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唐勇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傷寒論輯義】

 關閉 [複製鏈接]
621#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55:08 | 只看該作者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程〕諸四逆厥之不可下者。

 

已條而析之矣。

 

更得言夫虛家亦然之故。傷寒 五六日。外無陽證。內無胸腹證。脈虛復厥。則虛寒二字。人人知之。

 

誰復 下者。

 

誤在肝虛則燥而有閉證。寒能澀血故也。

 

故曰此為亡血。 下之死。方云。

 

亡與無通。錢本改原文作無血。金鑒云。

 

結胸二字。當是大 便二字。不結胸腹濡。脈虛復厥。皆無可下之理。

 

而曰不可下。何所謂邪。 ○案以上數說。不可從。程注覺允當矣。

 

發熱而厥。七日下利者。

 

為難治。(發上。玉函。千金翼。有傷寒二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2#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55:19 | 只看該作者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錢〕厥多而寒盛於裡。復至下利。則腔腹之內。臟腑經絡。純是陰邪。全 無陽氣。雖真武四逆白通等。 溫經復陽之法。恐亦未能挽回陽氣。故曰難治。〔志〕上文五節。言熱言厥 。言下利。

 

或病五六日。

 

或病六七日。 此節乃通承上文死證之意而言。發熱而厥。至七日而猶然下利者。

 

病雖未死 。

 

亦為難治。上文言死證之已見。 此言未死之先機。 傷寒脈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原注]促。一作縱。○成本。玉函。逆 下。有者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3#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55:28 | 只看該作者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喻〕傷寒脈促。則陽氣 可知。更加手足厥逆。其陽必為陰所格拒。

 

而不 能返。故宜灸以通其陽也。

 

案汪引常器之云。

 

灸太衝穴。未知是否。 傷寒脈滑而厥者。

 

裡有熱。白虎湯主之。

 

(成本。玉函。熱下。有也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4#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55:40 | 只看該作者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錢〕滑者。

 

動數流利之象。無沉細微澀之形。故為陽脈。乃傷寒鬱熱之邪 在裡。阻絕陽氣。不得暢達於四肢而厥。所謂厥深熱亦深也。

 

〔鑒〕傷寒脈 微細。身無熱。小便清白而厥者。

 

是寒虛厥也。

 

當溫之。

 

脈乍緊。身無熱。 胸滿而煩。厥者。

 

是寒實厥也。

 

當吐之。

 

脈實大。小便閉。腹滿硬痛而厥者 。熱實厥也。

 

當下之。

 

今脈滑而厥。滑為陽脈。裡熱可知。是熱厥也。

 

然內無腹滿痛不大便之證。 是雖有熱。

 

而裡未實。不可下而可清。故以白虎湯主之。

 

〔印〕此章因厥故 。復列於厥陰篇中。

 

亦非厥陰之本病也。

 

活人書云。

 

熱厥者。

 

國中病。必身熱頭痛。外別有陽證。至二三日。乃至四 五日。方發厥。其熱厥者。

 

厥至半日。卻身熱。蓋熱氣深。則方能發厥。須在二三日後也。

 

若微厥。即 發熱者。

 

熱微故也。

 

其脈雖沉伏。 按之而滑。為裡有熱。其人或畏熱。

 

或飲水。

 

或揚手擲足。煩躁不得眠。大 便秘。小便赤。外證多昏憒者。

 

知其熱厥。白虎湯。

 

又有下證悉具。

 

而見四 逆者。

 

是失下後。血氣不通。四肢便厥。醫人不識。卻疑是陰厥。復進熱藥 。禍如反掌。大抵熱厥。須脈沉伏而滑。頭上有汗。其手雖冷。時復指爪溫 。須便用承氣湯下之。

 

不可拘忌也。

 

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

 

當歸四逆湯主之。

 

(玉函。千金翼。作脈為之細絕 。無者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5#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55:49 | 只看該作者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錢〕四肢為諸陽之本。邪入陰經。致手足厥而寒冷。則真陽衰弱可知。其 脈微細欲絕者。

 

素問脈要精微論云。

 

脈者血之府也。

 

蓋氣非血不附。血非氣 不行。陽氣既已虛衰。陰血自不能充實。當以四逆湯。溫復其真陽。

 

而加當 歸以營養其陰血。故以當歸四逆湯主之。

 

當歸四逆湯方當歸(三兩)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細辛(三 兩○玉函。作一兩。) 甘草(二兩炙) 通草(二兩) 大棗(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枚。成本。作個。) 上七味。

