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173|回復: 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寶命全形論篇第二十五】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5-2-27 21:13: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寶命全形論篇第二十五

【寶命全形論篇第二十五】①


】:

①《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在第六卷名剌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5-2-27 21:13:39 | 只看該作者
001文

黃帝問曰:『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于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①。

君王眾庶,盡欲全形②。

形之疾病,莫知其情,留淫日深,著于骨髓,心私慮之③。

余欲鍼除其疾病,為之奈何④?』


】:

①天以德流,地以氣化,德氣相合而乃生焉。

《易》曰:『天地絪縕,萬物化醇。』此之謂也。

則假以溫涼寒暑,生長收藏,四時運行而方成立。

②貴賤雖殊,然其寶命一矣。

故好生惡死者,貴賤之常情也。

③《新校正》云:『按《太素》慮作患。』

④虛邪之中人,微先見于色,不知于身,有形無形,故莫知其情狀也。

留而不去,淫衍日深,邪氣襲虛,故著于骨髓。

帝矜不度,故請行其鍼。

《新校正》云:『按別本「不度」作「不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5-2-27 21:14:44 | 只看該作者
002文

岐伯對曰:『夫塩之味鹹者,其氣令器津泄①。

弦絕者,其音嘶敗②。

木敷者其葉發③。

病深者其聲噦④。

人有此三者是謂壞府⑤。

毒藥無治,短鍼無取,此皆絕皮傷肉,血氣爭黑⑥。』


】:

①鹹謂塩之味,苦浸淫而潤物者也。夫鹹為苦而生,鹹從水而有水也,潤下而苦泄,故能令器中水津液潤滲泄焉。

凡虛中而受物者,皆謂之器。

其于體外則謂陰囊,其于身中所同則謂膀胱矣。

然以病配于五藏,則心氣伏于腎中而不去,乃為是矣。

何者?

腎象水而味鹹,心合火而味苦,苦流汗液,鹹走胞囊,火為水持,故陰囊之外津潤如汗而滲泄不止也。

凡鹹之為氣,天陰則潤,在土則浮,在人則囊濕而皮膚剝起。

②陰囊津泄而脈弦絕者,診當言音嘶嗄敗,易舊聲爾,何者?

肝氣傷也。

肝氣傷則金本缺,金本缺則肺氣不全,肺主音聲,故言音嘶嗄。

③敷,布也,言木氣散佈,外榮于所部者,其病當發于肺葉之中也。

何者?

以木氣發散故也。

《平人氣象論》曰:『藏真散于肝。』肝又合木也。

④噦,謂聲濁惡也。

肺藏惡血,故如是。

⑤府,謂胸也,以肺處胸中故也。

壞,謂損壞其府而取病也。

抱樸子云:『仲景開胸以納赤餅。』由此則胸可啟之而取病矣。

三者謂脈弦絕,肺葉發聲濁噦。

⑥病內潰于肺中,故毒藥無治外。

不在于經絡,故短鍼無取。

是以絕皮傷肉乃可攻之,以惡血久與肺氣交爭,故當血見而色黑也。
  
《新校正》云:『詳岐伯之對與黃帝所問不相當。
  
別按《太素》云:「夫塩之味鹹者,其氣令器津泄。弦絕者其音嘶敗。木陳者其葉落。病深者其聲噦。人有此三者是謂壞府。毒藥無治,短鍼無取,此皆絕皮傷肉。」血氣爭黑三字與此經不同而注意大異。

楊上善注云:「言欲知病微者,須知其候,塩之在于器中,津液洩于外,見津而知塩之有鹹也。聲嘶知琴瑟之絃將絕,葉落者知陳木之已盡,舉此三物衰壞之微,以比聲噦識病深之候,人有聲噦同三譬者,是為府壞之候,中府壞者病之深也,其病既深,故鍼藥不能取,以其皮肉血氣各不相得故也。」

再詳上善作此等注義方與黃帝上下問荅義相貫穿,王氏解塩鹹器津義雖淵微,至于注絃絕音嘶,木敷葉發,殊不與帝問相協,考之不若楊義之得多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5-2-27 21:15:30 | 只看該作者
003文

帝曰:『余念其痛,心為之亂,惑反甚,其病不可更代,百姓聞之,以為殘賊,為之奈何①?』

岐伯曰:『夫人生于地,懸命于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②。

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③。

知萬物者,謂之天子④。

天有陰陽,人有十二節⑤。

天有寒暑,人有虛實⑥。

能經天地陰陽之化者,不失四時;

知十二節之理者,聖智不能欺也⑦。

能存八動之變,五勝更立;

能達虛實之數者,獨出獨入。

呿吟至微,秋毫在目⑧。』


】:

