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407|回復: 1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太陽上篇】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4-3-17 23:29: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太陽上篇


傷寒纘論卷上


長洲石頑張璐路玉父纂述


太陽上篇


病在三陰,則有傳經直中之異,在三陽,則有在經在府之分,而太陽更以寒傷營風傷衛,營衛俱傷為大關鑰,故篇中分辨風寒營衛甚嚴,不敢漫次一條,即犯本壞證,結胸痞滿,分隸各自為篇,非但不仍叔和之舊,并不若尚論之混收溫熱條例於傷寒法中,至於釋義,則嘉言獨開生面,裁取倍於諸家,讀者毋以拾唾前人為誚也。


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


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


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此條以有熱無熱,證陽病陰病之大端,言陽經受病,則惡寒發熱,陰經受病則無熱惡寒,尚論以風傷衛氣為陽,寒傷營血為陰,亦屬偏見,發於陽者,七日愈陽奇數也。


陽常有餘,故六日周遍六經,餘熱不能即散,至七日汗出身涼而愈,陰偶數也陰常不足,故六日周遍六經,則陽回身暖而愈也。


上條統論陰陽受病之原。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7%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7645&pid=700379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4-3-17 23:29:53 | 只看該作者

太陽上篇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脈浮者,邪氣併於肌表也。


頭項強痛者,太陽經脈上至於頭也。


惡寒者雖發熱而猶惡寒不止,非無熱也。


以始熱汗未泄,故脈但浮不緩耳。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上條但言脈浮惡寒,而未辨其風寒營衛,此條即言脈浮緩發熱自汗,而始識其為風傷衛也。


風屬陽從衛而,入經云:陽者衛外而為固也。


今衛疎,故自汗出而脈緩。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陽浮陰弱,即與衛強營弱同義,陽浮者,陽邪入衛,脈必外浮,陽性本熱,風又善行,所以發熱快捷,不待鬱閉自發也。


陰弱者,營無邪助,比衛不足,脈必內弱,陰弱不能內守,陽疎不為外固,所以致汗直易,不待覆益自出也。


自汗既多,則營益弱矣,嗇嗇惡寒,內氣餒也。


淅淅惡風,外體疎也。


惡風未有不惡寒者,世俗相傳,謂傷風惡風傷寒惡寒誤人多矣,翕翕發熱,乃氣蒸濕潤之熱,比傷寒之乾熱不同,鼻鳴者,陽氣上雍也。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7%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7645&pid=700380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4-3-17 23:30:14 | 只看該作者

太陽上篇


乾嘔者,陽邪上逆也。


若外邪不解,勢必傳裏,鼻鳴乾嘔,便是傳入陽明之候,是以嘔則傳,不嘔則不傳也。


故用桂枝湯解肌表之陽邪,而與發汗驅出陰寒之法,迥乎角立也。


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


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外證未解,曾服過發汗樂可知。


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營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


衛得邪助而強,營無邪助,故為弱也。


病人藏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為衛氣不和也。


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主之。


裏無宿病,而表中風邪,汗出不愈者,必是衛氣不和之故,設入於營,則裏已近災,未可宴然稱無病矣,時發熱者,有時發熱,有時不熱,故先於未發熱時,用解肌之法也。


病常自汗出者,此為營氣和,營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營氣和諧故爾,以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營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此明中風病,所以衛受邪風,營反汗出之理,見營氣本和,以衛受風邪,不能內與營氣和諧,汗但外泄,雖是汗出,復宜發汗,使風邪外出,則衛不強而與營和矣。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7%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7645&pid=700381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4-3-17 23:30:33 | 只看該作者

