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1981#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09:38:55 | 只看該作者

②根據不足


如「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


「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靜則為虛」和「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等條。


此外,如以小便利與不利來判斷是否蓄血,也帶有臆測成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82#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09:39:03 | 只看該作者

(4)某些實踐帶有盲目性


如陽明病「食穀欲嘔」,以吳茱萸湯主之。


其實陽明病不能用吳茱萸湯,但憑「食穀欲嘔」,顯然診斷不明,帶有試用性質。


到了「得湯反劇」時,又說這是「屬上焦」,這種說法於理不通。


總而言之,我們要運用唯物辯證法的觀點和方法,根據臨床實踐資料(包括前人的經驗)來整理《傷寒論》,補充其遺漏殘缺,不斷充實和完善。


這對於弘揚仲景學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83#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09:39:14 | 只看該作者

三、《傷寒論》精華在於診治大法


診治大法是《傷寒論》的精華,貫穿於全書,主要指以下幾個方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84#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09:39:25 | 只看該作者

1診治的指導思想


(1)審證求因,治病求本:如外感所致下利,初期表證明顯,投以葛根湯,表解則下利自愈。


外感初起誤下而致下利,表未解者仍宜解表;


若表解而兼見喘而汗出,提示邪由表入裡化熱,病位由大腸影響及肺。


用葛根芩連湯(第34條),解除胃腸邪熱,不但下利可愈,而且汗喘亦止。


若因食滯而致下利,初起裡實,宜有承氣湯去其宿食(第256條);


熱結旁流的下利亦用此法(第321條)。


陰證下利多屬脾腎虛寒。


太陰下利,當溫中健脾(第277條);


少陰下利清穀,見厥逆、脈微者,當溫陽救逆(第317條)。


濕熱下利用白頭翁湯(第371條)、黃芩湯(第172條)。


滑脫不禁則宜固澀(第159、306條)……。


下利在《傷寒論》中僅是一個症狀,診治方法有多種多樣,說明本論何等重視審證求因。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85#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09:39:34 | 只看該作者

(2)扶陽氣、保津液


這是貫穿本論的指導思想,也是後世醫家遵循的基本原則之一。


本論指出,三陰病陽虛和陽證誤治亡陽要扶陽,陽證高熱劫液和陰證化熱傷陰要保津救液。


即使太陽病初起發汗解表,也力戒不可過汗,更不可誤行吐下。


其寓意就在於恐致亡陽損液。


陽明腑實,熱邪內盛,勢必傷津,此時用下法祛邪,也是為「急下存陰」。


若正氣大虛,縱有可汗可下之證,亦諄諄告誡慎用或禁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86#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09:39:45 | 只看該作者

(3)未病防病,已病防變,已變防逆


「上工治未病」是仲景的防治學主導思想。


傷寒病在太陽,解表驅邪外出,不使內傳。


病人時發熱自汗出,採用桂枝湯先其時發汗(第54條),就是在病未發之前採取預治措施。


太陽病項背強,汗出惡風,用桂枝湯解表,加葛根濡經脈並阻截邪入陽明之路(第14條),即已病防變之例。


太陽病汗吐下後釀成壞病,當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第16條)。


在未釀成壞病之前,要細察病情,慎重處理,不可魯莽從事,以防一逆再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87#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09:40:09 | 只看該作者

2辨證方面的法則


(1)八綱辨證的運用:本論無八綱辨證之名,而有八綱辨證之實。


六經辨證就是八綱辨證的具體運用。


它把外感熱病先分陰陽,再分表裡、寒熱、虛實,定出三個陽證和三個陰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88#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09:40:19 | 只看該作者

(2)為辨證論治的「證」提出了較為完整的概念


本論所稱的證,包括了症狀、體徵、病機、病性和病位的有機聯繫,同時提示了治療大法。


如辨為太陽中風證,可知有發熱惡風、頭痛、自汗出、脈浮緩、舌淡紅或偏淡,舌苔薄白;


病因為風寒外襲;


病位在表,治宜解肌調和營衛。


其他如少陽、陽明等,皆是如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89#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09:40:29 | 只看該作者

(3)舉出鑒別診斷和除外診斷的許多範例


本論第一條提出太陽病總綱後,緊接著在第2、3條以有無汗出和脈緩或緊來鑒別中風與傷寒兩大證型。


又在第六條指出太陽病與溫病的鑒別症狀。


第7、11條論述了病發於陰(裡)和發於陽(表)、真熱假寒和真寒假熱的鑒別診斷。


值得一提的是厥陰病的鑒別診斷,可歸納為:①厥陰病與厥證;


②藏厥與蛔厥;


③厥陰下利與他病下利;


④厥陰嘔吐與他病嘔吐;


⑤厥陰病死候與可愈。


除外診斷也有很多範例。


如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第23條)。


太陽病已八九日,邪有傳少陽或陽明的可能,加上如瘧狀,更應考慮是否少陽證;


熱多寒少,要考慮是否傳入陽明。


但其人不嘔,排除了少陽證;


大便正常,排除了陽明證。


故雖得之八九日,仍認為屬表證。


又如大青龍湯證有時也有身沉重、脈緩(第39條),條文明確指出「無少陰證者」正是教人須排除寒邪直中少陰的可能性。


少陰病有四肢沉重疼痛(第316條),不能自緩解,並有自下利;


