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4801#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30:20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一)能抓住方劑的主要作用但不拘泥其原有適應證如以導赤散為例,本方主治心經實熱,《小兒藥證直訣》云:「治小兒心熱,視其睡,口中氣溫,或合而睡,及上竄咬牙,皆心熱也。


方由生地、木通、竹葉、甘草組成。


方中生地涼心血,竹葉清心氣,木通降心火,甘草清熱瀉火,以共導丙丁之火,由水道而出。


故能清心火,利小便,上治口瘡口糜,下療小便短赤刺痛。


詹氏在臨床應用中抓住該方能瀉心熱的特點,用於治療小兒高熱之後,繼發之口腔黏膜及舌邊舌面糜爛,齒齦紅腫等症均取得了滿意的療效,在處方用藥中又根據不同證候特點,加減應用。


若心火較盛,可加黃芩、山梔;


如神煩寐不寧者,可配鉤藤、辰茯苓、辰燈芯等入藥;


對小便頻數刺痛者,則增白茅根、車前草之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02#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30:29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二)善於化裁,演變古方詹氏善用錢氏七味白朮散。


本方主以健脾,《小兒藥證直訣》云:「治脾胃久虛,嘔吐泄瀉,頻作不止,精液枯竭,煩渴躁,但欲飲水,乳食不進,羸瘦困劣,因而失治,變成驚癇,不論陰陽虛實並宜服。


方由人參、茯苓、白朮、藿香葉、木香、葛根、甘草組成。


詹氏根據小兒脾胃特點,將人參改用黨參,甘草改用陳皮,又加用炒薺菜花、枳殼、佩蘭、炒苡仁等芳香化濕,健脾理氣之劑,將此方廣泛用於小兒脾胃虛弱、濕蘊、食滯、泄瀉等病,屢獲奇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03#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13:22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三)一方為主,隨證加味對於病情復雜,症狀夾雜的患兒,詹氏根據病情緩急,從容處治,每能以一方為主,又隨證加味,充分發揮中醫辨證論治之妙,使古方今用屢建神效。


六味地黃丸,為滋陰補腎之方,《小兒藥證直訣》云:「治腎怯失音,囟開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白光白等症。


本方由熟地黃、山萸肉、山藥、澤瀉、牡丹皮、白茯苓組成。


主治肝腎不足,真陰虧損,精血枯竭,憔悴羸弱,腰痛足酸,自汗盜汗,水泛為痰,發熱咳嗽,頭暈目眩,耳鳴耳聾,遺精便血,消渴淋瀝,失血失音,虛火牙痛等症。


詹氏根據臨床實踐經驗,對小兒腎虛引起之遺尿、腎病綜合徵、慢性腎炎及恢復期、血尿和小兒先天不足引起的五軟、五遲症,多以六味地黃丸為基本方,並給予隨證加減。


如辨證時兼有遺尿的加益智仁、金櫻子、菟絲子、覆盆子等補虛收澀藥;


尿血較甚的加白茅根、仙鶴草、大薊、小薊、藕節等止血藥;


有腎陽虛的加肉桂、附子;


有脾虛的,則與黨參、白朮、陳皮、甘草相配伍。


均收到滿意的療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04#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13:32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四)重視使用民間單方、驗方詹氏不但學識淵博,而且虛心好學,他能虛心向民間學習,重視使用民間單方、驗方。


如用生豬油與等量的白糖均勻混合後,以外搽法治療小兒濕疹;


將生蘿蔔取汁後隔水蒸後內服,治小兒咳嗽;


把朱砂、兒茶納入豬心一具內,放在罐中煮熟,並以文火燉後,次日去渣切片,蘸醋食用,治療癲癇等等,均在臨床中獲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05#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13:43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一、治療小兒外感咳嗽的經驗咳嗽是一個症狀,即肺氣上逆作聲,咯吐痰液。


很多外感或內傷所致的多種急慢性病證,都有咳嗽出現。


小兒乃稚陰稚陽之體,臟腑嬌嫩,肌膚薄,腠理疏,衛外功能不固,加之肺氣虛,因此在臨床上小兒咳嗽以外感之因為最多,以肺臟受累為最易。


詹氏從50餘年臨床診治小兒外感咳嗽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他認為:小兒之所以易患外感咳嗽,最主要是外邪由皮毛、口鼻入侵於肺臟所致。


