰厥,亦能損目。

 

常使胸中氣清,無此病也。

 

暴失明者,是陽為陰閉,當有不測之疾。

 

翳膜者,風熱重也,或斑入眼,此肝氣盛而發於上也,當發散而去之,若疏利則邪氣內蓄,翳反深矣。

 

當以掀發之物,使其邪氣再動,翳膜乃浮,輔以退翳之藥,則自去矣。

 

病久者不能速效,當以歲月除之。

 

(《醫說》。)

 

目疼,陽明表證。

 

目赤,經絡熱盛。

 

目瞑,漱水,鼻燥,為陽邪上盛,欲解必衄。

 

目黃而頭汗,欲疸。

 

目不了了,陽明腑實。

 

若睛不和者,少陰熱也。

 

目眩,為痰因火運。

 

目白睛黃,欲發癉也。

 

目直視不能 ,或白睛黃,此誤發汗,將欲衄也。

 

目正圓者 ,不治。

 

下後目閉,為陰血受傷。

 

目反上瞪,為陰氣上逆。

 

(石頑。

 

此條傷寒。)

 

肝開竅於目。

 

燥病則目光炯炯,濕病則目光昏蒙。

 

燥甚則目無淚而干澀,濕甚則目珠黃而 爛,或眼胞腫如臥蠶。

 

目有眵有淚,精采內含者,為有神氣;無眵無淚,白珠色藍,烏珠色滯,精采內奪,及浮光外露,皆為無神。

 

凡病開目欲見人者為陽,閉目不欲見人者為陰。

 

目能識人者輕,昏 不識人者危。

 

其直視斜視,上視下視,目睛微定,移時稍動者,有因痰閉使然,又不可竟謂之不治也。

 

(《醫原》。

 

此條溫病,《難經》謂病患閉目不欲見人者,)脈當弦,當是肝邪有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3#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5:12 | 只看該作者

色診舌色應病類

 

舌部舌色內應臟腑篇

 

(附咽喉) 胃足陽陰之脈,循喉嚨。

 

胃足陽明之別,上絡頭項,合諸經之氣,下絡喉嗌。

 

其病氣逆則喉痹卒喑。

 

肝足厥陰之脈,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

 

其病咽乾。

 

小腸手太陽之脈,循咽下膈。

 

病則咽痛。

 

脾足太陰之脈,夾咽,連舌本,散舌下。

 

病則舌本強痛。

 

心手少陰之脈,從心系上夾咽,病則咽乾。

 

心手少陰之別,系舌本。

 

其病虛則不能言。

 

腎足少陰之脈,循喉嚨,夾舌本,其病舌乾咽腫。

 

膀胱足太陽之筋,入結舌本。

 

腎足少陰之筋,結於枕骨,與足太陽之筋合。

 

(按:合則亦入結舌本矣。

 

上出《內經》。)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4#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5:23 | 只看該作者

舌部舌色內應臟腑篇

 

舌者,心之竅也。

 

凡病俱見於舌。

 

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邊主肝膽,舌根主腎。

 

(江筆花) 舌之尖屬心經,中心至根屬腎經,兩旁肝膽,四邊脾經。

 

(四邊謂中心之四圍,平面之處也。

 

兩旁,謂極邊兩側,向外之處也。)

 

鋪面白苔是肺經。

 

(此謂本來自有之白苔也。)

 

滿舌皆是胃經。

 

又舌尖是上脘所管,中心是中脘所管,舌根是下脘所管。

 

此舌上一定之部位也。

 

(胡玉海《傷寒一書》。)

 

至論顏色,黃苔胃經,黑苔脾經,紅苔膽經,紫紅苔腎經,苔上起楊梅刺焦干,黑中有紅點者是肝經。

 

再純黑亦是脾經,鮮紅有刺,亦是膽經,此各經一定之顏色也。

 

其或黑與黃間,紅與紫呈,白與黃雜,紅與黑形。

 

此兼經互呈之顏色也。

 

(同上。)

 

按:苔無紅色,是舌質也。

 

前人皆苔質不分,今特辨之如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5#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5:33 | 只看該作者

舌質舌苔辨

 

(新訂) 前人之論舌診詳矣,而只論舌苔,不論舌質,非不論舌質也,混苔與質而不分也。

 

夫舌為心竅,其伸縮展轉,則筋之所為,肝之用也。

 

其尖上紅粒細於粟者,心氣夾命門真火而鼓起者也。

 

其正面白色軟刺如毫毛者,肺氣挾命門真火而生出者也。

 

至於苔,乃胃氣之所熏蒸,五臟皆稟氣於胃,故可借以診五臟之寒熱虛實也。

 

