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92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春節習俗】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2-2 14:45: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廉貞 於 2013-12-3 22:47 編輯

春節習俗

 

作為我國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但其中為公眾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興起。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


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


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門上『福』字不宜倒貼


在我國民俗傳統中,倒貼『福』字主要在兩個地方:


一個地方是在水缸和土箱子(即垃圾箱)上,由於這兩處的東西要從裡邊倒出來。


為了避諱把家裡的福氣倒掉,便巧用『倒』的諧音字『到』,倒貼福字。


用『福至』來抵消『福去』,以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另一個地方是在屋內的櫃子上。櫃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


倒貼『福』字,表示福氣(也是財氣)一直來到家裡、屋裡和櫃子裡。


至於大門上的『福』字從來都是正貼。


大門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納福』之意,而且大門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種莊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貼的『福』字須鄭重不阿、端莊大方,故應正貼。


年夜飯不能吃光光


年夜飯也叫『團圓飯』『合家歡』,是一年中的最後一頓飯,也是全年吃的時間最長的一頓飯,全家圍坐在一起共進晚餐,辭舊歲。


年夜飯的菜餚繁簡是以自家的經濟條件而定的,但仍有較為固定的套子和路數,如按尊長老幼入座,不能說不吉利的話語,不準打罵孩子等等。


在菜餚上盡最大努力而使其豐富,寧可將其剩下,為的是取『頓頓有餘』、『年年有餘』的口彩,使人有充足感,預示全年豐衣足食,席間還要多說吉利話,以圖皆大歡喜。


值得一提的是,年夜飯的餐桌上都少不了一道魚,年年有『魚』,一年有『餘』,圖個吉祥,圖個喜慶。


燃放爆竹原為驅鬼


爆竹的起源很早,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南朝時期就有詳細的記載。


梁代的《荊楚歲時記》中說:『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闢山臊惡鬼。』


這是最早關於『爆竹』的說法。


人們最早燃爆竹是為了驅除妖魔鬼怪,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人們在春節期間進行的一系列活動都是為了祈求平安而進行的。


唐初,將硝石裝入竹筒中燃放,這便是裝硝爆竹的最早雛形。


以後火藥出現,人們將火藥填充在竹筒內燃燒,產生了『爆竹』。


到了宋代,民間開始普遍用紙筒和麻莖裹火藥編成串做成『編炮』(即鞭炮)。


除夕夜,許多人都與家人圍坐一起,談天說笑徹夜不眠,謂之守歲。


守歲可祈求雙親長壽,故又稱「長壽夜」。


而「不睡」,臺灣話是「不睏」,「睏」字諧音「困」,所以守歲也是靜待「不困窮」的新年。


等午夜十二時一到,大家紛紛放鞭炮,以迎接新的一年


年的由來


農曆的正月初一,現稱春節,民間俗稱『過年』,『年』的原意是指穀物成熟。


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已經出現了『年』字,不過寫法與今不同,它是由『禾』和『千』兩個字加在一起組合成的;


這各自的意思很明顯,表示穀物纍纍,收成良好。


古書上每將五穀成熟,豐收之年,稱為『有年』;


大豐收的年分,稱為『大有年』。


以後,便把穀物的一熟算做一年。


到了周代,正是以『年』名歲,一年的開頭叫做『歲首』。


西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劉徹主持制定太初曆,正式確定每年正月為歲首,正月初一為元旦。


太初曆實際上是繼承了夏曆的曆法,並採納了二十四節氣,以利於指導農業生產,所以才叫做『農曆』。


農曆元旦,還有許多別的名稱,如:元日、元朔、元正、元辰、正旦、新正、新春、新年等等,都是指一年的開頭第一天。


民國成立後,正式採用陽曆,將每年的1月1日定為元旦,把農曆元旦改稱春節。
 

年的傳說


關於『年』的起源,除了史書上的記載外,還流傳著不少有趣的傳說故事。


其中,流傳的比較廣泛的,是一則關於人們齊心協力共同抵禦『年』的故事。


相傳古時候,有一種頭如獅子身如壯牛的凶惡怪獸,到了冬天山中的食物稀少了,便要跑出山來闖進村子,見人傷人,見畜傷畜。


因此一到冬天,人人驚恐,村村不安。


大夥兒只得搬到遠遠的地方去逃避『年』的傷害。


時間長了,人們發現『年』雖凶猛,卻也害怕三樣東西:一是鮮紅的顏色,二是明亮的火光,三是巨大的聲響。


於是大家商量,只要家家都具備這三樣東西,『年』就一定不敢進村了。


到了冬天,凶惡的『年』快要出山進村侵擾了,村裡的人相互約定,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掛上用紅色塗抹的大木板,門口燒著旺旺的火堆,夜裡大家都不睡覺,在家裡敲敲打打,到處發出巨大的聲響。


夜深了,『年』竄到村口,只見處處紅色,處處光亮,兼之巨響遍傳,十分害怕,趕快掉頭躲進山裡,從此不再出來危害村民和牲口了。


第二天清早,全村的人聚在一起,為驅逐凶獸獲得的勝利互相祝賀道喜。


這是一個多麼不易得來的日子!每到冬天,人們總是忘不了往年防禦『年』進村侵襲的日子,家家戶戶照樣掛上紅色木板,點著火堆,通宵敲敲打打,第二天便也相互道喜,歡慶平安。


這樣代代相傳,『過年』的習俗就形成了。


參考資料:www.gio.gov.tw/info/festival_c/html/guard.htm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HqnhsmGQEQVD5oUnaDBScp0-/article?mid=8780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5000 金幣 +500 龍幣 +2 學習 +50 收起 理由
廉貞 違反發文格式規定。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6-29 08:08 , Processed in 0.17187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