因此,在小兒外感咳嗽的治療中應該以「宣通肺氣,收散外邪」為治療原則,切不可過早地使用涼潤、滋膩、止咳的藥物,以免使邪礙滯。


詹氏又根據臨床治療的實際,將小兒外感咳嗽具體區分為幾個不同的病理階段,並對各個階段給予不同的治療原則。


其中含有疏表、宣肺、清肺、肅肺、潤肺、豁痰、理氣等不同的治療方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06#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13:56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一)疏表配宣肺「肺為嬌臟,不耐寒熱」在小兒尤為突出。


此階段多為邪在表,故應因勢利導,收散外邪,而達到邪祛咳緩之目的。


所以「疏表宣肺」為小兒外感咳嗽新起階段的主要治則。


以宣肺協助疏表,兩者相輔相成,互相配合,相得益彰,而致正安咳止。


在治療中,詹氏根據《內經》「因其輕而揚之」、「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之旨,主張在用藥中宜予輕浮,而不可重濁。


須取微辛散之,微苦以降之,才合乎於嬌肺輕清之治。


在具體「疏表」之中,若以風寒之邪為主者,宜選用辛微溫之劑,如蘇梗等;


若以風熱之邪為主者,則宜選用辛微寒之劑,如桑葉、甘菊之類。


又因小兒稚陰稚陽,易虛易實,衛陽本未充盛,如在疏表之中應用了疏散的重劑,常易因發汗過多,而更耗其衛氣;


或表邪解後輒易自汗不止。


而汗出則更使衛氣虛弱,易復感外邪。


故詹氏在治療中不主張應用麻黃、桂枝等解表重劑。


配以宣肺,既有解表宣揚之利,又有輕可去實之能。


所以,他治咳嗽常常選用蟬衣、前胡等既能宣肺又能疏散表邪之品。


此外,詹氏強調對因肺氣失宣而致咳嗽者,切忌見咳止咳,這常出現愈止則邪愈不透,肺氣更不得宣達而咳嗽亦不得安寧,並有關門留寇之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07#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14:06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二)熱證擬清肺葉天士《臨證指南?幼科要略》中指出:「按繈褓小兒,體屬純陽,所患熱病最多。


小兒為「純陽」之體,「陰常不足」。


因此,一遇外邪常易從陽化熱,故臨床上又以外感風熱咳嗽或風寒化熱的咳嗽較為多見。


症狀常表現為咽紅、咽痛、咳嗽痰滯不爽,舌紅、苔薄黃,脈浮數等等。


故詹氏指出,在處方之時宜在疏表宣肺的同時加以清解之劑。


如他在治療中常適當加以清解肺經氣分之熱的銀花、連翹等藥。


同時,他又認為此階段切忌見發熱而以「炎」症概之,而雜投苦寒,或在解表藥中加用大劑量生石膏,以造成「冰伏其邪,藥過病所」而貽誤病情。


而且苦寒之味,易損傷脾胃之氣,脾胃乃小兒生長發育之根本,故苦寒之藥更應慎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08#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14:15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三)久咳應肅肺肺喜清肅,故小兒外感咳嗽,久咳未緩,而痰聚肺中時,多為肺失清肅。


詹氏對此階段主張應用「肅肺化痰」主治,臨證常選用枇杷葉、冬花等,以達肅降肺氣、止咳化痰之目的;


又肺善潤,所以對咳久而使肺陰受損者,他又常佐以潤肺之劑而加用瓜蔞皮、北沙參等藥物助之。


詹氏臨診將「肅肺」之法多用於邪已宣透,而痰鳴咳聲重濁者;


亦可用於咳久而表證已解者。


但告誡說,涼潤之品切不可用之過早,否則反導致滯邪留痰,使咳嗽纏綿時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09#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14:25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四)豁痰佐理氣「痰」是肺失宣降的病理產物,也是引起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


前人謂「肺為聚痰之器」。


痰阻氣道,肺氣不得爽達,故導致咳嗽症狀加劇。


所以在外感咳嗽的治療中,必須根據臨床各階段的具體情況,採用各種不同的豁痰藥物。


詹氏多次強調,只有正確的應用豁痰藥物,才能使痰得以豁達,使咳嗽自然松爽而症狀得以自緩,從而達到氣道得通,痰逆得平,咳嗽自止的療效。


如他常把浙貝、半夏等用於宣肺豁痰,認為枇杷葉可以肅肺豁痰,而瓜蔞皮等又可達潤肺豁痰之目的。


痰隨氣而升降,氣壅則痰聚,氣順則痰消。


正如龐安時常曰:「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氣順則一身津液亦隨氣而順矣。


因此,詹氏認為治咳嗽中「豁痰」為要務,主張應常佐以理氣之劑,從而達到「理氣化痰」之療效,致使氣道暢通,痰濁容易排出,而咳嗽之症自愈。


俗話說:「三分吃藥,七分護養。


在咳嗽的護養中,飲食忌口是一個重要環節。


因此,他還告誡我們,飲食忌口在小兒外感咳嗽必須引起注意,決不可掉以輕心,以確保患兒病情的痊癒並鞏固療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10#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14:35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二、治療小兒哮喘的經驗哮喘發作其主要原因在於有痼痰內伏,而復為外感六淫之邪所侵,或生冷酸鹹肥甘所傷,或環境驟變,吸入粉塵、異物等誘因所觸動而發病。