若推其專義,必當以舌苔主六腑,以舌質主五臟。

 

舌苔可刮而去者,氣分之事,屬於六腑;不可刮,即漸侵血分,內連於臟矣。

 

舌質有變,全屬血分與五臟之事。

 

前人書中有所謂舌苔當分有地無地者,地即苔之裡層,不可刮去者也,亦無與於舌之質也。

 

嘗見人無他苦,但苦常滑遺,視其舌,中心如錢大,光滑無苔,其色淡紫。

 

又見患胃氣痛者,其舌質常見通體隱隱藍色。

 

此皆痰血阻於胃與包絡之脈中,使真氣不能上潮,故光滑不起軟刺,是血因寒而瘀也。

 

通體隱藍,是濁血滿布於細絡也。

 

故舌苔無論何色,皆屬易治。

 

舌質既變,即當察其色之死活。

 

活者,細察柢裡,隱隱猶見紅活,此不過血氣之有阻滯,非臟氣之敗壞也。

 

死者,柢裡全變,干晦枯萎,毫無生氣,是臟氣不至矣,所謂真臟之色也。

 

故治病必察舌苔,而察病之吉凶,則關乎舌質也。

 

以下諸篇,所論已詳,讀者當細思之。

 

按:劉河間極論玄府之功用,謂眼耳鼻舌身意,皆借玄府以成其功用者也。

 

上言舌體隱藍,為濁血滿布於細絡,細絡即玄府也。

 

所謂濁血滿布,是血液之流通於舌之玄府者,皆夾有污濁之氣也。

 

或寒氣凝結,或痰涎阻滯於胃與包絡之脈中,致血液之上潮者,不能合於常度,即污濁之氣生矣,非必其血腐敗而後然也。

 

若果敗血滿塞於中,有不舌強硬而死者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6#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5:42 | 只看該作者

舌苔有根無根辨

 

(新訂) 脈有有根無根之辨,舌苔亦何獨不然。

 

前人只論有地無地,此只可以辨熱之浮沉虛實,而非所以辨中氣之存亡也。

 

地者,苔之裡一層也;根者,舌苔與舌質之交際也。

 

夫苔者,胃氣濕熱之所熏蒸也。

 

濕熱者,生氣也。

 

無苔者,胃陽不能上蒸也,腎陰不能上濡也。

 

前人言之晰矣。

 

至於苔之有根者,其薄苔必勻勻鋪開,緊貼舌面之上,其濃苔必四圍有薄苔輔之,亦緊貼舌上,似從舌裡生出,方為有根。

 

若濃苔一片,四圍潔淨如截,頗似別以一物塗在舌上,不是舌上所自生者,是無根也。

 

此必久病,先有胃氣而生苔,繼乃胃氣告匱,不能接生新苔,而舊苔僅浮於舌面,不能與舌中之氣相通,即胃腎之氣,不能上潮以通於舌也。

 

驟因誤服涼藥傷陽,熱藥傷陰,乍見此象者,急救之猶或可復。

 

若病勢纏綿日久,漸見此象,真氣已索,無能為矣。

 

常見寒濕內盛之病,舌根一塊白濃苔,如久經水浸之形,急用溫裡,此苔頓退,復生新薄苔,即為生機。

 

又常見病困將死之人,舌心一塊濃苔,灰黃滯黯,四面無輔,此陰陽兩竭,舌質已枯,本應無苔,而猶有此者,或病中胃強能食,五臟先敗,而胃氣後竭也。

 

或多服人參,無根虛陽結於胸中,不得遽散,其余焰上蒸,故生此惡苔,甚或氣絕之後半日胸中猶熱,氣口脈猶動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7#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5:53 | 只看該作者

傷寒舌苔辨證篇一

 

出胡玉海《傷寒一書》,大旨是論濕溫為傷寒後半截事。

 

頭痛、身熱、惡寒、脈浮滑,陽明太陽。

 

身熱、口燥、脈弦滑,陽明少陽。

 

身熱、舌苔白、脈洪滑,正陽陽明。

 

舌苔微黃,正陽陽明。

 

舌苔前白後黃,正陽陽明。

 

(按:是上寒下熱,外寒內熱。)

 

前黃後白,正陽陽明。

 

(按:是上脘化熱,而中焦有水飲。)

 

四圍白,中間黃,正陽陽明。

 

白帶灰色,陽明將入太陰。

 

白帶有路,陽明太陰。

 

微白燥黃色,陽明太陰。

 

粉白微紅,陽明少陽。

 

無白微桃紅,陽明少陰。

 