①殘,謂殘害。

賊,謂損劫。

言恐涉于不仁,致慊于黎庶也。

②形假物成,故生于地;命惟天賦,故懸于天。

德氣同歸,故謂之人也。

《靈樞經》曰:『天之在我者德,地之在我者氣,德流氣薄而生者也。然德者道之用,氣者生之母也。』

③人能應四時和氣而養生者,天地恒畜養之,故為父母。

《四氣調神大論》曰:『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沈浮于生長之門也。』

④知萬物之根本者,天地常育養之,故謂曰天之子。

⑤節,謂節氣,外所以應十二月,內所以主十二經脈也。

⑥寒暑有盛衰之紀,虛實表多少之殊,故人以虛實應天寒暑也。

⑦經,常也,言能常應順天地陰陽之道而脩養者,則合四時生長之宜,能知十二節氣之所遷至者,雖聖智亦不欺侮而奉行之也。

⑧存,謂心存。

達,謂明達。

呿,謂欠呿。

吟,謂吟嘆。

秋毫在目,言細必察也。

八動,謂八節之風變動。

五勝,謂五行之氣相勝。

立,謂當其王時。

變,謂氣至而變易,知是三者,則應効明著,速猶影響,皆神之獨出獨入,亦非鬼靈能召遣也。

《新校正》云:『按楊上善云:「呿謂露齒出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5-2-27 21:16:12 | 只看該作者
004文

帝曰:『人生有形,不離陰陽,天地合氣,別為九野,分為四時,月有小大,日有短長,萬物并至,不可勝量,虛實呿吟,敢問其方①!』

岐伯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萬物盡然,不可勝竭②。

故鍼有懸布天下者五,黔首共餘食,莫知之也③。


】:

①請說用鍼之意。

②達,通也。

言物類雖不可竭盡,而數要之,皆如五行之氣而有勝負之性分爾。

③言鍼之道有若高懸示人,彰布于天下者五矣,而百姓共知餘食,鹹棄蔑之,不務于本而崇乎末,莫知真要深在其中,所謂五者,次如下句。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餘食」作「飽食」,注云:「人愚不解陰陽,不知鍼之妙,飽食終日,莫能知其妙益。」

又《太素》作「飲食」。

楊上善注云:「黔首共服用此道,然不能得其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5-2-27 21:17:03 | 只看該作者
005文

一曰治神①。

二曰知養身②。

三曰知毒藥為真③。

四曰制砭石小大④。

五曰知府藏血氣之診⑤。

五法俱立,各有所先⑥。

今末世之剌也,虛者實之,滿者泄之,此皆眾工所共知也。

若夫法天則地,隨應而動,和之者若響,隨之者若影,道無鬼神,獨來獨往⑦。』


】:

①專精其心,不妄動亂也。

所以云:『手如握虎,神無營于眾物。』蓋欲調治精神專其心也。

《新校正》云:『按楊上善云:「存生之道,知此五者以為攝養,可得長生也。

魂、神、意、魄、志以為神主,故皆名神,欲為鍼者,先湏治神,故人無悲哀動中,則魂不傷,肝得無病,秋無難也。

無怵惕思慮則神不傷,心得無病,冬無難也。

無愁憂不解則意不傷,脾得無病,春無難也。

無喜樂不極則魄不傷,肺得無病,夏無難也。

無盛怒者則志不傷,腎得無病,季夏無難也。

是以五過不起于心,則神清性明,五神各安其藏,則壽延遐筭也。」』
  
②知養已身之法,亦如養人之道矣。
  
《陰陽應象大論》曰:『用鍼者以我知彼,用之不殆。』此之謂也。
  
《新校正》云:『按《太素》「身」作「形」。
  
楊上善云:「飲食男女,節之以限,風寒暑濕,攝之以時,有異單豹外凋之害,即內養形也。

實慈恕以愛人,和塵勞而不跡,有殊張毅高門之傷,即外養形也。

內外之養周備,則不求生而久生,無期壽而長壽,此則鍼布養形之極也。」

玄元皇帝曰:「太上養神,其次養形。」

詳王氏之注專治神養身于用鍼之際,其說甚狹,不若上善之說為優,若必以此五者解為用鍼之際,則下文知毒藥為真,王氏亦不專用鍼為解也。

③毒藥攻邪,順宜而用,正真之道,其在茲乎。

④古者以砭石為鍼,故不舉九鍼,但言砭石爾。當制其大小者,隨病所宜而用之。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砭石者是古外治之法,有三名,一鍼石,二砭石,三鑱石,其實一也。

