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可冀】
男,漢族。
1930年10月20日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
1954年畢業於福建醫學院。
中國中醫研究院建院初期奉調來京。
曾隨名醫冉雪峰、嶽美中、趙錫武系統學習中醫和臨證多年,學而有成,融為一體,並獲北京市在職西醫學習中醫一等獎,為我國第一代中西醫結合醫學家。
1959年及1964年先後兩次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進修心臟內科專業。
現任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及老年醫學研究所內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市人民政府醫藥顧問。
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及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山醫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天津中醫學院名譽教授,蘇州醫學院、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陽明醫學院(臺灣)等院校客座教授,福建中醫學院名譽院長,現兼任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專家諮詢團顧問,英國《Int.J.ofPhytotherapyResearch》(《國際植物療法研究雜誌》)及香港《ACME》(《中國醫藥學文獻雜誌》)顧問。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中西醫結合評議組組長,衛生部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常務委員,國家科技進步獎醫學評委,衛生部新藥審評委員會委員,衛生部麻醉品專家委員會委員,衛生部藥典委員會委員(1996~),國家OTC藥領導小組成員,國家科委新藥開發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常委,中國博士後管委會理事,中國老年學學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理事,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會副會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會長。
《中華心血管病雜誌》副主編,《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中英文版)主編,《中醫雜誌》(中英文版)及《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編委,《老年雜誌》顧問,南加州針灸中醫師公會、美東針灸中醫師聯合會及新加坡中醫師公會榮譽顧問。
在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腦血管病研究和老年醫學研究方面取得顯著成就,擔任「六五」、「七五」及「八五」、「九五」國家科委攻關課題(心血管病研究)組長。
50年代後期,研究高血壓病弦脈與兒茶酚胺代謝水準獲進展。
是活血化瘀方「冠心Ⅱ號」復方及芳香溫通復方寬胸氣霧劑抗心肌缺血及其機理的主要研究者之一,是益氣活血復方治療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設計和研究者之一。
首先應用川芎嗪(四甲基吡嗪)治療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並研究其抗血小板機理獲顯效,現仍在城鄉推廣應用。
倡用溫通療法治療病態竇房結綜合徵,並是首先應用附子Ⅰ號(去甲烏藥堿)治療該病的主要研究者之一。
研究元胡堿及赤芍甙抗心律失常和抗血小板效應;
血府逐瘀湯抗PTCA後冠脈再狹窄及其對血管內皮細胞包括對PDGF-A、B,ras,C-fos及C-myc等基因表達的影響,對內皮素及一氧化氮水準的影響,取得顯著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