前半紅,後半白,少陽太陰。

 

前半紅,後半黃,少陰太陰。

 

前半黃,後半黑,陽明太陰。

 

前半黃,後半赤,太陰少陰。

 

前半黃,後半紫,太陰厥陰。

 

純黑色,太陰。

 

純黃色,太陰。

 

黃分八字,陽明太陰。

 

一邊黃,一邊白,陽明太陰。

 

一邊黑,一邊黃,陽明太陰。

 

焦黑,太陰。

 

潤黑,太陰。

 

花黃灰黑,陽明太陰。

 

純紅,鏡面,太陰。

 

(其形色光如漆桌,如光而不濕,舌下華池皆干者,重。

 

宜細審之。)

 

舌濃如三個濃,少陰。

 

舌闊如三個闊,少陰。

 

舌圓,少陰。

 

舌平無尖,少陰。

 

(按:舊謂舌邊缺如鋸齒者死。)

 

白苔有一點點紅,陽明少陽。

 

白苔有一點點黑,陽明太陰。

 

白苔有一點點黃,正陽陽明。

 

尖紅後赤,少陰少陽。

 

尖赤後紫,少陰少陽。

 

以上三十五法,乃辨證之大略,余照此類推之可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8#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6:03 | 只看該作者

傷寒舌苔辨證篇一

 

廣東、福建、浙江、江南揚州分野,魚鹽海濱之地,腸胃脆薄,氣盛血熱,所以風邪一客即病。

 

頭雖痛,不如斧劈,項雖強,尚可轉側,背雖牽制,尚可動搖。

 

風邪入胃,肺則凝塞,所以一日為風,二日為熱,三日為火,熱甚之故。

 

熱與風邪相搏,凝塞成毒。

 

此毒,胃主肌,脾主肉,不在肉而在肌。

 

肌,毛竅之內也。

 

故點點然如斑之狀,如疹之形,紅色鮮明,一日三潮,三日九潮,故毒必三日,雖不治,亦疏散也。

 

脈左寸浮,右關滑,氣口大。

 

無有正傷寒也。

 

故太陽經雖病不病,此陽明之正病也,謂之陽明太陽。

 

舌苔白,一日不口渴,二日不大便,至三四五六日,大便解,則腠理開。

 

汗出而解。

 

如陽明第四日,血熱成毒,不能發越,毒郁在中,腠理不開,郁遏邪熱,則傳入少陽。

 

一日口渴,左關洪大,右關洪滑,右寸氣口閉遏,此肺經熱邪沖遏,氣道不舒,斑在肌腠,血凝在皮,少陰雖然受熱,而未嘗著病。

 

二日目赤,舌苔紅,耳鳴,左關脈洪大而數,此熱甚邪勝也。

 

第三日譫語,不欲眠,右關洪滑而實。

 

四日斑出則少解,斑不出狂叫不安,右關滑實有力,左關脈洪數微弦,左尺脈虛大,此邪氣將入於裡。

 

第五日耳聾,不欲眠,起坐不休,譫語欲狂,此斑毒不得發越,口乾消水,舌苔紅黃色,邪尚未曾傳裡也;舌苔紅紫色,將入於脾。

 

左關弦,右關實,乙木怒極,熱鬱之甚。

 

耳聾,腎之火閉也。

 

斑毒出於胸項脊背,此陽邪有餘,隱於胸項脊背,此陽毒將陷入陰分。

 

六日大便解,邪氣得下,斑必發出;六日不解,火氣閉於幽門,小便短澀,毒反熏胃,肺閉,大腸熱,目直視,不欲見人,脈數,舌焦。

 

邪傳太陰,目黃,面黃,此風勝濕鬱,第七日耳聾,口渴,目黃,兩頰黃赤,舌苔焦,脈與六日同,此病尚在陽分未除,邪雖入裡,猶可挽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9#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6:11 | 只看該作者

傷寒舌苔辨證篇一

 

少陽不得解,邪傳入裡,流入太陰脾經。

 

一日右關洪大而軟,左關弦動,左寸閉,此熱邪客於包絡,神昏氣短,白珠紅,肺經郁抑,斑毒則頸項上見者紅色,兩頰無有,心胸不見,季脅有微點,腹上點點紅色,手臂前俱有紅色,舌苔黃黑,雖然傳裡,陽證未除。

 

二日右寸見弦脈,風邪客於肺,將發白斑,氣促者死,鼻扇者死,耳聾者生,面頰紅者生,閉目不欲見人者生,魚口鴉聲者死。

 

