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瑞士簽署貨幣互換協議】
(中央社台北22日電)金融時報報導,大陸與瑞士央行達成貨幣互換協議,央行之間可以購買和回購人民幣和瑞士法郎,上限為人民幣1500億元(約新台幣7300億元)或210億瑞士法郎(約新台幣7070億元)。
金融時報認為,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行長周小川、瑞士央行行長尤丹(Thomas Jordan)21日簽署的協議,可望擴大人民幣的海外使用,也增加瑞士成為人民幣交易中心之一的籌碼。
協議出爐之際,西方各金融中心正在激烈爭奪人民幣業務。
今年稍早,大陸央行與德國央行、英國央行分別達成貨幣協議,並指定駐兩國的人民幣清算行。
瑞士央行在聲明中表示,貨幣互換協議是「瑞士發展人民幣市場的關鍵先決條件」,並指「協議凸顯兩國間日益密切的連繫」。
繼冰島後,瑞士為第2個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歐洲國家。
大陸央行表示,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將「便利兩國貿易投資,還可為瑞士人民幣市場的未來發展提供更高流動性,促進人民幣的境外使用」。
日均交易量達5兆美元的外匯現貨市場,人民幣交易比重略高於1%,但比例不斷攀升。
為了促進人民幣的境外使用,中國已經與全球25家央行約定雙邊貨幣互換額度。
這些額度多數從未用過,但在遭遇金融風暴時很可能派上用場。
2008年時,美元融資成本飆升,迫使各銀行縮減貿易融資,造成中國外貿大跌。
貨幣互換額度有助減少相關國家對美元的依賴。
引用:http://n.yam.com/cna/international/20140722/201407224379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