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09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佛教天文學者一行上師】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2-16 11:25: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佛教天文學者一行上師


唐中嶽嵩陽寺一行傳〈文出宋高僧傳〉
 

釋一行,俗姓張,鉅鹿人也。


本名遂則,唐初佐命剡國公公謹之支孫也。丱歲不群,聰黠明利,有老成之風,讀書不再覽,已暗誦矣。


因遇普寂禪師大行禪要,歸心者眾,乃悟世幻,禮寂為師出家剃染,所誦經法無不精諷。


 寂師嘗設大會,遠近沙門如期必至,計逾千眾。時有徵士盧鴻隱居於別峰。


道高學富,朝廷累降蒲輪,終辭不起。大會主事先請鴻為導文,序讚邑社。


是日,鴻自袖出其文,置之机案。


鐘梵既作,鴻謂寂公曰:「某為數千百言,況其字僻文古,請求朗俊者宣之,當須面指擿而授之。」寂公呼行,伸紙覽而微笑,復置机案,鴻怪其輕脫。


及僧聚於堂中,行乃攘袂而進,抗音典裁,一無遺誤。鴻愕視久之,降歎不能已,復謂寂公曰:「非君所能教導也,當縱其遊學。」自是三學名師,罕不諮度。


因往當陽,值僧真纂成律藏序,深達毘尼。


然有陰陽讖緯之書,一皆詳究。


尋訪算術不下數千里,知名者往詢焉。


 末至天台山國清寺,見一院。


古松數十步,門枕流溪,淡然岑寂。


行立于門屏,聞院中布算,其聲嘯嘯然。


僧謂侍者曰:「今日當有弟子,自遠求吾算法,計合到門,必無人導達耶!」即除一算子,又謂侍者曰:「門前水合卻西流,弟子當至。」行承其言而入,稽首請法,盡授其決焉。


門前水復東流矣。


自此聲振遐邇,公卿籍甚。


玄宗聞之詔入,謂行曰:「師有何能?」


對曰:「略能記覽,他無所長。」帝遂命中官取宮籍以示之,行周覽方畢,覆其本。


記念精熟,如素所習。唱數幅後,帝不覺降榻稽首曰:「師實聖人也。」嗟歎良久。


尋乃詔對無恒,占其災福若指于掌,言多補益。


時邢和璞者,道術人,莫窺其際,嘗謂尹愔曰:一行和尚真聖人也。


漢洛下閎造曆云:八百歲當差一日,則有聖人定之。」今年期畢矣。」屬大衍曆出,正其差謬,則洛下閎之言可信。


非聖人孰能預於斯矣!


 又於金剛三藏學陀羅尼祕印,登前佛壇受法王寶。


復同無畏三藏譯〈毘盧遮那佛經〉。


開後佛國,其傳密藏必抵淵府也。


睿宗、玄宗並請入內集賢院,尋詔住興唐寺。


所翻之經遂著疏七卷。


又攝調伏藏六十卷,釋氏系錄一卷,開元大衍曆五十二卷。


其曆編入唐書曆律志,以為不刊之典。


又造游儀黃赤二道,以鐵成規,於院製作。


次有王媼者,行鄰里之老嫗,昔多贍行之貧〈資助一行〉。


及行顯遇,常思報之。


一日拜謁云:「兒子殺人,即就誅矣。況師帝王雅重,乞奏減死,以供母之殘齡。」如是泣涕者數四。


行曰:「國家刑憲,豈有論請而得免耶?」命侍僧給與若干錢物,任去別圖。


媼戟手曼罵曰:「我居鄰周,時給迭互,繃褓間抱乳汝,長成何忘此惠耶!」行心慈愛,終夕不樂。


於是運算畢,召淨人戒之曰:「汝曹挈布囊於某坊閑靜地,午時坐伺,得生類,投囊速歸。」明日,果有犭段彘〈類猴動物〉引犭屯〈犭段之子〉七箇。


淨人分頭驅逐,犭段母走矣,得犭屯而歸。行已備巨瓮,逐一入之閉蓋。


以六乙泥封口,誦胡語〈密咒〉數契而止。


投明中官下詔入問云:「司天監奏,昨夜北斗七座星全不見,何耶?」


對曰:「昔後魏曾失熒惑星,至今帝車不見,此則天將大儆於陛下也,夫匹夫匹婦不得其所,猶隕霜天旱。盛德所感,乃能退之。感之切者,其在葬枯骨乎?釋門以慈心降一切魔。微僧曲見,莫若大赦天下。」玄宗依之。