第三日右關數,左寸不見,右尺洪大,此邪熱客於腎,唇紫,舌焦黑,目直視,不欲見人,此毒郁於小腸,燥糞不得下,斑隱在肉內,怒狂叫罵者生,口渴消水者生,小便不滋潤者死。

 

第四日左寸閉,左關弦,左尺洪大,右關虛軟,右寸見芤脈,右尺不見,血熱在中焦,斑見藍色。

 

第五日左右手寸關脈不見,兩尺洪大,聲嘶欲哭,斑郁不得發越,目黃身黃者死。

 

第六日尺寸俱無,兩關弦緊,舌苔濕滑,此火甚感寒,頭涼即死,舌苔燥裂,仍為火論。

 

或陽明第五日斑發不透,邪毒不入少陽,竟入太陰,此非越經傳也,或飲食所傷,或藥餌所誤。

 

太陰一二日,季脅痛,下痢,左關弦軟,右關弦長,氣口脈洪,尺脈大,口渴甚,嘴唇干,舌燥,神氣清,舌苔黃濃,黑灰色。

 

第三日舌根黑,中黃,尖白,目赤面青,左關脈數,右關滑大有力,肺脈大,兩尺脈閉,頭面有斑,頸項無斑,胸背有斑,肚腹無斑,此陽氣不得發越,陰氣凝塞。

 

太陰四日,左三部閉,右關軟,肺脈大,尺脈洪,口渴甚,目紅,面赤,鼻青,唇黑者死,伏斑下陷。

 

太陰五日,尺寸俱浮,右關芤,左關緊,時作寒戰,頭痛,目赤,鼻黑,舌青,唇紫者死,斑毒乘於肝,非傳厥陰,邪中厥陰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6:20 | 只看該作者

傷寒舌苔辨證篇一

 

太陰之脈,利於無力,邪入於脾,氣盛血熱,流於四肢,分布百骸,貫注於心,心神失專其權,是以相火之邪甚熾,心神與相火失位,則一身無所主矣。

 

故四肢百骸俱痛,腹滿口乾,舌黃舌黑,唇燥,五臟與大小腸膀胱三焦皆受其制。

 

脈之細小者,胃氣不傷,脈之滑大者,胃氣已壞。

 

胃主納穀,脾主消穀:胃主受納,脾主轉濡;胃之受納在於肺,脾之轉濡在乎肝。

 

在上者為痰,在下者為糟粕。

 

膈氣實則痰滯於膻中,心氣熱,則糟粕滯於小腸。

 

渴欲飲冷者,膈氣熱也。

 

飲水不小便者,肺葉焦也。

 

肺氣盛者,則大腸之道不行。

 

夫邪在陰分,不利見陽脈;病在陽分,不利見陰脈。

 

太陰之病,利於細小虛軟,不利於洪大滑實。

 

通其經絡,導其閉塞,毋使風木成邪,致人九竅不通而死。

 

太陰之脈,非獨取右關,左寸左關右尺皆可概見也。

 

獨肺居華蓋,肺氣凝澀,更利於細小,不利於實大。

 

與正傷寒之病,傳入太陰,皆脈大者病進,脈小者病退,有力者病進,無力者病退;滑實者病進,虛軟者病退;緊實者病進,芤軟者病退,洪數者病進,細軟者病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1#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6:28 | 只看該作者

傷寒舌苔辨證篇一

 

如病之外現,目紅面紅,舌紅唇紅,手足搖動,坐立不寧,舌苔焦黑,此毒邪熾盛,脈見細小,此皆有胃氣,不可謂不治也。

 

如目青面青,唇青舌白,脈見微細者,毒瓦斯下陷,將出汗而死矣。

 

太陰病,面赤目赤,唇紫舌黑,兩關見數脈者危,見促脈者死。

 

面白目赤,鼻青唇青,舌苔灰色,左尺右關見緊脈者死。

 

目赤面黃,鼻扇唇青,右寸見數脈,關脈見弦脈,兩尺不應者死。

 

神氣如常,舌苔微黑,兩關見革脈者死。

 

舌黃目青,面白唇白,脈見微弱,手足厥冷,身發白斑者死。

 

舌光如鏡,目紅面青,兩關洪大,兩尺洪數,兩寸不應,毒陷下焦,頸項斑不出者死。

 

舌上芒刺,苔色灰黑,腹胸脹滿,渴甚不欲飲水,右寸見極,右關見軟,左關見澀,結胸者死。

 

舌尖平,季脅痛,舌苔焦黑,時下清水,口渴不欲飲湯水,左尺見結,左寸見代,右關見牢,熱結小腸死。

 

舌苔黃白,點點紅紫,唇青,面白,目赤,左關見軟,右關見澀,肺脈不應者死。

 

