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89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甚麼立春又俗稱為「打春」?】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2-16 11:08: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為甚麼立春又俗稱為「打春」?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也是春天的開始,所以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


如《史記.天官書》上記載︰「立春日,四時之始也。」


意思是說,立春這一天是四季開始的第一天。中國自古以農立國,莊稼生產過程是春種、夏長、秋收、冬藏,最關鍵的還是在於春,因此立春是很重要的一個節氣。


那麼,為甚麼立春又俗稱為「打春」呢?


過了立春,就意味著冬季結束,萬物即將復甦。


如《逸周書.時訓》︰「立春之日,東風解凍;又五日,蟄蟲始振。」大意是說,到了立春,春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再過五日,冬眠的各種蟲類,都慢慢甦醒開始活動。所以為了迎接春日,在古代都有盛大的迎春儀式。


在立春的前一天,皇帝率領百官到東郊舉行迎春祭祀大典,祈求五穀豐登,回來後還要布德施惠給百姓。


如《禮記.月令》上載:「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郊。」


在立春前一日,各地州縣官府會準備一頭泥塑的「土牛」(又叫春牛),舉行春牛迎春祭祀儀式。


祭典結束後,把春牛擺放在官府的門前,等待第二天舉行「打春」儀式。


隔天立春日,一大早當地主禮的官員,派遣專人手執彩鞭,抽打「春牛」。


從早到晚,府內大小僚臣或路過百姓,都可以在官府前鞭打春牛,象徵送寒迎春,也有鞭策耕牛,努力耕耘的用意。


因此,人們就把這種鞭打春牛的習俗,稱為「打春」、「鞭春」、「鞭牛」。


在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立春》也有記載︰「立春前一日,開封府進春牛入禁中鞭春。開封、祥符兩縣,置春牛於府前。至日絕早,府僚打春,如方州儀。」


鞭春後,當春牛被打爛時,眾人會把碎土拿一些回家,用以表示來年五穀豐收,風調雨順。


立春除了迎春活動外,也有喝春酒、吃春餅的習俗。

 

 

引用:http://www.htimes.com/b5/9/2/27/n2445222.htm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5000 金幣 +500 龍幣 +2 學習 +50 收起 理由
廉貞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6-29 08:3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