而大青龍湯證身不疼,雖沉重但乍有輕時,也沒有下利。


又如抵當湯證,出現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其人如狂(第125條)。


為了慎重起見,還須排除膀胱蓄水的可能性。


若「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暗示應考慮蓄水;


若小便自利,才確診為「血證諦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90#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09:40:39 | 只看該作者

(4)舉出了試探治療的範例


如傷寒誤下,下後利不止(第159條),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說明病位不在中焦,可改用下焦固澀法;


又不止,則應考慮為清濁不分,水穀直趨大腸,宜用分消法,利小便而實大便。


陽明病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承氣湯(第209條),湯入腹中轉矢氣者,說明有燥屎,乃可用大承氣攻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91#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09:40:52 | 只看該作者

3指治療的基本法則


(1)八法的運用:仲景根據八綱創立了六經辨證,又在《內經》治則的基礎上創立了八法。


八法的運用見下表:《傷寒論》八法運用大要八法適應證代表方劑與《內經》治則關係汗解肌寒邪襲表,腠理不固,榮衛失調,頭痛,發熱惡寒,汗出桂枝湯發表寒邪襲表,營衛凝滯,頭痛,發熱惡寒,肢節疼痛,無汗麻黃湯其在表者汗而發之吐吐寒邪在上,胸中痞硬,氣上衝喉咽瓜蒂散其高者因而越之下峻下陽明裡實,大便不通,腹滿而痛,潮熱大承氣湯緩下陽明裡實,大便不通,腹滿但痛較輕小承氣湯輕下陽明裡實,大便不通,腹不滿,痛亦輕,有潮熱調胃承氣湯其實者散而瀉之清清陽明熱陽明經熱,高熱,煩渴,汗多白虎湯清少陰火少陰熱化,心腎陰虛,心煩不眠黃連阿膠湯熱者寒之和和解少陽邪入半表半裡,往來寒熱,心煩喜嘔,胸脅苦滿柴胡湯調和肝胃邪隱少陽之府,寒熱互結於中,心下痞,嘔利或腹中痛半夏瀉心湯類、黃連湯從《內經》「結者散之,散者收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治則綜合發展而成消︵利︶利水邪入太陽之府,熱結膀胱,氣化失調,小便不利五苓散化瘀膀胱蓄血,少腹急結或硬滿,精神不安桃仁承氣湯、抵當湯逸者行之,留者除之溫溫脾太陽虛寒,腹滿痛,吐利理中湯溫腎少陰虛寒,脈微,手足厥逆,惡寒臥,吐、利四逆湯類寒者溫之補溫補脾陽見理中湯溫補脾腎四逆湯證,吐利較劇,津氣大傷人參四逆湯清補①陽明高熱,汗出過多,大煩渴②少陰心腎陰虛①人參白虎湯②黃連阿膠湯虛者補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92#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09:41:03 | 只看該作者

(2)表裡先後治法


本論對表裡同病治療先後的基本原則是:①在一般情況下,表證未解的宜先治表(第36、44、48、106、152、164、208、234等條)。


②視病變主要部位而定(第90條)。


③在裡證急,足以導致正氣虛虧的情況下,如下利清穀不止(第91條),或下利腹脹滿(第372條),雖有身痛表證,但裡證急,宜先溫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93#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09:41:15 | 只看該作者

(3)同病異治與異病同治


①同病異治:如太陽病有經證、府證之分,經證又有中風、傷寒,府證又有蓄水、蓄血之別。


陽明病亦有經證、府證之分,少陰病有寒化、熱化。


同一病,由於病理機轉不同,故治法各異(參見「八法的運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94#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09:41:28 | 只看該作者

②異病同治


病證表現不同,但病理機轉相同,或治療作用能相互影響的,可異病同治。


豬苓湯既可治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第223條),又可用於心煩不得眠(第319條)。


主證不同,但同屬陰虛內熱,吳茱萸湯治嘔吐(第243、309條),又治頭痛(第378條),其病理都是脾胃虛寒,胃濁上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95#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09:41:38 | 只看該作者

(4)逆治與從治


逆治即正治,(參見「八法的運用」)從治即反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96#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09:41:50 | 只看該作者

①寒因寒用


前一個「寒」指藥物,後一個「寒」指證寒僅是現象,實際是假寒真熱。


如白虎加人參湯證也有時時惡風(第168條)或無大熱,背微惡寒(第169條)即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97#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09:42:00 | 只看該作者

②熱因熱用


是指用溫熱藥治療熱證,熱僅是現象,實際是真寒假熱。


如少陰病,下利清穀,手足厥逆,脈微欲絕,由於陰盛格陽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第317條)。


證屬內真寒而外假熱,虛陽外越,故用通脈四逆湯回陽救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98#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09:42:12 | 只看該作者

③通因通用


是指用通利藥治通利的病證。


中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用大承氣湯(第321條)。


這是陽明裡實,熱結旁流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99#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09:42:27 | 只看該作者

4法中有法(或稱法外有法)


(1)指在同一治療原則下,有不同的具體措施:如汗法有峻汗、輕汗之分。


下法有峻下、緩下、潤燥之異。


補法有溫補、清補、補中有消、消補兼施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00#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09:42:37 | 只看該作者

(2)指治療既有一般規律


又有隨機權宜:如太陽病表實無汗宜發汗解表,這是一般規律。


衄家忌汗(第86條)。


如體質壯實,表邪蘊遏不得汗出致衄者,仍可用麻黃湯(第55條)。


提示治療的一般規律並非一成不變,而隨機權宜仍不離辨明病因病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7 05:47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