太陽上篇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


服湯反煩,必服藥時不如法,不歠熱粥助藥力,肌竅未開,徒用引動風邪,漫無出路,勢必內入而生煩也。


中風未傳變者,舍桂枝解肌,別無治法,故刺後仍服桂枝湯則愈,今雖不用刺法,此義不可不講。


內編云:服桂枝湯反煩不解,本湯加羌辛藁,本通其督脈者愈,即是刺風池風府之意。


內經云:有病汗出而身熱者風也。


汗出而煩滿不解者,厥也。


病名風厥,言煩滿不解,必致傳入陰經而發熱厥也。


太陽病頭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


若欲作再經者,鍼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鍼足陽明,言刺衝陽,使邪歸併陽明,不犯他界也。


他經則不然,蓋陽明中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之地也。


或言傷寒多有六七日尚頭痛不止者,經言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則知其病六日猶在太陽,至七日而始衰也。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7%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7645&pid=700382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4-3-17 23:30:53 | 只看該作者

太陽上篇


所謂七日經盡者,言邪氣雖留於一經,而人之營衛流行,六日周遍六經,至七日復行受邪之經,正氣內復,邪氣得以外解也。


若七日不罷,則邪熱勢盛,必欲再經而解,非必盡如一日太陽,二日陽明,六日傳盡六經之為準則也。


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風邪雖去,而陽氣之擾攘,未得遽寍,俟十二日再周一經,則餘邪盡出,必自愈矣,當靜養以需,不可喜功生事也。


太陽病,外證未解者,不可下也。


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主之。


下之為逆,不獨指變結胸等證而言,即三陰壞病,多由誤下所致也。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知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主之。


雖已下而脈仍浮,表證未變者,當急解其外也。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7%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7645&pid=700383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4-3-17 23:31:14 | 只看該作者

太陽上篇


夫病脈浮大,問病者言但便鞕耳,設利之為大逆,鞕為實,汗出而解,何以故,脈浮當以汗解(鞕硬同)。


脈浮為邪在表,其人大便雖數日不行,不足虞也。


設裏實燥結,必腹脹鞕滿,又不得不從證下之,以其證急也。


即如陽明例中,有脈浮而大,心下反鞕,有熱屬藏者攻之,不令發汗一條,以其燥屎逆攻脾藏,所以心下反鞕,不可泥心下為陽分,脈浮為表邪,而行發汗也。


此則病人津液素槁,大便但鞕而無所苦,亦不致於結痛政脾,只宜小建中湯多加膠飴以和之,表解熱除而津回,大便自通矣,不得已用導法可也。


設誤用承氣攻之,則表邪內犯,故為大逆,與寸口脈浮大,而醫反下之,此為大逆同意,是皆憑脈不憑證也。


欲自解者,必當先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也。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7%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7645&pid=700384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4-3-17 23:31:50 | 只看該作者

太陽上篇


天地鬱蒸而雨作,人身煩悶而汗作,氣機之動也。


氣機一動,則其脈必與證相應,故脈浮而邪還於表,纔得有汗,而外邪盡從外解,設脈不以浮應,則不能作汗,其煩即為內入之候,又在言外矣。


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也。


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寒傷營之脈證,不可誤用桂枝湯,以中有芍藥收斂寒邪,漫無出路,留連肉腠,貽患無窮,故為首禁。


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唾膿血也。


桂枝辛甘,本胃所喜,服之反吐,其人濕熱素盛可知矣,濕熱更服桂枝,則熱愈淫溢上焦,蒸為敗濁,故必唾膿血也。


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湯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酒為濕熱之最,酒客平素濕熱搏結胸中,纔挾外邪,必增滿逆,所以辛甘之法不可用,則用辛涼以撤其熱,辛苦以消其滿,自不待言矣,後人不察,每以葛根為酒客所宜,殊不知又犯太陽經之大禁也。


右為桂枝湯三禁。


已上風傷衛。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7%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7645&pid=700385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4-3-17 23:32:11 | 只看該作者

太陽上篇


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


凡傷寒必惡寒發熱,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或未發熱者,寒邪初入,尚未鬱而為熱也。


仲景慮惡寒體痛嘔逆,又未發熱,恐誤認直中陰經之證,早於辨證之先,首揭此語以明之。


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近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