 

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6#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55:59 | 只看該作者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錢〕手足厥寒。即四逆也。

 

故當用四逆湯。

 

而脈細欲絕。乃陽衰而血脈伏 也。

 

故加當歸。是以名之曰當歸四逆湯也。

 

不謂方名雖曰四逆。

 

而方中並無 薑附。不知何以挽回陽氣。是以不能無疑也。

 

恐是歷年久遠。 散失遺亡。訛舛於後人之手。未可知也。

 

從來注傷寒家。皆委曲順解。曾不 省察其理。 亦何異於成氏之隨文順釋乎。

 

〔柯〕此條證為在裡。當是四逆本方加當歸。 如茯苓四逆之例。若反用桂枝湯攻表。 誤矣。

 

既名四逆湯。豈得無薑附。 若其人內有久寒者。

 

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7#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56:08 | 只看該作者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錢〕此承上文言。手足厥寒。脈細欲絕。固當以當歸四逆治之矣。

 

若其人 平素。內有久寒者。

 

而又為客寒所中。其涸陰冱寒。難於解散。故更加吳茱 萸之性燥苦熱。及生薑之辛熱以泄之。

 

而又以清酒。扶助其陽氣。 流通其血脈也。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方當歸(三兩) 芍藥(二兩炙○玉函。作三兩。 ) 通草(二兩○玉函。作三兩。) 桂枝(三兩去皮) 細辛(三兩) 生薑(半斤切○千金翼作八兩。方周錢鑒。作三兩。) 大 棗(二十五枚擘) 茱萸(二升○玉函。千金翼。作吳茱萸二兩。方周錢鑒 。作半斤。) 上九味。

 

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溫分五服。([原注] 一方。水酒各四升。○玉函。 千金翼。並用水酒各四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8#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56:19 | 只看該作者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柯〕此本是四逆。與吳茱萸相合。

 

而為偶方也。

 

吳茱萸。配附子。生薑佐 乾薑。久寒始去。 嚴氏濟生方。通脈四逆湯。治霍亂多寒。肉冷脈絕。 即本方。加附子。 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

 

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

 

四逆湯主之。

 

( 千金翼。無內字。

 

又作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9#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56:28 | 只看該作者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鑒〕通身大汗出。熱當去矣。

 

熱仍不去。

 

而無他證。則為邪未盡而不解也 。今大汗出熱不去。

 

而更見拘急肢疼。且下利厥逆而惡寒。是陽亡於表。寒 盛於裡也。

 

故主四逆湯。溫經以勝寒。回陽而斂汗也。

 

〔汪〕內拘急。

 

此寒 氣深入於裡。寒主收引。當是腹以內拘急。 案方氏云。

 

內拘急。四肢疼者。

 

亡津液而骨氣不利也。

 

乃以內拘急。為手足 拘急。然內字不妥帖。 大汗若大下利。

 

而厥冷者。

 

四逆湯主之。

 

(玉函。千金翼。汗下。有出字。 )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0#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56:38 | 只看該作者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錢〕上條大汗出。

 

而熱不去。

 

此條大汗出。

 

而不言熱。是無熱矣。

 

或曰。

 

上文下利厥逆而惡寒。且多內拘急四肢疼之證。

 

此條亦大下利厥冷。

 

而不惡 寒。其不言熱。乃陽氣猶未飛越於外。得毋較前為稍輕乎。

 

曰無熱則陽氣更 微。大下利則陰邪更盛。故亦以四逆湯主之。

 

案玉函經。

 

此下有兩條。曰表熱裡寒者。

 

脈雖沉而遲。手足微厥。下利清穀 。

 

此裡寒也。

 

所以陰證亦有發熱者。

 

此表熱也。

 

曰表寒裡熱者。

 

脈必滑。身 厥舌乾也。

 

所以少陰惡寒而倦。

 

此表寒也。

 

時時自煩。不欲濃衣。

 

此裡熱也 。 病患手足厥冷。脈乍緊者。

 

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者。

 

病在胸 中。當須吐之。

 

宜瓜蒂散。 (辨可吐篇。乍緊。作乍結。成本。玉函。心下。作心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1#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56:46 | 只看該作者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印〕曰病患者。

 

非厥陰之為病。

 

而亦非外受之寒邪也以手足厥冷。故列於 厥陰篇中。〔鑒〕病患手足厥冷。若脈微而細。是寒虛也。

 

寒虛者可溫可補 。今脈乍緊勁。是寒實也。

 