舌苔濃白,上灰黑色,脾部干燥,唇紅,目赤,面白,兩尺不應,左關見軟,右關沉實,兩寸不應,頸項發白斑者死。

 

舌苔紅紫,目赤面黃,唇干胸滿,神氣昏沉,手足厥冷,右關不應,左關弦緊,左尺空大,斑毒陷下者死。

 

舌焦圓濃,華池干燥,唇焦齒黑,目紅面赤,神氣昏憒,脈見細小,頻叫,不知人者死,知人者可生。

 

大便頻解,不知人者死;大便頻解,漸知人者可生。

 

舌不退場門,發戰者死。

 

大便解後,舌不潤轉者死不治。

 

大便解後,神氣倏清,舌雖潤,即出汗者死。

 

大便解後,脈見狂大,必定血從口鼻出,急服更衣散一服,使肝分得涼,藏血可生,如遲,吐血必死。

 

夫病至太陰,死證已多;若傳入少陰,則邪盛正衰,危者十九,死者亦多;傳入厥陰,則風木成邪,九竅將閉,不必為之細論矣。

 

(此篇所論,與溫病相出入,先生亦謂非正傷寒病也。)

 

凡舌紅面赤,而兩手見陰脈,或脈來搖擺無根,恍惚難憑,舌上肝膽部位,有一點點紫泡如黃豆大者,此熱毒歸臟,不治之證。

 

在左者重,在右者輕,在中間而不在肝膽部位者更輕,察其脈,可救者,須救之。

 

(舊謂舌邊缺如鋸齒者死,即此義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2#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6:42 | 只看該作者

傷寒舌苔辨證篇二

 

出張石頑《傷寒緒論》,中間略據鄙見補注。

 

舌苔之名,始於長沙,以其邪氣結裡,如有所懷,故謂之胎。

 

(一謂之苔,如地之生苔者。)

 

傷寒邪在表,則苔不生。

 

邪熱傳裡,則苔漸生,自白而黃,黃而黑,黑甚則燥裂矣。

 

要以滑潤而白者為表邪,灰黑濕潤無苔為陰寒,(此即舌質之變色也。)

 

灰黑薄滑為夾冷食,皆不可用寒涼攻下之劑。

 

然中暑夾血,多有中心黑潤者,又不可拘此說。

 

若黃黑灰色而干燥紋裂者為熱極,萬無虛寒夾血之理。

 

(亦有因極熱忽地飲冷而胃口之血瘀結,見黑苔者。)

 

惟屢經汗下,舌雖干而有微薄苔,卻無燥裂芒刺,此為津液耗亡,不可誤認實熱而攻之,必致不救。

 

《金鏡》三十六治法,舉世宗之。

 

又《觀舌心法》一百三十八圖,條分縷析,辨證最詳。

 

其間論紅為瘟熱,紫為酒毒,霉醬為夾食,藍為肝臟純色,迥出前人未備,所嫌舍本逐末,未免繁紊無綱領。

 

因括其捷要,辨論於下:如白苔者,邪傷氣分,肺主氣而色白,又主皮毛,故凡白苔,猶帶表證;仲景以為胸中有寒,止宜和解,禁用攻下,攻下必致結痞,變證不測。

 

若溫病、熱病,一發便壯熱,昏憒燥渴,舌正赤(此即舌質)而有白滑苔,即當用白虎湯汗之。

 

(白虎湯雖可生汗,初起總宜略加表藥。)

 

時疫初起,舌上白苔如積粉者,達原飲解之。

 

若傷寒邪入胃腑,則白苔中黃;邪傳少陰,則白中變黑。

 

若純色為一經證,邊與中間兩色俱傳經證。

 

若從根至尖直分兩路者,是合病與夾陰舌也。

 

合病則白中兼兩路黃,夾陰則白中兼兩路黑潤及灰色也。

 

從根至尖橫分兩三截苔色者,是並病舌也。

 

(合病並病,分別含混。

 

合病者,一邪而傷兩經也,或雖由此經傳彼經,而仍是寒邪,謂兩經合病於一邪也。

 

並病者,此經寒邪蘊為彼經熱病,或一經而有寒熱之兩病,謂兩邪並病於一身也。

 

舌苔之直分橫截,與此渾不相涉。

 

直分二三路者,以表裡分也。

 

中間為裡,兩邊為表,左為肝膽,右為脾胃。

 

橫分兩三截者,以三焦分也。

 

尖為上焦,中為中焦,根為下焦,視其色以決其寒熱虛實也。)

 