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惡寒為寒在表,或身熱惡寒,為熱在皮膚寒在骨髓者,皆誤也。


而活人書以此為表裏言之,詳仲景論,止分皮膚骨髓而不曰表裏者,蓋以皮肉脈筋骨五者,主於外而充於身者也。


惟曰藏曰府,方可言裏,可見皮膚即骨髓之上,外部浮淺之分,骨髓即皮膚之下,外部深沉之分,與經絡屬表,藏府屬裏之例不同,凡虛弱素寒之人,感邪發熱,熱邪浮淺,不勝沉寒,故外怯而欲得近衣,此所謂熱在皮膚,寒在骨髓藥用辛溫汗之,至於壯盛素熱之人,或酒客輩感邪之初,寒未變熱,陰邪閉其伏熱,陰凝於外,熱鬱於內,故內煩而不欲近衣,此所謂寒在皮膚,熱在骨髓,藥用辛涼必矣,一發之後,表解正和,此仲景不言之妙,若以皮膚為表,骨髓為裏,則麻黃湯證,骨節疼痛,其可名為有表復有裏之證耶。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7%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7645&pid=70038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4-3-17 23:32:33 | 只看該作者

太陽上篇


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


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此條言病欲傳不傳之候,以此消息,蓋營起中焦,邪傷營,必脈緊無汗,故欲傳則欲吐,躁煩脈數急也。


若風傷衛,則自汗脈緩,故欲傳但有乾嘔而無吐,亦無躁煩脈數急之例也。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人身之陽,既不得宣越於外,則必壅寒於內,故令作喘,寒氣剛勁,故令脈緊耳,汗者血之液,血為營,營強則腠理閉密,雖熱汗不出,故以麻黃湯重劑發之,內經所謂因於寒,體若燔炭,汗出而散是也。


麻黃發汗最猛,故以桂枝監之,甘草和之,杏仁潤下以止喘逆也。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7%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7645&pid=70038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14-3-17 23:32:51 | 只看該作者

太陽上篇


方後著云:不須啜粥者,傷寒邪迫於裏,本不能食,若強與食,反增其劇也。


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


脈浮而緊,當用麻黃,若浮而不緊,雖有似乎中風,然有汗無汗迥異,故不復言病證耳,至於浮數,其邪變熱已極,並宜麻黃發汗無疑也。


傷寒發汗,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主之。


明係汗後表疎,風邪襲入所致,宜改用桂枝湯者,一以邪傳衛分,一以營虛不能復任麻黃也。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裏,仍在表也。


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衂,宜桂枝湯,六七日不大便,明係裏熱,況有熱以證之,更無可疑,故雖頭痛,必是陽明熱蒸,可與承氣湯,然但言可與,不明言大小,其旨原不在下,不過借此以證有無裏熱耳,若小便清者,為裏無熱,邪未入裏可知,則不可下,仍當散表,以頭痛有熱,寒邪怫鬱於經,勢必致衂,然無身疼目瞑,知邪氣原不為重,故不用麻黃而舉桂枝,以解散營中之邪熱,則寒邪亦得解散矣。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7%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7645&pid=700388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表於 2014-3-17 23:33:12 | 只看該作者

太陽上篇


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麻黃湯主之,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衂,衂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


世本麻黃湯主之,在陽氣重故也下,今正之。


服藥已微除,復發煩者,餘邪未盡也。


目瞑煩劇者,熱盛於經,故迫血妄行為衂,衂則餘熱隨血而解也。


以汗後復衂,故為陽氣重也。


或言汗後復衂,而熱邪仍未盡,重以麻黃湯散其未盡之邪,非也。


若果邪熱不盡,則衂乃解三字從何著落,八九日不解,則熱邪傷血已甚,雖急奪其汗,而營分之熱不能盡除,故必致衂,然後得以盡其餘熱也。


將衂何以目瞑,以火邪載血而上,故知必衂乃解,內經曰: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衂,又云:陽氣盛則目瞑,陰氣盛則目瞑,以陽邪并於陰,故為陰盛也。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7%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7645&pid=700389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14-3-17 23:33:34 | 只看該作者