古來未能鑄鐵,故用石為鍼故,名之鍼石,言工必砥礪鋒利,制其小大之形與病相當。

黃帝造九鍼以代鑱石,上古之治者,各隨方所宜,東方之人多癰腫聚結,故砭石生于東方。」』

⑤諸陽為府,諸陰為藏。

故《血氣形志篇》曰:『太陽多血少氣,少陽少血多氣,陽明多氣多血,少陰少血多氣,厥陰多血少氣,太陰多氣少血,是以剌陽明出血氣,剌太陽出血惡氣,刺少陽出氣惡血,剌太陰出氣惡血,刺少陰出氣惡血,剌厥陰出血惡氣也。

精知多少則補瀉萬全。』

⑥事宜則應者先用。

⑦隨應而動,言其効也。

若影若響,言其近也。

夫如影之隨形,響之應聲,豈復有鬼神之召遣耶?

蓋由隨應而動之自得爾。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5-2-27 21:18:09 | 只看該作者
006文

帝曰:『願聞其道!』

岐伯曰:『凡剌之真,必先治神①。

五藏已定,九候已備,後乃存鍼②。

眾脈不見,眾凶弗聞,外內相得,無以形先③。

可玩往來,乃施于人④。


】:

①專其精神,寂無動亂,剌之真要,其在斯焉。

②先定五藏之脈,備循九候之診,而有太過不及者,然後乃存意于用鍼之法。

③眾脈,謂七診之脈。

眾凶,謂五藏相乘。

外內相得,言形氣相得也。

無以形先,言不以己形之衰盛寒溫,料病人之形氣使同于己也。

④玩,謂玩弄,言精熟也。

《標本病傳論》曰:『謹熟陰陽,無與眾謀。』此其類也。

《新校正》云:『按此文出《陰陽別論》,此云《標本病傳論》者,誤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5-2-27 21:18:54 | 只看該作者
007文

人有虛實,五虛勿近,五實勿遠,至其當發,間不容瞚①。

手動若務,鍼耀而勻②。

靜意視義,觀適之變,是謂冥冥,莫知其形③。

見其烏烏,見其稷稷,從見其飛,不知其誰④。

伏如橫弩,起如發機⑤。』

→【瞚﹝目寅﹞:音ㄕㄨㄣˋ。古同「瞬」,轉目,眨眼也。】


】:
  
①人之虛實,非其遠近而有之,蓋由血氣一時之盈縮爾。

然其未發則如雲,垂而視之可久,至其發也則如電,滅而指所不及,遲速之殊有如此矣。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瞚」作「暄」。

《全元起本》及《太素》作「眴」。』

②手動用鍼,心如專務于一事也。

《鍼經》曰:『一其形,聽其動,靜而知邪正。』此之謂也。

鍼耀而勻,謂鍼形光淨而上下勻平。
  
③冥冥,言血氣變化之不可見也,故靜意視息以義斟酌,觀所調適經脈之變易爾。

雖且鍼下用意精,微而測量之,猶不知變易形容,誰為其象也。

《新校正》云:『按《八正神明論》云:觀其冥冥者,言形氣榮衛之不形于外,而工獨知之。

以日之寒溫,月之虛盛,四時氣之浮沈,參伍相合而調之,工常先見之。

然而不形于外,故曰觀于冥冥焉。』

④烏烏,嘆其氣至。

稷稷,嗟其已應。

言所鍼得失如從空中見飛鳥之往來,豈復知其所使之元主耶!

是但見經脈盈虛而為信,亦不知其誰之所召遣爾。

⑤血氣之未應,鍼則伏如橫弩之安靜,其應鍼也,則起如機發之迅疾。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5-2-27 21:19:45 | 只看該作者
008文

帝曰:『何如而虛?

何如而實①?』
 
岐伯曰:『剌虛者,須其實;剌實者,須其虛②。

經氣已至,慎守勿失③。

深淺在志,遠近若一,如臨深淵,手如握虎,神無營于眾物④。』


】:

①言血氣既伏如橫弩,起如發機,然其虛實豈留呼而可為準定耶?

虛實之形何如而約之?

②言要以氣至有効而為約,不必守息數而為定法也。

③無變法而失經氣也。

④言精心專一也。所《鍼經》脈雖深淺不同,然其補瀉皆如一俞之專意,故手如握虎神不外營焉。

《新校正》云:『按《鍼解論》云:「剌實湏其虛者,留鍼,陰氣隆至乃去鍼也。剌虛湏其實者,陽氣隆至,鍼下熱乃去鍼也。」經氣已至,慎守勿失者,勿變更也。深淺在志者,知病之內外也。

遠近如一者,深淺其候等也。

如臨深淵者,不敢墯也。

手如握虎者,欲其壯也。

神無營于眾物者,靜志觀病人,無左右視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6 02:18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