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文曲 於 2012-6-15 12:40 編輯
【老子道德經五十章學習心得】
原文如下: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
夫何故?
以其生生之厚.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虎兕,入軍不被甲兵.
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夫何故?
以其無死地.
老師講解之前,自己理解如下:
出生入死.
超越成長合乎至極狀態。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
滋長的途徑十分之三,至極狀態的途徑十分之三,人的成長,事物改變到至極狀態場所,十分之三。
夫何故?
是哪裡原因?
以其生生之厚.
用那個生育滋长的不薄的。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虎兕,入軍不被甲兵.
超越聽到專長於取滋長的人,在地上步行沒有遭受猛獸,參加武裝沒有披上堅硬的甲胄。
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猛獸沒有地方使用它的角,虎沒有地方安置它的爪,武器沒有地方可以它的刀鋒。
夫何故?
是哪裡原因?
以其無死地.
因為它沒有不通的場所。
人掌握的學術技藝,超越一般的情況,以致達到至極狀態。
世上事物三七而分,真理只有三成的人掌握,而達到至極狀態又只有三成,人的成長,進而改變使他達到極端的場所,只有三成。
這是什麽原因呢?因為是運用那個厚厚的層,以孕育天下生物。
因此實力已經超越所謂專長於攝炁的人,在出行不遇兇險,入軍不用親手拿兵器與鎧甲。
可以令兇猛之獸無法呈凶,猛虎無法施展,再厲害的武器也無法派上用場。
為什麽呢?因為它已經被融匯貫通,利用時空已經猶如與自己為一體,與天地相通。
在聽完老師講解後,發現距離還是相差非常的遠。
正確理解應該如下:
出生入死.
産生活著到生命的結束。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
活著的人表示十的正面存在三,生命結束的人十正面存在三,人此活著,有所作為從生命開始到結束本性,十事實正面存在三。
夫何故?
這是什麽原因呢?
以其生生之厚.
用它的滋長的距離大的。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虎兕,入軍不被甲兵.
一般聽見的事情好的取活著的人,平地行走未相逢猛獸,到部隊未覆蓋第一的戰士。
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獨角獸沒有地方丟擲牠的角,猛獸沒有地方籌劃牠的勢力,戰士沒有地方允許他的兵器。
夫何故?
這是什麽原因呢?
以其無死地.
拿他的沒有生命結束的位置。
這篇文章展示了真正學術的魅力。
從生命起始到結束,無不彰顯著它的威力。
世間上所有事物,都遵循著三七之分的定律,比如七日來復,地球三成陸地,七成海洋,動物體內七成是水份,三成是物質,一周有七天,女媧七日造人,人的靈體有三魂與七魄等等。
為什麽會這樣呢?因為都是來自層所給予的能量,因為所有生物都遵循著三七合十的規律,而這個規律就是七日來復程序。
如果能掌控這套學術,那麽就能化腐朽為神奇,令猛獸無以施其凶,禍事無以得門而入。
如此厲害的臻法,當然需要擇人而授,對於好吃懶做者,欺壓百姓者,投機取巧者敬而遠之。
一般不守時的人,也不會遵守諾言,不遵守規範的人,不會遵守制度。
本章讓我們看到堪輿學術的強大威力,正因為如此,決非泛泛之輩隨意可得,想學習者,必須先正其心,守其德,淡泊明志,然後體正,方可用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