正如秦景明《證因脈治》云:「哮喘之因,痰飲留伏,結成窠臼,潛伏於內,偶有七情之犯,飲食之傷,或外有時令之風寒,束其肌表,則哮喘之證作矣。


因此,詹氏認為哮喘之作,莫不有痰,痰生於脾濕,上儲於肺,故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


而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


肺主生氣,腎主納氣,痰阻氣逆,則呼吸不利;


氣逆於上,則腎氣不納;


氣踞於下,則肺氣不出。


由此可知,哮喘實為肺、脾、腎三臟之病,而三者之中主要者尤以肺、脾兩臟。


他又指出,哮喘反復發作,可致肺、脾、腎三臟益虛,使臨床出現本虛標實之證候。


從而,詹氏提出了治哮喘之根本,應從理肺、扶脾、固表著手,以達到扶正固本之目的。


這樣既增強了患兒抵禦外邪的能力,又消除了體內易生痰濕的根本原因,據此減輕和制止了哮喘的反復發作,逐步取得根治的效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11#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14:48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三、治療小兒疳證的經驗(一)「本虛標實」的學術觀點疳證的臨床表現,實為一系列虛弱乾枯的證候。


以初起而言,常有身熱或潮熱,面色萎黃,形體消瘦,神煩易怒,夜寢不安,脘腹脹滿,便乾溲渾;


久之則見毛髮乾枯,肚大腹硬或反凹陷,大便酸臭,乾溏不一,吮衣咬甲,口饞嗜食;


甚至喜食異物或生蟲積。


種種症狀,無一不是起於乳食無度,損傷脾胃所致。


對此,詹氏認為小兒之體,生機旺盛,其所需之營養精微,尤為迫切;


然其臟腑柔弱,脾胃虛嫩,稍有不慎,輒易積滯。


故疳證之病因,常在失於調養,若恣進肥甘,喜食生冷,燴炙厚味,勢必停滯成積,積久成疳;


若蟲證病情發展,長期不愈,以致脾之運化功能受到損傷,氣血津液不能化生,導致營養失調,氣血虛弱,津液乾枯,肌膚羸瘦,精神疲憊,此為蟲證轉而成疳。


若是慢性疾患,如慢性腹瀉,慢性痢疾,久吐不止,久咳不愈,久熱不退等,長期消耗,致使臟腑受傷,功能失常。


脾臟不能運化水穀精微,以化生氣血津液,內不能供養臟腑,外不能溫煦肌膚,潤澤皮毛;


肝傷不能主筋明目;


肺傷不能肅降,通調水道;


心傷不能主血脈;


腎傷不能藏精主髓,日久則成五疳。


又因小兒脾常不足,運化力薄,易虛易實易寒,若妄攻誤下,損傷脾中津液,也可致疳。


綜上而述,詹氏將疳證之病機歸納為「本虛標實」,亦即疳證雖頻繁夥,但總不外傷脾胃而變生諸疾。


也就是說,脾胃損傷,氣血虧弱及營陰虛耗為疳病之本;


而食積內滯,氣機閉結及蘊生鬱熱則是病之標。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12#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14:58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二)「運補結合」的治疳大法在疳證的治療上,詹氏根據數十年之臨床經驗,提出了「治積不驟攻,導滯不峻利,行氣不辛燥,滋養不厚膩」的治疳之法。


在具體應用時,他強調必須視患兒的體質之強弱,病情之深淺,相應地選用「運補」二法,並在臨診中又歸納為以下幾種治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13#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15:07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1「以運為主」的治法:主要適用於新起或雖久而體質強壯者。


藥物多採用炒穀芽、炒麥芽、藿香、青陳皮、神麯、楂炭、炒萊菔子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14#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15:15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2「運補結合」的治法:主要適用於疳證已久,體質較虛弱者。


藥物常採用炒白朮、茯苓、陳皮、炒穀芽、神麯、炒苡仁、朴花、雞金、炒枳殼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15#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15:24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3.「調補為主」的治法:此法適用於疳疾漸趨痊癒,脾胃功能逐漸恢復之時,藥物常採用炒黨參、炒白朮、茯苓、炒扁豆、懷山藥、陳皮、炒苡仁、神麯等。