故尖白根黃,尖白根黑,及半邊苔滑者,雖證類不同,皆屬半表半裡。

 

白苔多而滑、黃黑苔少者,表證多也,尚宜和解。

 

黃黑苔多而白苔少,或生芒刺黑點干燥者,裡證多也,必下無疑。

 

雖中心黃黑,而滑潤邊白者,此為表證未盡。

 

(所謂表證未盡,即風寒尚未全化熱也。

 

鄙見即化熱,仍是表邪,與真正裡證,總是不同。)

 

傷寒則大柴胡兩解之,溫熱時疫則涼膈散或白虎合承氣攻下之。

 

又傷寒壞病,雖白而濃,甚燥裂者,此為邪耗津液,宜小柴胡稍加芒硝微利之。

 

純白滑苔,為胃虛寒飲結聚膈上之候,每於十三四日過經致變,不可泛視也。

 

一種白濃苔,如煮熟色到底不變者,必裡挾寒物留滯不散,致脈伏不出,乃心脾氣絕,肺氣受傷也,慎不可下。

 

(寒滯不化,可用溫下。)

 

宜枳實理中湯,熱甚,合小陷胸下之。

 

至於能食自利而白苔滑者,為臟結難治也。

 

黃連湯、連理湯、備急丸選用,間有得生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3#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6:52 | 只看該作者

傷寒舌苔辨證篇二

 

黃苔者,陽明腑實也。

 

黃濕而滑者,為熱未盛,結當未定,不可便攻,攻之必致初硬後溏也。

 

冬時宜確守此例,俟結定乃攻,不得已,大柴胡微利之。

 

若在夏月,一見黃苔,便宜攻下。

 

以夏月伏陰在內,多有下證最急而苔不燥者,不可泥也。

 

若黃而燥者,為熱已盛,峻下無疑。

 

黃而生芒刺黑點者,為熱勢極。

 

黃而瓣裂者,為胃液干,下證尤急也。

 

諸黃苔皆屬胃熱,分緩急輕重下之。

 

有種根黃而硬,尖白而中不甚干,亦不滑,短縮不能伸出,譫妄煩亂者,(與前條半表半裡證不同。)

 

此痰挾宿食占據中宮也,大承氣加生薑半夏主之。

 

有舌色青紫(此即舌質。)

 

而苔卻黃濃,甚則紋裂,但覺口燥,舌仍不干者,此陰證夾食也。

 

(青紫是有瘀血,非陰證也,是濕邪蘊積,深陷於血分之象。)

 

脈或沉細而伏,或虛大而澀,按其心下或臍旁硬痛,(結痰與瘀血相挾,多有此脈象證候。)

 

而時失氣者,(若常失氣,非有宿食燥屎,即當為氣脫矣。)

 

急宜大承氣,另煎生附子佐大黃下之。

 

若脈虛大者,黃龍湯主之,熱極煩躁者,更加生地、麥冬,夏月尤宜。

 

若冬時陰證夾食,而舌上苔黃不燥者,宜用附子理中合小承氣下之。

 

大抵舌有積苔,雖見陰象,亦是虛中有實,急當攻下無疑,但下法與尋常不同耳。

 

又中宮有痰飲水血者,舌多不燥,不可因其不燥,而延緩時日致誤也。

 

凡溫病熱病稍見黃白苔,無論燥潤,即宜涼膈雙解。

 

時行疫癘稍見白苔,即宜白虎、達原。

 

若見黃黑,無論干濕,大承調胃,急奪無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4#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7:00 | 只看該作者

傷寒舌苔辨證篇二

 

黑苔者,少陰腎色也。

 

(血分瘀濁之極也。

 

燥硬而隱隱見紫者,是因熱灼,以致血敗。

 

柔潤而隱隱見淡者,水飲結而氣不流行,以致血瘀也。)

 

若五六日後,熱傳少陰,火乘水位,亢極之火,不為水衰,反兼水化,(五行空談,陋習也。

 

此只是熱邪深入,陰液全干,血瘀氣濁,發見枯滯之死色也。)

 

如火過炭黑是也。

 

始因表證失汗,(所以瘀也。)

 

致邪入少陰,下之即愈。

 

然有屢下,熱不減,苔不退者,此必宿食留滯於中宮也,宜黃龍東加炮薑、川連。

 

有誤用汗下太過,津液枯竭,(所以瘀也。)

 

而苔燥黑者,此為壞病,須量人虛實為治。

 

虛者其苔必薄而潤,生脈散合附子理中;實者其苔必濃而燥,生脈合黃連解毒;(解毒即三黃湯。)

 

一則陰虛陽亢,一則陽虛陰亢,不可不審。

 