太陽上篇


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衂者愈。


衂血成流,則邪熱隨血而散,奪血則無汗也。


設不自衂,當以麻當湯發之,發之而邪解,則不衂矣,發之而餘邪未盡,必仍衂而解。


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衂者愈,麻黃湯主之。


脈浮緊,當以汗解,失汗則邪鬱於經不散而致衂,衂必點滴不成流,此邪熱不得不大泄,病必不解,急宜麻黃湯汗之,奪汗則無血也。


仲景云:衂家不可發汗,亡血家不可發汗,以久衂亡血已多,故不可發汗,復奪其血也。


此因當汗不汗,熱毒蘊結而成衂,故宜發其汗,熱得泄而衂自止矣。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7%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7645&pid=700390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樓主| 發表於 2014-3-17 23:34:23 | 只看該作者

太陽上篇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陽氣內虛而心悸,陰氣內虛而心煩,將來邪與虛搏,必致危困,急用建中養正祛邪,庶免內入之患,又慮心悸為水飲停畜,煩為心虛不寍,故復以嘔證之,蓋嘔為濕熱在膈上,故禁甜味戀膈耳。


按小建中本桂枝湯,風傷衛藥也。


中間但加飴倍芍以緩其脾,使脾胃行其津液,則營衛自和,即命之曰建中,其旨微矣。


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其然,以營氣不足血少故也。


尺中脈遲,不可用麻黃發汗,當頻與小建中和之,和之而邪解,不須發汗,設不解,不妨多與,俟尺中有力,乃與麻黃汗之可也。


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而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裏虛,須表裏實,津夜自和,便自汗出愈。


誤下身重心悸,縱脈仍浮數,亦不可復發其汗,設尺脈微,為裏陰素虛,尤為戒也。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7%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7645&pid=700391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發表於 2014-3-17 23:34:57 | 只看該作者

太陽上篇


脈浮而數,熱邪已甚,將欲作汗也。


反誤下之,致汗濕內外留著,所以身重心悸,當與小建中和其津液,必自汗而愈。


傷寒頭痛,翕翕發熱,形象中風,常微汗出自嘔者,下之益煩,心中懊懷如饑,發汗則致痙,身強難以屈伸,薰之則發黃,不得小便,久則發嗽唾。


陽虛多濕之人,雖感寒邪,亦必自汗發熱而嘔,有似中風之狀,發散藥中,便須清理中氣,以運痰濕,則表邪方得解散,設有下證,則宜滲利小水為主,若誤用正汗正下法治之,便有如上變證也。


傷寒發熱頭痛,微汗出,發汗則不識人,薰之則喘,不得小便心腹滿,下之則短氣小便難,頭痛項強,加溫鍼則衂。


陰虛多火之人,纔感外邪,便發熱頭痛倍常,即辛涼發散藥中,便宜保養陰血,設用辛熱正發汗藥,津液立枯,邪火彌熾,遂致煩亂不識人也。


若誤薰誤下溫鍼,寍無若是變證乎。


已上寒傷營。


寸口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營,營衛俱病,骨節煩疼,當發其汗也。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7%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7645&pid=700392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發表於 2014-3-17 23:35:19 | 只看該作者

太陽上篇


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


以真武湯救之。


宗印無後六字,世本作大青龍湯主之,今依尚論改正,天地鬱蒸,得雨則和,人身煩躁,得汗則解,大青龍證,為其身中原有微汗,寒邪鬱閉,不能透出肌表,由是而發煩躁,與麻黃湯證之,無汗者迥殊,故用之發汗,以解其煩躁也。


所以暴病便見煩躁,信為營衛俱傷無疑,此方原為不得汗者取汗,若汗出之煩躁,全非鬱蒸之比,其不藉汗解甚明,加以惡風脈微弱,則是少陰亡陽之證,若脈浮弱汗出,惡風而不煩躁,即是太陽中風之證,皆與此湯不相涉也。