其夜占奏,北斗一星見,七夜復初。其術不可測也。


 又開元中,嘗旱甚,帝令祈雨。


行曰:「當得一器,上有龍狀者,方可致雨。」敕令中官,同於內庫中遍視之,皆言弗類。


數日後,指一古鑑鼻盤龍,喜曰:「此真龍也。」乃將入壇場,祝後一日而雨。


其異術通感為若此也。


玄宗在大明宮,從容密問社稷吉凶,并祚運終畢事。


行對以他語。


帝詢之不已。


遂曰:「陛下當有萬里之行。」


又曰:「社稷畢得終吉。」帝大悅。


復遺帝一金合子,形若彈丸。


內貯物,撼必有聲,發之不得。


云:「有急則開。」帝幸蜀倉黃,都忘斯事。


及到成都,忽憶啟之,則藥分中當歸也。


帝曰:「伊藥產於此,師知朕違難,至蜀當歸也。」復見萬里橋。


曰:「一行之言信其神矣。」命中官焚香祝之,乃告謝也。


及昭宗初封吉王,至太子德王,唐為梁滅。


終行之言。「社稷畢得終吉也。」


 開元十五年九月,於華嚴寺疾篤,將輿病入辭,小間而止。


玄宗此夜夢瞰禪居,見繩床紙隔開扇,曉而驗問,一如所睹。


乃詔京城名德,致大道場為行祈福,危疾微愈。其寵愛如是。


十月八日,隨駕幸新豐,身無諸患,口無一言,忽然浴香水換衣,趺坐正念,怡然示滅。


〈一云:辭告玄宗,後自駕前,東來嵩山謁禮本師,即寂也。時河南尹裴寬正謁寂。寂云:有少事,未暇與大尹款話,且請踟躕休息也。〉


寬乃屏從人止於旁室,伺寂何為。


見潔淨正堂,焚香默坐,如有所待。


斯須叩門連聲云:「天師一行和尚至」(僧號「天師」始見於此,言天子師也)。


行入頗匆切之狀,禮寂之足,附耳密語。


其貌愈恭。


寂但頷[(應-心)/言]曰:「無不可者。」語訖又禮,禮語者三,寂唯言:「是!是!無不可者。」行語訖,降階入南室,自閉其戶。


寂乃徐召侍者曰:「速聲鐘!一行已滅度。」左右疾走視之,瞑目而坐。手掩伺息,已絕〉。


四眾弟子悲號沸渭,撼動山谷。


乃停神於罔極寺。


自終及葬,凡經二七日,爪甲不變,髭髮更長。


形色怡悅,時眾驚異。


帝覽奏悲愴曰:「禪師捨朕。」深用哀慕。


喪事官供,詔葬于銅人原,諡曰大慧禪師。御撰塔銘,天下釋子榮之。
 

〈以下出呂徵的佛教人物〉新唐書‧天 文志說:開元十一年(723),一行和率府兵曹參軍梁令瓚,用銅鐵鑄成可以測量星宿運動和考察月球運行規律的黃道遊儀。


測候結果,證實了恒星的位置有移 動,畫成三十六張圖,深得唐玄宗的嘉許,親為黃道遊儀制銘。


接著,一行又受詔和梁令瓚等製造渾天儀。


渾天儀又稱渾儀,是我國古代研究天文的重要儀器,創始 於西漢武帝時代的洛下閎。


東漢安帝元初四年(117),張衡就改用漏水來轉動;後來又屢有修改,經過一行和梁令瓚的改制,才比較完備。
禪者閱後感言:
 

宋高僧傳記,言古意該,雖已詳敍,時人恐難全會文中意。


七星遁隱一事,更甚難測,再以語文述之。


王媼駡一行上師曰:「我居鄰周,時給迭互,襁褓間抱乳汝,長成何忘此惠耶!」一行心慈愛,終夕不樂。


因王媼之子,殺人遭判死刑,強求一行減免。


一行曰:「國家刑憲,豈有論請而得免耶?」而一行咒術隱星之事,實不為奇,七星隱現有時,為解王媼子之難,託星隱與國有災而曰:「昔後魏曾失熒惑星,至今帝車不見,此則天將大儆於陛下也,夫匹夫匹婦不得其所,猶隕霜天旱。盛德所感,乃能退之。感之切者,其在葬枯骨乎?釋門以慈心降一切魔。微僧曲見,莫若大赦天下。」玄宗依之並大赦天下,其夜占奏,北斗一星見,七夜復初。權借巧變,雖是幻術,古人天文智識不足,惑而不解,時人何異奇哉!


古時僧侶備盡殊榮,帝王敬重之誠,皆因學德兼備,佛教之鼎盛,時下勢微,奚然嘆乎!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so3qZkWTExbaL_GEr7EePezdqA--/article?mid=59591&prev=61381&next=59334&l=f&fid=15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5000 金幣 +500 龍幣 +2 學習 +50 收起 理由
廉貞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6-29 08:31 , Processed in 0.14062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