熱勢盛劇,則黑苔上生芒刺,及燥裂分隔瓣者,須用青布蘸薄荷湯拭潤,更以薑片刮去芒刺,撅起隔瓣,看刺下瓣底,(即舌質也。)

 

色紅可治,急下之;若俱黑,不治矣。

 

又黑苔腐爛者,心腎俱絕;舌黑而卷縮者,肝絕;皆不可治。

 

舌黑及灰或黃,而發 生蟲腐爛,雖為濕熱,亦屬肝傷,俱為危候。

 

又中間一路潤黑燥苔,質潤而苔燥也。

 

兩邊或黃或白者,兩感舌也。

 

(此或夙有蓄血,內正虛,外邪實,非兩感也。

 

篇中說兩感皆未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5#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7:08 | 只看該作者

傷寒舌苔辨證篇二

 

邊黃則調胃承氣,邊白則大柴胡下之。

 

若中間一路黑滑薄苔,兩邊白滑,此表裡俱虛,胃中雖有留結,急宜附子湯溫之。

 

凡黑苔多凶,(心氣為瘀血所阻,邪氣內潰甚速。)

 

黑而干燥或芒刺瓣裂,皆為實熱,急宜下奪。

 

黑薄濕潤,或兼白滑者,皆為陰寒,急當溫經也。

 

一種中黑而枯,或略有微刺,色雖黑而中無積苔,舌形枯瘦,而不甚赤,(此即舌質。)

 

其證煩渴耳聾,身熱不止,大便五六日或十余日不行,腹不硬滿,按之不痛,神識不昏,晝夜不得睡,稍睡或呢喃一二句,或帶笑,或嘆息,此為津枯血燥之候,急宜炙甘草湯,或生料六味丸,換生地,合生脈散,加桂,滋其化源,庶或可生。

 

誤與承氣必死,誤與四逆亦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6#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7:16 | 只看該作者

傷寒舌苔辨證篇二

 

凡舌苔或半黃半黑,或半黃半白,或中燥邊滑,或尖干根潤,皆為傳並之邪,寒熱不和之候。

 

大抵尖黑稍輕,根黑至重,黃黑宜大承氣,兼白者宜涼膈散,分緩急下之。

 

若全黑,為死現舌,不治。

 

(心血全瘀,)夏月熱病,邪火時火,內外燔灼,苔黑易生,猶可攻治。

 

冬月傷寒,舌苔全黑,決難救也。

 

(此乃指黑而潤者,是血因寒而瘀,夏熱瘀易行,冬寒瘀難行也,若熱瘀,即冬夏皆凶。)

 

然中暑誤認外感,而加溫復,多致中黑,邊極紅而潤,脈必虛大,急用白虎湯清之,虛者加人參、竹葉。

 

如更誤認陰寒,而與熱藥,必致煩躁不救也。

 

夏月中暑,多有黑舌,黑而中干者,白虎無疑。

 

黑而滑潤,或邊白者,必夾寒食。

 

(前以此為兩感,為表裡俱虛,此以為夾寒食,當以此文為得之。

 

然尚遺卻蓄血一證。

 

蓄血有寒有熱,亦辨於苔之潤燥也。

 

夾痰者,多見灰色之苔,總因邪氣關及血分致此。)

 

古法用大順散,然不若理中合小陷胸最當。

 

若直中少陰真寒,始病不發熱,舌心便黑色,(如此必昏厥矣。)

 

非由黃白變化,其苔雖黑而滑,舌亦瘦小,此真臟寒,必厥冷,自利嘔吐,脈沉遲,四逆附子輩急溫之,稍緩則不可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7#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7:27 | 只看該作者

傷寒舌苔辨證篇二

 

灰黑舌者,足三陰互病,如以青黃和入黑中,則為灰色也。

 

(痰水主於脈中,致血微停瘀也。)

 

然有傳經直中之殊,蓋傳經熱邪,始自白苔而黃,黃而灰黑,或生芒刺黑點,紋裂干燥,不拘在根在尖,俱宜攻下泄熱,有淡灰色,中起深黑重暈者,(此病久寒熱互結,或夙有痰飲蓄血,又新加以停滯也。

 

若因內傳一次,即見一重也,於理難通,或者邪氣化寒、化熱、化燥、化濕,轉變一次,即增一重,亦或傷冷、傷熱、傷食、傷飲,多傷一次,即增一重也。)

 

乃溫病熱毒。

 

急用涼膈雙解治之。

 

熱毒內傳一次,見暈一重,傳二、三次,見二、三重也。

 

若見三重者,不治。

 

