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798|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濕異同第六】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2-9 10:15: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濕異同第六


濕異同第六


(風寒濕暑燥熱)


六氣為病。皆能發熱。然寒與熱相因。暑與熱相繼。獨燥與濕相反。風寒溫暑皆因天氣。而濕病多得之地氣。燥病多得之內因。此病因之殊同也。


內經病機十九條。其分屬六氣者。火居其人。風寒濕者居其一。燥症獨無。若諸 項強。皆屬於濕。愚嘗疑其屬燥。今本論有 濕之分。又曰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 。則 之屬燥可知也。


夫 以狀名。因血虛而筋急耳。六氣為患。皆足以致 。然不熱則不燥。不燥則不成矣。


六經皆有 病。須審部位以別之。身以後屬太陽。


則凡頭項強急。頭背 。脊強反張。腰似折。髀不可以曲。 如結。皆其症也。


身之前者屬陽明。頭項搖動。


口禁齒。缺盆紐痛。腳攣急。皆其症也。


身之側屬少陽。口眼 斜。手足牽引。兩脅拘急。半身不遂。皆其症也。


若腹內拘急。因吐利而四肢拘急。是太陰 。惡寒蜷臥。尻以代踵。脊以代頭。俯而不能仰者。是少陰 。睪丸上升。宗筋下注。


小腹裡急。陰中拘牽。膝脛拘急者。厥陰 也。


若 之挾風寒者。其症發熱無汗而惡寒。氣上撞胸。而小便少。其脈必堅緊。其狀必強直而口噤。此得天之氣。內經所云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者是。其勢勇猛。故曰剛 。病自外來。當逐邪而解外。 有夾本邪而為外患者。其邪從內出。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其脈沉遲。其狀則項背強。此得之地氣。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3%95%E7%A5%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5735&pid=695690&fromuid=77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0:15:28 | 只看該作者

濕異同第六


內經所云。諸 項強。皆屬於濕者是也。


其勢 弱。故名柔 。病因於內也當滋陰以和內。治濕君栝蔞根者。非以治風。


實以生津。非以治濕。實以潤燥耳。夫 之始也。


本非正病。必夾雜於他病之中。人之病此者。世醫悉指為風。所以不明其理。善醫者。必於他症中審察而預防之。如頭項強痛。即 之一端。是太陽之血虛。故筋急也。


今人但知風寒。


不恤津液。所以發汗太多。因致痙者多矣。


夫 本有由來。一經妄治。即奇形必見。項背強KT KT 。是 之征兆。


故用葛根。身體強。是 狀已著。故用栝蔞根。臥不著席。腳攣急。口禁齒 。是 之極甚。故用大黃芒硝。無非用多津多液之品。以滋養陰血。不得與當汗當下者同例也。


觀傷寒脈浮自汗。心煩惡寒。而見腳攣急。是 勢已成。須當滋陰存液。


不得仍作傷寒主治。故與桂枝湯則厥。與芍藥甘草湯。其腳即伸。此明驗矣。


第以表症未除。不得用承氣。若 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是又與不著席者與大承氣。同一機彀也。


凡 之為病。因外邪傷筋者少。因血虛筋急者多。如誤作風治。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3%95%E7%A5%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5735&pid=695691&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0:15:48 | 只看該作者

濕異同第六


用辛散以助陽。則真陰愈虛。因燥劑以驅風。則血液愈涸。故 得之暴起者少。妄治而致者多。虛而不補。不死何待。


非參苓歸地。調和榮衛。未易奏捷也。


內經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又曰濕勝則濡泄。此指濕傷於內者言也。


又曰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骨。又曰因於濕。首如裹。此指濕傷於外者言也。


若濕而兼熱。則大筋 短而為拘。小筋弛長而為痿即柔 之變見矣。


陽明篇有濕熱發黃之症。叔和不為別論。獨取太陽之風濕相傳者。尚遺數條。亦搜采之疏失也。


內經曰。身半以上者。風中之也。


身半以下者。濕中之也。


中陽則溜於經。中陰則溜於腑。又曰陽受風氣。陰受濕氣。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皆風濕對言。本論則風濕合言也。


風濕相合。則陰陽相傳。上下內外反病矣。


所以身體煩疼。不能轉側。骨節掣痛。不能屈伸。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也。


內經曰。風濕之傷人也血氣與邪並。客與分腠之間。其勢堅大。故曰實。寒濕之中人也。


皮膚不收。肌肉堅緊。營血澀。衛氣去。故曰虛。此又以血家虛實。因風寒而分也。


本論傷寒發汗。寒濕在裡不解。身目為黃。與陽明之熱不得越瘀熱在裡。身體發黃者。當下不當下。


亦以寒濕濕熱分虛實矣。


內經以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痹。本論又合風寒濕熱四氣。而名濕痹。當知痹與 。皆由濕變矣。


夫同一濕也。


濕去燥極則為 。久留而著則為痹。痹為實。 為虛。 痹異形。虛實亦殊。固不得妄以 屬風。亦不得因於濕。而竟視 為濕矣。


 濕餘義。詳內經注。及本論注中。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3%95%E7%A5%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5735&pid=695692&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9 07:19 , Processed in 0.40624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