誤用此湯,寍不致厥逆惕瞤,而速其陽之亡耶,按服誤大青龍亡陽,即當用四逆湯回陽,乃置而不用,更推重真武一湯以救之者,其議何居,蓋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龍惟藉水,可能變化,設真武不與之水,青龍不能奮然升天可知矣,故方中用茯苓白朮芍藥附子,行水收陰,醒脾崇土之功,多於回陽,名為真武湯,乃收拾分馳離絕之陰陽,互鎮於少陰北方之位,全在收拾其水,使龍潛而不能見也。


設有一毫水氣上逆,龍即遂升騰變化,縱獨用附子乾薑以回陽,其如魄汗不止何哉,人身陽根於陰,其亡陽之證,乃少陰腎中之真陽飛越耳,真陽飛越,亟須鎮攝歸根,陽既歸根,陰必翕然從之,陰從則水不逆,而陽不孤矣,豈更能飛越乎。


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小青龍湯發之。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7%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7645&pid=700393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樓主| 發表於 2014-3-17 23:35:40 | 只看該作者

太陽上篇


世本作大青龍湯發之,從內編改正。


按前條脈浮緊身疼,不汗出而煩躁,皆寒傷營之候,惟煩為風傷衛,反以中風二字括其寒證,處方全用麻黃湯,加石膏以解內煩,薑棗以和營氣也。


此脈浮緩身不疼,皆風傷衛之證,惟身重為寒傷營血,然乍有輕時,不似傷寒之身重而煩疼,骨節腰痛,亦無少陰之身重但欲寐,晝夜俱重也。


身重者寒也。


乍輕者風也。


雖營衛並傷,實風多寒少,反以傷寒二字,括其風證,處方用桂枝加麻黃以散寒,蓋營衛鬱熱,必作渴引飲,然始病邪熱未實,水不能消,必致停飲作咳,故先用半夏以滌飲,細辛乾薑以散結,五味以收津,恐生薑辛散,領津液上升,大棗甘溫,聚水飲不散,故去之發之者,發散風水之結,非大發汗也。


仲景又申明無少陰證者,以太陽與少陰合為表裏,其在陰經素虛之人,表邪不俟傳經,早從膀胱襲入腎藏者有之,況兩感夾陰等證,臨病猶當細察,設少陰不虧,表邪安能飛渡,而見身重欲寐等證耶,故有少陰證者,不得已而行表散,自有溫經散邪,兩相綰照之法,豈可竟用青龍,立剷孤陽之根乎。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此即前證發遲而致水飲停畜也。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7%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7645&pid=700394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
 樓主| 發表於 2014-3-17 23:36:02 | 只看該作者

太陽上篇


水寒相搏,則傷其肺,人身所積之飲,或上或下,或熱或冷,各自不同,而肺為總司,但有一二證見,即水逆之應,便宜小青龍湯散邪逐水,不欲如大青龍興雲致雨之意也。


若微利者去麻黃,加蕘花如雞子大,熬令赤色,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復滿,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者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本方主發散,故用麻黃,若主利水,多去麻黃,而加行水藥也。


蕘花利水,水去利自止,噎者,水寒之氣相搏於裏,故去麻黃而加附子。


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小青龍湯主之,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世本小青龍湯主之,在寒去欲解也下,錯簡也。


風寒挾水飲上逆,津液雖有阻滯而未即傷,故不渴,服湯後飲與津液俱亡,故反渴,渴則知津液暴傷,而未得復,是為寒去欲解之徵,所以雖渴而不必復藥,但當靜俟津回可也。


咳而微喘為水飲泛溢今水去而渴,與水逆而渴不同。


已上營衛俱傷。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7%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7645&pid=700395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
 樓主| 發表於 2014-3-17 23:36:28 | 只看該作者