寒實者。

 

宜溫宜吐也。

 

時煩吐蛔。飢不能食。乃 病在胃中也。

 

今心中煩滿。飢不能食。是病在胸中也。

 

寒飲實邪。壅塞胸中 。則胸中陽氣。為邪所遏。不能外達四肢。是以手足厥冷。胸滿而煩。飢不 能食也。

 

當吐之。

 

宜瓜蒂散。涌其在上之邪。則滿可消。 而厥可回矣。

 

傷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 必作利也。

 

(成本。玉函。 悸下。有者字。玉函。作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2#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56:57 | 只看該作者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錢〕金匱云。

 

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太陽篇中。有飲水多者。

 

心下必悸。 此二語。雖皆仲景本文。然此條並不言飲水。蓋以傷寒見厥。則陰寒在裡。 裡寒則胃氣不行。水液不布。必停蓄於心下。阻絕氣道。所以築築然而悸動 。故宜先治其水。當服茯苓甘草湯。

 

以滲利之。

 

然後卻與治厥之藥。不爾則 水液既不流行。必漸漬入胃。寒厥之邪在裡。胃陽不守。必下走而作利也。

 

〔鑒〕傷寒太陽篇。 汗出表未和。小便不利。

 

此條傷寒表未解。厥而心下悸。二證皆用茯苓甘草 湯者。

 

蓋因二者見證雖不同。

 

而裡無熱表未和。停水則同也。

 

故一用之諧和 營衛以利水。一用之解表通陽以利水。無不可也。

 

此證雖不曰小便不利。

 

而 小便不利之意自在。若小便利。則水不停。則厥悸屬陰寒矣。

 

豈宜發表利水 耶。〔汪〕郭雍云。

 

 

以四逆湯治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3#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57:06 | 只看該作者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金鑒云。

 

厥而心下悸者之下。當有以飲水多四字。若無此四字。乃陰盛之悸 。非停水之悸矣。

 

何以即知是水。

 

而曰宜先治水耶。○案此說近是。汪氏周 氏。

 

以此條證。為熱厥兼停水。誤矣。

 

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喉咽不利。唾 膿血。泄利不止者。

 

為難治。 麻黃升麻湯主之。

 

(玉函。無而字。喉咽。作咽喉。成本同。千金翼。無寸 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4#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57:16 | 只看該作者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柯〕寸脈沉遲。氣口脈平矣。

 

下部脈不至。根本已絕矣。

 

六腑氣絕於外者 。手足寒。五臟氣絕於內者。

 

利下不禁。喉咽不利。水穀之道絕矣。

 

汁液不化。

 

而成膿血。下濡而上逆。 此為下厥上竭。陰陽離決之候。生氣將絕於內也。

 

麻黃升麻湯。其方味數多 。

 

而分兩輕。重汗散而畏溫補。乃後世粗工之伎。必非仲景方也。

 

此證此脈 。急用參附以回陽。尚恐不救。

 

以治陽實之品治亡陽之證。是操戈下石矣。

 

敢望其汗出而愈哉。

 

絕汗出而死。是為可必。仍附其方。

 

以俟識者。

 

麻黃升麻湯方麻黃(二兩半去節) 升麻(一兩一分) 當歸(一兩一分○ 玉函。升麻。當歸。各一兩六銖。千金翼同。) 知母(十八銖) 黃芩( 十八銖) 葳蕤(十八銖一作菖蒲) 芍藥(六銖) 天門冬(六銖去心○ 玉函。千金翼。作麥門冬。) 桂枝(六銖) 茯苓(六銖) 甘草(六銖 炙) 石膏(六銖碎綿裹) 白朮(六銖) 乾薑(六銖) 上十四味。

 

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 。分溫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頃令盡。汗出愈。 案此條。證方不對。注家皆以為陰陽錯雜之證。回護調停。為之詮釋。

 

而柯 氏斷然為非仲景真方。可謂千古卓見矣。

 

茲不敢繁引諸說云。

 

○又案外台引 短劇。載本方。方後云。

 

 

此張仲景傷寒論方。 傷寒選錄云。

 

 

此藥之大者。

 

若瘟毒瘴利。表裡不分。毒邪沉熾。

 

或咳或膿或 血者。

 

宜前藥。 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趣少腹者。

 

此欲自利也。

 

(此。玉函。作為 。趣。正脈本。作趨。諸本同。唯方本作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5#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57:27 | 只看該作者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錢〕傷寒四五日。邪氣入裡。傳陰之時也。