若直中三陰,始病無燥熱,便見灰色,舌潤無苔,更不變別色者,此必內夾寒食,及冷痰水飲,或蓄血如狂等證,當隨證治之。

 

又有感冒夾食,屢經汗下消導,二便已通,而舌上灰黑未退或濕潤,或雖不濕,亦不干燥者,不可因其濕,誤認為寒,妄投薑附。

 

亦不可因其不潤,誤與硝黃。

 

此因汗下過傷津液,虛火上炎所致,其脈必虛微少力,治宜救陰為急,雖無心悸脈代,當用炙甘草湯主之。

 

內有生地、阿膠、麻仁、麥冬之甘潤,可以滋陰潤燥。

 

蓋陽邪亢盛,則用硝黃以救陰,陰血枯涸,則宜生地以滋陰,可不辨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8#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7:43 | 只看該作者

傷寒舌苔辨證篇二

 

紅色者,心之正色也。

 

若紅極為溫熱之毒,蘊於心胃,及瘟疫熱毒內盛也。

 

若濕者,不可便下,解毒湯或白虎。

 

紅中有白苔者,更感非時之寒也,桂枝白虎湯。

 

紅中夾兩路灰色苔者,溫熱而夾寒食也,涼膈散加消導藥一、二味。

 

紅中有黑苔者,熱毒入少陰也,大承氣合白虎湯。

 

紅極有黃黑芒刺者,熱毒入腑也,調胃承氣湯。

 

紅極有紫紅斑,及遍身發斑者,陽毒入心也,人參白虎東加犀角、黃連。

 

紅極而紋裂者,燥熱入肝也,大承氣加柴胡、白芍,甚則加芩、連。

 

坑爛者,濕熱入脾也,小承氣加芩、連、半夏。

 

白 者,火氣燔灼也,(浮淺不入血脈,止起白 。)

 

三黃石膏去麻黃。

 

紫瘡者,火氣鬱伏也,解毒湯。

 

紅星者,(即紅珠鼓起也。)

 

心包火炎也,涼膈散。

 

一種柔嫩如新生,望之似潤,而燥涸殆甚者,為妄行汗下,津液竭也,多不治。

 

急宜生脈散和人參三白湯主之。

 

舌痿不能轉動者,肝絕,舌忽瘦而長,心絕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9#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7:55 | 只看該作者

傷寒舌苔辨證篇二

 

紫色者,酒後傷寒也。

 

世俗庸愚,往往受寒,不服湯藥,用薑、蔥、酒發汗,汗未當而酒毒藏於心包,多有此證。

 

(有化為濕溫者,有化為酒毒者,推其所以,皆由寒氣束於大表,酒力不能外行,而內積於胃與包絡也。)

 

若純紫,或中間略帶白苔而潤者,宜葛根東加石膏。

 

若紫中有紅斑,或紫而干黃,紫而短縮,俱宜涼膈散下之。

 

若全紫而干,如煮熟肝者,死肝色也,其證必厥冷,脈必沉滑。

 

(血脈瘀阻,陽郁不達。)

 

此陽極似陰也。

 

急宜當歸四逆東加酒大黃下之。

 

(再加桃仁。)

 

然多不救。

 

(當歸四逆尚嫌近補,大黃又嫌泄氣。

 

此證宜宣散,而化血通脈,使血開氣達。)

 

大抵深紫而赤者,是陽熱酒毒,宜用苦寒解毒。

 

(宜重化瘀。)

 

若淡紫而帶青滑者,是則中腎肝陰證,急宜吳茱萸湯、四逆湯溫之。

 

(宜兼化瘀。)

 

然亦有中心生薄青紫苔,或略帶灰黑而不燥不濕下證復急者,此熱邪傷於血分也,犀角地黃東加酒大黃微利之。

 

(紅紫二舌,均指舌質言之,固無紅苔,亦斷無紫苔,其有見紫苔者,必舌面已腐,或微黑苔,與赤紅相映而然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0#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28:05 | 只看該作者

傷寒舌苔辨證篇二

 

霉醬色苔舌者,乃夾食傷寒也。

 

食填太陰,郁遏不得發越,久之 而成醬色也。

 

其證腹滿時痛者,桂枝加枳、朴、橘、半,痛甚加大黃。

 

因冷食不消,加炮薑、厚朴,甚則調胃承氣加炮薑下之。

 

如胃氣絕,脈結代,唇吊齒燥,下利者死。

 

(按:此即沉香色也。

 

總是血瘀氣濁所致。

 

濕熱夾痰,亦常有之,不僅夾食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6 02:06 , Processed in 0.08495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