太陽上篇


咽喉乾躁者,不可發汗。


其人胃家津液素虧,所以咽中乾燥,若不慎而誤發其汗,重奪津液,而成喉痹膿血也。


此與咽中閉塞,似同實異,此戒發汗以奪陽明之津,彼戒發汗以奪少陰之血也。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


淋家膀胱素傷,更汗則愈擾其血,故從溺而出也。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發汗則痙。


瘡家肌表素虛,營血暗耗,更發其汗,則外風襲虛,內血不營,必致痙也。


衂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眴,不得眠。


久慣衂家,清陽之氣素傷,更發其汗,以虛其虛,則兩之動脈必陷,故貲急不能卒視不得眠,蓋目與額皆陽明部分也。


此與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衂者,虛實懸殊,不可不辨。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7%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7645&pid=70039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
 樓主| 發表於 2014-3-17 23:36:54 | 只看該作者

太陽上篇


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


血亡則陽氣孤而無偶,汗之則陽從汗越,所以不發熱而反寒慄也。


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


平素多汗,更發其汗,則心藏之血傷,而心神恍惚,膀胱之血亦傷,而便已陰疼也。


咽中閉塞,不可發汗,發汗則吐血,氣欲絕,手足厥冷,欲得踡臥,不能自溫。


其人腎藏真陽素虧,故咽中閉塞,汗之則并奪其陽,血無所依,即吐血厥冷踡臥,非四逆湯溫經回陽可擬也。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發汗,汗出則四肢厥冷。


欬而小便失者,膀胱虛寒也。


發汗必傳少陰,而成四肢逆冷矣。


諸脈得數動微弱者,不可發汗,發汗則大便難,腹中乾,胃燥而煩。


脈雖動數,而微弱者,為表虛自汗,汗之更竭其津,必津,必胃乾煩躁也。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7%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7645&pid=70039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
 樓主| 發表於 2014-3-17 23:37:16 | 只看該作者

太陽上篇


諸逆發汗,病微者難差,劇者言亂,目眩者死(差瘥同),諸逆發汗,言凡有宿病之人,陰血本虛,若誤用汗劑重奪其血,則輕者必重,重者轉劇,劇者言亂目眩,以虛熱生風,風主眩暈故也。


咽喉乾燥,不可發汗,常器之云:與小柴胡湯,石頑曰:宜小建中,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常云:豬苓湯,石頑曰:未汗黃耆建中,瘡家不可發汗,王日休云:小建中加歸耆,常云:誤汗成痙,桂枝加葛根湯,石頑曰:漏風發痙,桂枝加附子湯,衂家不可發汗,許叔微云:黃耆建中,奪汗動血,加犀角,呂滄洲云:小建中加葱豉,誤汗直視者不治,亡血家不可發汗,常云:小柴胡加芍藥,石頑曰:黃耆建中,誤汗振標,苓桂朮甘湯,加當歸咽中閉塞,不可發汗,龐安常云:甘草乾薑湯,孫兆云:黃耆建中加葱豉,誤汗吐血,炙甘草湯,厥冷當歸四逆,咳而失小便者,不可發汗,郭白雲云:甘草乾薑湯,當歸四逆湯,石頑曰:未汗甘草乾薑加葱豉,誤汗厥冷,當歸四逆,汗後小便反數,茯苓甘草湯,諸脈得數動微弱者,不可發汗,郭云:小建中湯,王云:誤汗煩躁便難者,炙甘草湯,汗家重發汗,小便已陰疼者,常云:一味禹餘糧散,王云:用禹餘糧赤石脂生梓白皮赤小豆等分,搗篩蜜丸彈丸大,水煮日二服。


以上宿病禁汗例。


太陽病欲解時,從已至未上。


凡病欲解之時,必從其經氣之王,太陽者,盛陽也。


故從已午未之王時而病解。


上條太陽經自解候。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7%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7645&pid=700398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4 03:53 , Processed in 0.09374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