 

腹中痛。寒邪入裡。胃寒而太 陰脾土病也。

 

轉氣下趨少腹者。

 

言寒邪盛。

 

而胃陽不守。水穀不別。聲響下 奔。故為欲作自利也。

 

〔周〕愚案腹中痛。

 

又何以知是虛寒。 若火痛。必自下逆攻而上。若熱痛。必胸結煩滿而實。故下氣轉趨。知為寒 欲利無疑也。

 

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

 

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乾薑黃芩黃連 人參湯主之。

 

(復吐下之。

 

玉函。千金翼。全書。作復吐之。

 

玉函。無若字。即吐。作即出者。

 

千金翼 。寒格上。有而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6#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57:36 | 只看該作者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王〕案本自寒下。恐是本自吐下。玩復字可見。蓋胃寒則吐。下寒則利。 胃寒者不宜吐。醫反吐之。

 

則傷胃氣。遂成寒格。下文文氣不貫。當有闕文。 金鑒云。

 

經論中。並無寒下之病。

 

亦無寒下之文。玩本條下文。寒格更逆吐 下。可知寒下之下字。當是格字。文義始屬。注家皆釋胃寒下利。不但文義 不屬。且與芩連之藥不合。○案柯本。刪更逆吐下四字。要之此條。必有誤 脫。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方乾薑 黃芩 黃連 人參(各三兩) 上四味。

 

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7#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57:47 | 只看該作者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柯〕傷寒吐下後。食入口即吐。

 

此寒邪格熱於上焦也。

 

雖不痞硬。

 

而病本 於心。故用瀉心之半。調其寒熱。

 

以至和平。去生薑半夏者。

 

心下無水氣也 。不用甘草大棗者。

 

嘔不宜甘也。

 

〔鑒〕朝食暮吐。脾寒格也。

 

食入即吐。胃熱格也。

 

寒格。當以理中湯。溫其太陰。加丁香降其寒逆。可 也。

 

熱格。當用乾薑人參安胃。黃連黃芩。降胃火也。

 

案金匱。食已即吐者。

 

大黃甘草湯主之。

 

金鑒注文。與此條意同。 保幼大全。四味人參湯。治傷寒脈遲。胃冷嘔吐。(即本方)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

 

令自愈。(令。成本。作今。玉函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8#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57:57 | 只看該作者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程〕下利脈絕者死。脈實者亦死。必何如而脈與證合也。

 

緣厥陰下利。為 陰寒勝。微熱而渴。則陽熱復也。

 

脈弱。知邪已退。

 

而經氣虛耳。故令自愈 。〔錢〕脈弱者。

 

方見其裡氣本然之虛。無熱氣太過。作癰膿便膿血。及喉 痹口傷爛赤之變。故可不治。令其自愈也。

 

若或治之。

 

或反見偏勝耳。 案汪氏魏氏周氏。

 

以此條證。為傳經熱利。誤矣。

 

溯洄集云。

 

六經病篇。必非叔和所能贊辭也。

 

但厥陰經中下利嘔噦諸條。卻 是叔和因其有厥逆而附。遂並無厥逆而同類者。

 

亦附之耳。 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令自愈。設復緊為未解。([原注]一云。

 

設脈浮 復緊。○千金翼。有。作若。 令。成本。作今。玉函。千金翼。作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9#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58:08 | 只看該作者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成〕下利。陰病也。

 

脈數。陽脈也。

 

陰病見陽脈者生。 微熱汗出。陽氣得通也。

 

利必自愈。諸緊為寒。設復脈緊。陰氣猶勝。故云 未解。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

 

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玉函。若 。作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0#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58:19 | 只看該作者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錢〕陰寒下利。

 

而手足厥冷。至於無脈。是真陽已竭。已成死證。故雖灸 之。

 

亦不溫也。

 

若脈不還。反見微喘。乃陽氣已絕。其未盡之虛陽。隨呼吸 而上脫。其氣有出無入。故似喘非喘而死矣。

 

〔汪〕喘非灸所致。 陽氣不因灸復。則絕證以次第而至。尚論篇云。

 

孤陽隨火氣上逆而脫。誤矣 。

 

此條。仲景不言當灸何穴。常器之云。

 

當灸關元氣海二穴。 少陰負趺陽者。

 

為順也。

 

(原本。及千金翼。志聰本。錫駒本。接前條。今 據成本。及玉函。分為別條)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6 03:10 , Processed in 0.12500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