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難篇】
【疑難各章】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
得之便厥,咽中乾,煩燥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
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足即伸。
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
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脈浮,自汗,尿數,心煩,惡寒,攣急,乃津液耗傷的陰虧證。
厥,乾,躁,煩,吐,乃中宮陽亡的寒症。
熱藥耗津拔陽,故服熱藥,中氣轉寒。
但雖中寒,而津傷絡熱,故攣急譫語,燒針,拔陽更甚。
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乾,兩脛拘急兩(而)譫語。
師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脛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之。
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則為風,大則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
病證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
厥逆,咽中乾,煩燥,陽明內結,譫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湯。
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兩脛乃伸。
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知病可愈。
(陽旦證,即桂枝湯證。
附子能補陽,亦能拔陽。
躁為陽氣拔跟,雖陽明譫語,先溫中回陽,後用清潤,病則壞矣。
法則嚴焉。
以上二章,論榮衛壞入太陰脾臟牽連肝胃。
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
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
小便數者,大便當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
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
(渴者,)宜五苓散。
(渴欲飲水四句,接醫下之也句讀。
如其不下者句下,有心下不痞意。
無所苦,無胃實證。
前為榮衛而太陰,後為榮衛而陽明。
此一章論榮衛壞入太陰脾臟,借陽明胃燥以明之。
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吐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痲湯主之。
(中氣虛寒,金燥木熱,上逆下陷,經絡閉塞,此病復雜矣。
此一章論榮衛牽連肝肺壞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