隨證加減:疳熱不清時可配黃芩、青蒿之屬;


兼有蟲積者,可加用使君子、檳榔等品;


面色蒼白肢冷自汗之陽虛者,宜加附子、肉桂等;


舌苔花剝時可選加石斛、烏梅等;


若伴腹瀉者,則加炒薺菜花、薑半夏、煨訶子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16#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15:32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四、治療小兒驚瀉的經驗驚瀉是嬰幼兒泄瀉中的一個類型,好發於六個月以內的嬰兒。


臨床特徵為大便泄下青稠不化有沫,水分較多,每天少則四、五次,多達十餘次,便時稍有不暢感。


患兒平素膽怯易驚,寢時多汗,容易罹患外感,多有濕疹病史,精神尚可,胃納欠佳,舌苔多薄白或薄膩,指紋淡紫,若不注意調治,往往纏綿難愈。


詹氏在長期的臨診經驗中,對小兒驚瀉形成了獨特的學術見解,主創有療效顯著的經驗方「疏健分運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17#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15:44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一)「脾虛肝旺」的學術見解嬰幼兒驚瀉主要是肝脾功能失調所致,「脾虛肝旺」乃驚瀉之病機關鍵所在。


這是詹氏獨到的學術見解。


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生機蓬勃,發育迅速,對水穀精微的需求量較成人更為迫切。


然小兒脾常不足,運化功能未健,這就形成了營養需求大而相對穀氣不足的內在矛盾;


加之小兒飲食不能自節,寒溫不能自調,無論外感、內傷均易致脾胃功能紊亂而導致泄瀉。


再則,小兒稚陰稚陽,肝常有餘,脾常不足,體內陰陽之動態平衡及肝脾兩臟之相互制約的生理關係處於相對不穩定的狀態,稍有偏頗則脾易虛而肝易旺。


而且,小兒神氣怯弱,見聞易動,大驚卒恐,每易致肝木亢旺,乘侮脾土,脾失健運,乳食不化而致泄瀉。


《證治準繩》曾指出:「小兒驚瀉者,肝主驚。


肝木也,盛則必傳克於脾,脾土衰變則乳食不化,水道不調,故泄瀉色青。


(二)「健脾分運、柔肝鎮驚」的治療特色詹氏提出鑒於「脾虛肝旺」為驚瀉的主要病機,故本病的基本治則應為「健脾分運、柔肝鎮驚」。


其方採用「益脾鎮驚湯」和「痛瀉要方」加減化裁治之。


常用方藥有炒白朮、辰茯苓、炒白芍、防風、陳皮、鉤藤、炒薺菜花、炒扁豆衣、扁豆花、焦曲、玉蝴蝶、藿香等。


詹氏認為驚瀉之脾虛,既非脾氣衰弱,也非脾陽不足,而是脾失健運,故用白朮、茯苓、陳皮健運脾土為主;


他又指出,其肝旺既非肝經實火,也非肝陽上亢,故宜白芍之類通過柔養肝體以達到抑制的目的。


這樣,能使整個處方以扶土為主佐以疏木,切中驚瀉之病機。


在具體應用中有以下特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18#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15:55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1應以輕靈活潑之處方,適應小兒「生機蓬勃」、「臟氣清靈」、「隨撥隨應」之特性。


因此,詹氏談到,因輕靈之品既可鼓舞脾胃之氣,又可調整脾胃功能。


此外,質輕味薄之品煎成湯劑後藥汁清淡,苦味不甚,易於入口,便於小兒服用,故用藥須選擇質輕味薄之類為宜;


同時還認為,藥量宜輕,且服藥以少量頻服為妥。


因驚瀉患兒脾胃之氣既傷,中州已不任重負,故藥多量重不僅無益,反而愈伐其胃氣。


而少量頻服,能緩緩振奮中土,促進藥液吸收,從而加速泄瀉的痊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19#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16:04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2必須注意恰到好處地運用行氣藥。


詹氏指出,行氣藥行而不守,可鼓舞脾胃斡旋之機而復升降出入之常,使補而不滯,斂中有通,只有氣機流通才能使伏遏之熱、蘊滯之濕、膠著之痰、停積之食得以推動蕩滌。


他常用的行氣藥有:木香、陳皮、玉蝴蝶、朴花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20#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16:13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3注意飲食調護為要務。


詹氏認為,泄瀉本屬脾胃之病,小兒飲食不知自節,稍有不慎泄瀉常反復發作並易導致疳證。


故臨證強調飲食忌口,注意飲食調護實屬重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13 15:24 , Processed in 0.26270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